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连接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5:48


连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线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

[相关申请的参照]

本申请主张2020年07月17日提交的日本国专利申请JP2020-122599以及2020年10月6日提交的日本国专利申请JP2020-169408的优先权的利益,这些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并入本申请。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控制盘等对电线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而使用所谓的插入(push-in)式的连接设备。在该连接设备中,将电线插入至壳体的插入孔,并利用设置在壳体内的板簧将该电线按压于导通端子而实现电连接。

例如,在专利第4202125号公报(文献1)的电线连接设备中,设有能够相对于外壳进退的棒状操作按钮。在该电线连接设备中,将棒状操作按钮朝向壳体压入,由此使得外壳内的板簧产生弹性变形而与导通金属件分离。棒状操作按钮的前端与板簧卡合而维持板簧的形状。由此,板簧维持与导通金属件分离的打开(Open)状态。并且,在将电线插入至打开状态的电线连接设备之后,将棒状操作按钮从外壳拉出,由此使得板簧进行弹性恢复而将该电线夹持于该板簧与导通金属件之间。

在该电线连接设备中,当对电线进行连接时,需要一边维持将电线插入至打开状态的电线连接设备的状态,一边将棒状操作按钮从外壳拉出。因此,电线的连接动作繁琐,难以缩短连接作业所需的时间。另外,作业者需要用一只手保持电线、且用另一只手操作棒状操作按钮,因此难以用单手进行连接作业。

另一方面,在日本特许第6675004号公报(文献2)的连接设备中,将操作部向壳体的内部压入,由此使得与操作部接触的板簧挠曲至非接线状态,在该状态下使操作部卡止于壳体的台阶部,由此使得板簧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外,在该连接设备中,利用插入至壳体的电线对状态解除部进行按压而使其旋转,从而状态解除部将上述操作部从壳体的台阶部推出。由此,操作部相对于壳体的卡止被解除,板簧恢复原样而将电线夹持于其与端子部之间。由此,电线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文献2的连接设备中,需要设置用于卡止操作部的台阶部以及用于解除操作部的卡止的状态解除部,有可能造成连接设备的构造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对电线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而简化连接设备的构造。

本发明的一优选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具备:壳体;导电性的端子部,其固定于上述壳体;弹性部件,其安装于上述壳体并利用恢复力而将电线按压并夹持于上述端子部;以及操作部,其对上述弹性部件施力而使其从初始状态向非接线状态挠曲、且维持为上述非接线状态。上述操作部具备:作用有上述弹性部件的上述恢复力的第1部位;以及产生针对上述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上述恢复力的矢量设为恢复力矢量,将上述第1部位与上述第2部位连结的直线设为基准线。当上述弹性部件处于上述非接线状态时,上述恢复力矢量与上述基准线大致重叠而使得上述恢复力与上述反作用力相互平衡,从而维持上述操作部的位置而将上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维持为上述非接线状态。在上述端子部与上述非接线状态的上述弹性部件之间插入有上述电线的状态下,改变上述操作部的位置而使得上述恢复力矢量偏离上述基准线,由此利用上述恢复力使得上述弹性部件从上述非接线状态恢复,并向将上述电线夹持于其与上述端子部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

关于该连接设备,能够简化连接设备的构造。

优选地,即使在使得上述非接线状态下的上述弹性部件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也维持上述操作部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操作部具备以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的凸轮部。上述凸轮部在上述第1部位与上述弹性部件接触,并且在作为上述第2部位的轴承与上述旋转轴接触。在上述弹性部件向上述非接线状态转移时,上述凸轮部旋转,从而上述第1部位与上述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增大而使得上述弹性部件挠曲,上述恢复力矢量与上述基准线大致重叠,从而维持上述操作部的旋转位置而将上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维持为上述非接线状态。

优选地,当对上述电线进行接线时,从插入的上述电线将力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至上述操作部,从而改变上述操作部的位置而使得上述恢复力矢量偏离上述基准线。

优选地,当对上述电线进行接线时,插入的上述电线直接与上述操作部接触而改变上述操作部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操作部具备直接与上述电线的前端接触的电线承托部。上述电线承托部具备从上述电线的上述前端朝向周围扩展的承托面。

优选地,当对上述电线进行接线时,插入的上述电线直接与上述弹性部件接触而使得上述弹性部件变形,从而经由上述弹性部件对上述操作部施力而改变上述操作部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弹性部件具备:直接与上述电线的前端接触的电线承托部;以及从上述电线承托部朝向上述操作部延伸的解除部。上述电线承托部具备从上述电线的上述前端朝向周围扩展的承托面。上述承托面被上述电线朝向上述电线的插入方向的里侧按压而使得上述弹性部件变形,上述解除部与上述操作部接触而施加使上述凸轮部旋转的力。

优选地,上述壳体具备以直线状延伸的引导面。上述弹性部件沿着上述引导面延伸。上述操作部具备进退部,该进退部位于上述弹性部件与上述引导面之间,在上述第1部位以及上述第2部位分别与上述弹性部件以及上述引导面接触,并且沿规定的进退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上述弹性部件与上述引导面之间的距离随着从上述进退方向的一侧趋向另一侧而减小。在上述弹性部件向上述非接线状态转移时,上述进退部从上述进退方向的上述一侧向上述另一侧移动而使得上述弹性部件挠曲,上述弹性部件在与上述第1部位接触的位置处与上述引导面大致平行,上述恢复力矢量与上述基准线大致重叠,从而维持上述操作部的上述进退方向的位置而将上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维持为上述非接线状态。当对上述电线进行接线时,上述操作部从上述进退方向的上述另一侧向上述一侧移动,从而上述恢复力矢量偏离上述基准线,利用上述恢复力使得上述弹性部件从上述非接线状态向上述接线状态转移。

优选地,当对上述电线进行接线时,从插入的上述电线将力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至上述操作部,从而上述操作部从上述进退方向的上述另一侧向上述一侧移动而使得上述恢复力矢量偏离上述基准线。

优选地,上述操作部具备近似圆板状或者近似圆柱状的旋转部,上述旋转部在周向的一部分设有缺口部、且在周向的另一部分设有突起部。在上述壳体设有凹状的操作部载置部,该凹状的操作部载置部的内表面为近似圆筒面的一部分。上述旋转部载置于上述操作部载置部,在作为上述缺口部的一部分的上述第1部位与上述弹性部件接触,并且在作为上述突起部的上述第2部位与上述操作部载置部的上述内表面接触。在上述弹性部件向上述非接线状态转移时,上述旋转部向第1旋转方向进行旋转而使得上述弹性部件挠曲,上述恢复力矢量与上述基准线大致重叠,由此维持上述旋转部的旋转位置而将上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维持为上述非接线状态。当对上述电线进行接线时,上述旋转部朝上述电线的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而使得上述恢复力矢量偏离上述基准线,利用上述恢复力使上述旋转部朝与上述第1旋转方向相反的第2旋转方向旋转而使得上述弹性部件从上述非接线状态向上述接线状态转移。

优选地,当对上述电线进行接线时,从插入的上述电线将力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至上述操作部,从而上述旋转部朝上述电线的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而使得上述恢复力矢量偏离上述基准线。

优选地,上述弹性部件具备电线接触部,该电线接触部在上述接线状态下直接与上述电线接触。至少在上述弹性部件从上述非接线状态向上述接线状态转移时,上述电线接触部的移动路径不与上述操作部的移动区域重叠。

优选地,上述操作部的一部分从上述壳体突出。

优选地,当上述弹性部件处于上述非接线状态时,上述操作部的一部分从上述壳体突出,当上述弹性部件处于上述接线状态时,上述操作部的上述一部分位于上述壳体内。

优选地,设有表示上述弹性部件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

优选地,上述弹性部件为板簧。

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方式以及优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而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是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连接设备的立体图。

图6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7是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操作部的移动距离与旋转力矩的关系的图。

图9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连接设备的立体图。

图12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13是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操作部的移动距离与旋转力矩的关系的图。

图16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的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18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19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20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21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22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23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的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操作部以及弹性部件的俯视图。

图25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26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27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28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29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0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的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31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2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3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4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5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6是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的操作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37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8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9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40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41是连接设备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1的立体图。图2是连接设备1的纵剖视图。在图2中,还一并示出了比剖面更靠里侧的结构。另外,在图2中,为了方便图示,省略了一部分结构(例如,弹性部件4)的剖面的平行斜线。在其他剖视图中也一样。连接设备1是对电线进行连接的插入式的连接设备。在图1及图2中,示出了电线未插入至连接设备1的状态。连接设备1例如用于控制盘等端子台。

在以下说明中,将图2中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仅简称为“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另外,在图2中将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图2示出了连接设备1的比厚度方向的中央更靠跟前侧的剖面。该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无需一定与使用连接设备1时的安装方向一致。另外,该上下方向无需一定与重力方向一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大致相同。

连接设备1具备壳体2、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操作部5。壳体2将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操作部5收纳于内部。壳体2例如由树脂制成。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壳体2设有分别能够供电线插入的2个插入孔21。另外,在壳体2的内部配置有2个端子部3、2个弹性部件4以及2个操作部5。换言之,连接设备1具备2组的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操作部5。其中,连接设备1也可以具备1组或者3组以上的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操作部5。

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操作部5的各组与插入孔21对应地配置。2组的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操作部5的形状和大小等彼此相同、且在左右相反方向上配置。关注图2中的右侧的插入孔21,端子部3位于插入孔21的上侧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弹性部件4位于端子部3的下侧。操作部5位于弹性部件4的上侧。操作部5配置为比端子部3更靠图2中的里侧。弹性部件4在上下方向上与端子部3以及操作部5分别在局部重叠。

端子部3是固定于壳体2的导电性的近似板状的部件。端子部3例如由金属制成。图2中的右侧的端子部3与左侧的端子部3经由导电性的端子连接部32而电连接,该导电性的端子连接部32在该2个端子部3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2个端子部3以及端子连接部32例如是一连串的部件。

弹性部件4是安装于壳体2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弹性部件4是近似带状的板簧。弹性部件4例如由金属制成。弹性部件4可以由导电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弹性部件4例如具有在长边方向的中央部折弯成近似L字状、近似V字状或者近似U字状的形状。在以下说明中,将弹性部件4的该折弯的部位称为“弯曲部41”。另外,将弹性部件4中从弯曲部41向侧方延伸的2个部位中的位于下侧的部位称为“固定部42”、且将位于比固定部42更靠上方的位置的部位称为“可动部43”。

在壳体2设有近似圆柱状的弹性部件支承部22,该近似圆柱状的弹性部件支承部22沿厚度方向延伸,弹性部件支承部22的周围被壳体2的其他部位沿周向在局部包围,由此形成槽部。弹性部件4的弯曲部41插入于该槽部,由此使得弹性部件4安装于壳体2。

关注图2中的右侧的弹性部件4,该弹性部件4的固定部42在弹性部件支承部22的下侧从弯曲部41朝向左侧且与左右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述端子连接部32与固定部42的下侧接触,由此限制固定部42向下侧的移动。因此,固定部42实质上固定于壳体2。

