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挂车备胎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一种挂车备胎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挂车备胎架。

背景技术

挂车一般都设置有备胎,可以在挂车车厢的轮胎损坏时进行及时更换。通常情况下备胎放置车体的后备箱内,或者将其挂在车厢后侧壁或底板上,此类方式也缺少对备胎的防护减震;此外,备胎放置在后备箱或挂设在车厢,在更换轮胎取出轮胎时,由于挂车轮胎体积较大、重量较大,拿取需要花费较大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车备胎架,便于实现对备胎的防护和减震,同时便于备胎的取下和重新安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挂车备胎架,包括支撑安装架,所述支撑安装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转动连接都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夹紧座;所述弧形座、支撑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及夹紧座围绕在安放的备胎外部;所述支撑座水平设置在备胎的下方,且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座;所述弧形座的内环面上设置有第一弧状弹性座,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备胎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弹性座;所述夹紧座位于备胎上方,且夹紧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弧状弹性座;所述第一弧状弹性座、第一弹性座、第三弹性座及第二弧状弹性座用于夹持在备胎的四周;调节固定机构用于对第三支撑板的限位固定,且通过调节调节固定机构可实现松开对第三支撑板的限位固定;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用于对第一支撑板旋转后的位置限定;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用于对第二支撑板旋转后的位置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座的顶部设置有备胎外壁轮廓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用于支撑备胎的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状弹性座、第二弧状弹性座的内环面均与备胎外壁轮廓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座底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第一支撑板邻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下方,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斜面,且当所述第一支撑板旋转后,第一支撑板底面可与斜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U型支撑板,U型支撑板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底部;当第二支撑板旋转后,第二支撑板的底面可与U型支撑板的另一端顶面相贴合;且当第二支撑板的底面可与U型支撑板的另一端顶面相贴合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顶面相共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靠近备胎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座和第四弹性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座、第三弹性座及第四弹性座靠近备胎的一侧均设置有齿槽,且第二弹性座、第三弹性座及第四弹性座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上分别平行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柱组件和第二弹性柱组件,所述第一弹性柱组件和第二弹性柱组件分别靠近备胎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弹性柱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弹性柱组件远离备胎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弹性柱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弹性柱组件远离备胎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柱组件和第二弹性柱组件结构相同,第一弹性柱组件和第二弹性柱组件均由柱体和套设在柱体外部弹性套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座上穿设有一根连接轴,且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夹紧座上;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包括穿透在第三支撑板上的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嵌入在支撑安装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第一弧状弹性座、第一弹性座、第三弹性座及第二弧状弹性座采用在夹持限位轮胎,在挂车行驶过程中对备胎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同时,弧形座、支撑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等围绕在备胎外部,对备胎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2、便于使得第二弹性座、第三弹性座及第四弹性座形成一个用于导向备胎向下滚动的平台,两个滚轮用于与底面接触,即能实现备胎沿着第二弹性座、第三弹性座、第四弹性座表面滚落,方便备胎的取下,极大节省劳动强度。

3、方向对备胎的滚动上升,实现备胎的重新安放。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挂车备胎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弹性柱组件、第二弹性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安装架;2、弧形座;21、第一弧状弹性座;3、支撑座;31、第一弹性座;311、弧形槽;32、第一限位机构;321、连接架;322、支撑柱;323、斜面;4、第一支撑板;41、第二限位机构;411、U型支撑板;42、第二弹性座;5、第二支撑板;51、第三弹性座;6、第三支撑板;61、第四弹性座;7、夹紧座;71、第二弧状弹性座;72、连接轴;721、滚轮;8、调节固定机构;81、锁紧螺杆;82、螺纹套;9、第一弹性柱组件;91、柱体;92、弹性套;10、第二弹性柱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挂车备胎架,包括支撑安装架1,支撑安装架1用于与挂车底板的连接;支撑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3,支撑座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4远离支撑座3的一端转动连接都有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远离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6,具体地,支撑座3与第一支撑板4之间、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5之间、第二支撑板5与第三支撑板6之间均通过转轴连接,实现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及第三支撑板6可旋转;与此同时,支撑座3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座2,第三支撑板6远离第二支撑板5的一端设置有夹紧座7;弧形座2、支撑座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及夹紧座7围绕在备胎外部;第三支撑板6与支撑安装架1之间连接有调节固定机构8,调节固定机构8用于对第三支撑板6的限位固定,且通过调节调节固定机构8可实现松开对第三支撑板6的限位固定。

