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马达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马达,其具有外壳和转子,所述外壳收纳所述转子并通过固定轴将所述转子支承成能旋转,所述外壳包括对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进行支承的第一外壳以及沿轴向组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并对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进行支承的第二外壳。

不过,在上述马达中,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外壳,但固定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外壳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在转子旋转时,固定轴的另一端容易撞击第二外壳而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有助于抑制转子旋转时的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具有外壳和转子,所述外壳收纳所述转子并通过固定轴将所述转子支承成能旋转,所述外壳包括对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进行支承的第一外壳以及沿轴向组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并对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进行支承的第二外壳,其中,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压入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被压入部,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被压入部。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外壳的第一被压入部,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外壳的第二被压入部,因此,在转子旋转时,能避免固定轴的端部撞击外壳而产生噪音。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二被压入部是未压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的状态下的内径为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的外径以下的孔部或槽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一被压入部是沿轴向贯穿的孔部,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以比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压入所述第一被压入部的压力小的压力压入所述第二被压入部。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第一被压入部是沿轴向贯穿的孔部,固定轴的另一端以比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被压入部的压力小的压力压入第二被压入部,因此,即使需要在将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外壳的第一被压入部之后使固定轴的另一端沿轴向插入第二外壳的第二被压入部,也能抑制固定轴的一端从第一被压入部朝向与第二被压入部相反的一侧突出,能方便地组装马达。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仅在周向上的一部分处压入所述第二被压入部。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固定轴的另一端仅在周向上的一部分处压入第二被压入部,因此,能容易地使固定轴的另一端以比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被压入部的压力小的压力压入第二被压入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所述第二被压入部的部位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被压入部的部位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因此,能利用第二被压入部在周向上平衡地保持固定轴的另一端,提高转子旋转时的稳定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固定轴是金属制的,所述第一外壳是金属制的,所述第二外壳包括金属制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固定的树脂制的所述第二被压入部。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固定轴是金属制的,第一外壳是金属制的,第二外壳包括金属制的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固定的树脂制的第二被压入部,因此,能容易地使固定轴的另一端以比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被压入部的压力小的压力压入第二被压入部,且容易将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被压入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主体部具有卡合部,所述第二被压入部沿轴向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主体部具有卡合部,第二被压入部沿轴向与卡合部卡合,因此,能方便地使第二被压入部固定于主体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一被压入部是沿轴向贯穿的孔部,所述转子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部,所述固定轴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一端压入所述第一被压入部,所述第二轴部的一端压入所述第二被压入部,所述第一轴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轴部的另一端分别插入所述筒部的轴向上的两端侧。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第一被压入部是沿轴向贯穿的孔部,转子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部,固定轴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第一轴部的一端压入第一被压入部,第二轴部的一端压入第二被压入部,第一轴部的另一端和第二轴部的另一端分别插入筒部的轴向上的两端侧,因此,即使需要在将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外壳的第一被压入部之后使固定轴的另一端沿轴向插入第二外壳的第二被压入部,也能抑制固定轴的一端从第一被压入部朝向与第二被压入部相反的一侧突出,能方便地组装马达。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在轴向上分离,在所述筒部内,在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第二轴部之间积存有润滑脂。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在轴向上分离,在筒部内,在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之间积存有润滑脂,因此,容易在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之间保持润滑脂,从而提高耐久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二被压入部是朝向所述第一被压入部开口的槽部。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第二被压入部是朝向第一被压入部开口的槽部,因此,在槽部积存润滑脂的情况下,能抑制润滑脂从槽部漏出。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在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的周缘形成有倒角,和/或,在所述槽部的开口周缘和/或底面周缘形成倒角。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在固定轴的另一端的周缘形成有倒角,和/或,在槽部的开口周缘和/或底面周缘形成倒角,因此,容易将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被压入部,从而提高组装效率。

此外,在本发明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一外壳呈朝向轴向上的一侧开口的有底筒状,所述第二外壳呈厚度方向与轴向一致的板状,且封闭所述第一外壳的开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外壳的第一被压入部,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外壳的第二被压入部,因此,在转子旋转时,能避免固定轴的端部撞击外壳而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沿轴向剖切的剖视立体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马达的沿轴向剖切的剖视立体图。

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马达所包括的第一外壳、定子的一部分和第一轴部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马达所包括的第二外壳和第二轴部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变形例的马达所包括的固定轴和第二被压入部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 外壳

11 第一外壳

111 筒部

112 底部

1121 第一被压入部

1122 极齿

12 第二外壳

121 第二被压入部

122 通孔

123 安装部

13 隔板

131 通孔

20 转子

21 第一筒部

22 第二筒部

23 连接部

24 磁体

30 定子

31 铁芯

311 第一铁芯

312 第二铁芯

3121 环状部

3122 筒状部

32 绕线管

321 第一绕线管

3211 第一绕线管的筒部

3212 第一绕线管的凸缘

322 第二绕线管

3221 第二绕线管的筒部

3222 第二绕线管的凸缘

3223 端子台

3224 端子销

33 线圈

40 齿轮组

50 输出轴

60 连接器罩

90 固定轴

90a 固定轴的一端

90b 固定轴的另一端

91 第一轴部

92 第二轴部

L1 轴向上的一侧

L2 轴向上的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公开中,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轴向、周向、径向、外周侧和内周侧均以转子的旋转轴线作为基准。

