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显示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2月26日、申请号为201910142467.2、发明名称为“显示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折叠显示设计已成为下一代科技的发展重点。可折叠显示设备意指可以被弯曲、折叠、拉伸、挠曲(flexed)或是其他类似变形(以下皆以“可折叠”代称)的装置,因此可折叠显示设备在折叠状态时具有携带性,而在无折叠状态时展开成相对大尺寸的显示器。藉此,可折叠显示设备有多种应用,可应用于使用在电视、屏幕、可移动式计算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可移动式个人计算机以及电子书阅读机)以及穿戴式装置(例如智能型手表)中的电子显示设备。然而,显示设备的堆栈层或膜的数量越多,显示设备在折叠状态或弯折状态时其中的应力越复杂,如此限制了显示设备的折叠或弯折角度,或对显示设备的层或膜造成损伤。有鉴于此,改善显示设备的折叠或弯折并降低显示设备中元件的损坏仍有其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偏光层以及覆盖层。偏光层设置于显示面板上。覆盖层设置于偏光层上。于所述显示设备的俯视方向上,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和所述偏光层的边缘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同一侧,且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和所述偏光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介于0到5毫米之间。

在阅读了下文绘示有各种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可清楚明了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示意图;

图2绘示折叠状态的显示设备;

图3所示为形成覆盖层的方法示意图;

图4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上视示意图;

图5绘示图4的显示设备沿着剖视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6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以及

图1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PL1、PL8、PL9-偏光层;DD1、DD2、DD3、DD4、DD5、DD6、DD7、DD8、DD9-显示设备;DP1、DP2、DP3、DP4、DP5、DP6、DP7、DP8、DP9-显示面板;CL1、CL2、CL3、CL4、CL5、CL6、CL7、CL8、CL9-覆盖层;S1、80a-第一表面;S2、80b-第二表面;LP1、LP8-线偏光片;HW-半波长膜;QW-四分之一波长膜;AL1、AL2、AL3、AL4、AL5、AL6、AAL、AL7、AL8、AL9-黏着层;Z-垂直方向;T1-第一厚度;T2-第二厚度;DS-显示表面;BS-背表面;DR-显示区;20-支撑结构;DL-显示层;EL-封装层;20A-可挠性基板;20B-支撑膜;T3-第三厚度;12S、60S-覆盖表面;F1-第一距离;PML-偏光母层;SP-间隔;10-结合体;CU-切割线;31、33、32、33a、32a、330、320、33b、32b-边缘;F2-第二距离;TL-触控层;R1-主体区;R2-可折叠区;51-第一凹陷部;ALa-第一黏着部;ALb-第二黏着部;52-第二凹陷部;CLa-第一子层;MP-主体部;PP-图案化部;D1-第一方向;W1、W2-宽度;D2-第二方向;5P-凸出块;5T-上表面;IE-转角;5S-侧壁;CLb-第二子层;53-第三凹陷部;PR-凸出部;61-第一部分;62-第二部分;54、54a-第四凹陷部;81-第一保护层;83-第二保护层;82-线偏光材料;54b-第五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且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文各附图显示部分显示设备,且其中的元件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的各元件的数量与尺寸仅为示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通篇说明书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会使用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以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元件。本文并不意在区分那些功能相同但名称不同的元件。在下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含有”、“包括”与“具有”等词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其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之意。

当一元件或一膜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另一膜层上,或是被称为与另一元件或另一膜层连接时,其应被了解所述的元件或膜层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膜层上,或是直接与另一元件或膜层连接,也可以是两者之间存在有其他的元件或膜层。然而,当一元件或一膜层被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另一膜层上,或被称为直接连接于另一元件或另一膜层时,则应被了解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的元件或膜层。

需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将下文不同实施例的不同特征以取代、结合或混合的方式构成另一实施例。

图1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示意图。显示设备DD1为可挠或可折叠显示设备,并包括显示面板DP1、偏光层PL1以及覆盖层CL1,其中偏光层PL1设置于显示面板DP1上,且覆盖层CL1直接形成于偏光层PL1上。具体来说,偏光层PL1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S1与第二表面S2,且偏光层PL1的第二表面S2面对显示面板DP1。由于覆盖层CL1直接形成在偏光层PL1上,偏光层PL1与覆盖层CL1之间可不存在其他额外膜层,例如不存在用于将覆盖层CL1黏贴到偏光层PL1的黏着层。在传统显示设备折叠时,其中会产生应力。根据一些实施例,由于偏光层PL1与覆盖层CL1之间不存在额外膜层,因此可免除额外膜层之间的应力、覆盖层与额外膜层之间的应力以及额外膜层与偏光层PL1之间的应力,从而简化覆盖层CL1与偏光层PL1之间的应力并减缓其间的应力。

