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血泵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7:02


血泵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11236050.6”,申请日为“2021年10月22日”,发明名称为“动力传递组件及血泵”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心脏辅助用途的导管泵的动力传递组件,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血泵、动力传递组件、可折叠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已知的导管泵分为两类:一类为电机内置型,电机连接轴直接驱动叶轮,且电机随导管一起进入到人体内;另一类为电机外置型,通过柔性轴驱动叶轮,电机不随导管和叶轮进入到人体内。

外置电机型的柔性轴布置在导管的内腔,由导管进行导向和限位。为减少柔性轴和导管内腔之间的磨损、减少柔性轴高速旋转引起的振动、及降低磨损引起的发热,往往在柔性轴和导管之间灌注生理液体,如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灌注的液体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阻挡泵在高速旋转过程中驱动血液进入到轴承,实现密封的作用。

现有技术的灌注(purge)方法是在驱动近端设置一个接头,连接灌注设备,液体从近端往远端流动,最终进入到人体内,且在接头的近端还需要一个接触式的动密封装置,如泛塞密封圈。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大量的灌注液体进入到患者体内会给患者带来健康上不利的影响,因为灌注液体中会可能夹杂一些磨损颗粒;另外接触式动密封会因为长时间磨损而失效。

而且,灌注液体如果以比较大的灌注压力进入体内,容易引起病人不良反应,产生非可控的不良影响,进而比较期望地需要灌注液体以较低的压力进入体内,降低人体出现的不良反应。

另外,导管泵的介入式泵组件需要优良的可折叠性能,以便展开后能够稳定的保持泵壳形状,避免泵效因泵壳无法稳定保持形状而受到不良影响。

还有,导管泵的泵组件在介入体内前需要收折进入到鞘管中并在体内期望位置展开,而从体内移出时需要重新收入鞘管,但是目前的支架设计在鞘管收入时阻力较大,容易遇阻,增大移出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泵及其动力传递组件,以减少灌注液体进入患者体内带来的风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泵及其动力传递组件,以能够减少灌注压力,降低大灌注压力所带来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泵的动力传递组件,包括:用于带动血泵的叶轮旋转的驱动轴、用于灌注流体流动的第一流道、设有与第一流道相通的轴向通道的耦合体。驱动轴穿过轴向通道以连接驱动组件,耦合体设有通入轴向通道用于向外输出第一流道内的灌注流体的输出接口。轴向通道内设有套设在驱动轴外并沿动力传递方向位于输出接口上游的支撑体,支撑体和驱动轴之间具有转动间隙。驱动轴的外壁上设有螺旋结构,至少部分螺旋结构套设在支撑体内。

通过设置螺旋延伸方向与驱动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结构,在驱动轴旋转过程中,螺旋结构可以对转动间隙中的液体产生沿动力传递方向的推力,借此阻止回流的液体通过转动间隙流向驱动组件,有效保证返流的液体不会进入到驱动组件内部,提升结构可靠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而且,通过设置该螺旋结构,驱动轴和耦合体之间形成非接触式密封,可以降低旋转时产生的磨损影响,提升结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螺旋结构的旋向与驱动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近端向远端观察,驱动轴的旋转为顺时针转动时螺旋结构为左旋,或者驱动轴的旋转为逆时针转动时螺旋结构为右旋。

驱动轴包括位于轴向通道中的连接轴以及与连接轴连接的第一轴,第一轴具有与所接轴连接的近端以及用于设置叶轮的远端。

螺旋结构为设在连接轴的外壁上的螺旋槽或者螺纹。

部分螺旋结构位于支撑体内,部分螺旋结构位于支撑体外。

螺旋结构在动力传递方向上螺旋延伸至输出接口的下游。

还设有用于灌注流体流动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具有邻近近端的用于输入灌注流体的输入部、以及邻近远端的用于输出灌注流体的输出部。第一流道具有与输出接口连通的输出端、以及邻近远端的用于输入灌注流体的输入端。第二流道的输出部和第一流道的输入端连通,耦合体上设有与第二流道的输入部连通的输入接口。

第一轴外套设有导管。第一流道位于第一轴的外壁和导管的内壁之间,第二流道位于导管的管壁内将导管的管壁沿轴向贯通。

第二流道与环套在第一轴外的输出间隙连通,输出间隙的出口通入血泵容纳叶轮的泵腔,或者,输出间隙的出口朝向第一轴的动力传递方向。

导管具有主管体、以及设于主管体前端的前凸出管,主管体和前凸出管之间具有前台阶,输入部为位于前台阶上的输入口。轴向通道具有被前凸出管伸入的第一通道段、以及被主管体伸入的第二通道段。前凸出管的外壁和第一通道段的内壁密封连接,主管体的端部的外壁和第二通道段的内壁密封连接。输出接口通入第一通道段,输入接口通入第二通道段。

支撑体包括套设于连接轴外的第一轴承,输出接口位于第一轴承的远侧。

第一轴外套设有轴向间隔的第二和第三轴承,第三轴承位于第二轴承的远侧。第二与第三轴承之间形成与第二流道的输出部连通的间隔环空,第三轴承与第一轴之间形成将间隔环空与导管外连通的输出间隙,第二轴承与第一轴之间形成将第一流道的输入端与间隔环空连通的连通间隙。

导管具有设在主管体后端的后凸出管,后凸出管上套设有轴承座套。轴承座套外设有固定套,第二和第三轴承间隔固定在轴承座套内。

一种血泵的动力传递组件,包括:导管、可转动地穿设于导管内并用于带动血泵的叶轮旋转的驱动轴。驱动轴的近端穿出导管的近端以连接驱动组件,远端穿出导管的远端以连接叶轮。驱动轴与导管之间形成有外流道,驱动轴内形成有内流道。驱动轴的壁上设有将内、外流道连通的连通部,内、外流道中的一个连通灌注液输入部,灌注液输入部将灌注液输入内、外流道中的一个,内、外流道中的另一个通过连通部输入灌注液。

通过构建共同向远端输送灌注液的内、外流道,实现灌注液体的多通道输送,并且灌注液输入部与外流道和内流道中的一个连通,可以简化输入结构,便于制造,在输入到其中一个流道中时通过连通部增大灌注液的流通面积,降低灌注压力,避免因灌注压力过大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又能保证灌注流量,保障介入手术的正常顺利进行。

