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坐垫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1:1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垫。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座面部和靠背部的坐垫。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坐垫载置于椅子或者沙发而被使用。该坐垫的座面部和靠背部具备填充有缓冲材料的多个缓冲部。缓冲部由布一体地保持。在不使用坐垫的情况下,能够卷起而变得紧凑。坐垫具备前部下垂部和后部下垂部,以保持沿着椅子等的形状的状态。前部下垂部在椅子等的座面的前侧下垂而将座面部保持在沿着座面的状态。后部下垂部在椅子等的靠背的后侧下垂而将靠背部保持在沿着靠背的前表面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文实用新型登记第3194682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将上述这样结构的坐垫组装于椅子等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使前部下垂部在椅子等的座面的前侧下垂,将座面部载置于椅子等的座面,使靠背部沿着椅子等的靠背的前表面,使后部下垂部在靠背的后侧下垂。因此,能够容易地变得紧凑,但是有不能容易地组装于椅子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变紧凑且能够容易地组装于椅子等的坐垫。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坐垫是具有座面部和靠背部的坐垫,并且具备能够通过装入流体而膨胀的多个袋体,在所述袋体的膨胀状态下,所述坐垫呈在所述座面部与所述靠背部的边界部弯折的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流体从袋体排出,能够容易地使坐垫变得紧凑。通过使流体装入袋体,坐垫成为在座面部与靠背部的边界部弯折的形状。在座面部与靠背部的边界部弯折的形状的坐垫能够仅通过放置而组装于椅子等。因此,能够容易地变得紧凑且容易地组装于椅子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坐垫且表示组装于椅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扁平状的坐垫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无腿靠椅状的坐垫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无腿靠椅状的坐垫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无腿靠椅状的坐垫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无腿靠椅状的坐垫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坐垫

11...座面部

12...靠背部

13...边界部

16...表面部件

17...背面部件

20...袋体

21...第一袋体

22...第二袋体

23...第三袋体

40...座面部侧的缘

41...靠背部侧的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坐垫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袋体具备位于所述边界部的左右两端部的一对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具有所述座面部侧的缘和所述靠背部侧的缘,所述座面部侧的缘和所述靠背部侧的缘沿从所述边界部的左右方向两端侧朝向中央侧接近的方向延伸。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流体装入一对第一袋体,座面部和靠背部在边界部自动地弯折。因此,能够使坐垫容易地成为无腿靠椅状。

另外,本发明的坐垫也可以具备表面部件和背面部件,所述表面部件的弹性力比所述背面部件的弹性力大。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流体装入袋体,表面部件和背面部件弹性地伸长。坐垫通过表面部件的弹性力,以表面部件为内侧且背面部件为外侧的方式弯折。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表面部件配置在就座者所接触的一侧,将背面部件配置在与就座者所接触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另外,在本发明的坐垫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袋体的膨胀状态下,所述靠背部的左右方向的端侧向前侧立起。根据这样的结构,靠背部的左右两缘部能够从左右两侧支承就座者的背部。因此,能够容易地稳定就座者的姿势。

另外,在本发明的坐垫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袋体的膨胀状态下,所述座面部的左右方向的端侧向上侧立起。根据这样的结构,座面部的左右两缘部能够从左右两侧支承就座者的臀部。因此,能够容易地稳定就座者的姿势。

另外,在本发明的坐垫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袋体具备设置于所述座面部的第二袋体和第三袋体,所述第二袋体位于所述座面部的后缘部,所述第三袋体相比所述第二袋体位于前侧,在所述袋体的膨胀状态下,所述第二袋体的向上侧的凸出尺寸比所述第三袋体的向上侧的凸出尺寸大。根据这样的结构,座面部的第二袋体容易从后方下侧支承就座者的骨盆。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就座者的骨盆保持在直立状态。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6对具体化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坐垫10具备多个袋体20,该多个袋体20通过空气的进出而进行膨胀和收缩。通过将空气装入袋体20,袋体20成为膨胀状态。

如图1所示,将空气装入袋体20的状态下的坐垫10组装于椅子100而使用。椅子100是巴士、新干线等的座位。椅子100具有座面101、靠背102以及左右的扶手103。此外,图1仅表示单侧的扶手103,以容易看到坐垫10的形状。

