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5:49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投屏是指将一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画面显示到另一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如,可以将手机上的显示画面投屏到电视机或者电脑的显示屏上。

为了能够实现投屏,用户需要在待投屏显示画面的电子设备上输入投屏所需的相关参数并完成一系列的配置操作,才可以建立该电子设备到另一台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使得投屏的复杂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投屏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总线相连,基于所述物理总线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认投屏参考参数;

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链路;

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出单元待输出的多媒体数据;

基于所述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多媒体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总线相连,基于所述物理总线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认投屏参考参数;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链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出单元待输出的多媒体数据;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多媒体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例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电子设备包含的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对于用户而言,若需要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屏,则用物理总线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相连,即可实现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物理总线相连后,自动基于该物理总线确认投屏参考参数,而不需要需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投屏参考参数;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确定投屏参考参数后,可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链路,从而基于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该网络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输出多媒体数据,降低了投屏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网络链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多媒体数据涉及的相关硬件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框图。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部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技术以及硬件架构进行介绍。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相关技术中,若用户需要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中,需要用户至少执行以下配置操作,设置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分别连接的无线网络,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分别连接的无线网络属于同一无线网络(即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位于同一无线局域网络);然后,用户从第一电子设备中选择待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多媒体数据,从第一电子设备搜索到的可投屏设备中选择第二电子设备,从而实现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无线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目的,投屏过程中,需要用户执行较多的操作,使得投屏的复杂度较高。

其次,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硬件架构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硬件架构示意图。该硬件架构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1、第二电子设备12以及物理总线13。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11可以是任何一种可与用户通过键盘、触摸板、触摸屏、遥控器、语音交互或手写设备等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PAD等。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11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器中心。

示例性的,第二电子设备12可以是任何一种具有显示屏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PAD等。

示例性的,第二电子设备12可以是任何一种具有投影功能的电子产品,例如,投影仪。

示例性的,物理总线13可以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数据线。

示例性的,物理总线13包括至少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与第一电子设备11相连,一个端口与第二电子设备相连。示例性的,上述两个端口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示例性的,物理总线13包括的任一端口可以为USB端口,例如,Type-C端口、Type-B端口和Type-A端口中任一个。

若第一电子设备11需要将多媒体数据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12,可以用物理总线13连接第一电子设备11以及第二电子设备12,如图1所示。

若第一电子设备11与第二电子设备12通过物理总线13相连,则认为第一电子设备11具有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屏的需求,或,第二电子设备12具有向第一电子设备11投屏的需求。具体是由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屏,还是由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投屏,可以基于多种方式确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但不限于以下五种方式,以下五种方式均是从第一电子设备侧进行说明,第二电子设备侧的确定方式与第一电子设备侧的确定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种方式:第一电子设备11与第二电子设备12通过物理总线13相连后,第一电子设备11确定自身的投屏属性,以及通过物理总线获得第二电子设备12的投屏属性。若第一电子设备的投屏属性为投屏发送方(即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投屏属性为投屏接收方(即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则确定由第一电子设备11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反之由第二电子设备投屏至第一电子设备。

第二种方式:第一电子设备11与第二电子设备12通过物理总线13相连后,第一电子设备11可以通过物理总线获得第二电子设备12的显示屏尺寸,若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12的显示屏尺寸大于自身的显示屏尺寸,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屏,反之,则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投屏。

第三种方式:第一电子设备11与第二电子设备12通过物理总线13相连后,第一电子设备11可以通过物理总线获得第二电子设备12的功能信息,若检测到第二电子设备12的功能信息包括投影,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屏。

第四种方式:第一电子设备11与第二电子设备12通过物理总线13相连后,第一电子设备11可以展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可以展是表征是否将第一电子设备作为投屏发送方的信息,从而让用户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11作为投屏发送方还是投屏接收方。

第五种方式:若物理总线包含的两个端口中,一个端口用于连接为投屏发送方,一个端口用于连接投屏接收方,则若需要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则将物理总线中用于连接为投屏发送方的端口与第一电子设备相连,将物理总线中用于连接投屏接收方的端口与第二电子设备相连。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自己连接的物理总线的端口的类型,即确定需要将自己的多媒体数据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子设备11与第二电子设备12之间通过物理总线13相连后,即可实现第一电子设备11与第二电子设备12之间的投屏,无需用户需要在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上输入投屏所需的相关参数并完成一系列的配置操作,使得投屏过程简单,用户操作简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电子设备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电子设备如可适用于本公开,也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下面结合上述硬件架构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下面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S21至步骤S24。