外流道的远端设有位于叶轮近侧的第一排出口,内流道的远端设有位于叶轮远侧的第二排出口。外、内流道中的灌注液分别经由第一和第二排出口排出。

一种血泵的动力传递组件,血泵包括泵壳、收纳在泵壳中的叶轮。动力传递组件包括导管和可转动地穿设于导管内的驱动轴。导管的近端用于连接驱动组件,远端用于连接所述泵壳。驱动轴的近端穿出导管的近端以被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远端穿出导管的远端以连接叶轮。驱动轴与导管之间形成有外流道,驱动轴内形成有内流道。外流道的远端设有位于叶轮近侧的第一排出口,内流道的远端设有位于叶轮远侧的第二排出口。外流道中的灌注液经由第一排出口排出,内流道中的灌注液经由第二排出口排出。所述第二排出口位于所述远端轴承室内并位于所述远端轴承的远侧。

通过构建共同向远端输送灌注液的外流道和内流道,灌注液可对近、远端轴承起润滑作用,并可避免血液进入轴承而遭受破坏,防止溶血现象。

动力传递组件还设有灌注液输入部,灌注液输入部与内流道和外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优选地,灌注液输入部与外流道连通,驱动轴的壁上设有将内、外流道连通的连通部,内流道通过连通部输入外流道中的灌注液。

连通部通过液体渗透方式连通内流道和外流道,包括在导管内的可被液体渗透通过的至少部分长度的驱动轴的壁。或者,至少部分位于导管内的驱动轴的壁为液体可渗透结构,以形成连通部。

导管的近端与灌注液输入部连通,以将外流道的近端与灌注液输入部连通。导管的近端连接耦合体,驱动轴通过耦合体与驱动组件连接,灌注液输入部设于耦合体上。

一种血泵,包括:驱动组件、近端连接至驱动组件的导管、可转动地穿设于导管内的驱动轴,以及可通过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的泵组件。泵组件包括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叶轮被驱动轴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进口端吸入泵壳并从出口端排出。泵壳包括支架以及部分覆盖支架的覆膜,支架近端连接至导管远端。驱动轴与导管之间形成有外流道,驱动轴内形成有内流道。外流道的远端设有位于支架近端的第一排出口,内流道的远端设有位于支架远端的第二排出口。

血泵处于叶轮旋转的工作状态时,外流道和内外流道中的灌注液分别经由第一和第二排出口从支架的近端和远端排出,叶轮被限制在第一和第二排出口之间。

内、外流道中的灌注液分别在叶轮的远端和近端流出,在导管远端和远端轴承室近端形成液体高压区,进而防止血液进入导管远端和远端轴承室内,防止形成血栓。

叶轮近侧设有轴承安装部,叶轮远侧设有远端轴承室。轴承安装部为近端轴承室。或者,轴承安装部由导管的远端部分构成。亦或者,轴承安装部由支架的近端部分构成。轴承安装部和远端轴承室内分别设有用于支撑驱动轴旋转的近端轴承和远端轴承;外流道和内流道的灌注液分别流经近端轴承和远端轴承排出。

第一排出口位于近端轴承的远侧。第二排出口位于远端轴承室内,远端轴承室的近端内壁与驱动轴的远端外壁之间构成有灌注液排出口。驱动轴的远端内部设有扩散段,扩散段的过流面积沿其内部流向逐渐扩大。第二排出口为所述扩散段的远端端口。

近端轴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和第二近端轴承,驱动轴的外壁设有位于第一和第二近端轴承之间的止挡件。止挡件外壁和轴承安装部内壁之间构成流动间隙。

第一排出口内的灌注液压力大于第一排出口附近的血液压力,第二排出口内的灌注液压力大于第二排出口附近的血液压力。

驱动轴包括第一轴和刚度大于第一轴刚度的第二轴。第一轴的近端与驱动组件连接,远端与第二轴的近端连接。第二轴与叶轮连接。

第一轴的壁上设有将内流道和外流道连通的连通部,连通部自第一轴的近端延伸至远端。第一轴为编织结构,其壁为液体可渗透的,连通部为遍布于第一轴壁上的编织缝隙。第一轴包括逐层套设的多个编织层,相邻两个编织层的螺旋方向相反,位于最外层的编织层的螺旋方向与第一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支架与导管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二轴的近侧。支架近端设有连接导管远端的连接次管,第二轴的近端不伸出连接次管。

一种血泵,包括:驱动组件、近端连接至驱动组件的导管、可转动地穿设于导管内的驱动轴,以及可通过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的泵组件。泵组件包括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叶轮被驱动轴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进口端吸入泵壳并从出口端排出。泵壳包括支架以及部分覆盖支架的覆膜,支架近端连接至导管远端。支架远端连接远端轴承室,远端轴承室内置有远端轴承,驱动轴的远端延伸穿过远端轴承。驱动轴具有与远端轴承室连通的中空内腔,远端轴承室内设有将所在位置封堵的封堵件,封堵件位于驱动轴远端的远侧。

叶轮旋转导致血液从远端的进口端被吸入泵壳,而远端轴承室距离泵壳的进口端较近。封堵件的存在,使得经由驱动轴的中空内腔输送来的灌注液无法继续向前流动,而只能被迫改向回流,从远端轴承室流出,有效避免经进口端被吸入泵壳的血液进入远端轴承室的可能,保护血液中的细胞不被远端轴承碾压破坏,避免溶血。

封堵件设有供导丝穿过的可再密封通道,可再密封通道在导丝移除后闭合。

远端轴承室的远端设有无创支撑件,无创支撑件具有通入所述远端轴承室的中空管腔,封堵件设于所述无创支撑件的近侧。无创支撑件的近端位于远端轴承室内,远端轴承室内设有台阶,封堵件被夹紧固定在台阶和无创支撑件的近端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血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近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远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耦合体以及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灌注流体流向示意图;

图6为图2的螺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导管前端灌注流体流向示意图;

图8是导管的侧视图;

图9为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部分放大图;

图11为图1的可折叠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部分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支架的一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血泵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主要介入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导管远端部分(轴承安装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5的第二轴远端部分(远端轴承室)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血泵的部分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导管远端部分(轴承安装部)放大图;

图20为图18的第二轴远端部分(远端轴承室)放大图;

图21为图18的内流道和外流道液体渗透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所用术语“近”、“远”和“前”、“后”是相对于操纵血泵的临床医生而言的。术语“近”、“后”是指相对靠近临床医生的部分,术语“远”、“前”则是指相对远离临床医生的部分。例如,体外部分在近端或后端,介入的体内部分在远端或前端。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实施例的血泵具有动力传递组件,用于向血泵的叶轮410传递动力,驱动叶轮410旋转泵血。动力传递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叶轮410旋转的驱动轴,驱动轴的两端分别穿出导管300的两端,以分别连接驱动组件100以及叶轮410。

