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应用于新冠病毒防治的多功能物流消毒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9:2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消毒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对物流件表面进行消毒、灭菌、清洁操作的多功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冠疫情防护的形式依然非常严峻,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在高风险以及中风险地区,如果物流运输件在消毒环节存在遗漏或者疏忽,及其容易造成疫情的外溢,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扩散,所以,很有必要设计一种高效率的消毒、灭菌系统,以实现对物流运输件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并且传统的物流件由于包装、运输、搬运等环节的问题,导致物流运输件的表面沾满灰尘,用户在拆卸包装时,会沾染较多灰尘,不利于用户体检。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箱体结构的物流件表面消毒、清洁,以应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物流件消毒问题,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消毒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物流件的表面清洁,对外包装沾染较多的灰尘进行清洁处理。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新冠病毒防治的多功能物流消毒系统,其包括立架,立架为内部中空的箱体并且立架的侧面设置有进出料口,立架的上端部设置有运送料口,立架内活动设置有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托板并且托板的下端部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向托板提供的作用力用以实现托板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立架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清洁装置,两个第一清洁装置之间构成清洁区,第一清洁装置用于对盛放于托板上的物件进行清洁;

立架的上端部安装有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位于第一清洁装置的上端部,翻转装置用于对经过第一清洁装置清洁处理后的物件进行翻转,经过翻转后的物件将由翻转装置向第一清洁装置运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立架的上端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端部活动安装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大齿圈,立架上还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圈相啮合;翻转装置固定安装于大齿圈上;

翻转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大齿圈上的导轨,导轨的两端分别滑动匹配有一个支板,两个支板之间构成夹持区域,导轨上活动连接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双向丝杆,双向丝杆两端的螺纹旋向呈相反布置,支板上设置有与双向丝杆相匹配的丝母,双向丝杆的转动能够实现两个支板呈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支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滑槽,滑槽内滑动匹配有滑块,支板上设置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的升降丝杆,支板上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的升降导杆,滑块上设置有与升降丝杆相匹配的丝母,并且滑块上设置有与升降导杆相匹配的滑孔,支板上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与升降丝杆相连接,并且升降电机向升降丝杆提供的作用力用于促使升降丝杆绕自身轴线转动;

滑块上活动设置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连接轴,连接轴的驱动端位于支板的外侧,滑块上安装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轴的驱动端连接,连接轴的从动端位于支板的内侧并且连接轴的从动端连接有夹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第一清洁装置包括上辊轴、下辊轴、主动辊轴、若干中间辊轴,上辊轴、下辊轴、主动辊轴、若干从动辊轴均活动安装于支架上并且呈相互平行布置,上辊轴位于下辊轴的上端部,第一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洁带,清洁带与上辊轴接触并由上辊轴引出后,依次经过主动辊轴、若干中间辊轴、下辊轴后并在上辊轴与下辊轴之间形成闭合环形回路,位于上辊轴、下辊轴之间的清洁带为清洁基面;第一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洁电机,清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辊轴连接,清洁电机提供的旋转力向主动辊轴传递,并由主动辊轴驱动清洁带循环转动;

上辊轴与下辊轴之间的清洁带的行进方向为由上辊轴指向下辊轴;

立架上设置有蓄液腔,蓄液腔内盛放有清洁液;

清洁带的一部分深入至蓄液腔内并且与蓄液腔内的清洁液相接处。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第一清洁装置包括活动清洁装置,活动清洁装置包括活动架,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引导导轨,活动架与引导导轨滑动匹配,活动架上设置有四个引导板并且引导板朝向清洁区延伸布置,四个引导板分别布置于活动架的四个边角处,引导板上开设有与引导导轨相平行的引导导槽,位于上端部的两个引导导槽内滑动匹配有滑动架,位于下端部的两个引导导槽内滑动匹配有滑动架,引导导槽内安装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提供的弹力用以推动滑动架朝向清洁区滑动,上辊轴转动设置于位于上端部的滑动架上,下辊轴转动设置于位于下端部的滑动架上,上辊轴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引导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活动清洁装置还包括清理电机,清理电机安装于支架上,清理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清洁丝杆,引导板上设置有与清洁丝杆相匹配的丝母,清理电机提供的动力能实现活动架在清洁状态与待清洁状态之间切换。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立架上设置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位于第一清洁装置的下端部,第一清洁装置的清洁带边缘处设置有呈水平方向延伸布置并且凸出于清洁带边缘的触发块,锁紧装置用于限定托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锁紧装置包括松开状态、锁紧状态并且锁紧装置能在松开状态、锁紧状态之间切换,设置于第一清洁装置上的触发块能够触发锁紧装置由锁紧状态向松开状态切换。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立架上的锁紧外壳,锁紧外壳内设置有锁紧槽,锁紧外壳上端部安装有锁紧盖,锁紧槽内滑动匹配有锁杆,锁杆上固定有限位块,锁紧槽内设置有锁紧弹簧,锁紧弹簧的一端与锁紧槽底部抵触、另一端与限位块相抵触,锁紧弹簧提供的弹力用于推动锁杆朝向清洁区运动,限位块上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锁紧凸起,锁紧盖上设置有用于为锁紧凸起的运动提供避让的避让通孔;

