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8:30


一种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物保护设备,具体涉及中华鲟等稀有鱼种的产卵回流行为。

背景技术

1981年,葛洲坝截流合拢成功,然而却切断了鱼道。很多中华鲟被阻隔在湖北宜昌以下的长江中下游江段。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中华鲟的每一次洄游不得不穿行于钢铁船壳之间,许多中华鲟被坚硬的水泥大坝撞死。

鱼闸、升鱼机、集运鱼系统仅仅对鱼类进行转运,坝址上下游的水生生态系统实际仍被阻隔。其中鱼闸、升鱼机同样存在与大坝相结合的问题。集运鱼系统则由于涉及集运鱼船等专业设施的辅助,而这些设施的制造和运行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装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鱼类的生存繁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通过分段分水域形成高度差,让中华鲟等鱼类可以逆流回长江上游区域产卵,并在设立的不同分区的不同仿生态环境中交配产卵,最后平安游回大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长江上游到下游河流段设置的鱼道,鱼道底部与海洋对接,鱼道包括分区设置的若干环形鱼道和设置在环形鱼道一侧的溯流鱼道,相邻环形鱼道之间通过排水口连通,不同分区环形鱼道靠近溯流鱼道侧均设有开口,环形鱼道内设有仿生态环境,模拟鱼在大自然中的洄游场景。

所述环形鱼道以高度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区域,分区具体包括自上游到下游分布的:深水区、产卵区A、产卵区B、产卵区C、产卵区D、休息区、森林区,森林区与海洋连通,使中华鲟能够回流并在不同的仿生态区域中进行交配产卵与栖息,并最终游回大海。

所述环形鱼道不同分区之间设有自动化闸口,用于调节水流的急缓程度,使水流速度达到动态平衡,在每个分区内设置仿生态环境,在其中设立各类植物与沙石,以中华鲟为例的部分鱼类产粘着性沉性卵,卵粘在石砾或者水草上孵化,该设置可模拟出中华鲟为主的鱼类的产卵的最佳环境,不同的产卵区设置不同的静水区环境,满足中华鲟为主的鱼类卵在孵化各个过程中的生存环境,装置两侧存在人工观察区,方便人们记录研究中华鲟的产卵回流情况,并方便解决回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装置在造型上模拟鱼类在自然环境当中的生存状况,整体外形结构为流线型,流线型的设计大大减少了鱼类在装置中碰撞造成的伤害。

所述鱼道底部种植水草或仿自然鹅卵石,在鱼道中形成不同缓急的水流,使鱼道中的水流更接近自然状态,且鱼道留有足够的空间,给洄游的鱼类一个休息的空间。同时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提高了洄游系统中水体溶氧量。

所述鱼道设置分段分水域形成高度差,形成流水,提高了洄游系统中水体溶氧量,有利于鱼类的存活。

所述产卵区A位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区内设置淤泥碎石以及一些水生植物,便于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等生物生存。

所述产卵区B、C位于河口咸淡水域,区内设置大量底沙淤泥和水草,增加虾类、蟹类及小鱼数目。

所述产卵区D位于长江口外近海水域,区内设置芦苇荡、水萍等,增加鱼虾蟹数目和头足类水生动物数目,区域中设置的动植物及沙石满足中华鲟等鱼类在长江流域中不同经纬度的生存条件。

所述闸口采用电子遥控技术,具体包括水位传感器、监控系统、感应系统、应急系统等,可自动调节闸口高低,从而达到调节水流急缓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人工控制闸口。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鱼类可洄游至长江的中上游区域,在设立的仿生态自然环境中产卵孵化,最后鱼苗和成鱼一起随出水口流会大海,从而达到生生不息的效果,有效提高中华鲟等鱼类的产卵率与存活率。解决了长江中下游与上游地区的高度差及生态环境差异等多方面问题,从根本上可解决中华鲟等鱼类的生存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俯视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设置位置地形图;

图6为本发明设置位置地形剖面图;

其中:1-入水口;2-排水口;3-溯流鱼道;4-观察平台;5-深水区;6-产卵区A;7-产卵区B;8-产卵区C;9-产卵区D;10-休息区;11-森林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长江上游到下游河流段设置的鱼道,鱼道底部与海洋对接,鱼道包括分区设置的若干环形鱼道和设置在环形鱼道一侧的溯流鱼道3,相邻环形鱼道之间通过排水口2连通,不同分区环形鱼道靠近溯流鱼道侧均设有入水口1,环形鱼道内设有仿生态环境,模拟鱼在大自然中的洄游场景。

环形鱼道以高度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区域,分区具体包括自上游到下游分布的:深水区5、产卵区A6、产卵区B7、产卵区C8、产卵区D9、休息区10、森林区11,森林区与海洋连通,使中华鲟能够回流并在不同的仿生态区域中进行交配产卵与栖息,并最终游回大海。

环形鱼道不同分区之间设有自动化闸口,用于调节水流的急缓程度,使水流速度达到动态平衡,在每个分区内设置仿生态环境,在其中设立各类植物与沙石,模拟出中华鲟为主的鱼类的产卵的最佳环境,不同的产卵区设置不同的静水区环境,满足中华鲟为主的鱼类卵在孵化各个过程中的生存环境,装置两侧存在人工观察区,方便人们记录研究中华鲟的产卵回流情况,并方便解决回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装置在造型上模拟鱼类在自然环境当中的生存状况,整体外形结构为流线型,流线型的设计大大减少了鱼类在装置中碰撞造成的伤害。

鱼道底部种植水草或仿自然鹅卵石,在鱼道中形成不同缓急的水流,使鱼道中的水流更接近自然状态,且鱼道留有足够的空间,给洄游的鱼类一个休息的空间。

产卵区A位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区内设置淤泥碎石以及一些水生植物,便于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等生物生存。

产卵区B、C位于河口咸淡水域,区内设置大量底沙淤泥和水草,增加虾类、蟹类及小鱼数目。

产卵区D位于长江口外近海水域,区内设置芦苇荡、水萍等,增加鱼虾蟹数目和头足类水生动物数目,区域中设置的动植物及沙石满足中华鲟等鱼类在长江流域中不同经纬度的生存条件。

闸口采用电子遥控技术,具体包括水位传感器、监控系统、感应系统、应急系统等,可自动调节闸口高低,从而达到调节水流急缓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人工控制闸口。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分段式产卵洄游装置
  • 一种分段式FPC组切断装置及分段式FPC组
技术分类

0612011224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