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除湿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9:06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的结构包括制冷系统、箱体系统、风扇系统和电控系统,其中,制冷系统循环如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之后在冷凝器中冷凝放热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由节流部件发生绝热节流过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或两相),最后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后流回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

基于上述制冷系统,除湿机的空气除湿过程如下:风机将室内空气经由进风口抽进除湿机的上部壳体内,并经过蒸发器,此时室内空气在蒸发器中被冷却除湿成为低温饱和湿空气,而后低温饱和湿空气经由冷凝器被加热降湿成为干燥中温气体后,排入室内环境中。

相关技术中,除湿机的风机一般都为定速电机,设置有高/低风速档位或者高/中/低风速档位,从而使得定速电机在某一档位时,不同室内热湿环境下流经蒸发器的风量大致相同,进而不能有效控制除湿量,无法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影响用户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除湿机,能够更好地根据室内环境来调节流经蒸发器的风量,使得更多空气可以直接流向冷凝器,从而可以提高除湿机的除湿量,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冷媒在制冷循环中按照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的顺序构成的冷媒回路中进行循环,其中,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间隔设置以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限定出空气流动通道;风量调节板,所述风量调节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入口处,用于调节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所述入口的开度;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通过将风量调节板设置在蒸发器和冷凝器限定出的空气流动通道的入口处,且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室内环境的当期温度和当前湿度来调整风量调节板的开度。由此,与传统的除湿机相比,能够更好地根据室内环境的实际情况来调节流经蒸发器的风量,使得更多空气可以直接流向冷凝器,从而可以提高除湿机的除湿量,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机进一步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风量调节板相连,当所述步进电机工作时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风量调节板摆动以调整所述入口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之前,根据所述除湿机的冷媒类型来确定冷媒风量修正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之后,判断所述除湿机是否进入化霜模式;如果所述除湿机进入所述化霜模式,则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关闭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所述入口;如果所述除湿机未进入所述化霜模式,则重新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除湿机进入化霜模式,控制风量调节板关闭空气流动通道的入口之后,判断除湿机是否退出化霜模式;如果所述除湿机退出化霜模式,则判断所述除湿机是否进入关机模式;如果所述除湿机进入关机模式,则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关闭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所述入口;如果所述除湿机未进入关机模式,则重新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如果所述除湿机未退出化霜模式,则重新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所述根据所述除湿机的冷媒类型来确定冷媒风量修正系数之后,判断所述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第一时长;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的步骤;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判断所述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所述第一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机进一步包括:风机,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并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如果所述压缩机连续运行所述第一时长;判断当前所述风机的转速是否为高风速;如果当前所述风机的转速为高风速,则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如果当前所述风机的转速不为高风速,则判断当前所述风机的转速是否为中风速;如果当前所述风机的转速为中风速,则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如果当前所述风机的转速不为中风速,则判断当前所述风机的转速是否为低风速;如果当前所述风机的转速为低风速,则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所述风量调节板打开对应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挡风板,两个所述第一挡风板、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空气流动通道,所述风量调节板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顶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空气流动通道;所述风量调节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风量调节板分别设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两侧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机进一步包括:辅助凝液器,所述辅助凝液器设在所述空气流动通道内,用于对流经所述蒸发器的空气进行二次利用,对从所述空气流动通道的所述入口进入的所述室内分流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所述室内分流空气的除湿。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壳体;

图3是图2中圈示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风量调节板、步进电机和第一挡风板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圈示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蒸发器、辅助凝液器和冷凝器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辅助凝液器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器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器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除湿机;

1:蒸发器;2:冷凝器;3:空气流动通道;4: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

6:控制器;61:处理模块;62:存储模块;7:风量调节板;

8:第一挡风板;9:步进电机;10:壳体;101:出风口;11:辅助凝液器;

111:通孔;12: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100。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100,包括:压缩机、冷凝器2、节流装置、蒸发器1、风量调节板7、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6。

