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3:22


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化成领域,特别是涉及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汇流排用于连接多个电池,现有化成设备普遍使用单独通道汇流排,在使用上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规格下电池兼容性的问题,难以达到快速切换通道进行负压测试。

从使用材料角度上看,现有的负压汇流排使用铜管或不锈钢管,通过切割后加工焊接制作而成,这样存在加工难度大的问题,也导致重量较大,不易安装调试;且传统技术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并且容易积液,难以后期做清洗,且生产成本高。

申请人研发时采用电池、双通道及汇流排作为关键词,检索未发现相关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一种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其包括端盖板、通道汇流管、两输出负压管及至少三输入负压管;

所述通道汇流管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端盖板与所述通道汇流管连接且所述端盖板封盖所述腔室;

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分别连通所述腔室,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用于连通电芯;所述腔室包括相互间隔的两腔室,且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形成两排,每排所述输入负压管分别连通一所述腔室;

两所述输出负压管穿过所述端盖板设置,且两所述输出负压管一一对应地连通两所述腔室。

上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双通道设计,有利于快速切换通道进行负压测试,结构可兼容多款不同规格的电池产品,有利于提高生产设备使用率,且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装配,亦便于清理;解决了传统产品的单一性难以兼容,使用不方便且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板焊接于所述通道汇流管;或者,所述端盖板与所述通道汇流管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

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形成第一排输入负压管及第二排输入负压管,所述第一排输入负压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排输入负压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两所述输出负压管中的第一输出负压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输出负压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负压管数量相同的输入管压扣螺母及输入防腐管接头;

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通过一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及一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连通所述腔室;

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位于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与所述通道汇流管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两输出防腐管接头及两输出管压扣螺母;

每一所述输出负压管通过一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及一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连通所述腔室;

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位于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与所述通道汇流管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单独地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或者,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形成输入管组且整体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或者,所述通道汇流管具有日字形横截面;或者,所述通道汇流管上开设有通孔及其封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气控阀,所述气控阀分别连接两所述输出负压管以控制两所述腔室的气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控阀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气控阀一一对应地连接两所述输出负压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还单独地连通一负压杯且用于通过所述负压杯连通所述电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其包括电芯及任一项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电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B-B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3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C-C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实施例的E-E方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端盖板110、通道汇流管120、输入负压管130、输入管压扣螺母140、输入防腐管接头150、输出防腐管接头160、输出管压扣螺母170、输出负压管180、腔室190、气控阀210、负压杯220;

第一管孔121、第二管孔122;

第一排输入负压管131、第二排输入负压管132;

第一输出负压管181、第二输出负压管182;

第一腔室191、第二腔室192;

第一气控阀211、第二气控阀2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其包括端盖板、通道汇流管、两输出负压管及至少三输入负压管;所述通道汇流管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端盖板与所述通道汇流管连接且所述端盖板封盖所述腔室;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分别连通所述腔室,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用于连通电芯;所述腔室包括相互间隔的两腔室,且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形成两排,每排所述输入负压管分别连通一所述腔室;两所述输出负压管穿过所述端盖板设置,且两所述输出负压管一一对应地连通两所述腔室。上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双通道设计,有利于快速切换通道进行负压测试,结构可兼容多款不同规格的电池产品,有利于提高生产设备使用率,且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装配,亦便于清理;解决了传统产品的单一性难以兼容,使用不方便且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其包括以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即,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包括以下的部分技术特征或全部技术特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包括端盖板、通道汇流管、两输出负压管及至少三输入负压管;各所述输出负压管及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均连通所述通道汇流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汇流管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端盖板与所述通道汇流管连接且所述端盖板封盖所述腔室;各所述输出负压管及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均连通所述通道汇流管的所述腔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汇流管为铝制件例如铝铸件,或所述通道汇流管为不锈钢制件。