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在弹性部件支承部22的上侧从弯曲部41朝左斜上方延伸。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可动部43随着从弹性部件支承部22的上端部向左侧离开而暂时向左斜下方向延伸,并在弹性部件支承部22的左端部附近朝上方弯曲进而朝向左斜上方延伸。可动部43的前端部(即,图2中的左端部)从下侧与端子部3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接触。另外,可动部43从下侧与操作部5接触。如后所述,利用操作部5向下方按压可动部43,以弹性部件支承部22的上端部为支点使可动部43进行弹性变形而朝下方挠曲并朝下方与端子部3分离。另外,若对可动部43的向下方的按压力消失,则可动部43借助恢复力而恢复至原来的状态(即,进行弹性恢复)。

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的前端部从下侧与端子部3接触。由此,在插入孔21的内侧(即,接近壳体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那侧),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由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封闭。图1及图2所示的状态是电线插入至插入孔21之前的状态,即,使用连接设备1之前的状态,在以下说明中,还将该状态称为“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即,插入孔封闭状态)的弹性部件4朝使得固定部42与可动部43接近的方向略微弯曲。由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4从壳体2脱落。另外,在利用弹性部件4及端子部3夹持电线时,即使在该电线比较细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充分的夹持力(即,夹紧力)。

操作部5具备凸轮部51、驱动部52以及电线承托部53。凸轮部51是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即,壳体2的比外缘更靠内侧的位置)的近似长方体状的部位。凸轮部51从上侧与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接触。在凸轮部51设有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设有轴承54。轴承54与设置于壳体2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近似圆柱状的旋转轴24嵌合。凸轮部51以旋转轴24为中心在与厚度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内以能够旋转方式被壳体2支承。凸轮部51及旋转轴24在厚度方向上与端子部3重叠,在图2中位于端子部3的里侧。

驱动部52是从凸轮部51向斜上方以近似直线状延伸的近似筒状或者近似棒状的部件。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驱动部52是具有在上端开口的矩形剖面的孔521的近似矩形筒状的部件。如后所述,孔521能够供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的前端部插入。驱动部52的上端部从壳体2的外缘(即,外侧的轮廓)朝斜上方突出。

电线承托部53是从驱动部52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即,接近壳体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那侧)延伸的近似板状或者近似棒状的部件。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电线承托部53随着从相对于驱动部52的连接部离开而在驱动部52的长边方向上以接近凸轮部51的方式弯曲。换言之,电线承托部53从相对于驱动部52的连接部比与驱动部52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更朝向凸轮部51侧延伸。

图3是将位于图2中的右侧的操作部5附近放大示出的纵剖视图。如图3所示,操作部5的凸轮部51的主视时的形状(即,在厚度方向上从图3的近前侧观察的形状)是具备2组的长边511和短边512的近似长方形。长边511随着趋向左右方向的内侧而朝向上方。短边512随着趋向左右方向的内侧而朝向下方。

轴承54位于由下侧的长边511和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短边512形成的角部(即,图3中的右下角部)附近。在凸轮部51中,在经过旋转轴24的中心且与凸轮部51的下侧的长边511垂直的方向上,旋转轴24的中心与凸轮部51的外缘之间的距离最小。另外,随着以旋转轴24为中心从该距离最小的方向朝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轴24的中心与凸轮部51的外缘之间的距离增大。

在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凸轮部51的下侧的长边511所对应的面(即,下表面)与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的上表面进行面接触。操作部5能够以旋转轴24为中心从初始状态朝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若操作部5从初始状态逆时针旋转,则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作用于凸轮部51中的与弹性部件4接触的部位。在以下说明中,将操作部5中的作用有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的部位称为“第1部位513”。另外,将操作部5中的产生对于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部位(即,轴承54)称为“第2部位514”。

接下来,对电线与连接设备1的连接的流程进行说明。以下对将电线连接于图2中的右侧的插入孔21时的样子进行说明。将电线连接于图2中的左侧的插入孔21的情况除了左右方向相反这一点以外,作业者的动作大致相同。

首先,以旋转轴24为中心使操作部5从图1至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操作部5旋转时,例如,作业者将通常的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的前端部插入至操作部5的驱动部52的孔521,并使该工具朝左移动。或者,作业者用手指捏住驱动部52的前端部并使其向左移动。

图4是表示使操作部5从初始状态(参照图3)逆时针旋转约30°之后的状态的图。图4所示的状态是操作部5的旋转中途的状态,并非后述的接线状态以及非接线状态。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凸轮部51中的位于旋转轴24的左斜下方的角部附近的部位是与弹性部件4接触的第1部位513。第1部位513伴随着凸轮部51的旋转而在凸轮部51上移动。如图3及图4所示,通过使操作部5逆时针旋转而使得旋转轴24的中心与第1部位513之间的最短距离增大。在以下说明中,也将旋转轴24的中心与第1部位513之间的最短距离简称为旋转轴24与第1部位513之间的距离。若该距离增大而从操作部5对弹性部件4施加向下的力,则弹性部件4挠曲变形。具体而言,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被向下方按压而朝下方与端子部3分离。

在图4中,将作用于操作部5的第1部位513的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的矢量(以下,也称为“恢复力矢量”。)以标注附图标记81的粗线的箭头表示。恢复力矢量81的起点位置为操作部5的第1部位513。另外,以双点划线表示将第1部位513与第2部位514连结的虚拟直线亦即基准线82。第2部位514如上述那样是操作部5的轴承54,详细而言是轴承54中的相对于将第1部位513与旋转轴24的中心连结的虚拟直线的交点。第2部位514也与第1部位513同样地随着凸轮部51的旋转而在轴承54上移动。在图4中,基准线82作为将第1部位513与旋转轴24的中心连结的直线而示出。在后述的附图中也一样。

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恢复力矢量81不与基准线82重叠,以比基准线82更向左侧倾斜的状态而朝向上方。因此,利用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而使得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作用于凸轮部51。即,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若作业者未对操作部5持续施力,则弹性部件4及操作部5向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恢复。

在实际操作中,作业者不使操作部5以图4所示的状态而静止,而是使操作部5进一步旋转至图5至图7所示的状态(以下,也称为“非接线状态”)。图5及图6分别是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设备1的立体图以及纵剖视图。图7是将图6的右侧的操作部5附近放大示出的图。

在图5至图7所示的非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的驱动部52的上端部与壳体2接触。由此,操作部5的动作受到限制以使得操作部5无法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在非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的电线承托部53从端子部3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的端部附近向下方延伸。电线承托部53的下端部位于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上。另外,在非接线状态下,凸轮部51中的位于旋转轴24的下方的角部附近的部位是与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接触的第1部位513。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向第1部位513的凸轮部51的大致切线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通过从图4所示的状态使操作部5进一步逆时针旋转而使得旋转轴24与第1部位51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从而弹性部件4的挠曲程度也增大。具体而言,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被进一步向下方按压而朝向下方大幅地与端子部3分离。由此,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敞开。另外,恢复力矢量81与基准线82所成的角度随着操作部5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减小,使得恢复力矢量81接近基准线82。由此,因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而作用于凸轮部51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减小。

在图7所示的非接线状态下,恢复力矢量81与基准线82大致重叠,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与在操作部5产生的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彼此平衡。因此,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以及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均未作用于凸轮部51。因此,即使作业者使手离开操作部5(即,即使是作业者未对操作部5施力的状态),操作部5的周向位置(即,旋转位置)也维持为图7所示的状态。另外,弹性部件4的状态也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即,预固定)。图7所示的非接线状态是在弹性部件4挠曲的状态下预固定的预固定状态。在连接设备1中,操作部5仅分别具备一个作用有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以及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由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的构造。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操作部5从初始状态的移动距离与利用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而作用于操作部5的旋转力矩的关系的图。图8中的横轴表示以旋转轴24为中心的周向上的操作部5从初始状态的移动距离,将图7中的向逆时针方向的移动距离设为正。图8中的纵轴将图7中的向顺时针方向的力矩设为正而表示上述旋转力矩。在图8中标注了附图标记85的点为旋转力矩约为0的非接线状态。此外,实际作用于操作部5的旋转力矩的变化无需一定与在图8中以直线示出的旋转力矩的变化相同。

当连接设备1处于非接线状态时,如图9所示,电线91插入至插入孔21。图9中示出了电线91插入至右侧的插入孔21的状态。电线91从插入孔21向壳体2内沿着规定的插入方向插入,位于端子部3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电线91相对于壳体2的插入方向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而倾斜的倾斜方向。由此,能够抑制电线91从连接设备1在上下方向上突出,并且能够一边目视确认插入孔21一边容易地将电线91插入至插入孔21。该插入方向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可以根据设想使用连接设备1的场所、作业者的位置、视线等而适当地优化。

电线91可以例如是单股线,也可以是比较粗的绞线。另外,电线91也可以是在比较细的绞线的前端部设有棒状压接端子等的电线。该棒状压接端子可以是在棒状的导电部的根部设有绝缘套筒等的带绝缘包覆的压接端子,也可以是未设有绝缘套筒等的裸压接端子。优选电线91的前端部的直径例如为0.42mm以上。电线91的前端部的直径实际为2.3mm以下。电线91的前端部的直径可以根据对电线91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1的电流容量而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另外,电线91的前端部以外的部位的直径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电线91的前端在壳体2内直接与操作部5的电线承托部53接触。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电线承托部53的右侧的侧面是直接与电线91的前端接触且从该前端向周围扩展的承托面531。承托面531在电线91的插入方向上位于比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更靠里侧的位置,并沿着与该插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扩展。此外,承托面531无需一定是与该插入方向垂直的面。

电线91在使得前端与电线承托部53的承托面531接触的状态下向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由此,直接将力从电线91向操作部5传递。然后,操作部5以旋转轴24为中心而向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略微旋转。换言之,在以旋转轴24为中心的周向上变更操作部5的位置(即,旋转位置)。第1部位513处的凸轮部51的旋转方向是从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跟前侧朝向里侧的方向(即,朝向图9中的大致左侧的方向)。

由此,如图10所示,恢复力矢量81从基准线82偏向图10中的左侧,利用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而使得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作用于凸轮部51(参照图8的点86)。其结果,操作部5进一步顺时针旋转,并且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恢复。

然后,如图11至图13所示,弹性部件4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之间(即,与端子部3一起夹持电线91)的接线状态转移,由此实现电线91与端子部3的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换言之,在电线91插入至连接设备1之后,自动地(即,不由作业者利用电线91以外的工具、手指对操作部5进行操作)接线。作业者例如可以根据利用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将电线91按压至端子部3时产生的振动、声音等而识别向接线状态的转移情况。例如,弹性部件4、电线91、端子部3、操作部5以及壳体2中的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碰撞而产生该振动、声音。在连接设备1中,可以采用促进该振动、声音等的产生、或者将该振动、声音等放大的各种构造。

如图13所示,弹性部件4的可动部43的前端是在接线状态下直接与电线91接触的电线接触部45。如图1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时的电线接触部45的移动路径不与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时的操作部5的移动区域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另外,在连接设备1中,即使在初始状态与非接线状态的转移时,电线接触部45的移动路径也不与操作部5的移动区域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由此,能够防止电线接触部45咬入操作部5的凸轮部51等而阻碍凸轮部51的旋转。

