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传输带用机械式自动纠偏机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传输带用机械式自动纠偏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带纠偏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传输带用机械式自动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在传输带的传动过程中,有皮带偏移现象产生,还有时是传输带上运输的产品因放置位置或其他原因出现偏移现象,因此,在传输带进行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纠偏。

传输带纠偏装置是一种修正卷材在向前运动中出现的侧边误差的机械装置,位移式纠偏是通过更改卷材在进口和出口跨度来实现卷材侧边修正。这种纠偏是由固定的底座和带有一根或几根的旋转装置,这种旋转装置成为摆动支架,围绕着一个固定的或者虚拟的旋转点运动。旋转的最大角度是±7.5°。旋转点的理想位置是在入口范围或者在纠偏过程中不超过10%的范围。

对于现有的纠偏装置而言,立辊座一般都是焊接固定在底座上的,因此托辊架两侧的立辊之间的距离是始终固定的,无法根据传输带的宽度进行适应性的距离调节,无法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传输带。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传输带的传输带用机械式自动纠偏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纠偏装置的立辊座一般都是焊接固定在底座上的,因此托辊架两侧的立辊之间的距离是始终固定的,无法根据传输带的宽度进行适应性的距离调节,无法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传输带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传输带的传输带用机械式自动纠偏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输带用机械式自动纠偏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托辊架,所述托辊架的中部位置和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置于两个托辊架之间,所述转杆和托辊架平行设置,两根转杆的其中一端均与底座转动连接,前侧的转杆的另一端和两个托辊架的前端部之间均通过联杆相连接,后侧的转杆的另一端和两个托辊架的后端部之间均通过联杆相连接,所述联杆的其中一端和转杆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联杆的另一端和托辊架的端部相铰接,所述转杆上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与调节杆相匹配的调节杆锁定装置,所述调节杆和转杆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杆上固定有立辊座,所述立辊座上安装有立辊,前侧的立辊置于两根托辊架的前端部之间,后侧的立辊置于两根托辊架的前端部之间。

