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4:28


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公告号为CN11074802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多组空心砖,空心砖的一侧开设有U形槽,U形槽所在平面与固定板的一面相接触,固定板的另一面均匀开设有多组锚杆孔,锚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伸入到U型槽内。通过连接杆将两组固定板表面相邻的连接件连接,并通过螺纹杆和连接件的固定孔将连接杆固定,使得多组固定板的向上拼接方便,通过多组高度不同的空心砖和固定板的配合,使得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的建造方便。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仅仅是对高度方向上分布的固定板进行拼接和限位,对于分布在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固定板则是无法定位,使得固定板向上拼接的过程中,同一水平方向分布的固定板之间易产生高度差,导致墙体结构规整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难以对水平方向上相邻的固定板之间进行高度定位,墙体结构规整度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相互拼合的若干墙体本体,相邻的所述墙体本体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上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上安装座上设有第二连接组件,相邻两所述墙体拼合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机构连接相邻的墙体本体,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使得同一个面上的若干块墙体本体相互连接,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不仅实现了对墙板本体高度方向上的定位,还完成了对墙板本体水平方向上的定位,使得墙体结构的规整度得到提高,进而提升了墙体结构的规整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安装座底端的一对V形板,一对所述V形板开口相背设置并与所述下安装座铰接,所述V形板插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板铰接在下安装座上,于上下两墙体本体的插接过程中,V形板逐渐插入到相邻的上安装座上的第二连接组件中,完成对上下两墙体本体之间的初步插接工作。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抵接块,所述上安装座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上安装座朝向相邻所述下安装座的面,所述抵接块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之间设有供所述V形板插入的让位槽,所述V形板插入所述让位槽后与所述抵接块抵接,所述上安装座、V形板与抵接块上同轴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放墙体本体的过程中,一对V形板在重力作用下相互靠接,并伴随着吊放工序逐步伸入容纳腔中。抵接块的顶端在吊放墙体本体的过程中逐步伸入一对V形板之间,使得一对V形板向上翻起,填充容纳腔。最后,墙体本体吊到位后,操作者将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安装座、V形板并螺纹连接到抵接块上,完成对V形板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V形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抵接珠,一对所述V形板上的一对所述抵接珠相互靠接形成供所述抵接块插入的抵接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对V形板的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抵接珠,一对抵接珠之间相互靠接形成供抵接块顶端伸入的抵接间隙,使得抵接块在墙体本体吊放过程中,可先通过抵接间隙进入到一对V形板之间,方便了抵接块与一对V形板之间的连接定位工作。

可选的,所述上安装座和所述下安装座上均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钢筋,所述钢筋通过所述通孔依次穿过相邻的所述上安装座或所述下安装座,所述钢筋穿出所述通孔的部位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钢筋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通过通孔依次穿过相邻的上安装座或下安装座,固定组件对钢筋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使得相邻的上安装座或下安装座被锁接在一起,完成了对相邻两墙体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工作。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U形叉,所述U形叉卡接于所述钢筋上,所述U形叉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钢筋上贯穿设有供所述限位杆插入的限位孔,所述U形叉内设有安装垫块,所述U形叉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抵紧在所述安装垫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叉上的限位杆于卡接过程中插入钢筋上的限位孔中,使得钢筋不易发生横向窜动。而后操作者将安装垫块放到U形叉内,一方面是对U形叉起到了支护作用,使得U形叉的两个脚彼此分离,形成供钢筋容纳的空间;另一方面,操作者拧紧锁紧螺母,使得锁紧螺母抵紧在安装垫块上,相较于锁紧螺母直接抵紧在钢筋上的情况,抵紧在安装垫块上提升了锁紧螺母安装的稳定性,起到了防松作用。

可选的,所述墙体本体包括一对横龙骨,一对所述横龙骨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竖龙骨,所述竖龙骨与所述横龙骨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横龙骨与所述竖龙骨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体本体内预埋横龙骨和竖龙骨,提升了墙体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得该墙体本体可承受更大的荷载。

可选的,所述横龙骨与所述竖龙骨之间形成有隔温腔,所述隔温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隔温腔内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穿设于所述隔热材料中,用以限制所述隔热材料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温腔中填充隔热材料,隔断了装配好的装配式建筑室内外之间的热传递,减少了室内能量的逸散,符合节能的生态理念。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束缚网,所述束缚网包覆于所述隔热材料上,所述隔热腔中设有若干扦插杆,若干所述扦插杆穿设于所述隔热材料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缚网包覆在隔热材料上,对隔热材料的位置进行了限制,使得隔热材料在隔热腔中不易发生沉降现象,减少了该种建筑墙体长时间使用后隔热材料发生沉降引起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的情况。在隔热腔中扦插若干扦插杆,则是对束缚网以及设于束缚网内的隔热材料的横向位置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得隔热材料在隔热腔内不易发生横向窜动。

