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及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9:06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场所废气排放物中的颗粒物采集装置在进行固气分离工作时需要通过抽气泵或是风机等电机将废气抽入装置内,导致大量的颗粒物容易粘连在风机或是抽气泵的内壁从而导致叶片与机器内壁的磨损增大,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导致电器的维护更换频率增高从而增加成本,使用较为不便,且现有的工业场所废气排放物中的颗粒物采集装置在使用过久后内壁上容易粘连有颗粒物,而装置的结构较为密封导致难以对装置内壁进行清理,使用用较为不便。

中国专利CN217442941U公开了一种工业场所废气排放物中颗粒物采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连接有格栅板,外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内部上方设置值有清理组件,圆槽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收集组件,外壳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抽气泵。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软管、过滤器、喷头、搅动板、环形管和缓冲环,通过两个阀门的设置便于向圆槽内输入水和排出污水,水泵启动后通过软管和过滤器将圆槽内的水抽入环形管内,通过过滤器的设置避免水中的灰尘进入,之后水从两个喷头中喷出,由于喷头呈倾斜状从而使两股水流相互碰撞四散之后向下坠落如同下雨以便于水与废气中的颗粒物混合。

上述方案虽然有效的避免了灰尘进入抽气泵的情况,但是上述方案在进行降尘时却需要从底部将水抽出,由于水是循环利用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造成入水口处的堵塞且位于装置底部的颗粒物还不便于清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及方法,降尘装置将水从第二工作腔内抽出并喷洒在外壳内,废气从外壳的上部开口泵入,水滴将颗粒物裹挟;裹挟有颗粒物的水滴落在倾斜板上,倾斜板将裹挟有颗粒物的水流引导至第一工作腔内,颗粒物在第一工作腔内进行沉降;颗粒物沉降一端时间后,压制装置下压对第一工作腔内的水和颗粒物进行分离,循环装置对第一工作腔上层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引流至第二工作腔内;压制装置与支撑组件接触,推出装置和密封装置同步启动,推出装置将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推出;密封装置和推出装置复位,压制装置上升,使得设备在保证水循环使用的同时还能避免颗粒物进入到降尘装置中,保证了降尘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对装置底部的颗粒物实现自动清理。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包括外壳、处理装置和降尘装置;处理装置包括倾斜板、竖直隔板、压制装置、支撑组件、推出装置、循环装置和密封装置;倾斜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倾斜板交错的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竖直隔板沿外壳的高度方向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底部,竖直隔板将外壳的底部分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竖直隔板的上部与位置最低的倾斜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压制装置设置在竖直隔板一侧的第一工作腔内,压制装置用于将颗粒物和水分离;支撑组件固定设置在外壳底部的上方,支撑组件与外壳底部之间存有第一空隙,支撑组件用于为压制装置提供支撑,第一空隙用于存放颗粒物;推出装置设置外壳的一侧,推出装置用于将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推出;密封装置设置在外壳设有推出装置的对向一侧,密封装置用于对外壳侧壁进行密封;循环装置设置在第一工作腔一侧外壳侧壁上,循环装置用于将第一工作腔内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排入第二工作腔内。

优选的,压制装置包括拆装组件、滤水架、压制块、单向阀、盖板和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一直线驱动器设置在第一工作腔的上方,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竖直向下;盖板固定设置在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上;压制块固定设置在盖板远离第一直线驱动器的一侧,压制块为矩形结构,压制块的长度方向与外壳的长度方向平行,压制块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沿压制块的宽度方向开设在压制块的侧壁上,容纳槽沿压制块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滤水架设置在容纳槽内,滤水架上设置有滤水膜,滤水膜用于将水和颗粒物分开;拆装组件设置在滤水架的一侧,拆装组件用于将滤水架固定在容纳槽内;单向阀设置有多个,单向阀设置在盖板的上部。

优选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沿外壳的宽度方向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支撑杆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支撑杆之间存有第二空隙。