驱动轴包括第一轴350,第一轴350为柔性轴或软轴,其近端连接驱动组件100以输入动力,远端连接第二轴355。第二轴355连接叶轮410,带动叶轮410旋转。驱动组件100利用第一轴350和第二轴355将动力传递至叶轮410。

为避免转动的第一轴350与血管的接触,在第一轴350外套设有导管300。导管300为柔性导管,可以与第一轴350一同弯曲变形,以适应人体脉管系统弯曲的构造。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100包括马达101以及收纳马达101的马达壳102。马达10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220与第一轴350的近端连接,连接轴220将马达101输出的动力传递至第一轴350,再通过第二轴355传递给叶轮410转动。

本实施例中可以以相对于驱动组件100的位置关系来定义“远近”位置,沿驱动组件100向叶轮410的动力传递方向F也可视为由近及远传递。相应的,第一轴350的近端相比于其远端更靠近驱动组件100,当然,其他部件的远端以及近端同样参考此定义。

驱动组件100和导管300通过耦合体200连接,驱动轴通过耦合体200与马达101连接。其中,耦合体200可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例如磁耦合构造实现驱动轴与马达101的传动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4、图5所示,耦合体200设有轴向通道210,驱动轴穿过轴向通道210与马达101连接。轴向通道210为直线型通道,其内容纳连接轴220,第一轴350的近端从轴向通道210的远端端口伸入其中与连接轴220的远端连接。

导管300的近端伸入到轴向通道210中,并与轴向通道210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具体的,导管300的近端的外壁301与耦合体200进行密封粘接,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

如图5至图10所示,动力传递组件设有用于供灌注流体流通的第一流道700。灌注流体可以对驱动轴进行冷却,避免转动过热,还可以对驱动轴的转动进行润滑。第一流道700具有邻近第一轴350近端的用于输出灌注流体的输出端、以及邻近第一轴350远端的用于输入灌注流体的输入端。在第一流道700中,灌注流体的流向为从远端向近端流动。通过邻近第一轴350近端的输出端向外排出灌注流体,避免灌注流体进入到人体。

第一流道700向外输出灌注流体的输出端邻近第一轴350的近端,而并非开设于通入体内的远端,进而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向人体内输入灌注流体,并且可以减少磨损颗粒进入体内的风险。

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流道700随第一轴350一同延伸,二者内部流体的流向相反。第一流道700环套在第一轴350外,第一轴350的外壁构成第一流道700的流道壁。具体的,第一流道700位于导管300和第一轴350之间。导管300的内壁302和第一轴350的外壁构成第一流道700的流道壁,第一流道700的横截面为环形。

动力传递组件还设有用于灌注流体流动的第二流道600,第二流道600同样可以对第一轴350冷却。第二流道600用于对灌注流体(例如:冷却流体等)进行输送。进一步地,第二流道600用于对灌注流体从近端向远端输送。

第二流道600具有邻近近端的用于输入灌注流体的输入部、以及邻近远端的用于输出灌注流体的输出部。第二流道600的输出部和第一流道700的输入端连通。

第一流道700和第二流道600以平行的方式设在第一轴350的外侧,第一轴350的外壁构成第一流道700的流道壁或第二流道600的流道壁,第一流道700和/或第二流道60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轴350的轴向平行。

如图7、图8所示,第二流道600位于导管300的外壁301和内壁302之间。第一流道700位于导管300的内壁302内侧,具体为位于第一轴350的外壁和导管300的内壁302之间,第二流道600位于导管300的管壁内将导管300的管壁沿轴向贯通。

第一流道700作为流体的返流通道可以将动力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磨屑向体外输送,进而降低进入体内的风险。如图8所示,导管300为多腔管。导管300的中心具有主腔体,容纳第一轴350。导管300的管壁内开设有形成第二流道600的腔体601、602,腔体601、602数量为多个,以提升第二流道600的过流能力,进而提升冷却降温能力。

如图9、图10所示,为避免血液随灌注流体返流,动力传递组件还设有输出间隙335,输出间隙335环套在驱动轴外,与第二流道600连通。输出间隙335沿动力传递方向F位于第一流道700的下游,位于导管300和驱动轴之间。输出间隙335的出口通入血泵容纳叶轮410的泵腔,进而避免流入到泵腔的血液进入到导管300内。

输出间隙335的出口朝向第一轴350的动力传递方向F(也即,朝向与动力传递方向F相平行)。通过设置输出间隙335,可以避免血液等体液进入到第一流道700中随灌注流体回流。并且,灌注流体通过输出间隙335流入轴承和驱动轴之间,降低驱动轴和轴承之间的磨损,提升使用寿命。

如图4和图5所示,耦合体200上设有与第一流道700的输出端连通的输出接口202、以及与第二流道600的输入部连通的输入接口201。输入接口201和输出接口202沿轴向间隔,输出接口202相对于输入接口201更靠近驱动组件100。

如图6所示,连接轴220和耦合体200的内壁之间形成轴间隙215,输出接口202通入轴间隙215,轴间隙215与第一流道700的输出端(口)连通。

为方便与耦合体200连接,并避免液体泄漏,导管300的近端为阶梯式结构。如图7所示,导管300具有主管体311、以及设于主管体311后端的前凸出管312,主管体311和前凸出管312之间具有前台阶315,输入部为位于前台阶315上的输入口(输入端口)。轴向通道210具有被前凸出管312伸入的第一通道段211、以及被主管体311伸入的第二通道段212。第一通道段211位于第二通道段212的前侧,更靠近连接轴220或驱动组件100。

前凸出管312的外壁和第一通道段211的内壁密封连接,主管体311的端部的外壁301和第二通道段212的内壁密封连接。输出接口202通入第一通道段211,输入接口201通入第二通道段212。

如图4所示,轴向通道210为阶梯孔,在第一通道段211的后侧具有轴通道段,轴通道段的内径小于第一通道段211的内径。相应的,轴通道段、第一通道段211、第二通道段212沿动力传递方向F的内径依次增大,并形成相应的台阶。轴通道段、第一通道段211、第二通道段212均为圆柱形通道。轴通道段、第一通道段211之间的台阶为限位台阶,前凸出管312伸入轴向通道210中,前凸出管312的端面接触到限位台阶被轴向限位。前凸出管312的外管壁与第一通道段211的通道内壁密封粘接。