如图12所示,在接线状态下的连接设备1中,操作部5的驱动部52从壳体2向大致垂直上方突出。另外,如图6所示,在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设备1中,操作部5的驱动部52比图12所示的状态更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倾斜。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初始状态的连接设备1中,操作部5的驱动部52比图12所示的状态更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倾斜。因此,作业者通过目视确认操作部5的驱动部52延伸的方向(即,驱动部52的朝向)而能够辨别连接设备1的弹性部件4的状态是初始状态、非接线状态以及接线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即,操作部5的驱动部52是表示弹性部件4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

在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拆下时,例如,作业者将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的前端部插入至驱动部52的孔521,并使操作部5向图1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操作部5旋转到图6所示的非接线状态时,如上所述,恢复力矢量81与基准线82大致重叠,弹性部件4维持为朝向下方分离电线91的非接线状态。由此,弹性部件4及端子部3对电线91的夹持被解除。作业者通过从插入孔21拉出电线91而能够容易地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拆下。

如以上说明,对电线91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1具备壳体2、导电性的端子部3、弹性部件4以及操作部5。端子部3固定于壳体2。弹性部件4安装于壳体2,利用恢复力将电线91按压于端子部3并对其进行夹持。操作部5对弹性部件4施力而从初始状态向非接线状态挠曲,并维持为非接线状态。操作部5具备作用有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以及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该恢复力的矢量设为恢复力矢量81,将第1部位513与第2部位514连结的直线设为基准线82。

当弹性部件4处于非接线状态时,恢复力矢量81与基准线82大致重叠而使得上述恢复力与上述反作用力彼此平衡,由此维持操作部5的位置而将弹性部件4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外,在端子部3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之间插入有电线91的状态下,变更操作部5的位置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偏离基准线82,从而弹性部件4利用上述恢复力而从非接线状态恢复,并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

通过将连接设备1设为上述构造,无需设置用于在非接线状态下使得操作部5卡止的台阶部、用于解除操作部5的该卡止的状态解除部等其他构造,因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的构造。另外,与使得操作部5卡止于壳体2的台阶部等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因该台阶部的磨损等导致的卡止不良等,能够实现连接设备1的长寿命化。

此外,在连接设备1中,如上所述,在非接线状态下,只要恢复力矢量81与基准线82大致重叠即可,无需严格地一致(对于连接设备1a~1d也一样)。例如,即使在图7所示的恢复力矢量81比基准线82略微向左侧倾斜的情况下(即,作用于凸轮部51的旋转力矩比图8所示的点85略微向点86侧移动的状态),也只要利用凸轮部51与弹性部件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等而维持非接线状态即可。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如上所述,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的构造。

如上所述,优选操作部5具备以旋转轴24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凸轮部51。凸轮部51在第1部位513与弹性部件4接触,并且在作为第2部位514的轴承54与旋转轴24接触。而且,在弹性部件4向非接线状态转移时,凸轮部51进行旋转,由此使得第1部位513与旋转轴24之间的距离增大而使弹性部件4挠曲,并使得恢复力矢量81与基准线82大致重叠,由此维持操作部5的旋转位置而使得弹性部件4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由此,能够由简单的构造而实现弹性部件4向非接线状态的转移以及非接线状态的维持。

如上所述,在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优选插入的电线91直接与操作部5接触而改变操作部5的位置。由此,由于压入电线91的力容易传递至操作部5,所以仅通过电线91的插入等操作就能够容易地实现电线91的接线的自动接线。另外,由于无需在弹性部件4设置与电线91接触的部位,所以能够简化弹性部件4的形状。

如上所述,优选操作部5具备直接与电线91的前端接触的电线承托部53。另外,优选电线承托部53具备从电线91的该前端向周围扩展的承托面531。由此,能够将压入电线91的力高效地传递至操作部5。

如上所述,优选弹性部件4具备在接线状态下直接与电线91接触的电线接触部45,并至少在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时使得电线接触部45的移动路径不与操作部5的移动区域重叠。由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4的电线接触部45与操作部5接触而阻碍操作部5的动作。

如上所述,优选操作部5的一部分(例如,驱动部52)从壳体2突出。由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5进行操作。另外,作业者还能够不使用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而用手指对操作部5进行操作。

如上所述,在连接设备1中,优选设有表示弹性部件4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在上述例子中,为操作部5的驱动部52)。由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的状态。

如上所述,优选弹性部件4为板簧。由此,能够进一步简化连接设备1的构造。

如上所述,在连接设备1中,在插入电线91之前,以恢复力矢量81与基准线82大致重叠的非接线状态(即,作用于凸轮部51的旋转力矩约为0的状态)维持弹性部件4的形状以及操作部5的位置,但是,例如,如图14所示,即使在使非接线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也可以维持操作部5的位置。

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恢复力矢量81比基准线82略微向右侧倾斜。因此,作用于凸轮部51的旋转力矩变为逆时针方向(即负),操作部5从初始状态的移动距离与作用于操作部5的旋转力矩的关系如图15所示那样为位于比接线状态的点86以及非接线状态的点85更靠右下侧的点87所示的关系。即,从弹性部件4对凸轮部51作用有要使操作部5逆时针旋转的力,但并未作用有使操作部5顺时针旋转而向接线状态以及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此外,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操作部5的驱动部52的上端部与壳体2接触而限制操作部5向逆时针方向的进一步旋转。

在图14所示的连接设备1中,如上所述,即使在使得非接线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也维持操作部5的位置。另外,因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而作用于凸轮部51的旋转力矩的方向与使得操作部5向接线状态以及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相反。由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的形状。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1a进行说明。图16是将连接设备1a的操作部5a附近放大示出的纵剖视图。图16中示出了初始状态的连接设备1a。

连接设备1a具备壳体2a、端子部3a、弹性部件4a以及操作部5a。在连接设备1a中,壳体2a、端子部3a、弹性部件4a以及操作部5a的形状、以及弹性部件4a和操作部5a的动作与图1所示的连接设备1不同,但材质及功能等相同。另外,连接设备1a可以与连接设备1同样地在壳体2a内具备2组以上的端子部3a、弹性部件4a以及操作部5a。

端子部3a是固定于壳体2a的导电性的近似板状的部件。端子部3a例如由金属制成。弹性部件4a是安装于壳体2a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弹性部件4a例如为近似带状的板簧。弹性部件4a可以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弹性部件4a具有在长边方向的中央部折弯成近似L字状、近似V字状或者近似U字状的形状。

弹性部件4a与上述弹性部件4同样地具备弯曲部41a、固定部42a以及可动部43a。可动部43a的前端部(即,图16中的左端部)从下侧与端子部3a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接触。由此,将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在插入孔21a的内侧封闭。另外,可动部43a从下侧与操作部5a接触。如后所述,利用操作部5a向下方按压可动部43a而使得该可动部43a弹性变形并向下挠曲,进而朝下方与端子部3a分离。另外,若对可动部43a的向下的按压力消失,则可动部43a利用恢复力而恢复至原来的状态(即,进行弹性恢复)。

操作部5a具备凸轮部51a、驱动部52a以及识别部55a。凸轮部51a是主视时一个顶点位于下端部的近似三角形的板状部,并配置于壳体2a的内部(即,比壳体2a的外缘更靠内侧)。凸轮部51a从上侧与弹性部件4a的可动部43a接触。在凸轮部51a的上部设有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设有轴承54a。轴承54a与设置在壳体2a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近似圆柱状的旋转轴24a嵌合。凸轮部51a在以旋转轴24a为中心且与厚度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壳体2a支承。在凸轮部51a中,在从旋转轴24a的中心向凸轮部51a的下端部的上述顶点延伸的直线上,旋转轴24a的中心与凸轮部51a的外缘之间的距离最大。凸轮部51a的下部在厚度方向上与端子部3a重叠,在图16中位于端子部3a的里侧。

驱动部52a是从凸轮部51a的右侧部向右侧延伸的部位,且是在主视时为近似矩形的板状部。在图1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驱动部52a的右端部(即,远离凸轮部51a的那侧的端部)位于设置于壳体2a的上部的贯通孔231a的内部。驱动部52a的右端部的上表面在初始状态下位于上下方向上与壳体2a的贯通孔231a周围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位置。

在驱动部52a的右端部的上部、且在上下方向上与贯通孔231a重叠的位置设有凹部521a。在初始状态下,凹部521a位于贯通孔231a的内部。在驱动部52a的右端部的下部设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凸部522a。凸部522a朝向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突出。

识别部55a是从凸轮部51a的左侧部的上部向左斜上方延伸的近似矩形柱状的部位。识别部55a位于设置在壳体2a的上部的贯通孔232a的下方。贯通孔232a朝左侧与上述贯通孔231a分离。在初始状态下,识别部55a的整体以比贯通孔232a更靠下方的方式位于壳体2的内部。

接下来,对电线与连接设备1a的连接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作业者将通常的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92的前端部从上侧插入至操作部5a的驱动部52a的凹部521a,并将工具92向下压入。由此,操作部5a以旋转轴24a为中心而向图16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操作部5a进行旋转时,如图17所示,凸轮部51a和弹性部件4a的接触部与旋转轴24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增大,弹性部件4a的可动部43a被凸轮部51a朝下方按压而与端子部3a分离。

如图17所示,在旋转中途的操作部5a,作用于第1部位513a的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矢量81a朝右侧偏离将第1部位513a与第2部位514a连结的虚拟直线亦即基准线82a。因此,若对凸轮部51a作用有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且作业者未持续将操作部5a向下方压入,则弹性部件4a及操作部5a向图16所示的初始状态恢复。其中,第1部位513a是操作部5a中的作用有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的部位,具体而言是凸轮部51a的下端部中的与弹性部件4a接触的部位。另外,第2部位514a是操作部5a中的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部位,具体而言是轴承54a中的相对于将第1部位513a和旋转轴24a的中心连结的虚拟直线的交点。

作业者克服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而将操作部5a压入直至图18所示的非接线状态为止。在该非接线状态下,作用于第1部位513a的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矢量81a与将第1部位513a和第2部位514a连结的基准线82a大致重叠。由此,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与在操作部5a产生的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彼此平衡。

因此,上述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以及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均未作用于凸轮部51a。因此,即使作业者将工具92从壳体2a的贯通孔231a拔出(即,即使是作业者未对操作部5a施力的状态),操作部5a的周向位置(即,旋转位置)也被稳定地维持为图18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另外,弹性部件4a的状态也被稳定地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即,预固定)。图18所示的非接线状态是以弹性部件4a挠曲的状态而预固定的预固定状态。此时,操作部5a的凸部522a位于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的上方。在连接设备1a中,操作部5a仅分别具备一个作用有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a以及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a。由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a的构造。

在该非接线状态下,识别部55a的上端部从壳体2a的贯通孔232a向上方突出。另外,操作部5a的一部分(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为凸部522a的左侧的部位)与设置于壳体2a的突起部亦即止动件28a接触,由此限制操作部5a的动作以使得操作部5a不能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作业者通过目视确认识别部55a从壳体2a突出的情况而能够容易地判断为连接设备1a处于非接线状态。

