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齿轮一般应用于例如汽车变速箱等机动产品中。为了保证机动产品的使用性能,对齿轮的加工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例如要求齿轮加工后具有较高的圆度、齿跳精度、同轴度等。现有齿轮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通过三爪夹具进行夹持,容易在夹持过程中造成齿轮的变形,且定心效果差,容易导致齿轮的加工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夹具,旨在解决传统夹具夹持齿轮时定心效果差而降低齿轮的加工品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夹具,应用于装夹齿圈,包括:

主体,后端用以安装至机床,所述主体自后至前贯设有安装通道;

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基座的前端面形成有第一基准面、以及环绕所述第一基准面的外周设置的第二基准面,所述第二基准面用以与齿圈的后轴端抵接;

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基座的前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动盘和定盘,所述动盘沿前后向轴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准面,所述定盘叠设于所述动盘的前端,所述动盘的周侧凸设有第一定位筋,所述定盘的周侧凸设有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筋和所述第二定位筋用以伸入至齿圈的齿间隙内;

端压件,包括朝前凸设于所述主体的支撑柱、以及自所述支撑柱侧向凸出的第一压块,至少所述第一压块沿前后向可平移、且沿前后向轴线可旋转设置,以具有朝后移动且朝向所述第二基准面旋转的压制行程、以及朝前移动和/或朝远离所述第二基准面旋转的释放行程;以及,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主体,且分别与所述动盘和所述第一压块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所述基座、所述动盘及所述定盘对应所述第一基准面处沿前后向贯设有偏心通孔,所述定盘的前端设有限位槽;

所述支撑柱沿前后向可平移、且沿前后向轴线可旋转地穿设于各所述偏心通孔,所述端压件还包括自所述支撑柱侧向凸出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分设在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压块朝向所述定盘凸设有顶销,所述顶销压制在所述限位槽处。

可选地,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主体的偏心通孔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轴,自所述主体的后端至少部分地伸入至所述安装通道内,且沿前后向可活动设置;以及,

传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支撑柱,以被所述驱动轴驱动并带动所述支撑柱前后活动;

其中,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安装通道的内侧壁其中之一设有第一导向槽,其中另一设有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导向槽自后至前呈逐渐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凸起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拉套,套接在所述驱动轴的外侧,以能够被所述驱动轴驱动而前后移动;以及,

浮动组件,套接在所述拉套的外侧,所述浮动组件的外侧壁和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其中之一凸设有第一卡凸,其中另一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持连接,所述浮动组件的内侧壁和所述拉套其中之一凸设有第二卡凸,其中另一凹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凸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持固定;

其中,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动块和配合块,所述浮动块的前侧沿所述拉套的周向延伸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配合块适配安装于所述环形槽,且与所述浮动块连接,所述浮动块和所述配合块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卡凸或者所述第二卡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通道的腔壁朝向所述驱动轴处凸设有止挡台阶,所述止挡台阶位于所述拉套的前侧,以在所述拉套朝前移动并靠近时,所述止挡台阶与所述拉套的前端止挡配合。

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盘部和自所述盘部的前端凸出的凸部,所述基座开设有沿前后向贯穿所述盘部和所述凸部的第一中心通孔,所述动盘沿前后向贯设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凸部安装于各所述第二中心通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轴,自所述主体的后端至少部分地伸入至所述安装通道内,且沿前后向可活动设置;以及,

转换组件,分别连接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动盘,以将所述驱动轴的前后移动转换为所述动盘的旋转运动。

可选地,所述凸部设有侧向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第一避让孔,所述动盘对应所述第一避让孔处开设有配合槽;

所述转换组件包括旋转套,所述旋转套沿前后向轴线可旋转地套接在所述所述驱动轴的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内,所述旋转套的外侧壁凸设有推块,所述推块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并伸入至所述配合槽内;

其中,所述驱动轴的侧壁和所述旋转套的侧壁其中之一设有第二导向槽,其中另一设有第二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槽自后至前呈逐渐沿所述驱动轴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

