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0:43


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水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确保粮食产量,东北黑土区化肥施用量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而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不仅造成肥料损失,还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东北黑土区作为中国玉米粮仓,玉米秸秆氮养分资源丰富,秸秆还田的化学氮肥可替代总量较大。因此,采用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减施,是解决当地肥料利用效率低、避免资源浪费、缓解环境污染、稳定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目前常见的秸秆还田方式主要有秸秆覆盖还田和秸秆旋耕还田两种。秸秆覆盖还田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覆盖,在次年春季采用免耕播种和化学除草,并适时进行深松,具有节能省时等优点,在东北地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但也会对作物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出苗率低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秸秆旋耕还田是将秸秆粉碎,使用旋耕机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还田、掩埋、覆盖等多道工序,具有便捷、高效、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优势,是东北地区常见的耕作方式,但耕翻对土壤扰动大,造成表层土壤流失严重,且作业消耗动力大、成本高,而耕翻是近年来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应避免翻地扰动造成的土壤侵蚀。

现有减少农田氮肥用量和损失的措施主要设计思路集中在化肥深施、作物混作以及调整种植密度等,针对作物对不同来源氮素(土壤氮素和肥料氮素)的吸收利用、耕层土壤结构、地力保持和投入产出比缺乏考量。例如:沈健林等人(CN111837555A)提出了一种减少农田氮肥用量和氨挥发损失的方法,在尿素表面喷洒脲酶抑制剂,通过减少硝化反硝化损失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但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氮肥摊成薄层,按一定比例将脲酶抑制剂喷洒在尿素表面,并搅拌晾干待用,对于农户来说增加了工作量,且无法准备判断脲酶抑制剂的添加比例,因此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展茗等人(CN112970535A)提出了一种春玉米混作豆科绿肥增密减氮高效种植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采用玉米、豆科绿肥混作种植模式,进而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但具有一定的地域适用性,对东北寒地黑土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因此,本发明针对东北黑土玉米田现有较为成熟的种植模式和耕作制度,考虑农田土壤氮素、肥料氮素的供应以及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情况,提出了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保障粮食产量。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①将秸秆覆盖还田和氮肥减施相结合,可实现寒地黑土玉米可持续高效生产;②采用不同时期氮肥减施的施肥方式,根据当季土壤肥力水平,以及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情况,提出了适时、适量的氮肥减施方式,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残留,促进黑土玉米绿色生产;③播前对秸秆进行归行,有效缓解了秸秆覆盖后出苗率低的问题,同时结合氮肥减施,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避免农田高氮残留,减少肥料开支;④利用秸秆自身养分资源丰富的特点,还田腐解为有机肥的同时,培肥土壤,用养结合,对黑土地力提升,缓解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对上一茬玉米果穗收获后,将秸秆粉碎以自然状态均匀铺于地表,使其越冬腐烂;

S2:翌年春天播种前,使用秸秆归行机对播种带的玉米秸秆进行整理归行;

S3:使用免耕播种机在适宜播期采取宽行、窄行隔年交替种植方式,以适宜深度和种植株行距直接播种玉米种,并根据前期土壤肥力施加适量基肥,所述基肥中氮肥用量选择较常规施氮量减氮20%~30%;

S4:玉米苗前选择风幕式喷药机进行封闭除草;玉米生育期内做好病虫害防治,并根据作物需水情况和当季降雨、蒸发情况及时补充灌水;根据作物拔节期、灌浆期养分需求及土壤肥力指标,追施氮肥,所述氮肥的施用量较常规施氮量减氮10%~20%;

S5:玉米收获后,对土壤肥力进行测定。

优选地,S1中所述秸秆粉碎的切碎长度应小于10cm。

优选地,S3所述玉米种根据当地适宜生育期进行选择有抗倒、抗病的品种。

优选地,S3所述适宜播期选择日均地温高于10℃时;适宜深度为3~5cm;株行距由玉米品种特性所致的合理种植密度决定。

优选地,S3中所述基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所述氮肥用量为70kg/hm

优选地,S4中所述追施氮肥的施用量为120kg/hm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对上一茬玉米果穗收获后,将秸秆粉碎以自然状态均匀铺于地表,使其越冬腐烂;所述秸秆粉碎的切碎长度应小于10cm。

S2:翌年春天播种前,使用秸秆归行机对播种带的玉米秸秆进行整理归行。

S3:使用免耕播种机在适宜播期采取宽行、窄行隔年交替种植方式,以适宜深度和种植株行距直接播种玉米种,并根据前期土壤肥力施加适量基肥,所述基肥中氮肥用量选择较常规施氮量减氮20%~30%;所述玉米种根据当地适宜生育期进行选择有抗倒、抗病的品种;所述适宜播期选择日均地温高于10℃时;适宜深度为3~5cm;株行距由玉米品种特性所致的合理种植密度决定;所述基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所述氮肥用量为70kg/hm

S4:玉米苗前选择风幕式喷药机进行封闭除草;玉米生育期内做好病虫害防治,并根据作物需水情况和当季降雨、蒸发情况及时补充灌水;根据作物拔节期、灌浆期养分需求及土壤肥力指标,追施氮肥,所述氮肥的施用量较常规施氮量减氮10%~20%;所述追施氮肥的施用量为120kg/hm

S5:玉米收获后,对土壤肥力进行测定。

实施例1

上一年度9月末玉米收获后,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及时粉碎直接还田,粉碎还田的切碎长度小于10cm,以自然状态留置耕地表面越冬,使秸秆腐烂分解。翌年春天,利用秸秆归行机对播种带的玉米秸秆进行整理归行,用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采取宽行、窄行隔年交替种植方式,实现“边际休耕”。玉米品种选用具有抗倒、抗病的品种“大龙568”,玉米播种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日期选择在日均地温高于10℃时(2021年5月11日),播种深度为3~5cm,种植密度67 500株/hm

相关技术
  • 一种紫色土减氮增效的种植施肥方法
  • 一种马铃薯种植减氮增效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59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