此外,在连接设备1a中,可以与图14所示的连接设备1大致相同地使得操作部5a比图18所示的旋转位置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在弹性部件4a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维持操作部5a的位置。该构造例如可以通过将图18中的凸轮部51a的下端设为从图中的第1部位513a向右侧扩展的大致水平面、并使得止动件28a的上表面位置向下方移动而实现。该情况下,恢复力矢量81a比基准线82a略微向左侧倾斜,作用于凸轮部51a的旋转力矩为顺时针方向。即,从弹性部件4a对凸轮部51a作用有要使操作部5a顺时针旋转的力。但是,操作部5a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因操作部5a与止动件28a接触而受到限制。另外,从弹性部件4a对凸轮部51a并未作用有使得操作部5a逆时针旋转而向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操作部5a的位置(即,旋转位置),并能够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a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a的形状。

当连接设备1a处于非接线状态时,如图19所示,沿规定的插入方向将电线91从壳体2a的插入孔21a向壳体2a内插入,并使其位于端子部3a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a之间。电线91相对于壳体2a的插入方向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电线91的种类及直径等同上所述。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电线91的前端与壳体2a的一部分接触以使得电线91不能进一步插入。另外,操作部5a的驱动部52a的凸部522a从上侧与电线91接触。此外,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操作部5a的凸部522a与电线91的包覆部接触,但也可以与电线91的导电部、棒状压接端子接触。此外,凸部522a可以不与电线91接触而位于比电线91略靠上方的位置。

接着,如图20所示,作业者使电线91从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略微向上方移动。作业者例如将电线91的前端按压于壳体2a,并以该前端为支点使电线91向上方扭转。由此,直接将力从电线91传递至操作部5a的凸部522a。而且,操作部5a以旋转轴24a为中心向图20中的逆时针方向略微旋转。换言之,在以旋转轴24a为中心的周向上,操作部5a的位置(即,旋转位置)改变。

由此,恢复力矢量81a朝图20中的右侧偏离基准线82a,利用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而对凸轮部51a作用有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其结果,操作部5a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并且弹性部件4a从非接线状态恢复。

而且,如图21所示,弹性部件4a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a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使得电线91与端子部3a实现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换言之,在电线91插入至连接设备1a之后,自动地(即,不发生作业者使用电线91以外的工具或手指对操作部5a进行的操作)进行接线。作业者例如可以根据利用弹性部件4a的可动部43a将电线91按压至端子部3a时产生的振动、声音等而识别向接线状态的转移。该振动、声音例如因弹性部件4a、电线91、端子部3a、操作部5a以及壳体2a中的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碰撞而产生。关于连接设备1a,可以采用促进该振动、声音等的产生、或者放大该振动、声音等的各种构造。

关于接线状态下的连接设备1a,与非接线状态不同,操作部5a的识别部55a被收纳于壳体2a内、且未从壳体2a的贯通孔232a突出。因此,作业者通过目视确认识别部55a收纳于壳体2a内的情形而能够容易地识别连接设备1a已经从非接线状态转移到接线状态的情形。

在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a拆下时,例如,作业者将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的前端部插入至壳体2a的贯通孔231a,并将操作部5a的驱动部52a向下方按压。由此,操作部5a向图2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若操作部5a旋转到图19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则如上述那样,恢复力矢量81a(参照图18)与基准线82a大致重叠,弹性部件4a维持为朝下方与电线91分离的非接线状态。由此,弹性部件4a以及端子部3a对电线91的夹持被解除。作业者从插入孔21a拉出电线91而能够容易地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a拆下。

如以上说明,对电线91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1a具备壳体2a、导电性的端子部3a、弹性部件4a以及操作部5a。端子部3a固定于壳体2a。弹性部件4a安装于壳体2a,利用恢复力将电线91按压并夹持于端子部3a。操作部5a对弹性部件4a施力而从初始状态向非接线状态挠曲以便维持为非接线状态。操作部5a具备作用有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a以及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a。该恢复力的矢量设为恢复力矢量81a,将第1部位513a与第2部位514a连结的直线设为基准线82a。

当弹性部件4a处于非接线状态时,恢复力矢量81a与基准线82a大致重叠而使得上述恢复力与上述反作用力相互平衡,由此维持操作部5a的位置而使得弹性部件4a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外,在端子部3a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a之间插入有电线91的状态下,操作部5a的位置改变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a偏离基准线82a,从而利用上述恢复力使得弹性部件4a从非接线状态恢复,并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a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

将连接设备1a设为上述构造,从而无需设置用于以非接线状态对操作部5a进行卡止的台阶部、用于解除操作部5a的该卡止的状态解除部等其他构造,因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a的构造。另外,与使得操作部5a卡止于壳体2a的台阶部等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由该台阶部的磨损等导致的卡止不良等,能够实现连接设备1a的长寿命化。

如上所述,关于连接设备1a,即使在使得非接线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a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也优选维持操作部5a的位置。此时,因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而作用于凸轮部51a的旋转力矩的方向与使得操作部5a向接线状态以及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相反。由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a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a的形状。

关于连接设备1a,优选操作部5a具备以旋转轴24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凸轮部51a。凸轮部51a在第1部位513a与弹性部件4a接触,并且在作为第2部位514a的轴承54a与旋转轴24a接触。而且,当弹性部件4a向非接线状态转移时,凸轮部51a进行旋转使得第1部位513a与旋转轴24a之间的距离增大而使得弹性部件4a挠曲,恢复力矢量81a与基准线82a大致重叠,从而维持操作部5a的旋转位置而使得弹性部件4a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弹性部件4a向非接线状态的转移以及对于非接线状态的维持。

如上所述,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优选插入的电线91直接与操作部5a接触以改变操作部5a的位置。由此,由于压入电线91的力容易传递至操作部5a,所以能够容易地实现电线91的自动接线。另外,能够简化弹性部件4a的形状。

关于连接设备1a,优选设有表示弹性部件4a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55a。在上述例子中,通过目视确认识别部55a是否从壳体2a突出而能够判定弹性部件4a是否处于非接线状态。由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a的状态。

关于连接设备1a,优选弹性部件4a为板簧。由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a的构造。

关于连接设备1a,从非接线状态(参照图19)向接线状态(参照图21)的转移未必需要由电线91将操作部5a的驱动部52a向上按压而进行。例如,如图22所示,利用作业者的指尖93将从壳体2a的贯通孔232a突出的识别部55a朝向壳体2a内略微下压,从而,与图20相同,使得恢复力矢量81a朝右侧偏离基准线82a。其结果,凸轮部51a借助弹性部件4a的恢复力而进行逆时针旋转,连接设备1a向图21所示的接线状态转移。

如上所述,优选在连接设备1a中使得操作部5a的一部分(在上述例子中为识别部55a)从壳体2a突出。由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5a进行操作。

另外,关于连接设备1a,优选地,当弹性部件4a处于非接线状态时(参照图18),使得操作部5a的一部分(即,识别部55a)从壳体2a突出,当弹性部件5a处于接线状态时(参照图21),使得操作部5a的该一部分位于壳体2a内。由此,如上所述,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a是否处于非接线状态。另外,在非接线状态下,不使用一字型螺丝刀等的工具就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5a进行操作。并且,在接线状态下能够防止操作部5a的误操作。此外,在图22所示的例子中,可以代替作业者的指尖93而利用例如棒状的工具的前端等来将操作部5a的识别部55向壳体2a内压入。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1b进行说明。图23是将连接设备1b的操作部5b附近放大示出的纵剖视图。图24是表示操作部5b以及弹性部件4b的俯视图。在图23及图24中,示出了初始状态的连接设备1b。

连接设备1b具备壳体2b、端子部3b、弹性部件4b以及操作部5b。关于连接设备1b,壳体2b、端子部3b、弹性部件4b及操作部5b的形状以及弹性部件4b和操作部5b的动作与图1所示的连接设备1不同,但材质及功能等相同。另外,连接设备1b可以与连接设备1同样地在壳体2b内具备2组以上的端子部3b、弹性部件4b以及操作部5b。

端子部3b是固定于壳体2b的导电性的近似板状的部件。端子部3b例如由金属制成。弹性部件4b是安装于壳体2b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弹性部件4b例如为近似带状的板簧。弹性部件4b可以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弹性部件4b具有在下端部以及上端部折弯成近似V字状或者近似U字状的形状(即,近似Z字状的形状)。

弹性部件4b与上述弹性部件4同样地具备弯曲部41b、固定部42b以及可动部43b。在可动部43b设有从周围的部位被局部切割并向上方折弯的切割翘起部431b。弹性部件4b还具备电线承托部44b以及解除部46b。电线承托部44b从可动部43b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解除部46b从电线承托部44b的上端部向图23及图24中的左侧(即,朝向操作部5b的方向)延伸。弹性部件4b的图24中的上下方向的宽度除了解除部46b以外大致恒定,解除部46b的宽度大于电线承托部44b的宽度。解除部46b从电线承托部44b的上端部(即,图24中的右端部)朝图24中的左侧及上方扩展。此外,在图24中,为了使图容易理解,利用点划线绘制了解除部46b。另外,在图24中,利用双点划线绘制了端子部3b。

可动部43b中的切割翘起部431b的上端部(即,图23及图24中的右端部)从下侧与端子部3b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接触。由此,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在设置于壳体2b的左侧的插入孔21b的内侧被封闭。另外,可动部43b在未设置切割翘起部431b的部位(图23中为比切割翘起部431b更靠左侧的部位)从下侧与操作部5b接触。如后所述,可动部43b被操作部5b向下方按压而产生弹性变形并向下挠曲,进而朝下方与端子部3b分离。另外,若针对可动部43b的向下的按压力消失,则可动部43b借助恢复力而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即,进行弹性恢复)。

电线承托部44b在图23中的比端子部3b及操作部5b更靠右侧处从可动部43b的上端部向右斜上方延伸。电线承托部44b从比端子部3b更靠下侧的位置延伸到比端子部3更靠上侧的位置,并位于沿着端子部3b的下表面插入的电线的插入路径上。电线承托部44b具备相对于电线的插入方向朝周围扩展的承托面441b。

解除部46b从电线承托部44b的上端部向图23中的左侧(即,与操作部5b接近的方向)延伸,操作部5b及端子部3b在上下方向上在局部对置。解除部46b的前端部(即,接近操作部5b的那侧的端部)在操作部5b的上方被向下(即,朝向操作部5b的方向)折弯。

操作部5b具备凸轮部51b。凸轮部51b在主视图中为近似扇形的板状部件,且配置于壳体2b的内部(即,比壳体2b的外缘更靠内侧)。该扇形的中心在图23中位于凸轮部51b的右侧上端部,在该中心附近设有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设有轴承54b。轴承54b与设置于壳体2b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近似圆柱状的旋转轴24b嵌合。凸轮部51b以旋转轴24b为中心在与厚度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内被壳体2b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在主视图中近似扇形的凸轮部51b的中心角约为90°。

在凸轮部51b的图23中的下端部附近设有向下方(即,凸轮部51b的径向外侧)突出的近似半圆柱状的凸部515b。凸轮部51b在凸部515b从上侧与弹性部件4b的可动部43b接触。关于凸轮部51b,在从旋转轴24b的中心向凸轮部51b的凸部515b的外周缘(具体而言,该外周缘的周向的大致中央)延伸的直线上,旋转轴24b的中心与凸轮部51b的外缘之间的距离最大。凸轮部51b的下部在厚度方向上与端子部3b重叠,且在图23中位于端子部3b的里侧。

