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试验项目中,侧面柱碰试验是碰撞的必须测试项。试验按C-NCAP(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的试验程序进行,滑动或驱动车辆横向至刚性柱,使车辆驾驶员侧与刚性柱发生碰撞。通过碰撞后测量假人受伤害情况并进行碰撞的评分,作为星级评定的指标。常规的新能源车型为应对柱碰试验,下车体及侧围形成的车体骨架需具备足够吸能作用,保护成员免于受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以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身应该具备不足吸能作用,保护成员免于受伤的作用低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包括:

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地板、立柱、门槛以及安装于所述地板一侧面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立柱从上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门槛连接,所述门槛连接于所述地板的侧边,所述纵梁与所述门槛间隔设置,且所述纵梁背对所述门槛的一侧连接有所述横梁;以及,

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所述门槛和所述纵梁,以将所述立柱处受到的应力经所述门槛传递至纵梁再传递至所述横梁。

可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两个侧板和隔板,两个所述侧板沿上下向延伸,所述隔板和所述连接板均沿横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呈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隔板设于间隔处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中部,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间隔处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形成连接翻边,两个所述连接翻边分别与所述纵梁的上端和所述门槛的上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身组件还包括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连接于所述地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地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加强腔,所述座椅横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下端;

所述横梁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梁分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对应所述座椅横梁与所述地板形成有第二加强腔,以使得所述第二加强腔与所述第一加强腔呈上下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成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支架分为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纵梁,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纵梁;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纵梁的端部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用以连接所述纵梁。

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连接两个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

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设置成铸铝板,所述铸铝板的中部设有多个孔部。

可选地,所述立柱包括外壳、圆管、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均沿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所述第二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腔壁之间,且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中部呈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方向弯曲设置,以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形成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通道,所述圆管安装于所述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纵梁形成有沿纵向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沿横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

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还包括多个支撑支架,多个所述支撑支架沿纵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各所述支撑支架包括安装板和两个支撑板,所述安装板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壁,两个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沿纵向分布的两侧且朝向所述第二槽壁延伸,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二槽壁的侧边连接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槽壁,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贴合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

可选地,所述门槛包括两个门槛外板和两个加强内板,两个所述门槛外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相互连接,两个所述门槛外板的中部呈相互远离设置,以形成有门槛腔,两个所述加强内板设于所述门槛腔内,且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门槛外板,其中一个所述门槛与所述地板连接,另一所述门槛外板与所述立柱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包括车身组件和加强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地板、立柱、门槛以及安装于所述地板一侧面的纵梁和横梁,所述立柱从上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门槛连接,所述门槛连接于所述地板的侧边,所述纵梁与所述门槛间隔设置,且所述纵梁背对所述门槛的一侧连接有所述横梁;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所述门槛和所述纵梁,以将所述立柱处受到的应力经所述门槛传递至纵梁再传递至所述横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包括车身组件和加强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地板、立柱、门槛以及安装与所述地板一侧面的纵梁和横梁,所述门槛连接于所述地板的一侧边,所述纵梁连接于所述地板,且与所述门槛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纵梁背对所述门槛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横梁,所述立柱从上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门槛连接;所述加强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所述门槛和所述纵梁;在所述立柱受到碰撞时,所述立柱受到的碰撞力向下传导至所述门槛,经由所述加强支架传递至所述纵梁,再经由所述连接支架传导至所述横梁,从而能够将受到的碰撞力进行多级分散,使得整个车身承担碰撞力,减小车身的变形;如此,增加了所述门槛与所述纵梁之间的传力路径,加强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优化了传力路径,使得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更加稳定坚固,能够在受到碰撞时减少对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提升柱碰的车身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连接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连接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沿B-B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中车身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实体图;

图8为图7中沿C-C的剖视实体图;

