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7:38


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中控台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汽车中控是控制汽车空调、音响等舒适娱乐装置的地方。汽车中控包括中央控制门锁系统,驾驶员可以通过汽车中控控制整车车门开关及玻璃升降系统,中央控制门锁系统主要有中央控制、速度控制、单独控制三个功能。驾驶员可以控制所有门锁开关,同时,行车速度达到一定时,车门自动上锁,对于其他车门有独立的开关,可单独控制自己的车门,汽车中控还包括中央控制台,有音响控制面板等各种车辆控制器。

现阶段汽车中控台零部件安装均为手工安装,中控台是车辆非常重要的配件,对其质量要求比较高,由于中控台是车辆上的不精密件,因此在各生产厂的装配过程中均采用简易定位装配,无法对中控台各个部位进行安装,一方面对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生产产品的一致性不好,另一方面再安装时需要对中控台进行固定,安装反面时需要取下固定,翻转后再次固定安装,且各零部件安装的时候由于产品过大而导致安装效率不高与容易划伤产品的外观,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具备360度旋转固定中控台等优点,解决了各生产厂的装配过程中均采用简易定位装配,无法对中控台各个部位进行安装,一方面对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生产产品的一致性不好,另一方面再安装时需要对中控台进行固定,安装反面时需要取下固定,翻转后再次固定安装,且各零部件安装的时候由于产品过大而导致安装效率不高与容易划伤产品的外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底板的顶面的后侧位置固定安装有两个后侧板,后侧板为矩形结构,两个后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后挡板,底板的顶面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侧板,前侧板为矩形结构,两个前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前挡板,前挡板为矩形结构,后挡板与前挡板之间设置有夹持翻转机构,前侧板上设置有翻转固定机构,后侧板与前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为圆柱形结构,支撑杆的外部设置有打磨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包括挡板槽,所述后挡板的一侧开设有挡板槽,挡板槽为圆形槽,挡板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轴承的内环固定安装有后转动杆,后转动杆为圆柱形结构,前挡板的一侧开设有挡板孔,挡板孔为圆形通孔,挡板孔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转动管,转动管为圆管形结构,转动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前转动杆,前转动杆为圆柱形结构,前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转动管的一侧,前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为圆块形结构,限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复位弹簧活动套接在前转动杆的外圆壁面,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管的一侧固定安装在一起,转动管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后挡块,后挡块为圆块形结构,后挡块的一侧开设有后挡块孔,后挡块孔为圆形通孔,后挡块通过后挡块孔固定套接在转动管的外圆壁面,后挡块处于前挡板的后侧,转动管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前挡块,前挡块为圆块形结构,前挡块的一侧开设有前挡块孔,前挡块孔为圆形通孔,前挡块通过前挡块孔与转动管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在一起,前挡块处于前挡板的前侧,后转动杆与前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夹块,夹块为矩形结构,两个夹块相互靠近的两侧均开设有夹槽,夹槽为三角形槽,通过设置夹块,推动设置在前转动杆上的夹块,工作人员将需要夹持装配的中空台放置在两个夹块之间,夹块受复位弹簧的力,可以达到对中空台夹持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翻转固定机构包括滑动槽,两个前侧板相互靠近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为矩形槽,滑动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为矩形结构,滑动块顶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一,弹簧一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弹簧一的顶端与滑动槽内部的顶面固定安装在一起,滑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块,侧块为矩形结构,侧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卡柱,卡柱为圆柱形结构,前挡块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槽为圆形槽,卡柱的底端与卡槽活动卡接在一起,通过开设卡槽与设置卡柱,将卡柱从卡槽的内部抽出时,可以对中空台进行反转,再次将卡柱与卡槽卡接时,可以达到固定中控台反转后位置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打磨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板,所述支撑杆的外部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为矩形结构,滑动板一侧的两侧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为圆形通孔,滑动板通过滑动孔与支撑杆滑动套接在一起,滑动板的底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升降电机伸缩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框,底框为矩形框结构,底框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侧孔,侧孔为圆形通孔,侧孔的内圆壁面滑动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为圆柱形结构,连接柱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板,推板为矩形结构,连接柱的外圆壁面两侧均活动套接有弹簧二,弹簧二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弹簧二的一端与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弹簧二的另一端与底框的一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底框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为矩形结构,连接块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半圆形槽,连接孔与连接柱固定卡接在一起,连接块通过连接孔与连接柱设置在一起,连接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打磨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滑动板的位置调整打磨装置的位置,可通过打磨装置对中控台进行毛刺打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通过设置夹块,推动设置在前转动杆上的夹块,工作人员将需要夹持装配的中空台放置在两个夹块之间,当前转动杆移动时,前转动杆带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带动复位弹簧的一端移动,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管连接在一起时,此时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放置中控台后松开夹块后,前转动杆受复位弹簧的拉扯力复位对中空台进行加紧,便于工作人员对中控台进行装配。