调节固定机构8包括穿透在第三支撑板6上的锁紧螺杆81,具体地,第三支撑板6上设置有与锁紧螺杆81相适配的通孔,锁紧螺杆81穿设在该通孔内部,且锁紧螺杆81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套82,螺纹套82嵌入在支撑安装架1上,锁紧螺杆81的头部一侧是抵紧在第三支撑板6上,从而实现对第三支撑板6的限位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及第三支撑板6的限位作用;当调节锁紧螺杆81从螺纹套82内脱离、并从第三支撑板6上脱离,即可实现松开对第三支撑板6的限位固定,从而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及第三支撑板6均可实现旋转。

支撑座3水平设置,且设置在备胎的下方,且支撑座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座31,第一弹性座31用于支撑备胎的最底部的位置;为方便对备胎的支撑,第一弹性座31靠近备胎的一侧(即顶部)设置有备胎外壁轮廓相适配的弧形槽311,从而便于备胎稳定放置在第一弹性座31上。

弧形座2的内环面上设置有第一弧状弹性座21,第二支撑座3靠近备胎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弹性座51;夹紧座7位于备胎上方,且夹紧座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弧状弹性座71,第一弧状弹性座21、第二弧状弹性座71的内环面均与备胎外壁轮廓相适配。

第一弧状弹性座21、第一弹性座31、第三弹性座51及第二弧状弹性座71用于夹持在备胎的四周,且第二弧形座2抵紧在备胎靠近最顶端的位置处;通过第一弧状弹性座21、第一弹性座31、第三弹性座51及第二弧状弹性座71的夹持作用,实现对备胎的稳固固定;与此同时,第一弧状弹性座21、第一弹性座31、第三弹性座51及第二弧状弹性座71采用弹性材质,例如橡胶、硅胶等,在夹持过程中,减少对备胎的磨损,同时在挂车行驶过程中对备胎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此外,弧形座2、支撑座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等围绕在备胎外部,对备胎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第一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6靠近备胎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座42和第四弹性座61;第二弹性座42、第四弹性座61同样采用弹性材料,例如橡胶。

支撑座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32,第一限位机构32用于对第一支撑板4旋转后的位置限定;第一限位机构32包括设置在支撑座3底部的连接架321,连接架321上设置有支撑柱322;支撑柱322位于第一支撑板4邻近第二支撑板5的一端下方,支撑柱322上设置有斜面323,且当第一支撑板4旋转后,第一支撑板4底面可与斜面323相贴合;斜面323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45度,即使得第一支撑板4朝远离备胎方向旋转至与斜面323接触时,第一支撑板4呈30-45度倾斜设置。

第二支撑板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41,第二限位机构41用于对第二支撑板5旋转后的位置限定;第二限位机构41包括U型支撑板411,U型支撑板41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4底部;当第二支撑板5旋转后,第二支撑板5的底面可与U型支撑板411的另一端顶面相贴合;且当第二支撑板5的底面可与U型支撑板411的另一端顶面相贴合时,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顶面相共面。

夹紧座7上穿设有一根连接轴72,且连接轴72转动连接在夹紧座7上;连接轴72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滚轮721。

