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池、用电装置、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电池、用电装置、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用电装置、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环保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中。

电池使用过程就是电池单体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在电池单体进行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中正、负极极片由于活性物质的结构变化或发生副反应会导致电池单体的周期性膨胀。随着电池使用周期延长,周期性膨胀时产生的膨胀力会出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电池单体膨胀变形过大将造成电池因应力过大而导致失效,影响循环过程中电池单体的性能。因此,如何对电池单体进行束缚,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用电装置、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其能增强对电池单体的束缚力,避免电池单体膨胀变形过大,降低因电池单体膨胀后挤压电池其他结构件引起的电池失效概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束缚件,用于容纳并束缚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所述束缚件的平行于所述面积最大的壁的部分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用于加强所述束缚件的强度以增强所述束缚件对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束缚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中电池单体平放于箱体内,也即电池中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通过采用束缚件容纳并束缚电池中的电池单体,且在束缚件的平行于所述面积最大的壁的部分设置加 强部,通过加强部加强束缚件的强度,以增强束缚件对多个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束缚力,避免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导致电池单体变形过大,降低因电池单体膨胀后挤压电池其他结构件引起的电池失效概率,保证循环过程中电池的性能。且无需对束缚件整体加厚,尽量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对应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的区域和/或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束缚件之间的区域设置。

通过将加强部对应于相邻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区域和/或电池单体与束缚件之间的区域设置,相比在其他区域设置加强部的方式,增强了束缚件在加强部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可以锁住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四周,能够增大对电池单体的束缚力,减小电池单体在产生同等膨胀力下的膨胀变形量,进一步避免电池失效和保证电池的性能。且上述区域为电池单体边缘膨胀最小区域,在对应上述区域的位置设置加强部,不会占用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膨胀空间,不影响电池单体膨胀间隙,进一步保证电池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束缚件包括:上盖,至少部分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顶部;下箱体,至少部分所述下箱体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底部;在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顶部的部分,和/或所述下箱体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底部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加强部。

通过将束缚件设置为上盖和下箱体,至少部分上盖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的顶部,至少部分下箱体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的底部,并在上盖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顶部的部分,和/或下箱体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底部的部分设置加强部,使束缚件容易装配,且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加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与所述束缚件一体成型。

加强部与束缚件一体成型时,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结合度,增强加强部对束缚件强度的加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束缚件朝远离所述电池单体的方向凸出以形成 所述加强部,所述束缚件上靠近所述电池单体的表面上与加强部相对的区域形成凹槽。

通过将束缚件朝远离电池单体的方向凸出形成加强部,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箱体均设置有所述加强部,所述上盖上的所述加强部与所述下箱体上的所述加强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对应;所述上盖上的所述加强部与所述下箱体上的所述加强部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粘合剂,以连接所述上盖上的所述加强部与所述下箱体上的所述加强部。

通过将上盖上的加强部与下箱体上的加强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设置为对应,并在上盖上的加强部与下箱体上的加强部之间的区域内填充粘合剂,通过粘合剂连接上盖上的加强部与下箱体上的加强部,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束缚件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端盖和壳体,所述端盖垂直于所述水平面放置,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端盖的底部设置有R角,所述粘合剂覆盖所述R角。

通过将粘合剂覆盖R角,对于相邻两列电池单体组或者相邻两行电池单体组之间的粘合剂形成胶钉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束缚件的结构强度以及增强束缚件与电池单体粘结的束缚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沿竖直方向覆盖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的区域。

由于第一加强部沿竖直方向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区域,该区域为电池单体和上盖和下箱体的粘接位置,通过在该位置设置第一加强部且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区域,能够减少脱胶,提高电池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端盖和壳体,所述端盖垂直于所述水平面放置,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端盖的底部设置有R角,所述第一加强 部沿所述竖直方向覆盖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相邻的R角。

由于第一加强部沿竖直方向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的相邻的R角,该区域为电池单体和上盖和下箱体的粘接位置,通过在该位置设置第一加强部,能够减少脱胶,提高电池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垂直于所述水平面;所述第一加强部的边缘和与所述第一壁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5mm。

第一加强部的边缘和与第一壁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5mm,可以使得第一加强部不过多覆盖到电池单体的第一侧壁,保证电池单体的侧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膨胀空间,进一步保证电池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绕卷绕轴线卷绕并形成卷绕结构,所述卷绕轴线平行于所述水平面;或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极片和多个所述第二极片,多个所述第一极片和多个所述第二极片沿竖直方向交替层叠;或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层叠段和多个折弯段,各所述折弯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层叠段,多个所述层叠段和多个所述第二极片沿竖直方向交替层叠。

