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低品位含钨褐铁矿的选冶联合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钨矿资源除以白钨矿、黑钨矿、钨华等独立矿物存在外,还有一部分钨以胶态吸附的形式(或嵌布粒度极细的钨独立矿物)赋存于褐铁矿中,而这类钨矿选用一般的物理选矿方法难以回收,如果当做铁矿开发而使更有价值的钨资源被丢弃。随着易选钨资源的大量开采,易选的黑钨资源已经面临枯竭,白钨资源也越来越贫细杂,因此,加强这类褐铁矿中伴生钨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矿石的赋存状态决定了开发利用这类含钨褐铁矿资源方式。一般的重选、磁选、浮选方法均不能使钨矿从铁矿及其他矿物中单独分离出来,进而从上述矿物中难以得到传统意义上的钨精矿,然而,直接进行湿法或火法冶炼成本均太高,因此要想比较经济的开发利用此类伴生钨矿资源,选冶联合是比较切实可行的路线。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611633A)公开了一种处理含钨褐铁矿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含钨褐铁矿进行浮选脱除含硅矿物,得到含钨褐铁精矿;所得含钨褐铁精矿与焦炭及还原焙烧强化剂混合后,进行还原焙烧,还原焙烧所得产物经研磨后进行中性浸出,得到钨酸盐溶液和浸出渣;所得浸出渣采用磁场进行磁选分离,得到铁精矿和有价金属尾矿;该发明采用的是反浮选的方法进行预富集,再中性焙烧,焙烧后再研磨进行中性浸出,会进行矿浆脱水、烘干、高温焙烧等步骤,工序较为复杂,相应成本亦会较高。反浮选的目的主要是脱硅,若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除硅质外还有其他,则预富集效果可能会较差。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含钨褐铁矿资源,亟需研发一种高效节能、工艺简单且适用范围广的矿物综合回收利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处理低品位含钨褐铁矿的选冶联合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含钨褐铁矿的选冶联合方法工艺复杂、效率低和适用范围窄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低品位含钨褐铁矿的选冶联合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S1正浮选预富集: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加入脉石抑制剂和复配阴离子捕收剂,通过正浮选获得含铁、钨的粗精矿;

S2粗精矿再磨:在所述粗精矿中加入碱浸出剂,进行再磨矿处理,获得再磨后粗精矿;

S3碱浸出:所述再磨后粗精矿经过碱浸出和固液分离之后,获得含钨浸出液和含铁浸出渣。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处理含钨褐铁矿的选冶联合方法。先将矿石磨矿后,采用正浮选的方法将铁、钨矿物预富集,再进行粗精矿再磨,再磨时加入浸出剂,可促进矿物间的解离。接下来,钨与浸出剂的混合,通过碱浸出,使钨、铁分离。浸出渣磁选铁精矿,最终实现对含钨褐铁矿的选冶联合处理。本发明采用选冶联合的方法,可使含钨褐铁矿得到有效回收,工艺流程简单,对开发利用这类难利用含钨褐铁矿提供了有效的工艺路线。其中,在S1步骤中,70-90%的硅质及其他主要脉石可以随尾矿而被去除,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回收率可在65-90%之间。粗精矿的产率在55-70%之间,从而明显降低后续工艺处理量。在S3步骤中,浸出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钨的浸出液和含有大量铁矿物的浸渣。

进一步,还包括S4:对含铁浸出渣进行磁选,获得铁精矿。通过磁选可将铁矿富集,获得铁精矿。

进一步,在S1中,所述脉石抑制剂包括水玻璃、六偏磷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上述脉石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石英、云母、滑石、粘土等脉石矿物。

进一步,在S1中,所述复配阴离子捕收剂包括质量比为2-8:1-3:2-5的油酸钠、羟肟酸盐和磺酸盐。

本方案采用的捕收剂是一种包含了-COO-、-CONHO-、-SO

进一步,在S1中,水玻璃、六偏磷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相对于含钨褐铁矿的用量分别为500-1500g/t、100-300g/t和100-500g/t;复配阴离子捕收剂相对于含钨褐铁矿的用量均为100-500g/t。上述用量的脉石抑制剂和复配阴离子捕收剂可以有效抑制石英、云母、滑石、粘土等脉石矿物,以及提升浮选效果。

进一步,在S1中,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的细度控制在200目以下的颗粒占60-80%,再加入脉石抑制剂和捕收剂并调整pH值至7-9。此步骤可以采用湿式球磨机或棒磨机进行磨矿。

进一步,在S2中,碱浸出剂为氢氧化钠,碱浸出剂的用量为含铁钨的粗精矿重量的8-24%。上述用量的氢氧化钠可以保证后续的碱浸出顺利进行,提高钨的浸出率

进一步,在S2中,再磨矿处理后,细度控制在200目以下的颗粒占90-100%。此步骤可以采用湿式球磨机或棒磨机进行磨矿。控制细度可以提高后续钨的浸出率。

进一步,在S3中,所述碱浸出为:再磨后粗精矿的矿浆浓度调整至25-35%;温度条件为60-90℃,浸出时间为4-6h。通过本步骤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回收钨元素。