图9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沿D-D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沿E-E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纵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支撑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新能源汽车试验项目中,侧面柱碰试验是碰撞的必须测试项。试验按C-NCAP(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的试验程序进行,滑动或驱动车辆横向至刚性柱,使车辆驾驶员侧与刚性柱发生碰撞。通过碰撞后测量假人受伤害情况并进行碰撞的评分,作为星级评定的指标。常规的新能源车型为应对柱碰试验,下车体及侧围形成的车体骨架需具备足够吸能作用,保护成员免于受伤的作用。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柱碰的车身,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的结构稳定坚固,受到碰撞时的变形小,且对人员的伤害小,图1至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提升柱碰的车身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和图7,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100包括车身组件1和加强组件2,所述车身组件1包括地板11、立柱12、门槛13以及安装于所述地板11一侧面的纵梁14和横梁15,所述立柱12从上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门槛13连接,所述门槛13连接于所述地板11的侧边,所述纵梁14与所述门槛13间隔设置,且所述纵梁14背对所述门槛13的一侧连接有所述横梁15;所述加强组件2包括加强支架21和连接支架22,所述加强支架21分别连接所述纵梁14和所述横梁15,所述连接支架22分别连接所述门槛13和所述纵梁14,以将所述立柱12处受到的应力经所述门槛13传递至纵梁14再传递至所述横梁1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100包括车身组件1和加强组件2,所述车身组件1包括地板11、立柱12、门槛13以及安装与所述地板11一侧面的纵梁14和横梁15,所述门槛13连接于所述地板11的一侧边,所述纵梁14连接于所述地板11,且与所述门槛13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纵梁14背对所述门槛13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横梁15,所述立柱12从上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门槛13连接;所述加强支架21分别连接所述纵梁14和所述横梁15,所述连接支架22分别连接所述门槛13和所述纵梁14;在所述立柱12受到碰撞时,所述立柱12受到的碰撞力向下传导至所述门槛13,经由所述加强支架21传递至所述纵梁14,再经由所述连接支架22传导至所述横梁15,从而能够将受到的碰撞力进行多级分散,使得整个车身承担碰撞力,减小车身的变形;如此,增加了所述门槛13与所述纵梁14之间的传力路径,加强所述横梁15与所述纵梁14的连接,优化了传力路径,使得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100更加稳定坚固,能够在受到碰撞时减少对人员的伤害。

具体地,参照图2至图4,为了连接所述纵梁14和所述门槛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22包括连接板223、两个侧板224和隔板225,两个所述侧板224沿上下向延伸,所述隔板225和所述连接板223均沿横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224呈相对间隔设置,所述隔板225设于所述间隔处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24的中部,所述连接板223设于所述间隔处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24的上端,所述连接板223的两端分别形成连接翻边2231,两个所述连接翻边2231分别与所述纵梁14的上端和所述门槛13的上端连接;所述门槛13与所述纵梁14间隔设置,则所述门槛13与所述纵梁14之间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连接槽,所述门槛13与所述纵梁14相对设置的侧表面以形成所述连接槽沿横向相对的两个槽壁,所述连接支架22安装于所述连接槽内,且在所述连接支架22安装于所述连接槽内时,两个所述侧板224沿纵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板22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槽的槽底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翻边2231分别与所述纵梁14的上端和所述门槛13的上端连接,从而所述连接板223能够作为所述纵梁14与所述门槛13之间的一个传力路径,保证传力路径完整,减小碰撞过程中发生的变形,所述隔板225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24的中部,使得所述隔板225为所述纵梁14与所述门槛13之间的另一传力路径,以进行分力,减小所述连接板223的受力;在受到侧向碰撞时,所述门槛13近乎发生变形或者发生微小变形,使得所述隔板225与所述门槛13的中部和所述纵梁14的中部连接,使得所述门槛13与所述纵梁14之间的传力路径变成两条,一方面增加了传力路径,减小变形的发生,另一方面可分散所述连接板223在侧面碰撞时受到的力,减小车身的震荡。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对乘车人员的伤害,参照图9和图10,所述车身组件1还包括座椅横梁153,所述座椅横梁153连接于所述地板11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地板11之间形成有第一加强腔1531,所述座椅横梁15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12的下端;所述横梁15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梁15分为第一横梁151和第二横梁152,所述第一横梁151对应所述座椅横梁153与所述地板11形成有第二加强腔1511,以使得所述第二加强腔1511与所述第一加强腔1531呈上下向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横梁153处用以安装座椅,所述座椅横梁15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12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梁151对应所述座椅横梁153连接于所述地板11的一侧面,使得所述第一横梁151与所述座椅横梁153沿上下向相对设置;由于所述座椅横梁153与所述立柱12连接,在车身受到侧面撞击时,撞击力会从所述立柱12传导至所述座椅横梁153,所述座椅横梁153与所述地板11形成有所述第一加强腔1531,所述第一横梁151与所述地板11形成有所述第二加强腔1511,且所述第一加强腔1531与所述第二加强腔1511成上下向间隔分布,增加了所述第一横梁151与所述座椅横梁153的之间的高度,增加碰撞能量吸收,从而在受到侧面撞击时,所述第一横梁151进行吸能,所述座椅横梁153也进行吸能,减小所述座椅横梁153处的震荡,减小对人员的伤害。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4至图6,由于所述横梁15设为两个,分为所述第一横梁151和所述第二横梁152,因此所述连接支架22设置成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支架22分为第一连接支架221和第二连接支架222,所述第一连接支架221连接所述第一横梁151和所述纵梁14,所述第二连接支架222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52和所述纵梁14;其中,由于所述座椅横梁15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12,所述第一横梁151与所述座椅横梁153相对设置,从而所述第一横梁151处为侧碰时的主要受力位置,因此所述第一连接支架221的所述隔板225靠近所述纵梁14的端部设有连接翻边2231,所述连接翻边2231用以连接所述纵梁14的侧面,从而所述第一连接支架221的所述隔板225与所述纵梁14连接地更加稳定紧密,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支架221的传力效果更好,且所述第二连接支架222的所述连接翻边2231的长度更长,连接所述纵梁14和所述门槛13更加稳定,且所述第二连接支架222非主要受力位置,因此无需对所述第二连接支架222的所述隔板225设置翻边,保证轻量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两个所述横梁15仅仅只是靠翻边与所述纵梁14连接,为了加强两个所述横梁15与纵梁14的连接,参照图4和图5,所述加强支架21连接两个所述横梁15和所述纵梁14,从而能够在车身受到侧碰时,分散和吸收所述横梁15与所述纵梁14连接处的能量,且所述加强支架21能够避免各所述横梁15与所述纵梁14连接的端部在受到碰撞时的变形,使得所述横梁15的中部也能够传导碰撞力,参与吸能。

