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除疤痕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除疤痕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疤痕(瘢痕)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疤痕(又称为瘢痕)是机体对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修复反应,当皮肤的损伤深及真皮或大面积的表皮缺损或机体自我产生的纤维细胞受损,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转由纤维组织替代修复,这样就出现了疤痕。疤痕是创伤愈合留下的痕迹,也是组织修复愈合的最终结果。疤痕过度增生会形成瘢痕疙瘩(Keloid),即隆起、坚硬、凸起的丘疹和边界不清的斑块,伴有红斑或棕色色素沉着而导致的颜色加深。瘢痕疙瘩不仅造成损伤局部的形态改变,还可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丧失,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增生性疤痕的特征是真皮组织的增殖、成纤维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基质在长时间内过度沉积以及持续的炎症和纤维化。增生性疤痕由于含有过度沉积的胶原蛋白,具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结节,会导致挛缩、抗拉强度低和疤痕凸起。

使用物理方法治疗瘢痕,在1965年首次被医学教科书记载。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进展,物理治疗瘢痕的方法已经从简单的外科手术切除拓展到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硅酮胶压迫治疗。水凝胶敷料因为可以使皮肤保留充足的水分,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水凝胶敷料能够为伤口创造适宜的愈合微环境,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伤口护理,抑制疤痕的增生。在现有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硅酮凝胶被广泛使用,但因其含有硅油等物质,在治疗瘢痕时会引发皮肤瘙痒、泛红,具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Mohan PLB,IP Int J AesthetHealth Rejuvenation 2021;4(1):19-20.)但是,单独使用物理疗法或药物治疗瘢痕疙瘩后极高的复发率一直是临床中最大的问题。为了有效降低复发率,物理治疗往往结合药物治疗进行联合治疗。Nor N M等人在随机分组的患者中分别使用硅胶辅料联合0.05%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发现联合硅胶压迫治疗的患者的疗效虽与局部使用曲安奈德治疗的患者相同,但是疼痛感以及副作用明显较少(Nor N M,ClinicalDrug Investigation,2017,37(3):295-301.)。但是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产生过敏、皮肤坏死等副作用。副作用1.过敏:如发生对糖皮质激素过敏,引起皮肤过度免疫反应,通常会表现为皮肤瘙痒、肿胀等。需要遵从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治疗。副作用2.皮肤坏死:瘢痕打激素能够使局部皮肤逐渐萎缩,达到去除瘢痕的作用。但是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周围神经造成损伤,引起皮肤坏死。

藏红花又名西红花、番红花,原植物为鸢尾科番红花Crocos stivus L,药用部位是其干燥的柱头,原产地中海及中亚地区,目前我国上海等地大面积栽培,是传统的名贵中药。藏红花可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痛经,经闭,癥瘕,温毒发斑,产后瘀阻,忧郁痞闷,惊悸发狂,吐血,跌打肿痛等症。藏红花的水溶性色素主要是藏红花素(crocin),藏红花素是类胡萝卜素类二萜类化合物,主要由藏红花酸(crocetin)与β-D-葡萄糖、龙胆二糖等组成的糖苷,亦称作西红花苷,是藏红花中的重要活性成分。藏红花素因为具有糖基结构所以穿透皮肤能力较差,藏红花素水解后可以制备藏红花酸(王吉宇等,食品工业科技,2021,42(23):176-183.)。藏红花酸又称西红花酸和番红花酸,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化学式C20H24O4,有全反式和顺式的异构体。藏红花酸在抗氧化、抗肿瘤、抗抑郁、治疗帕金森症、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改善视力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没有藏红花酸抑制瘢痕增生的研究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疤痕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除疤痕凝胶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羟丙甲基纤维素硬脂氧醚(Sangelose)0.25~1.5%、1,3-丁二醇1%~10%、甘油1%~10%,余量为水。

所述除疤痕凝胶剂中添加其重量0.05~0.5%的藏红花酸。

优选,按质量百分比计,藏红花酸0.05~0.1%、0.1mol/L氢氧化钠1~2%、羟丙甲基纤维素硬脂氧醚(Sangelose)0.5~1%、1,3-丁二醇5~10%、甘油5~10%、抗氧化剂0.1~0.2%,余量为水。