以下,在各结构部件中,将图1的X轴的正方向侧设为前侧、将图1的X轴的负方向侧设为后侧,将图1的Y轴的正方向侧设为上侧、将图1的Y轴的负方向侧设为下侧、将图1的Z轴的正方向侧(朝向组装于椅子100的状态下的坐垫10为右侧)设为右侧并且将图1的Z轴的负方向侧(朝向组装于椅子100的状态下的坐垫10为左侧)设为左侧进行说明。另外,将面临就座者的腰部和臀部的一侧作为表侧,将其相反侧作为背侧进行说明。

坐垫10具有座面部11和靠背部12。在袋体20的膨胀状态下,坐垫10成为在座面部11与靠背部12的边界部13弯折的形状。此后,将座面部11与靠背部12在边界部13弯折的形状称为无腿靠椅状。无腿靠椅是指用于坐下的工具,没有脚部而是座面(臀部所接触的面)和靠背构成为基本结构的结构。座面部11载置于椅子100的座面101。靠背部12配置于椅子100的靠背102的前侧。组装于椅子100的状态下的坐垫10收纳于左右的扶手103之间。座面部11的前端相比座面101的前端位于后侧。靠背部12位于靠背102的下端部。靠背部12的上端部位于与扶手103相同的高度。边界部13位于座面101的后端部。

坐垫10由未图示的罩部件覆盖。罩部件呈收容坐垫10的袋状。罩部件相对于坐垫10装卸自如。

各袋体20通过固定部18划分后述的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而形成。各袋体20具有通气口15。膨胀状态下的袋体20具有缓冲性。膨胀状态下的袋体20的厚度尺寸(表里方向的尺寸)和硬度能够通过对袋体20的内部压力进行调节来调节。膨胀状态下的袋体20支承就座者的腰部和臀部的适当的位置。

通过空气从袋体20排出,袋体20成为收缩状态。在袋体20的收缩状态下,坐垫10成为扁平状(参照图2)。将扁平状的坐垫10称为坐垫片材10S。坐垫片材10S的厚度尺寸与将后述的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重叠了的厚度尺寸相同。在坐垫片材10S中,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的整面是几乎接触的状态。坐垫片材10S容易变形。坐垫片材10S例如能够卷起或折叠而变得紧凑。

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在座面部11与靠背部12的边界部13弯折。座面部11和靠背部12的表侧的角度为180度以下(约120度~140度)。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通过就座者的就座而成为沿着人体的曲面弯曲的形状。

坐垫10具备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表面部件16形成表面(面向就座者的腰部和臀部的一侧的面)的整体。背面部件17形成背面(面向椅子100的一侧的面)的整体。表面部件16形成袋体20的表侧的面。背面部件17形成袋体20的背侧的面。空气被装入表面部件16与背面部件17之间。背面部件17具备防滑件。

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均是一张片材状。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是相同的外形。表面部件16的面积和背面部件17的面积相等。表面部件16与背面部件17部分地固定而一体化。固定通过熔敷进行。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通过将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固定了的固定部18而分为多个袋体20。

表面部件16的弹性力比背面部件17的弹性力大。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例如在织物上层叠弹性体层而形成。在固定部18例如能够将弹性体层彼此熔敷。作为表面部件16的织物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涤纶、聚氨酯、尼龙等。作为背面部件17的织物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棉花等。作为弹性体层,例如能够使用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TPU)。

如图1所示,多个袋体20具备第一袋体21、第二袋体22、第三袋体23、第四袋体24、第五袋体25、第六袋体26以及第七袋体27。第一袋体21设置于边界部13。第二袋体22、第三袋体23以及第四袋体24设置于座面部11。第五袋体25、第六袋体26以及第七袋体27设置于靠背部12。稍后对袋体2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坐垫片材10S以左右方向的中心为基准对称。坐垫片材10S的靠背部12和座面部11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从后述的第二边界固定部38B到坐垫片材10S的后端的长度尺寸比从后述的第二边界固定部38B到坐垫片材10S的前端的长度尺寸小。

坐垫片材10S的外缘30弯曲。坐垫片材10S的外缘30具有后缘32、左右的侧缘33以及前缘34。

坐垫片材10S的后缘32具有两个后缘凸出部32A和一个后缘凹陷部32B。后缘凹陷部32B位于后缘凸出部32A之间。坐垫片材10S的后缘32的左右两端部相比中央部向后侧伸出。通过设置后缘凹陷部32B,坐垫片材10S的左右两侧的部分(设置有后缘凸出部32A的部分)容易以后缘凹陷部32B的前端(最凹陷的部位)为基点而弯曲。

