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船舶加工用外层喷漆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海洋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船舶加工用外层喷漆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

为了满足船舶防止海水、海洋大气腐蚀和海洋生物附着及其他特殊要求,需要再船舶表面涂上涂料。现有的涂漆方式多是通过人工涂漆的方式,该种方式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涂漆效率低,用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船舶加工用外层喷漆装置,能够实现船舶表面的自动涂漆,劳动强度低,效率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舶加工用外层喷漆装置,包括沿船舶长度方向移动的支架、设置在支架内并在支架内升降的升降架、安装在升降架上用于向船舶表面喷漆的喷漆装置;

所述支架上端支撑在船舶上并在船舶上行走,支架下端支撑在地面上并在地面上行走;

所述升降架上设有驱动升降架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架内侧一端与升降架之间滑动连接的活动架,所述喷漆装置支撑在所述活动架上,所述支架两侧均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倾斜方向与船舶表面对应,所述活动架内侧一端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端部设有第一行走小车;

所述支架下端设有第二行走小车。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从前方看呈直角,第二支撑架水平部内侧一端与支架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水平部下端与第二行走小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竖直部分包括第一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深入到第一套筒中并在第一套筒内滑动,第一套筒和伸缩杆之间设有锁紧伸缩杆的锁紧螺钉,伸缩杆下端与第二行走小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升降架上,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支架内设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内侧设有第二套筒,所述活动架深入到第二套筒内并在第二套筒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上端设有长条槽,所述活动架内侧一端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穿过长条槽,支腿上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喷漆装置固定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架外侧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支撑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包括沿船舶长度方向移动的支架、设置在支架内并在支架内升降的升降架、安装在升降架上用于向船舶表面喷漆的喷漆装置,对船舶进行喷漆处理时,首先将支架移动到船首或者船尾的位置,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升降,喷漆装置随之对船舶进行喷漆处理,当支架对应的位置从高到底喷涂完毕后,支架前移对下一位置进行喷涂,通过支架移动配合升降架的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完成船舶表面的涂漆处理。不需要人工喷涂,降低劳动强度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2、本发明在支架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端部设有第一行走小车;所述支架下端设有第二行走小车,通过上下设置的行走小车,保证支架上下受力均匀,行走可靠。

3、本发明在升降架升降过程中,在导向轮与导向槽的作用下,活动架随之平行移动,使得喷漆装置与船舶表面的距离固定,保证船舶表面喷漆均匀。升降架升降与活动架平移通过机械联动的方式,不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架平移,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通过机械联动的方式,可靠性好。

4、本发明在支架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从前方看呈直角,第二支撑架水平部内侧一端与支架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水平部下端与第二行走小车连接,第二支撑架能够保证不会与地面上的设施之间产生干涉,不会影响支架的移动。

5、本发明中第二支撑架竖直部分包括第一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深入到第一套筒中并在第一套筒内滑动,第一套筒和伸缩杆之间设有锁紧伸缩杆的锁紧螺钉,伸缩杆下端与第二行走小车固定连接,伸缩杆可以伸缩,根据不同高度的路面调节,保证第二行走小车支撑在地面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升降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活动架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活动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升降架2,喷漆装置3,活动架4,导向板5,导向槽6,导向轮7,第一支撑架8,第一行走小车9,第二行走小车10,第二支撑架11,第一套筒12,伸缩杆13,电机14,齿轮15,齿条16,第二套筒17,长条槽18,支腿19,安装板20,支撑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船舶加工用外层喷漆装置,包括沿船舶长度方向移动的支架1、设置在支架1内并在支架1内升降的升降架2、安装在升降架2上用于向船舶表面喷漆的喷漆装置3,喷漆装置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在喷漆装置3侧面设有若干个喷头,用于向船舶表面喷漆,多个喷头能够增加喷漆面积;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支架1上端支撑在船舶上并在船舶上行走,支架1下端支撑在地面上并在地面上行走;

如图1和图2和图4所示,所述升降架2上设有驱动升降架2升降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架2内侧一端与升降架2之间滑动连接的活动架4,此处所说的内侧一端是指升降架2靠近船舶的一·端,所述喷漆装置3支撑在所述活动架4上,所述支架1两侧均设有导向板5,所述导向板5上设有导向槽6,所述导向槽6的倾斜方向与船舶表面对应,所述活动架4内侧一端设有导向轮7,所述导向轮7与所述导向槽6配合。

对船舶进行喷漆处理时,首先将支架1移动到船首或者船尾的位置,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架2升降,喷漆装置3随之对船舶进行喷漆处理,当支架对应的位置从高到底喷涂完毕后,支架1前移对下一位置进行喷涂,通过支架移动配合升降架2的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完成船舶表面的涂漆处理。不需要人工喷涂,降低劳动强度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升降架2升降过程中,在导向轮7与导向槽6的作用下,活动架4随之平行移动,使得喷漆装置3与船舶表面的距离固定,保证船舶表面喷漆均匀。升降架2升降与活动架4平移通过机械联动的方式,不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架4平移,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通过机械联动的方式,可靠性好。

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1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8端部设有第一行走小车9;所述支架1下端设有第二行走小车10,通过上下设置的行走小车,保证支架上下受力均匀,行走可靠。

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1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架11,所述第二支撑架11从前方看呈直角,第二支撑架11水平部内侧一端与支架1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11水平部下端与第二行走小车10连接,第二支撑架11能够保证不会与地面上的设施之间产生干涉,不会影响支架1的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架11竖直部分包括第一套筒12和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上端深入到第一套筒12中并在第一套筒12内滑动,第一套筒12和伸缩杆13之间设有锁紧伸缩杆13的锁紧螺钉,图未视,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伸缩杆13下端与第二行走小车10固定连接,伸缩杆可以伸缩,根据不同高度的路面调节,保证第二行走小车10支撑在地面上。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4,所述电机14安装在升降架2上,电机14输出轴上设有齿轮15,所述支架1内设有齿条16,所述齿轮15与所述齿条16啮合。

所述电机14为输出端可双向驱动的伺服电机,具体可采用4IK/80YYJT型号电机,该型号电机性能稳定,当然了,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电机,只要满足驱动要求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选择。

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架2内侧设有第二套筒17,所述第二套筒17对称的设有两个,第二套筒17外侧一端与升降架2固定连接,活动架4深入到第二套筒17内并在第二套筒17内滑动。

如图4和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套筒17上端设有长条槽18,所述活动架4内侧一端设有支腿19,所述支腿19穿过长条槽18,支腿19上端设有安装板20,所述喷漆装置3固定在安装板20上,活动架4平移时,支腿19沿长条槽18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4和图5和图6所示,所述活动架4外侧一端设有支撑板21,此处所说的外侧一端是指活动架4远离船舶一端,所述导向轮7安装在支撑板21上。

在对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分类

0612011471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