如图3所示,支撑安装架1安装在挂车底部靠近尾部的位置处,支撑安装架1倾斜紧靠底部边缘设置,且第二支撑板5倾斜朝外;当松开对第三支撑板6夹持时,通过拨动第三支撑板6、及在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等重力作用下,便于使得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第四弹性座61及第二弧状弹性座71形成一个用于导向备胎向下滚动的平台,即如图3所示,两个滚轮721用于与底面接触;此时通过向外拉动或拽动备胎从第一弹性座31上脱离,即能够实现沿着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第四弹性座61表面滚落,因此便于在第二弧状弹性座71远离第三支撑板6一端接住或挡住备胎。

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及第四弹性座61靠近备胎的一侧均设置有齿槽,便于减缓备胎的滚轮721速度;并且,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及第四弹性座61的整体厚度设置为相等,使得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第四弹性座61及第二弧状弹性座71形成的平台便于备胎的滚落。

为实现在轮胎滚落过程中的限位,在支撑座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及第三支撑板6上分别平行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柱组件9和第二弹性柱组件10,第一弹性柱组件9和第二弹性柱组件10分别靠近备胎的两个端面;第一弹性柱组件9和第二弹性柱组件10用于对备胎的起得限位作用,防止在备胎滚轮721过程中从两侧位置脱离。

此外,为防止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及第三支撑板6等围绕备胎的状态下,第二支撑板5上的第一弹性柱组件9与第一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6上第一弹性柱组件9的干涉、第二支撑板5上的第二弹性柱组件10与第一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6上的第二弹性柱组件10弹性柱的干涉;特将第二支撑板5上的第一弹性柱组件9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上第一弹性柱组件9远离备胎的一侧,且第一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6上的第一弹性柱组件9呈平行排布,即第二支撑板5上的第一弹性柱组件9也位于在第三支撑板6上第一弹性柱组件9远离备胎的一侧;同时,第二支撑板5上的第二弹性柱组件10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上第二弹性柱组件10远离备胎的一侧,且第一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6上的第二弹性柱组件10呈平行排布。

第一弹性柱组件9和第二弹性柱组件10结构相同,第一弹性柱组件9和第二弹性柱组件10均由柱体91和套设在柱体91外部弹性套92组成;对应的各柱体9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撑座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或第三支撑板6上;弹性套92采用弹性材料支撑,例如橡胶等;优先地,柱体91可设置为可转动,即各柱体91分别通过转动连接在支撑座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或第三支撑板6。

当备胎更换后对换下轮胎的安放或新的备胎安放时,即可沿着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第四弹性座61及第二弧状弹性座71展开形成平台向上滚动备胎或换下轮胎,由于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表面的齿槽作用,便于增加摩擦效果,方便向上滚动操作;且将夹紧座7和第二弧状弹性座71的长度设置为较短,第二弧状弹性座71靠近第四弹性座61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过渡,从而便于备胎或换下轮胎从第二弧状弹性座71向上滚动至第四弹性座61表面;此外,第一弹性座31靠近第二弹性座42的一侧也设置有圆弧过渡,即方便备胎的滚落,也方便备胎从第二弹性座42上滚动至第一弹性座31上。

当需要重新对第三支撑座3的固定时,通过拉动提升第三支撑座3,使得第三支撑座3上与锁紧螺杆81相适配的通孔与螺纹套82位置对应,再重新将锁紧螺杆81安装在螺纹套82内即可;此外,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均设置为中空或挖空结构,且采用轻质金属材质。

工作原理:当调节固定机构8固定限位夹紧座7时,通过第一弧状弹性座21、第一弹性座31、第三弹性座51及第二弧状弹性座71用于夹持在备胎的四周,实现对备胎的稳固固定,同时在挂车行驶过程中对备胎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此外,弧形座2、支撑座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等围绕在备胎外部,对备胎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当松开对第三支撑板6夹持时,便于使得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及第四弹性座61展开形成一个用于导向备胎向下滚动的平台,两个滚轮721用于与底面接触,即能实现备胎沿着第二弹性座42、第三弹性座51、第四弹性座61表面滚落,方便备胎的取下,极大节省劳动强度;又能实现备胎的滚动上升,重新安放至第一弹性座31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86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