步骤S21: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总线相连,基于所述物理总线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认投屏参考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物理总线传输投屏参考参数。

示例性的,投屏参考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分辨率、显示图像的参数、码流、解码格式、第一电子设备所处无线网络和第二电子设备所处无线网络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S22: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链路。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至少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链路。

步骤S23: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出单元待输出的多媒体数据。

示例性的,输出单元可以包括:音频输出单元和图像输出单元中至少一个。示例性的,图像输出单元可以为显示器,音频输出单元可以为麦克风。

示例性的,多媒体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声音、图像和视频中至少一种。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获得输出单元待输出的多媒体数据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但不限于以下三种。

第一种,将输出单元待输出的所有数据均确定为待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多媒体数据。

在第一种方式中,无需用户从第一电子设备中选择待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

第二种,从输出单元待输出的多个应用分别对应的数据中,确定目标应用对应的数据,将目标应用对应的数据确定为待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多媒体数据。

示例性的,目标应用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前台运行的应用。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应用为视频播放应用,后台运行有即时通信应用,那么,目标应用对应的多媒体数据为视频播放应用对应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而即时通信应用对应的多媒体数据,例如,文本,不是需要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多媒体数据。若目标应用为第一电子设备中前台运行的应用,也无需用户从第一电子设备中选择待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

示例性的,目标应用可以为用户选择的应用,例如,用户基于第一电子设备展示的用户界面,选择需要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多媒体数据所属的应用。

第三种,将输出单元待输出的多个数据中的目标数据确定为待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多媒体数据。

示例性的,目标数据为用户从第一电子设备中选取的需要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多媒体数据。例如,用户可以从第一电子设备中展示的用户界面中选择某个视频,该视频即为目标数据。

步骤S24:基于所述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多媒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控制方法中,对于用户而言,若需要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屏,则用物理总线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相连,即可实现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物理总线相连后,自动基于该物理总线确认投屏参考参数,而不需要需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投屏参考参数;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确定投屏参考参数后,可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链路,从而基于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该网络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多媒体数据,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输出多媒体数据,降低了投屏的复杂度。

下面对步骤S22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步骤S22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步骤S22的实现方式包括: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一种网络链路。

示例性的,上述网络链路可以为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类型网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类型网卡建立以所述物理总线为传输介质的有线网络链路,所述第一类型网卡为适配于所述物理总线的网卡。

示例性的,上述网络链路可以为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络建立无线网络链路。

网络适配器俗称网卡,实现了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之间、电子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

示例性的,网卡的类型可以包括:无线网卡和有线网卡。

示例性的,第一类型网卡属于有线网卡。示例性的,网卡所支持的物理总线的类型不同,网卡的类型不同。第一类型网卡属于支持所述物理总线的网卡类型。

示例性的,第二类型的网卡属于无线网卡。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络建立无线网络链路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A1至步骤A2。

步骤A1:若第一无线网络与第二无线网络不同,切换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所处无线网络为第二无线网络。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处于第一无线网络;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处于第二无线网络。

若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与第二无线网络不同,则说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局域网。需要切换第一电子设备所处无线网络为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以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

步骤A2:在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下,建立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与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之间的无线网络链路。

第二种步骤S22的实现方式包括: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两种网络链路。

示例性的,两种网络链路分别为: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类型网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类型网卡建立以所述物理总线为传输介质的有线网络链路,所述第一类型网卡为适配于所述物理总线的网卡;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络建立无线网络链路。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在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一种或两种网络链路之前,还包括步骤:通过所述物理总线分别获得建立该一种或两种网络链路所需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

示例性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电子设备包含的网卡的通信地址,和/或,第二电子设备包含的网卡的通信地址。

示例性的,网卡的通信地址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地址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中至少一个。

示例性的,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两种网络链路步骤包括:基于各网络链路各自所需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两种网络链路。

示例性的,步骤A2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下,基于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建立无线网络链路。

在建立无线网络链路的过程中,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第一电子设备搜索可投屏设备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认为与第一电子设备相连的第二电子设备即为第一电子设备需要投屏的设备,无需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搜索,且无需用户从可投屏设备中选择第二电子设备,使得建立无线网络链路的速度较快,且简化了投屏过程。

示例性的,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有线网络链路步骤包括:基于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类型网卡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类型网卡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建立有线网络链路。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的两种网络链路,下面结合两种网络链路的架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网络链路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1包括第一类型网卡31以及第二类型网卡32;第二电子设备12包括第一类型网卡33以及第二类型网卡34。