坐垫片材10S的侧缘33分别具有三个侧缘凸出部33A和两个侧缘凹陷部33B。各侧缘凹陷部33B分别位于侧缘凸出部33A之间。通过设置侧缘凹陷部33B,侧缘凹陷部33B的前后的部分(设置有侧缘凸出部33A的部分)容易以侧缘凹陷部33B为基点而弯曲。三个侧缘凸出部33A中的位于前后方向中央部的侧缘凸出部33A相比前侧和后侧的侧缘凸出部33A向左右伸出。

坐垫片材10S的前缘34具有两个前缘凸出部34A和一个前缘凹陷部34B。前缘凹陷部34B位于前缘凸出部34A之间。坐垫片材10S的前缘34的左右两端部相比中央部向前侧伸出。

坐垫片材10S的四个角部31呈圆弧状。坐垫片材10S的前侧的角部31的半径比坐垫片材10S的后侧的角部31的半径大。

固定部18具有外缘固定部35、座面固定部36、靠背固定部37以及边界固定部38。外缘固定部35沿坐垫片材10S的外缘30的整周延伸。

座面固定部36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座面固定部36的前端与外缘固定部35连接。多个座面固定部36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在左右相邻的座面固定部36之间形成有第三袋体23。第三袋体23是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形状。设置有多个第三袋体23。多个第三袋体23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在多个座面固定部36中的位于左端和右端的座面固定部36与外缘固定部35之间形成有第四袋体24。第四袋体24设置于座面部11的左右两端部。第四袋体24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第三袋体23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在座面固定部36的延伸方向的中途位置形成有通气口15,该通气口15将相邻的第三袋体23彼此连通,或者将第三袋体23和第四袋体24连通。

靠背固定部37具有第一靠背固定部37A和第二靠背固定部37B。第一靠背固定部37A在前后方向弯曲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俯视观察坐垫片材10S的状态下,第一靠背固定部37A呈从后向前在左右方向上扩展的形状。第一靠背固定部37A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近后缘凹陷部32B的外缘固定部35。在第一靠背固定部37A的前侧形成有第六袋体26。在第一靠背固定部37A的后侧形成有第七袋体27。第七袋体27设置于左右的第五袋体25之间。第七袋体27分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结构和呈三角形状的结构。在第一靠背固定部37A的后端部形成有将第六袋体26和第七袋体27连通的通气口15。

第二靠背固定部37B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二靠背固定部37B的前端与第一靠背固定部37A连接。多个第二靠背固定部37B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在多个第二靠背固定部37B中的位于左端和右端的第二靠背固定部37B与角部31的外缘固定部35之间形成有第五袋体25。第五袋体25设置于靠背部12的左右两端部。在第二靠背固定部37B形成有通气口15,该通气口15将相邻的第七袋体27彼此连通或者将第七袋体27和第五袋体25连通。

边界固定部38具有第一边界固定部38A和第二边界固定部38B。第一边界固定部38A在边界部13的左右两端部前后各设置有一对。第一边界固定部38A与侧缘凹陷部33B的外缘固定部35连接。在前后一对第一边界固定部38A的内侧形成有第一袋体21。前侧的第一边界固定部38A构成第一袋体21的座面部11侧的缘40。后侧的第一边界固定部38A构成第一袋体21的靠背部12侧的缘41。

第一袋体21呈三角形状。第一袋体21配置于第四袋体24与第五袋体25之间。座面部11侧的缘40和靠背部12侧的缘41沿从边界部13的左右方向两端部朝向中央侧接近的方向延伸。在座面部11侧的缘40的顶端与靠背部12侧的缘41的顶端之间形成有通气口15。

第二边界固定部38B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第二边界固定部38B的左右两端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在前后一对第一边界固定部38A之间。在第二边界固定部38B与座面固定部36的后端之间形成有第二袋体22。第二袋体22设置于座面部11的后缘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二袋体22在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第二袋体22的左右的长度尺寸比第二袋体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大。第二袋体2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前后方向尺寸比第二袋体2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的前后方向尺寸大。

在第二边界固定部38B与第一靠背固定部37A之间形成有第六袋体26。第六袋体26设置于靠背部1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六袋体26呈三角形状。

坐垫10具备泵42和栓43。泵42和栓43设置于袋体20。泵42设置于左侧的第一袋体21。栓43设置于右侧的第一袋体21。泵42和栓43固定于表面部件16。泵42通过按压操作将气体送入袋体20。未设置有泵42的袋体20经由通气口15而与泵42连通。通过一个泵42,向全部的袋体20输送空气。栓43关闭排气孔,以使空气不从袋体20排出。通过打开栓43,能够使空气从袋体20泄漏。