在本发明中,“覆盖层直接形成在偏光层上”意指覆盖层不通过任何黏着物设置于偏光层上。换句话说,覆盖层与偏光层之间没有黏着物存在,且覆盖层与偏光层之间的接触并非通过黏着。举例来说,在形成覆盖层CL1之前可全面曝露出偏光层PL1的第一表面S1,使得在覆盖层CL1形成在第一表面S1上时,覆盖层CL1面对偏光层PL1的表面可全面性与偏光层PL1的第一表面S1相接触。应能理解的是,一些非预期的缺陷,例如气泡,可存在于覆盖层CL1与偏光层PL1之间,其可能在覆盖层CL1的制作过程中产生。此情况仍可解释为“覆盖层CL1直接形成于偏光层PL1上”。

此外,直接形成于偏光层PL1上的覆盖层CL1作为显示设备DD1的最外层,以用于保护显示设备DD1中的元件免于损坏、破损或刮伤。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CL1可具有大于或等于6H的铅笔硬度。为使显示设备DD1具有可挠性或可折叠性,覆盖层CL1可具有可挠性或可折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CL1可为高分子。举例来说,覆盖层CL1可包括有机混成树脂、无机混成树脂、压克力树脂(acryl resin)、聚酰亚胺(polyimid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砜(polyethersulfone)、聚酰胺(polyamide)、聚酰胺酰亚胺(polyamide imide)、聚碳酸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polycarbonate poly(methyl methacrylate)copolymer)、丙烯酸树脂(acrylic)或硅氧树脂(silicone resins)或其类似物,可由上述成份所形成。于偏光层PL1上形成覆盖层CL1的方法可例如包括涂布方法、注入方法、墨水印刷方法或沉积方法,且不以此为限。并且,可选择性进行光刻制程与紫外光固化方法。

偏光层PL1用于提升显示设备DD1的对比度,并设置于显示面板DP1上,以覆盖显示面板DP1。举例来说,偏光层PL1可作为抗反射膜,用以避免环境光被显示设备DD1反射。在本实施例中,偏光层PL1可包括线偏光片LP1、半波长膜HW以及四分之一波长膜QW,但不限于此。半波长膜HW可为半波长延迟膜,四分之一波长膜QW可为四分之一延迟膜。四分之一波长膜QW、半波长膜HW与线偏光片LP1可依序堆栈,且半波长膜HW与四分之一波长膜QW设置于显示面板DP1与线偏光片LP1之间。具体地,第一表面S1为线偏光片LP1的外表面,第二表面S2为四分之一波长膜QW的外表面,且偏光层PL1的第二表面S2可黏贴于显示面板DP1上。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DD1可还包括设置于偏光层PL1与显示面板DP1之间的黏着层AL1,用以将偏光层PL1的第二表面S2黏贴于显示面板DP1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偏光层PL1可由线偏光片LP1所组成,且不具有半波长膜HW以及四分之一波长膜QW,因此线偏光片LP1是通过黏着层AL1直接黏着于显示面板DP1上。

在本实施例中,偏光层PL1在垂直方向Z上具有第一厚度T1,覆盖层CL1在垂直方向Z上具有第二厚度T2,且第一厚度T1大于第二厚度T2。垂直方向Z可为厚度方向,并垂直于偏光层PL1的第一表面S1。偏光层PL1可作为支撑基板,用以在形成覆盖层CL1时支撑覆盖层CL1。具体来说,第二厚度T2对第一厚度T1的比例可介于0.05到0.9之间。由于偏光层PL1与覆盖层CL1具有此厚度比例,因此当含有偏光层PL1与覆盖层CL1的结合体通过黏着层AL1黏贴于显示面板DP1上时,覆盖层CL1并不容易受到损坏,并且在黏贴过程中其他良率的问题也可被避免。例如,覆盖层CL1的第二厚度T2可介于10微米到100微米之间,或介于20微米到80微米之间,且偏光层PL1的第一厚度T1可介于100微米到200微米之间或介于150微米到190微米之间。

