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7:31


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堤防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本发明还涉及这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堤防工程一般是指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城市道路一般指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传统堤防主要功能为防洪挡水,堤顶道路仅作为汛期巡检道路,很少考虑周边城市交通功能需求。但随着城市发展及水利基础建设的不断进步,水、城、景融合是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堤顶道路逐渐需要承担城市部分交通功能。

在此背景下,堤路合一工程成为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产物,既有堤防的挡水功能,也可作为城市主干道或次干道,为城市内外连通承担交通、运输或行人使用;目前堤路合一工程常常是简单地拓宽堤顶道路。

城市道路除了基本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功能,常常承担着市政工程布置,包括路灯、绿化树木、电缆沟、通信线路、污水管网等;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堤防堤身不宜种树,堤身内部的结构或设施也需要保证不得影响堤防的运行与安全。

因此,如何在堤路合一工程中合理合法地考虑市政设施在堤路合一工程中的布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这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堤身;所述堤身包括靠近外江水域的堤身填土主分区和远离外江水域的堤身填土次分区;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靠近外江水域的一侧有迎水护坡,堤身填土次分区远离外江水域的一侧有背水护坡;

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和堤身填土次分区上方由外向内依次均设置有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

所述堤身填土次分区的人行道下方有电缆沟;

所述背水护坡与电缆沟之间有通信管群;

所述背水护坡外侧的地面下方有污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的断面呈梯形,堤身填土次分区的断面呈平行四边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上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路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上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路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堤身填土次分区上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有路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堤身填土次分区上的非机动车道与路灯之间有绿化树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向两侧倾斜,坡度不低于2%。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实施堤身填土主分区和堤身填土次分区;

步骤2:待填土至堤顶后,在电缆沟位置和通信管群位置开挖土方至相应基础高程后,实施电缆沟和通信管群,待完成后在上部覆土至堤顶;

步骤3:实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树木和路灯;由于污水管位于位于背水护坡外侧的地面下方,在堤身部分实施完成后,开挖实施污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市政道路与防洪堤防结合,堤顶道路设置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节省建设用地,符合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的趋势;

2)本发明对堤身填土提出双分区结构,堤身填土次分区作为基本堤防功能保证区域,避免埋置市政设施;堤身填土次分区作为补充区域,可拓展性地设置市政设施,同时也不影响堤防挡水安全,符合相关法律及规范要求。

3)本发明为堤路合一工程补充丰富的市政功能,提供了合理设置绿化树木、路灯、电缆沟、通信管群、污水管等设施的堤路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堤身填土主分区上的路灯位于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堤身填土主分区上的路灯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其中,1-堤身,11-堤身填土主分区,111-迎水护坡,12-堤身填土次分区,121-背水护坡,122-电缆沟,123-通信管群,2-外江水域,31-人行道,32-非机动车道,33-机动车道,41-路灯,42-绿化树木,5-污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堤身1;所述堤身1包括靠近外江水域2的堤身填土主分区11和远离外江水域2的堤身填土次分区12;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11靠近外江水域2的一侧有迎水护坡111,堤身填土次分区12远离外江水域2的一侧有背水护坡121;

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11和堤身填土次分区12上方由外向内依次均设置有人行道31、非机动车道32和机动车道33;具体为堤身填土主分区11上方由靠近外江水域2一侧向远离外江水域2一侧依次设置有人行道31、非机动车道32和机动车道33;堤身填土次分区12上方由远离外江水域2一侧向靠近外江水域2一侧依次设置有人行道31、非机动车道32和机动车道33;

所述堤身填土次分区12的人行道31下方有电缆沟122;

所述背水护坡121与电缆沟122之间有通信管群123;

所述背水护坡121外侧的地面下方有污水管5。

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11的断面呈梯形,堤身填土次分区12的断面呈平行四边形。

如图1所示,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11上的人行道31与非机动车道32之间有路灯41。

如图2所示,所述堤身填土主分区11上的机动车道33与非机动车道32之间有路灯41。

所述堤身填土次分区12上的非机动车道32与机动车道33之间有路灯41。

所述堤身填土次分区12上的非机动车道32与路灯41之间有绿化树木42。

所述人行道31、非机动车道32和机动车道33向两侧倾斜,坡度不低于2%。

实际使用中,所述迎水护坡111为预制混凝土、浆砌石或生态植草砖护坡,防止外江水域2的波浪淘刷导致的堤身水土流失。

堤身填土主分区11的断面呈梯形,主要承担防洪挡水功能,也承担道路路基功能,此结构本身具备稳定、防渗条件。

所述堤身填土次分区12,断面呈平行四边形,承担非防洪功能,仅承担道路路基功能。

所述背水护坡121为生态植草砖护坡或草皮护坡,主要为稳固堤身,防止雨水冲刷,并兼顾生态景观效果。

所述人行道31为铺砖或混凝土路面,位于堤身1顶面的两侧。

所述非机动车道32为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或透水路面等,位于堤身1顶面的两侧,紧邻人行道,若堤身1堤顶宽度不足时,可减小非机动车道32的宽度。