示例性的,第二类型网卡32、第二类型网卡34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1与第二电子设备12所在的同一无线局域网络构成了无线网络链路。

示例性的,第一类型网卡31、第一类型网卡33以及物理总线构成了有线网络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有两种网络链路,那么,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利用所述两种网络链路中至少一种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传输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所述有线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第一种传输方式可以应用于以下情景。

第一种情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维持有所述物理总线的连接,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未维持有无线网络链路连接。

在第一种情景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只能通过有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

第二种情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维持有所述物理总线的连接,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维持有无线网络链路连接。

由于通过有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的速度相较于通过无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的速度较快,所以通过有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延时较小;且由于有线网络链路比无线网络链路的网络较稳定,所以通过有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不容易出现卡顿现象。

在第二种情景中,优先使用有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

第二种传输方式: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所述无线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第二种传输方式可以应用于以下情景。

第一种情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所述物理总线的连接断开。

由于物理总线断开,所以有线网络链路不存在,只能通过无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

第二种情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维持有所述物理总线的连接,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维持有无线网络链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无线网络链路相比有线网络链路有很多缺点,但是由于维持有线网络链路,需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一直连接物理总线。在可能随时移动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场景中,在移动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物理总线可能会与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导致多媒体数据传输中断。为了避免多媒体数据传输中断,可以使用无线通信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

示例性的,在可能随时移动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场景中,若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维持有所述物理总线的连接,则从通过无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切换至通过有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若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维持有所述物理总线的断开,则从通过有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切换至通过无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

示例性的,上述过程中涉及无线网络链路和有线网络链路之间的多次切换,给第一电子设备增加了额外的消耗。示例性的,在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所述物理总线的连接断开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1,则确定优先通过无线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有线网络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多媒体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一电子设备中第一类型的网卡的通信地址,多媒体数据的目的地址为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类型的网卡的通信地址。

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无线网络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多媒体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一电子设备中第二类型的网卡的通信地址,多媒体数据的目的地址为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二类型的网卡的通信地址。

第一电子设备在传输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由有线网络链路切换至无线网络链路,或,由无线网络链路切换至有线网络链路的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需要切换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第三种传输方式: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有线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并通过所述无线网络链路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所述多媒体数据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之外的数据。

可以将多媒体数据划分成第一部分数据以及第二部分数据,通过有线网络链路传输第一部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链路传输第二部分数据,即可以做到第一部分数据与第二部分数据的同时传输,从而提高了多媒体数据的传输速度。

示例性的,可以在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采用第三种传输方式。若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未超过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第一种传输方式或第二种传输方式。

示例性的,设定阈值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而定,这里不进行限定。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多媒体数据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B1至步骤B3。

步骤B1: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是否支持采用显示接口的多媒体数据传输,若是,执行步骤B2,若否,执行步骤B3。

示例性的,物理总线中包括多个传输通道,多个传输通道包括第一传输通道以及第二传输通道,其中,第一传输通道可以用于传输音频和/或视频数据;第二传输通道可以用于传输USB数据。

示例性的,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传输的数据的格式不同。

示例性的,物理总线中可以包括第二传输通道,可以不包括第一传输通道。

若物理总线包括第一传输通道,且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支持该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传输协议,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支持采用显示接口的多媒体数据传输”。

若物理总线不包括第一传输通道,或,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不支持该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传输协议,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不支持采用显示接口的多媒体数据传输”。

步骤B2: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显示接口并通过所述物理总线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若多媒体数据包括音频和/或视频数据,由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的音频和/或视频数据的质量高于通过第二传输通道传输音频和/或视频数据的质量,示例性的,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支持采用显示接口的多媒体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优先执行步骤B2,即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多媒体数据。

示例性的,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不需要基于投屏参考参数;而通过第二传输通道传输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以及通过无线网络链路传输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均需要基于投屏参考参数。即第二传输通道与无线网络链路之间的切换速度,高于,第一传输通道与无线网络链路之间的切换速度。若在有线网络链路和无线网络链路可能多次切换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切换速度,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支持采用显示接口的多媒体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也可以优先执行步骤B3。

步骤B3:基于所述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步骤B1至步骤B3提及的方法,下面结合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以及物理总线的结构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多媒体数据涉及的相关硬件电路示意图。

图4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和物理总线的结构仅为示例,并不造成限定。

如图4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1可以包括显示接口41、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42以及输出单元43。其中,输出单元43待输出的多媒体数据可以发送至显示接口41或USB接口42。

