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潮汐区间车道护栏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一种潮汐区间车道护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潮汐区间车道护栏结构。

背景技术

潮汐车道是在道路路段,根据交通流需求可改变车辆行驶方向的车道;为了提高相邻两个车道行驶的安全性,会在相邻两个车道之间设置护栏,并在早晚高峰期规定的时间内移动护栏,来实现潮汐车道的变换,缓解交通压力;但在早晚高峰期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人工移动护栏由于工作量巨大,实施起来有诸多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103740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公桥路潮汐车道的变换装置及方法,包括多个移动隔离墩和隔离带,多个移动隔离墩通过隔离带连接,移动隔离墩包括移动机构、抬升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车厢、四个麦克纳姆轮和第一电机;抬升机构包括外壳、警示灯;外壳设置在移动机构和抬升机构的外围,隔离带连接在外壳侧面上;警示灯与外壳固接;该装置通过麦克纳姆轮作为移动轮,通过移动轮带动移动隔离墩和隔离带向相邻车道移动,实现了机器代替了人工移动移动隔离墩和隔离带,节省了工人不必要的工作麻烦。

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移动隔离墩和隔离带在移动时,没有隔离机构阻挡车辆的进入,进而导致潮汐车道仍处于可通行状态,若车主未知移动隔离墩和隔离带移动的时间段为潮汐车道的变化时间时,车主会将车辆行驶到潮汐车道上,从而造成交通安全隐患,更严重的情况会造成交通事故;并且,车辆行驶到潮汐车道上时,没有迫停机构迫使车辆停下,进而导致车辆会继续在潮汐车道上行驶,从而造成交通安全隐患,更严重的情况会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汐区间车道护栏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护栏,在潮汐车道变化时间时,没有隔离机构阻挡车辆的进入潮汐车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汐区间车道护栏结构,包括护栏机构;护栏机构包括护栏本体和两个隔离组件;两个隔离组件位于护栏本体的两端;隔离组件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隔离部;箱体与护栏本体固接;箱体的两侧均开有侧孔;隔离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驱动单元;第一挡板与箱体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滑动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能穿过侧孔;驱动单元用于带动第一挡板转动和用于带动第二挡板沿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护栏机构变道时,驱动单元带动第一挡板转动,第一挡板转动结束后,第一挡板位于车辆的运动轨迹上,在此期间,第一挡板将阻挡车辆进入潮汐车道;在驱动单元带动第一挡板转动的同时,驱动单元也带动第二挡板沿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运动;驱动单元带动第一挡板转动结束后,驱动单元仍然带动第二挡板进行沿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运动。

现有技术的移动隔离墩和隔离带在移动时,没有隔离机构阻挡车辆的进入,进而导致潮汐车道仍处于可通行状态,若车主未知移动隔离墩和隔离带移动的时间段为潮汐车道的变化时间时,车主会将车辆行驶到潮汐车道上,从而造成交通安全隐患,更严重的情况会造成交通事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挡板转动至车辆的运动轨迹上,可以阻挡车辆进入到潮汐车道上,保证了车辆无法行驶到潮汐车道上;并且,通过第二挡板继续沿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运动,延长了第一挡板的阻挡范围,即保证了在护栏机构变道时,车辆无法行驶到潮汐车道上,从而消除了车辆在潮汐车道的变道时间内行驶的安全隐患,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

进一步,驱动单元包括辅助块、螺杆、导向杆、螺母座、短轴、伸缩板、开在辅助块上的导向槽和用于带动螺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辅助块与箱体固接;螺杆与箱体转动连接;导向杆与箱体固接;螺母座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母座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伸缩板与螺母座固接;导向槽包括弧形段和水平段,短轴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短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板和伸缩板远离螺母座的一端固接。

第一驱动件带动螺杆转动期间,螺母座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运动;螺母座运动期间,伸缩板与螺母座同步运动;伸缩板运动期间,短轴同步运动;短轴运动期间,第二挡板沿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二挡板运动期间,由于短轴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短轴在导向槽的约束下,先沿弧形段的弧长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二挡板挤压第一挡板,即第一挡板转动,伸缩板收缩;第一挡板转动期间,第二挡板同步转动;因此,第二挡板沿第一挡板长度方向运动期间,第二挡板还能转动;第一挡板转动结束后,短轴再沿水平段的长度方向继续运动,第二挡板同步运动,即螺母座通过伸缩板继续带动第二挡板沿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运动。