所述藏红花酸为全反式藏红花酸(A)和/或顺式藏红花酸(B),

所述藏红花酸为全反式藏红花酸(A)和顺式藏红花酸(B);A与B的质量比为70~95:5~30,较优为80~87:13~20。

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维生素E、维生素C、异维生素C钠、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及上述物质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羟丙甲基纤维素硬脂氧醚(Sangelose)型号为60L和/或90L;其中,混合时Sangelose 60L和Sangelose 90L的质量比为1~2:0~1。

一种除疤痕凝胶剂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比例,在搅拌条件下向水中加入羟丙甲基纤维素硬脂氧醚(Sangelose)使其分散均匀形成凝胶溶液;在将1,3-丁二醇和甘油加入混合均匀,制得除疤痕凝胶剂;

或,

(1)按上述比例,在搅拌条件下向水中加入羟丙甲基纤维素硬脂氧醚(Sangelose)使其分散均匀形成凝胶溶液;在将1,3-丁二醇和甘油加入混合均匀,待用;

(2)将藏红花酸分散于等当量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

(3)将上述步骤(1)和(2)得到的溶液和抗氧剂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4~7.4,较优pH值为5.0~6.0,持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藏红花酸凝胶。

一种除疤痕凝胶剂的应用,所述除疤痕凝胶剂在抑制瘢痕增生、抑制和去除疤痕中的应用。

一种除疤痕凝胶剂的应用,所述藏红花酸的凝胶剂在作为修复创伤面、抑制疤痕的异常增生、去除色素沉着、美白、防止紫外线损伤、抗辐射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本发明凝胶剂是一种具有高含水率的凝胶,能够抑制创伤瘢痕的过度增生,使皮肤创口愈合光滑平整,能在创面局部形成保护屏障,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抑制瘢痕的异常增生、还可去除色素沉着、美白、防止紫外线损伤、抗辐射,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其中藏红花酸与Sangelose结合使用,促进藏红花酸释放,增加疗效;同时凝胶成膜后,这种封闭的环境可以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从而降低毛细血管的活动,减少成纤维细胞诱导的胶原沉积和瘢痕增生。

附图说明

图1.藏红花酸凝胶和空白凝胶;

图2.藏红花酸凝胶的显微照片;

图3.藏红花酸凝胶剂的高温稳定性实验第0、5、10天外观照片(60℃)

图4.藏红花酸浓度对HKF细胞迁移的影响;

图5.藏红花酸浓度对HKF细胞划痕愈合率的影响;

图6.兔耳瘢痕增生照片(给药第28天);

图7.给药第28天瘢痕部位的HE染色显微图;

图8.给药28天后瘢痕增生系数图;

图9.给药第28天瘢痕部位的Masson染色显微图;

图10.给药第28天瘢痕部位胶原纤维密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1%、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60L 1.0%、1,3-丁二醇5%、甘油5%、抗氧剂BHT 0.2%,加无菌水至全量。

藏红花酸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1)在1000rpm的搅拌条件下向水中加入Sangelose60L使其分散均匀形成凝胶溶液;在将1,3-丁二醇和甘油加入混合均匀,制得空白凝胶;

(2)将藏红花酸分散于等当量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

(3)将上述步骤(1)和(2)得到的溶液和抗氧剂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至5,持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形成藏红花酸凝胶,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

实施例2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1%、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60L 0.25%、Sangelose 90L 0.25%,1,3-丁二醇10%、甘油10%、抗氧剂BHT0.2%,加无菌水至全量100%。

制备步骤如下:按上述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1)在1000rpm的搅拌条件下向水中加入Sangelose60L和Sangelose 90L使其分散均匀形成凝胶溶液;在将1,3-丁二醇和甘油加入混合均匀,制得空白凝胶;

(2)将藏红花酸分散于等当量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

(3)将上述步骤(1)和(2)得到的溶液和抗氧剂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至6,持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形成藏红花酸凝胶,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