接下来,对电线与连接设备1b的连接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在图23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作业者将通常的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92的前端部从设置于壳体2b的上表面左端部的贯通孔231b插入至壳体2b内。后部92的前端与位于贯通孔231b的下方的操作部5b的左端部的上表面接触。然后,作业者将工具92向下压入,由此使得操作部5b以旋转轴24b为中心而向图2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若操作部5b进行旋转,则如图25所示,凸轮部51b与弹性部件4b的接触部同旋转轴24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弹性部件4b的可动部43b被凸轮部51b向下方按压而使得切割翘起部431b与端子部3b分离。

如图25所示,关于旋转中途的操作部5b,作用于第1部位513b的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矢量81b朝左侧偏离将第1部位513b与第2部位514b连结的虚拟直线亦即基准线82b。因此,若对凸轮部51b作用有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且作业者未持续将操作部5b向下方压入,则弹性部件4b及操作部5b向图23所示的初始状态恢复。其中,第1部位513b是操作部5b中的作用有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的部位,具体而言是凸轮部51b的凸部515b中的与弹性部件4b接触的部位。另外,第2部位514b是操作部5b中的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部位,具体而言是轴承54b中的相对于将第1部位513b和旋转轴24b的中心连结的虚拟直线的交点。

作业者克服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将操作部5b压入至图26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在该非接线状态下,作用于第1部位513b的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矢量81b相对于将第1部位513b和第2部位514b连结的基准线82b大致重叠。由此,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与操作部5b所产生的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相互平衡。

因此,对凸轮部51b既未作用有上述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又未作用有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因此,即使作业者将工具92从壳体2b的贯通孔231b拔出(即,即使是作业者未对操作部5b施力的状态),操作部5b的周向的位置(即,旋转位置)也稳定地维持为图26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另外,弹性部件4b的状态也稳定地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即,预固定)。图26所示的非接线状态是以弹性部件4b挠曲的状态而预固定的预固定状态。关于连接设备1b,操作部5b仅分别具备一个作用有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b以及一个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b。由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b的构造。

在该非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b的右端部的上表面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大致水平面,并从下方与弹性部件4b的解除部46b的前端部接触。另外,操作部5b的一部分(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为凸轮部51b的左侧的端部)与设置于壳体2b的突起部即止动件28b接触,由此限制操作部5b的动作而使得操作部5b不能进一步逆时针旋转。

此外,关于连接设备1b,可以与图14所示的连接设备1大致相同地使得操作部5b比图26所示的旋转位置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弹性部件4b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维持操作部5b的位置。该构造例如可以通过使图26中的止动件28b的上表面位置向下方移动而实现。该情况下,恢复力矢量81b比基准线82b略微向右侧倾斜,作用于凸轮部51b的旋转力矩为逆时针方向。即,从弹性部件4b对凸轮部51b作用有要使操作部5b逆时针旋转的力。但是,操作部5b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因凸轮部51b的左端部与止动件28b接触而受到限制。另外,从弹性部件4b对凸轮部51b未作用使得操作部5b顺时针旋转而向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操作部5b的位置,并能够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b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b的形状。

当连接设备1b处于非接线状态时,如图27所示,沿规定的插入方向将电线91从壳体2b的插入孔21b向壳体2b内插入,使得该电线91位于端子部3b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b之间。电线91相对于壳体2b的插入方向为与左右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电线91的种类及直径等同上所述。

电线91的前端在壳体2b内直接与弹性部件4b的电线承托部44b接触。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电线承托部44b的左侧的侧面是直接与电线91的前端接触、且从该前端朝周围扩展的承托面441b。承托面441b在电线91的插入方向上位于比切割翘起部431b更靠里侧的位置,如上所述,相对于该插入方向而朝周围扩展。

电线91以使得前端与电线承托部44b的承托面441b接触的状态而向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由此,如图28所示,承托面441b被朝该插入方向的里侧按压,电线承托部44b及解除部46b在上下方向上朝变成扁平的方向变形。解除部46b的前端部向下方移动,将与该前端接触的操作部5b的凸轮部51b的右端部向下按压。即,电线91被压入而产生的力经由直接与电线91接触的弹性部件4b而间接地施加于操作部5b。而且,操作部5b以旋转轴24b为中心朝图28中的顺时针方向略微旋转。换言之,在以旋转轴24b为中心的周向上,操作部5b的位置(即,旋转位置)改变。第1部位513b处的凸轮部51b的旋转方向是从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里侧朝向跟前侧的方向(即,朝向图28中的大致左侧的方向)。

由此,如图28所示,恢复力矢量81b朝图28中的左侧偏离基准线82b,借助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而对凸轮部51b作用有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其结果,操作部5b进一步顺时针旋转,并且弹性部件4b从非接线状态恢复。

然后,如图29所示,弹性部件4b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b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使得电线91与端子部3b实现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换言之,在电线91插入至连接设备1b之后,自动地(即,不发生作业者利用电线91以外的工具或手指对操作部5b进行的操作)进行接线。作业者例如可以根据利用弹性部件4b的切割翘起部431b将电线91按压至端子部3b时产生的振动、声音等而识别向接线状态的转移。该振动、声音例如因弹性部件4b、电线91、端子部3b、操作部5b以及壳体2b中的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碰撞而产生。关于连接设备1b,可以采用促进该振动、声音等的产生、或者放大该振动、声音等的各种构造。

关于接线状态下的连接设备1b,从壳体2b的贯通孔231b看到的操作部5b的部位与在非接线状态下从贯通孔231b看到的操作部5b的部位的朝向、相对于贯通孔231b的距离等不同。因此,作业者通过从贯通孔231b目视确认操作部5b而能够容易地识别连接设备1b已从非接线状态转移为接线状态的情形。同上所述,作业者通过从贯通孔231b目视确认操作部5b也能够容易地识别连接设备1b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形。即,操作部5b中的从贯通孔231b看到的部位是表示弹性部件4b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该情况下,可以对从贯通孔231b看到的操作部5b的部位实施着色等以进一步明确初始状态、接线状态以及非接线状态的区别。

在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b拆下时,例如,作业者将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的前端部插入至壳体2b的贯通孔231b,并将操作部5b的左端部向下方按压。由此,操作部5b向图29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若操作部5b旋转到图27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则如上述那样,恢复力矢量81b(参照图26)与基准线82b大致重叠,弹性部件4b维持为向下方与电线91分离的非接线状态。由此,弹性部件4b及端子部3b对电线91的夹持被解除。作业者从插入孔21b拉出电线91而能够容易地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b拆下。

如以上说明,对电线91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1b具备壳体2b、导电性的端子部3b、弹性部件4b以及操作部5b。端子部3b固定于壳体2b。弹性部件4b安装于壳体2b,利用恢复力将电线91按压并夹持于端子部3b。操作部5b对弹性部件4b施力而从初始状态向非接线状态挠曲以维持为非接线状态。操作部5b具备作用有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b以及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b。该恢复力的矢量设为恢复力矢量81b,将第1部位513b与第2部位514b连结的直线设为基准线82b。

当弹性部件4b处于非接线状态时,恢复力矢量81b与基准线82b大致重叠而使得上述恢复力与上述反作用力相互平衡,由此维持操作部5b的位置并将弹性部件4b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外,在端子部3b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b之间插入有电线91的状态下,操作部5b的位置改变以使得恢复力矢量81b偏离基准线82b,从而利用上述恢复力使得弹性部件4b从非接线状态恢复,并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b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

将连接设备1b设为上述构造,从而无需设置用于以非接线状态对操作部5b进行卡止的台阶部、用于解除操作部5b的该卡止的状态解除部等其他构造,因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b的构造。另外,与使得操作部5b卡止于壳体2b的台阶部等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因该台阶部的磨损等导致的卡止不良等,能够实现连接设备1b的长寿命化。

如上所述,关于连接设备1b,优选即使在使得非接线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b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也维持操作部5b的位置。此时,借助弹性部件4b的恢复力而作用于凸轮部51b的旋转力矩的方向与使得操作部5b向接线状态以及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相反。由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b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b的形状。

关于连接设备1b,优选操作部5b具备以旋转轴24b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凸轮部51b。凸轮部51b在第1部位513b与弹性部件4b接触,并且在作为第2部位514b的轴承54b与旋转轴24b接触。而且,在弹性部件4b向非接线状态转移时,凸轮部51b进行旋转使得第1部位513b与旋转轴24b之间的距离增大而使得弹性部件4b挠曲,恢复力矢量81b与基准线82b大致重叠,从而维持操作部5b的旋转位置而将弹性部件4b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弹性部件4b向非接线状态的转移以及对于非接线状态的维持。

如上所述,关于连接设备1b,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优选插入的电线91直接与弹性部件4b接触以使得弹性部件4b变形,从而将力经由弹性部件4b而施加于操作部5b以改变操作部5b的位置。由此,与在操作部5b设置直接与电线91接触的部位的情形相比,能够提高操作部5b的形状及配置的自由度。

关于连接设备1b,优选弹性部件4b具备直接与电线91的前端接触的电线承托部44b以及从电线承托部44b朝操作部5b延伸的解除部46b。另外,优选电线承托部44b具备从电线91的前端朝周围扩展的承托面441b。而且,优选承托面441b被电线91朝向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里侧按压而使得弹性部件4b变形,并使得解除部46b与操作部5b接触以施加使凸轮部51b旋转的力。由此,能够防止因直接与电线91接触而导致的操作部5b的磨损。

关于连接设备1b,弹性部件4的切割翘起部431b是在接线状态下直接与电线91接触的电线接触部。优选地,至少在弹性部件4b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时,使得该电线接触部的移动路径不与操作部5b的移动区域重叠。由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4b的该电线接触部与操作部5b接触而阻碍操作部5b的动作。

关于连接设备1b,优选设有表示弹性部件4b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上述例子中,从贯通孔231b看到的操作部5b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b的状态。

此外,关于连接设备1b,操作部5b的一部分可以从壳体2b突出。例如,可以设有从凸轮部51b向上方延伸并从壳体2b突出的近似棒状的突出部。该情况下,该突出部作为表示弹性部件4b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而发挥作用。因此,通过目视确认操作部5b的该突出部的位置,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b的状态。另外,作业者还能够使指尖等与该突出部接触而容易地对操作部5b进行操作。优选操作部5b的该突出部在弹性部件4b处于非接线状态时从壳体2b突出,并且在弹性部件4b处于接线状态时位于壳体2b内。由此,在非接线状态下,不使用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5b进行操作,并且,能够在接线状态下防止操作部5b的误操作。

关于连接设备1b,优选弹性部件4b为板簧。由此,能够进一步简化连接设备1b的构造。

如上所述,关于连接设备1、1a、1b,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从插入的电线91将力直接或间接地传递至操作部5、5a、5b,从而操作部5、5a、5b的位置改变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81a、81b偏离基准线82、82a、82b。由此,仅通过电线91的插入等操作便能够实现对电线91进行接线的自动接线,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电线91向连接设备1、1a、1b的连接。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1c进行说明。图30是将连接设备1c的操作部5c附近放大示出的纵剖视图。在图30中,示出了初始状态的连接设备1c。