进一步,还包括警示部;警示部包括转动轴、能够发光的警示板、开在箱体上的通孔和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运动单元;转动轴与螺母座转动连接,转动轴穿过通孔,转动轴能够在通孔上做横向运动;警示板与转动轴固接。

螺母座运动期间,转动轴沿螺杆的轴向方向同步运动;转动轴运动期间,运动单元带动转动轴转动,即转动轴沿螺杆的轴向方向运动的同时,转动轴还能够转动;转动轴运动期间,警示板同步运动;警示板运动期间,由于警示板还能够发光,因此,警示板能够在螺杆上的不同位置处给车主提醒,即保证了车主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警示板的提醒,从而不会在护栏变道时,误入到潮汐车道上,保证了道路交通安全。

即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警示板的共同作用下,车主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直观、更有效的察觉到前方的护栏正在变道,进而一方面保证了车主行驶车辆过程中的交通安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潮汐车道的道路交通能够高效进行,节省了车主不必要的麻烦。

进一步,还包括迫停组件;迫停组件包括固定块、长杆、第一弹簧、开在固定块上的凹槽和用于对长杆进行限位的限位部;固定块与箱体固接;长杆与凹槽滑动连接,长杆能够穿过侧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凹槽和长杆;限位部在第一挡板被车辆撞开时,限位部对长杆的限位作用消失。

若车主在驾驶车辆行驶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警示板的提示均未看到,在车主不经意间驾驶车辆冲过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在受到车辆的撞击反向转动;第一挡板反向转动期间,由于伸缩板与短轴和螺母座的固接处容易在受到强力冲击下发生断裂,且断裂时会发生声音;因此,车主会听到声音,从而注意到已经将车辆行驶到了潮汐车道上,同时还注意到该时间段为潮汐车道的变道时间,进而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第一挡板被车辆撞开的同时,限位部不再对长杆进行限位,即长杆在凹槽处于可滑动的状态,且第一弹簧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因此,长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沿固定块的长度方向伸出凹槽;伸出凹槽的长杆能够对车辆进行阻挡,迫使车主将车辆停下,保证车辆不会继续向前移动,进而保证了潮汐车道上的交通安全。

即通过伸缩板断开时发出的提示声和长杆伸出凹槽的共同作用,能够更直接、更有效的迫使车辆停下,进而保证车辆在误入潮汐车道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了车主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限位部包括限位块、开在固定块上的底孔、开在长杆上的限位槽和用于带动限位块转动的动力单元;底孔与凹槽相通;限位块穿过条形孔伸入限位槽内,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通过动力单元带动限位块转动,限位块转动期间,限位块靠近限位槽的一端向远离固定块的方向运动,远离限位槽的一端向靠近固定块的方向运动,即限位块滑出限位槽,进而限位块结束对长杆的限位,使得长杆能够在凹槽内滑动。

进一步,动力单元包括联动轴、扭簧、连杆、条形块、第二弹簧和开在条形块内的条形槽;联动轴的一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联动轴的另一端与限位块固接;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块和联动轴;条形块与箱体固接;连杆与条形槽滑动连接,连杆位于第二挡板的运动轨迹上;连杆远离条形块的一端固接有凸块,限位块位于凸块的运动轨迹上;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条形槽和连杆。

第一挡板反向转动期间,当第一挡板回到初始位置时,第一挡板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转动,从而连杆会受到第一挡板的撞击,因此,连杆能够在条形槽内滑动,第二弹簧压缩;连杆运动期间,凸块同步运动;凸块运动期间,凸块会撞击限位块,因此,限位块会发生转动;限位块转动期间,限位块远离凸块的一端会滑出限位槽,即限位块不再对长杆限位。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止动组件;止动组件包括滑轮、底板、第一齿条、第一齿轮、连接轴、第二齿条、第二齿轮和用于带动滑轮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滑轮与底板转动连接;第一齿条与底板固接,第一齿条与箱体竖向滑动连接;连接轴与固定块转动连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固接;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固定块的底部开有长孔,第二齿条与长杆之间固接有滑杆,滑杆能够在长孔内沿固定块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两个底板之间固接有连接杆,护栏本体上开有深孔,连接杆位于深孔内,连接杆能够在深孔内沿箱体的深度方向运动;箱体的底部开有圆孔,滑轮能够在圆孔内竖向运动。