基准体,套接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旋转套之间,所述基准体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凸起处开设有第二避让孔,以供所述第二导向凸起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后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连接;以及,

盖体,盖设于所述基准体的前端,所述盖体的外周侧壁与所述旋转套的内侧壁活动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筋和所述第二定位筋的设置数量为大于3的奇数,且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筋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异面设置,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筋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异面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动盘和定盘依次叠设于第一基准面,由于基座相对主体固定,第一基准面为动盘和定盘提供轴向安装基准,便利于动盘和定盘的装配准确和稳定;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沿轴向大致对齐,且第一定位筋/第二定位筋的宽度一般设置为小于齿圈的齿间隙的宽度,以便利于齿圈的齿间隙对准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后装入夹具,并轴向抵接第二基准面,以由第二基准面为齿圈提供轴向安装基准;轴向大致对齐的第一定位筋/第二定位筋为齿圈的装入过程提供粗略定心,接着,驱动组件驱动动盘沿前后向轴线旋转,带动第一定位筋在齿间隙内活动,直至抵接齿圈,实现对齿圈的精细定心,有助于整体提高夹具对齿圈的定心夹持效果;同样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端压件中的第一压块进行压制行程,第一压块与齿圈前端面抵接,并将齿圈向后抵压在第二基准面上,实现对齿圈轴向的限位,且有助于维持动盘及定盘对齿圈的精细定心状态,由于齿圈主要在轴向受力,使得齿圈在径向上的受力减少,有助于降低齿圈在径向上的变形,且使得齿圈加工后圆度及齿跳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夹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具的主要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夹具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夹具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动盘及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主体;101安装通道;102偏心通孔;110第一座体;120第二座体;130第一导向凸起;140止挡台阶;200基座;201第一基准面;202第二基准面;203第一中心通孔;210盘部;220凸部;221第一避让孔;310动盘;311第一定位筋;312配合槽;313第二中心通孔;320定盘;321第二定位筋;322限位槽;400端压件;410支撑柱;411第一导向槽;412第一卡槽;420第一压块;430第二压块;431顶销;500驱动组件;510驱动轴;511第二导向凸起;520拉套;521第二卡凸;530浮动块;531第一卡凸;532环形槽;540配合块;550第二卡槽;560旋转套;561推块;562第二导向槽;610基准体;611第二避让孔;620盖体;710活动孔;720限位块;730限位孔;740限位销;800齿圈。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具,该夹具主要应用于将齿圈800等相关零件夹持固定至机床。机床设置有供夹具装配的安装部,安装部具体可以是例如机床的机身固定架等,适配于机床的不同类型和规格而具体设置为不同。

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4、图6,本发明提供的夹具主要应用于装夹齿圈800,所述夹具包括主体100、基座200、定位组件、端压件400及驱动组件500。其中,所述主体100的后端用以安装至机床,所述主体100自后至前贯设有安装通道101;所述基座200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100的前端,所述基座200的前端面形成有第一基准面201、以及环绕所述第一基准面201的外周设置的第二基准面202,所述第二基准面202用以与齿圈800的后轴端抵接;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基座200的前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动盘310和定盘320,所述动盘310沿前后向轴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准面201,所述定盘320叠设于所述动盘310的前端,所述动盘310的周侧凸设有第一定位筋311,所述定盘320的周侧凸设有第二定位筋321,所述第一定位筋311和所述第二定位筋321用以伸入至齿圈800的齿间隙内;所述端压件400包括朝前凸设于所述主体100的支撑柱410、以及自所述支撑柱410侧向凸出的第一压块420,至少所述第一压块420沿前后向可平移、且沿前后向轴线可旋转设置,以具有朝后移动且朝向所述第二基准面202旋转的压制行程、以及朝前移动和/或朝远离所述第二基准面202旋转的释放行程;所述驱动组件500设于所述主体100,且分别与所述动盘310和所述第一压块420驱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动盘310和定盘320依次叠设于第一基准面201,由于基座200相对主体100固定,第一基准面201为动盘310和定盘320提供轴向安装基准,便利于动盘310和定盘320的装配准确和稳定;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沿轴向大致对齐,且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的宽度一般设置为小于齿圈800的齿间隙的宽度,以便利于齿圈800的齿间隙对准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后装入夹具,并轴向抵接第二基准面202,以由第二基准面202为齿圈800提供轴向安装基准;轴向大致对齐的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为齿圈800的装入过程提供粗略定心,接着,驱动组件500驱动动盘310沿前后向轴线旋转,带动第一定位筋311在齿间隙内活动,直至抵接齿圈800,实现对齿圈800的精细定心,有助于整体提高夹具对齿圈800的定心夹持效果;同样在驱动组件500的驱动下,端压件400中的第一压块420进行压制行程,第一压块420与齿圈800前端面抵接,并将齿圈800向后抵压在第二基准面202上,实现对齿圈800轴向的限位,且有助于维持动盘310及定盘320对齿圈800的精细定心状态,由于齿圈800主要在轴向受力,使得齿圈800在径向上的受力减少,有助于降低齿圈800在径向上的变形,且使得齿圈800加工后圆度及齿跳精度更高。

