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式潜水电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对地下水开采管控力度越来越大,地表水的开采使用日益增多,普通潜水电泵在使用时,因为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导致电机整体温度升高,且电机自身的散热效果不佳,容易出现电机内部水气化导致电机内部部件缺水烧毁的问题,缩短了设备自身的使用寿命,影响整体的工作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自动补水、快速散热的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

本发明提供的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包括:外壳、底筒、顶盖、连接管和底座,外壳底端固定安装有底筒,外壳顶端设置有顶盖,外壳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连接管,外壳表面位于底座侧面固定安装有补水装置,补水装置包括外筒和连接口,外壳顶端设置有外筒,外筒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口,底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外壳顶端靠近顶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底筒内部等距开设有圆形孔槽,在使用中便于取出多余的热量,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的,补水装置还包括支撑杆、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外壳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外筒固定连接,外筒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内部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连接口一共分为两组,在使用中利用两个高低不一致的连接口,充分发挥气往高处水往低处流的特点,将内部多余的气体排出,并且补充水源。

优选的,连接装置包括螺纹槽、螺纹杆、连管、连接孔、啮合端、连接块和螺纹端,底座与外壳内部共同对称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底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管,连接管端部位于连管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底端固定安装有螺纹端,连管内部开设有啮合端,连管内部位于啮合端侧面开设有连接孔,啮合端与螺纹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底座底端位于外壳表面设置有密封垫,在使用中利用密封垫,保证底座与外壳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优选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固定杆、贴合槽、密封圈和贴合块,顶盖侧面固定安装有贴合块,外壳内部位于贴合块侧面开设有贴合槽,贴合槽与贴合块滑动连接,贴合槽内部设置有密封圈,顶盖与外壳内部共同对称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部螺纹安装有固定杆。

优选的,顶盖内部位于固定杆侧面开设有凹槽,在使用中方便对固定杆进行转动和调节,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连接管采用的是高压胶管,在使用中保证连接管输送水源时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轻易破损的情况。

优选的,顶盖内部开设有圆形孔槽,在使用中便于管路与内部泵体、电机的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

1、通过补水装置和连接装置的使用,可以稳定、高效的对将电机内部的气化水排出,其中充分利用气往高处水往低处流的特点,然后及时的补充水源,降低电机因缺水烧毁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电泵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设备自身的工作质量;

2、通过固定装置和补水装置的使用,可以对电泵外部进行降温处理,将多余的水源输送到外壳内部,使得水源直接与电泵的壳体进行接触,去除电泵多余的热量,使得整体的降温效果更加完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补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底筒;3、顶盖;4、连接管;5、底座;6、补水装置;61、外筒;62、支撑杆;63、固定螺母;64、固定螺栓;65、连接口;7、连接装置;71、螺纹槽;72、螺纹杆;73、连管;74、连接孔;75、啮合端;76、连接块;77、螺纹端;8、固定装置;81、固定槽;82、固定杆;83、贴合槽;84、密封圈;85、贴合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包括:外壳1、底筒2、顶盖3、连接管4和底座5。

实施例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外壳1底端固定安装有底筒2,外壳1顶端设置有顶盖3,外壳1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5,底座5上方设置有连接管4,外壳1表面位于底座5侧面固定安装有补水装置6,补水装置6包括外筒61和连接口65,外壳1顶端设置有外筒61,外筒61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口65,底座5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7,外壳1顶端靠近顶盖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8。

在使用中通过将300QJ200-180配YQS300-160电机的卧式泵放置到外壳1内部,然后定位好后通过固定装置8的使用,对外壳1开口处进行封闭,然后通过卧式泵正常使用,在运行时,可以通过连接装置7的使用后,对补水装置6与底座5进行连通,保证后续补水装置6内部的水源能够输送到外壳1内部的卧式泵的电机中,最后通过补水装置6的使用,对外壳1内部进行输送水源,一边对电机内部的水源进行补充,一边对泵体整体的壳体进行降温,实现降温、补水的目的。

参考图1所示,底筒2内部等距开设有圆形孔槽,在使用中便于取出多余的热量,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图4所示,补水装置6还包括支撑杆62、固定螺母63和固定螺栓64,外壳1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2,支撑杆62与外筒61固定连接,外筒61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母63,固定螺母63内部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64。