长杆运动期间,滑杆同步运动;滑杆运动期间,第二齿条同步运动;第二齿条运动期间,由于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进而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期间,连接轴同步转动;连接轴转动期间,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期间,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进而第一齿条竖向向上运动;第一齿条竖向向上运动期间,底板同步运动;底板竖向向上运动期间,滑轮同步竖向向上运动;两个底板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同步运动,即两个滑轮均逐渐远离地面并伸入箱体内,进而两个箱体均逐渐靠近地面。

当滑轮完全伸入箱体内时,进而箱体与地面直接接触,即箱体不再运动,保证了车辆在停止行驶期间,箱体不会与车辆发生碰撞,进而保证了道路交通的安全。

进一步,止动组件还包括止动部;止动部包括锥形块、沿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第一齿条两侧的止动单元;锥形块与第一齿条远离底板的一端固接;止动单元包括定位块、楔块、第三弹簧、开在定位块上的滑槽;定位块与箱体固接;楔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楔块位于锥形块的运动轨迹上;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滑槽和楔块。

长杆滑出凹槽期间,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因此,长杆通过第一齿轮能够带动第一齿条向上运动;第一齿条竖向向上运动期间,锥形块同步运动;锥形块运动期间,锥形块挤压楔块向定位块所在的方向运动,第三弹簧压缩,因此,两个楔块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锥形块继续向上运动,当锥形块不再挤压楔块时,楔块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因此,两个楔块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且锥形块位于两个楔块的上方;复位后的楔块会阻挡第一齿条在自身的重力下做竖向向下运动,即第一齿条不再运动,进一步保证了滑轮不会与地面接触,进而保证了箱体不会移动。

进一步,还包括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第三挡板和用于带动第三挡板单向转动的联动部;联动部包括第一转轴、柱形块、棘爪、柱形筒、第三齿轮、棘轮、第二转轴、第四齿轮;第一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柱形块与第一转轴固接,棘爪与柱形块铰接;柱形筒的一端与箱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柱形筒的另一端与第三齿轮固接,第三挡板与柱形筒固接;第三齿轮上开有圆形孔,棘轮与第三齿轮的内壁固接,棘轮与棘爪啮合;第二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四齿轮固接;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三挡板能够穿过侧孔。

第一挡板正向转动时,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第二转轴转动期间,第四齿轮同步转动;第四齿轮转动期间,由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同步转动;第三齿轮转动期间,棘轮同步转动;棘轮转动期间,由于棘爪和棘轮啮合,但棘轮和棘爪只能单向受力;在此期间,棘爪在棘轮上滑动,棘轮和棘爪的相对位置会不断改变,棘轮无法卡住棘爪,因此,棘爪不受力,进而棘爪不能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第三挡板也不能转动。

第一挡板在受到车辆的撞击反向转动,第一挡板反向转动期间,由于伸缩板与短轴和螺母座的固接处容易在受到强力冲击下发生断裂,且伸缩板断裂时不会影响第一挡板的反向转动,第三挡板的正向转动;因此,第一挡板反向转动期间,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第二转轴转动期间,第四齿轮同步转动;第四齿轮转动期间,由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同步转动;第三齿轮转动期间,棘轮同步转动;棘轮反向转动期间,棘爪被棘轮卡住,棘爪和棘轮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棘爪受力,棘爪无法在棘轮上滑动,进而棘爪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三挡板同步转动。