为了实现双通道功能,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分别连通所述腔室,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用于连通电芯;所述腔室包括相互间隔的两腔室,且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形成两排,每排所述输入负压管分别连通一所述腔室;两所述输出负压管穿过所述端盖板设置,且两所述输出负压管一一对应地连通两所述腔室。在实际应用中,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连通一电芯,或者二所述输入负压管连通一电芯,或者多个输入负压管连通一电芯,通常是一输入负压管单独地连通一电芯。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汇流管呈长条形,两所述输出负压管均位于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或者,两所述输出负压管分别位于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两端。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及各所述输出负压管分别与所述通道汇流管密封连接,即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及各所述输出负压管相对于所述通道汇流管的所述腔室不漏气设置,以使所述腔室、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及各所述输出负压管相对于待测试的电池均呈负压态,从而使得电池内部的气体能够被抽出。这样的设计,实现了双通道设计,有利于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快速排气,且结构可兼容多款不同规格的电池产品。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其作用不是导电,而是解决传统单通道汇流排结构兼容性差、使用不便、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双通道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形成第一排输入负压管及第二排输入负压管,所述第一排输入负压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排输入负压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两所述输出负压管中的第一输出负压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输出负压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汇流管具有日字形横截面。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均呈长方体状,且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中轴线相互平行设置。这样的设计,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简单,一方面有利于快速切换通道进行负压测试,另一方面兼容性强,有利于提高生产设备使用率。

为了便于清理所述通道汇流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板焊接于所述通道汇流管;或者,所述端盖板螺接密封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负压环境所吸取到的不一定仅有气体,可能还有液体等多余杂质,因此有必要清理所述通道汇流管,从而可以反复利用所述通道汇流管,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为了便于生产制备,提高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板与所述通道汇流管一体成型设置。为了便于清理所述通道汇流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汇流管上开设有通孔及其封盖部。所述封盖部用于密封所述通孔。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输入负压管位于所述通道汇流管的顶部,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通道汇流管的靠近所述端盖板的端部且邻近一所述输入负压管。这样的设计,在必要时可以开启所述封盖部,倾斜所述通道汇流管以到出难以通过所述输出负压管排出的废物或杂质。

为了紧密封闭输入负压管或输出负压管与所述通道汇流管的连接位置,避免电池液或废气漏出污染生产环境及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负压管数量相同的输入管压扣螺母及输入防腐管接头;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通过一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及一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连通所述腔室;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位于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与所述通道汇流管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两输出防腐管接头及两输出管压扣螺母;每一所述输出负压管通过一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及一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连通所述腔室;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位于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与所述通道汇流管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负压管数量相同的输入管压扣螺母及输入防腐管接头;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通过一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及一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连通所述腔室;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位于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与所述通道汇流管之间;并且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两输出防腐管接头及两输出管压扣螺母;每一所述输出负压管通过一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及一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连通所述腔室;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位于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与所述通道汇流管之间。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及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预装配处理形成一个输入管安装组件,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及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预装配处理形成一个输出管安装组件。这样可以节省安装工序,提升了后端50%的安装效率,尤其是用于自动化产线的自动装配;并且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稳固地密封输入负压管及输出负压管与所述通道汇流管的连接位置,应用于电池化成工序,能够有效地应对腐蚀性液体,避免电池液或废气漏出污染生产环境,亦避免对产线工人或者自动化仪器造成损害;另一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不被腐蚀,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且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装配,亦便于清理。

为了确保每一电池准确、合理地被抽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单独地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为了便于快速安装输入负压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形成输入管组且整体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实现整体固定的输入管组,避免在负压抽气时某一输入负压管发生位置变化。

为了便于形成整体负压产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气控阀,所述气控阀分别连接两所述输出负压管以控制两所述腔室的气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控阀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气控阀一一对应地连接两所述输出负压管。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控阀的抽气端还连接有净化装置,用于净化废气。在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未连接或不具备气控阀时,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亦可称为双通道汇流排组件、双通道汇流排结构组件或者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组件。在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具备气控阀时,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即可实现自备抽气形成负压功效。

