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山楂叶红茶制备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山楂叶红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楂叶红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楂叶红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山楂叶味酸、性平,归肝经,经常饮用可起到健胃消食、活血化瘀、美容养颜、降脂降压等作用,而山楂叶自身特有的香气使其具有较高的饮用价值,比如将其制成山楂叶绿茶、山楂叶红茶等,山楂叶红茶与山楂叶绿茶各有特色,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与茶叶理化成分的含量及比例密切相关,而要确保红茶成品(比如茶叶或速溶茶等)的品质就需要特别控制红茶所有工艺过程中关键参数,比如萎凋,发酵,烘干温度、湿度等直接关系红茶的茶色和香气滋味,如成品茶的加工温度,温度过高直接会导致山楂红茶的酚类物质、总糖等都发生变化,直接影响香气滋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香气滋味好、品质可控的山楂叶红茶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楂叶红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

(2)萎凋,将鲜叶摊在簸箕上进行萎凋,控制环境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65%~75%,摊叶厚度为1~1.5cm,萎凋时间为12~16h;促使萎凋叶含水量60%~65%;

(3)揉捻,采用空揉5~10min,然后轻揉20~30min,再次重揉5~15min,最后松揉3~8min,萎凋叶细胞破损率达85%~90%;

(4)发酵,控制发酵环境的空气湿度在90%~95%,发酵叶温保持在30~32℃,发酵时间为3~4h,发酵至叶色变红色,青气消失;

(5)烘干,烘干温度60~90℃,烘干时间为30~150min。

可选的,还包括提香工段,所述提香工段为将经过步骤(5)后的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80~110℃、提香时间为20~30min。

可选的,还包括速溶茶制备工段,所述速溶茶制备工段包括控温研磨干燥一体工艺,所述控温研磨干燥一体工艺包括离心式控温研磨和粉体式控温干燥。

可选的,所述离心式控温研磨的控温为对研磨体内壁进行控温。可选的,所述离心式控温研磨和所述粉体式控温干燥采用离心式控温研磨干燥一体机实现。

可选的,所述离心式控温研磨干燥一体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粉体内腔,所述粉体内腔中设置有恒温加热装置和离心式控温研磨装置,所述离心式控温研磨装置包括控温定磨台和动磨盘;所述动磨盘的剖面、所述控温定磨台的剖面各呈V字形;所述动磨盘和所述控温定磨台之间预留有物料间隙,所述物料间隙的剖切面呈内宽外窄结构;所述控温定磨台的中心设置有物料进料口;所述控温定磨台上设置有冷却控温系统;所述动磨盘由电机驱动转动、并对所述物料间隙中的物料进行研磨且自所述物料间隙的末端离心甩出。

可选的,所述动磨盘与所述控温定磨台之间的间距可调节设置。可选的,所述动磨盘的中心设置有螺旋进料叶片,所述螺旋进料叶片的下部与所述动磨盘连接、且其上部设置在所述物料进料口内。可选的,所述冷却控温系统包括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紧贴在所述控温定磨台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粉体内腔的上部设置有若干除湿纤维筒;若干所述除湿纤维筒呈辐射状设置在所述粉体内腔的上部;所述除湿纤维筒由纤维材质制成的直通筒状结构,通过对所述除湿纤维筒的内腔通入气流而对其纤维材质上的水分进行吹拂蒸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在制备山楂叶红茶时,通过有效控制相关关键参数有利于提升红茶的品质,比如萎凋的湿度以及含水量的控制有利于茶黄素等有效成分的形成,提高红茶品质如香气滋味、汤色等;而发酵和提香步骤参数的控制有利于提高山楂叶红茶的香气。

2、本发明中的速溶茶制备工艺,通过控制研磨的初始茶叶原料的含水量比传统红茶含水量要高,能够降低前序工段中对茶叶的作用温度,进而有利于减少茶黄素等有效成分的分解,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在研磨工段过程茶叶摩擦表面温度的陡升现象,有效降低相关营养物质的分解量;而本发明采用的离心式控温研磨干燥一体机能够对研磨过程的茶叶进行零接触控温(对研磨体内壁进行控温),有效防止传统工艺中在茶叶摩擦表面形成高温,进而有利于减少茶黄素等有效成分的分解,同时,还通过离心方式将茶粉甩出并对茶叶采用粉颗粒状态进行及时高效干燥,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时长,减少有效物质的分解率,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离心式控温研磨干燥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离心式控温研磨干燥一体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部分除湿纤维筒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上述说明。对于本专利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构思的前提下,对上述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的若干替代或变型,都应视为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具体实施例1

