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浆稳流罐及调浆浮选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明人所知的现有技术中,如图4所示,调浆浮选系统中包括连通的调浆罐10’和浮选机20,调浆罐10’将不同浆液混合调制后,输送到浮选机20内。为了防止浮选机20中的矿浆浪费,避免矿浆随泡沫溢流出浮选机20,大多数浮选机20具有液位控制的功能,具体为采用液位检测器21和控制器22的配合,当液位检测器21测出浮选机20内的矿浆液位发生变化时,控制器22给出信号,控制浮选机20的出料阀23动作,通过出料阀23调整出矿量的方式来平衡浮选机20的泡沫液位。这种泡沫液位的控制方式要求进入浮选机20的给矿量稳定平滑,如果进入浮选机20的给矿量频繁波动,使得浮选机20的液位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控制器22控制出料阀23动作时间滞后,造成了浮选机20中已经溢流部分矿浆后,出料阀23才将泡沫的液位控制到位,这些溢流的泡沫中也就含有大量矿浆料,这导致在给矿量频繁波动的情况下,浮选机20矿浆损耗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浆稳流罐及调浆浮选系统,能够解决采用现有的调浆浮选系统出现的浮选机矿浆损耗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浆稳流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壁面上开设有出浆孔,罐体被构造为能够盛装浆液;沉降容器,沉降容器与罐体相隔离,沉降容器与罐体的内部通过出浆孔连通,沉降容器底部开设有排浆口,排浆口被构造为能够与浮选机连通,排浆口低于出浆孔设置;以及溢流容器,溢流容器的壁面上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沉降容器连通。

进一步地,沉降容器包括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均朝向排浆口延伸,并形成收缩的导流通道。

进一步地,排浆口位于出浆孔和溢流容器之间,出浆孔高于排浆口设置,第一导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45°≤α≤85°,第二导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5°≤β≤85°。

进一步地,调浆稳流罐还包括溢流阀,溢流阀设置在溢流容器上,溢流阀用于调节溢流口的开度,以调节沉降容器内的浆液的溢流高度。

进一步地,溢流阀包括设置在沉降容器和溢流容器之间的闸阀,闸阀包括闸板、框架、连杆和第二驱动器,闸板相对于溢流容器可滑动地设置,闸板设置在溢流口处,框架与沉降容器或溢流容器连接,闸板与框架滑动连接,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连接,连杆的第二端与闸板连接,第二驱动器能够驱动连杆带动闸板相对于框架滑动。

进一步地,沉降容器内的浆液的上升速度为V

进一步地,沉降容器贴合罐体的外壁设置;和/或,溢流容器贴合沉降容器和罐体的外壁设置。

进一步地,调浆稳流罐还包括搅拌器和进浆管,搅拌器包括搅拌桨,搅拌桨位于罐体内,进浆管的出口位于罐体内,出浆孔高于搅拌桨设置,搅拌桨高于进浆管的出口设置或与进浆管的出口齐平。

进一步地,进浆管设置为至少两个,不同的进浆管用于通入不同的浆液。

进一步地,调浆稳流罐还包括折流板和支架,折流板设置在罐体内部,支架设置在罐体上,搅拌器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搅拌轴,第一驱动器设置在支架上,搅拌轴与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连接,搅拌桨与搅拌轴连接。

进一步地,折流板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具有流通间隙;和/或,折流板与罐体的内底壁之间具有流通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浆浮选系统,包括浮选机、输送管以及上述的调浆稳流罐,输送管的第一端与调浆稳流罐的排浆口连通,输送管的第二端与浮选机连通。

进一步地,当调浆稳流罐还包括闸阀时,闸阀位于沉降容器和溢流容器之间,闸阀包括闸板,闸板相对于溢流容器可滑动地设置,闸板设置在溢流口处,闸板覆盖溢流口的高度为h,h满足公式:

其中,H为溢流口的最高点与浮选机中的泡沫液位的距离,W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罐体内的浆液从出浆孔流入沉降容器内,沉降容器内高于溢流口的浆液从溢流口流出至溢流容器内,当进入罐体的浆液的流量发生频繁波动时,多余的浆液会先进入沉降容器,再从沉降容器溢流至溢流容器内,保证罐体和沉降容器内的浆液的液位始终在一个固定的液位上,排浆口开设在沉降容器的底部,沉降容器内的液位升高和溢流,不会影响排浆口排出的浆液的流量,因此,不会影响进入浮选机的浆液的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浮选机的浆液流量稳定,并且,浆液在沉降容器中进行沉降,含矿量少的浆液溢流至溢流容器内,含矿量大的浆液流至浮选机中,避免了浮选机中浆液中的矿料颗粒损耗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浆稳流罐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调浆稳流罐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调浆浮选系统的连接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调浆浮选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调浆稳流罐;11、罐体;111、出浆孔;12、沉降容器;121、排浆口;13、溢流容器;131、溢流口;132、溢流出口;14、闸阀;141、闸板;142、框架;143、连杆;144、第二驱动器;151、搅拌桨;152、第一驱动器;153、搅拌轴;16、折流板;17、支架;18、进浆管;10’、调浆罐;20、浮选机;21、液位检测器;22、控制器;23、出料阀;30、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浆稳流罐10。该调浆稳流罐10包括罐体11,罐体11的壁面上开设有出浆孔111,罐体11被构造为能够盛装浆液;沉降容器12,沉降容器12与罐体11相隔离,沉降容器12与罐体11内部通过出浆孔111连通,沉降容器12底部开设有排浆口121,排浆口121被构造为能够与浮选机20连通,排浆口121低于出浆孔111设置;以及溢流容器13,溢流容器13的壁面上开设有溢流口131,溢流口131与沉降容器1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浆液从罐体11的外部进入罐体11内,罐体11内的浆液的液位上升至出浆孔111处时,浆液从出浆孔111流至沉降容器12内,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液位上升至溢流口131处时,浆液从溢流口131溢流至溢流容器13内。当进入罐体11内的浆液的流量频繁波动时,由于溢流容器13的作用,使得罐体11和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液位始终保持在与溢流口131的溢流高度齐平的位置处,还由于排浆口121开设在沉降容器12的底部,进入罐体11的浆液的流量波动不会影响到排浆口121排出的浆液的流量,也就不会影响进入浮选机20的浆液的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浮选机20的浆液流量稳定,避免了因控制出料阀23的时间延迟而导致浆液随泡沫一同溢流出浮选机20的情况,减少了浆液的损耗。也就是说,当进入罐体11的浆料的流量有频繁波动时,只要保持溢流口131有溢流液溢出,就能够保证排浆口121的浆液的流量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浆液中有矿料颗粒,因此,浆液在进入沉降容器12内后,会进行沉降,即沉降容器12底部的浆液浓度高,为浓浆液,沉降容器12顶部的浆液浓度低,为清液,这使得从沉降容器12底部的排浆口121排出至浮选机20的浆液为浓浆液,从沉降容器12上部溢流至溢流容器13内的浆液为清液,有效减少了浆液中矿料颗粒的浪费,相比于传统的调浆浮选设备中溢流出浮选机20的浆液,本调浆稳流罐中从溢流口131溢流出的清液浓度低,矿料颗粒含量少。

在罐体11内的浆液被搅拌混合的过程中,浆液会产生液位的波动,由于沉降容器12与罐体11相隔离,因此,罐体11内部的浆液波动不会影响到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液位,使得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液位相对稳定。

具体地,溢流容器13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出口132,溢流容器13内的清液从溢流出口132排出。