托辊架上安装有传动辊,传输带放置在传动辊上运行和传输货物。当传输带跑偏靠近前侧或后侧的立辊时,则传输带的边缘与立辊的周边接触产生摩擦,带动立辊、调节杆及转杆发生转动(其转向沿着传输带的传输方向),此时在联杆的传动下,还会带动托辊架发生同步转动,通过立辊和托辊架运动产生的力来将向立辊跑偏的传输带朝着托辊架的中心位置纠正,达到纠偏的目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当需要适应不同宽度的传输带时,只需对调节孔内的调节杆进行滑动调节,使两侧的立辊之间的距离与目标传输带的宽度相匹配,最后再通过调节杆锁定装置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锁定即可,调节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转杆上设有复位弹簧一和滑块,所述滑块套接在转杆的外侧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的其中一端和滑块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一的另一端和转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座和滑块固定连接。当传输带发生跑偏时,传输带的边缘会不断地压向侧面的立辊。通过滑块与转杆的滑动连接设计以及复位弹簧一的缓冲设计,可使得传输带的边缘压在立辊上时,会带动立辊、调节杆及连接座在转杆上运动一段距离,从而对来自传输带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传输带和立辊之间因接触压力过大而发生磨损,起到了保护零件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联杆的其中一端设有接耳槽,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接耳槽相匹配的接耳,所述接耳槽内固定有接耳销轴,所述接耳上设有与接耳销轴相匹配的接耳销轴孔,所述接耳通过接耳销轴孔和接耳销轴的配合安装在接耳槽内且与其相铰接,所述联杆的另一端设有耳板槽,所述托辊架的端部固定有与耳板槽相匹配的耳板,所述耳板槽内固定有耳板销轴,所述耳板上设有与耳板销轴相匹配的耳板销轴孔,所述耳板通过耳板销轴孔和耳板销轴的配合安装在耳板槽内且与其相铰接。立辊和转杆发生转动时,此时在联杆的传动下,会带动托辊架发生同步转动,通过立辊和托辊架运动产生的力来将向立辊跑偏的传输带朝着托辊架的中心位置纠正,达到纠偏的目的。转杆、联杆和托辊架三者之间采用销轴依次进行铰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锁定装置包括定位螺栓,所述调节孔的侧壁上设有与定位螺栓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定位螺栓安装在螺纹通孔内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上设有与定位螺栓相匹配的若干个定位螺孔。定位螺孔呈直线间隔分布在调节杆上。调节时,根据目标传输带的宽度选择位置相适应的目标定位螺孔,对调节孔内的调节杆进行滑动调节,将目标定位螺孔移至螺纹通孔处对齐,从而使两侧的立辊之间的距离与目标传输带的宽度相匹配,之后在将定位螺栓穿过螺纹通孔并旋入目标定位螺孔中,完成对调节杆的位置锁定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立辊座上设有与立辊相匹配的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和立辊座固定连接,所述立辊套接在固定销的外侧,所述立辊和固定销之间设有装配结构,所述立辊和固定销转动连接。立辊可在固定销上进行自转。通过立辊的自转,在传输带与立辊接触时可大大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传输带和立辊之间因摩擦力过大而发生磨损,起到了进一步保护零件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立辊上设有立辊转槽,所述立辊转槽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置于立辊转槽的开口处,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固定在固定销上的环形安装块,所述环形安装块与环形安装槽相互匹配,所述固定销通过环形安装块和环形安装槽的配合置于立辊转槽内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安装槽的内侧还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套接在固定销的外侧,所述轴承分别置于环形安装块的两侧,所述环形安装槽的开口处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和环形安装槽卡接。环形安装槽的内侧还安装有垫圈,固定销上套接有与垫圈相匹配的套筒,安装时先将第一个轴承装入环形安装槽的底部,之后再环形安装块和环形安装槽的配合将固定销装入环形安装槽中,之后再将第二个轴承装入环形安装槽中,使环形安装块置于两个轴承之间,之后再将垫圈装入环形安装槽中并使其置于套筒的外侧,最后再将卡环卡装在环形安装槽的开口处进行固定。通过轴承的设计,使得立辊在固定销上自转时降低了两者之间的转动摩擦,使旋转更顺畅,回转精度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立辊上设有与固定销相匹配的立辊通孔,所述固定销和立辊通孔插接,所述立辊通孔内设有侧凹槽,所述装配结构包括置于侧凹槽内的滑板,所述滑板和侧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上固定有限位插块,所述固定销的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插块相匹配的环形插槽,所述立辊上设置有与滑板相匹配的驱动结构。作为另一种安装结构,安装时将固定销插入立辊通孔中,并使环形插槽与限位插块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之后通过驱动结构控制滑板及其上的限位插块朝着固定销的方向移动,使限位插块插进环形插槽,即可完成立辊与固定销之间的组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立辊通孔内且位于侧凹槽的侧面,所述滑板上还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和环形插槽分别置于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立辊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和导向块位于固定板的同一侧,所述压块和固定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二相连接,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斜面一,所述导向斜面一自侧凹槽的底部到侧凹槽的开口朝着固定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压块上设有与导向斜面一相匹配的导向斜面二,所述滑板和侧凹槽的底面之间通过复位弹簧三相连接。自然状态下,滑板上的导向块和限位插块均位于立辊通孔内。安装前,先将压块朝着固定板的方向下压,在压块经过导向块时,通过导向斜面一和导向斜面二的配合,会将滑板朝着侧凹槽的底部方向下压,使滑板上的限位插块缩入侧凹槽中;安装时,环形插槽与限位插块位于同一水平面后,松开压块,此时压块在复位弹簧二的作用下复位,滑板在复位弹簧三的作用下复位,带动限位插块朝着固定销的方向移动,使限位插块插进环形插槽,完成立辊与固定销之间的组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侧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卡杆滑槽,所述卡杆滑槽和压块位于固定板的同一侧,所述卡杆滑槽位于侧凹槽的底部,所述卡杆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和卡杆滑槽的底面之间通过复位弹簧四相连接,所述卡杆滑槽和立辊通孔之间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连接通道转动连接,所述卡杆上设有与传动齿轮的其中一侧相匹配的齿条一,所述压块上设有传动齿轮的另一侧相匹配的齿条二。自然状态下,卡杆的端部穿过卡杆滑槽的开口置于侧凹槽的底部且挡住滑板。当压块朝着固定板的方向下压时,会先通过齿条二、传动齿轮、齿条一的配合,带动卡杆的端部缩入卡杆滑槽中,然后再通过导向斜面一和导向斜面二的配合,将滑板朝着侧凹槽的底部方向下压,使滑板上的限位插块能够顺利缩入侧凹槽中;而当压块在复位弹簧二的作用下复位时,会先与导向块分离,使滑板先在复位弹簧三作用下复位,带动限位插块朝着固定销的方向移动,使限位插块插进环形插槽,然后再通过齿条二、传动齿轮、齿条一的配合,带动卡杆的端部伸出卡杆滑槽置于侧凹槽的底部,重新挡住滑板,从而避免滑板因立辊自转产生的离心作用而退至侧凹槽的底部,保证了限位插块能够始终插在环形插槽中,提高了组装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二位于固定板的其中一侧,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上固定有限位柱,所述固定销上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限位柱插接。提高限位插孔和限位柱的配合,一方面对固定销在立辊通孔内的安装起到了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对立辊起到了径向定位的作用,提高了回转精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传输带;调节简单,操作方便;具有保护传输带和立辊的作用;立辊与固定销之间拆装方便;提高了组装稳定性;提高了回转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上纠偏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下纠偏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下纠偏机构的左视图;