可以理解,主体100的形状及尺寸等不做限制,可以是如附图所示的大致呈圆柱状,以减少棱角的设置,避免对周侧形成干涉。主体100可以由一整个圆柱状块体结构加工形成,或者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0可以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座体110和第二座体120,第一座体110大致呈圆柱状,提供足够的装配空间;第二座体120大致呈盘状,其后端面能够与机床的安装部件相适配,二者进行螺接固定、卡扣固定、磁吸固定、吸盘固定等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在实际应用时,第二座体120可以具体表现为法兰盘,其为标准配件,可与机床的安装部件适配安装,更具实用性。

主体100自后至前贯设有安装通道101,安装通道101贯穿第一座体110和第二座体120,在前后向,也即安装通道101的轴向上,安装通道101的径向截面积可做相同设置,也可适于所装配的例如驱动组件500等构件,至少局部做相异设置,形成至少两级的阶梯孔。

基座200固定安装于主体100的前端,其二者的安装方式同样不做限制,具体可以是例如附图所示的进行螺接固定。基座200包括盘部210及自盘部210的中部朝前凸出的凸部220,盘部210的后端与主体100的前端抵靠连接,凸部220大致呈圆柱状。第一基准面201和第二基准面202均形成在盘部210上,其中,第一基准面201沿凸部220的周向环绕呈环状;第二基准面202形成在第一基准面201的外周,可以是沿第一基准面201的整周环绕呈环状,或者如图6所示,盘部210的前端面在第一基准面201的外周间隔地凸设有凸筋,各凸筋沿第一基准面201的周向延伸呈纵长形,各凸筋的前端面为平直面,共同构成第二基准面202。

所述基座200开设有沿前后向贯穿所述盘部210和所述凸部220的第一中心通孔203,第一中心通孔203主要对应凸部220设置,且与安装通道101连通,第一中心通孔203与安装通道101基本保持同轴同向延伸,以能够在驱动组件500装入安装通道101内时,经由第一中心通孔203将驱动组件500延伸至基座200处、以及基座200前端的动盘310处。

所述动盘310沿前后向贯设有第二中心通孔313,所述凸部220安装于各所述第二中心通孔313,凸部220的外周侧壁与第二中心通孔313的内周壁相抵接,相当于为动盘310的装配进行中心对准,避免动盘310在第一基准面201上产生径向位移。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夹具还包括在第一基准面201上凸出设置的限位块720、以及在动盘310上前后贯设的活动孔710。限位块720偏心设置在第一基准面201上,且向前穿过活动孔710,以能够对动盘310的安装在偏心处进行定位和限位。限位块720可与基座200的第一基准面201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与基座200的第一基准面201分体设置后进行可拆卸连接。活动孔710的径向截面积大于限位块720的径向截面积设置,以至少能够在动盘310的周向上预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供动盘310相对基座200做一定角度的旋转。