具体地,出浆孔1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出浆孔111的开孔面积为进浆管18的管径之和的1.5倍~5倍。出浆孔111的设置在沉降容器12的第二导流面上方的罐体11的内壁上,靠近第二导流面的最高点,通过出浆孔111的开设位置,一方面,使得浆液在沉降容器12中停留的时间最长,沉降效果最好;另一方面,从出浆孔111流出的浆液具有一定的动能,使第二导流面不积料,并且减少从出浆孔111流出的浆液对沉降容器12内上层澄清液的扰动,保证沉降效果。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沉降容器12包括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均朝向排浆口121延伸,并形成收缩的导流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面为沉降容器12位于排浆口121与出浆孔111之间的底面,用于引导从出浆孔111流出的浆液快速流至沉降容器12的底部,进而快速进行沉降;第二导流面为沉降容器12位于排浆口121与溢流口131之间的底面,用于保证沉降容器12中的矿料颗粒始终沿第二导流面的引导作用位于沉降容器12的底部,防止浆液中的大量矿料颗粒从溢流口131流出。

具体地,沉降容器12还包括侧壁,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形成沉降容器12的底壁,沉降容器12由侧壁和底壁围成槽状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均为平面,即沉降容器12的底壁由设置在排浆口121两侧的两块平板组成,沉降容器12的侧壁面为弧面,该弧面为朝向罐体11外壁的凹弧面,该弧面的弧度即为罐体11的外径。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排浆口121位于出浆孔111和溢流容器13之间,出浆孔111高于排浆口121设置,第一导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45°≤α≤85°,第二导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5°≤β≤85°。

在本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设置,使得浆液能够沿第一导流面快速进入沉降容器12内,并从沉降容器12的底部开始沉降;β的角度范围设置,使得第二导流面减缓浆液上升至溢流口131的速度,使得溢流速度慢,进而保证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先进行沉降后,再溢流,以保证从溢流口131流出的浆液为清液。

具体地,α的角度要大于浆液沉降后的矿料颗粒形成的散堆角,不同的颗粒物体形成的散堆角不同。β的角度要满足两个要求:一个是矿料颗粒的大小和比重符合要求,另一个是要保证从出浆孔111流出的浆料能够推动第二导流面上的最大粒径的矿浆颗粒。

优选地,α为70°,β为15°,两夹角在该角度值下,沉降的效果最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α与β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浆稳流罐10还包括溢流阀,溢流阀设置在溢流容器13上,溢流阀用于调节溢流口131的开度,以调节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溢流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溢流阀通过调节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溢流高度,调节从溢流口131溢流的清液流量和浓度以及从排浆口121排出的浓浆液的流量和浓度,具体为:当溢流阀增加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溢流高度时,从溢流口131溢流至溢流容器13内的清液的流量减少,并且由于沉降原理,液位越高的位置,浆液浓度越小,因此,从溢流口131溢流至溢流容器13内的清液的浓度也会降低。由于从沉降容器12溢流的清液流量减少,使得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量增大,即使得从排浆口121排出的浓浆液的流量增大,并且未溢流出沉降容器12的上层浆液中也含有矿料颗粒,这些矿料颗粒能够沉降至沉降容器12的底部,使得从排浆口121排出的浓浆液的浓度增大。当溢流阀降低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溢流高度时,同理,从溢流口131溢流至溢流容器13内的清液的流量增大且浓度增加;从排浆口121排出的浓浆液的流量减小且浓度降低。闸板141能够调节的高度范围越大,控制的清液和浓浆液的流量范围就越大。

