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污水处理用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曝气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污水处理用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曝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曝气结构。

背景技术

曝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曝气池在活性污泥处理中是主体,是关键设备。一方面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与活性污泥能够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保持好氧状况与条件,促使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与繁殖,又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分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现有的曝气池结构中,通过鼓气设备与管道的配合,从而将空气压入到曝气池中,但出气管通常都是位于池底部,接触到污泥,在整套设备长时间不工作时,出气管上的出气口容易被污泥堵住,导致设备在启动工作时,气体不能很好的从出气口进入到污水中,即气体无法很好的被压入到水中,这样容易给鼓风设备带来负担,从而增加鼓风设备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曝气结构。

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曝气结构,包括:

曝气池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曝气池内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通气口;

铰接在所述通气口处的盖板以及连接在盖板与通气管之间的弹簧组件,所述盖板在弹簧组件弹力作用下对通气口保持封盖;

与所述曝气池相对固定设置的筒体以及转动设置在筒体内的第一螺旋叶,所述第一螺旋叶与通气管传动配合;

与所述曝气池相对固定设置的硬管,其与所述通气管一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硬管与筒体保持连通;

配置为向所述通气管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螺旋叶上设置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绕设有同步带,其中,所述第一同步轮直径大于第二同步轮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硬管上配置有阀门组件,其用于切断所述筒体与硬管之间的连通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螺旋叶转速的测速部件,其与所述阀门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硬管固定连接并延展至通气管内部的固定杆,其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管内壁相接触的擦拭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通气管之间磁吸配合,所述盖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与所述通气管相铰接,第二端呈弯折构造,并与所述通气管外部之间形成有间距。

进一步地,还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曝气池内部的导流筒,其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螺旋叶。

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柔性特征的环形带,所述第二螺旋叶数量为多个,并在所述曝气池内部均匀分布,所述环形带绕设在任意两个第二螺旋叶的安装轴之间,所述环形带上固定连接沿自身带长均匀分布的推板。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呈弧形构造,当水体流向所述推板时,在所述推板作用下向下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上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有转动架,其上构造有作用于污泥的翻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通过通气管的转动设置,并在通气口与盖板的配合下,从而只有当通气管快速转动时,盖板在水阻以及离心力的作用下才会被甩开,从而解除对通气口的封盖,使空气进入到污水中,当通气管停止转动时,盖板在弹力作用下会复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恢复对通气口的封盖,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只有当通气口处存在空气进入的趋势时,盖板才会被打开,在不通气时,盖板一直保持对通气口的遮挡状态,从而减少了通气口被污泥堵塞的现象,从而减少了设备在启动供气时受到的阻力。

本申请通过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以及同步带的作用下,从而实现了通气管与第一螺旋叶之间的传动配合,通过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的直径差,实现了第一螺旋叶与通气管之间的转速差,从而达到了第一螺旋叶的高速转动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硬管上设置阀门组件,从而可以起到防止污水倒流至曝气池外部的现象,同时也起到了对第一螺旋叶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又一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中对曝气池进行立体挖切时的效果展示图;

图4是本申请中局部结构之间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中局部结构之间的拆分图;

图6是本申请中又一局部结构之间的拆分图;

图7是本申请中又一局部结构之间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曝气池;2、通气管;3、通气口;4、盖板;5、弹簧组件;6、筒体;7、第一螺旋叶;8、硬管;9、动力部件;10、第一同步轮;11、第二同步轮;12、同步带;13、阀门组件;14、测速部件;15、固定杆;16、擦拭部件;17、导流筒;18、第二螺旋叶;19、环形带;20、推板;21、转动架;22、翻板。

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曝气结构,其仍然以现有的曝气池1为基础,且还包括以下的部件:

转动安装在所述曝气池1内的通气管2,通气管2两端贯穿曝气池1的池壁,其中一端为封闭的结构,另一端为贯通的结构,所述通气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通气口3,具体数量为多个,且沿管长方向呈多处分布;