第一通道段211和第二通道段212之间的台阶为连通台阶213,主管体311和前凸出管312之间的前台阶315和连通台阶213相对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隔连通环空,间隔连通环空将耦合体200上的输入接口201与位于该前台阶315上的第一流道700连通。主管体311的后端的外壁面与第二通道段212(位于输入接口201沿动力传递方向F下游的部分)的通道内壁密封粘接。

如图4至图6所示,轴向通道210内设有套设在连接轴220外的支撑体230,支撑体230位于输出接口202的上游,支撑体230和驱动轴之间具有转动间隙231,转动间隙231的径向间隙宽度小于轴间隙215的径向间隙宽度。支撑体230为固定在耦合体200内并套设于连接轴220外的第一轴承,转动间隙231位于第一轴承和连接轴220之间。

驱动轴的外壁上设有螺旋结构221,螺旋结构221的旋向与驱动轴的旋转方向相反,至少部分螺旋结构221套设在支撑体230内。

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螺旋结构221设在连接轴220的外壁上。从驱动端(驱动组件100)沿动力传递方向F观察,在驱动轴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螺旋结构221为左旋螺纹。或者,在驱动轴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螺旋结构221为右旋螺纹。

通过设置螺旋延伸方向与驱动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结构221,在驱动轴旋转过程中,螺旋结构221可以对转动间隙231中的液体产生沿动力传递方向F的推力,借此阻止回流的液体通过转动间隙231流向驱动组件100,有效保证了返流的液体不会进入到驱动组件100内部,提升了结构可靠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而且,通过设置螺旋结构221,驱动轴和耦合体200之间形成非接触式密封,可以降低旋转时产生的磨损影响,提升结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结构221可以为设在连接轴220的外壁上的螺旋槽222或者螺纹。输出接口202位于第一轴承沿动力传递方向F的下游一侧。具体的,螺旋结构221可以具有位于支撑体230内的始端、以及沿动力传递方向F位于起始段下游的止端。

止端可以位于第一轴承外也可以位于第一轴承内。也即,可以是全部螺旋结构221位于第一轴承内,也可以是部分螺旋结构221位于第一轴承内,部分螺旋结构221位于第一轴承外。螺旋结构221从第一轴承内螺旋延伸至第一轴承外。为提升密封效果,防止返液泄漏,螺旋结构221可以在驱动轴(连接轴220)的外壁上沿动力传递方向F延伸至输出接口202的下游。

螺旋结构221位于第一轴承外在轴向(动力传递方向F)的长度在1mm以上。更佳的,螺旋结构221在第一轴承外的轴向长度在5mm以内,或者延伸到连接轴220与第一轴350的连接部位截止。第一轴承的轴向长度的取值范围为3-5mm,螺旋槽222的深度的取值范围为0.05-0.2mm。

如图9、图10所示,驱动轴的远端穿出导管300,并被叶轮410固定套设,进而叶轮410可以随驱动轴一同旋转。在导管300的远端设有泵壳400,泵壳400的后端套设在导管300外壁301,并设有泵出口402。

泵壳400可通过覆膜401形成,泵壳400内设有可折叠的支架404,支架404将覆膜401撑起形成泵腔。覆膜401远端套设在支架404上,近端套设于导管300的外壁上,支架404未被覆膜401覆盖的远端形成泵入口403。

泵入口403和泵出口402分别位于叶轮410的前侧和后侧,支架404的近端连接至导管300远端,远端设于驱动轴的远端的后轴承座405(远端轴承室)上,后轴承座405的远端连接无创支撑件500。

如图11、图12所示,支架404为记忆合金材质,可以为镍钛合金材质的一体成型结构。在失去鞘管的约束后,支架404恢复形状将覆膜401撑开。支架404整体为纺锤体构造,具有网格构造,其上多网孔设计结合记忆合金的材质便于整体的收折展开。叶轮410收容在支架404内,并位于覆膜401内。

叶轮410固定在叶轮轴或第二轴355(可与第一轴350连接或一体于第一轴350)上,叶轮轴355位于支架404内,远端可转动地支撑在远端轴承室405中。

泵组件为可收折式泵组件,具有径向压缩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在泵组件对应介入构型下,支架404和叶轮410处于径向压缩状态。此时,泵组件可以较小的第一径向尺寸在受试者脉管系统中输送。在泵组件对应工作构型下,支架404和叶轮410处于径向展开状态。此时,泵组件可以大于第一径向尺寸的第二径向尺寸在期望位置例如左心室内泵送血液。

出于减轻受试者痛苦和介入容易的角度出发,希望泵组件的尺寸小。而出于为受试者提供较强的辅助功能需求出发,希望泵组件的流量大,而流量大一般要求泵组件的尺寸较大。

通过设置可收折的泵组件,使得泵组件具有较小的收折尺寸和较大的展开尺寸,以兼顾在介入/输送过程中减轻受试者痛苦且介入容易,以及提供大流量这两方面的需求。

如图11所示,支架404包括大致呈圆柱状的主体段40、位于主体段40两端的大致呈锥形的入口段41和出口段42,主体段40的网孔面积小于入口段41和/或出口段42的网孔面积。在泵组件展开状态下,主体段40的外壁与覆膜401内壁接触,将覆膜401支撑展开。

如图12所示,主体段40的(至少一个)网孔具有沿轴向大致相对的两个第一顶点505、以及两对沿周向大致相对的第二顶点504。两对第二顶点504之间的间距大致相等,但小于两个第一顶点505之间的间距。

主体段40的网孔的长轴方向与支架404的轴向一致,网孔可按照长轴方向拉长,实现支架404的径向收缩,可以较佳的适应轴向伸缩变形,完成支架404和覆膜401的可控平滑收缩,在体内完成期望操作后顺利完成收缩,进而便于移出体外。

主体段40的网孔的在轴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在其周向上的最大尺寸。在其他不规则多边形孔,或者最大尺寸为非顶点之间间距时,主体段40的网孔的周向最大尺寸为其轴向最大尺寸的1.2倍-3倍。提供周向尺寸的两个点大致沿周向相对,提供轴向尺寸的两个点大致沿轴向相对。

主体段40的网孔为多个支撑网孔50,支撑网孔50为封闭的多边形孔,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稳定泵间隙。支撑网孔50为至少两个边长不相等的多边形孔,多边形孔可以为不规则多边形孔,也可以为呈镜像对称结构的多边形孔,本申请不作限制。

例如,支撑网孔50为镜像对称结构网孔,其最小棱边的长度方向与轴向平行,包括相平行的两个第一边棱501、相平行的两个第二边棱502。第二顶点504位于第二边棱502的至少一个端点,第一顶点505位于第一边棱501的至少一个端点。