限位块720和活动孔710可以成对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当限位块720与活动孔710成对设置为多个时,多个限位块720/活动孔710沿凸部220的周向等间距地排布。

定盘320叠设在动盘310的前侧,且定盘320的外形及尺寸与动盘310的保持大致相同,以使得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可沿轴向对齐。进一步地,夹具还包括限位销740和沿前后向贯穿动盘310和定盘320的限位孔730,限位销740依次穿过定盘320和动盘310的限位孔730后,连接在基准的第一基准面201上。同理地,设置于动盘310的定位孔的径向截面积大于限位销740的径向截面积设置,以至少能够在动盘310的周向上预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供动盘310相对基座200做一定角度的旋转。限位销740和限位孔730可以成对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当限位销740和限位孔730成对设置为多个时,多个限位销740/限位孔730沿凸部220的周向等间距地排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定盘320进行周向限位,避免定盘320相对基座200进行周向及径向位移。

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均被设置为沿轴向呈纵长形。其中,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的径向外端面、及与径向外端面连接的周向侧面均可做弧面状设置、或者做圆弧面过渡连接,以使得第一定位筋311/

第二定位筋321与齿圈800的齿间隙处的壁面的连接更加圆滑。

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可以沿夹具的轴向延伸,以能够适配于直齿齿圈800的齿间隙;或者,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可以在夹具的轴向上沿夹具的周向做倾斜延伸,以能够适配于斜齿齿圈800的齿间隙。当然,由于动盘310相对定盘320可做一定角度的旋转,也即第一定位筋311相较第二定位筋321可沿周向做一定的偏移,这使得即使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沿夹具的轴向延伸,通过适度偏转动盘310,使得第一定位筋311和第二定位筋321沿周向交错,同样可适配于直齿齿圈800的齿间隙,有助于提高整体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筋311和所述第二定位筋321的设置数量为大于3的奇数,且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筋311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异面设置,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筋321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异面设置。

由于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的数量设置为大于3的奇数,且任意两个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之间的连线与齿圈800的中心轴线异面,一方面有助于动盘310/定盘320对齿圈800的外周缘进行多点分散夹持,有助于提高对齿圈800的定心固定效果,进而保证齿圈800加工时的同轴度要求;另一方面使得任意两个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对齿圈800施加的夹持力不会位于齿圈800的同一径向上,避免对任一径向施加过大的夹持力而导致齿圈800在该径向上产生过大的变形,从而有助于保证齿圈800加工时的圆度要求和跳齿精度要求,最终有助于提高齿圈800加工的品质。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筋311沿所述动盘310的周向等间距地排布有五个;和/或所述第二定位筋321沿所述定盘320的周向等间距地排布有五个。可以理解,当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的设置数量较多时,能够对齿圈800的外周进行多点分散夹持,有助于齿圈800在定心夹持过程中沿其周向的均匀受力,但增加对动盘310/定盘320的加工复杂度,且为了确保齿圈800的齿间隙能与各个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适配安装,容易增加各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的加工精度要求;反之,当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的设置数量较少时,能够减少对动盘310/定盘320及各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的加工要求,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齿圈800在其定心夹持过程中的均匀受力。基于此,通过将第一定位筋311/第二定位筋321的数量设置为五个,相较于现有的三爪夹具,夹持变形量更小,加工后圆度及齿跳精度更高,保证齿圈800后续工序的加工余量更小更均匀,最终有助于加工效率更高。