实施例3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05%、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60L 1.5%、1,3-丁二醇5.0%、甘油5.0%、抗氧剂维生素E 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4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5%、0.1mol/L氢氧化钠0.1%、Sangelose 60L 1.0%、Sangelose 90L 0.5%、1,3-丁二醇5.0%、甘油5.0%、抗氧剂BHT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5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1%、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60L 0.5%、Sangelose 90L 0.5%、1,3-丁二醇5%、甘油5%、抗氧剂维生素E0.2%,加无菌水至全量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6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5%、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90L 0.5%、1,3-丁二醇10%、甘油10%、抗氧剂BHT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7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05%、0.1mol/L氢氧化钠0.05%、Sangelose 90L 1.5%、1,3-丁二醇5%、甘油5%、抗氧剂维生素E 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8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顺式藏红花酸0.1%、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60L 1.0%、1,3-丁二醇5.0%、甘油5.0%、抗氧剂维生素E 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9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085%,顺式藏红花酸0.015%、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60L 1.0%、Sangelose 90L0.5%、1,3-丁二醇5.0%、甘油5.0%、抗氧剂BHT 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10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顺式藏红花酸0.5%、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60L 0.5%、Sangelose 90L0.5%、1,3-丁二醇5.0%、甘油5.0%、抗氧剂BHT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11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反式藏红花酸0.05%,顺式藏红花酸0.05%、0.1mol/L氢氧化钠1.0%、Sangelose 90L 0.5%、1,3-丁二醇10%、甘油10%、抗氧剂维生素E 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藏红花酸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顺式藏红花酸0.05%、0.1mol/L氢氧化钠1.5%、Sangelose 90L 1.5%、1,3-丁二醇5.0%、甘油5.0%、抗氧剂BHT0.2%,加无菌水至全量。

实施例13

Sangelose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Sangelose 60L 1.0%、1,3-丁二醇5.0%、甘油5.0%,加无菌水至全量。Sanglose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在1000rpm的搅拌条件下向水中加入Sanglose 60L使其分散均匀形成凝胶溶液;在将1,3-丁二醇和甘油加入混合均匀,制得除疤痕凝胶剂;

实施例14

Sangelose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Sangelose 60L 0.5%、Sanglose 90L0.5%、1,3-丁二醇5.0%、甘油5.0%,加无菌水至全量。Sanglose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在1000rpm的搅拌条件下向水中加入Sanglose 60L和Sangelose90L使其分散均匀形成凝胶溶液;在将1,3-丁二醇和甘油加入混合均匀,制得除疤痕凝胶剂;

实施例15

Sangelose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Sangelose 90L 1.5%、1,3-丁二醇5.0%、甘油5.0%,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6

Sangelose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Sangelose 90L 0.5%、1,3-丁二醇10%、甘油10%,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7

Sangelose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Sangelose 60L 0.5%、1,3-丁二醇10%、甘油10%,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7

Sangelose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Sangelose 60L 0.25%、Sangelose90L0.25%、1,3-丁二醇5.0%、甘油5.0%,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式如同实施例14

实施例18

Sangelose凝胶剂,按质量分数计,Sangelose 60L 1.5%、1,3-丁二醇10%、甘油10%,加无菌水至全量。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3

应用例1:凝胶外观评价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凝胶剂外观应均匀、细腻,且在常温时可保持胶状、不干涸或液化。确定考察指标为凝胶剂的成型性、涂展性、光泽度、均匀度、p H值及稳定性,考察凝胶剂的成型情况。本实验综合评分满分为15.0分,其中成型性占2.0分、涂展性占2.0分、光泽度占3.0分、均匀度占3.0分、pH

值占2.0分、稳定性占3.0分(离心1.0分、热恒温1.0分、低温1.0分),综合评分标准见表1。

选取上述实施例制备的凝胶剂进行综合评分,评价细则及结果如下所示:

表1综合评分表(15分)

实验结果:

表2综合评分结果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凝胶质地均匀、易于涂展,温和不刺激。

应用例2:藏红花酸凝胶的质量评价

实验方法:

按照实施例1藏红花酸凝胶的处方和制备方法,制备3份藏红花酸凝胶样品,肉眼观察、拍摄,藏红花酸凝胶外观、颜色、均一度。用解剖针挑取少量藏红花酸凝胶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凝胶中藏红花酸形态并拍照。