支撑网孔50可以为诸如菱形孔的四边形孔,也可以为六边形孔。在为菱形网孔的实施例中,支撑网孔50具有两个轴向的第一顶点505,分别为第一边棱501和第二边棱502形成锯齿结构的前齿顶510a和后齿顶510b。两个第二顶点504在周向相对设置,分别第一边棱501和第二边棱502形成锯齿结构的左齿顶和右齿顶。

在为六边形孔的实施例中,支撑网孔50还包括平行于轴向的两个第三边棱503。一个第三边棱503连接在一个第一边棱501和第二边棱502之间,第一边棱501、第二边棱502、第三边棱503围构成封闭的六边形支撑网孔50。

通过第三边棱503增大支撑网孔50的轴向尺寸,使得支撑网孔50的轴向尺寸为主尺寸,进而在收入鞘管内时,可以沿轴向顺利收折,减小收折时的抵抗力。进一步地,第二边棱502的长度等于第一边棱501的长度,第三边棱503的长度小于第二边棱502的长度。第三边棱503为支撑网孔50的最小边棱,提供网孔的最小边长。

第三边棱503的轴向两个端点分别形成第二顶点504,第三边棱503的轴向的后端点与一第一边棱501共用,该共用端点形成一第二顶点504,第三边棱503的轴向的远端点与一第二边棱502共用,该共用端点形成另一第二顶点504。两个第三边棱503的周向间距为周向相对的两个第二顶点504的间距。第一边棱501和第二边棱502的共用端点形成第一顶点505。

第一边棱501、第二边棱502、第三边棱503中的至少一个边棱整体为直线形边棱,网孔的多个边棱围构成多边形网孔,边棱整体为直线型,其可以为如图11、图12所示的无弯曲的直线型。或者,边棱也可以为允许一定细微弯曲依然可以直观地视为多边形的直边,如图13所示的边棱。

如此在本申请中,多边形网孔的边棱在整体上为直线型构造即可。

第一边棱501的长度范围为1mm-2mm,第三边棱503的长度范围为0.15mm-0.35mm,第一边棱501和第三边棱503的长度比值范围为3:1至5:1。第一顶点505和第二顶点504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倒圆结构,使得支撑网孔50的孔边之间平滑过渡,构建稳定的支撑结构。第一倒圆结构的弧长大于第二倒圆结构的弧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值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

举例来说,阐述的第一边棱501的长度范围为1mm-2mm,优选为1.1-1.9mm,更优选为1.2-1.8mm,进一步优选为1.3-1.7mm,目的是为说明上述未明确列举的诸如1.4mm、1.5mm、1.6mm等值。

本文中出现的其他关于数值范围的限定说明,可参照上述描述,不再赘述。

多个支撑网孔50沿周向依次排布构成支撑孔环(50a、50b、50c),多个支撑孔环沿轴向排布构成主体段40。如图12所示,沿周向,第一边棱501和第二边棱502交替排布形成呈锯齿结构的锯齿环520,两个轴向相邻锯齿环520相对形成一支撑孔环。

如图11、图13所示,入口段41位于主体段40的前侧,位于支架404的远端,入口段41的网孔的轴向长度大于支撑网孔50的轴向长度。

入口段41的网孔为过流网孔,供血液流入。入口段41的网孔的延伸长度为从网孔的远端向近端的延伸长度,并非在轴线上的径向投影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网孔50的轴向长度与其在轴线上的径向投影长度相等。

入口段41的网孔包括沿周向交替分布的第一过流网孔52a和第二过流网孔52b,第一过流网孔52a的长度小于第二过流网孔52b的长度。第一过流网孔52a为封闭孔,第二过流网孔52为非封闭孔。

入口段41的远端设有前连接部44,前连接部44包括多个在周向分散的连接支腿440。连接支腿440呈T形结构,远端具有周向尺寸大于支腿杆体的腿端45。连接支腿440可以卡入远端轴承室405的外壁上的卡槽中,卡槽的远端连通一环形槽,腿端45卡入环形槽,并通过外箍套将分散的多个连接支腿440固定在远端轴承室405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箍套为热缩管通过热缩固定套设在远端轴承室405外,将支架404的多个连接支腿舒服在远端轴承室405外壁上的容纳槽内。

第二过流网孔52b自入口段41延伸至前连接部44,直至在前连接部44的端部形成敞口523。部分第二过流网孔52b位于入口段41,部分第二过流网孔52b位于前连接部44。两个连接支腿440之间的间隙构成位于前连接部44的部分第二过流网孔52b,在安装时被远端轴承室405的外壁凸起所填充。

第一过流网孔52a自前齿顶510a朝向交汇点延伸时其周向宽度逐渐减小,前交汇点525或第一过流网孔52a不超出入口段41和连接次管43的过渡部位。第二过流网孔52b包括周向宽度在轴向上延伸保持不变的前侧区段521和周向宽度在轴向上朝远离主体段40方向延伸逐渐变小的后侧区段522。其中,前侧区段521位于前连接部44。

在如图11、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后侧区段522在轴向上延伸时其周向宽度大致不变。第二过流网孔52b的位于前齿顶510a和交汇点之间的区段(后侧区段522)的周向宽度在轴向的不同位置上的变化率小于10%。后侧区段522的周向宽度大于或等于前侧区段521的周向宽度,后侧区段522和前侧区域之间具有一过渡位置,该过渡收窄位置大致位于入口段41和前连接部44的过渡位置。

入口段41包括多个自前齿顶510a向前连接部44延伸的前拉伸棱条528,相邻两个前拉伸棱条528远离主体段40的一端相汇合形成一前交汇点525,多个前交汇点525一一对应地连接至或延伸至连接支腿440。前拉伸棱条528的数量与一锯齿环520的前齿顶510a的数量相等,且为连接支腿440的数量的2倍。

出口段42与入口段41大致相似,不同的是第三过流网孔51a和第四过流网孔51b均为封闭孔。其中,出口段42位于支架404的近端。出口段42的网孔在轴向两端之间的延伸长度大于支撑网孔50的轴向长度。

出口段42的网孔包括沿周向交替分布的第三过流网孔51a和第四过流网孔51b。其中,第三过流网孔51a和第四过流网孔51b的形状或面积不同,第三过流网孔51a的长度小于第四过流网孔51b的长度。

出口段42的近端设有连接次管43,连接次管43通过热熔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导管300或轴承安装部上,实现支架404的近端固定。连接次管43上还可以设有卡孔431,供导管300或轴承安装部的外壁卡扣扣合。