为了便于处理抽出气体中附带的液体即电解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还单独地连通一负压杯且用于通过所述负压杯连通所述电芯。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杯通过通气管连通所述电芯。通气管亦可称为吸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的管径根据负压抽气时带出的电解液数量而设置,用于使所述电解液能够完全填满所述通气管的一部分。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呈圆台状且其靠近所述负压杯一端的管径大于其靠近所述电芯一端的管径。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抽出气体,另一方面有利于回灌电解液。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杯相对于所述输入负压管转动设置,所述负压杯的容置槽用于在转动中相对所述输入负压管及所述电芯形成低位状态,以及与所述输入负压管相对所述电芯共同形成高位状态,在所述低位状态下,适当的负压抽气时带出的电解液落入所述负压杯的容置槽中,且由于所述容置槽相对所述输入负压管及所述电芯位置较低,因此电解液难以从容置槽逸出到输入负压管再进入所述通道汇流管内部即所述腔室,也不易通过所述输出负压管而腐蚀或损坏所述气控阀;在所述高位状态下,所述电芯或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下方,所述气控阀输出正压气体,将所述容置槽中的电解液回灌入所述电芯内,以确保所述电芯内部的电解液的用量。对于适当的负压,负压的具体压力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及调整即可。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实现了负压抽气,避免气体驻留于电池内部,在使用时容易造成鼓包乃至于爆炸,另一方面实现了电解液回灌,避免由于负压抽气致使电芯内的电解液减少,确保了电池的设计指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端盖板110、通道汇流管120、两输出负压管180及至少三输入负压管130;请结合参阅图3,各所述输入负压管130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上,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130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120的一端用于连通电芯。

请一并参阅图15,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负压管130数量相同的输入管压扣螺母140及输入防腐管接头150;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130通过一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140及一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150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上;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150位于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140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之间。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两输出防腐管接头160及两输出管压扣螺母170;每一所述输出负压管180通过一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160及一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170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上;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160位于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170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之间。

本实施例中,两所述输出负压管180分别为第一输出负压管181及第二输出负压管182;各所述输入负压管130形成两排,分别为第一排输入负压管131及第二排输入负压管132,请一并参阅图4,每排包括多个所述输入负压管130。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通道汇流管120内部开设有腔室190,所述端盖板110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连接且所述端盖板110封盖所述腔室190,各所述输入负压管130分别连通所述腔室190。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板110焊接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或者,所述端盖板110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一体成型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所述腔室190包括相互间隔的两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91及第二腔室192,即所述腔室190包括第一腔室191及第二腔室192;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所述第一排输入负压管13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91,所述第二排输入负压管13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92;即所述第一排输入负压管131中的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130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91,所述第二排输入负压管132中的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130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92。两所述输出负压管180穿过所述端盖板110设置,两所述输出负压管180中的第一输出负压管18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91,第二输出负压管18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92。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汇流管120具有日字形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如图8所示,与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两个气控阀210,两所述气控阀210一一对应地连接两所述输出负压管180,即两所述气控阀210一一对应地连通两所述输出负压管180,亦即两所述气控阀210一一对应地连接两所述输出负压管180的一端。每一所述气控阀用于控制所述腔室的气压,例如形成负压或正压。请一并参阅图9及图10,两个气控阀分别为第一气控阀211及第二气控阀2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还包括负压杯220,负压杯220的数量与输入负压管130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130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120的一端还单独地连通一所述负压杯220且用于通过所述负压杯220连通电芯。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130单独地通过一所述负压杯220连通一所述电芯。