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4,所述加强支架21设置成铸铝板211,所述铸铝板211盖设于两个所述横梁15与所述纵梁14的连接处,在侧面柱碰时,所述铸铝板211可以有效分散所述纵梁14及各所述横梁15连接处的受力,减小车身变形及侵入量,所述铸铝板211的密度较低,质量轻,可相应实现轻量化,且所述铸铝板211的中部设有多个孔部212,各所述孔部212从所述铸铝板211的上侧朝向下侧凹陷形成,从而减少了材料用量,节约成本,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1,所述立柱12设置为B柱,所述B柱包括外壳121、圆管122、第一安装架123和第二安装架124,所述外壳121内形成有容纳腔1211,所述第一安装架123和所述第二安装架124均沿所述外壳12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安装架123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容纳腔1211的腔壁,所述第二安装架12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23与所述腔壁之间,且所述第二安装架124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23,所述第二安装架124的中部呈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架123的方向弯曲设置,以与所述第二安装架124之间形成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通道125,所述圆管122安装于所述通道125内,所述圆管122相当于所述B柱的骨架,能够加强所述B柱的结构,从而在侧面柱碰时,所述B柱能够直接吸收上部能量,减少所述B柱变形及侵入量,保证乘员安全。

由于所述纵梁14作为所述地板11的骨架基础,为了加强所述纵梁14的结构,参照图12和图13,所述纵梁14形成有沿纵向贯通的安装槽141,所述安装槽141包括沿横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1411和第二槽壁1412;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100还包括多个支撑支架3,多个所述支撑支架3沿纵向间隔设于所述安装槽141内,各所述支撑支架3包括安装板31和两个支撑板32,所述安装板31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壁1411,两个所述支撑板32连接于所述安装板31沿纵向分布的两侧且朝向所述第二槽壁1412延伸,各所述支撑板32靠近所述第二槽壁1412的侧边连接有第一翻边321,所述第一翻边321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槽壁1412,各所述支撑板3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翻边322,所述第二翻边322贴合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41的槽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安装板31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壁1411,所述第一翻边321连接于所述第二槽壁1412,所述第二翻边322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41的槽底,从而将所述支撑支架3安装与所述纵梁14内,使得各所述支撑板32沿横向延伸,连接所述安装槽141的所述第一槽壁1411和所述第二槽壁1412,从而能够提供连接所述连接支架22和所述加强支架21,完整传力路径,加强所述纵梁14的结构,避免侧面柱碰过程中仅靠所述纵梁14传力,降低所述纵梁14变形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所述门槛13包括两个门槛外板131和两个加强内板133,两个所述门槛外板13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相互连接,且两个所述门槛外板131中,一个所述门槛外板131与所述地板11连接,另一所述门槛外板131与所述立柱12连接,两个所述门槛外板131的中部呈相互远离设置,以形成有门槛腔132,以在侧面柱碰中可以高效率地将能量从侧围传递到所述地板11,两个所述加强内板133设于所述门槛腔132内,且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门槛外板131,加强所述门槛13的稳固性,使得所述门槛13更加坚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100,所述提升柱碰的车身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所述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1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