在使用中打开固定螺母63和固定螺栓64,对外筒61内部的水源进行补充,在通过连接口65和连接管4的使用,将外筒61内部的水源输送外壳1内部的电机中,利用气往高处水往低处流的特点,将电机内部气体排出和水箱里水流入电机内腔,降低电机运行温度,以及补充因温度过高而气化的水。

参考图4所示,连接口65一共分为两组,在使用中利用两个高低不一致的连接口65,充分发挥气往高处水往低处流的特点,将内部多余的气体排出,并且补充水源。

参考图5所示,连接装置7包括螺纹槽71、螺纹杆72、连管73、连接孔74、啮合端75、连接块76和螺纹端77,底座5与外壳1内部共同对称开设有螺纹槽71,螺纹槽71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72,底座5表面固定安装有连管73,连接管4端部位于连管73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6,连接块76底端固定安装有螺纹端77,连管73内部开设有啮合端75,连管73内部位于啮合端75侧面开设有连接孔74,啮合端75与螺纹端77螺纹连接。

在使用中通过将连接块76放置到连管73顶端,保证连接块76内部的凹槽与连接孔74进行对准,然后通过转动连接块76,使得连接块76底端的螺纹端77直接转入啮合端75内部,保证连管73与连接块76连接的稳定性,方便后续水源的输送。

参考图5所示,底座5底端位于外壳1表面设置有密封垫,在使用中利用密封垫,保证底座5与外壳1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参考图6所示,固定装置8包括固定槽81、固定杆82、贴合槽83、密封圈84和贴合块85,顶盖3侧面固定安装有贴合块85,外壳1内部位于贴合块85侧面开设有贴合槽83,贴合槽83与贴合块85滑动连接,贴合槽83内部设置有密封圈84,顶盖3与外壳1内部共同对称开设有固定槽81,固定槽81内部螺纹安装有固定杆82。

在使用中通过将顶盖3贴合到外壳1侧面开口处,使得贴合块85插入贴合槽83内部,在通过固定槽81和固定杆82的配合,对顶盖3自身的位置进行加固。

参考图6所示,顶盖3内部位于固定杆82侧面开设有凹槽,在使用中方便对固定杆82进行转动和调节,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参考图1所示,连接管4采用的是高压胶管,在使用中保证连接管4输送水源时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轻易破损的情况。

参考图1所示,顶盖3内部开设有圆形孔槽,在使用中便于管路与内部泵体、电机的连接。

实施例二:

参考图1所示,外筒61采用焊接的方式一体化完成,在使用中保证外筒61使用时的稳定性、密封性,便于后续输送水源。

工作原理:本发明带补水排气的卧式潜水电泵在使用时通过将300QJ200-180配YQS300-160电机的卧式泵放置到外壳1内部,然后定位好后通过固定装置8的使用,对外壳1开口处进行封闭,通过将顶盖3贴合到外壳1侧面开口处,使得贴合块85插入贴合槽83内部,在通过固定槽81和固定杆82的配合,对顶盖3自身的位置进行加固,然后通过卧式泵正常使用,在运行时,可以通过连接装置7的使用后,对补水装置6与底座5进行连通,通过将连接块76放置到连管73顶端,保证连接块76内部的凹槽与连接孔74进行对准,然后通过转动连接块76,使得连接块76底端的螺纹端77直接转入啮合端75内部,保证连管73与连接块76连接的稳定性,方便后续水源的输送,保证后续补水装置6内部的水源能够输送到外壳1内部的卧式泵的电机中,最后通过补水装置6的使用,对外壳1内部进行输送水源,打开固定螺母63和固定螺栓64,对外筒61内部的水源进行补充,在通过连接口65和连接管4的使用,将外筒61内部的水源输送外壳1内部的电机中,利用气往高处水往低处流的特点,将电机内部气体排出和水箱里水流入电机内腔,降低电机运行温度,以及补充因温度过高而气化的水,一边对电机内部的水源进行补充,一边对泵体整体的壳体进行降温,实现降温、补水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