优选的,压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清洁组件,第一清洁组件包括第一清洁管和第一清洁孔;第一清洁管设置有多个,第一清洁管沿压制块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压制块的底部,第一清洁管的竖直投影与第二空隙重合;第一清洁孔设置有多个,第一清洁孔开设在第一清洁管的侧壁上。

优选的,压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清洁组件,第二清洁组件包括第二清洁管和第二清洁孔;第二清洁管设置在第一直线驱动器的一侧;第二清洁孔设置有多个,第二清洁孔沿第二清洁管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

优选的,推出装置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第一推出板、推入口、推出口和收集箱;推入口贯穿的开设在外壳的侧壁上,推入口的下侧端面与外壳的底部端面共面;第二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推入口的一侧,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指向推入口;第一推出板固定设置在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上,第一推出板与推入口滑动配合;推出口沿推入口的延伸方向贯穿的开设在外壳远离推入口的侧壁上;收集箱设置在推出口一侧的下方。

优选的,密封装置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和第二推出板;第三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推出口的一侧,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指向推出口;第二推出板固定设置在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上。

优选的,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循环管、循环槽、过滤海绵和第二循环管;循环槽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倾斜的设置在外壳的一侧;第一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工作腔一侧的外壳和循环槽的侧壁连接;过滤海绵设置在循环槽内;第二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工作腔一侧的外壳和循环槽的侧壁连接,循环槽设置有第一循环管的一侧高于循环槽设置有第二循环管的一侧。

优选的,拆装组件包括导引槽和安装板;导引槽设置有多个,导引槽沿压制块的宽度方向分别开设在容纳槽的两侧,滤水架与导引槽滑动配合;安装板设置在压制块的一侧。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降尘装置将水从第二工作腔内抽出并喷洒在外壳内,废气从外壳的上部开口泵入,水滴将颗粒物裹挟;

S2、裹挟有颗粒物的水滴落在倾斜板上,倾斜板将裹挟有颗粒物的水流引导至第一工作腔内,颗粒物在第一工作腔内进行沉降;

S3、颗粒物沉降一端时间后,压制装置下压对第一工作腔内的水和颗粒物进行分离,循环装置对第一工作腔上层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引流至第二工作腔内;

S4、压制装置与支撑组件接触,推出装置和密封装置同步启动,推出装置将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推出;

S5、密封装置和推出装置复位,压制装置上升。

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倾斜板、竖直隔板、压制装置、支撑组件、推出装置、循环装置和密封装置,降尘装置将水从第二工作腔内抽出并喷洒在外壳内,废气从外壳的上部开口泵入,水滴将颗粒物裹挟;裹挟有颗粒物的水滴落在倾斜板上,倾斜板将裹挟有颗粒物的水流引导至第一工作腔内,颗粒物在第一工作腔内进行沉降;颗粒物沉降一端时间后,压制装置下压对第一工作腔内的水和颗粒物进行分离,循环装置对第一工作腔上层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引流至第二工作腔内;压制装置与支撑组件接触,推出装置和密封装置同步启动,推出装置将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推出;密封装置和推出装置复位,压制装置上升,使得设备在保证水循环使用的同时还能避免颗粒物进入到降尘装置中,保证了降尘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对装置底部的颗粒物实现自动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4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循环装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循环装置和第一推出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循环装置和第二推出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外壳、循环装置和第二推出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降尘装置、外壳、循环装置和第二推出板后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9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降尘装置、外壳、循环装置和第二推出板后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0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降尘装置、外壳、循环装置和第二推出板后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11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第一直线驱动器后的压制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2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安装板和第一直线驱动器后的压制装置立体示意图一;

图13是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的去除了安装板和第一直线驱动器后的压制装置立体示意图二。

图中标号为:

1-外壳;

2-处理装置;

21-倾斜板;

22-竖直隔板;