第三挡板转动结束后,第三挡板能够阻挡在潮汐车道上的车辆后退,保证潮汐车道上的车辆不会与后方的车辆发生碰撞,进而保证了潮汐车道上车辆的安全。

即车辆撞开第一挡板后,通过长杆伸出凹槽、箱体直接与地面接触,第三挡板转动后位于车辆的运动轨迹上的三者配合,进而保证了位于潮汐车道上车辆不会受到后方车辆的撞击,同时也不会受到来自箱体的撞击;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误入潮汐车道车辆的道路安全,同时也尽可能的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螺杆为双向螺杆;螺母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母座均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两个螺母座均与导向杆滑动连接;联动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转轴两侧的定位部;定位部包括弧形块、第一竖向杆、第二竖向杆、伸缩杆、第四弹簧;弧形块与第一转轴相抵;第一竖向杆与箱体滑动连接,第一竖向杆与弧形块固接;第二竖向杆与螺母座固接,第一竖向杆位于第二竖向杆的运动轨迹上;伸缩杆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与第一竖向杆固接,内杆与外杆的内部滑动连接;外杆与箱体固接;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内杆和外杆的内部。

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螺杆转动,使得两个螺母座做相反运动,两个螺母座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螺母座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时,第二竖向杆同步运动;第二竖向杆运动期间,由于第一竖向杆位于第二竖向杆的运动轨迹上,进而当第二竖向杆与第一竖向杆相抵时,第一竖向杆与第二竖向杆同步运动;第一竖向杆运动期间,弧形块同步运动,使得弧形块远离第一转轴;弧形块运动期间,内杆沿外杆的长度方向同步运动,第四弹簧压缩,进而弧形块结束对第一转轴的约束,使得第一转轴能够转动。

两个弧形块夹紧第一转轴时,使得第一转轴不能转动,一方面是为了第一挡板未受到车辆撞击的情况下,不会伸出侧孔,保证了车辆不会撞击第三挡板,进而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另一方面是在第一挡板受到车辆撞击的情况下第三挡板能够伸出侧孔,阻挡后方车辆撞击位于潮汐车道的车辆,进而保证了潮汐车道上的交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潮汐区间车道护栏结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隔离组件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隔离部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的仰视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6的主视图。

图10图9中E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F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联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辅助块4、双向螺杆5、导向杆6、螺母座7、短轴8、伸缩板9、导向槽10、第一电机11、转动轴12、警示板13、固定块14、长杆15、第一弹簧16、限位块17、联动轴18、扭簧19、连杆20、条形块21、凸块22、滑轮23、底板24、第一齿条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条27、第二齿轮28、锥形块29、楔块30、定位块31、第一转轴32、第二转轴33、第三齿轮34、第四齿轮35、弧形块36、第一竖向杆37、第二竖向杆38、伸缩杆39、第三挡板40、棘轮41、棘爪42、柱形块43、第三齿条44、第五齿轮45、通孔46、柱形筒47、滑杆4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2、3、4、5、6、7、8、9、10、11、12所示:

护栏机构包括护栏本体和两个隔离组件;两个隔离组件位于护栏本体的两端;隔离组件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隔离部;箱体1与护栏本体固接;箱体1的两侧均开有侧孔;隔离部包括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和驱动单元;第一挡板2与箱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二挡板3与第一挡板2滑动连接;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均能穿过侧孔;驱动单元用于带动第一挡板2转动和用于带动第二挡板3沿第一挡板2的长度方向滑动。

驱动单元包括辅助块4、螺杆、导向杆6、螺母座7、短轴8、伸缩板9、开在辅助块4上的导向槽10和用于带动螺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辅助块4位于第一挡板2和箱体1之间,辅助块4与箱体1固接;螺杆与箱体1转动连接,导向杆6与箱体1固接;螺母座7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母座7与导向杆6滑动连接;伸缩板9与螺母座7固接;导向槽10包括弧形段和水平段,短轴8与导向槽10滑动连接,短轴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板3和伸缩板9远离螺母座7的一端固接;第一驱动件选用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与箱体1固接,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与螺杆固接。

还包括警示部;警示部包括转动轴12、能够发光的警示板13、开在箱体1上的通孔46和用于带动转动轴12转动的运动单元;转动轴12与螺母座7转动连接,转动轴12穿过通孔46,转动轴12能够在通孔46上做横向运动;警示板13位于箱体1的上方,警示板13与转动轴12固接;运动单元包括第三齿条44、第五齿轮45;第三齿条44与箱体1的顶部固接;第五齿轮45与转动轴12固接,第五齿轮45与第三齿条44啮合。