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的主要膨胀方向为竖直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上箱体,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扣合并密封。

通过设置上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扣合并密封,可以在容纳电池单体的同时保护电池单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上还设置有固定梁,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固定梁,以使多个所述电池单体被束缚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箱体之间。

通过设置固定梁,将上盖固定于固定梁,即可固定上盖,又可以增强束缚件的强度,提高束缚件对电池单体的束缚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实施 例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提供束缚件,所述束缚件的平行于所述面积最大的壁的部分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用于加强所述束缚件的强度以增强所述束缚件对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束缚力;将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容纳于所述束缚件内,并使所述束缚件束缚多个所述电池单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制造设备,包括:第一提供装置,被配置为提供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提供装置,被配置为提供束缚件,所述束缚件的平行于所述面积最大的壁的部分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用于加强所述束缚件的强度以增强所述束缚件对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束缚力;组装装置,被配置为将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容纳于所述束缚件内,并使所述束缚件束缚多个所述电池单体。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电池单体在箱体内的不同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俯视结构图;

图6是图5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中(a)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中(b)是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a)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结构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1-车辆、2-电池、3-控制器、4-马达、5-电池单体、7-束缚件、8-粘合剂;

21-上箱体、22-固定梁;

51-端盖、52-壳体、521-第一侧壁、521a-第一壁、522-第二侧壁、523-底壁;53-电极组件、531-第一极片、531a-层叠段、531b-折弯段、532-第二极片、533-隔膜;

71-加强部、71a-第一加强部、72-上盖、721-上盖本体、722-固定部、73-下箱体、731-侧板、732-底板、74-凹槽;

L-第一加强部的边缘和与第一壁的水平距离;

R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亦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领域中所提到的电池按是否可充电可以分为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一次性电池(Primary Battery)俗称“用完即弃”电池及原电池,因为它们的电量耗尽后,无法再充电使用,只能丢弃。可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或二级电池、蓄电池。可充电电池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与一次性电池不同,其优点是在充电后可多次循环使用,可充电电池的输出电流负荷力要比大部分一次性电池高。目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的类型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容量是同重量的镍氢电池的1.5倍~2倍)、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且具有很低的自放电率,因而即使价格相对较高,仍然得到了普遍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池是指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也可以称为电芯)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单体、锂离子一次电池单体、锂硫电池单体、钠锂离子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单体或镁离子电池单体等。电池单体可呈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电池单体一般有硬壳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

电池单体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和隔膜,是组成电池模块和电池包的基本结构单元。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也称为正极活性物质)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材料(例如镍钴锰酸锂)等,常用的负极材料(也称为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碳材料(例如石墨)及硅基材料等,常用的隔膜材料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为主的聚烯烃(Polyolefin)类材料。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顶部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

多个电池单体可经由电极端子而被串联和/或并联在一起以应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在一些诸如电动汽车等的大功率应用场合,电池的应用包括三个层次: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电池包。电池模块是为了从外部冲击、热、振动等中保护电池单体,将一定数目的电池单体电连接在一起并放入一个框架中而形成的。电池包则是装入汽车的电池系统的最终状态。目前的大部分电池包是在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上装配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热管理部件等各种控制和保护系统而制成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池模块这个层次可以被省略,也即,直接由电池单体形成电池包。这一改进使得电池系统的重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得到提升的同时零部件数量显著下降。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

电池通常包括箱体和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箱体可以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相互盖合,上箱体和下箱体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以电池正常放置时为基准,上箱体通常至少包括大致平行于水平面的顶板,下箱体通常是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其至少包括大致平行于水平面的底板以及围合且连接于底板四周的侧板。

对于方形电池单体,其通常包括端盖和壳体,壳体大致呈方形,包括与端盖相对的壳体底壁和设置于端盖与壳体底壁之间的壳体侧壁。壳体侧壁一般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和连接于两个第一侧壁之间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的面积大于第二侧壁的面积。第一侧壁的面积也大于端盖和底壁的面积,第一侧壁为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