显示面板DP1具有彼此相对的显示表面DS与背表面BS,显示表面DS具有用以显示影像的显示区DR。覆盖层CL1与偏光层PL1覆盖显示区DR。举例来说,显示面板DP1可为可挠显示面板或可折叠显示面板,因此显示设备DD1可为可挠或可折叠的,使得显示设备DD1在折叠或弯折状态时可具有可携带性。可挠显示面板或可折叠显示面板可为自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1可包括支撑结构20、显示层DL与封装层EL。支撑结构20用以支撑设置于其上的层或膜。支撑结构20可包括可挠性基板20A与支撑膜20B,且可挠性基板20A可设置于支撑膜20B上。显示层DL设置于支撑结构20上,用以显示影像,显示层DL可例如包括驱动电路以及显示单元,其中,驱动电路用以控制显示单元的显示,而显示单元用以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线。驱动电路可例如包括薄膜晶体管、数据线、扫描线、电源线以及其他需要的元件,但不以此为限。显示单元可例如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就无机发光二极管而言,各发光二极管可为具有用以产生光线的无机发光材料的芯片,例如小型发光二极管,其芯片尺寸介于100微米到300微米之间,或微型发光二极管,其芯片尺寸介于1微米到100微米之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显示层DL可还包括用以绝缘不同元件的绝缘层与其他需要的元件,且在此不多赘述。

封装层EL设置于显示层DL上,并用于将显示层DL密封在支撑结构20上,以避免显示层DL受到氧气与水气的损坏,或避免显示层DL在制作过程中或使用中受到其他的损伤。封装层EL可包括可挠封装材料,其可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上述的组合。例如,无机材料可为氧化铝、氮化硅、氮氧化硅或类钻碳(diamond-like carbon),而有机材料可为可紫外光固化的黏着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聚对二甲苯(parylene)、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或压克力单体(acrylate monomer)。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1可为顶面发光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1可为双面发光显示面板或底面发光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DP1在垂直方向Z上具有第三厚度T3。第三厚度T3可为从封装层EL的外表面(也就是显示表面DS)量测到显示面板DP1的底面(也就是背表面BS)。显示面板DP1的底面为支撑结构20的支撑膜20B的底面。

具体请参考图2,其绘示折叠状态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DD1可被折叠,使得覆盖层CL1的覆盖表面12S的两部分彼此面对,可视为朝内折叠。在其他实施例中,尽管未显示,但显示设备DD1也可朝外折叠,使显示面板DP1的背表面BS的两部分彼此面对。本发明的术语“折叠”意指弯曲、弯折、折叠、卷曲、拉伸、挠曲或类似的含意(下文一般视为“折叠”或“可折叠”)。

依据一些实施例,第三厚度T3对第一厚度T1与第二厚度T2的总和的比例介于0.8到1.2之间。通过此厚度比例的设计,在偏光层PL1与覆盖层CL1中产生的应力与在显示面板DP1中产生的应力可被平衡,使得在折叠或弯折时可最小化对显示设备DD1的破坏。因此,可避免或降低对覆盖层CL1、显示面板DP1的膜层(例如电路)或显示设备DD1中的其他膜层的破裂。举例来说,第一厚度T1可为100微米、第二厚度T2可为60微米,且第三厚度T3可为150微米,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光层PL1的面积可等于或大于显示面板DP1的面积。请参考图1,显示面板DP1的边缘31与偏光层PL1的边缘32之间的第一距离F1可例如介于0到5毫米之间。当偏光层PL1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DP1的面积时,第一距离F1可大于0,例如介于0.1毫米到5毫米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DD1可例如由下文的方法所形成。首先,参考图1,于硬质基板(图未示)上形成可挠性基板20A,随后于可挠性基板20A上形成显示层DL。硬质基板可例如为玻璃基板。然后,形成封装层EL,以覆盖并密封显示层DL。在封装层EL形成之后,移除硬质基板,以曝露出可挠性基板20A。接着,通过黏着物(图未示)将支撑膜20B黏贴于可挠性基板20A上,藉此可形成显示面板DP1,其中可挠性基板20A与支撑膜20B可构成用以支撑显示层DL与封装层EL的支撑结构20。可挠性基板20A与支撑膜20B可由任何可挠的绝缘材料所形成,绝缘材料可例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酰亚胺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但不限于此。