23-压制装置;231-拆装组件;2311-导引槽;2312-安装板;232-滤水架;233-压制块;234-单向阀;235-盖板;236-第一直线驱动器;237-第一清洁组件;2371-第一清洁管;2372-第一清洁孔;238-第二清洁组件;2381-第二清洁管;

24-支撑组件;241-支撑杆;

25-推出装置;251-第二直线驱动器;252-第一推出板;253-推入口;254-推出口;255-收集箱;

26-循环装置;261-第一循环管;262-循环槽;263-过滤海绵;264-第二循环管;

27-密封装置;271-第三直线驱动器;272-第二推出板;

3-降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13所示: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设备,包括外壳1、处理装置2和降尘装置3;处理装置2包括倾斜板21、竖直隔板22、压制装置23、支撑组件24、推出装置25、循环装置26和密封装置27;倾斜板21设置有两个,两个倾斜板21交错的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竖直隔板22沿外壳1的高度方向固定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竖直隔板22将外壳1的底部分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竖直隔板22的上部与位置最低的倾斜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压制装置23设置在竖直隔板22一侧的第一工作腔内,压制装置23用于将颗粒物和水分离;支撑组件24固定设置在外壳1底部的上方,支撑组件24与外壳1底部之间存有第一空隙,支撑组件24用于为压制装置23提供支撑,第一空隙用于存放颗粒物;推出装置25设置外壳1的一侧,推出装置25用于将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推出;密封装置27设置在外壳1设有推出装置25的对向一侧,密封装置27用于对外壳1侧壁进行密封;循环装置26设置在第一工作腔一侧外壳1侧壁上,循环装置26用于将第一工作腔内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排入第二工作腔内。

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开口,带有颗粒物的废弃会从开口处进入外壳1的内部,降尘装置3设置在第二工作腔一侧的外壳1侧壁上,降尘装置3会将第二工作腔内的水抽出,并将抽出的水输送至外壳1的上部喷出,使得水汽可以将废气中的颗粒物除去。在第一工作腔一侧的循环装置26的上方设置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用于将排入外壳1内的空气抽出,而废气中的颗粒物则会在水汽的裹挟下留在外壳1的内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工作腔是用于对裹挟有颗粒物的水进行分离的,而第二工作腔内盛有的水是通过第一工作腔沉降后并通过循环装置26二次过滤后的洁净水,如此便可保证降尘装置3在将第二工作腔内的水抽出时不会出现被颗粒物堵塞的现象。由于倾斜板21设置有两个,两个倾斜板21交错设置,所以水汽在将颗粒物裹挟后会落在位于上方的倾斜板21上,在上方倾斜板21的引导下,水汽会聚集在一起并滑落在下方的倾斜板21上,所述下方的倾斜板21与竖直隔板22的上部固定连接,如此水流会裹挟这颗粒物沿着竖直隔板22的侧壁滑落到第一工作腔内,通过设置在倾斜板21使得下落的水滴不会直接落入第一工作腔内,避免了第一工作腔内已经沉降的颗粒物被激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压制装置23会沿着外壳1的高度方向降下,压制装置23会逐渐压入第一工作腔内,由于压制装置23具有分隔功能,即在压制装置23的下压过程中会将第一工作腔内裹挟有颗粒物的水和颗粒物分开,水可以通过压制装置23,而颗粒物却无法通过压制装置23,如此便实现了颗粒物和水的分层,当压制装置23与支撑组件24相互接触后,压制装置23便会停止运行,此时颗粒物会在压制装置23的推动下全部移动至支撑组件24和外壳1底部之间的第一空隙内,随后密封装置27解除密封,同时设置在密封装置27对向一侧的推出装置25将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从设置有密封装置27一侧的外壳1侧壁处推出,随后密封装置27再次将外壳1侧壁密封,推出装置25复位,随后压制装置23缩回,如此位于压制装置23上部的水会重新涌入第一工作腔内,使得设备在保证水循环使用的同时还能避免颗粒物进入到降尘装置3中,保证了降尘装置3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对装置底部的颗粒物实现自动清理。