一种山楂叶红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

(2)萎凋,将鲜叶摊在簸箕上进行萎凋,控制环境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65%~75%,摊叶厚度为1~1.5cm,萎凋时间为12~16h;促使萎凋叶含水量60%~65%;采用该控制参数下利于茶黄素等有效成分的形成;

(3)揉捻,采用空揉5~10min,然后轻揉20~30min,再次重揉5~15min,最后松揉3~8min,萎凋叶细胞破损率达85%~90%;

(4)发酵,控制发酵环境的空气湿度在90%~95%,发酵叶温保持在30~32℃,发酵时间为3~4h,发酵至叶色变红色,青气消失;

(5)烘干,烘干温度60~90℃,烘干时间为30~150min,制成山楂叶红茶。

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提香工段,所述提香工段为将经过步骤(5)后的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80~110℃、提香时间为20~30min。这一方案有利于提高山楂叶红茶的香气。

具体实施例2

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速溶茶制备工段,所述速溶茶制备工段包括控温研磨干燥一体工艺,所述控温研磨干燥一体工艺包括离心式控温研磨和粉体式控温干燥。在制备速溶茶前,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成(包括提香后)的山楂叶红茶的含水率要在8%以上,比如10%、12%或15%等,则在具体烘干等步骤中,可优选低温烘干或高温烘干时减少烘干时间,这种方案的目的在于:降低前序作业温度,减少茶黄素等有效成分的分解,而最终速溶茶茶粉的含水率主要在后续工段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离心式控温研磨的控温为对研磨体内壁进行控温。可选的,所述离心式控温研磨和所述粉体式控温干燥采用离心式控温研磨干燥一体机实现。

可选的,所述离心式控温研磨干燥一体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设置有粉体内腔25,所述粉体内腔25中的内壁上设置有恒温加热装置24和离心式控温研磨装置,在使用时,所述恒温加热装置24在机体1的外部设置有温度显示及控制键,实现对所述粉体内腔25恒温调控,用于对茶叶粉体进行烘干。

所述离心式控温研磨装置包括控温定磨台12和动磨盘23;所述动磨盘23的剖面、所述控温定磨台12的剖面各呈V字形,其立体结构呈内凹的锅状;所述动磨盘23和所述控温定磨台12之间预留有物料间隙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间隙13的剖切面呈由内而外逐渐变窄设置,这样设置的作用在于:有利于物料送入所述物料间隙13内且在动磨盘23高速转动下物料向外甩动且被动磨盘23逐渐研磨。

所述控温定磨台12的中心设置有物料进料口5;所述控温定磨台12上设置有冷却控温系统,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冷却管路11,在加工时,所述冷却管路11埋设在所述控温定磨台12的上侧内壁,用于控制控温定磨台12的温度,而控温定磨台12的下侧为研磨面(茶叶接触面),这样设计的作用在于:有效防止传统工艺中在茶叶摩擦表面形成高温,进而有利于减少茶黄素等有效成分的分解;比如红茶中特有的茶黄素,其理化性质活泼、表现出易氧化、稳定性差等特点,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被氧化的速率会显著加快,因此,传统工艺制备的速溶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相比原始红茶茶叶中茶黄素含量明显降低,一大原因在于使用传统工业研磨机进行研磨过程茶叶摩擦接触面会形成局部高温,传统工业研磨机的控温是对物料内腔腔室进行的气温恒温调控,而研磨刀盘的快速切削自然与茶叶切削面会形成局部瞬间高温,进而导致茶黄素等热稳定性差的营养物质大量氧化分解和流失。