2、该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通过设置后挡块与前挡块,后挡块与前挡块分别处于前挡板的两侧,可以对转动管的位置进行限制,通过拉动滑动块,滑动块上连接的弹簧一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设置在滑动块上的卡柱离开卡槽的内部,工作人员可转动夹块,转动管带动后转动杆、前转动杆、转动管转动,可以对中空台进行翻转,翻转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滑动块,滑动块受弹簧一反弹的力复位,再次将卡柱与前挡块上开设的若干个卡槽中与之相对应的其中一个卡槽活动卡接在一起,可达到对中控台反转后进行固定位置的效果。

3、该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通过设置滑动板,滑动板通过支撑杆可在支撑杆的外部前后移动,滑动板的底侧设置有底框,底框的内部设置有打磨装置,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滑动板的位置调整打磨装置的位置,可通过打磨装置对中控台进行毛刺打磨,避免了中控台在浇筑生产时残留的毛刺、边角影响中控台质量。

4、该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通过设置连接柱,工作人员推动推板,推板带动连接柱在侧孔的内部左右移动,连接块通过连接孔固定在连接柱的外部、底框的内部,连接柱移动可带动连接块移动,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连接块的位置调整打磨装置的位置,以此达到对中空台重复的打磨,更紧密的去除毛刺、边角的效果。