第四过流网孔51b自出口段42延伸至连接次管43,并在连接次管43形成封闭孔端。部分第四过流网孔512位于出口段42,部分第四过流网孔511位于连接次管43。第四过流网孔51b向后端延伸未超过连接次管43上的卡孔431。

出口段42包括多个自后齿顶510b向连接次管43延伸的后拉伸棱条518,相邻两个后拉伸棱条518远离主体段40的一端相汇合形成一后交汇点,多个后交汇点一一对应地连接至或延伸至连接支腿440。后拉伸棱条518的数量与一锯齿环520的后齿顶510b的数量相等,且为连接支腿440的数量的2倍。

第三过流网孔51a自后齿顶510b朝向后交汇点延伸时其周向宽度逐渐减小,后交汇点或第二过流网孔52b不超出出口段42和连接次管43的过渡部位。位于连接次管43的部分第四过流网孔51b的周向宽度在轴向上保持不变,第四过流网孔51b的位于后齿顶510b和后交汇点之间的区段的周向宽度在轴向不同位置上的变化率小于10%。

再看图9、图10,驱动轴(具体为第二轴355)外还套设有间隔的第二轴承331(第一近端轴承)和第三轴承332(第二近端轴承),第三轴承332沿驱动轴的动力传递方向F位于第二轴承331的下游。第二轴承331和第三轴承332之间形成与第二流道600的输出部连通的间隔环空333。

第三轴承332和驱动轴之间形成将间隔环空333与导管300外连通的输出间隙335,第二轴承331和驱动轴之间形成将第一流道700的输入端与间隔环空333连通的连通间隙334。连通间隙334和输出间隙335的流向相反。

导管300具有设在主管体311后端的后凸出管313,主管体311和后凸出管313之间具有后台阶316,后台阶316与前台阶315类似,均可以为环形台阶。

后凸出管313上套设有轴承座套330(近端轴承室),轴承座套330外套设有固定套340,后台阶316为轴承座套330以及固定套340在套设在后凸出管313外时提供定位。第三轴承332和第二轴承331间隔固定在轴承座套330内,驱动轴在轴承座套330内套设有限位套,限位套位于第二轴承331沿动力传递方向F的上游,将第二轴承331定位。

轴承座套330的外壁上设有与形成第二流道600的腔体对应的多个(例如两个)沿周向间隔的液槽,固定套340套设在轴承座套330的外壁上将液槽覆盖形成一连通流道341。在连通流道341的后端(液槽的后端底壁)开设有通入内部的连通孔342(两个液槽各开设一个),连通孔342位于第三轴承332和第二轴承331之间,进而通入间隔环空333。

如图10中的液体流向箭头所示,液体(灌注流体)进入到间隔环空333,部分液体沿动力传递方向F的相反方向进入到连通间隙334直至第一流道700形成返流,另一部分液体直接沿动力传递方向F进入到输出间隙335中向外输出,进入到泵腔中,并被泵出口402排出到体内。

如图14至图17所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递组件中,驱动轴的外壁和导管300的内壁之间形成外流道600,驱动轴内设有与外流道600共同延伸或并排延伸的内流道800。外流道600在导管300的远端设有第一排出口605,内流道800在驱动轴的远端设有第二排出口810。

如图14所示,动力传递组件还设有灌注液输入部201,灌注液输入部201与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中的一个连通。通过灌注液输入部201向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输入灌注液。驱动轴的壁上设有将内流道800和外流道600连通的连通部,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通过驱动轴的壁间隔,并通过连通部连通。灌注液输入部201将灌注液输入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中的一个流道,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中的另一个流道通过连通部输入灌注液。

例如,外流道600与灌注液输入部201直接连通,内流道800借助连通部与灌注液输入部201间接连通。或者,内流道800与灌注液输入部201直接连通,外流道600借助连通部与灌注液输入部201间接连通。

如图16、图19所示,第一排出口605位于叶轮410近端一侧,外流道600中的灌注液经由第一排出口605从支架404的近端排出。如图17、图20所示,第二排出口810位于叶轮410远端一侧的,内流道800中的灌注液经由第二排出口810从支架404的远端排出。

借由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中的灌注液分别在叶轮410的近侧和远侧流出,可避免血液在叶轮410的近/远端进入到导管300、驱动轴或远端轴承室405内而发生血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灌注液输入部201与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进一步地,灌注液输入部201与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中的一个连通,尤其灌注液输入部201与外流道600直接连通,而与内流道800借助连通部间接连通。

血泵处于叶轮410旋转的工作状态时,叶轮410被限制在第一排出口605和第二排出口810之间。

如图16、图17所示,叶轮410的近侧设有近端轴承室330,远侧设有远端轴承室405。近端轴承室330设有用于支撑驱动轴旋转的近端轴承,诸如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近端轴承331、第二近端轴承332(参照上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轴承331和第三轴承332)。

远端轴承室405设有用于支撑驱动轴旋转的远端轴承4051。外流道600的灌注液流经近端轴承331、332排出,内流道800的灌注液流经远端轴承4051排出。

为使得灌注液排出,避免血液倒灌,第一排出口605内的灌注液压力大于第一排出口605附近的血液压力,第二排出口810内的灌注液压力大于第二排出口810附近的血液压力。如此,灌注液可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并可避免血液进入轴承而遭受破坏,进而防止在轴承中及其附近形成血栓。

如图17所示,为减缓进入体内的灌注液流速,适宜被人体接受,内流道800的远端设有扩散段,扩散段的端口为第二排出口810。扩散段呈喇叭孔形状,自其近端向远端延伸时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如图14至图17所示,连通部包括在导管300内的可被液体渗透通过的至少部分长度的驱动轴的壁。至少部分位于导管300内的驱动轴的壁为液体可渗透结构。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均为连续流道,均自导管300的近端延伸至的远端。

导管300的近端与灌注液输入部201连通,以将外流道600的近端与灌注液输入部201连通。外流道600为高压流道,内流道800为低压流道,灌注液在压差作用下穿过驱动轴的壁渗透进入到内流道800中。

驱动轴的近端在灌注液输入部201的近侧被封堵或设有阻流结构。如此,避免灌注液在驱动轴近侧产生泄漏而进入马达101。

灌注液输入部201为耦合体200上的灌注液输入口,灌注液输入口连通有输入流道。灌注液输入口通过输入流道与导管300的管腔连通,驱动轴穿过该部位,并在输入流道的近侧设置密封措施,避免灌注液相近侧泄漏。

