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污染河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近9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农村每年有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附近的水体,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愈加恶化,形成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

目前,国内外处理面源污染主要采用人工湿地法、稳定塘法以及土地过滤法等。人工湿地法是国内外推广利用多年的治理污染的技术,目前主要是表面流和潜流两种人工湿地,这种技术处理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大,构建成本高。稳定塘法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总称,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处理时间较长等缺点。土地过滤法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一系列过程进行处理,相对于其他技术具有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力负荷低、处理能力差以及占地面积大。以上方法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而且难以针对农村污染河道,由于河道较长,走向复杂,很难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并能逐级逐段处理污染河道,而且无需将河水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具有占地小、处理效率高,并能灵活适应河道走向,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有效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在河道内以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第三挡水板分隔出有氧处理段和无氧处理段,同时在岸堤外挖设循环处理塘以及第一回流沟和第二回流沟,可逐级逐段处理污染河道,而且无需将河水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具有占地小、处理效率高,并能灵活适应河道走向,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有效治理。

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1)在河道内沿河道上游1至河道下游2的方向上嵌入第一挡水板 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所述第一挡水板4与第二挡水板5之间形成有氧处理段7,所述第二挡水板5与第三挡水板6之间形成无氧处理段8;

(2)在岸堤3外挖设循环处理塘10、第一回流沟11和第二回流沟 12,所述第一回流沟11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10、有氧处理段7的前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流沟12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10、无氧处理段8的前端连通;

(3)所述无氧处理段8的表面以悬浮块13密封;

(4)用水泵抽取有氧处理段7下游污泥至循环处理塘10,浓缩并活化后得到活化污泥,将得到的活化污泥通过第一回流沟11排入有氧处理段7的前端;

(5)用水泵抽取无氧处理段8下游污泥至循环处理塘10,浓缩后通过第二回流沟12排入无氧处理段8的前端;

(6)上述第(4)步与第(5)步间歇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均可升降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处理塘10底部安装鼓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中间以横隔板9贯穿,并将河道、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 分成两部分;所述两个岸堤3外均挖设循环处理塘10、第一回流沟11 和第二回流沟12;所述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被横隔板9分成的两部分可独立进行升降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悬浮块1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箱体,所述悬浮块13 的顶部为顶板14,所述悬浮块13的底部为底板15,所述顶板14和底板 15通过支撑柱16与密封块17连接;所述顶板14与密封块17之间形成顶部净水槽18,所述底板15与密封块17之间形成底部净水槽19。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4为镂空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5的表面粗糙。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5底部连接旋板20。

进一步的,净水植物通过顶板种植在顶部净水槽18内。

进一步的,所述净水植物为狐尾草。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在河道内以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第三挡水板分隔出有氧处理段和无氧处理段,同时在岸堤外挖设循环处理塘以及第一回流沟和第二回流沟,可逐级逐段处理污染河道,而且无需将河水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具有占地小、处理效率高,并能灵活适应河道走向,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有效治理;

2、添加横隔板后,并将河道分成两部分,通过以其中一部分河道继续流通河水,另一部分河道则进行污染处理,可使本发明能适用于水流较快或水流量较大的河道,提升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3、无氧处理段的表面以悬浮块密封,可提供无氧环境;悬浮块底部净水槽则可附着厌氧菌处理污水,顶部净水槽种植净水植物以消耗N、P,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综合治理;

4、循环处理塘中处理后的污泥可集中转运至田地进行填肥;

5、本发明立足于河道治理必须兼顾河水治理和污泥治理,使河道整体净化:以河底污泥为原始活性污泥进行活化、浓缩,然后分散在河水中进行处理,不仅能同时治理河水和污泥,而且能达到清理河底污泥、疏通河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态沟塘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河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悬浮块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河道上游,2-河道下游,3-岸堤,4-第一挡水板,5-第二挡水板,6-第三挡水板,7-有氧处理段,8-无氧处理段,9-横隔板,10- 循环处理塘,11-第一回流沟,12-第二回流沟,13-悬浮块,14-顶板, 15-底板,16-支撑柱,17-密封块,18-顶部净水槽,19-底部净水槽,20- 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枯水期时选择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闸上村500m河道,其利用本发明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进行河道治理,其主要工程如下:

第一步:在岸堤3外挖设循环处理塘10、第一回流沟11和第二回流沟12,第一回流沟11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10、有氧处理段7的前端连通,第二回流沟12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10、无氧处理段8 的前端连通;

第二步:用水泵抽取河底污泥至循环处理塘10,上层多余水分经第一回流沟11重新流入河道,然后开启循环处理塘10底部的鼓气装置,得到活化污泥;

第三步:在河道内沿河道上游1至河道下游2的方向上嵌入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均可升降调节;第一挡水板4与第二挡水板5之间形成有氧处理段7,第二挡水板5与第三挡水板6之间形成无氧处理段8;

第四步:调节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在无氧处理段8的表面铺设悬浮块13进行密封;悬浮块13 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箱体,悬浮块13的顶部为顶板14,悬浮块13的底部为底板15,顶板14和底板15通过支撑柱16与密封块17连接;顶板14 与密封块17之间形成顶部净水槽18,底板15与密封块17之间形成底部净水槽19;顶板14为镂空板,底板15的表面粗糙,底板15底部连接旋板20;狐尾草通过顶板种植在顶部净水槽18内;

第五步:将第二步得到的活化污泥通过第一回流沟11排入有氧处理段7的前端;

第六步:第二步和第五步连续处理1天后,排空循环处理塘10,然后将水泵转移至无氧处理段8下游,抽吸河底污泥至循环处理塘10,浓缩后经第二回流沟12重新在无氧处理段8前端分散;第二步+第五步与第六步间歇操作,从06:00-18:00执行第二步+第五步,循环处理塘 10将有氧处理段7下游污泥活化并排入有氧处理段7的前端,从18:00- 次日06:00执行第六步,循环处理塘10将无氧处理段8下游污泥浓缩然后在无氧处理段8前端分散;

第七步:处理3天后,循环处理塘10中污泥少部分循环排入有氧处理段7或无氧处理段8前端,大部分通过排污车转运至田地进行填肥;

第八步:处理5天后,河道治理完成,拆除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回填循环处理塘10、第一回流沟11和第二回流沟12;完成此河段治理后,可以相同的方法治理其他河段。

经5天处理后,无氧处理段内河水中总N浓度从6.2ppm降低至 1.6ppm,总P浓度从2.5ppm降低至0.4ppm,治理河段河底淤泥有机质含量从5.3%降低至1.1%。

上述农村污染河道治理方法中,可在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中间以横隔板9贯穿,使河道、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分成两部分;两个岸堤3外均挖设循环处理塘10、第一回流沟11和第二回流沟12;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被横隔板9分成的两部分可独立进行升降调节。

添加横隔板后,并将河道分成两部分,通过以其中一部分河道继续流通河水,另一部分河道则进行污染处理,可使本发明能适用于水流较快或水流量较大的河道,提升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利用缓冲带内嵌入生态沟塘拦截农田氮磷径流的方法
  • 生态河道水资源治理再利用系统及其河道水资源治理方法
  • 利用生态沟塘系统防治山区/半山区农村面源污染的方法
  • 利用生态沟塘系统防治山区/半山区农村面源污染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63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