连接设备1c具备壳体2c、端子部3c、弹性部件4c、操作部5c以及解除部6c。关于连接设备1c,壳体2c、端子部3c、弹性部件4c和操作部5c的形状以及弹性部件4c和操作部5c的动作与图1所示的连接设备1不同,但材质及功能等相同。另外,与连接设备1大致相同,连接设备1c可以在壳体2c内具备2组以上的端子部3c、弹性部件4c、操作部5c以及解除部6c。

端子部3c是固定于壳体2c的导电性的近似板状的部件。端子部3c例如由金属制成。弹性部件4c是安装于壳体2c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弹性部件4c例如是近似带状的板簧。弹性部件4c可以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弹性部件4c具有在长边方向的中央部折弯成近似L字状、近似V字状或者近似U字状的形状。

弹性部件4c与上述弹性部件4同样地具备弯曲部41c、固定部42c以及可动部43c。可动部43c的前端部(即,图30中的左端部)从下侧与端子部3c接触。由此,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在设置于壳体2c的右侧的插入孔21c的内侧被封闭。另外,可动部43c从下侧与操作部5c接触。如后所述,利用操作部5c将可动部43c向下方按压而使其产生弹性变形且向下挠曲,并朝下方与端子部3c分离。另外,若对可动部43c的向下的按压力消失,则可动部43c借助恢复力而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即,进行弹性恢复)。

操作部5c具备进退部56c以及驱动部52c。进退部56c是在主视图中一个顶点位于下端部的近似五边形的板状部,且配置于壳体2c的内部(即,比壳体2c的外缘更靠内侧的位置)。进退部56c在厚度方向上与端子部3c重叠,在图30中位于端子部3c的里侧。

进退部56c的上端部的形状是在主视图中朝上方凸出的近似圆弧状。进退部56c的上端从下侧与壳体2c的上端部的内表面25c接触。壳体2c的内表面25c是在主视图中沿左右方向大致以直线状延伸的近似平面。进退部56c的下端部从上侧与沿壳体2c的内表面25c延伸的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接触。即,操作部5c的进退部56c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弹性部件4c与壳体2c的内表面25c之间。

壳体2c的内表面25c与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随着从图30中的右侧趋向左侧而减小。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具备第1倾斜部432c以及第2倾斜部433c。第1倾斜部432c是从可动部43c的前端至大致中央的部位,第2倾斜部433c是从第1倾斜部432c的右端朝向弯曲部41c的部位。第1倾斜部432c及第2倾斜部433c随着趋向图30中的左侧而以接近壳体2c的内表面25c的方式倾斜。在主视图中,第1倾斜部432c与内表面25c所成的角度(锐角)比第2倾斜部433c与内表面25c所成的角度(锐角)小。在图30所示的初始状态下,进退部56c在下端部的左侧面与可动部43c的第2倾斜部433c接触。进退部56c的该左侧面在主视图中与初始状态下的第2倾斜部433c大致平行地延伸。

驱动部52c是从进退部56c的右端部向右侧延伸、且从壳体2c向右侧突出的近似棒状的部位。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进退部56c及驱动部52c与壳体2c在局部接触,由此限制操作部5c进一步向右侧移动的情形。

关于连接设备1c,驱动部52c被向左侧按压,由此使得进退部56c在壳体2c的内部与壳体2c的内表面25c以及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接触、且沿着内表面25c朝图30中的左侧大致进行直线移动。在以下说明中,进退部56c的移动方向即图30中的左右方向也称为“进退方向”。另外,对进退部56c的进退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壳体2c的内表面25c也称为“引导面25c”。

解除部6c是配置为比操作部5c更靠左侧的近似倒L字状的板状部件。解除部6c由壳体2c支承为能够以设置于壳体2c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近似圆柱状的旋转轴24c为中心而在与厚度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内旋转。旋转轴24c位于比与左右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端子部3c的左端部更靠左侧且更靠上侧的位置。

解除部6c具备:从旋转轴24c向下方延伸的解除下部61c;以及从旋转轴24c向右侧(即,朝向操作部5c的进退部56c的方向)延伸的解除上部62c。解除下部61c位于比端子部3c的左端部更靠左侧的位置、且延伸到比端子部3c更靠下侧的位置。解除下部61c位于电线的插入路径上。解除上部62c位于端子部3c的上方。

接下来,对电线与连接设备1c的连接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在图30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作业者使指尖等与操作部5c的驱动部52c接触,并使驱动部52c向左侧移动而将其压入至壳体2c内。由此,进退部56c一边与引导面25c以及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接触,一边从图30中的右侧向左侧(即,从规定的进退方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移动。

若操作部5c移动,则如图31所示,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被进退部56c向下方按压而朝下方与端子部3c分离。关于图31所示的移动中途的操作部5c,作用于第1部位513c的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矢量81c朝右侧偏离将第1部位513c与第2部位514c连结的虚拟直线即基准线82c。因此,若对进退部56c作用有朝向图31中的右侧的力、且作业者未持续将驱动部52压入壳体2c内,则弹性部件4c及操作部5c向图30所示的初始状态恢复。

此外,第1部位513c是操作部5c中的作用有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的部位,具体而言是进退部56c的下端部中的与弹性部件4c接触的部位。在图31所示的状态下,第1部位513c是进退部56c的下端部的左侧面中的与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的第2倾斜部433c接触的部位。另外,第2部位514c是操作部5c中的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部位,具体而言是与引导面25c接触的进退部56c的上端。

作业者克服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而将操作部5c压入至图32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在该非接线状态下,作用于第1部位513c的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矢量81c相对于将第1部位513c与第2部位514c连结的基准线82c大致重叠。在非接线状态下,第1部位513c为进退部56c的下端,且与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的第1倾斜部432c接触。另外,第1倾斜部432c在与进退部56c的下端接触的位置处与引导面25c大致平行。由此,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与操作部5c所产生的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相互平衡。

因此,对进退部56c既未作用有朝向上述的右侧的力,又未作用有朝向左侧的力。因此,即使作业者将手指从驱动部52c移开(即,即使是作业者未对操作部5c施力的状态),操作部5c的进退方向的位置也稳定地维持为图32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另外,弹性部件4c的状态也稳定地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即,预固定)。图32所示的非接线状态是以弹性部件4c挠曲的状态而预固定的预固定状态。在该非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c的左端部从右侧与解除部6c的解除上部62c接触。关于连接设备1c,操作部5c仅分别具备一个作用有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c以及一个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c。由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c的构造。

关于连接设备1c,操作部5c可以比图3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图中的左侧移动。该情况下,弹性部件4c的形状与图32所示的形状相比基本无变化,保持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与操作部5c所产生的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相互平衡的状态不变。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操作部5c的进退方向的位置以及弹性部件4c的状态(即,预固定状态)。

此外,关于连接设备1c,可以与图14所示的连接设备1大致相同,操作部5c比图32所示的位置进一步向左侧移动,在弹性部件4c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维持操作部5c的位置。该构造例如可以通过使弹性部件4c的第1倾斜部432c在图32中的比与进退部56c接触的接触部略微靠近前端侧(即,左侧)处略微向上侧弯曲而实现。该情况下,恢复力矢量81c比基准线82c略微朝左侧倾斜,作用于进退部56c的力朝向左侧。即,从弹性部件4c对进退部56c作用有要使操作部5c向左侧移动的力。另外,从弹性部件4c对进退部56c未作用使得操作部5c向右侧移动而向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操作部5c的位置,并能够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c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c的形状。

当连接设备1c处于非接线状态时,如图33所示,沿规定的插入方向将电线91从壳体2c的插入孔21c向壳体2c内插入,并使该电线91位于端子部3c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c之间。电线91相对于壳体2c的插入方向为与左右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电线91的种类及直径等同上所述。

电线91的前端在壳体2c内直接与解除部6c的解除下部61c接触。在图33所示的例子中,解除下部61c的右侧的侧面是直接与电线91的前端接触且从该前端向周围扩展的承托面611c。承托面611c在电线91的插入方向上位于比端子部3c及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更靠里侧的位置,且沿着与电线91的插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朝周围扩展。

电线91在使得前端与解除下部61c的承托面611c接触的状态下朝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由此,如图34所示,承托面611c被朝向该插入方向的里侧按压,解除部6c以旋转轴24c为中心向图34中的顺时针方向略微旋转。由此,解除上部62c将进退部56c向图34中的右侧按压。即,因电线91被压入而产生的力经由直接与电线91接触的解除部6c而间接地施加于操作部5c。而且,操作部5c向右侧略微移动,由此使得操作部5c在进退方向上的位置改变。操作部5c的移动方向为从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里侧朝向跟前侧的方向。

由此,如图34所示,操作部5c中的与弹性部件4c接触的部位从操作部5c的下端变更为下端部的左侧面,弹性部件4c中的与操作部5c接触的部位从第1倾斜部432c变更为第2倾斜部433c。另外,恢复力矢量81c朝图34中的右侧偏离基准线82c,因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而对进退部56c作用有朝向右侧的力。其结果,操作部5c进一步向右侧移动,并且弹性部件4c从非接线状态恢复。

然后,如图35所示,弹性部件4c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c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使得电线91与端子部3c实现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换言之,在电线91插入至连接设备1c之后,自动地(即,不发生作业者使用电线91以外的工具或手指对操作部5c进行的操作)进行接线。作业者例如可以根据借助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将电线91按压于端子部3c时产生的振动、声音等而识别向接线状态的转移。该振动、声音例如因弹性部件4c、电线91、端子部3c、操作部5c以及壳体2c中的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碰撞而产生。关于连接设备1c,可以采用促进该振动、声音等的产生、或者放大该振动、声音等的各种构造。

关于接线状态下的连接设备1c,操作部5c的驱动部52c的位置(即,进退方向上的位置)与非接线状态下的驱动部52c的位置不同。因此,作业者通过目视确认驱动部52c的位置而能够容易地识别连接设备1c已经从非接线状态转移到接线状态的情形。同上所述,作业者通过目视确认驱动部52c的位置还能够容易地识别连接设备1c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形。即,操作部5c的驱动部52c是表示弹性部件4c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

在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c拆下时,例如,作业者使指尖等与操作部5c的驱动部52c接触,并使驱动部52c向左侧移动而压入至壳体2c内。若操作部5c移动到图33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则如上述那样,恢复力矢量81c(参照图32)与基准线82c大致重叠,弹性部件4c维持为朝下方与电线91分离的非接线状态。由此,弹性部件4c及端子部3c对电线91的夹持被解除。作业者从插入孔21c拉出电线91而能够容易地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c拆下。

如以上说明,对电线91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1c具备壳体2c、导电性的端子部3c、弹性部件4c以及操作部5c。端子部3c固定于壳体2c。弹性部件4c安装于壳体2c,利用恢复力将电线91按压并夹持于端子部3c。操作部5c对弹性部件4c施力并从初始状态向非接线状态挠曲而维持为非接线状态。操作部5c具备作用有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c以及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c。该恢复力的矢量设为恢复力矢量81c,将第1部位513c与第2部位514c连结的直线设为基准线82c。