电池单体在箱体内的放置方式包括立放、平放(也即平躺放置)、侧放以及倒放。图1示出了电池单体在箱体内的不同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中(a)所示,电池单体5在箱体内“立放”是指电池单体5以端盖51邻近且近似平行于顶板的方式被安装在箱体中。如图1中(b)所示,电池单体5在箱体内“平放”是指电池单体5以端盖51近似垂直于顶板的方式被安装在箱体中,且电池单体5的侧壁中面积最大的壁(也即第一侧壁521)平行于顶板(也即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如图1中(c)所示,电池单体5在 箱体内“侧放”是指电池单体5以端盖51近似垂直于顶板的方式被安装在箱体中,与“平放”的不同之在于,“侧放”时电池单体5的侧壁中面积最大的壁(也即第一侧壁521)垂直于顶板设置。如图1中(d)所示,电池单体5在箱体内“倒放”是指电池单体5以端盖51邻近且近似平行于底板的方式被安装在箱体中。

电池使用过程就是电池单体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在电池单体进行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中正、负极极片由于活性物质的结构变化或发生副反应会导致电池单体的周期性膨胀。随着电池使用周期延长,周期性膨胀时产生的膨胀力会出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电池单体膨胀变形过大将造成电池因应力过大而导致失效,影响循环过程中电池单体的性能。

为了能抵抗膨胀力的增加,一般会在电池单体和上箱体之间设置上盖,上盖安装固定于下箱体。上盖安装到位后,束缚电池单体的顶部,使得电池单体在竖直方向上不会产生过大形变,以避免电池单体膨胀变形过大,影响循环过程中电池单体的性能。同时,上盖不能对电池单体产生过大的压力,否则电池单体容易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发生析锂现象,降低电池单体的循环寿命。为了保证电池能量密度,通常设置较薄的上盖。

在电池单体立放、侧放或倒放于箱体内时,邻近且平行于上盖和下箱体的底板的壁为端盖、壳体底壁和/或第二侧壁。相比第一侧壁,端盖、壳体底壁和/或第二侧壁的面积较小,在此情形下,较薄的上盖结构即可实现对端盖、壳体底壁和/或第二侧壁的束缚要求。对于面积较大的第一侧壁,通常在其侧边设置有端板,端板锁紧于下箱体,为第一侧壁提供较强的束缚力,满足对第一侧壁的束缚要求。

在电池单体平放于箱体内时,邻近且平行于上盖和下箱体的底板的壁为第一侧壁,由于第一侧壁面积较大,较薄的上盖为第一侧壁提供的束缚力不足以束缚第一侧壁,使得第一侧壁易膨胀。当第一侧壁膨胀到超过一定程度(例如16%或更大),会挤压上盖和电池箱体等电池的结构件,可能造成电池整体因应力过大而变形和失效。若对上盖整体加厚,虽然可以 提升对第一侧壁的束缚力,但会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

因此,对于电池单体平放于箱体内的电池,如何在尽量不降低电池能量密度的基础上对电池中的电池单体的第一侧壁形成较强的束缚力,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中电池单体平放于箱体内,也即电池中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通过采用束缚件容纳并束缚电池中的电池单体,且在束缚件的平行于面积最大的壁的部分设置加强部,通过加强部加强束缚件的强度,以增强束缚件对多个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束缚力,避免电池单体膨胀变形过大,降低因电池单体膨胀后挤压电池其他结构件引起的电池失效概率,保证循环过程中电池的性能。且无需对上盖整体加厚,尽量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用电装置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装置不做特殊限制。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用电装置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车辆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2,电池2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5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2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2可以设置在车辆1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2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2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车辆1还可以包括控制器3和马达4,控制器3用来控制电池2为马达4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2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下面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7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池2包括多个电池单体5和束缚件7。电池单体5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束缚件7用于容纳并束缚多个电池单体5,并束缚电池单体5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束缚件7的平行于所述面积最大的壁的部分设置有加强部71,加强部71用于加强束缚件7的强度以增强束缚件7对多个电池单体5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束缚力。

图中,OXY平面为水平面,Z轴所在的方向为竖直方向。

在下述描述中,将沿X轴方向排列的一组电池单体5称为一行电池单体组,沿Y轴方向排列的一组电池单体5称为一列电池单体组。例如图3中,一行电池单体组包括(6*2)共12个电池单体5,一列电池单体组包括(2*2)共4个电池单体5。

电池单体5包括端盖51和壳体52,壳体52包括与端盖51相对的底壁523和设置于端盖51与壳体52的底壁523之间的壳体侧壁。壳体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521和连接于两个第一侧壁521之间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522,第一侧壁521的面积大于第二侧壁522的面积,第一侧壁521的面积也大于端盖51和壳体底壁523的面积。上述电池单体5的“外壁”包括端盖51和壳体52的各个壁,“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是指第一侧壁521。其中,第一侧壁521平行于水平面(XOY平面),端盖51和壳体52的其他侧壁均垂直于水平面。