通过溢流阀的设置,能够实现控流调制的目的,具体为控制溢流清液和排至浮选机20的浓浆液的流量以及调制溢流清液和排至浮选机20的浓浆液的浓度,仅通过一个溢流阀就能够调节多个参数,操作方便,便于控制。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溢流阀包括设置在沉降容器12和溢流容器13之间的闸阀14,闸阀14包括闸板141、框架142、连杆143和第二驱动器144,闸板141相对于溢流容器13可滑动地设置,闸板141设置在溢流口131处,框架142与沉降容器12或溢流容器13连接,闸板141与框架142滑动连接,连杆143的第一端与第二驱动器144的驱动端连接,连杆143的第二端与闸板141连接,第二驱动器144能够驱动连杆143带动闸板141相对于框架142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溢流容器13为管状结构,其包括第一侧壁,溢流口131开设在第一侧壁上,溢流容器13的第一侧壁为长方形,溢流口131也为长方形。框架142也为长方形,框架142设置在溢流容器13内部,并固定在第一侧壁上,闸板141也为长方形,闸板141的相对两侧与框架142的内侧滑动连接,闸板141设置在溢流容器13内部,闸板141贴合第一侧壁,使得浆液不会大量流入闸板141与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内,闸板141能够沿第一侧壁滑动;闸板141的上边缘为溢流位置,即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从闸板141的上边缘流至溢流容器13内;闸板14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侧壁下部分的长度,当闸板141位于最低点时,溢流口131能够全部露出,且闸板141隐藏在第一侧壁的下部分内,此时闸板141与第一侧壁的下部分叠置;框架14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溢流口131的宽度,使得闸板141覆盖溢流口131的至少部分时,浆液不会从闸板141与溢流口131之间的间隙漏出;当闸板141上升至最大高度时,闸板141的下边缘与溢流口131之间不存在间隙,使得浆液只能从闸板141的上边缘与溢流口131之间的间隙流出,以使闸板141能够实现调节溢流口131高度的功能。连杆143和第二驱动器144配合,带动闸板141沿框架142滑动,第二驱动器144为手动形式或电动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溢流阀即为闸阀14,闸阀14便于安装和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闸板141的上边缘为锯齿状,由于设备安装时不在水平状态,或者闸阀14运行一段时间后使得滑道磨损的原因,都会造成闸板141的上边缘不在水平状态,进而导致溢流不均匀,严重时还会造成溢流的浆料从闸板141的一侧溢流,因此将闸板141的上边缘设置为锯齿状,解决了这种问题。连杆143与闸板141的上边缘通过扣环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闸阀14可以选用现有的闸阀14。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上升速度为V

在本实施例中,从排浆口121流出的浆液的流量小于或等于所有进浆管18进入罐体11的浆液的流量之和,保持溢流口131的液位或保证溢流口131处有浆液流出。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上升速度要小于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中的矿料颗粒的沉降速度,即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中的矿料颗粒沉降的速度比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上升速度更快。例如,浆液上升10cm时,矿料颗粒沉降20cm,相当于矿料颗粒沉降了10cm,即在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液位上升的过程中,矿料颗粒始终是在沉降的,这样,沉降容器12内的浆液的液位越上升,浆液中矿料颗粒沉降的越多,使得能够进行沉降的矿浆颗粒始终不会从溢流口流出,才能使浆液逐渐形成下层的浓浆液和上层的清液,进而使得从溢流口131溢出的是清液,最大程度减少矿料颗粒的损耗,保证了罐体11的高收率。

具体地,V

通过上述公式可知,在溢流口131处的浆液流量Q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沉降容器12贴合罐体11的外壁设置,溢流容器13贴合沉降容器12和罐体11的外壁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1的外壁即为沉降容器12的内壁;溢流口131的第一侧壁与沉降容器12的侧壁共用,即第一侧壁朝向溢流容器13内部的一侧为溢流容器13的内壁,第一侧壁朝向沉降容器12内部的一侧为沉降容器12的外壁。