请参考图3,且一并参考图1。图3所示为形成覆盖层CL1的方法示意图。首先,通过涂布方式于偏光母层PML上形成覆盖结构(图未示)。接着,通过光刻制程图案化覆盖结构,以形成多个覆盖层CL1。覆盖层CL1可被形成并彼此分隔开,且两相邻覆盖层CL1可以一间隔SP彼此分隔。随后,可沿着切割线CU切割偏光母层PML,使得多个结合体10被分开。独立的各结合体10包括一个偏光层PL1与一个覆盖层CL1。接着,可通过黏着层AL1将结合体10黏贴到显示面板DP1上,以形成如上述与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DD1。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覆盖层CL1之间的间隔SP设计,在切割偏光母层PML时,覆盖层CL1不会被切割到,因此覆盖层CL1将不会产生破裂,使得覆盖层CL1的光学效果,例如透光度,不会受到切割制程的影响,或者可减少覆盖层CL1的破裂。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不切割到覆盖层CL1,间隔SP可大于切割线CU的宽度。举例来说,间隔SP可介于0到40微米之间,例如介于2微米到30微米之间。间隔SP也可大于0。

请继续参考图1与图3,在切割偏光母层PML之后,可形成多个结合体10。以单一独立的结合体10而言,覆盖层CL1的边缘设置于比偏光层PL1的边缘向内的位置。具体而言,覆盖层CL1的边缘33与偏光层PL1的边缘32以第二距离F2分隔开(其间可称缓冲区),且覆盖层CL1的边缘33位于比偏光层PL1的边缘32向内的位置。第二距离F2可介于0到20微米之间,例如介于1微米到15微米之间。具体而言,覆盖层CL1的另一边缘33a可与偏光层PL1的另一边缘32a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各覆盖层CL1的各边缘分别与偏光层PL1相对应的边缘隔开,因此缓冲区可围绕覆盖层CL1,但不限于此。

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首先通过涂布方式于偏光母层PML上形成覆盖结构(图未示)。覆盖结构可不受到图案化,且多个覆盖层CL1可为连续且为位于偏光母层PML上的一个整体结构。也就是,两相邻覆盖层CL1之间没有间隔SP存在。接着,沿着切割线CU切割偏光母层PML与覆盖结构,以形成多个结合体10。因此,在独立的各结合体10中,覆盖层CL1的至少两相邻边缘可对齐偏光层PL1相对应的两边缘。例如,请参考图3,在一结合体10中,覆盖层CL1的边缘33与边缘33a可分别对齐偏光层PL1相对应的边缘32与边缘32a。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形成覆盖结构,使覆盖结构的边缘330与偏光母层PML相对应的边缘320隔开。藉此,覆盖层CL1的至少一边缘可与偏光层PL1相对应的边缘(其为偏光母层PML的边缘的一部分)隔开。举例来说,覆盖层CL1的至少一边缘(例如边缘33b)可与偏光层PL1的相对应边缘(例如边缘32b)隔开,且覆盖层CL1的至少两相邻边缘(例如边缘33与边缘33a)可分别与偏光层PL1的至少两相邻边缘(例如边缘32与边缘32a)对齐。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形成覆盖结构,使覆盖结构的边缘330对齐偏光母层PML相对应的边缘320,未示于附图中。

依据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还包括触控层,以提供触控功能,藉此形成触控显示面板。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P1可选择性还包括位于封装层EL与黏着层AL1之间的触控层TL,用以触控感测。图1显示触控层TL直接形成于封装层EL上,且触控显示面板也可称为表面嵌入式(on-cell type)显示面板。由于触控层TL的厚度远小于显示面板DP1的第三厚度T3,因此触控层TL的设置可不影响显示设备DD1的折叠或弯折。因此,在显示面板DP1包括触控层TL的情况下,第三厚度T3仍可定义为从封装层EL(也就是显示表面DS)到显示面板DP1的底面(也就是背表面BS)的厚度。在另一实施例(图未示)中,触控层TL可设置于封装层EL与支撑结构20之间,因此显示面板DP1也可称为内嵌式(in-cell type)显示面板。在又一实施例(图未示)中,触控层TL可形成于一薄膜上,随后通过另一黏着物被黏贴到封装层EL上,因此显示面板DP1也可称为外挂式(out-cell type)显示设备。