接着对向袋体20放入空气并成为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的形状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靠背部12的左右方向的端侧向前侧立起。第五袋体25比第七袋体27膨胀得更大。第五袋体25的表面相比第七袋体27的表面位于前方。左侧的第五袋体25的左端相比右端位于前侧。右侧的第五袋体25的右端相比左端位于前侧。第五袋体25的表面朝向斜内侧(左右方向的中央侧)前方。第六袋体26的表面相比第七袋体27的表面位于前方。第一袋体21向上侧立起。第一袋体21的表面朝向左右方向的内侧。第二袋体22向上侧的凸出尺寸比第三袋体23向上侧的凸出尺寸大。

接着,对俯视观擦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的形状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坐垫1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从后侧朝向前侧减小。坐垫1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坐垫片材10S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坐垫10的外缘30呈在多个部位有折痕状。

接着,对主视观察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的形状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坐垫1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坐垫1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坐垫1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从上侧朝向下侧增大。靠背部12、左右的第一袋体21以及左右的第四袋体24相对于座面部11的中央区域向上侧立起。靠背部12、左右的第一袋体21以及左右的第四袋体24呈包围座面部11的中央区域的壁状。坐垫10的后侧的角部31相比左右的第一袋体21向上侧突出。高度尺寸从后侧的角部31朝向后缘凹陷部32B依次减小。

座面部1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向上侧立起。第四袋体24相对于第三袋体23向上侧立起。第四袋体24与第三袋体23以座面固定部36为交界而弯折。第四袋体24的表面朝向斜内侧(左右方向的中央侧)。座面部11的前缘34以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相比端侧位于上方的方式弓状地弯曲。

接着,对后视观察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的形状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左右的第一袋体21的背面从下侧朝向上侧向左右方向外侧倾斜。第二袋体22的下表面大致水平地延伸。

接着,对侧视观察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的形状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坐垫10的侧缘33从前侧的角部31朝向后侧的角部31向上延伸。后侧的角部31配置于最高的位置。坐垫10的背面在边界部13弯折。靠背部12的背面朝向后侧向上侧倾斜。靠背部12的背面与座面部11的背面呈比180度小的角度(约120度~140度)。第六袋体26的背面相比第五袋体25的背面向背侧突出。

接着,对坐垫10的使用例进行说明。首先,使袋体20膨胀。按压泵42而使空气装入袋体20。每按压一次泵42,空气被装入袋体20。随着袋体20膨胀,第一袋体21、第五袋体25以及第四袋体24朝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侧立起。第七袋体27和第五袋体25以第一靠背固定部37A为基点向前方和左右方向的中央侧弯曲。通过设置后缘凹陷部32B,靠背部12的左右两侧容易向前侧弯曲。第五袋体25和第四袋体24以第一边界固定部38A为基点向彼此接近的方向位移。通过设置侧缘凹陷部33B,靠背部12和座面部11容易弯折。靠背部12和座面部11在边界部13弯折。这样,坐垫10自然地弯曲而呈无腿靠椅状。此时,表面部件16在内侧,背面部件17在外侧。调节袋体20内的空气的量,调节袋体20的硬度。在硬度不够的情况下,按压泵42将空气送入袋体20。在袋体20过硬的情况下,打开栓43而从袋体20排出空气。

接着,将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组装于椅子100。将坐垫10组装于椅子100只需将坐垫10载置于座面101即可完成。坐垫10以适当的姿态保持在椅子100上。

接着,就座者就座于坐垫10。第二袋体22能够从下方支承就座者的骶骨的下侧部分。由此,就座者的骨盆保持在直立状态。左右的第五袋体25能够从后方支承就座者的腰部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靠背固定部37A,由于能够抑制靠背部12的左右方向的急剧的空气移动,因此就座者的腰部稳定地被支承。另外,由于靠背部12通过第一靠背固定部37A容易弯曲的部位固定,因此能够消除因椅子的表面形状的差异、设置于椅子时的坐垫10的错位等导致的使用感的差异。左右的第四袋体24能够从下方支承就座者的臀部的左右两侧。由此,能够将就座者的腰部和臀部保持在正确的姿势。第三袋体23沿着就座者的脚的延伸方向。另外,设置有多个第三袋体23。由此,由于体压(从座面部11向臀部和大腿部传递的压力)分散,因此能够提高就座者的坐姿舒适度。