可选的,所述扦插杆上间隔分布有若干倒刺,若干所述倒刺沿所述扦插杆的延伸方向呈螺旋状分布,所述倒刺朝向背离所述扦插杆穿插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于扦插杆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设若干倒刺,扦插杆插入束缚网和隔热材料中时,倒刺在压力作用下贴附于扦插杆上,使得扦插杆可顺利插入束缚网机隔热材料中。

扦插杆扦插到位后,由于倒刺时朝向背离扦插杆穿插方向倾斜设置的,那么一旦扦插杆扦插到位,倒刺便会与束缚网彼此勾连,减少了扦插杆出现窜动,以致影响隔热材料的隔热保温效果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连接机构连接相邻的墙体本体,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使得同一个面上的若干块墙体本体相互连接,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不仅实现了对墙板本体高度方向上的定位,还完成了对墙板本体水平方向上的定位,使得墙体结构的规整度得到提高,进而提升了墙体结构的规整度;

2、在吊放墙体本体的过程中,一对V形板在重力作用下相互靠接,并伴随着吊放工序逐步伸入容纳腔中。抵接块的顶端在吊放墙体本体的过程中逐步伸入一对V形板之间,使得一对V形板向上翻起,填充容纳腔。最后,墙体本体吊到位后,操作者将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安装座、V形板并螺纹连接到抵接块上,完成对V形板的安装;

3、U形叉上的限位杆于卡接过程中插入钢筋上的限位孔中,使得钢筋不易发生横向窜动。而后操作者将安装垫块放到U形叉内,操作者拧紧锁紧螺母,使得锁紧螺母抵紧在安装垫块上,相较于锁紧螺母直接抵紧在钢筋上的情况,抵紧在安装垫块上提升了锁紧螺母安装的稳定性,起到了防松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整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除去连接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插接完成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于插接过程中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墙体本体;11、横龙骨;12、竖龙骨;13、自攻螺钉;2、连接机构;21、上安装座;211、容纳腔;212、让位槽;213、螺栓孔;22、下安装座;221、通孔;222、卡接槽;23、第一连接组件;231、V形板;232、抵接珠;24、第二连接组件;241、抵接块;242、固定螺栓;3、钢筋;31、限位孔;4、固定组件;41、U形叉;42、限位杆;43、安装垫块;44、锁紧螺母;5、限位组件;51、束缚网;52、扦插杆;53、倒刺;6、抵接间隙;7、隔温腔;8、隔热材料;9、连接板;10、卡接块;14、浇筑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1,墙体本体1包括一对相向设置的横龙骨1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横龙骨11采用截面呈C字型的结构。一对横龙骨11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竖龙骨12,本申请中以一对横龙骨11之间对应设置三根竖龙骨12为例进行介绍,横龙骨11与竖龙骨12之间通过自攻螺钉13相连。

横龙骨11和竖龙骨12预埋在建筑墙体中,提升了墙体本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该建筑墙体可承受更大的荷载,提升了该建筑墙体的承重能力。

参照图1和图2,另外,横龙骨11与竖龙骨12之间形成有隔温腔7,隔温腔7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8,本申请中的隔热材料8为市面上常见的保温岩棉。然而,常见的保温岩棉通常是直接嵌装在建筑墙体内部的,由于保温岩棉结构松散,与建筑墙体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连接结构,长时间使用后,保温岩棉易出现沉降的情况,影响建筑墙体的隔热保温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于隔温腔7内设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用以对保温岩棉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保温岩棉于隔温腔7中不易出现沉降。具体地。限位组件5包括束缚网51,本申请中的束缚网51为钢丝网,束缚网51包覆在保温岩棉上,使得隔热材料8结构紧凑,降低了保温岩棉出现沉降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限位组件5还包括穿设于隔温腔7中的若干扦插杆52,若干扦插杆52沿着墙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贯穿被束缚网51束缚的隔热材料8,对隔热材料8的位置进行了进一步限制,使得墙体本体1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够具有较佳的隔热保温性能。