进一步,在S4中,所述磁选为2-3段磁选,磁场强度为0.7-1.2T。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处理含钨褐铁矿的选冶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若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含钨褐铁矿选冶联合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钨0.9%,含铁28%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200目75%(200目以下的颗粒占75%),加入水玻璃1200g/t(水玻璃质量/原矿质量),复配的阴离子捕收剂200g/t,调节pH值为8,采用正浮选的方法,将铁钨矿物浮选至上层,脉石矿物留在浮选机槽底。其中,阴离子捕收剂由质量比为5:2:3油酸钠、羟肟酸盐和磺酸盐组成,且羟肟酸盐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水杨羟肟酸钠(羟肟酸盐),磺酸盐具体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磺酸盐)。

混合浮选铁矿和钨矿物,得到含钨1.2%、含铁39%的铁钨粗精矿,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为89%,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回收率保持高度统一,均在83%左右。其中,铁与钨回收率=(精矿中铁、钨品位)×精矿产率/(原矿中铁、钨品位×100%)。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细度保持-200目90%,再磨时加入碱浸出剂NaOH,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12%。

步骤3、采用30%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80℃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6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71%。其中,浸出率=(被浸原料干重×钨在原料中的品位-浸出渣干重×钨在浸出渣中的品位)/被浸原料干重×钨在原料中的品位×100%。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2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7-1.0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51%。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含钨褐铁矿选冶联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钨0.2%,含铁36%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70%,加入水玻璃1000g/t,复配的阴离子捕收剂300g/t,调节pH值为9,采用正浮选的方法,混合浮选铁矿和钨矿物,得到含钨0.3%,含铁42%的铁钨粗精矿,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85%左右,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收率非常接近,均在75%左右。其中,阴离子捕收剂由质量比为2:1:2油酸钠、羟肟酸盐和磺酸盐组成,且羟肟酸盐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水杨羟肟酸钠,磺酸盐具体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时加入碱浸出剂NaOH,再磨细度保持-200目85%,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8%。

步骤3、采用35%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95℃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4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64%。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2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7-1.0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53%。

实施例3

步骤1、将含钨0.9%,含铁28%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80%,加入水玻璃500g/t(水玻璃质量/原矿质量),复配的阴离子捕收剂500g/t,调节pH值为7,采用正浮选的方法,混合浮选铁矿和钨矿物,得到含钨1.1%、含铁34%的铁钨粗精矿,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73%左右,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收率保持高度统一,均在90%左右。其中,阴离子捕收剂由质量比为8:3:5油酸钠、羟肟酸盐和磺酸盐组成,且羟肟酸盐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水杨羟肟酸钠,磺酸盐具体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时加入碱浸出剂NaOH,再磨细度保持-200目100%,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16%。

步骤3、采用35%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60℃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4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68%。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3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8-1.2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46%。

实施例4

步骤1、将含钨0.9%,含铁28%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80%,加入水玻璃1500g/t和羧甲基纤维素200g/t,复配的阴离子捕收剂200g/t,调节pH值为7,采用正浮选的方法,混合浮选铁矿和钨矿物,得到含钨1.3%、含铁40%的铁钨粗精矿,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92%左右,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收率保持高度统一,均在81%左右。其中,阴离子捕收剂由质量比为5:2:4油酸钠、羟肟酸盐和磺酸盐组成,且羟肟酸盐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水杨羟肟酸钠,磺酸盐具体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时加入碱浸出剂NaOH,再磨细度保持-200目90%,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16%。

步骤3、采用25%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90℃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6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72%。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3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8-1.2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51.5%。

对比例1

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正浮选捕收剂的选用,具体如下:

步骤1、将含钨0.9%,含铁28%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75%,加入水玻璃1200g/t,选用常规的捕收剂油酸钠200g/t,调节pH值为8,采用正浮选的方法,混合浮选铁矿和钨矿物,得到含钨0.95%,含铁30%的铁钨粗精矿,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35%,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收率保持高度统一,均在85%左右。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时加入碱浸出剂NaOH,再磨细度保持-200目90%,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12%。

步骤3、采用30%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80℃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6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54%。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2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7-1.0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40%。

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捕收剂的不同选择,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1的铁钨粗精矿的含钨和含铁量降低,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大幅度降低(近50个百分点);也同时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3的钨浸出率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还同时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4的铁精矿品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对比例2

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正浮选后粗精矿不再磨,具体如下:

步骤1、将含钨0.2%,含铁36%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70%,加入水玻璃1000g/t,复配阴离子捕收剂300g/t,调节pH值为9,采用正浮选的方法,混合浮选铁矿和钨矿物,得到铁钨粗精矿的钨含量以及铁含量与实施例2相近,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回收率,均与实施例2相近。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不再磨直接加入碱浸出剂NaOH,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8%。

