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取栓中间导管及取栓导管组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5:20


取栓中间导管及取栓导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取栓中间导管及取栓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和公共卫生的问题之一。AIS是由大脑血管急性闭塞导致大脑内原供血区域脑组织血流异常引起的,且短时间内将会引发脑组织缺氧缺血,甚至于坏死。故目前AIS的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恢复大脑血液正常循环,主要包括药物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静脉溶栓的有效治疗时间是患者发作后的3-6h内,相比之下,机械取栓的有效时间可长达6-24h内,且具有再通率更高、再通时间更快的优势。

然而,目前机械取栓过程中,由于导管端口小,导致血栓进入不完全,部分血栓外溢,需多次取栓,且存在血栓残留。

因此目前急需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取栓中间导管及取栓导管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多头风扇中在工作时会产生噪音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取栓中间导管,具有中间导管;

所述中间导管包括内层结构和外壳,所述内层结构为自膨胀结构,当外壳相对于内层结构向近端做相对滑动时,内层结构的远端漏出外壳外且漏出部分逐渐膨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内层结构露出外壳处的直径扩大,便于大块血栓一次性进入到中间导管内,从而更好回撤到体外。

作为本发明中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内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层、编织层、膜层;

所述编织层为形状记忆金属,具有自膨胀特性;

所述膜层为高分子膜,具有可伸缩特性;

所述外壳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管状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层摩擦系数极低,避免在取栓过程中对血管造成损伤,编织层具有自膨胀特性,在不受外部挤压时完成自膨胀形成扩口,便于血栓进入。

作为本发明中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中间导管内部设置有膨胀组件;

所述膨胀组件包括气囊和介质轨道,所述气囊安装于中间导管远端,所述介质轨道输出端连接于气囊,气囊通入介质后膨胀并挤压中间导管远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入介质后,气囊产生膨胀从而对中间导管的远端进行挤压,避免进入的血栓逃逸。

作为本发明中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气囊包括高弹性膜和低弹性膜;

所述高弹性膜具有膨胀特性;

所述低弹性膜具有不膨胀特性;

当介质轨道向气囊通入介质时,使气囊局部膨胀对中间导管完成定向挤压,使中间导管远端完成收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气囊进行进一步改进,使得气囊能够局部膨胀,从而能够改变气囊在中间导管内的安装位置,从而能够使中间导管产生多样性形变,完成任意方向的封堵。

取栓导管组件,包括上述的取栓中间导管,还包括导引导管、微导管和取栓支架,由内向外依次为取栓支架、微导管、中间导管和导引导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中间导管的进一步改进,能够使得大块的血栓一次性进入中间导管内,提升取栓效率,避免血栓逸散或残留。

附图说明

图1a、1b、1c、1d、1e、1f和1g为本发明的中间导管取栓过程中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间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编织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内层结构和外壳做相对滑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高弹性膜和低弹性膜尚未通入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高弹性膜和低弹性膜通入介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介质轨道和气囊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气囊安装在内层结构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气囊安装在内层结构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2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多组气囊安装在内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取栓中间导管,具有中间导管2;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中间导管2包括内层结构21和外壳22,其中内层结构21为自膨胀结构,自膨胀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层211、编织层212、膜层213,编织层212为形状记忆金属,具有自膨胀特性,膜层213为高分子膜,而外壳22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管状结构。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编织层212采用镍钛等金属,编织根数为16-32根,可以单一金属编织或多种金属组合编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膜层213可以为聚氨酯、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丙烯腈等材料。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外壳22可以为聚氨酯、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丙烯腈等材料。

如图5所示,“喇叭口”形成过程:当外壳22相对于内层结构21向近端做相对滑动时,内层结构21的远端漏出外壳22外,内层结构21漏出外壳22的部分由于编织层212的记忆特性而逐渐膨胀,此时膨胀部分直径大于外壳22直径,形成“喇叭口”形状。