铰接在所述通气口3处的盖板4以及连接在盖板4与通气管2之间的弹簧组件5,弹簧组件5用于向盖板4提供弹力,所述盖板4在弹簧组件5弹力作用下会对通气口3保持封盖,弹簧组件5在此处具体可以为一个弹性的弧形铁片,如图5中所示的;

与所述曝气池1相对固定设置的筒体6以及转动设置在筒体6内的第一螺旋叶7,所述第一螺旋叶7与通气管2传动配合,当通气管2转动时,第一螺旋叶7也会同步转动;

与所述曝气池1相对固定设置的硬管8,其与所述通气管2一端转动连接,并与所述通气管2连通,通气管2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根据曝气池的尺寸来决定,但通气管2本身均匀地遍布整个曝气池1的池底,多个通气管2与硬管8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致,且所述硬管8与筒体6之间保持连通;

配置为向所述通气管2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部件9,动力部件9在此处具体可以为大功率的电机或者是其他的器械如柴油机都可以,图中所示的为一个大功率的电机,此处在曝气池1的池壁外侧配置了一个传动杆,其与多个通气管2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件传动连接,传动杆再与电机连接,从而达到向多个通气管2提供旋转动力的效果;

以上需注意的是,只需要一个通气管2与第一螺旋叶7之间是传动配合的就可以了,基于以上的特征,当通气管2在动力部件9的作用下转动时,且当转动速度达到一定时,盖板4上铰接的一端向自由端形成制推,会迫使盖板4与通气口3分离,另外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促进该效果,从而使盖板4的自由端逐渐与通气口3分离,从而解除对通气口3的盖合,与此同时,第一螺旋叶7也在快速转动,从而使筒体6内产生气流,气流顺着硬管8进入到通气管2内,并从而通气口3处释放出,从而被压入到污水中,从而实现曝气作用,当整个设备停止工作时,即动力部件9停止工作时,通气管2以及第一螺旋叶7都停止转动,盖板4受到的离心力以及推力都小时,在弹力的作用下会重新复位到原状态,从而将通气口3封盖住,由此可知,只有整套设备在工作时,通气口3才会被打开,反之都是处于被封盖的状态,所以污泥很难进入到通气口3内,从而不容易造成通气口3的堵塞。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螺旋叶7与通气管2之间的传动是这样的,在所述通气管2上设置有第一同步轮10,并在所述第一螺旋叶7上设置有第二同步轮11,所述第一同步轮10与第二同步轮11之间绕设有同步带12,从而实现一个带轮传动效果,其中,所述第一同步轮10直径大于第二同步轮11直径,从而由通气管2到第一螺旋叶7之间实现一个加速的效果,由于通气管2在转动时,只需要使盖板4达到与能与通气口3分离的离心力即可,这个转动速度无需过快,而第一螺旋叶7需要制造出高速的气流,气流的速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压入到污水中,所以第一螺旋叶7的转动速度必须要非常快,因此第一螺旋叶7与通气管2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转速差,通过此处的方式便可以合理的解决该问题。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管8还上配置有阀门组件13,其用于切断所述筒体6与硬管8之间的连通路径,在正常情况下,整体未工作时,盖板4将通气口3盖合住,所以污水很难大量的进入到通气管2内,从而不会进入到硬管8内,从而不会涌入到外部,在此处,通过另增设一个阀门组件13,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效果,防止盖板4封盖不够密封,在工作时,触动阀门组件13使筒体6与硬管8之间导通即可。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6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螺旋叶7转速的测速部件14,其与所述阀门组件13电性连接,具体配合是这样的,当整体启动工作时,通气管2开始转动,第一螺旋叶7也开始转动,但一开始的转速是无法直接直接到达理想状态的,其需要一个加速的过程,通过测速部件14可以实时测得其转速,当转速未达到目标时,阀门组件13继续保持对通径的切断状态,此处的有益之处是,可能通气管2的转速已经达到了能使盖板4接触封盖状态的转速了,但第一螺旋叶7还未达到,气流还不足以被压入到污水中,所以阀门组件13保持对通径的切断可以防止污水倒灌而涌入到外部,之后,当测速部件14测得第一螺旋叶7转速达到理想的状态之后,阀门组件13会解除对通径的切断,使气流可以进入到污水中,此处还需注意的是,在加速过程中,虽然通径是封闭的,气流无法流动,第一螺旋叶7会受到一定的气体压力,但过程非常短暂,不会对第一螺旋叶7造成较大的负担,此处的阀门组件13具体可以为一个电子阀,测速部件14图3以及图4中给出的是一个红外测速器,位于第一螺旋叶7的一侧,并与电子阀之间电路连接,且信号配合,第一螺旋叶7上设置有一个反光贴,从而配合红外测速器进行测速。