图4是下纠偏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图4中B-B的剖视图;

图7是立辊和立辊座之间的第一种结构连接图;

图8是立辊和立辊座之间的第二种结构连接图。

图中:1. 底座,2. 托辊架,3. 转杆,4. 联杆,5. 连接座,6. 调节孔,7. 调节杆,8. 立辊座,9. 立辊,10. 复位弹簧,11. 滑块,12. 立辊转槽,13. 固定销,14. 轴承,15.接耳槽,16. 接耳,17. 耳板槽,18. 耳板,19. 定位螺栓,20. 螺纹通孔,21. 定位螺孔,22. 环形安装槽,23. 环形安装块,24. 卡环,25. 立辊通孔,26. 侧凹槽,27. 滑板,28.限位插块,29. 环形插槽,30. 固定板,31. 导向块,32. 压块,33. 复位弹簧二,34. 复位弹簧三,35. 卡杆滑槽,36. 卡杆,37. 复位弹簧四,38. 连接通道,39. 传动齿轮,40. 齿条一,41. 限位孔,42. 齿条二,43. 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图3、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传输带用机械式自动纠偏机构,分为上纠偏机构和下纠偏机构,上纠偏机构和下纠偏机构均包括底座1,底座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托辊架2,托辊架2的中部位置和底座1转动连接,底座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杆3,转杆3置于两个托辊架2之间,转杆3和托辊架2平行设置,两根转杆3的其中一端均与底座1转动连接,前侧的转杆3的另一端和两个托辊架2的前端部之间均通过联杆4相连接,后侧的转杆3的另一端和两个托辊架2的后端部之间均通过联杆4相连接,联杆4的其中一端和转杆3的另一端相铰接,联杆4的另一端和托辊架2的端部相铰接,转杆3上安装有连接座5,连接座5上设有调节孔6,调节孔6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7,连接座5上还设有与调节杆7相匹配的调节杆锁定装置,调节杆7和转杆3平行设置,调节杆7上固定有立辊座8,立辊座8上安装有立辊9,前侧的立辊9置于两根托辊架2的前端部之间,后侧的立辊9置于两根托辊架2的前端部之间。上纠偏机构和下纠偏机构的区别在于:上纠偏机构的托辊架2为了适应传输带上的负载物(如矿粉、焦粉)等,其两端设计成向上翻折的折线型;而下纠偏机构的托辊架2应用于无负载物的传输带部分,其整体结构为直线型。

如图4和图6所示,转杆3上设有复位弹簧一10和滑块11,滑块11套接在转杆3的外侧且与其滑动连接,复位弹簧一10的其中一端和滑块11相连接,复位弹簧一10的另一端和转杆3的另一端相连接,连接座5和滑块11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联杆4的其中一端设有接耳槽15,转杆3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接耳槽15相匹配的接耳16,接耳槽15内固定有接耳销轴,接耳16上设有与接耳销轴相匹配的接耳销轴孔,接耳16通过接耳销轴孔和接耳销轴的配合安装在接耳槽15内且与其相铰接,联杆4的另一端设有耳板槽17,托辊架2的端部固定有与耳板槽17相匹配的耳板18,耳板槽17内固定有耳板销轴,耳板18上设有与耳板销轴相匹配的耳板销轴孔,耳板18通过耳板销轴孔和耳板销轴的配合安装在耳板槽17内且与其相铰接。

如图4和图5所示,调节杆锁定装置包括定位螺栓19,调节孔6的侧壁上设有与定位螺栓19相匹配的螺纹通孔20,定位螺栓19安装在螺纹通孔20内且与其螺纹连接,调节杆7的侧壁上设有与定位螺栓19相匹配的若干个定位螺孔21。

调节时,根据目标传输带的宽度选择位置相适应的目标定位螺孔21,对调节孔6内的调节杆7进行滑动调节,将目标定位螺孔21移至螺纹通孔20处对齐,从而使两侧的立辊9之间的距离与目标传输带的宽度相匹配,之后在将定位螺栓19穿过螺纹通孔20并旋入目标定位螺孔21中,完成对调节杆的位置锁定即可

