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

背景技术

脚轮是一种常用的产品,通常安装于家具、推车等器具的底部,使器具可以灵活方便地移动。由于在器具移动完毕后,需要静止不动,因此在脚轮上设置一个刹车机构。

现有的某些脚轮带有刹车机构,该刹车机构锁死脚轮后,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将刹车机构解锁,有些需要人工弯腰手动将刹车机构解锁,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有些刹车机构固定滚轮不稳定,固定后的滚轮还会滚动,增加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脚轮刹车组件固定滚轮不稳定,增加了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其包括脚轮主体,所述脚轮主体包括轮架和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上,所述轮架上设置有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和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所述第三转动部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上,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踩压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另一端可抵靠于第二转动部上的限位块,所述第二转动部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部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有刹车部,所述刹车部可抵靠于所述滚轮,所述第三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顶起部,所述第三转动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踩压部,当踩压第一踩压部时,第一转动部抵靠滚轮,且所述第一转动部向下转动并下压第二转动部使刹车部抵靠滚轮;当踩压第二踩压部时,所述顶起部将第一转动部顶起,所述第一转动部抵靠限位块并带动第二转动部转动,使刹车部与滚轮脱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轮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轮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转动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三转动部位于所述轮架的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侧设置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位于所述顶起部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抵接板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为一体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转动部上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为一体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块通过冲压成型,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为一体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脚轮主体上通过设置刹车组件,可以使脚轮刹车更加稳定,当脚轮主体进行刹车时,可脚踩第一踩压部,使第一转动部向下转动,第一转动部下压第二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向下转动,使刹车部抵靠于滚轮,对滚轮进行固定,第一转动部转到最低的位置时,第一转动部也和滚轮抵靠,实现对滚轮的二次固定,提高了刹车效果,在进行刹车时,第一转动部下压顶起部,使第二踩压部上升;当需要解刹时,脚踩第二踩压部,第三转动部绕着第一连接轴转动,此时,顶起部上升顶起第一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反向转动,在第一转动部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转动部的一端与限位块抵靠,此时第一转动部推动第二转动部转动,使使刹车部与滚轮脱离,实现解刹;刹车和解刹全过程,只需用脚踩,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中第一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中第三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中第二转动部的剖视图。

图例说明:

1、轮架;2、滚轮;3、第一转动部;31、第一踩压部;4、第二转动部;5、第三转动部;6、限位块;7、刹车部;8、顶起部;9、第二踩压部;10、第一连接轴;11、第二连接轴;12、抵接板;1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m、“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刹控制的脚轮,包括脚轮主体,所述脚轮主体包括轮架1和滚轮2,所述滚轮2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1上,所述轮架1上设置有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部3、第二转动部4和第三转动部5,所述第一转动部3、所述第二转动部4和所述第三转动部5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1上,所述第一转动部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踩压部31,所述第一转动部3的另一端可抵靠于第二转动部4上的限位块6,所述第二转动部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部4远离所述限位块6的一端设有刹车部7,所述刹车部7可抵靠于所述滚轮2,所述第三转动部5的一端设置有顶起部8,所述第三转动部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踩压部9,当踩压第一踩压部31时,第一转动部3抵靠滚轮2,且所述第一转动部3向下转动并下压第二转动部4使刹车部7抵靠滚轮2;当踩压第二踩压部9时,所述顶起部8将第一转动部3顶起,所述第一转动部3抵靠限位块6并带动第二转动部4转动,使刹车部7与滚轮2脱离。

本发明中,第一转动部3、第二转动部4和第三转动部5均由钣金冲压成型,生产制造方便。

所述轮架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0,所述第一转动部3和所述第二转动部4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10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1上。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通过第一连接轴共轴转动,便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联动控制,还可以减少脚轮主体上安装的部件,使脚轮主体的结构更加紧凑,第一连接轴为阻尼转轴,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在进行刹车后,松开脚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不会自行转动,提高了刹车的稳定性。

所述轮架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1,所述滚轮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11上。可以方便第三转动部的固定,无需单独使用第三转动部的转动连接部件,减少的零件的使用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第三转动部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11上,所述第三转动部5位于所述轮架1的表面。这样便于用户控制第三转动部转动。

所述第一转动部3的一侧设置抵接板12,所述抵接板12位于所述顶起部8的上方。所述抵接板12与所述第一转动部3为一体结构。第一转动部的侧边向外弯折形成抵接板,抵接板便于与顶起部配合,从而方便第一转动部下压第三转动部,以及第三转动部通过顶起部顶起第一转动部。

所述第二转动部4上设置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与所述第二转动部4为一体结构。在完成刹车时,第一转动部的第一边32抵接于限位板,可以防止第一转动部继续转动,起到限位的效果,在完成解刹后,第一转动部的第二边33抵接于限位板,可以防止第一转动部继续转动,起到限位的效果,因此,限位板可以起到控制第一转动部转动的角度,起到保护第一转动部的目的。

所述限位块6通过冲压成型,所述限位块6与所述第二转动部4为一体结构。

工作原理:本发明脚轮主体上通过设置刹车组件,可以使脚轮刹车更加稳定,当脚轮主体进行刹车时,可脚踩第一踩压部,使第一转动部向下转动,第一转动部下压第二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向下转动,使刹车部抵靠于滚轮,对滚轮进行固定,第一转动部转到最低的位置时,第一转动部也和滚轮抵靠,实现对滚轮的二次固定,提高了刹车效果,在进行刹车时,第一转动部下压顶起部,使第二踩压部上升;当需要解刹时,脚踩第二踩压部,第三转动部绕着第一连接轴转动,此时,顶起部上升顶起第一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反向转动,在第一转动部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转动部的一端与限位块抵靠,此时第一转动部推动第二转动部转动,使使刹车部与滚轮脱离,实现解刹;刹车和解刹全过程,只需用脚踩,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一种用于两轮车的碟刹盘及其碟刹锁
  • 一种双踏板齿刹全刹脚轮
  • 一种中控脚轮双刹式控制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5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