第一侧壁521平行于水平面设置也包括第一侧壁521大致平行于水平面的情形。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单体5的布置方式为前述的“平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束缚件7具有或者形成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体5。束缚件7对电池单体5的束缚至少包括对电池单体5在Z轴方向的束缚,还可以包括对电池单体5在X轴和/或Y轴方向的束缚。其中,束缚件7对电池单体5 在Z轴方向的束缚力包括沿Z轴负方向对电池单体5的向下束缚力和沿Z轴正方向对电池单体5的向上束缚力,在X轴和Y轴方向也类似。

图中所示的束缚件7为两侧开口的空心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中所示仅为范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束缚件7也可以为封闭式无开口结构或一侧开口的结构,只要可以产生对电池单体5至少在Z轴方向上的束缚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2中电池单体5平放于箱体内,也即电池2中电池单体5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通过采用束缚件7容纳并束缚电池2中的电池单体5,且在束缚件7的平行于面积最大的壁的部分设置加强部71,通过加强部71加强束缚件7的强度,以增强束缚件7对多个电池单体5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束缚力,避免电池单体5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膨胀变形导致电池单体5变形过大,降低因电池单体5膨胀后挤压电池2其他结构件引起的电池2失效概率,保证循环过程中电池2的性能。

此外,通过在束缚件7上设置加强部71的方式,相比对束缚件7整体加厚的方式,可以在不降低电池2能量密度基础上,增强束缚件7的强度,提高束缚件7对电池单体5的束缚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71对应于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之间的区域和/或电池单体5与束缚件7之间的区域设置。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俯视结构图,图6是图5的局部示意图,图7中(a)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中(b)是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a)的局部示意图。与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图5至图8所示的电池2中束缚件7为封闭式无开口结构。

如图5至图8所示,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包括X轴方向相邻和/或Y轴方向相邻,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之间的区域包括R

其中“对应”是指在图5所示截面内,加强部71在Z轴方向的第一投影与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之间的区域和/或电池单体5与束缚件7之间的区域在Z轴方向的第二投影重合、基本重合或者部分重叠,或者第一投影覆盖第二投影,或者第一投影位于第二投影的范围内。

通过将加强部71对应于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之间的区域和/或电池单体5与束缚件7之间的区域设置,相比在其他区域设置加强部71的方式,增强了束缚件7在加强部71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可以锁住电池单体5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四周,能够增大对电池单体5的束缚力,减小电池单体5在产生同等膨胀力下的膨胀变形量,进一步避免电池2失效和保证电池2的性能。且上述区域为电池单体5边缘膨胀最小区域,在对应上述区域的位置设置加强部71,不会占用电池单体5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的膨胀空间,不影响电池单体5膨胀间隙,进一步保证电池2性能。

可以在相邻的每一行电池单体组之间和相邻的每一列电池单体组之间的区域均对应设置加强部71,以及在最外侧的每一行电池单体组合束缚件7之间或者最外侧的每一列电池单体组和束缚件7之间的区域对应设置加强部71,增大对电池2中所有电池单体5的束缚力。

进一步的,将加强部71对应于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之间的区域和/或电池单体5与束缚件7之间的区域设置,可减小电池单体5的壳体52和/或端盖51厚度,例如采用薄壳体电池单体5,相对于采用厚壳体电池单体5,提高电池2的能量密度。

图9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束缚件7包括上盖72和下箱体73。至少部分上盖72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5的顶部。至少部分下箱体73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5的底部。在上盖72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5的顶部的部分,和/或下箱体73设置 在多个电池单体5的底部的部分设置有加强部71。

如图中所示,上盖72包括上盖本体721和固定部722,“至少部分上盖72”是指上盖本体721。下箱体73包括底板(图中未示出)和与底板连接且围合于底板四周的侧板731。“至少部分下箱体73”是指下箱体73的底板。

多个电池单体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是指图9中所有电池单体组成的整体在Z轴方向的顶部和底部。