此外,扦插杆52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倒刺53,若干倒刺53呈螺旋状均布在扦插杆52上,倒刺53朝向背离扦插杆52扦插方向倾斜设置,使得扦插杆52扦插到位后,不易被拔出,进而提升了隔热腔中的隔热材料8安装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为了提升建筑墙体整体的结构规整度,使得完工后的建筑墙体具有强稳固性,本申请中在相互拼合的若干墙体本体1之间设置了连接机构2,使得相邻的墙体本体1连接成一个整体。

参照图3和图4,连接机构2包括上安装座21和下安装座22,本申请中每一块墙体本体1上均设有一对上安装座21和一对下安装座22,一对上安装座21一一对应焊接在墙体本体1顶端的两个顶角上,一对下安装座22一一对应焊接在墙体本体1底端的两个顶角上。在实际拼接过程中,首先进行对相邻墙体本体1在竖直方向上的拼接工作,而后再对相邻的墙体本体1进行横向拼接。

参照图4和图5,具体地,下安装座22上设有第一连接组件23,第一连接组件23包括一对V形板231,一对V形板231开口相背设置,V形板231的底端一体成型有抵接珠232,相邻两个V形板231上的一对抵接珠232之间形成抵接间隙6。

此外,上安装座21内设有容纳腔211,容纳腔211贯穿上安装座21朝向相邻的下安装座22的侧面,本申请中的容纳腔211采用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第二连接组件24包括焊接在容纳腔211底壁上的抵接块241,抵接块241采用尖角形结构,抵接块241的侧壁与容纳腔211的腔壁之间形成供上述中的V形板231及抵接珠232插入的让位槽212。抵接块241的尖端在上下两块墙体本体1的拼接过程中适配插入抵接间隙6中。

参照图4和图5,在此过程中,一对V形板231在抵接块241的抵推作用下向上翻起,V形板231和抵接块241共同填充容纳腔211。另外,第二连接组件24还包括固定螺栓242,上安装座21、V形板231和抵接块241上同轴设有供固定螺栓242穿过的螺栓孔213,固定螺栓242穿入螺栓孔213中完成对V形板231和抵接块241之间的固定。

参照图4,上安装座21和下安装座22上均沿水平方向贯穿设有一对通孔221,本申请中与通孔221内穿设有钢筋3,钢筋3采用U形结构,钢筋3的两端一一对应通过一对通孔221穿过相邻的两个上安装座21或下安装座22,将相邻的两个上安装座21或下安装座22串连在一起,钢筋3穿出通孔221后可以相互绞紧,完成固定。

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地,为使得钢筋3对相邻两个上安装座21或下安装座22的连接更加紧密,本申请中在钢筋3穿出通孔221的部位上设有用于固定钢筋3的固定组件4。

参照图4,具体地,固定组件4包括U形叉41,钢筋3的两端依次穿过相邻两个上安装座21或下安装座22后,穿设于U形叉41中,被U形叉41收束在一起。U形叉41中一体成型有一限位杆42,钢筋3上贯穿设有供限位杆42插入的限位孔31,以提升U形叉41对钢筋3的限位效果。

另外,U形叉41内嵌装有一安装垫块43,安装垫块43抵紧在钢筋3上,使得U形叉41的两个脚彼此分离。U形叉4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44,锁紧螺母44拧紧后,抵紧在安装垫块43上,完成对钢筋3的固定,使得相邻两个上安装座21或下安装座22紧密靠接,以完成对相邻两块墙体本体1之间的横向固定工作。

参照图1和图3,为进一步提升该建筑墙体的结构稳定性,本申请中于上安装座21和下安装座22上均设有卡接槽222,墙体本体1上设有连接板9,连接板9朝向墙体本体1的面上设有卡接块10,卡接块10适配嵌入卡接槽222中,完成对连接板9与上安装座21或下安装座22之间的连接工作。

另外,连接板9与墙体本体1之间形成有浇筑空间14,墙体本体1全部安装到位后,操作者先将向连接板9挂接到墙体本体1上,而后向浇筑空间14中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若干墙体本体1联结成一个整体,使得该建筑墙体的稳固度得到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的实施原理为:连接机构2连接相邻的墙体本体1,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3和第二连接组件24的连接,使得同一个面上的若干块墙体本体1相互连接,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不仅实现了对墙板本体高度方向上的定位,还完成了对墙板本体水平方向上的定位,使得墙体结构的规整度得到提高,进而提升了墙体结构的规整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起重机控制装置、起重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工件组装装置、工件组装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工件组装装置的控制程序及记录介质
  •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车辆控制装置的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B配件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控制与配件装置的连接的电子设备、配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36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