如图10-图12所示:压制装置23包括拆装组件231、滤水架232、压制块233、单向阀234、盖板235和第一直线驱动器236;第一直线驱动器236设置在第一工作腔的上方,第一直线驱动器23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盖板235固定设置在第一直线驱动器236的输出端上;压制块233固定设置在盖板235远离第一直线驱动器236的一侧,压制块233为矩形结构,压制块233的长度方向与外壳1的长度方向平行,压制块233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沿压制块233的宽度方向开设在压制块233的侧壁上,容纳槽沿压制块233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滤水架232设置在容纳槽内,滤水架232上设置有滤水膜,滤水膜用于将水和颗粒物分开;拆装组件231设置在滤水架232的一侧,拆装组件231用于将滤水架232固定在容纳槽内;单向阀234设置有多个,单向阀234设置在盖板235的上部。

第一直线驱动器236优选为直线气缸,当需要将第一工作腔内的水和颗粒物进行分离时,第一直线驱动器236便会启动,第一直线驱动器236带动盖板235沿着外壳1的高度方向移动,由于压制块233和盖板235固定连接,所以当盖板235移动后,压制块233也会与盖板235同步发生移动,此时位于压制块233下方的水会通过滤水架232上的滤水膜排出,而颗粒物则无法通过,排出的水会进入到容纳槽中随后通过盖板235上的单向阀234排出,由于在第一直线驱动器236启动时设备处于运行的状态,通过设置单向阀234可以避免上位于盖板235上的颗粒物落到滤水膜的上部,进而降低了滤水膜的滤水效率。通过拆装组件231可以对滤水架232进行快速更换。

如图8和图9所示:支撑组件24包括支撑杆241;支撑杆241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41沿外壳1的宽度方向固定设置在外壳1的内壁上,支撑杆241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支撑杆241之间存有第二空隙。

当第一直线驱动器236带动盖板235和压制块233下降后,压制块233的底部最终会与支撑杆241接触,此时设置在压制块233上的滤水架232的底部与支撑杆241的上部接触,如此在推出装置25启动后,位于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便不会从支撑杆241处溢出,同时也不会对滤水架232上的滤水膜产生挤压力,延长了滤水膜的使用寿命。

如图12和图13所示:压制装置23还包括第一清洁组件237,第一清洁组件237包括第一清洁管2371和第一清洁孔2372;第一清洁管2371设置有多个,第一清洁管2371沿压制块233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置在压制块233的底部,第一清洁管2371的竖直投影与第二空隙重合;第一清洁孔2372设置有多个,第一清洁孔2372开设在第一清洁管2371的侧壁上。

由于第一清洁管2371设置在压制块233的下方,所以在第一直线驱动器236带动压制块233下降时,第一清洁管2371会先经过支撑杆241,随后第一清洁管2371上的第一清洁孔2372会将加压的水流喷出,这是由于在第一工作腔记性沉降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颗粒物落在支撑杆241的上部,当第一清洁管2371经过支撑杆241的一侧时,第一清洁管2371侧壁上的第一清洁孔2372必然会将支撑杆241上的颗粒物清洁掉。

如图8和图9所示:压制装置23还包括第二清洁组件238,第二清洁组件238包括第二清洁管2381和第二清洁孔;第二清洁管2381设置在第一直线驱动器236的一侧;第二清洁孔设置有多个,第二清洁孔沿第二清洁管2381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