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加强部71设置于上盖本体721上。

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下箱体73的底板732上设置有加强部71。

在图9示出的实施例中,在上盖72和下箱体73上均设置加强部71,从而形成沿Z轴负方向对电池单体5的向下束缚力和沿Z轴正方向对电池单体5的向上束缚力,更好地避免电池单体5的膨胀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中所示仅为范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对电池单体5的束缚力要求较低时,可以仅在上盖72上设置加强部71,从而形成沿Z轴负方向对电池单体5的向下束缚力,或者仅在下箱体73上设置加强部71,从而形成沿Z轴正方向对电池单体5的向上束缚力,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加工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通过将束缚件7设置为上盖72和下箱体73,至少部分上盖72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5的顶部,至少部分下箱体73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5的底部,并在上盖72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5的顶部的部分,和/或下箱体73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5的底部的部分设置加强部71,使束缚件7容易装配,且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加强部71。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71与束缚件7一体成型。

其中,加强部71为可以加强束缚件7强度的部件,其与束缚件7一体成型,例如,加强部71和束缚件7可以通过钣金冲压工艺一体成型。当然,加强部71也可以为额外附加于束缚件7上的部件,例如通过焊接的 方式将加强部71焊接于束缚件7。

加强部71与束缚件7一体成型时,能够提高二者之间的结合度,增强加强部71对束缚件7强度的加强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7、图8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束缚件7朝远离电池单体5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加强部71,束缚件7上靠近电池单体5的表面上与加强部71相对的区域形成凹槽74。图11所示的下箱体73也是如此。

此处“与加强部71相对的区域”中“相对”是指在图7所示截面内,加强部71在Z轴方向的第三投影与凹槽74在Z轴方向的第四投影重合或基本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71与束缚件7一体成型,通过将束缚件7朝远离电池单体5的方向凸出形成加强部71,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束缚件7朝远离电池单体5的方向凸出所形成的加强部71的结构可以为凸筋。

请继续参考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72和下箱体73均设置有加强部71,上盖72上的加强部71与下箱体73上的加强部7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上盖72上的加强部71与下箱体73上的加强部71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粘合剂8,以连接上盖72上的加强部71与下箱体73上的加强部71。

通过将上盖72上的加强部71与下箱体73上的加强部7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设置为对应,并在上盖72上的加强部71与下箱体73上的加强部71之间的区域内填充粘合剂8,通过粘合剂8连接上盖72上的加强部71与下箱体73上的加强部71,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束缚件7的强度。

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5包括端盖51和壳体52,端盖51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壳体52远离端盖51的底部设置有R角,粘合剂8覆盖R角。

壳体52远离端盖51的底部是指壳体52的侧壁和底壁523连接处,例如第一侧壁521和底壁523的连接处,和/或第二侧壁522和底壁523的连 接处。也即,在壳体52的侧壁和底壁523的连接处设置R角。

粘合剂8覆盖R角是指在图7和图8所示截面内,粘合剂8在Z轴方向的第五投影覆盖R角在Z轴方向的第六投影,也即第六投影在第五投影的范围内。

通过将粘合剂8覆盖R角,对于相邻两列电池单体组或者相邻两行电池单体组之间的粘合剂8形成胶钉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束缚件7的结构强度以及增强束缚件7与电池单体5粘结的束缚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中(a)所示,在加强部71中我们设置第一加强部71a,该第一加强部71a是指沿竖直方向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之间的区域R

上述“覆盖”是指第一加强部71a在Z轴方向的第七投影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之间的区域R

由于第一加强部71a沿竖直方向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之间的区域R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电池单体5包括端盖51和壳体52,端盖51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壳体52远离端盖51的底部设置有R角,第一加强部71a沿竖直方向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的相邻的R角。

其中,上述“覆盖”是指第一加强部71a在Z轴方向的第七投影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的相邻的R角在Z轴方向的第六投影,也即第六投影在第七投影的范围内。

由于第一加强部71a沿竖直方向覆盖相邻两个电池单体5的相邻的R角,该区域为电池单体5和上盖72和下箱体73的粘接位置,通过在该位置设置第一加强部71a,能够减少脱胶,提高电池2的整体结构强度。

如图8中C部放大部分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52包括第一壁 521a,第一壁521a垂直于水平面。第一加强部71a的边缘和与第一壁521a的水平距离L小于或等于5mm。

其中,第一壁521a是指壳体52的侧壁中与另一电池单体5相邻的壁,也即上述第二侧壁522中的壁。

第一加强部71a的边缘和与第一壁521a的水平距离可以为5mm、4mm、3mm、2mm、1mm或者其他任何小于或等于5mm的值。

第一加强部71a的边缘和与第一壁521a的水平距离L小于或等于5mm,可以使得第一加强部71a不过多覆盖到电池单体5的第一侧壁521,保证电池单体5最易膨胀的第一侧壁521的膨胀空间,进一步保证电池2性能。