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外流道600与灌注液输入部201连通的实施例。在一个可行实施例中,内流道800也可以与灌注液输入部201连通,内流道800中的灌注液沿径向向外流动至外流道600中。具体的,驱动轴的内流道800与体外灌注液输入部201连通,驱动轴的近端通过连接轴220与马达101的输出轴连接,输出轴及连接轴220构成为中空结构,马达101的输出轴从其尾端穿出,提供灌注液输入接口。

第一轴350为柔性轴,方便穿入血管适应血管构造进行弯曲,将远端的泵组件送入期望位置。第二轴355与叶轮410连接,具体而言,是第二轴355穿设在叶轮410的轮毂中。第二轴355的刚度大于第一轴350的刚度,为刚性轴或硬轴,配合两侧的近端轴承331、332和远端轴承4501,为叶轮410提供支撑,使叶轮410在泵壳中的位置实现期望的稳定。

第一轴350的远端和第二轴355的近端的连接位置位于导管300远端内,两者可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实现连接。

支架404与导管300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二轴355的近侧。支架404近端设有连接次管43,导管300与连接次管43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热熔或卡扣连接。或者,导管300通过近端轴承室330与连接次管43连接,可行的方式为导管300远端与近端轴承室330粘接,连接次管43与近端轴承室330卡扣连接。

如上文描述,为了向叶轮410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使其在泵壳内位置稳定的被保持,穿过轮毂的第二轴355为硬轴,不易发生弯曲变形。因此,为了不使刚度较大的第二轴355影响血泵前端的工作部分(包括泵组件以及介入到人体内的前端导管部分)的弯曲性能,第二轴355的近端位于支架404的近端的内部或者连接次管43的内部,但不伸出连接次管43。也即,第二轴355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43内且不伸出连接次管43。

在泵组件以收折方式介入的场景中,收折后的泵组件刚性较大,一般不能弯曲。那么,在介入过程中,泵组件的过弯需要依靠与之相连的导管300的弯曲来实现。通过上述设计,第二轴355的近端位于支架404的近端的内部或者连接次管43的内部,使得第二轴355的近端不伸出连接次管43而过多的进入导管300,因此导管300的刚度不会因为得到第二轴355的增益作用而变大,这就使得导管300与连接次管43连接的远端部分依然保持较佳的弯曲性,进而保证介入过程中泵组件的过弯性能。

连通部自第一轴350的近端延伸至第一轴350的远端。第一轴350为编织制成,其壁为液体可渗透结构,连通部为遍布于第一轴350壁上的编织缝隙。第一轴350为多层编织结构,例如,2层、3层、4层或更多层的逐层包裹。

第一轴350的多个编织层为逐层套设关系,编织层为螺旋编织。其中,相邻两个编织层的螺旋方向相反。多层编织结构为大致为螺旋状的拧绕结构,内外相邻两层编织层的旋向相反。

通过设置具有内外相邻两层编织层的旋向相反的编织拧绕结构的第一轴350,在第一轴350的外表形成螺旋凹槽或凸起,该螺旋凹槽或螺旋凸起的旋向与驱动轴300的旋转方向相反,以形成泵效应,将灌注液向远端泵送,并可以在导管300的远端防止血液进入,避免在导管300的远端形成血栓。

连通部遍布第一轴350的周向和轴向,通过液体渗透方式将外流道600和内流道800连通,至少部分位于导管300内的驱动轴的壁为液体可渗透结构。第一轴350整体为液体可渗透结构,第一轴350被导管300套设的部分的壁构成为内流道800和外流道600连通的连通部。内流道800和外流道600延伸至第一轴350和第二轴355的连接部位一直存在液体交流或液体渗透。

在上文阐述的灌注液回流的实施例中,驱动轴所包含的连接轴220外壁设有螺旋结构221。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阐述的灌注液不回流而是从导管300远端和远端轴承室405分别排出的方案中,驱动轴包含的第一轴350外壁同样可形成螺旋结构221。

在本实施例中,灌注液首先在外流道600也就是导管300内或第一轴350外向前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灌注液渗进第一轴350内也就是内流道800。第一轴350外壁的螺旋结构221在旋转时形成的泵效应,可对外流道600中的灌注液产生向前的力,保证灌注液流动通畅,避免灌注液拥堵。

出于同样的目的,为给内流道800中的灌注液提供持续向前流动的动力,第一轴350内壁也可以形成有这样的螺旋结构221。

第一轴350外壁和/或内壁形成的螺旋结构221,可由上述的螺旋编织层构成。编织层一般由单股材料螺旋编织而成,该单股材料截面大致呈圆形,从而在编织面天然形成螺旋状的凸起或凹槽。其中,凸起为单股材料的外轮廓,凹槽形成在编织后的材料之间。

因此,为达到上述的在第一轴350的外壁形成符合上述描述的螺旋结构221,在第一轴350采用螺旋编织构造的情况下,只需使最外层的编织层的螺旋方向与第一轴350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可。

同样的,最内层的编织层的螺旋方向与第一轴350的旋转方向相反,可实现在第一轴350的内壁形成符合上述描述的螺旋结构。

由此,最内层和最外层的编织层的螺旋方向相同。在上文阐述相邻编织层的螺旋方向相反的情况下,第一轴350包含的编织层的层数应为大于1的奇数,例如3层或5层。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轴350需要传递扭矩,通过其最外的编织层的螺旋方向与第一轴350旋转方向相反的结构设计,使得最外的螺旋编织层在旋转过程中由于扭矩作用而趋于拧紧,避免最外的编织层松散。

由此,在旋转过程中,螺旋方向与第一轴350旋转方向相反的编织层的直径趋于变小。如果第一轴350的所有螺旋编织层均与第一轴350旋转方向相反,那么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第一轴350的直径不能被稳定的维持。

如上文描述,第一轴350中存在螺旋方向相反的相邻两个编织层。也就说,第一轴350包含螺旋方向与其旋转方向相同的编织层,该编织层旋转过程中由于扭矩作用而趋于直径增大,或者趋于松散。

那么,螺旋方向与第一轴350旋转方向相反的编织层对内侧的编织层施加向内的压缩力,而螺旋方向与第一轴350旋转方向相同的编织层对外侧的编织层施加向外的扩张力。借此,相邻的编织层的直径变化或力作用至少部分程度上得以抵偿,进而使第一轴350的直径得到稳定的保持。