依据一些实施例,显示设备可为可折叠。图1显示未折叠状态的显示设备DD1,图2显示折叠状态的显示设备DD1。显示设备DD1可具有一主体区R1以及一可折叠区R2。换句话说,显示设备DD1在可折叠区R2中的可挠度大于显示设备DD1在主体区R1中的可挠度,因此可折叠区R2中的显示设备DD1可作为可被折叠的可折叠部分。具体来说,显示设备DD1还可具有另一主体区R1,且可折叠区R2位于此两主体区R1之间。根据一些实施例,位于可折叠区R2中的覆盖层可包括凹陷部。举例来说,覆盖层CL2具有位于可折叠区R2中的多个第一凹陷部51,如下面图4与图5所示,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可折叠区R2中的覆盖层CL1可不具有第一凹陷部。

依据一些实施例,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黏着层AL1可选择性包括两第一黏着部ALa与一第二黏着部ALb,其中各第一黏着部ALa分别设置于各主体区R1中,而第二黏着部ALb设置于可折叠区R2中。为了提升可折叠区R2中的可挠度,并差异化主体区R1中的可挠度与可折叠区R1中的可挠度,第二黏着部ALb的杨氏模数可小于各第一黏着部ALa的杨氏模数。因此,第二黏着部ALb比各第一黏着部ALa较有弹性。本文所述的杨氏模数是定义为黏着层AL1在固化之后的杨氏模数。在另一实施例中,黏着层AL1也可由具有均匀杨式模数的单一膜层所组成。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可包括位于可折叠区R2中的一第二凹陷部52,如图1所示。第二凹陷部52可位于远离显示层DL的表面上,例如位于显示面板DP1的背表面BS上。虽然图未示,第二凹陷部52的数量可依据需求而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例如多个。通过第二凹陷部52,在可折叠区R2中的显示面板DP1中产生的应力可被降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陷部52可贯穿支撑膜20B,并曝露出可挠性基板20A的表面,如图1所示。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虽附图未显示,但第二凹陷部52可不贯穿支撑膜20B,且支撑膜20B在第二凹陷部52对应位置处的部分可留下。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可不具有第二凹陷部52。

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且以下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为方便比较各实施例与简化说明,下文中将使用相同标号标注相同元件,且下文将详述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并不再对相同部分作赘述。

图4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上视示意图,图5绘示图4的显示设备沿着剖视线A-A’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2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1的主要差异在于覆盖层的设计。在图4与图5中,覆盖层CL2包括一第一子层CLa,且第一子层CLa包括多个第一凹陷部51,位于可折叠区R2中。各第一凹陷部51可为贯穿第一子层CLa并曝露出偏光层PL1的表面的穿孔,如图5所示。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51可不贯穿第一子层CLa,且第一子层CLa在第一凹陷部51对应位置处的部分可留下。具体来说,第一子层CLa包括位于主体区R1中的两主体部MP以及位于可折叠区R2中的图案化部PP。此两主体部MP可通过图案化部PP连接,以形成一整体部分,且图案化部PP可围绕第一凹陷部51。通过第一凹陷部51,显示设备DD2在可折叠区R2中的可挠度可大于显示设备DD2在主体区R1中的可挠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层CLa具有分别设置于两主体区R1中的两主体部MP,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层CLa的至少一个主体部MP可具有第一凹陷部51。

