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序化组织流体流态,实现高能效比的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热泵技术的逐渐成熟,现已有多家厂商推出了应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热水机,气态工质被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水进行热交换。气态工质放出热量冷凝为液态,水获得热量水温升高。液态工质随后经节流装置节流膨胀为低温、低压液体,该液体工质接着在蒸发器中与空气换热,吸收热量成为低温、低压气态工质,再次进入压缩机......如此不断循环,实现了对水的加热。

在这循环加热过程中,消耗1份的电能可从环境空气中吸收转移约3~4份的热量到水中,制热COP约为4.0~5.0。因此,相对于COP值约为0.95的电热水器,或COP值约为0.85的燃气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节能优势明显。

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主体由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水箱、循环泵和供水泵组成。先将水箱注满冷水,循环泵将冷水送入热水机,加热后送回水箱,每一循环升温3~5℃,以此往复,水箱内水温逐渐升高,直至达到目标温度,再通过供水泵向用户供应热水,当水位低于下线值后,向水箱补水。

常规的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设置有1个水箱,通常补水口设于水箱上方,热水机的回水口和取水口分别设于中部和下部,用户供水口设置于下部,如附图2所示。这种热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是:补水口进入水箱的低温水,将水箱内原高品位的高温水混合成了中温水,降低了用户供水的温度,影响用户舒适度,同时,热水机长期工作在中高温水段,系统整体的COP值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厂家提出了双水箱和承压多水箱的方案,虽然改善了用户舒适度,但投资成本增加较多,系统整体COP值仍未达到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利用单水箱及其内置的特殊组件,有序组织进出水箱流体的流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使水箱从上至下始终保持合理的温度分区,即上层为目标温度的高温层,中部为过渡温层,下部为低温层,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同时,热水机全程工作在最高效率阶段,系统COP值得到有效提高。

本发明所述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由控制器1、水箱2、供水泵3、热泵热水机4、循环泵5和配套管路及仪表设备组成。水箱2内部设置有悬浮取水组件6、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7、补水布液组件8、第二温控升降布液组件9和水位开关10,水箱2壁面设置有供水口21、热水机回水口22、测温管23、热水机取水口24、用户回水口2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常规单水箱热泵热水系统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序号所示名称为:1-控制器,2-水箱,3-供水泵,4-热泵热水机,5-循环泵,6-悬浮取水组件,7-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8-补水布液组件,9-第二温控升降布液组件,10-水位开关,11-补水管路,12-补水电控阀,21-供水口,22-热水机回水口,23-测温管,24-热水机取水口,25-用户回水口,31-用户供水管路,32-用户回水管路,33-压力传感器,41-热水机回水管路,42-热水机取水管路,51-溢水口,52-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本发明所述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图1表明了本发明所述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由控制器1、水箱2、供水泵3、热泵热水机4、循环泵5和配套管路及仪表设备组成。水箱2内部设置有悬浮取水组件6、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7、补水布液组件8、第二温控升降布液组件9和水位开关10,水箱2壁面设置有供水口21、热水机回水口22、测温管23、热水机取水口24、用户回水口25。

控制器1包括各传感器、连接水泵及阀门的控制电路。

水箱2内部设置说明如下:

水箱2内部设置的悬浮取水组件6设置有浮球和取水口,组件利用浮球浮力悬浮于水面,并通过穿心轴限位,随水位升降而浮动,其取水口始终位于水面以下一定距离,优选距离为100~150mm,取水口呈水平圆周分布,下端通过软管与供水口21连通。

水箱2内部设置的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7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浮球,上端连接有位于水箱2顶部的升降驱动机构,其布液口呈水平圆周分布,下端通过软管与热水机回水口22连通。

水箱2内部设置的补水布液组件8位于水箱2底部中心,其布液口呈水平圆周分布,其接管穿出箱体,通过补水电控阀12和补水管路11与补水管网连通。

水箱2内部设置的第二温控升降布液组件9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浮球,上端连接有位于水箱2顶部的升降驱动机构,其布液口呈水平圆周分布,下端通过软管与用户回水口25连通。