当弹性部件4c处于非接线状态时,恢复力矢量81c与基准线82c大致重叠而使得上述恢复力与上述反作用力相互平衡,从而维持操作部5c的位置而使得弹性部件4c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外,在电线91插入至端子部3c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c之间的状态下,改变操作部5c的位置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c偏离基准线82c,由此利用上述恢复力使得弹性部件4c从非接线状态恢复、并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c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

将连接设备1c设为上述构造,从而无需设置用于以非接线状态对操作部5c进行卡止的台阶部等其他构造,因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c的构造。另外,与使得操作部5c卡止于壳体2c的台阶部等情况不同,能够防止因该台阶部的磨损等导致的卡止不良等,并且能够实现连接设备1c的长寿命化。

如上所述,关于连接设备1c,优选即使在使得非接线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c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也维持操作部5c的位置。此时,因弹性部件4c的恢复力而作用于进退部56c的力的方向与使得操作部5c向接线状态以及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相反。由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c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c的形状。

关于连接设备1c,优选地,壳体2c具有以直线状延伸的引导面25c,弹性部件4c沿着引导面25c延伸。另外,优选操作部5c具备进退部56c,该进退部56c位于弹性部件4c与引导面25c之间、且分别在第1部位513c及第2部位514c与弹性部件4c及引导面25c接触,并且沿规定的进退方向(上述例子中,为图30中的左右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弹性部件4c与引导面25c之间的距离随着从该进退方向的一侧趋向另一侧(在上述例子中,随着从图30中的右侧趋向左侧)而减小。优选地,在弹性部件4c向非接线状态转移时,进退部56c从该进退方向的上述一侧向另一侧(上述例子中,朝向图30中的左侧)移动而使得弹性部件4c挠曲,弹性部件4c在与第1部位513c接触的位置处与引导面25c大致平行。而且,恢复力矢量81c与基准线82c大致重叠,由此维持操作部5c的进退方向的位置而使得弹性部件4c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外,优选地,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操作部5c从进退方向的上述另一侧向一侧(在上述例子中,朝向图30中的右侧)移动,由此使得恢复力矢量81c偏离基准线82c,并利用恢复力而使得弹性部件4c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弹性部件4c向非接线状态的转移以及对于非接线状态的维持、以及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的转移。

关于上述连接设备1c,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将力从插入的电线91经由解除部6c而间接地传递至操作部5c,从而操作部5c从进退方向的上述另一侧向上述一侧移动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c偏离基准线82c,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力直接从插入的电线91传递至操作部5c而使得操作部5c从进退方向的上述另一侧向上述一侧移动。即,关于连接设备1c,优选地,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将力从插入的电线91直接或间接地传递至操作部5c,从而操作部5c从进退方向的上述另一侧向上述一侧移动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c偏离基准线82c。由此,由于仅通过电线91的插入等操作便实现了对电线91进行接线的自动接线,因此能够使电线91与连接设备1c的连接变得容易。

关于连接设备1c,弹性部件4c的可动部43c是在接线状态下直接与电线91接触的电线接触部。优选地,至少在弹性部件4c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时使得该电线接触部的移动路径不与操作部5c的移动区域重叠。由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4c的该电线接触部与操作部5c接触而阻碍操作部5c的动作的情形。

关于连接设备1c,优选操作部5c的一部分(在上述例子中为驱动部52c)从壳体2c突出。由此,作业者使指尖等与驱动部52c接触而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5c进行操作。

关于连接设备1c,优选设有表示弹性部件4c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在上述例子中为驱动部52c)。由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c的状态。

当弹性部件4c处于接线状态时,驱动部52c可以位于壳体2c内。该情况下,能够在接线状态下防止操作部5c的误操作。如上所述,当弹性部件4c处于非接线状态时,驱动部52c从壳体2c突出。由此,能够防止接线状态下的误操作,并且在非接线状态下不使用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便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5c进行操作。另外,通过目视确认驱动部52c是否从壳体2c突出,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c是否处于非接线状态。

关于连接设备1c,优选弹性部件4c为板簧。由此,能够进一步简化连接设备1c的构造。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设备1d进行说明。图36是将连接设备1d的操作部5d附近放大示出的纵剖视图。在图36中,示出了非接线状态的连接设备1d。

连接设备1d具备壳体2d、端子部3d、弹性部件4d以及操作部5d。关于连接设备1d,壳体2d、端子部3d、弹性部件4d和操作部5d的形状以及弹性部件4d和操作部5d的动作与图1所示的连接设备1不同,但材质及功能等相同。另外,与连接设备1大致相同,连接设备1d在壳体2d内具备2组以上的端子部3d、弹性部件4d以及操作部5d。

端子部3d是固定于壳体2d的导电性的近似板状的部件。端子部3d例如由金属制成。弹性部件4d是安装于壳体2d的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弹性部件4d例如为近似带状的板簧。弹性部件4d可以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弹性部件4d具有在长边方向的中央部折弯成近似L字状、近似V字状或者近似U字状的形状。

弹性部件4d与上述弹性部件4同样地具备弯曲部41d、固定部42d以及可动部43d。可动部43d的前端部(即,图36中的下端部)从上侧与端子部3d接触。由此,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在设置于壳体2d的右侧的插入孔21d的内侧被封闭。另外,可动部43d与操作部5d接触。如后所述,可动部43d被操作部5d向左侧按压而产生弹性变形并挠曲,并朝上方与端子部3d分离。另外,若对可动部43d的朝左的按压力消失,则可动部43d借助恢复力而恢复为原来的状态(即,进行弹性恢复)。

操作部5d具备旋转部57d以及驱动部52d。旋转部57d是以沿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的近似圆板状或者近似圆柱状的部件。旋转部57d在壳体2d的内部(即,比壳体2d的外缘更靠内侧的位置)载置于在壳体2d的下部设置的凹状的操作部载置部26d。操作部载置部26d的内表面261d是近似圆筒面的一部分。操作部载置部26d的内表面261d在主视图中为近似扇形,该扇形的中心角例如约为135。在操作部载置部26d的左端连接有引导面27d,该引导面27d是随着趋向左侧而朝向上侧的倾斜面。

在旋转部57d的周向的一部分设有朝向上述中心轴凹陷的缺口部571d,在该周向的另一部分设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572d。在图36所示的例子中,缺口部571d位于旋转部57d的右上部。另外,突起部572d位于旋转部57d的下端部。突起部572d的主视时的形状为近似三角形。

缺口部571d的主视时的形状为近似矩形。在缺口部571d的右侧的端缘(即,从缺口部571d的中央部观察位于顺时针方向的端缘)设有缺口突出部573d,该缺口突出部573d从径向的外端部向缺口部571d的内侧突出(即,朝逆时针方向突出)。缺口突出部573d的主视时的形状为近似三角形。在缺口部571d的左侧的端缘(即,从缺口部571d的中央部观察位于逆时针方向的端缘)设有沿厚度方向扩展的近似平板状的电线承托部574d。缺口部571d在厚度方向上与端子部3d重叠,在图36中位于端子部3d的里侧。

驱动部52d是从旋转部57d的左端部向上方延伸、且从壳体2d向上方突出的近似棒状的部位。在图36所示的例子中,驱动部52d与壳体2d在局部接触而限制旋转部57d进一步顺时针旋转。此外,旋转部57d能够从图36所示的初始状态沿着操作部载置部26d的内表面261d逆时针旋转。另外,旋转部57d能够从图36所示的位置沿着引导面27d向图36中的左侧移动。

接下来,对电线与连接设备1d的连接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在图3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作业者使指尖93等与操作部5d的驱动部52d的前端部接触而使得操作部5d逆时针旋转。此时,旋转部57d沿着操作部载置部26d的内表面261d逆时针旋转。

若操作部5d进行旋转,则如图37所示,旋转部57d的缺口突出部573d与弹性部件4d的可动部43d接触,朝向左斜上方(即,朝向接近固定部42d的方向)按压可动部43d并使其移动。由此,弹性部件4d挠曲,可动部43d向上方与端子部3d分离。

如图37所示,关于旋转中途的操作部5d,作用于第1部位513d的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矢量81d朝右侧偏离将第1部位513d与第2部位514d连结的虚拟直线即基准线82d。因此,若对旋转部57d作用有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且作业者未持续对操作部5d的驱动部52d施力,则弹性部件4d及操作部5d向图36所示的初始状态恢复。其中,第1部位513d是操作部5d中的作用有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的部位,具体而言是与弹性部件4d的可动部43d接触的旋转部57d的缺口突出部573d的前端部。另外,第2部位514d是操作部5d中的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部位,具体而言是与操作部载置部26d的内表面261d接触的旋转部57d的突起部572d的前端部。

作业者克服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而使操作部5d逆时针旋转至图38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在该非接线状态下,作用于第1部位513d的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矢量81d与将第1部位513d和第2部位514d连结的基准线82d大致重叠。由此,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与操作部5d所产生的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相互平衡。

因此,对旋转部57d既未作用有上述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也未作用有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因此,即使作业者将指尖等从驱动部52d移开(即,即使是作业者未对操作部5d施力的状态),操作部5d的周向的位置(即,旋转位置)也稳定地维持为图38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另外,弹性部件4d的状态也稳定地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即,预固定)。图38所示的非接线状态是以弹性部件4d挠曲的状态进行预固定的预固定状态。此时,操作部5d的电线承托部574d位于后述的电线的插入路径上。

在该非接线状态下,操作部5d的驱动部52d与设置于壳体2d的引导面27d的凸部接触。由此,以使得操作部5d不能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限制操作部5d的动作。关于连接设备1d,操作部5d分别仅具备一个作用有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d以及一个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d。由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d的构造。

此外,关于连接设备1d,与图14所示的连接设备1大致相同,可以使操作部5d比图38所示的旋转位置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在弹性部件4d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维持操作部5d的位置。该构造例如通过减缓图38中的壳体2d的引导面27d的倾斜(即,接近水平)而实现。该情况下,恢复力矢量81d比基准线82d略微向左侧倾斜,作用于旋转部57d的旋转力矩变为逆时针方向。即,从弹性部件4d对旋转部57d作用有要使操作部5d逆时针旋转的力。但是,操作部5d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因驱动部52d与壳体2d接触而受到限制。另外,从弹性部件4d对旋转部57d未作用有使得操作部5d顺时针旋转而向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的力。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操作部5d的位置(即,旋转位置),并能够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d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d的形状。

当连接设备1d处于非接线状态时,如图39所示,沿着规定的插入方向将电线91从壳体2d的插入孔21d向壳体2d内插入,并使该电线91位于端子部3d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d之间。电线91相对于壳体2d的插入方向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电线91的种类及直径等同上所述。

电线91的前端在壳体2d内直接与操作部5d的电线承托部574d接触。在图39所示的例子中,电线承托部574d的右侧的侧面是直接与电线91的前端接触且从该前端朝周围扩展的承托面575d。承托面575d在电线91的插入方向上位于比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d更靠里侧的位置,且沿着与该插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而朝周围扩展。此外,承托面575d无需一定是与该插入方向垂直的面。