具体而言,冷媒在制冷循环中按照压缩机、冷凝器2、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1的顺序构成的冷媒回路中进行循环,其中,蒸发器1和冷凝器2间隔设置以在蒸发器1和冷凝器2之间限定出空气流动通道3。风量调节板7可转动地设在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处,用于调节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的开度。温度传感器4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

例如,在图1-图5的示例中,除湿机100还包括壳体10,蒸发器1、冷凝器2、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6均设在壳体10内,壳体10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01,蒸发器1与进风口相对,冷凝器2位于蒸发器1的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其中,蒸发器1用于对从节流装置流出的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吸热成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并对掠过蒸发器1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降温。冷凝器2用于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降温降压成中温中压的冷媒液体。

控制器6被配置成:

S1、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

控制器6可以包括存储模块62和处理模块61,存储模块62与处理模块61通讯连接,存储模块62用于存储不同冷媒、不同室内环境温度以及不同室内环境湿度下,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对应的入口的开度。处理模块61用于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4和湿度传感器5所检测的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从存储模块62中调取所对应的入口的开度,且将入口调整至相应开度,以调整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以提高除湿机100的除湿量。

当除湿机100进行除湿时,控制器6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至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湿度所对应的开度,由于蒸发器1和冷凝器2之间存在空腔,经进风口流向壳体10内的室内空气一部分经蒸发器1流向冷凝器2,另一部分经开口直接流向冷凝器2,冷凝器2可以对流向其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由此,减少了蒸发器1的通风量,增加了空气流动通道3内的通风量,从而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实际情况(当前温度和当前湿度)调节除湿机100的除湿量,在提升除湿量的同时,保证了用户的舒适性,以使除湿机100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100,通过将风量调节板7设置在蒸发器1和冷凝器2限定出的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处,且控制器6被配置成根据室内环境的当期温度和当前湿度来调整风量调节板7的开度。由此,与传统的除湿机相比,能够更好地根据室内环境的实际情况来调节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使得更多空气可以直接流向冷凝器2,从而可以提高除湿机100的除湿量,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除湿机100进一步包括步进电机9,步进电机9与风量调节板7相连,S1’、当步进电机9工作时步进电机9驱动风量调节板7摆动以调整入口的开度。如图4和图5所示,步进电机9可以设在风量调节板7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且可以将步进电机9的档位划分为多个,通过步进电机9不同的档位来控制风量调节板7的摆动角度,以实现对入口的开度的调节。通过设置步进电机9,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除湿机100的除湿量,同时提升了除湿机100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运行能效,有效节约电量。

具体地,处理模块61接收到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湿度的数据后,并根据接收数据找出存储模块62中与其对应的风量调节板7的打开角度,之后处理模块61根据风量调节板7的打开角度信息确定出流向步进电机9的电流值,之后将上述电流值传递至步进电机9,以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以实现将入口开至相应开度,增加直接流向冷凝器2的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控制器6进一步被配置成:

在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之前,

S0、根据除湿机100的冷媒类型来确定冷媒风量修正系数。通过该步骤可以有效地确定出不同冷媒在除湿时对应的最佳风量,以保证流向蒸发器1的风量为最佳风量。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控制器6进一步被配置成:

在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之后,

S2、判断除湿机100是否进入化霜模式;

S3、如果除湿机100进入化霜模式,则控制风量调节板7关闭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

如果除湿机100未进入化霜模式,则重新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

具体地,当除湿机100处于化霜模式时,通过使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的开度为0,可以保证经进风口流向除湿机100内的空气均能经蒸发器1流向冷凝器2,从而使得在化霜模式下时通过除湿机100的风量最大,进而保证化霜控制的有效性,实现最快化霜。当除湿机100处于非化霜模式时,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室内进行除湿。

更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控制器6进一步被配置成:

在除湿机100进入化霜模式,控制风量调节板7关闭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之后,

S4、判断除湿机是否退出化霜模式;

S5、如果除湿机100退出化霜模式,则判断除湿机100是否进入关机模式;

S6、如果除湿机100进入关机模式,则控制风量调节板7关闭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