还包括迫停组件;迫停组件包括固定块14、长杆15、第一弹簧16、开在固定块14上的凹槽和用于对长杆15进行限位的限位部;固定块14与箱体1固接;长杆15与凹槽滑动连接,长杆15能够穿过侧孔;第一弹簧16的两端分别连接凹槽和长杆15,第一弹簧16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限位部在第一挡板2被车辆撞开时,限位部对长杆15的限位作用消失。限位部包括限位块17、开在固定块14底部的底孔、开在长杆15底部的限位槽和用于带动限位块17转动的动力单元;底孔与凹槽相通;限位块17位于固定块14的下方,限位块17穿过条形孔伸入限位槽内,限位块17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动力单元包括联动轴18、扭簧19、连杆20、条形块21、第二弹簧和开在条形块21内的条形槽;联动轴18的一端与固定块14转动连接,联动轴18的另一端与限位块17固接;扭簧19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块14和联动轴18;条形块21与箱体1固接;连杆20与条形槽滑动连接,连杆20位于第二挡板3的运动轨迹上;连杆20远离条形块21的一端固接有凸块22,限位块17位于凸块22的运动轨迹上;第二弹簧位于限位槽内,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条形槽和连杆20。

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止动组件;止动组件包括滑轮23、底板24、第一齿条25、第一齿轮26、连接轴、第二齿条27、第二齿轮28和用于带动滑轮23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滑轮23与底板24转动连接;第二驱动件选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底板24固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滑轮23固接;第一齿条25与底板24固接,第一齿条25与箱体1的侧壁竖向滑动连接;连接轴位于固定块14的下方,连接轴与固定块14转动连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8固接;第一齿轮26与第一齿条25啮合;固定块14的底部上开有长孔,第二齿条27与长杆15之间固接有滑杆48,滑杆48能够在长孔内沿固定块14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二齿条27与第二齿轮28啮合;两个底板24之间固接有连接杆,护栏本体上开有深孔,连接杆位于深孔内,连接杆能够在深孔内沿箱体1的深度方向运动;箱体1的底部开有圆孔,滑轮23能够在圆孔内竖向运动。

止动组件还包括止动部;止动部包括锥形块29、沿第一齿条25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第一齿条25两侧的止动单元;锥形块29与第一齿条25远离底板24的一端固接;止动单元包括定位块31、楔块30、第三弹簧、开在定位块31上的滑槽;定位块31位于锥形块29的上方,定位块31与箱体1固接;楔块30与滑槽滑动连接,楔块30位于锥形块29的运动轨迹上;第三弹簧位于滑槽内,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滑槽和楔块30。

还包括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第三挡板40和用于带动第三挡板40单向转动的联动部;联动部包括第一转轴32、柱形块43、棘爪42、柱形筒47、第三齿轮34、棘轮41、第二转轴33、第四齿轮35;第一转轴32与箱体1转动连接,柱形块43与第一转轴32固接,棘爪42与柱形块43铰接;柱形筒47的一端与箱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柱形筒47的另一端与第三齿轮34固接,第三挡板40与柱形筒47固接;第三齿轮34上开有圆形孔,棘轮41与第三齿轮34的内壁固接,棘轮41与棘爪42啮合;第二转轴33与箱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一挡板2和第四齿轮35均与第二转轴33固接;第三齿轮34与第四齿轮35啮合;第三挡板40能够穿过侧孔。

螺杆为双向螺杆5;螺母座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母座7均与双向螺杆5螺纹连接,两个螺母座7均与导向杆6滑动连接;联动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转轴32两侧的定位部;定位部包括弧形块36、第一竖向杆37、第二竖向杆38、伸缩杆39;弧形块36与第一转轴32相抵;第一竖向杆37与箱体1滑动连接,第一竖向杆37与弧形块36固接;第二竖向杆38与螺母座7固接,第一竖向杆37位于第二竖向杆38的运动轨迹上;伸缩杆39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与第一竖向杆37远离弧形块36的一端固接,内杆与外杆的内部滑动连接;外杆与箱体1固接;第四弹簧位于外杆内,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内杆和外杆的内部。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启动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期间,螺母座7沿导向杆6的长度方向运动;螺母座7运动期间,伸缩板9与螺母座7同步运动;伸缩板9运动期间,短轴8同步运动;短轴8运动期间,第二挡板3沿第一挡板2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二挡板3运动期间,由于短轴8与导向槽10滑动连接,短轴8在导向槽10的约束下,先沿弧形段的弧长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二挡板3挤压第一挡板2,即第一挡板2转动,伸缩板9收缩;第一挡板2转动期间,第二挡板3同步转动;因此,第二挡板3沿第一挡板2长度方向运动期间,第二挡板3还能转动;第一挡板2转动结束后,短轴8再沿水平段的长度方向继续运动,第二挡板3同步运动,即螺母座7通过伸缩板9继续带动第二挡板3沿第一挡板2的长度方向运动。