为方便说明,图4与图5显示显示面板DP2的边缘、偏光层PL1的边缘与覆盖层CL2的边缘彼此对齐。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2的边缘、偏光层PL1的边缘与覆盖层CL2的边缘可不对齐,如图1所示。也就是,在显示设备DD2中,显示面板DP2的边缘与偏光层PL1的边缘可间隔一第一距离F1,且偏光层PL1的边缘与覆盖层CL2的边缘可间隔一第二距离F2,如前述实施例所述。同样地,在下述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显示面板的边缘、偏光层的边缘与覆盖层的边缘可彼此对齐,如下面附图所示。或者,显示面板的边缘、偏光层的边缘与覆盖层的边缘可不对齐,且下述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具有如上所述的第一距离F1与第二距离F2的设计。并且,在切割偏光母层的制程中,如上所述用于覆盖层的缓冲区设计可在下述实施例中实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51的排列方式可例如为矩阵排列、砖形排列或其他适合的排列方式。第一凹陷部51的其中一个的形状可例如为矩形、六角形或其他适合的形状。再者,参考图4,各第一凹陷部51在第一方向D1的宽度W1可等于或小于20微米,且各第一凹陷部51在第二方向D2的宽度W2也可等于或小于20微米。由于宽度W1与宽度W2等于或小于20微米,第一凹陷部51在使用时将不易被观看到,进而降低第一凹陷部的可视度,并维持影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层CLa在可折叠区R2中的图案化部PP的剖面形状可具有曲面形状。具体来说,参考图5,图案化部PP包括多个凸出块5P。两相邻凸出块5P通过第一凹陷部51的其中一个分开。凸出块5P的上表面5T经由一转角IE连接到第一凹陷部51的侧壁5S,且转角IE的剖面形状具有曲面形状,例如圆弧形形状。由于第一子层CLa为显示设备DD2的最外层,因此通过曲面转角设计,第一子层CLa可免于因使用时的刮划或撞击所产生的损伤。在另一实施例中,邻接第一凹陷部51的图案化部PP的转角IE可具有直角的转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出块5P的上表面5T可具有曲面形状。

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黏着层AL2可由具有单一杨式模数的单一膜层所组成。在另一实施例中,黏着层AL2可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黏着层AL1。也就是,黏着层AL2可具有位于主体区R1中的第一黏着层以及位于可折叠区R2的第二黏着层,且第一黏着层与第二黏着层可具有不同的杨式模数。图5显示显示面板DP2不包括第二凹陷部。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2或可包括第二凹陷部,类似设置于支撑膜20B中的第二凹陷部52,如图1所示,且为简化在此不再详述。

图6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3与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2的差异在于覆盖层的设计。于图6中,本实施例的覆盖层CL3还包括设置于可折叠区R2中的一第二子层CLb,且第一子层CLa与第二子层CLb具有不同的杨式模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层CLb的杨式模数小于第一子层CLa的杨式模数,使得第二子层CLb可比第一子层CLa较有弹性,并且在可折叠区R2中的显示设备DD3可比在各主体区R1中的显示设备DD3有较大的可挠度。第二子层CLb的至少一部分可填入第一子层CLa的第一凹陷部51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层CLb可覆盖第一子层CLa的图案化部PP。第二子层CLb还可延伸到主体区R1中,但不以此为限。再者,第一子层CLa的杨式模数对第二子层CLb的杨式模数的比例介于2到20之间,以均衡位于第一子层CLa与第二子层CLb之间的应力。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AL3与显示面板DP3可分别相同于或类似于上述黏着层与显示面板,且不再详述。

图7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4与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3的差异在于覆盖层CL4的设计。在图7中,第一子层CLa仅设置于主体区R1中,且第二子层CLb设置于可折叠区R2中,并覆盖可折叠区R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层CLa仅具有分别位于主体区R1中的主体部MP,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层CLa与第二子层CLb可具有不同的杨式模数。图7显示在主体区R1中的第一子层CLa不具有凹陷部,且在可折叠区R2中的第二子层CLb不具有凹陷部。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主体区R1中的第一子层CLa的主体部MP的其中至少一个可具有图案化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AL4与显示面板DP4可分别相同于或类似于上述黏着层与显示面板,且不再详述。

图8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5与图7所示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4的差异在于覆盖层CL5的设计。在图8中,第二子层CLb包括多个第三凹陷部53。具体来说,第二子层CLb包括彼此分开的多个凸出部PR,且第三凹陷部53设置于任两相邻的凸出部PR之间。各第三凹陷部53可为贯穿第二子层CLb并曝露出偏光层PL1的表面的穿孔,如图8所示。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凹陷部53可不贯穿第二子层CLb,且第二子层CLb在第三凹陷部53对应位置处的部分可留下。举例来说,各第三凹陷部53的宽度可等于或小于20微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层CLa还可延伸到可折叠区R2中,且第一子层CLa的至少一部分填入第三凹陷部53中。第一子层CLa还可覆盖第二子层CLb。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层CLa可不延伸到可折叠区R2中。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AL5与显示面板DP5可分别相同于或类似于上述黏着层与显示面板,且不再详述。