如果除湿机100未进入关机模式,则重新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

如果除湿机100未退出化霜模式,则重新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以调整流经蒸发器1的风量。

在步骤S6中,当除湿机100退出化霜模式并进入关机模式时,此时表明除湿机100已完成除湿工作,则将风量调节板7转动至初始位置,以保证下次除湿工作的正常进行。当除湿机100未进入关机模式时,此时表明除湿机100的除湿还在进行中,需根据室内环境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流向冷凝器2的风量,以增加直接流向冷凝器2的风量,减少流向蒸发器1的风量,保证了除湿机100的除湿量和除湿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控制器6进一步被配置成:

根据除湿机100的冷媒类型来确定冷媒风量修正系数之后,

S0’、判断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第一时长;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的步骤;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判断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第一时长。

当压缩机连续运行第一时长后,表面除湿机100的工作状态趋于稳定,且除湿机100也对室内进行一定时间的除湿,此时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湿度,可以有效地判断出除湿机100在第一时长内的除湿情况,之后根据室内环境实际情况继续进行除湿操作。当压缩机为连续运行第一时长,表明除湿机100的运行时间较短,除湿效果不明显,通过检测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湿度不能准确地反映室内环境的实际状况,需除湿机100继续进行一段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除湿机100进一步包括风机12,风机12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并依次流经蒸发器1和冷凝器2;

如图9所示,控制器6进一步被配置成:

如果压缩机连续运行第一时长;

S11、判断当前风机12的转速是否为高风速;

S12、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为高风速,则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

S13、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不为高风速,则判断当前风机12的转速是否为中风速;

S14、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为中风速,则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

S15、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不为中风速,则判断当前风机12的转速是否为低风速;

S16、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为低风速,则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

例如,结合图10,当除湿机100的风机12转速为高风速时,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确定出风量调节板7的打开角度X1,并控制步进电机9驱动风量调节板7转动至X1度;当除湿机100的风机12转速为中风速时,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确定出风量调节板7的打开角度X2,并控制步进电机9驱动风量调节板7转动至X2度;当除湿机100的风机12转速为低风速时,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确定出风量调节板7的打开角度X3,并控制步进电机9驱动风量调节板7转动至X3度。其中,X1、X2和X3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由此,可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蒸发器1的通风量,增加直接流向冷凝器2的风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除湿机100的除湿量,进一步提高除湿机100的除湿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蒸发器1和冷凝器2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挡风板8,两个第一挡风板8、蒸发器1和冷凝器2之间共同限定出空气流动通道3,风量调节板7位于蒸发器1和冷凝器2的顶部。参照图2-图5,两个第一挡风板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风量调节板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第一挡风板8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卡扣或螺钉与蒸发器1或冷凝器2的端板相连,以保证两个第一挡风板8的安装可靠性。当除湿机100进行除湿时,控制器6可以通过控制风量调节板7的打开角度以调节入口的开度。

其中,风量调节板7的长度应大于蒸发器1或冷凝器2的两个端板之间的间距,风量调节板7的宽度应等于冷凝器2与蒸发器1之间的距离,且风量调节板7的厚度需满足产品的跌落强度要求。第一挡风板8的高度应高于冷凝器2和蒸发器1的高度,第一挡风板8的宽度应等于冷凝器2与蒸发器1之间的距离,且第一挡风板8的厚度需满足产品的跌落强度要求。可选地,第一挡风板8与蒸发器1或冷凝器2之间的缝隙可采用海绵或其它材料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发生漏风而影响风量控制的准确性。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1和冷凝器2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挡风板,第二挡风板、蒸发器1和冷凝器2之间共同限定出空气流动通道3。风量调节板7为多个,多个风量调节板7分别设在蒸发器1和冷凝器2的两侧之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除湿机100进行除湿时,控制器6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第二挡风板中的至少一个的转动角度以调节入口的开度,此时经进风口流向除湿机100内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从冷凝器2的侧面流向冷凝器2,以保证直接流向冷凝器2的风量。可选地,第二挡风板与蒸发器1或冷凝器2之间的缝隙可采用海绵或其它材料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发生漏风而影响风量控制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和图8所示,除湿机100进一步包括辅助凝液器11,辅助凝液器11设在空气流动通道3内,用于对流经蒸发器1的空气进行二次利用,对从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进入的室内分流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室内分流空气的除湿。例如,辅助凝液器11位于蒸发器1和冷凝器2之间存在空腔内,经进风口流向壳体10内的空气一部分经蒸发器1流向辅助凝液器11,辅助凝液器11对流经蒸发器1的空气进行二次利用,另一部分经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直接流向辅助凝液器11,对空气流动通道3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辅助凝液器11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一部分水分,最后全部空气经冷凝器2加热后从出风口101流出,冷凝器2可以进一步去除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除湿机100的除湿量,提高除湿机100的除湿效率。