通过将第一挡板2转动至车辆的运动轨迹上,可以阻挡车辆进入到潮汐车道上,保证了车辆无法行驶到潮汐车道上;并且,通过第二挡板3继续沿第一挡板2的长度方向运动,延长了第一挡板2的阻挡范围,即保证了在护栏本体变道时,车辆无法行驶到潮汐车道上,从而消除了车辆在潮汐车道的变道时间内行驶的安全隐患,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

螺母座7运动期间,转动轴12沿螺杆的轴向方向同步运动;转动轴12运动期间,第五齿轮45同步沿螺杆的轴向方向运动,由于第五齿轮45与第三齿条44啮合,第五齿轮45转动;第五齿轮45转动期间,转动轴12同步转动,即转动轴12沿螺杆的轴向方向运动期间,转动轴12还能转动;转动轴12运动期间,警示板13同步运动;警示板13运动期间,由于警示板13还能够发光,因此,警示板13能够在螺杆上的不同位置处给车主提醒,即保证了车主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警示板13的提醒,从而不会在护栏变道时,误入到潮汐车道上,保证了道路交通安全。

即通过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警示板13的共同作用下,车主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直观、更有效的察觉到前方的护栏正在变道,进而一方面保证了车主行驶车辆过程中的交通安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潮汐车道的道路交通能够高效进行,节省了车主不必要的麻烦。

若车主在驾驶车辆行驶时,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和警示板13的提示均未看到,在车主不经意间驾驶车辆冲过第二挡板3,第二挡板3在受到车辆的撞击后带动第一挡板2反向转动;第一挡板2反向转动期间,由于伸缩板9与短轴8和螺母座7的固接处容易在受到强力冲击下发生断裂,且断裂时会发生声音;因此,车主会听到声音,从而注意到已经将车辆行驶到了潮汐车道上,同时还注意到该时间段为潮汐车道的变道时间,进而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第一挡板2反向转动期间,当第一挡板2回到初始位置时,第一挡板2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转动,从而连杆20会受到第一挡板2的撞击,因此,连杆20能够在条形槽内滑动,第二弹簧压缩;连杆20运动期间,凸块22同步运动;凸块22运动期间,凸块22会撞击限位块17,因此,限位块17会发生转动;限位块17转动期间,限位块17远离凸块22的一端会滑出限位槽,即限位块17不再对长杆15限位。

限位块17不再对长杆15进行限位,即长杆15在凹槽处于可滑动的状态,且第一弹簧16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因此,长杆15在第一弹簧16的作用下沿固定块14的长度方向伸出凹槽;伸出凹槽的长杆15能够对车辆进行阻挡,迫使车主将车辆停下,保证车辆不会继续向前移动,进而保证了潮汐车道上的交通安全。

即通过伸缩板9断开时发出的提示声和长杆15伸出凹槽的共同作用,能够更直接、更有效的迫使车辆停下,进而保证车辆在误入潮汐车道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了车主的人身安全。

长杆15运动的同时,滑杆48同步运动;滑杆48运动期间,第二齿条27同步运动;第二齿条27运动期间,由于第二齿条27与第二齿轮28啮合,进而第二齿轮28转动;第二齿轮28转动期间,连接轴同步转动;连接轴转动期间,第一齿轮26同步转动;第一齿轮26转动期间,由于第一齿轮26与第一齿条25啮合,进而第一齿条25竖向向上运动;第一齿条25竖向向上运动期间,底板24同步运动;底板24竖向向上运动期间,滑轮23同步竖向向上运动;两个底板24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同步运动,即两个滑轮23均逐渐远离地面并伸入箱体1内,进而两个箱体1均逐渐靠近地面。