当结束坐垫10的使用时,打开栓43而从袋体20排出空气。由此,能够容易压扁袋体20。通过压扁袋体20,坐垫10成为片材状。坐垫片材10S能够容易地弯折并卷起而变得紧凑。紧凑的坐垫片材10S能够容易地进行携带或收纳。

接着,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坐垫10具有座面部11和靠背部12。坐垫10具备能够通过空气的装入而膨胀的多个袋体20。坐垫10在袋体20的膨胀状态下成为在座面部11与靠背部12的边界部13弯折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通过从袋体20排出空气,能够容易地将坐垫10变得紧凑。通过使流体装入袋体20,坐垫10成为无腿靠椅状。成为无腿靠椅状的坐垫10能够仅通过放置就组装于椅子100等。因此,坐垫10能够容易地变得紧凑且容易地组装于椅子100等。

多个袋体20具备位于边界部13的左右两端部的一对第一袋体21。第一袋体21具有座面部11侧的缘40和靠背部12侧的缘41。座面部11侧的缘40和靠背部12侧的缘41沿从边界部13的左右方向两端侧朝向中央侧接近的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空气装入一对第一袋体21,座面部11和靠背部12在边界部13自动地弯折。因此,能够使坐垫10容易地成为无腿靠椅状。

坐垫10具备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表面部件16的弹性力比背面部件17的弹性力大。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空气装入袋体20,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弹性拉伸。坐垫10通过表面部件16的弹性力,以表面部件16为内侧且背面部件17为外侧的方式弯折。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表面部件16配置于就座者所接触的一侧,将背面部件17配置于与就座者所接触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在袋体20的膨胀状态下,靠背部12的左右方向的端侧向前侧立起。根据该结构,靠背部12的左右两缘部能够从左右两侧支承就座者的背部。因此,能够容易地稳定就座者的姿势。

在袋体20的膨胀状态下,座面部11的左右方向的端侧向上侧立起。根据该结构,座面部11的左右两缘部能够从左右两侧支承就座者的臀部。因此,能够容易地稳定就座者的姿势。

多个袋体20具备设置于座面部11的第二袋体22和第三袋体23。第二袋体22位于座面部11的后缘部。第三袋体23相比第二袋体22位于前侧。在袋体20的膨胀状态下,第二袋体22向上侧的凸出尺寸比第三袋体23向上侧的凸出尺寸大。根据该结构,座面部11的第二袋体22容易从后方下侧支承就座者的骨盆。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就座者的骨盆保持在直立状态。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内容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以下这样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将坐垫10组装于椅子100而进行使用的情况。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坐垫放置在房间的地面、沙发等进行使用。

(2)上述实施例的椅子100是巴士、新干线等的座位。并不限定于此,椅子也可以是体育场等的座椅。

(3)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袋体20的具体结构(大小、形状以及数量等)。并不限定于此,袋体的结构能够进行变更。

(4)在上述实施例中,泵42设置于第一袋体20。并不限定于此,泵的位置能够进行变更。

(5)在上述实施例中,泵42设置于坐垫10的表面。并不限定于此,泵也可以设置于坐垫的背面。

(6)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有一个泵42。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泵。

(7)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在袋体20进出。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气体、液体、珠子等在袋体进出。

(8)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通过熔敷进行。并不限定于此,固定也可以是粘接等其他的方式。

(9)在上述实施例中,泵42是手压泵。并不限定于此,泵也可以是利用了电动风扇的结构,也可以是与栓成为一体的结构。另外,泵也可以是与主体部分开的打气筒。

(10)在上述实施例中,坐垫10的表面和背面通过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形成。并不限定于此,坐垫也可以是将例如一片坯料折叠而形成表面和背面。另外,坐垫也可以是通过例如气球那样没有缝隙的结构(通过吹塑成形等制造的气垫那样的结构)而形成表面和背面。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通过将表面和背面的相对面彼此部分地固定而形成多个袋体。

(11)在上述实施例中,各袋体20通过固定部18划分表面部件16和背面部件17而形成。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单独地制造袋体并将这些袋体连结成一个坐垫。作为连结方法,也可以是例如固定各个袋体或者将多个袋体统一固定于一片坯料。

相关技术
  • 坐垫底板材料、坐垫底板及坐垫
  • 坐垫底板材料、坐垫底板及坐垫
技术分类

0612011473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