示例性的,显示接口41可以为DP(Display Port,显示接口),或,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或,DVI(Digital Visual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接口,或,具有视屏传输功能的USB接口。在有些实施例中,当采用具有视频传输功能的USB接口时,显示接口41和USB接口42在物理上会表现为一个接口,如:USB-Type C接口或者雷电(Thunderbolt)接口。

第二电子设备12可以包括:显示接口44、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45。

针对显示接口44的说明可以参见针对显示接口41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在有些实施例中,当采用具有视频传输功能的USB接口时,显示接口44和USB接口45在物理上会表现为一个接口,如:USB-Type C接口或者雷电(Thunderbolt)接口。

示例性的,物理总线包括至少两个端口,其中,端口46与第一电子设备相连,端口47与第二电子设备相连。

端口46包括与显示接口41相连接的连接点A以及与USB接口42相连接的连接点B。端口47包括与显示接口44相连接的连接点C以及与USB接口45相连接的连接点D。

其中,显示接口41、物理总线中连接连接点A和连接点C的第一传输通道、显示接口44构成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一条有线路径。

其中,USB接口42、物理总线中连接连接点B和连接点D的第二传输通道、USB接口45构成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一条有线网络链路。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路径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多媒体数据;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有线网络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多媒体数据。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步骤S21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该方式包括: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采用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外观标准的物理总线相连。

示例性的,第一类型网卡为基于USB的网卡。

示例性的,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外观标准的物理总线可以为USB数据线。

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外观标准的物理总线的类型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但不限于以下两种:第一物理总线类型以及第二物理总线类型。

其中,属于第一物理总线类型的物理总线只能用于投屏;属于第二物理总线类型的物理总线除了能够用于投屏外,还有其他功能,例如充电。

示例性的,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连接的物理总线所属类型为第一物理总线类型,那么,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需要投屏。

示例性的,可以预先在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若与属于第二物理总线类型的物理总线相连,默认投屏功能,即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连接的物理总线所属类型为第二物理总线类型,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需要投屏。

综上,无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连接的物理总线属于第一物理总线类型,还是第二物理总线类型,经过上述设置后,只要“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采用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外观标准的物理总线相连”,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需要投屏。

示例性的,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连接的物理总线所属类型为第二物理总线类型,那么,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上显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展示有该物理总线对应的多个功能,例如,投屏或充电;若用户选择投屏后,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需要投屏,即需要执行步骤“基于所述物理总线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认投屏参考参数”。

上述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方法,对于本申请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控制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51、建立模块52、第一获取模块53以及第一传输模块54,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51,用于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总线相连,基于所述物理总线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认投屏参考参数;

建立模块52,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链路;

第一获取模块53,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出单元待输出的多媒体数据;

第一传输模块54,用于基于所述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多媒体数据。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建立模块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两种网络链路;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两种网络链路中至少一种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建立单元包括:

第一建立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类型网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类型网卡建立以所述物理总线为传输介质的有线网络链路,所述第一类型网卡为适配于所述物理总线的网卡;

第二建立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类型网络建立无线网络链路。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维持有所述物理总线的连接,利用所述有线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所述物理总线的连接断开,利用所述无线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模块包括:

第三传输单元,用于如所述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超过设定阈值,通过所述有线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并通过所述无线网络链路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所述多媒体数据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之外的数据。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物理总线分别获得建立所述两种网络链路所需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

所述建立单元具体用于:基于各网络链路各自所需的网络连接参考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两种网络链路。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是否支持采用显示接口的多媒体数据传输;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支持采用显示接口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显示接口并通过所述物理总线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不支持采用显示接口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基于所述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采用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外观标准的物理总线相连;所述第一类型网卡为基于USB的网卡。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框图。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61、存储器62、网络接口63、I/O控制器64以及通信总线65。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6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6对电子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61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6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示例性的,处理器6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1中。

处理器6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62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621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622,也可能还包括大容量存储设备623,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其中,上述的存储器62,用于存储上述处理器61可执行指令。上述处理器41具有以下功能: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总线相连,基于所述物理总线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认投屏参考参数;

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链路;

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单元待输出的多媒体数据;

基于所述投屏参考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链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所述多媒体数据,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多媒体数据。

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63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连接到网络。

处理器61、存储器62、网络接口63和I/O控制器64可以通过通信总线65相互连接,该通信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线程池扩容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2,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61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可选地,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直接加载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例如上述存储器62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投屏控制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例如所述电子设备包含的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投屏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相关技术
  • 投屏方法、投屏装置、电子设备、车机和投屏系统
  • 投屏码处理方法、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98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