沉降容器12和溢流容器13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整个调浆稳流罐10的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使得制作材料耗费少;再一方面,将传统的调浆罐10’改造成调浆稳流罐10更加方便、简单、易于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罐体11为圆柱状,沉降容器12可以沿周向围绕罐体11半周,也可以围绕罐体11整周,沉降容器12围绕罐体11的部分越多,沉降容器12的垂向投影面积S越大。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浆稳流罐10还包括搅拌器和进浆管18,搅拌器包括搅拌桨151,搅拌桨151位于罐体11内,进浆管18的出口位于罐体11内,出浆孔111高于搅拌桨151设置,搅拌桨151高于进浆管18的出口设置或与进浆管18的出口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出浆孔111位于罐体11的中上部,浆液先进入罐体11底部,在浆液的液位上升至出浆孔111处的过程中,会经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浆液一直在罐体11内被搅拌桨151进行搅拌混合,使得罐体11内的浆液能够被充分混合,使得从排浆口121排出的浆液的混合程度符合要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浆管18的出口、搅拌桨151和出浆孔111从低到高依次设置,由于罐体11内的浆液的液位从低到高依次升高,使得浆液先进入罐体11内底部,再上升至搅拌桨151的位置,经过搅拌桨151充分搅拌后,再上升至出浆孔111的位置,并从出浆孔111流出。使得进浆、搅拌和出浆的过程依次进行,保证浆液被充分搅拌混合后再从出浆孔111流出。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浆管18设置为至少两个,不同的进浆管18用于通入不同的浆液。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1的主要功能是调浆,也就是将不同的浆液混合搅拌在一起,形成需求的浆液,不同的进浆管18连通不同的浆液源,将不同的浆液输送至罐体11内。

不同的进浆管18的设置,使得能够通过在不同的进浆管18上设置调节阀的方式,调节不同的浆液进入罐体11的量,进而调节不同浆液的混合比例,使得比例调节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浆稳流罐10还包括折流板16和支架17,折流板16设置在罐体11内部,支架17设置在罐体11上,搅拌器还包括第一驱动器152和搅拌轴153,第一驱动器152设置在支架17上,搅拌轴153与第一驱动器152的驱动端连接,搅拌桨151与搅拌轴15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折流板16用于配合搅拌桨151,增加浆液的混合均匀程度。支架17用于固定第一驱动器152,也用于定位搅拌器相对于罐体11的位置,使得搅拌桨151能够位于罐体11的中心位置,尽可能保证罐体11内部各个位置的浆液的混合均匀程度相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折流板16设置有四个,四个折流板16均固定在罐体11的内壁上,且四个折流板16均朝向罐体11的中心设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152为电机。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折流板16与罐体11的内壁之间具有流通间隙;和/或,折流板16与罐体11的内底壁之间具有流通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当搅拌桨151旋转时,为了消除罐体11内浆液的打旋现象,使浆液能够在罐体11的轴向方向上往复流动,形成罐体11内的均匀混合,在罐体11的内壁上设置2~6块折流板16,通常折流板16的宽度约为罐体11内径的1/10~1/12。为避免在折流板16与罐体11的内壁之间形成死角,通常使折流板16与罐体11的内壁保持流通间隙,该流通间隙为罐体11内径的1/20~1/50。同理,为避免在折流板16与罐体11的内底壁之间形成死角,通常使折流板16与罐体11的内底壁保持流通间隙,该流通间隙为罐体11内径的1/20~1/5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折流板16的上边缘位于罐体11内的最高运行液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折流板16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还可以为上边为圆弧边,其他边为直边的指形代替,用于减少搅拌器的功率损耗。

结合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浆浮选系统。该调浆浮选系统包括浮选机20、输送管30以及上述的调浆稳流罐10,输送管30的第一端与调浆稳流罐10的排浆口121连通,输送管30的第二端与浮选机2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从排浆口121排出的浆液沿输送管30流入浮选机20中。调浆浮选系统的调浆稳流罐10与上述调浆稳流罐10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运行时,调浆罐10’的液位主要是由进入调浆罐10’的进浆管上的流量计控制,由于是浆料,流量计控制出的流量很不稳定,所以调浆罐10’的液位也随时变化,造成浮选机20的浆液流量不稳定。如果只是在调浆罐10’上增加运行溢流管(注:图4中为事故溢流管),能保证进入浮选机20的浆液流量稳定,但是又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浮选机20在生产时,根据季节环境温度、浆液品质变化,进入罐体11内的浆液的流量无法调整;二是进入调浆罐10’的进浆管的浆料含矿浓度变淡时,进入浮选机20浆液的含矿量就变少,即浓度低,影响产能。