请一并参阅图11,所述通道汇流管120开设有第一管孔121及第二管孔122。第一管孔121的数量及位置对应各所述输入负压管130而设置,即所述第一管孔121亦排列为两排。第二管孔122的数量及位置对应各所述输出负压管180而设置,即所述第二管孔122为两个。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140及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150预装配处理形成一个输入管安装组件,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160及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170预装配处理形成一个输出管安装组件。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孔121及所述第二管孔122均为螺纹孔,所述第一管孔121螺接固定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150,所述第二管孔122螺接固定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160。

请一并参阅图12及图13,各所述输入负压管130及其所连接的所述负压杯220规则排列形成间隔相同的队列,以便于规范连接待处理的电芯。请一并参阅图14及图15,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130及其所连接的所述负压杯220单独地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120上;所述通道汇流管120具有日字形横截面。即所述第一腔室191与所述第二腔室192均呈长方体状,且所述第一腔室191与所述第二腔室192的中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6及图17,所述第一气控阀211及所述第二气控阀212的排气口间隔设置或岔开设置。所述第一气控阀211连通所述第一输出负压管181,且通过所述第一输出负压管18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91;所述第二气控阀212连通所述第二输出负压管182,且通过所述第二输出负压管18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92。

下面继续提供一个具体应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的所述通道汇流管即汇流主通道亦称汇流主管道采,用注塑铝件,其具有“日”字型开口。

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的所述端盖板为端盖焊接板,焊接于所述通道汇流管。

所述输入负压管及所述输出负压管可以结构相同或型号相同,所述输入负压管及所述输出负压管可统称为负压管。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负压管及所述输出负压管均为软管。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负压管及所述输出负压管均为防腐软管。

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的所述输入防腐管接头为“宝塔阶梯尾端光轴型”,所述输出防腐管接头为“宝塔阶梯尾端带管螺牙型”;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及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的结构相同或型号相同,所述输入管压扣螺母及所述输出管压扣螺母可统称为管压扣螺母,其为“六角柱型”。

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在通道汇流管的尾端焊接端盖板做密封,通道汇流管上锁紧输入防腐管接头,接入输入负压管,安装输入管压扣螺母,然后对接负压杯端口;所述通道汇流管尾端锁紧输出防腐管接头,接入输出负压管并安装输出管压扣螺母,对接所述气控阀,所述气控阀亦可称为抽真空负压源端。

所述通道汇流管内部结构左右密封隔开互不干涉,即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密封隔开互不干涉,所述通道汇流管主体上方开通匹配输入螺纹孔用于安装输入防腐管接头,使之两者完整密封结合,焊接尾端盖板整体形成“┒”型,整体通道汇总于尾端的两个输出防腐管接头且输出。

下面继续说明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的工作原理状态:以通道汇流管尾端接入所述气控阀作为真空负压源,对通道汇流管上方,接入的负压杯端吸嘴对接电池注液口,实现在化成测试阶段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抽出,并把抽出气体中附带的液体进行分离处理,留在负压杯内。化成流程完成后,系统切换至微正压,进行破真空,并将储存负压杯内的电解液回灌到电芯内,注意避免灌入气体,即可结束排气工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其包括电芯及任一实施例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电芯。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生产设备包括电芯及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所述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包括端盖板、通道汇流管、两输出负压管及至少三输入负压管;所述通道汇流管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端盖板与所述通道汇流管连接且所述端盖板封盖所述腔室;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固定于所述通道汇流管上且分别连通所述腔室,每一所述输入负压管的远离所述通道汇流管的一端连通电芯;所述腔室包括相互间隔的两腔室,且各所述输入负压管形成两排,每排所述输入负压管分别连通一所述腔室;两所述输出负压管穿过所述端盖板设置,且两所述输出负压管一一对应地连通两所述腔室。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不做赘述。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双通道快速切换进行负压测试,结构可兼容多款不同规格的电池产品,有利于提高测试设备使用率,且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装配,亦便于清理;解决了传统产品的单一性难以兼容,使用不方便且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 双通道负压汇流排结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32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