当滑轮23完全伸入箱体1内时,进而箱体1与地面直接接触,即箱体1不再运动,保证了车辆在停止行驶期间,箱体1不会与车辆发生碰撞,进而保证了道路交通的安全。

长杆15滑出凹槽期间,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因此,长杆15通过第一齿轮26能够带动第一齿条25向上运动;第一齿条25竖向向上运动期间,锥形块29同步运动;锥形块29运动期间,锥形块29挤压楔块30向定位块31所在的方向运动,第三弹簧压缩,因此,两个楔块30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锥形块29继续向上运动,当锥形块29不再挤压楔块30时,楔块30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因此,两个楔块30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且锥形块29位于两个楔块30的上方;复位后的楔块30会阻挡第一齿条25在自身的重力下做竖向向下运动,即第一齿条25不再运动,进一步保证了滑轮23不会与地面接触,进而保证了箱体1不会移动。

通过第一电机11带动双向螺杆5转动,使得两个螺母座7做相反运动,两个螺母座7的间距逐渐增大;螺母座7沿导向杆6的长度方向运动时,第二竖向杆38同步运动;第二竖向杆38运动期间,由于第一竖向杆37位于第二竖向杆38的运动轨迹上,进而当第二竖向杆38与第一竖向杆37相抵时,第一竖向杆37与第二竖向杆38同步运动;第一竖向杆37运动期间,弧形块36同步运动,使得弧形块36远离第一转轴32;弧形块36运动期间,内杆沿外杆的长度方向同步运动,第四弹簧压缩,进而弧形块36结束对第一转轴32的约束,使得第一转轴32能够转动。

两个弧形块36夹紧第一转轴32,使得第一转轴32不能转动,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第一挡板2未受到车辆撞击的情况下,不会滑出侧孔,保证了车辆不会撞击40,进而保证了潮汐车道上的交通安全;另一方面是在第一挡板2受到车辆撞击的情况下第三挡板40能够伸出侧孔,阻挡后方车辆撞击位于潮汐车道的车辆,进而保证了潮汐车道上的交通安全。

第一挡板2正向转动时,第二转轴33同步转动;第二转轴33转动期间,第四齿轮35同步转动;第四齿轮35转动期间,由于第三齿轮34和第四齿轮35啮合,第三齿轮34同步转动;第三齿轮34转动期间,棘轮41同步转动;棘轮41转动期间,由于棘爪42和棘轮41啮合,但棘轮41和棘爪42只能单向受力;在此期间,棘爪42在棘轮41上滑动,棘轮41和棘爪42的相对位置会不断改变,棘轮41无法卡住棘爪42,因此,棘爪42不受力,进而棘爪42不能带动第一转轴32转动,从而第三挡板40也不能转动。

第一挡板2在受到车辆的撞击反向转动,第一挡板2反向转动期间,由于伸缩板9与短轴8和螺母座7的固接处容易在受到强力冲击下发生断裂,且伸缩板9断裂时不会影响第一挡板2的反向转动,第三挡板40的正向转动;因此,第一挡板2反向转动期间,第二转轴33同步转动;第二转轴33转动期间,第四齿轮35同步转动;第四齿轮35转动期间,由于第三齿轮34和第四齿轮35啮合,第三齿轮34同步转动;第三齿轮34转动期间,棘轮41同步转动;棘轮41反向转动期间,棘爪42被棘轮41卡住,棘爪42和棘轮41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棘爪42受力,棘爪42无法在棘轮41上滑动,进而棘爪42带动第一转轴32转动,第三挡板40同步转动。

第三挡板40转动结束后,第三挡板40能够阻挡在潮汐车道上的车辆后退,保证潮汐车道上的车辆不会与后方的车辆发生碰撞,进而保证了潮汐车道上车辆的安全。

即车辆撞开第一挡板2后,通过长杆15伸出凹槽、箱体1直接与地面接触,第三挡板40转动后位于车辆的运动轨迹上的三者配合,进而保证了位于潮汐车道上车辆不会受到后方车辆的撞击,同时也不会受到来自箱体1的撞击;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误入潮汐车道车辆的道路安全,同时也尽可能的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相关技术
  • 一种应用于潮汐车道的护栏
  • 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潮汐车道的方法
  • 一种潮汐区用车道护栏结构
  • 一种潮汐区用车道护栏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