第一轴350的直径的稳定保持,对外流道600的形状稳定是有利的,进而使得灌注液的流速和过流面积稳定。

上文阐述的借助第一轴350的螺旋编织构造来形成螺旋结构221的方案是示意性的,并不能构成唯一性的限制。也就是,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例如,第一轴350的外壁和/或内壁为平整或光滑的壁,在该平整或光滑的壁上通过机加工形成螺旋形的凹槽或凸起的方式形成上述螺旋结构221,也是可行的。

第一轴350和第二轴355的连接部位位于轴承安装部340的近侧。轴承安装部340套设在第二轴355外,近端轴承套设在第二轴355外,将第二轴355进行转动支撑。轴承安装部340和第二轴355之间形成将外流道600和第一排出口605连通的连通间隙。

轴承安装部340位于导管300的远端,内置有近端轴承331、332(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排斥近端轴承为1个或者更多个)。近端轴承331、332套设于驱动轴(第二轴355)外,第一排出口605位于近端轴承332的远侧。

如图16、图19所示,近端轴承包括间隔的第一近端轴承331和第二近端轴承332。驱动轴的外壁设有止挡件356,止挡件356可轴向活动地位于第一近端轴承331和第二近端轴承332之间。

止挡件356为设在驱动轴外壁上的止挡环,或者为设于驱动轴外壁上的诸如凸块的止挡凸起。止挡件356的外壁和轴承安装部340的内壁之间构成止挡流动间隙。

连通间隙包括第一近端轴承331的内部流动缝隙、止挡流动间隙、以及第二近端轴承332的内部流动缝隙。其中,第一近端轴承331、第二近端轴承332自身具有可被流体穿过的流动缝隙,并不对流体穿过形成封堵。

当然,第一近端轴承331与第二轴355外壁之间也可以构成第一流动间隙,第二近端轴承332与第二轴355外壁之间构成第二流动间隙,进一步方便流体流过。

止挡件356和第一近端轴承33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空间,第一间隔空间将止挡流动间隙和第一近端轴承331连通。止挡件356和第二近端轴承3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隔空间,第二间隔空间将止挡流动间隙和第二近端轴承332连通。

通过第一近端轴承331、止挡流动间隙以及第二近端轴承332构建曲折的灌注液输出路径,减缓灌注液流速和冲击压力,避免快速进入到人体内造成损伤或其他不良影响。

第一排出口605位于近端轴承的远侧,并通入支架404的近端内。这样,外流道600中的灌注液向前流动时,经过近端轴承331、332,形成对近端轴承331、332的润滑。

同时,灌注液在第一排出口605排出时,在导管300远端形成一定范围内的高压区,从而拒止血液进入导管300,防止血栓的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承安装部340包括近端轴承室330,连接在导管300的远端。在其他实施例中,轴承安装部340还可以由导管300远端部分或者支架404的连接次管43构成,本申请并不以额外独立设置的近端轴承室330作唯一的限制。

第二轴355的远端可转动地支撑于远端轴承室405内,支架404的远端连接远端轴承室405。第二排出口810位于远端轴承室405内,远端轴承室405的近端和驱动轴之间构成灌注液排出口。

远端轴承室405远端连接的无创支撑件500为一柔性管体结构,表现为端部呈圆弧状或卷绕状的柔性凸起,从而该柔性的支撑件500以无创或无损伤的方式支撑在心室内壁上,将泵组件的血液进口403与心室内壁隔开,避免泵组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流体(血液)的反作用力而使得泵组件的吸入口贴合在心室内壁上,保证泵吸的有效面积。

无创支撑件500的近端插入到远端轴承室405中,第二轴355的远端可滑动地伸入到远端轴承4051中。无创支撑件500的近端端面与第二轴355远端端面间隔,在泵组件介入过程中,适用于形成第二轴355相对于诸如支架404等外部套设部件的轴向相对移动的活动余量。

如图17所示,远端轴承室405内设有位于第二轴355远端和无创支撑件500近端之间的封堵件550。远端轴承室405内设有台阶551,封堵件550被夹紧在台阶551和无创支撑件500的近端之间。

这样,内流道800中的灌注液从第二排出口810排出进入远端轴承室405,由于封堵件550的存在只能反向流动,进而流经远端轴承4501对其进行润滑,然后再从灌注液排出口排出远端轴承室405,进入支架404,并最终进入人体。从而,从灌注液排出口排出的灌注液可在远端轴承室405近端形成一定范围内的高压区,从而拒止血液进入远端轴承室405,防止血栓的形成。

封堵件550为诸如止回阀的柔性止回阀,设有可供导丝穿过的可再密封通道,可再密封通道在导丝穿设移除后闭合,以维持所在位置的封堵状态。柔性止血阀可以为封堵橡胶或者硅胶材质,在导丝穿过可再密封通道时,柔性止血阀与导丝贴合,维持封堵状态,而在导丝撤出后柔性止血阀复位将穿丝孔闭合,依然维持所在位置的封堵状态。

封堵件550将无创支撑件500的近端封堵,避免在泵组件工作状态下血液进入到无创支撑件500中。

无创支撑件500具有中空管腔555,中空管腔555与驱动轴的中空内腔构成导丝穿过路径,其内径与导丝的外径相等,或者稍大于导丝的外径。例如,中空管腔555的内径为导丝直径的1-1.2倍。

如图17所示,封堵件550位于第二轴355的远端的远侧。柔性封堵件550和第二轴355的远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提供第二轴355的轴向活动余量,以供第二轴355轴向移动。

封堵件550可构成对第二轴355的轴向限位,将封堵件550的轴向移动的远死点位置限定。当然,在上述止挡件356存在的情况下,止挡件356在与第二近端轴承332接触时,第二轴355的远端与封堵件550并不接触,二者间隔,以避免第二轴355的轴向移动对封堵件550产生破坏。

如图18至图21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排出口810和无创支撑件500之间可不设置封堵件500,远端轴承室405的内部将第二排出口810与中空管腔555连通。无创支撑件500的远端端口构成灌注液排出口。此时,由于灌注液压力较高,远端轴承4051同样可以构成灌注液排出路径,在远端轴承4051的近侧形成灌注液排出口,此时,灌注液可以同时在无创支撑件500的远端端口以及远端轴承4051的近侧向外排出。

灌注液经第二排出口810流出后进入到无创支撑件500中,并在无创支撑件500的远端端口以及远端轴承4051的近侧排出,同时可以避免在泵组件工作状态下血液进入到无创支撑件500以及远端轴承室405中。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相关技术
  • 用于体外血泵的马达、体外血泵、和体外血泵系统
  • 微型血泵的密封结构、微型血泵的手柄头组件及微型血泵
技术分类

0612011591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