所述机动车道33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混凝土路面,位于堤身1顶面的中间;

所述路灯41为金属杆系结构为主体的照明灯。

所述绿化树木42宜为灌木,且避免采用根系发达的树种,降低树根的入土深度。

所述电缆沟122为空心箱涵结构,为混凝土或砖砌结构,埋置于堤身填土次分区12的人行道31的下方,且不超过堤身填土次分区12的范围;

所述通信管群123为PVC管或玻璃钢管组成的管群,敷设通信线缆,通信管群123位于背水护坡121与电缆沟122之间,有效避免新增占地。

所述污水管5位于背水护坡121外侧的地面下方,既方便于城市污水的自流排入,也方便于管道维修,无需扰动堤身1土方。

如图3和图4所示,人行道31、非机动车道32、机动车道33可以一定的坡度的向两侧倾斜,坡度应不低于2%,以便于路面雨水汇流而顺坡流下。

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总体顺序为由下至上;

步骤1:实施堤身填土主分区11和堤身填土次分区12,堤身填土主分区11和堤身填土次分区12同步实施,高度一致,碾压强度一致;

步骤2:待填土至堤顶后,在电缆沟122位置和通信管群123位置开挖土方至相应基础高程后,实施电缆沟122和通信管群123,待完成后在上部覆土至堤顶;

步骤3:实施机动车道33、非机动车道32、人行道31、绿化树木42和路灯41;由于污水管5位于位于背水护坡121外侧的地面下方,在堤身1部分实施完成后,开挖实施污水管5。

实施例

现以本发明应用于某堤路合一工程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应用于其他堤路合一工程及市政设施布置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某堤路合一工程的简介如下:

某退田还湖工程,局部退堤后,在原堤防背水侧新建堤防,以恢复原湖面;新建堤防为堤路合一工程,堤内为城市建设用地,堤防防洪标准50年一遇,堤防等级为3级;堤顶道路为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40km/h,道路宽度26m,为双向四车道,堤路填土高度约6m,堤路合一两侧边坡坡比为1:3。

本实施例中,包括堤身1,堤身填土主分区11,迎水护坡111,堤身填土次分区12,背水护坡121,电缆沟122,通信管群123,外江水域2,人行道31,非机动车道32,机动车道33,路灯41,绿化树木42,污水管5。

堤身1分为两个分区,其中堤身填土主分区11位于迎水侧,堤身填土次分区12位于背水侧,其中堤身填土主分区11承担防洪堤的功能,断面为梯形,顶部宽度为8m;其余填土为堤身填土次分区12,顶部宽度18m。

堤身1的堤顶路面,从迎水侧到背水侧依次为:人行道31、非机动车道32、机动车道33、绿化树木42、非机动车道32、人行道31;人行道31宽2m,非机动车道32宽3m,机动车道33宽14m,人行道31为仿古砖铺装路面,非机动车道32为透水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33为双向四车道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绿化树木42采用根系较短的灌木;迎水侧的路灯41设置于迎水侧的人行道31上紧邻非机动车道32的位置,也可设置于迎水侧的机动车道33与迎水侧的非机动车道32之间;背水侧的路灯41设置于绿化树木42与机动车道33之间。

背水侧的人行道31下方设电缆沟122,背水护坡121与电缆沟122之间设通信管群123,电缆沟122和通信管群123均位于堤身填土次分区12的范围内;电缆沟122的内框尺寸为1.2m宽、1.0m高,电缆沟122中轴距离道路边线距离1m;通信管群123为9根PVC埋管,位于背水护坡121下方0.5m埋深、距离道路边线距离1.0m的位置。

污水管5位于背水护坡121外侧的地面下方,埋置深度平均2.0m,距离堤脚水平距离2.0m。

本实施例中,主要实施工艺为:自下而上实施,首先填筑堤身填土主分区11和堤身填土次分区12,填筑完成后回挖土方并实施电缆沟122和通信管群123,接着实施堤顶市政道路、路灯41和绿化树木42。

结论: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堤路合一结构,通过开创性地提出堤身填土主分区11和堤身填土次分区12,合理考虑了电缆沟122、通信管群123、绿化树木42等市政设施在堤路合一工程的布置结构,既可以兼顾道路通行及市政功能,也可以满足堤防安全、符合相关法律规范。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相关技术
  • 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设置市政设施的堤路合一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305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