采用pH计测定藏红花酸凝胶的pH值。取3份藏红花酸凝胶样品各1.0g,分别加入10mL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超声10min使之分散均匀,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通则0631pH值测定法测定各样品pH值。

取3份藏红花酸凝胶样品各0.1g置于25mL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水后,称重,超声20min,使凝胶溶解分散,称重补齐失重。使用10mL的移液管向锥形瓶中加入9.0mL的甲醇,称重,置于4℃冰箱中静置1h等待大分子材料沉淀,超声2min,称重补齐失重。取上清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进行HPLC分析,测定凝胶中藏红花酸的含量。

实验结果:

藏红花酸凝胶的外观以及显微形态如图1和图2所示。制备的藏红花酸凝胶为红色、色泽亮丽、稠度适宜的凝胶,外观均匀细腻。三个批次的藏红花酸凝胶的pH值为5.81±0.03,藏红花酸含量为0.101±0.002%。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有关凝胶中药物含量的规定,产品中的原料药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本凝胶中的藏红花酸的含量合格。

应用例3:藏红花酸凝胶的高温稳定性实验

实验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藏红花酸凝胶的处方和制备方法,同时替换加入不同的抗氧化剂,处方如表3所示:

表.3含不同抗氧化剂的藏红花酸凝胶处方

制备藏红花酸凝胶平行样品3份,每份样品取3.0g分装于5mL透明样品瓶中,置恒温箱中60℃下放置第0、5、10天取样拍照、检测制剂中藏红花酸含量。

实验结果:

表4藏红花酸制制剂的高温稳定性第0、5、10天实验结果(n=6)

在60℃条件下放置第0、5、10天后,凝胶剂外观如图3所示,制剂中藏红花酸含量变化结果如表4所示。

在藏红花酸凝胶中,5天后,所有处方的外观为均匀的红色与0天无差异,含有0.2% BHT的藏红花酸凝胶藏红花酸的含量略高于不含BHT的藏红花酸凝胶。10天后,所有处方的外观为均匀的红色与0天无差异,含有0.2% BHT的藏红花酸凝胶中藏红花酸的含量显著高于不含BHT的藏红花酸凝胶,提示在高温下,BHT在凝胶中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提高稳定性的作用。

应用例4:细胞划痕实验

实验方法:

将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接种在6孔板中并生长至约90%汇合。用无菌移液器尖端沿直线划伤细胞单层,形成1mm宽度的伤口。用PBS洗涤两次以去除脱落的细胞,然后与对照溶液(培养基中加入万分之一的DMSO)和不同浓度(0.1、1.0,10.0μM)全反式藏红花酸在37℃下保存48小时。在刮痕后和培养0、12、24、48小时后立即拍摄照片,将图片导ImageJ测定划痕愈合率。

实验结果:

拍摄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的照片如图4所示,对图片中的划痕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组分相对划痕面积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在实验36~48h后,藏红花酸(0.1~10.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这说明藏红花酸是潜在的瘢痕抑制剂,可以开发成治疗瘢痕的外用制剂。

应用例5:外观观察及瘢痕量化评分

实验方法:

使用25只清洁级日本长耳兔,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MORRIS D E,WU L,ZHAOL L,et al.Acute and chronic animal models for excessive dermal scarring:Quantitative studies[J].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1997,100(3):674-681.)。造模成功后,将25只实验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阳性药(地塞米松)组、无治疗模型组、硅酮疤痕凝胶组、实施例1制备的藏红花酸凝胶组和实施例13制备的Sangelose凝胶组。对给药的创面,每日给予0.1g药物均匀涂抹在创面表面,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4周。在给药第28天,采用静脉注射5mL空气处死,用数码相机摄影记录创面形态,采集伤口组织进行组织学评价。

在开始给药后,每周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表5)进行评分,评估包括瘢痕组织的颜色、厚度、柔软度和血管分布。评分最高为15分,最低为0分,其评分越高,兔耳瘢痕增生越严重。评分结果如表6。

表5:瘢痕量化评分表

实验结果:

如图6所示,在给药后的第28天。模型组:创面中心有明显的凸起,收缩、发红、可触及,有明显的瘢痕增生现象,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创面平整、发红少、无瘢痕增生现象。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凝胶组创面中心有极小突起,发红,不可触及,有轻度的瘢痕增生趋势。与模型组比较,硅酮疤痕凝胶创面有凸起,发红少,有轻度瘢痕增生现象。与模型组比较,藏红花酸凝胶组创面平整,无发红,无瘢痕增生现象,瘢痕外观图表明藏红花酸凝胶对于瘢痕部位的增生的治疗效果良好,优于硅酮疤痕凝胶组。硅酮疤痕凝胶因含有硅油等物质,在治疗瘢痕时会引发皮肤瘙痒、泛红,而藏红花酸凝胶不含有硅油,且含水率高,在治疗时促进更好的皮肤水合作用,增强疗效。

表6:给药第1周、2周、3周、4周后兔耳瘢痕量表评分

如表6所示,与模型组相比,Sangelose凝胶组可以有效的抑制瘢痕的增长,与Sangelose凝胶相比,藏红花酸凝胶组可以显著的抑制瘢痕的增生,与硅酮疤痕凝胶组相比,藏红花酸凝胶可以显著的抑制瘢痕的增生,使瘢痕外观更接近正常兔耳肤色。

应用例6:瘢痕部位的HE染色与瘢痕增生指数结果

实验方法:

按照上述应用例5的实验方式给药28天后,采集兔耳瘢痕组织对其进行切片H&E染色,显微镜镜检,图像采集分析。使用Image J对图像进行瘢痕增生指数(SEI)测定。

实验结果:

表7:给药后兔耳瘢痕增生指数测定(x±s)

组织学分析藏红花酸凝胶对兔耳创面的抗瘢痕作用,结果如图7所示。给药28天后,藏红花酸凝胶组与模型组相比角质层完整,表皮薄,真皮层中有大量成纤维细胞,排列较整齐,胶原纤维密度较低,对瘢痕增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地塞米松组相比,藏红花酸凝胶组治疗效果与其相似,但角质层恢复的更完整,表皮更薄。Sangelose凝胶组与模型组相比角质层较薄,表皮较薄,真皮层中可见成纤维细胞浸润,分布不均匀,胶原纤维密度大,Sangelose凝胶对瘢痕增生也有显著的抑制效果。,Sangelose凝胶抑制瘢痕的增生的机制可能与硅酮凝胶类的抑制瘢痕增生的机制相同,即所谓的“湿性愈合”理论,可以形成光滑的伤口愈合创面。

为了量化不同的瘢痕部位增生的差异,测量上述四个组分瘢痕部位的瘢痕增生系数如图8和表7所示。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的瘢痕厚度明显降低(P<0.05),SEI数值低于1.6,此组瘢痕部位未发生增生。Sangelose凝胶组与模型组比较,瘢痕厚度明显降低。藏红花酸凝胶组与Sangelose凝胶组比较,瘢痕区域厚度进一步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EI数值低于1.6,瘢痕部位未发生增生。

应用例7:瘢痕部位Masson染色与胶原纤维密度结果

实验方法:

按照上述应用例5记载的实验方式给药28天后,采集兔耳瘢痕组织对其进行切片Masson染色,显微镜镜检,图像采集分析。使用Image J对图像进行胶原纤维密度的测定测定。

实验结果:

表.8给药第28天瘢痕部位胶原纤维密度(n=5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空白凝胶组相比,

给药第28天后,对瘢痕组织进行Masson染色,结果如上图9所示,胶原密度的测定结果如图10和表8所示。模型组与正常皮肤比较,胶原纤维密度高(*P<0.05),排列杂乱,造模成功。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相比胶原纤维密度更低(*P<0.05),排列整齐。空白凝胶组与模型组相比胶原纤维密度低(*P<0.05),排列较整齐。藏红花酸凝胶组与Sangelose凝胶组相比胶原纤维密度显著降低(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藏红花酸凝胶剂可以有效的去除瘢痕,抑制瘢痕增生。

相关技术
  • 一种外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一种醋酸氯己定抑菌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抑菌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硅凝胶疤痕贴及制备方法
  • 促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治疗手术增生疤痕、烧烫伤疤痕、疤痕疙瘩的药膏及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2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