然而,目前机械取栓在回撤取栓支架过程中具有血栓抓捕不牢靠,存在血栓逃逸的风险,提高了手术风险与难度,并且机械取栓难以抓捕硬质的血栓,具有再通率低、对血管有不可逆的损伤等危害,极大限制了其本来的作用,随着抽吸概念的提出,抽吸与机械结合的方式因具备再通率高、治疗效率等优势成为治疗的主要方式。

但中间导管2在回撤的过程中,血管路径由细变粗且迂曲,该过程中即使是施加抽吸,血栓逃逸的可能性依旧不容小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中间导管2内部还设置有膨胀组件,膨胀组件包括气囊215和介质轨道214,介质轨道214输出端连接于气囊215,气囊215包括高弹性膜215-1和低弹性膜215-2;高弹性膜215-1具有膨胀特性;可以径向膨胀,低弹性膜215-2具有不膨胀特性;当介质轨道214向气囊215通入介质时,使气囊215局部膨胀对中间导管2完成定向挤压,使中间导管2远端完成收口,避免进入已经进入中间导管2的血栓逃逸。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气囊215和中间导管2的连接方式为连接方式为粘接或其他方式粘附。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高弹性膜215-1可以是聚氨酯、硅树脂或硅树脂的类似物。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低弹性膜215-2可以是聚酯、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等材料。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气囊215的膨胀介质可以为气、水、盐水或造影剂。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膨胀介质为气时,介质轨道214设置在内层结构21的编织层212与膜层213之间,气囊215设置于膜层213内壁,当气体通入后,气囊215膨胀,使中间导管2处于封堵或半封堵的状态。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气囊215设置于中间导管2的内层结构21的外壁,当介质通入气囊215内部时,气囊215膨胀对内层结构21进行挤压,使得中间导管2完成收口。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气囊215设置于中间管道2的内层结构21内壁,当介质通入气囊215内部时,气囊215膨胀直接对内层结构21进行封堵或半封堵。

如图14所示,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中间管道2的内层结构21内壁设置有多组气囊215,当介质通入气囊215内部时,多组气囊215膨胀对内层结构21进行封堵或半封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只列举了气囊215设置于中间导管2的内层结构21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与此,应当理解为也包括气囊215安装在中间导管2外壳22上的作用形式,但在此不做具体描述。

另一方面,如图1a、1b、1c、1d、1e、1f和1g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取栓导管组件,包括上述的取栓中间导管,还包括导引导管1、微导管3和取栓支架4,由内向外依次为取栓支架4、微导管3、中间导管2和导引导管1。

如图1a所示为准备释放取栓支架阶段:当导引导管1、中间导管2输送到相对应的血管位置时,将微导管3输送到血栓远端的位置,此时取栓支架4在微导管3内。

如图1b所示为释放取栓支架阶段:将取栓支架4释放并捕获到血栓,同时微导管3回撤到血栓近端位置。

如图1c所示为打开中间导管2远端阶段:将中间导管2远端打开,此时中间导管远端呈现一个“喇叭口”形状,提高取栓支架4将血栓回撤到导管内的完整性。

如图1d所示为血栓拉回到喇叭口的状态:由于中间导管2远端呈现“喇叭口”,便于大块血栓一次性进入到中间导管2内,从而更好回撤到体外。

如图1e所示为中间导管2远端阶段收口、封堵或半封堵状态:当血栓连同微导管系统完全进入中间导管时,控制中间导管2远端,使其收口、封堵或半封堵,有效地阻止了血栓逃逸现象的发生。

如图1f所示为回撤中间导管2阶段:当中间导管2远端形成收口、封堵或半封堵状态时,开始回撤中间导管2。

如图1g所示为回撤导引导管1阶段:当中间导管2回撤到导引导管1内时,开始回撤导引导管1直到同轴系统全部回撤到体外,取栓过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取栓过程中,中间导管2随时能够外接负压设备进行抽吸,对血栓产生负压,以达到取栓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分类

0612011608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