步骤3、采用35%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95℃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4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58.5%。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2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7-1.0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与实施例2相近。

对比实施例2和对比例2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由步骤2的不同选择,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3的钨浸出率降低了近5.5个百分点。

对比例3

本对比例采用反浮选的方式来进行含钨褐铁矿的处理,具体如下:

步骤1、将含钨0.2%,含铁36%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70%,用硫酸调节pH值为5,加入抑制剂腐殖酸钠500g/t,选用混合胺类阳离子捕收剂400g/t,该捕收剂具体由十二胺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按质量比1:1.5的比例加入,采用反浮选的方法,将硅质及其他脉石矿物浮出,铁矿和钨矿物留在浮选槽内得到含钨0.25%,含铁37%的铁钨粗精矿,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为63%,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收率保持高度统一,均在75%左右。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时加入碱浸出剂NaOH,再磨细度保持-200目85%,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8%。

步骤3、采用35%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95℃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4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56%。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2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7-1.0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44%。

对比实施例2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采用反浮选的方式来浮选含钨褐铁矿,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1的铁钨粗精矿的含钨和含铁量在回收率接近的条件下,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降低(近22个百分点),铁的含量与原矿含铁36%相比只提高1%;也同时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3的钨浸出率降低了近8%个百分点;还同时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4的铁精矿品位降低了近9个百分点。

对比例4

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正浮选捕收剂的选用,具体如下:

步骤1、将含钨0.9%,含铁28%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75%,加入水玻璃1200g/t,选用捕收剂水杨羟肟酸钠(羟肟酸钠)200g/t,调节pH值为8,采用正浮选的方法,混合浮选铁矿和钨矿物,得到含钨1.0%,含铁34%的铁钨粗精矿,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91%,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收率保持高度统一,均在25%左右。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时加入碱浸出剂NaOH,再磨细度保持-200目90%,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12%。

步骤3、采用30%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80℃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6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64%。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2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7-1.0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42%。

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4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捕收剂的不同选择,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1的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收率大幅度降低;也同时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3的钨浸出率降低;还同时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4的铁精矿品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对比例5

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正浮选捕收剂的选用,具体如下:

步骤1、将含钨0.9%,含铁28%的含钨褐铁矿石磨矿后,使矿浆的磨矿细度保持75%,加入水玻璃1200g/t,选用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200g/t,调节pH值为8,采用正浮选的方法,混合浮选铁矿和钨矿物,得到含钨1.2%,含铁40%的铁钨粗精矿,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28%,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收率保持高度统一,均在74%左右。

步骤2、将浮选得到的铁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时加入碱浸出剂NaOH,再磨细度保持-200目90%,碱浸出剂的用量为铁钨粗精矿重量的12%。

步骤3、采用30%左右的矿浆浓度,在常压加温至80℃进行碱浸出,浸出时间6h,将浸出后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钨的浸出率为72%。

步骤4、浸出渣磁选回收铁精矿

将碱浸出后的浸渣进行强磁选回收剩余的大量铁矿物,采用2段强磁选,磁选强度在0.7-1.0T之间,得到铁精矿品位52%。

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5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捕收剂的不同选择,导致了本对比例的步骤1的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大幅度降低。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工艺效果总结详见表1。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工艺效果总结

由表1的数据可知:对比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4和对比例5的实验数据,四个实验组均使用了捕收剂200g/t,在捕收剂总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捕收剂的组成不同。实施例1使用质量比为5:2:3油酸钠、羟肟酸类(水杨羟肟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捕收剂;对比例1的捕收剂是油酸钠;对比例4的捕收剂是水杨羟肟酸钠;对比例5使用的是十二烷基磺酸钠。三种成分协同增效,使得表1中的六种参数指标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数值。发明人研究发现,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回收硅质脉石等的效果比较差,硅质脉石及其他主要脉石在尾矿中的回收率较低;使用油酸钠作为捕收剂,除了在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回收率上效果理想外,其他效果均不尽如人意;使用羟肟酸类作为捕收剂,除了在硅质脉石等在尾矿中的回收率上效果理想外,其他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将三者联合使用之后,发明人意外发现各项工艺效果参数均能获得最为理想的数值。

以“铁精矿品位”为例,油酸钠和水杨羟肟酸钠的作为捕收剂时,会导致铁精矿品位下降近10个百分点。虽然,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捕收剂,可以获得52%的铁精矿品位,但是,其他参数效果(例如硅质脉石等在尾矿中的回收率和铁与钨在粗精矿中的回收率)并不理想。按照一定比例(例如5:2:3)加入油酸钠和水杨羟肟酸钠之后,我们发现原本会导致铁精矿品位下降的油酸钠和水杨羟肟酸钠,不再对铁精矿品位造成负面影响(实施例1铁精矿品位为51%),还弥补了只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时其他效果的不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472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