端压件400可以设置在第二基准面202的外围,或者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至图7,所述主体100、所述基座200、所述动盘310及所述定盘320对应所述第一基准面201处沿前后向贯设有偏心通孔102,所述定盘320的前端设有限位槽322;所述支撑柱410沿前后向可平移、且沿前后向轴线可旋转地穿设于各所述偏心通孔102,所述端压件400还包括自所述支撑柱410侧向凸出的第二压块430,所述第一压块420和所述第二压块430分设在所述支撑柱41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压块430朝向所述定盘320凸设有顶销431,所述顶销431压制在所述限位槽322处。偏心通孔102位于第一中心通孔203/第二中心通孔313的旁侧,且沿夹具的中心轴线的外周间隔排布有至少三个,以供至少一个的端压件400装配。通过将端压件400设置在第一基准面201处,可使得同一支撑柱410进行压制行程时,可同时带动第一压块420压制在齿圈800的前端面上、以及带动第二压块430的顶销431顶抵在定盘320的前端面上,有助于同时轴向限位齿圈800、定盘320和动盘310。此外,限位槽322的设置,可对顶销431进行径向限位,从而对第一压块420进行径向限位,避免第二压块430相对定盘320径向偏移、以及避免第一压块420相对齿圈800径向偏移。

限位槽322可以具体设置为圆槽,且限位槽322的槽内壁被设置为直接连接至限位槽322的槽口的圆弧面,以使得顶销431可经由圆弧面滑入和滑出限位槽322。对应地,顶销431的自由端面被设置为呈弧面状设置,以能够与限位槽322的槽内壁进行圆滑连接。顶销431与第二压块430之间可一体成型设置,或者分体设置后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一压块420被设置为沿第一基准面201的周向呈纵长形延伸,以能够增加与齿圈800的前端面之间的抵接面积。第二压块430与第一压块420之间可一体成型设置,或者分体设置后进行可拆卸连接。

基于上述,请参阅图2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道101与所述主体100的偏心通孔102连通,所述驱动组件500包括驱动轴510以及传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轴510自所述主体100的后端至少部分地伸入至所述安装通道101内,且沿前后向可活动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驱动轴510和所述支撑柱410,以被所述驱动轴510驱动并带动所述支撑柱410前后活动;其中,所述支撑柱410和所述安装通道101的内侧壁其中之一设有第一导向槽411,其中另一设有第一导向凸起130,所述第一导向槽411自后至前呈逐渐沿所述支撑柱410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凸起130与所述第一导向槽411滑动连接。

驱动轴510可以被机床的例如油缸等驱动器驱动而进行前后移动,传动组件能够将驱动轴510的前后移动传递至支撑柱410,使得支撑柱410被带动而能够前后移动。具体地,可在支撑柱410的侧壁设置第一导向槽411,第一导向槽411,第一导向槽411从第二压块430所在侧朝着前向且朝着第一压块420所在侧螺旋延伸;安装通道101的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导向凸起130,第一导向凸起130可与主体100一体成型设置,或者如附图所示,第一导向凸起130被设置为杆体,主体100的侧壁贯设有连通安装通道101的安装孔,第一导向凸起130安装于该安装孔,并伸入至安装通道101内,与第一导向槽411滑动连接配合。如此地,当支撑柱410前后移动时,可在第一导向凸起130和第一导向槽411的滑动导向配合下,被带动而同时能够沿前后向轴线旋转,带动第一压块420旋转靠近和旋转远离齿圈800的前端面。

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拉套520以及浮动组件,其中,所述拉套520套接在所述驱动轴510的外侧,以能够被所述驱动轴510驱动而前后移动;所述浮动组件套接在所述拉套520的外侧,所述浮动组件的外侧壁和所述支撑柱410的外侧壁其中之一凸设有第一卡凸531,其中另一凹设有第一卡槽412,所述第一卡凸531与所述第一卡槽412卡持连接,所述浮动组件的内侧壁和所述拉套520其中之一凸设有第二卡凸521,其中另一凹设有第二卡槽550,所述第二卡凸521与所述第二卡槽550卡持固定;其中,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动块530和配合块540,所述浮动块530的前侧沿所述拉套520的周向延伸设置有环形槽532,所述配合块540适配安装于所述环形槽532,且与所述浮动块530连接,所述浮动块530和所述配合块540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卡凸521或者所述第二卡槽550。