当第一直线驱动器236带动盖板235升起后,盖板235上部必然会存有一定的颗粒物,通过设置第二清洁管2381和第二清洁孔便会使得盖板235上的颗粒物被及时清理掉。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推出装置25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251、第一推出板252、推入口253、推出口254和收集箱255;推入口253贯穿的开设在外壳1的侧壁上,推入口253的下侧端面与外壳1的底部端面共面;第二直线驱动器251设置在推入口253的一侧,第二直线驱动器251的输出端指向推入口253;第一推出板252固定设置在第二直线驱动器251的输出端上,第一推出板252与推入口253滑动配合;推出口254沿推入口253的延伸方向贯穿的开设在外壳1远离推入口253的侧壁上;收集箱255设置在推出口254一侧的下方。

推入口253的延伸方向与外壳1的宽度方向平行,当压制装置23与支撑组件24相接后,第二直线驱动器251便会启动,第二直线驱动器251优选为直线气缸,第二直线驱动器251带动设置在其输出端上的第一推出板252向着外壳1内部移动,此时第一推出板252与推入口253发生相对滑动,第一推出板252会将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从推出口254推出,被推出的颗粒物会落入收集箱255内。

如图4和图6所示:密封装置27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271和第二推出板272;第三直线驱动器271设置在推出口254的一侧,第三直线驱动器271的输出端指向推出口254;第二推出板272固定设置在第三直线驱动器271的输出端上。

第三直线驱动器271优选为直线气缸,当第二直线驱动器251启动并带动第一推出板252伸出时,第三直线驱动器271会同步启动,第三直线驱动器271带动第二推出板272缩回,此时推出口254便会处于开放状态,而在第二直线驱动器251通过第一推出板252将颗粒物全部推出后,此时第二直线驱动器251便会带动第一推出板252缩回,同时第三直线驱动器271会带动第二推出板272伸出,第二推出板272会将推出口254封死,第一推出板252会将推入口253封死。

如图2和图3所示:循环装置26包括第一循环管261、循环槽262、过滤海绵263和第二循环管264;循环槽262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倾斜的设置在外壳1的一侧;第一循环管26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工作腔一侧的外壳1和循环槽262的侧壁连接;过滤海绵263设置在循环槽262内;第二循环管26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工作腔一侧的外壳1和循环槽262的侧壁连接,循环槽262设置有第一循环管261的一侧高于循环槽262设置有第二循环管264的一侧。

位于第一工作腔上部的水会通过第一循环管261流入循环槽262内,由于循环槽262内设置有过滤海绵263,且循环槽262为倾斜设置,如此即使第一循环管261中排入循环槽262内的水仍存有一定的颗粒物也可以被过滤海绵263过滤掉,随后完全被过滤的洁净水会通过第二循环管264排入第二工作腔内。

如图10、图11和图13所示:拆装组件231包括导引槽2311和安装板2312;导引槽2311设置有多个,导引槽2311沿压制块233的宽度方向分别开设在容纳槽的两侧,滤水架232与导引槽2311滑动配合;安装板2312设置在压制块233的一侧。

当需要对滤水架232进行更换时,此时只需将安装板2312拆下,随后将滤水架232沿着导引槽2311取出并更换上新的滤水架232即可。

如图1-图13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颗粒物采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降尘装置3将水从第二工作腔内抽出并喷洒在外壳1内,废气从外壳1的上部开口泵入,水滴将颗粒物裹挟;

S2、裹挟有颗粒物的水滴落在倾斜板21上,倾斜板21将裹挟有颗粒物的水流引导至第一工作腔内,颗粒物在第一工作腔内进行沉降;

S3、颗粒物沉降一端时间后,压制装置23下压对第一工作腔内的水和颗粒物进行分离,循环装置26对第一工作腔上层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引流至第二工作腔内;

S4、压制装置23与支撑组件24接触,推出装置25和密封装置27同步启动,推出装置25将第一空隙内的颗粒物推出;

S5、密封装置27和推出装置25复位,压制装置23上升。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工业废气高效处理设备
  •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 一种声音采集设备及其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
  • 一种筛网可升降旋转式的工业用颗粒物料处理设备的工作方法
  • 一种筛网可升降旋转式的工业用颗粒物料处理设备的工作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58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