5、该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通过设置升降电机,工作人员可通过升降电机调整底框的位置,更方便了工作人员对中空台的打磨,当工作人员推动推板时,推板挤压弹簧二,松开推板时,推板受弹簧二的力复位,节省了工作人员对中控台打磨时的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前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滑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底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后侧板;3、后挡板;4、前侧板;5、前挡板;6、挡板槽;7、轴承;8、后转动杆;9、挡板孔;10、转动管;11、前转动杆;12、限位块;13、复位弹簧;14、后挡块;15、后挡块孔;16、前挡块;17、前挡块孔;18、夹块;19、夹槽;20、滑动槽;21、滑动块;22、弹簧一;23、侧块;24、卡柱;25、卡槽;26、支撑杆;27、滑动板;28、滑动孔;29、升降电机;30、底框;31、侧孔;32、连接柱;33、推板;34、弹簧二;35、连接块;36、连接孔;37、打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为矩形结构,底板1的顶面的后侧位置固定安装有两个后侧板2,后侧板2为矩形结构,两个后侧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后挡板3,底板1的顶面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前侧板4,前侧板4为矩形结构,两个前侧板4之间固定安装有前挡板5,前挡板5为矩形结构,后挡板3与前挡板5之间设置有夹持翻转机构,前侧板4上设置有翻转固定机构,后侧板2与前侧板4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6,支撑杆26为圆柱形结构,支撑杆26的外部设置有打磨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包括挡板槽6,所述后挡板3的一侧开设有挡板槽6,挡板槽6为圆形槽,挡板槽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7,轴承7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轴承7的内环固定安装有后转动杆8,后转动杆8为圆柱形结构,前挡板5的一侧开设有挡板孔9,挡板孔9为圆形通孔,挡板孔9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转动管10,转动管10为圆管形结构,转动管10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前转动杆11,前转动杆11为圆柱形结构,前转动杆11的一端延伸至转动管10的一侧,前转动杆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为圆块形结构,限位块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复位弹簧13活动套接在前转动杆11的外圆壁面,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与转动管10的一侧固定安装在一起,转动管10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后挡块14,后挡块14为圆块形结构,后挡块14的一侧开设有后挡块孔15,后挡块孔15为圆形通孔,后挡块14通过后挡块孔15固定套接在转动管10的外圆壁面,后挡块14处于前挡板5的后侧,转动管10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前挡块16,前挡块16为圆块形结构,前挡块16的一侧开设有前挡块孔17,前挡块孔17为圆形通孔,前挡块16通过前挡块孔17与转动管10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在一起,前挡块16处于前挡板5的前侧,后转动杆8与前转动杆11相互靠近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夹块18,夹块18为矩形结构,两个夹块18相互靠近的两侧均开设有夹槽19,夹槽19为三角形槽,通过设置夹块18,推动设置在前转动杆11上的夹块18,工作人员将需要夹持装配的中空台放置在两个夹块18之间,夹块18受复位弹簧13的力,可以达到对中空台夹持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翻转固定机构包括滑动槽20,两个前侧板4相互靠近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20,滑动槽20为矩形槽,滑动槽20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滑动块21,滑动块21为矩形结构,滑动块21顶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一22,弹簧一22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弹簧一22的顶端与滑动槽20内部的顶面固定安装在一起,滑动块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块23,侧块23为矩形结构,侧块2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卡柱24,卡柱24为圆柱形结构,前挡块16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25,卡槽25为圆形槽,卡柱24的底端与卡槽25活动卡接在一起,通过开设卡槽25与设置卡柱24,将卡柱24从卡槽25的内部抽出时,可以对中空台进行反转,再次将卡柱24与卡槽25卡接时,可以达到固定中控台反转后位置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打磨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板27,所述支撑杆26的外部设置有滑动板27,滑动板27为矩形结构,滑动板27一侧的两侧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孔28,滑动孔28为圆形通孔,滑动板27通过滑动孔28与支撑杆26滑动套接在一起,滑动板27的底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29,升降电机29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升降电机29伸缩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框30,底框30为矩形框结构,底框30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侧孔31,侧孔31为圆形通孔,侧孔31的内圆壁面滑动套接有连接柱32,连接柱32为圆柱形结构,连接柱3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推板33,推板33为矩形结构,连接柱32的外圆壁面两侧均活动套接有弹簧二34,弹簧二34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弹簧二34的一端与推板33的一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弹簧二34的另一端与底框30的一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底框30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35,连接块35为矩形结构,连接块35的顶面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36,连接孔36为半圆形槽,连接孔36与连接柱32固定卡接在一起,连接块35通过连接孔36与连接柱32设置在一起,连接块3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37,打磨装置37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滑动板27的位置调整打磨装置37的位置,可通过打磨装置37对中控台进行毛刺打磨。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夹块18,推动设置在前转动杆11上的夹块18,工作人员将需要夹持装配的中空台放置在两个夹块18之间,当前转动杆11移动时,前转动杆11带动限位块12移动,限位块12带动复位弹簧13的一端移动,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与转动管10连接在一起时,此时复位弹簧13处于拉伸状态,放置中控台后松开夹块18后,前转动杆11受复位弹簧13的拉扯力复位对中空台进行加紧,便于工作人员对中控台进行装配。

通过设置后挡块14与前挡块16,后挡块14与前挡块16分别处于前挡板5的两侧,可以对转动管10的位置进行限制,通过拉动滑动块21,滑动块21上连接的弹簧一22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设置在滑动块21上的卡柱24离开卡槽25的内部,工作人员可转动夹块18,转动管10带动后转动杆8、前转动杆11、转动管10转动,可以对中空台进行翻转,翻转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滑动块21,滑动块21受弹簧一22反弹的力复位,再次将卡柱24与前挡块16上开设的若干个卡槽25中与之相对应的其中一个卡槽25活动卡接在一起,可达到对中控台反转后进行固定位置的效果。

通过设置滑动板27,滑动板27通过支撑杆26可在支撑杆26的外部前后移动,滑动板27的底侧设置有底框30,底框30的内部设置有打磨装置37,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滑动板27的位置调整打磨装置37的位置,可通过打磨装置37对中控台进行毛刺打磨,避免了中控台在浇筑生产时残留的毛刺、边角影响中控台质量。

通过设置连接柱32,工作人员推动推板33,推板33带动连接柱32在侧孔31的内部左右移动,连接块35通过连接孔36固定在连接柱32的外部、底框30的内部,连接柱32移动可带动连接块35移动,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连接块35的位置调整打磨装置37的位置,以此达到对中空台重复的打磨,更紧密的去除毛刺、边角的效果。

通过设置升降电机29,工作人员可通过升降电机29调整底框30的位置,更方便了工作人员对中空台的打磨,当工作人员推动推板33时,推板33挤压弹簧二34,松开推板33时,推板33受弹簧二34的力复位,节省了工作人员对中控台打磨时的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汽车中控台装配系统
  • 一种汽车中控台储物盒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技术分类

0612011293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