进一步地,辅助凝液器11包括框架和多个凝液片,多个凝液片设在框架内,多个凝液片沿凝液片的厚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凝液片上形成有沿凝液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通孔111,每个通孔111的边缘设有朝向凝液片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多个凝液片的多个延伸部沿凝液片的厚度方向分别相对以分别构成多个通道,多个通道的与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连通,流经蒸发器1的室内空气流经多个凝液片以与多个通道内的室内分流空气换热。

例如,当风量调节板7位于空气流动通道3的顶部时,多个凝液片可以框架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凝液片共同限定出通道,此时每个凝液片为横向布置,即凝液片的长度方向与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同,每个通道沿横向延伸。当风量调节板7位于空气流动通道3的侧边时,多个凝液片可以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此时每个凝液片为竖向布置,即凝液片的长度方向与框架的宽度方向相同,每个通道沿竖向延伸。由此,风量调节板7打开时,空气能够流入通道内与凝液片进行热交换,以去除空气中的水分。

结合图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器的具体流程如下:

S0、根据除湿机100的冷媒类型来确定冷媒风量修正系数;

S0’、判断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第一时长,其中,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0’,

S1、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

S1’、步进电机9驱动风量调节板7摆动以调整入口的开度;

S2、判断除湿机100是否进入化霜模式,如果除湿机100未进入化霜模式,则返回步骤S1;

S3、如果除湿机100进入化霜模式,则控制风量调节板7关闭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

S4、判断除湿机是否退出化霜模式,如果除湿机100未退出化霜模式,则返回步骤S1;

S5、如果除湿机100退出化霜模式,则判断除湿机100是否进入关机模式;

S6、如果除湿机100进入关机模式,则控制风量调节板7关闭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如果除湿机100未进入关机模式,则返回步骤S1。

结合图10,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器的具体流程如下:

S0、根据除湿机100的冷媒类型来确定冷媒风量修正系数;

S0’、判断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第一时长,其中,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0’,

S11、判断当前风机12的转速是否为高风速;

S12、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为高风速,则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

S13、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不为高风速,则判断当前风机12的转速是否为中风速;

S14、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为中风速,则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

S15、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不为中风速,则判断当前风机12的转速是否为低风速;

S16、如果当前风机12的转速为低风速,则根据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温度和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当前湿度控制风量调节板7打开对应角度;

S2、判断除湿机100是否进入化霜模式,如果除湿机100未进入化霜模式,则返回步骤S1;

S3、如果除湿机100进入化霜模式,则控制风量调节板7关闭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

S4、判断除湿机是否退出化霜模式,如果除湿机100未退出化霜模式,则返回步骤S1;

S5、如果除湿机100退出化霜模式,则判断除湿机100是否进入关机模式;

S6、如果除湿机100进入关机模式,则控制风量调节板7关闭空气流动通道3的入口,如果除湿机100未进入关机模式,则返回步骤S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除湿机、除湿机除湿控制方法
  • 除湿机维护方法和除湿机维护装置、除湿机
  • 除湿机水箱盖、除湿机水箱及除湿机
技术分类

0612011558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