此外,为方便说明,将轴向上的一侧设为L1,将轴向上的另一侧设为L2。

(1)实施方式1

(马达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马达具有外壳10和转子20,外壳10收纳转子20并通过固定轴90将转子20支承成能旋转。

此处,如图1所示,马达还具有定子30、齿轮组40、输出轴50和连接器罩60,定子30在外周侧包围转子20,且与转子20隔开间隔,齿轮组40将转子20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50,连接器罩60与外部进行电连接,以便对定子30供电。

(外壳的结构)

如图1所示,外壳10包括沿轴向组装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第一外壳11对固定轴90的一端90a(图中的下端)进行支承。第二外壳12对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图中的上端)进行支承。

此处,如图1所示,第一外壳11例如由金属制成,呈朝向轴向上的一侧L1开口的有底筒状,且具有筒部111和底部112。筒部111沿轴向延伸,且具有从轴向上的一侧L1的边缘(图中的上端缘)朝向轴向上的另一侧L2切去而形成有缺口部,该缺口部被连接器罩60覆盖。底部112将筒部111的轴向上的另一侧L2的开口封闭。在底部112的中央设置有供固定轴90的一端90a压入的第一被压入部1121。第一被压入部1121是沿轴向贯穿的孔部。并且,在底部112的比第一被压入部1121靠外周侧的位置朝向轴向上的一侧L1切起的多个极齿1122,这多个极齿1122沿周向间隔排列。

此外,如图1所示,第二外壳12例如由金属制成,呈厚度方向与轴向一致的板状,且封闭第一外壳11的开口,从而与第一外壳11一起围成柱状的收纳空间。在第一外壳11的中央置有供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压入的第二被压入部121。如图2所示,第二被压入部121是朝向第一被压入部1121(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朝向轴向上的另一侧L2)开口的槽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槽部的开口周缘和底面周缘形成由圆角或斜角构成的倒角,在槽部内可填充润滑脂,在第一外壳11的轴向上的一侧L1的表面即图中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槽部对应的凹陷部),在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未压入第二被压入部12的状态下,第二被压入部121的内径例如为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的外径以下。并且,在第二外壳12的比第一被压入部1121靠外周侧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22,该通孔122沿轴向贯穿,且供输出轴50穿过。并且,在第二外壳12的外周缘形成有朝外周侧突出的安装部123,安装部123用于与外部进行连接固定。

此外,如图1所示,外壳10还包括隔板13。隔板13例如由金属制成,呈厚度方向与轴向一致的板状,隔板13设置在由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围成的柱状的收纳空间内,且外周缘与第一外壳11的筒部111的内周面抵接。在隔板13的中央形成有通孔131,该通孔131沿轴向贯穿,且供固定轴90穿过。

(转子的结构)

如图1所示,转子20具有第一筒部21。第一筒部21沿轴向延伸,能旋转地套设于固定轴90,且穿过隔板13的通孔131。在第一筒部21的轴向上的一端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轴向上的一侧L1)的外周面形成有与齿轮组40中的初级齿轮啮合的齿轮部。

此处,如图1所示,转子20还具有第二筒部22、连接部23、磁体24。第二筒部22从外周侧包围第一筒部21。连接部23将第一筒部21与第二筒部22连接。磁体24设置于第二筒部22的外周侧。

(定子的结构)

如图1所示,定子30在外周侧包围转子20。

此处,如图1所示,定子30具有铁芯31、绕线管32和线圈33。铁芯31包括第一铁芯311和第二铁芯312,第一铁芯311由第一外壳11的筒部111和底部112构成,第二铁芯312具有在轴向上的一侧L1与底部112隔开间隔相对的环状部3121以及在内周侧与筒部111隔开间隔相对的筒状部3122。绕线管32包括第一绕线管321和第二绕线管322,第一绕线管321和第二绕线管322沿轴向排列,且分别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筒部3211、3221以及从筒部3211、3221的轴向两端朝向外周侧扩展的凸缘3212、3222,第一绕线管321和第二绕线管322各自的筒部3211、3221分别从外周侧与底部112的极齿1122以及第二铁芯312的筒状部3122抵接,第一绕线管321的在轴向上远离第二绕线管322的凸缘3212与底部112抵接,第二绕线管322的在轴向上远离第一绕线管321的凸缘3222与隔板13抵接,且设置有朝向外周侧突出的端子台3223,端子台3223设有端子销3224。线圈33分别卷绕于第一绕线管321和第二绕线管322的筒部3211、3221。

(齿轮组的结构)

如图1所示,齿轮组40包括依次啮合的多个齿轮,这些齿轮将转子20的旋转减速传递至输出轴50。

此处,如图1所示,齿轮组40分别以旋转轴线与转子20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外壳10内的隔板13与第二外壳12之间的空间中。具体而言,齿轮组40分别具有轴部,这些轴部的一端支承于隔板13,另一端支承于第二外壳12。