如图6所示,图6是通气管2与硬管8之间拆分的示意图,且将通气管2多余部分切除时的效果图,根据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硬管8固定连接并延展至通气管2内部的固定杆15,其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管2内壁相接触的擦拭部件16,擦拭部件16可以是刮板或毛刷都可以,此处虽设置有盖板4,但无法绝对的保证污泥不会进入到通气口3内,当通气管2转动时,由于擦拭部件16不动,所以会持续对通气管2的内壁进行擦拭,从而将杂质擦拭掉,减少日常沉积的污泥在管壁上的附着,防止造成通气管2的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与通气管2之间具有磁吸配合关系,所述盖板4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负责与所述通气管2相铰接,第二端呈弯折构造,如图5所示的,从而与所述通气管2外部之间形成有间距,通过该设计,磁吸配合使盖板4在封盖时会更加的紧密,当工作时,且当通气管2加速时,在此过程中,盖板4在吸力下一直保持封盖状态,且此处的间距可以增加水阻力,所以最后,盖板4在阻力以及离心力共同作用下,会瞬间挣脱吸力接触封盖,达到的效果是,盖板4也会在通气管2的转速达到理想状态下时才完全接触对通气口3的封盖,从而防止气流压力不足使污水倒灌。

如图1-图3以及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结构还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曝气池1内部的导流筒17,其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螺旋叶18,当水中有大量的气体进入水中时,最终都会上浮并钻出水面,但空气中的氧含量大部分都留在了水底处,在此过程中,气体会推动第二螺旋叶18转动,使导流筒17内的水体被推动着上流,从而所以其他地方的水体必然会下流,从而实现曝气池1内水体的上下翻动,从而使上下部分的水体都能接触到氧成分,达到曝气均匀的效果。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结构还包括具有柔性特征的环形带19,所述第二螺旋叶18数量为多个,并在所述曝气池1内部均匀分布,一个导流筒17对应一个第二螺旋叶18,所述环形带19绕设在任意两个第二螺旋叶18的安装轴之间,所述环形带19上固定连接沿自身带长均匀分布的推板20,所以当第二螺旋叶18转动时,会带着环形带19转动,从而带着推板20运动,通过推板20从而可以推动水体的水平流动,使进入水中的空气在内部实现水平向的扩散,进一步起到曝气均匀的效果。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板20呈弧形构造,从而当水体流向所述推板20时,在所述推板20作用下会向下受力,从而可以减缓气体上移的速度,增加气体在水中停留的时间。

图6也是转动架21与通气管2之间的拆分图,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2上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有转动架21,其上构造有作用于污泥的翻板22,当通气管2正常工作时,通过单向轴承,转动架21无法转动,所以不会对通气管2造成阻碍,当另一个方向转动时,转动架21转动,使翻板22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池中污泥的翻动,减少污泥结块的现象,从而可以减少人工进入到池中进行污泥翻动的工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曝气生物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 一种环保节能的污水处理用智能数字精准曝气系统
  • 逆向曝气污水处理节能增效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49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