电线91在使得前端与电线承托部574d的承托面575d接触的状态下向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由此,将力直接从电线91传递至操作部5d。然后,朝向该插入方向的里侧按压承托面575d,如图40所示,操作部5d从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向左侧(即,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里侧)略微移动。由此,恢复力矢量81d朝图40中的右侧偏离基准线82d,因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而对旋转部57d作用有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其结果,操作部5d进一步顺时针旋转,并且弹性部件4d从非接线状态恢复。

而且,如图41所示,弹性部件4d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d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使得电线91与端子部3d实现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换言之,在电线91插入至连接设备1d之后,自动地(即,不发生作业者使用电线91以外的工具或手指对操作部5d进行的操作)进行接线。作业者例如可以根据利用弹性部件4d的可动部43d将电线91按压至端子部3d时产生的振动、声音等而识别向接线状态的转移。该振动、声音例如因弹性部件4d、电线91、端子部3d、操作部5d以及壳体2d中的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碰撞而产生。关于连接设备1d,可以采用促进该振动、声音等的产生、或者放大该振动、声音等的各种构造。

关于接线状态下的连接设备1d,操作部5d的驱动部52d的位置与非接线状态下的驱动部52d的位置不同。因此,作业者通过目视确认驱动部52d的位置而能够容易地识别连接设备1d已经从非接线状态转移到接线状态的情形。同上所述,作业者通过目视确认驱动部52d的位置还能够容易地识别连接设备1d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形。即,操作部5d的驱动部52d是表示弹性部件4d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

在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d拆下时,例如,作业者利用指尖或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将操作部5d的驱动部52d向下方按压。由此,操作部5d朝向图4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若操作部5d旋转到图39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则如上述那样,恢复力矢量81d(参照图38)与基准线82d大致重叠,弹性部件4d维持为朝向上方与电线91分离的非接线状态。由此,弹性部件4d及端子部3d对电线91的夹持被解除。作业者通过从插入孔21d拉出电线91而能够容易地将电线91从连接设备1d拆下。

如以上说明,对电线91进行连接的连接设备1d具备壳体2d、导电性的端子部3d、弹性部件4d以及操作部5d。端子部3d固定于壳体2d。弹性部件4d安装于壳体2d,利用恢复力将电线91按压并夹持于端子部3d。操作部5d对弹性部件4d施力而使其从初始状态向非接线状态挠曲并维持为非接线状态。操作部5d具备作用有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的第1部位513d、以及产生针对该恢复力的反作用力的第2部位514d。该恢复力的矢量设为恢复力矢量81d,将第1部位513d与第2部位514d连结的直线设为基准线82d。

当弹性部件4d处于非接线状态时,恢复力矢量81d与基准线82d大致重叠而使得上述恢复力与上述反作用力相互平衡,由此维持操作部5d的位置而使得弹性部件4d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外,在电线91插入至端子部3d与非接线状态的弹性部件4d之间的状态下,操作部5d的位置改变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d偏离基准线82d,利用上述恢复力而使得弹性部件4d从非接线状态恢复,并朝向将电线91夹持于其与端子部3d之间的接线状态转移。

将连接设备1d设为上述构造,从而无需设置用于在非接线状态下对操作部5d进行卡止的台阶部、用于解除操作部5d的该卡止的状态解除部等其他构造,因此能够简化连接设备1d的构造。另外,与使得操作部5d卡止于壳体2d的台阶部等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因该台阶部的磨损等导致的卡止不良等而实现连接设备1d的长寿命化。

如上所述,关于连接设备1d,优选即使在使得非接线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d进一步挠曲的状态下也维持操作部5d的位置。此时,因弹性部件4d的恢复力而作用于旋转部57d的力的方向与使得操作部5d向接线状态以及初始状态恢复的方向相反。由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维持与端子部3d分离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4d的形状。

关于连接设备1d,优选地,操作部5d具备近似圆板状或者近似圆柱状的旋转部57d,该旋转部57d在周向的一部分设有缺口部571d且在周向的另一部分设有突起部572d。在壳体2d设有凹状的操作部载置部26d,该操作部载置部26d的内表面261d为近似圆筒面的一部分。旋转部57d载置于操作部载置部26d,在作为缺口部571d的一部分(上述例子中为缺口突出部573d)的第1部位513d与弹性部件4d接触,并且在作为突起部572d的第2部位514d与操作部载置部26d的内表面261d接触。优选地,在弹性部件4d向非接线状态转移时,旋转部57d向第1旋转方向(上述例子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使得弹性部件4d挠曲,恢复力矢量81d与基准线82d大致重叠,由此维持旋转部57d的旋转位置而使得弹性部件4d的状态维持为非接线状态。另外,优选地,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旋转部57d向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里侧(上述例子中为图40中的左侧)移动,由此使得恢复力矢量81d偏离基准线82d,利用恢复力而使得旋转部57d朝向与上述第1旋转方向相反的第2旋转方向(上述例子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使得弹性部件4d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弹性部件4d向非接线状态的转移和对于非接线状态的维持以及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的转移。

关于上述连接设备1d,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从插入的电线91直接将力传递至操作部5d,由此使旋转部57d向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d偏离基准线82d,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从插入的电线91直接将力传递至操作部5d而使旋转部57d向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即,关于连接设备1d,优选地,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从插入的电线91将力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至操作部5d,由此使旋转部57d向电线91的插入方向的里侧移动而使得恢复力矢量81d偏离基准线82d。由此,仅通过电线91的插入等操作便能够实现对电线91进行接线的自动接线,因此能够使得电线91向连接设备1d的连接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优选地,当对电线91进行接线时,使得插入的电线91直接与操作部5d接触而改变操作部5d的位置。由此,压入电线91的力容易传递至操作部5d,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电线91的自动接线。另外,由于无需针对弹性部件4d设置与电线91接触的部位,所以能够简化弹性部件4d的形状。

如上所述,优选操作部5d具备直接与电线91的前端接触的电线承托部574d。另外,优选电线承托部574d具备从电线91的该前端朝周围扩展的承托面575d。由此,能够将压入电线91的力高效地传递至操作部5d。

关于连接设备1d,弹性部件4d的可动部43d是在接线状态下直接与电线91接触的电线接触部。优选地,至少在弹性部件4d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时该电线接触部的移动路径不与操作部5d的移动区域重叠。由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4d的该电线接触部与操作部5d接触而阻碍操作部5d的动作的情形。

关于连接设备1d,优选操作部5d的一部分(上述例子中为驱动部52d)从壳体2d突出。由此,作业者使指尖等与驱动部52d接触而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5d进行操作。

关于连接设备1d,优选设有表示弹性部件4d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上述例子中为驱动部52d)。由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d的状态。

驱动部52d可以构成为:当弹性部件4d处于非接线状态时从壳体2d突出,当弹性部件4d处于接线状态时位于壳体2d内。该情况下,在非接线状态下,不使用一字型螺丝刀等工具便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5d进行操作。另外,在接线状态下,能够防止操作部5d的误操作。另外,通过目视确认驱动部52d是否从壳体2d突出而能够容易且迅速地识别弹性部件4d是否处于非接线状态。

关于连接设备1d,优选弹性部件4d为板簧。由此,能够进一步简化连接设备1d的构造。

关于上述连接设备1、1a~1d,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关于连接设备1、1a~1d,弹性部件4、4a~4d并不局限于板簧,也可以具有其他构造(例如,螺旋弹簧)。

关于连接设备1,如上所述,操作部5的驱动部52具备识别部的功能,但操作部5的其他部位、或者操作部5以外的部位也可以是表示弹性部件4的状态的能够目视确认的识别部。对于连接设备1a~1d也一样,与上述例子不同的部位可以是该识别部。此外,关于连接设备1、1a~1d,也可以省略该识别部。

关于连接设备1,与图22所示的连接设备1a大致相同,电线91的接线无需一定通过上述自动接线而进行,例如可以通过作业者用指尖、工具等接触操作部5而使操作部5移动来进行。具体而言,作业者用指尖朝向右侧略微按压图9的右侧的操作部5的驱动部52,与图10相同,恢复力矢量81朝左侧偏离基准线82,因弹性部件4的恢复力而对凸轮部51作用有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其结果,即使作业者未对驱动部52进一步施力,操作部5也顺时针旋转而使得连接设备1向图12所示的接线状态转移。

对于连接设备1b也大致相同,作业者可以利用指尖、工具等接触图27所示的弹性部件4b而使弹性部件4b略微变形,从而使得操作部5b从图27所示的非接线状态顺时针旋转并向图29所示的接线状态转移。对于连接设备1c也大致相同,作业者可以利用指尖、工具等接触图33所示的解除部6c而使解除部6c略微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操作部5c从图33所示的非接线状态向右侧移动并向图35所示的接线状态转移。对于连接设备1d也大致相同,作业者可以利用指尖、工具等接触图39所示的操作部5d而使操作部5d向左侧略微移动,从而使得操作部5d从图39所示的非接线状态顺时针旋转并向图41所示的接线状态转移。

关于连接设备1,操作部5无需一定从壳体2突出,整个操作部5可以配置于壳体2内。对于连接设备1a~1d也一样。

关于连接设备1,弹性部件4的电线接触部45的移动路径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操作部5的移动区域重叠。另外,弹性部件4无需直接与接线状态的电线91接触,可以借助其他部件等而间接地与电线91接触。对于连接设备1a~1d也一样。

关于连接设备1,对于电线承托部53的承托面531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插入至壳体2的电线91无需一定在前端与操作部5接触,如连接设备1a那样,也可以在其他部位(例如,包覆部分、压接端子等)与操作部5接触。电线91无需一定直接与操作部5接触,可以如连接设备1b那样借助弹性部件4等其他部件等而间接地与操作部5接触来改变操作部5的位置。此外,在操作部5中,可以省略电线承托部53。对于连接设备1b的电线承托部44b以及连接设备1d的电线承托部574d也一样。

关于连接设备1,从初始状态向非接线状态转移时的操作部5的旋转方向、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时的操作部5的旋转方向无需一定为相反方向,也可以是相同的方向。另外,当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时,无需一定使操作部5旋转,例如,如连接设备1c那样,可以通过使操作部5在侧方滑动等而使得弹性部件4从非接线状态向接线状态转移。

上述连接设备1、1a~1d可以在各种装置中用于连接电线。例如,连接设备1也可以用于继电器插头或者操作开关等。

只要不相互矛盾则可以适当地对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结构进行组合。

虽然对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说明,但已叙述的说明仅为示例而非限定性的记载。因此,可以说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则可以形成多种变形、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a~1d 连接设备

2、2a~2d 壳体

3、3a~3d 端子部

4、4a~4d 弹性部件

5、5a~5d 操作部

24、24a、24b 旋转轴

25c 引导面

26d 操作部载置部

261d(操作部载置部的)内表面

44b 电线承托部

45 电线接触部

46b 解除部

51、51a、51b 凸轮部

52 驱动部

53、574d 电线承托部

54、54a、54b 轴承

55a 识别部

56c 进退部

57d 缺口部

572d 突起部

81、81a~81d 恢复力矢量

82、82a~82d 基准线

91 电线

431b 承托面

513、513a~513d 第1部位

514、514a~514d 第2部位

531、575d 承托面。

技术分类

0612011562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