调浆稳流罐10中用于稳质的部件为沉降容器12:进入罐体11的进浆管18内的浆料含矿量浓度变淡时,根据沉降容器12的沉降原理,使得进入浮选机20浆液的含矿量不会有大的变化,即浆液的浓度不会有大的变化。

调浆稳流罐10中用于稳流的部件是闸阀14:只要保证闸阀14的闸板141覆盖溢流口131的高度不变,就能够保证进入浮选机20内的浆液流量就稳定;另外,随着季节环境温度以及浆液品质的变化,进入浮选机20的浆液流量要求变化时,能够通过调节闸板141覆盖溢流口131的高度,即调节溢流的高度的方式,适应上述变化。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调浆稳流罐10还包括闸阀14时,闸阀14位于沉降容器12和溢流容器13之间,闸阀14包括闸板141,闸板141相对于溢流容器13可滑动地设置,闸板141设置在溢流口131处;闸板141覆盖溢流口131的高度为h,h满足公式:

其中,H为溢流口131的最高点与浮选机20中的泡沫液位的距离,W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公式为原始公式的换算,原始公式为:

通过上述设置,不管进入罐体11的浆液的流量有多频繁的变化,只要保持闸板141在一个需求的位置处,就能够保证进入浮选机20的浆液的流量稳定不变。

对比例:

浆液参数:使用如图4所示的传统的调浆浮选系统,调浆罐10’内混合后的浆液中,固体矿料颗粒浓度25%~35%,矿料颗粒粒度0.074mm~6.0mm,常温。

结论:

(1)当从进浆管18进入罐体11内的浆液的流量频繁波动时,进入浮选机20的浆料的液位也随之发生变化,此时浮选机20的控制器22给出信号,出料阀23的动作滞后,在出料阀23动作前,浮选机20中的部分浆液已经随泡沫溢流,造成矿料颗粒的损耗;

(2)当从进浆管18进入罐体11内的浆液的流量过大时,矿料颗粒含量较大的浆液从调浆罐10’的溢流口溢流,需要对这些溢流的浆液进行回收处理,增加了工艺处理的环节。

实施例:

浆液参数:使用本申请的调浆浮选系统,罐体11内混合后的浆液中,固体矿料颗粒浓度25%~35%,矿料颗粒粒度0.074mm~6.0mm,常温。

操作方式:通过调节闸阀14的方式,匹配好闸板141覆盖溢流口131的高度与从进浆管18进入罐体11内的浆液的流量之间的关系。

结论:

(1)当从进浆管18进入罐体11内的浆液的流量频繁波动时,只要保证有浆液从溢流口131溢流至溢流容器13,从排浆口121进入浮选机20的浆液的流量就会稳定不变,解决了对比例中的浮选机20溢流泡沫中夹带高浓度浆液的短板;

(2)从溢流口131溢流至溢流容器13的为清液,降低了浆液中的矿料颗粒损失;

(3)能够根据进浆管18混合后的浆料的特性,调整闸板141覆盖溢流口131的高度,达到控制进入浮选机20的浆液的流量(给矿量)的目的,能够使浮选机20在最佳负荷下运行。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罐体内的浆液从出浆孔流入沉降容器内,沉降容器内高于溢流口的浆液从溢流口流出至溢流容器内,当进入罐体的浆液的流量发生频繁波动时,多余的浆液会先进入沉降容器,再从沉降容器溢流至溢流容器内,保证罐体和沉降容器内的浆液的液位始终在一个固定的液位上,排浆口开设在沉降容器的底部,沉降容器内的液位升高和溢流,不会影响排浆口排出的浆液的流量,因此,不会影响进入浮选机的浆液的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浮选机的浆液流量稳定,也就避免了因浆液流量不稳定而导致浮选机中浆液损耗增大的情况。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3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