(输出轴的结构)

如图1所示,输出轴50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外壳10。

此处,如图1所示,输出轴50的轴向上的一端侧设置在外壳10内的隔板13与第二外壳12之间的空间中,输出轴5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侧从外壳10突出到外部,以与外部连接。并且,输出轴50的轴向上的一端支承于隔板13,输出轴50的轴向上的中途穿过第二外壳12的通孔122,在输出轴50的外周面形成有与齿轮组40中的末级齿轮啮合的齿轮部。

(连接器罩的结构)

如图1所示,连接器罩60从外周侧以覆盖定子30的端子台3223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外壳11的筒部111的缺口部。

此处,如图1所示,连接器罩60具有朝向轴向上的另一侧L2的开口部,以便定子30的端子销3224露出。

(固定轴的结构)

如图1所示,固定轴90由单个部件构成。

此处,固定轴90例如由金属制成。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轴90的一端90a压入第一外壳11的第一被压入部1121,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压入第二外壳12的第二被压入部121。并且,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以比固定轴90的一端90a压入第一被压入部1121的压力小的压力压入第二被压入部121。具体而言,固定轴90的一端90a压入第一被压入部1121的压力例如是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压入第二被压入部121的压力的1.5倍以上。

此外,如图2所示,在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的周缘形成有由圆角或斜角构成的倒角。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固定轴90的一端90a压入第一外壳11的第一被压入部1121,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压入第二外壳12的第二被压入部121,因此,在转子20旋转时,能避免固定轴90的端部撞击外壳10而产生噪音。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即使需要在将固定轴90的一端90a压入第一外壳11的第一被压入部1121之后使固定轴90的另一端90b沿轴向插入第二外壳12的第二被压入部121,也能抑制固定轴90的一端90a从第一被压入部1121朝向与第二被压入部121相反的一侧突出,能方便地组装马达。

(2)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马达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固定轴的结构,因此,此处对与实施方式1的马达相同或等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以不同之处为中心对实施方式2的马达进行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固定轴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轴部91和第二轴部92,第一轴部91比第二轴部92靠轴向上的另一侧L2,第一轴部91的一端压入第一被压入部1121,第二轴部92的一端压入第二被压入部121,第一轴部91的另一端和第二轴部92的另一端分别插入转子20的第一筒部21的轴向上的两端侧。

此处,第一轴部91和第二轴部92例如均由金属制成。

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轴部91与第二轴部92在轴向上分离,在第一筒部21内,在第一轴部91与第二轴部92之间积存有润滑脂。

此外,在第二轴部92的远离第一轴部91的端部(轴向上的一侧L1的端部)的周缘设有倒角。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与实施方式1的马达一样,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外壳11的第一被压入部1121,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外壳12的第二被压入部121,因此,在转子20旋转时,能避免固定轴的端部撞击外壳10而产生噪音。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与实施方式1的马达一样,即使需要在将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外壳11的第一被压入部1121之后使固定轴的另一端沿轴向插入第二外壳12的第二被压入部121,也能抑制固定轴的一端从第一被压入部1121朝向与第二被压入部121相反的一侧突出,能方便地组装马达。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与实施方式1的马达不同,固定轴的一端压入第一被压入部1121的压力既可以设定成大于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被压入部121的压力,也可以设定为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被压入部121的压力以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固定轴90、第一轴部91和第二轴部92分别是金属制的,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固定轴90、第一轴部91和第二轴部92的材料可根据需要适当选择。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被压入部1121是沿轴向贯穿的孔部,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被压入部1121也可以是朝向轴向的一侧L1开口的槽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轴的另一端也可以仅在周向上的一部分处压入第二被压入部121,例如在第二被压入部121的内周面和固定轴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中的一方设置突起,且仅使突起抵接于第二被压入部121的内周面和固定轴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中的另一方。此时,优选固定轴的另一端压入第二被压入部121的部位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例如将固定轴90的另一端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且将第二被压入部121的内周面形成为图6所示的形状,或者,将固定轴的另一端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将第二被压入部121的内周面形成为多边形,且仅使上述多边形的一部分与固定轴的外周面抵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固定轴的另一端的周缘形成有倒角,在构成第二被压入部121的槽部的开口周缘和底面周缘形成倒角,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也可不省略上述倒角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采用以下结构:第二外壳12包括金属制的主体部以及与该主体部固定的树脂制的第二被压入部。此时,优选主体部具有卡合部,第二被压入部沿轴向与卡合部卡合。具体而言,例如在上述主体部设置沿轴向贯穿的台阶孔或沿轴向凹陷的台阶槽,并使第二被压入部沿轴向与台阶孔或台阶部的台阶抵接。

应当理解,本发明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适当变形、省略。

相关技术
  • 马达、马达的制造方法、车以及车的制造方法
  • 一种马达线圈组件的绕线方法及马达
  • 马达制造方法和马达
  • 马达控制方法、马达的控制模型的变换方法、马达控制系统、马达的控制模型的变换系统以及马达的控制模型的变换程序
  • 马达端子、具有该马达端子的马达端子组件以及使用该马达端子组件组装马达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60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