立辊座8上设有与立辊9相匹配的固定销13,固定销13和立辊座8固定连接,立辊9套接在固定销13的外侧且与其转动连接。

立辊9和立辊座8之间的第一种安装方案,如图7所示,立辊9上设有立辊转槽12,立辊转槽12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安装槽22,环形安装槽22置于立辊转槽12的开口处,装配结构包括固定在固定销13上的环形安装块23,环形安装块23与环形安装槽22相互匹配,固定销13通过环形安装块23和环形安装槽22的配合置于立辊转槽12内且与其转动连接,环形安装槽22的内侧还安装有轴承14,轴承14套接在固定销13的外侧,轴承14分别置于环形安装块23的两侧,环形安装槽22的开口处设有卡环24,卡环24和环形安装槽22卡接。

环形安装槽22的内侧还安装有垫圈,固定销13上套接有与垫圈相匹配的套筒,安装时先将第一个轴承14装入环形安装槽22的底部,之后再环形安装块23和环形安装槽22的配合将固定销13装入环形安装槽22中,之后再将第二个轴承14装入环形安装槽22中,使环形安装块23置于两个轴承14之间,之后再将垫圈装入环形安装槽22中并使其置于套筒的外侧,最后再将卡环24卡装在环形安装槽22的开口处进行固定。

立辊9和立辊座8之间的第二种安装方案,如图8所示,立辊9上设有与固定销13相匹配的立辊通孔25,固定销13和立辊通孔25插接,立辊通孔25内设有侧凹槽26,装配结构包括置于侧凹槽26内的滑板27,滑板27和侧凹槽26滑动连接,滑板27上固定有限位插块28,固定销13的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插块28相匹配的环形插槽29,立辊9上设置有与滑板27相匹配的驱动结构。

驱动结构包括固定板30,固定板30固定在立辊通孔25内且位于侧凹槽26的侧面,滑板27上还固定有导向块31,导向块31和环形插槽29分别置于固定板30的两侧,立辊通孔25内滑动连接有压块32,压块32和导向块31位于固定板30的同一侧,压块32和固定板30之间通过复位弹簧二33相连接,导向块31上设有导向斜面一,导向斜面一自侧凹槽26的底部到侧凹槽26的开口朝着固定板30的方向倾斜,压块32上设有与导向斜面一相匹配的导向斜面二,滑板27和侧凹槽26的底面之间通过复位弹簧三34相连接。

侧凹槽26的侧壁上设有卡杆滑槽35,卡杆滑槽35和压块32位于固定板30的同一侧,卡杆滑槽35位于侧凹槽26的底部,卡杆滑槽35内滑动连接有卡杆36,卡杆36和卡杆滑槽35的底面之间通过复位弹簧四37相连接,卡杆滑槽35和立辊通孔25之间设有连接通道38,连接通道38内安装有传动齿轮39,传动齿轮39和连接通道38转动连接,卡杆36上设有与传动齿轮39的其中一侧相匹配的齿条一40,压块32上设有传动齿轮39的另一侧相匹配的齿条二42。

复位弹簧二33位于固定板30的其中一侧,固定板30的另一侧上固定有限位柱43,固定销13上设有与限位柱43相匹配的限位孔41,限位孔41和限位柱43插接。

安装前,将压块32朝着固定板30的方向下压,压块32先通过齿条二42、传动齿轮39、齿条一40的配合,带动卡杆36的端部缩入卡杆滑槽35中,之后当压块32经过导向块31时,在导向斜面一和导向斜面二的配合作用下,会将滑板27朝着侧凹槽26的底部方向下压,使滑板27上的限位插块28缩入侧凹槽26中。安装时将固定销13插入立辊通孔25中,并使环形插槽29与限位插块2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之后松开压块32,此时压块32在复位弹簧二33的作用下复位,会先与导向块31分离,使滑板27在复位弹簧三34作用下复位,带动限位插块28朝着固定销13的方向移动,使限位插块28插进环形插槽29,然后再通过齿条二42、传动齿轮39、齿条一40的配合,带动卡杆36的端部伸出卡杆滑槽35置于侧凹槽26的底部,重新挡住滑板27,从而避免滑板27因立辊9自转产生的离心作用而退至侧凹槽26的底部,保证了限位插块28能够始终插在环形插槽29中。

纠偏原理:当传输带跑偏靠近前侧或后侧的立辊9时,则传输带的边缘与立辊9的周边接触产生摩擦,带动立辊9自转并带动立辊9、调节杆7及转杆3发生转动(其转向沿着传输带的传输方向),此时在联杆4的传动下,还会带动托辊架2发生同步转动,通过立辊9和托辊架2运动产生的力来将向立辊9跑偏的传输带朝着托辊架2的中心位置纠正,达到纠偏的目的。

相关技术
  • 一种板材纠偏机构及使用该纠偏机构的激光切割机
  • 一种机械式自动换向机构
  • 一种传输带用液压式自动纠偏机构
  • 一种传输带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8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