水箱2内部设置的水位开关10,向控制器1提供水位开关信号,通过控制补水电控阀12,保证箱内水位始终处于设定范围。

水箱2外部连接说明如下:

供水口21通过供水泵3和用户供水管路31与用户管网连通,用户管网末端通过用户回水管路32与用户回水口25连通,使热水形成环路,以减小因管网散热损失导致的水温下降,用户管网末端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3,可以保证用户供水压力恒定在设定范围,为用户持续提供高品位热水,提高用户舒适度。

热水机回水口22通过热水机回水管路41与热泵热水机4的出水口连通;

热水机取水口24通过循环泵5和热水机取水管路42与热泵热水机4的入水口连通;

位于水箱2中下部的测温管23内放置有热泵热水机4的温度探头。

另外,水箱2还设置有溢水口51及排污口52。

本发明所述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通过控制器1控制补水电控阀12,向水箱2内补水至高水位F1,然后启动热泵热水机4和循环泵5,抽取水箱2底部的水进行加热,当水箱内整体水温升至设定温度T1时,关闭热泵热水机4和循环泵5,启动供水泵3向用户提供热水。当水箱2内水位降至F2时,控制器1依据水位开关10提供的信号,开启补水电控阀12进行补水至设定水位F3后关闭,使箱内水位始终处于设定范围,保证用户用水。上述水位关系为F1≥F3>F2,F2为保证热水机运行最低水位,F3为保证下一时段用水量的最低水位,设定温度T1>自来水温度。

本发明所述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利用单水箱及其内置的特殊组件,有序组织水箱内流体的流态,在同一水箱内的上下区域形成相对稳定的高低温层,实现了在向用户提供持续高品位热水的同时,热水机也全程工作在高COP阶段。具体说明如下:

初始加热时,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7位于水体最上部,加热后的热水沿呈水平圆周分布的布液口水平布出,水分布于水体最上部,避免了箱内水体的上下扰动,减少了水体的对流传热。

随着加热的循环进行,水箱2底部的低温水不断被加热后送至水体上部。由于水自身的导热系数不高,常压下20℃为0.6W/(m·K),55℃也仅为0.65W/(m·K)左右,水体上部为高温层,下部为低温层,只在两者界面处形成具有温度梯度的过渡温层,对上下高、低温层起隔离作用。此过渡温层的层高由高、低温层温差及传热时长决定,位置由高、低温层水量决定。

悬浮取水组件6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悬浮于水面,其取水口呈水平圆周分布,水沿水平圆周进流,避免对水体产生上下扰动。

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7、补水布液组件8和第二温控升降布液组件9的布液口均为水平圆周分布,水沿水平圆周扩散出流,避免对水体产生上下扰动。

控制器1通过控制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7上端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使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7的布液口始终悬停在与热水机回水温度相同的同温水层,避免破坏温度梯度造成对流传热。

控制器1通过控制第二温控升降布液组件9上端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使第二温控升降布液组件9的布液口始终悬停在与用户回水温度相同的同温水层,避免破坏温度梯度造成对流传热。

基于上述说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有序组织进出水箱流体的流态,在同一水箱内的上下区域形成相对稳定的高低温水层,向用户提供热水的始终为相对上部的高温水层,热泵热水机4抽取的始终为下部的较低温水。当进出水温差相同时,热泵热水机的COP值随进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有序流热泵热水系统使热泵始终工作在相对低温段,系统COP值提高到理想状态。

第一温控升降布液组件7和第二温控升降布液组件9设置浮球以抵消部分重量,减小其驱动机构的负荷。

本发明所述有序流高能效热泵热水系统采用了单水箱,其内置组件也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整体投资成本不高,系统整体能效比高,用户舒适度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为本专利的应用示例,并不因此限定专利范围,凡利用本专利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热泵高能效热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一种新型热回收式高能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技术分类

06120115599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