图9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6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1的差异在于覆盖层的表面粗糙度。在图9中,本实施例的覆盖层CL6具有远离偏光层PL1的覆盖表面60S,覆盖表面60S具有分别位于主体区R1中的两第一部分61以及位于可折叠区R2中的一第二部分62。覆盖表面60S位于可折叠区R2中的第二部分62的粗糙度可大于覆盖表面60S位于主体区R1中的第一部分61的粗糙度。第一部分61的粗糙度与第二部分62的粗糙度的差异可例如通过蚀刻制程达到,但不限于此。通过粗糙度差异,显示设备DD6在可折叠区R2中的弹性可大于显示设备DD6在主体区R1中的弹性。在本实施例中,覆盖层CL6可由相同材料所形成,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覆盖层CL6可包括一第一子层与一第二子层,其中第一子层可包括第一部分61,且第二子层可包括第二部分62。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AL6与显示面板DP6可分别相同于或类似于上述黏着层与显示面板,且不再详述。

图10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7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1的主要差异在于覆盖层CL7设置于可折叠区R2中,且显示设备DD7还包括一覆盖板70以及位于覆盖板70与偏光层PL1之间的另一黏着层AAL。具体地,显示设备DD7包括两覆盖板70以及两黏着层AAL,其中各黏着层AAL将各覆盖板70黏着于偏光层PL1上。并且,各覆盖板70与各黏着层AAL设置于各主体区R1中。覆盖板70的杨式模数可大于覆盖层CL7的杨式模数。举例来说,各覆盖板70可由硬质基板所形成,例如玻璃基板。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AL7与显示面板DP7可分别相同于或类似于上述黏着层与显示面板,且不再详述。

图11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8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1的差异在于偏光片的设计。在图11中,偏光层PL8包括一第四凹陷部54。具体来说,偏光层PL8可包括一线偏光片LP8,且线偏光片LP8可包括一第一保护层81、一第二保护层83以及位于第一保护层81与第二保护层83之间的一线偏光材料82。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光层PL8可包括设置于线偏光片LP8下的一半波长膜HW与四分之一波长膜QW。参考图11,第一保护层81可包括位于可折叠区R2中的多个第四凹陷部54。并且,第四凹陷部54设置于偏光层PL8的第一表面80上,并与覆盖层CL8相接触,且覆盖层CL8的一部分填入第四凹陷部54中。通过第四凹陷部54,显示设备DD8在可折叠区R2中的弹性可大于显示设备DD8在主体区R1中的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四凹陷部54可为贯穿第一保护层81并曝露出线偏光材料82的表面的穿孔,未示于附图中。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四凹陷部54可不贯穿第一保护层81,且第一保护层81在第四凹陷部54对应位置处的部分可留下。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AL8与显示面板DP8可分别相同于或类似于上述黏着层与显示面板,且不再详述。第一保护层81与第二保护层83的每一个可例如为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薄膜,且线偏光材料82可例如由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制成。

图1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9与图11所示第八实施例的显示设备DD8的差异在于,在可折叠区R2,偏光层PL9包括分别位于两表面上的凹陷部。参考图12,偏光层PL9包括位于第一表面80a上的多个第四凹陷部54a以及位于第二表面80b上的多个第五凹陷部54b。具体地,第四凹陷部54a设置于可折叠区R2中的第一保护层81的第一表面80a上,且第五凹陷部54b设置于可折叠区R2中的第二个护层83的第二表面80b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CL9可填入第四凹陷部54a中。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偏光层PL9可不包括半波长膜HW与四分之一波长膜QW,因此第二保护层83可与黏着层AL9接触,且黏着层AL9可填入第五凹陷部54b中。通过第四凹陷部54a与第五凹陷部54b,显示设备DD9在可折叠区R2中的弹性可较大于显示设备DD9在主体区R1中的弹性。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AL9与显示面板DP9可分别相同于或类似于上述黏着层与显示面板,且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显示设备中,由于覆盖层直接形成于偏光层上,因此覆盖层与偏光层之间没有额外膜层存在,从而降低显示设备中膜层的数量。藉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与偏光层之间的应力可被简化并降低。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覆盖层的设计、凹陷部、杨式模数的调整及/或覆盖层的表面粗糙度,显示设备可适用于作为可折叠显示设备,并可在折叠时避免或减缓破裂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具有稳定基座的装置、图像显示设备、装置安装基座、装置显示系统、图像显示设备安装基座、图像显示设备显示系统、及图像显示设备显示方法
  • 显示设备中图像显示的方法、补偿显示设备的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补偿设备、以及显示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380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