在实际应用时,拉套520套接在驱动轴510的外周侧,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向后伸出安装通道101。驱动轴510的前后移动可被传递至拉套520,使得拉套520被带动而进行前后移动。拉套520的外周侧壁凸设有第二卡凸521,第二卡凸521可被设置为沿拉套520的周向延伸呈环形。浮动组件可被设置为一个筒状结构,其径向内侧壁凹设有第二卡槽550,第二卡槽550与第二卡凸521卡持固定,实现将拉套520的前后移动传递至浮动组件的目的。当然,浮动组件还可被设置为包括浮动块530和配合块540,浮动块530设置有环形槽532,配合块540安装于该环形槽532内,实现浮动块530与配合块54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浮动块530和配合块540的连接处至少其中之一可凹陷设置,以在浮动块530和配合块540相连接时,二者共同限定出第二卡槽550,第二卡槽550与第二卡凸521卡持固定,实现将拉套520的前后移动传递至浮动组件的目的。

此外,浮动块530的径向外侧可凸设有第一卡凸531,支撑柱410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槽412,第一卡槽412与第一卡凸531卡持固定,实现将浮动组件的前后移动传递至支撑柱410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浮动块530和/或配合块540可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浮动块530和/或配合块540可经由弹性件相互连接、与拉套520连接、或者与支撑柱410连接,使得传递至支撑柱410的前后移动为沿前后向的弹性移动,达到浮动的目的。

接着,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道101的腔壁朝向所述驱动轴510处凸设有止挡台阶140,所述止挡台阶140位于所述拉套520的前侧,且形成有朝后设置的止挡面,以在所述拉套520朝前移动并靠近时,所述止挡台阶140与所述拉套520的前端止挡配合,有助于对拉套520的前移行程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制。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道101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203连通,所述驱动组件500包括驱动轴510和转换组件。其中,所述驱动轴510自所述主体100的后端至少部分地伸入至所述安装通道101内,且沿前后向可活动设置;所述转换组件分别连接所述驱动轴510和所述动盘310,以将所述驱动轴510的前后移动转换为所述动盘310的旋转运动。如此地,通过该转换组件,能够将驱动轴510的前后移动,转换为对动盘310的沿前后向轴线的旋转活动,无需为动盘310的旋转额外设置动力部件。

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220设有侧向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心通孔203的第一避让孔221,所述动盘310对应所述第一避让孔221处开设有配合槽312;所述转换组件包括旋转套560,所述旋转套560沿前后向轴线可旋转地套接在所述所述驱动轴510的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203内,所述旋转套560的外侧壁凸设有推块561,所述推块561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221并伸入至所述配合槽312内;其中,所述驱动轴510的侧壁和所述旋转套560的侧壁其中之一设有第二导向槽562,其中另一设有第二导向凸起511,所述第二导向槽562自后至前呈逐渐沿所述驱动轴510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凸起511与所述第二导向槽562滑动连接。

具体而言,可在驱动轴510的侧壁凸设第二导向凸起511,与上述同理地,第二导向凸起511可与驱动轴510一体成型设置,或者如附图2、图4及图5所示,第二导向凸起511被设置为杆体,驱动轴510沿径向贯设有插孔,第二导向凸起511插置连接于该插孔,并伸入至第一中心通孔203内,与第二导向槽562滑动连接配合。第二导向槽562设置于旋转套560上。当驱动轴510如上所述被驱动而前后移动时,在第二导向凸起511和第二导向槽562的导向配合下,带动旋转套560沿前后向轴线旋转,继而带动推块561沿前后向轴线旋转。推块561通过配合槽312带动动盘310沿前后向轴线旋转。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具还包括基准体610和盖体620。所述基准体610套接在所述驱动轴510和所述旋转套560之间,所述基准体610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凸起511处开设有第二避让孔611,以供所述第二导向凸起511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611后与所述第二导向槽562滑动连接;所述盖体620盖设于所述基准体610的前端,所述盖体620的外周侧壁与所述旋转套560的内侧壁活动抵接。基准体610可对驱动轴510相对旋转套560的位置进行校准匹配,且确保驱动轴510与旋转套560装配稳定。盖体620能够对驱动轴510、基准体610和旋转套560的前端进行盖合,起到防尘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12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