电池单体5通常包括电极组件53,下面介绍电池单体5中电极组件53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2中的电池单体5的外形为方形或近似方形,其内部的电极组件53可以包括如下几种结构: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中(a)所示,电极组件53包括第一极片531和第二极片532。第一极片531和第二极片532绕卷绕轴线卷绕并形成卷绕结构,卷绕轴线平行于水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中(b)所示,电极组件53包括多个第一极片531和多个第二极片532,多个第一极片531和多个第二极片532沿竖直方向交替层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中(c)所示,电极组件53包括多个第二极片532,第一极片531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层叠段531a和多个折弯段531b,各折弯段531b连接相邻的两个层叠段531a,多个层叠段531a和多个第二极片532沿竖直方向交替层叠。

进一步的,图12中均示出了位于第一极片531和第二极片532之间的 隔膜533。

包括上述结构的电极组件53的电池单体5外形基本上呈现方形,并具有如上实施例中的大致呈方形的壳体52,壳体52的侧壁中包括面积较大的第一侧壁521和面积较小的第二侧壁522。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电池单体5,电池单体5的主要膨胀方向为竖直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的电极组件53,“平放”时第一极片531和第二极片532均是水平放置的,也即平行于水平面。

每个加强部71的宽度可根据电池单体5之间粘结剂厚度和电池单体5的R角尺寸进行调整,通常宽度范围在2~20mm之间,其中宽度是指图7中(a)所示的加强部71沿X轴方向的尺寸。每个加强部71的深度范围在2~6mm之间,深度最大值受束缚件7与电池2其他结构件间隙的影响,例如上盖72和上箱体21的间隙,其中深度是指图7中(a)所示的加强部71沿Z轴方向的尺寸。

图1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结构图,如图13所示,电池2还包括上箱体21,上箱体21与下箱体73扣合并密封。

上箱体21与下箱体73扣合并密封后容纳电池单体5。上箱体21可以是多种结构。如图12所示,上箱体21是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上箱体21还可以为板状结构。上箱体21和下箱体73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为提高上箱体21与下箱体73连接后的密封性,上箱体21与下箱体73之间也可以设置密封件,比如,密封胶、密封圈等。

通过设置上箱体21,上箱体21与下箱体73扣合并密封,可以在容纳电池单体5的同时保护电池单体5。

可以理解的是,上盖72和上箱体21不连接,且上盖72和上箱体2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预留电池单体5和上盖72整体的膨胀空间,防止上箱体21在电池单体5膨胀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和图4,下箱体73上还设置有固定梁22,上盖72固定于固定梁22,以使多个电池单体5被束缚于上盖72和下 箱体73之间。

固定梁22可以为棱柱状结构、圆柱状结构、板状结构等,图中所示为棱柱状结构中的长方体。

上盖72和固定梁22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螺纹连接件固定、卡扣固定或者焊接固定等方式。

通过设置固定梁22,将上盖72固定于固定梁22,即可固定上盖72,又可以增强束缚件7的强度,提高束缚件7对电池单体5的束缚力。

<关于电池单体5和电池模块>

多个电池单体5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5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5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5构成的整体容纳于下箱体73内;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5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下箱体73内。

安装过程中,电池单体5安装到位后,将上盖72固定于下箱体73(或者固定梁22),然后再将上箱体21与下箱体73扣合在一起。

请参见图14,图1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141,提供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

步骤142,提供束缚件,束缚件上设置有加强部,加强部用于加强束缚件的强度以增强束缚件对多个电池单体的束缚力;

步骤143,将多个电池单体容纳于束缚件内,并使束缚件束缚多个电池单体。

通过本实施例制造方法制造出的电池的相关结构,可以参考前述图1-12对应的实施例描述的电池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5,图1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池的制造设备10包括:第一提供装置11、第二提供装置12和组装装置13。

第一提供装置11被配置为提供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的外壁中面积最大的壁平行于水平面设置;

第二提供装置12被配置为提供束缚件,束缚件上设置有加强部,加强部用于加强束缚件的强度以增强束缚件对多个电池单体的束缚力;

组装装置13被配置为将多个电池单体容纳于束缚件内,并使束缚件束缚多个电池单体。

通过本实施例制备设备制造出的电池单体的相关结构,可以参考前述图1-12对应的实施例描述的电池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相关技术
  • 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 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 电池散热板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电池散热板的电池包
  • 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锂离子电容器用电极材料、电极、电池、电容器、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电容器用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 电池用电极板、电池用极板组、锂二次电池、电池用电极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9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