所述动磨盘23由电机18驱动转动、并对所述物料间隙13中的物料进行研磨且自所述物料间13隙的末端离心甩出。为了实现所述动磨盘23与所述控温定磨台12间距的可调,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控温定磨台12通过吊台2固定在所述动磨盘23的上方;所述吊台2设置有封闭内腔10,所述冷却管路11设置在所述封闭内腔10内,以防止冷却管路11接触空气形成水珠,然后冷却管路11的两端穿出封闭内腔10,连通冷却压缩系统管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台2通过若干支撑臂9与所述机体1连接固定;所述动磨盘23通过可升降转轴19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可升降转轴19通过滚动轴承16可转动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可升降转轴19包括上段和下段,其下段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其上段与所述动磨盘23连接;所述上段的中下部设置有多边形插槽,所述下段的中部对应所述多边形插槽设置有多边形插杆20,所述下段的转动通过所述多边形插杆20带动所述上段的转动;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组弹簧螺栓组件;所述弹簧螺栓组件包括螺栓组件15和弹簧14,所述弹簧14套设在所述螺栓组件15上、且设置在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通过所述弹簧14进行弹性支撑、且通过螺栓组件15进行压紧调节;使用时,通过对螺栓组件15的调节能够实现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的间距调节,进而实现所述动磨盘23的上下调节,进而促使所述动磨盘23与所述控温定磨台12之间间距的可调节;在实际作业中主要是进行上下位置的微调,同时,为了防止在茶叶研磨过程中,所述动磨盘23自行跳动,则在制备时,选用的所述弹簧14的线径以及设置的弹簧螺栓组件的数量做好控制(即控制好耐压值);比如可以优选弹簧线径3mm以上,弹簧螺栓组件可设置有5组以上,当然,选用的弹簧线径越大越好,在后续维护调节中也可以对螺栓使用气动上紧调节。

可选的,因为本装置中是针对茶叶进行的研磨,进行茶叶研磨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即茶叶质轻,在采用离心甩动+研磨时质轻的茶叶难以向外甩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磨盘32的中心设置有螺旋进料叶片22,所述螺旋进料叶片22的下部与所述动磨盘23连接、且其上部设置在所述物料进料口5内。这一构造的作用在于:起到对茶叶加压进料的作用,即通过所述螺旋进料叶片22将茶叶机械旋入所述物料间隙13中,通过所述螺旋进料叶片22机械进料,促使作业过程中分布在所述物料间隙13内的茶叶受到自内向外的挤压力,配合所述动磨盘32的高速转动和研磨,最终促使茶叶能够在所述物料间隙13内沿着自内向外方向流动且在所述动磨盘32的外端侧被研磨成粉并甩离出粉,有效确保整个研磨工段的实现。

待研磨的茶叶粉体被甩出至所述粉体内腔25中,所述粉体内腔25在所述恒温加热装置24的加热下维持一定干燥温度,比如可选50~70℃,此时含有超过5%水分的茶叶粉体会在高速甩出以及所述粉体内腔25的恒温下进一步干燥,而热水汽向上蒸腾,为了对所述粉体内腔25顶部的水汽去除,同时还防止所述粉体内腔25内的粉体向上窜出,在本实施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粉体内腔25的上部设置有若干除湿纤维筒8;若干所述除湿纤维筒8呈辐射状设置在所述粉体内腔25的上部、且设置一圈;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除湿纤维筒8之间外侧部采用侧板26密封,顶部采用顶板1-1密封,以防止茶叶粉体窜出;而所述除湿纤维筒8的内侧端设置有进气腔室3,所述进气腔室3与所述除湿纤维筒8相通,所述除湿纤维筒8的外端与外部直接相通;在制备时,所述进气腔室3连接有热气管道7,所述除湿纤维筒8由纤维吸水材质制成的直通筒状结构,其作用主要在于防止粉体通过但不影响水汽等渗透,使用时,由热气管道7供气并从若干所述除湿纤维筒8的内端向外端吹气,而所述粉体内腔25上部的水汽则被所述除湿纤维筒8吸附,并通过对所述除湿纤维筒8的内腔通入热气流而对其纤维材质上的水分进行吹拂蒸发。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所述进气腔室3热量对物料进料口5的影响,本实施例中在物料进料口5与所述进气腔室3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同时,为了便于倒料,在物料进料口5的上部设置有进料漏斗6;而为了对井盖干燥后的茶叶粉体的收集,在所述粉体内腔25的下部设置有环形坡度17,所述环形坡度17设置有最低处,且在该最低处设置有出料口21。

相关技术
  • 一种富硒的广山楂叶芽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红茶成品散茶制备红茶茶饼的工艺方法及产品
技术分类

0612011649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