锁紧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立架并且位于锁紧外壳边侧的旋转杆,旋转杆包括锁紧轴,锁紧轴转动设置于立架上并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锁紧轴上固定设置有呈Z形结构的翻转杆,翻转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翻转杆包括避让状态、限位状态并且翻转杆能在避让状态与限位状态之间切换,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用于驱动翻转杆由避让状态向限位状态之间切换;

翻转杆处于限位状态时,翻转杆对锁紧凸起提供限位并限制锁杆朝向锁紧槽内收缩;

翻转杆处于避让状态时,翻转杆撤销对锁紧凸起的限位;

翻转杆包括中间杆、挡杆、触发杆,中间杆的上端部垂直连接有挡杆,中间杆的下端部垂直连接有触发杆,挡杆的延伸方向与触发杆的延伸方向相反,翻转杆与锁紧轴的连接位置位于中间杆与触发杆连接处,触发杆朝向清洁区的一端设置有触发斜面,触发杆的底面为参照面A,触发斜面与参照面A之间的间隔由清洁区中心指向旋转杆的方向逐步增大;

挡杆背离清洁区的一端面设置有推动斜面,挡杆的上端面为参照面B,推动斜面与参照面B之间的间隔由清洁区中心指向旋转杆的方向逐步减小;

锁紧凸起上朝向清洁区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斜面,锁紧斜面与推动斜面相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立架上设置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为翻转杆在限位状态向避让状态切换时提供避让;

避让缺口内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清洁装置的清理电机电连接,翻转杆由限位状态向避让状态切换时,翻转杆上的触发杆触发第一行程开关,第一清洁装置的清理电机接收第一行程开关的信号并使得清洁丝杆反向转动,驱动活动架远离清洁区,并使得活动架由清洁状态向待清洁状态切换。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托板包括开口向下设置的上托板,上托板内滑动匹配有下托板,下托板与上托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升降机构连接于下托板的底部;

上托板上端面临近锁紧装置的边角处设置有向上延伸布置的上拨杆,上托板下端部临近锁紧装置的边角处设置有向下延伸布置的下拨杆,上拨杆临近锁紧装置的一端面设置有上拨动斜面,上拨杆背离锁紧装置的一端面为基面A,上拨动斜面与基面A之间的间隔沿竖直方向由下而上逐步减小,下拨杆临近锁紧装置的一端面设置有下拨动斜面,下拨杆背离锁紧装置的一端面为基面B,下拨动斜面与基面B之间的间隔沿竖直方向由下而上逐步增加;

上拨动斜面能够向锁杆施加作用力并推动锁杆克服锁紧弹簧弹力向锁紧槽内收缩;

下拨动斜面能够向锁杆施加作用力并推动锁杆克服锁紧弹簧弹力向锁紧槽内收缩。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锁杆上设置有第二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与第一清洁装置上的清理电机电连接,上拨杆或下拨杆与锁杆相抵触时,上拨杆或下拨杆触发第二行程开关,第一清洁装置的清理电机接收第二行程开关的信号并使得清洁丝杆正向转动,驱动活动架靠近清洁区运动,并使得活动架由待清洁状态向清洁状态切换;

引导板上设置有第三行程开关,第三行程开关安装于滑动架与活动架之间的中间区域,第三行程开关与清理电机电连接,滑动架朝向活动架运动时,滑动架接触第三行程开关,清理电机接收第三行程开关的信号并停止运行。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架、蓄液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清洁装置、第三清洁装置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翻转装置与大齿圈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托板与锁紧装置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的放大图。

图8为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锁杆与旋转杆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锁紧外壳与锁杆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活动架与支架、滑动架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支架与引导板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滑动架与上辊轴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活动架、滑动架、上辊轴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为:

10-立架;110-中心通孔;120-倾斜板;130-支架;131-引导导轨;132-定位轴;140-蓄液腔;150-大齿圈;

20-托板;210-下托板;220-上托板;230-上拨杆;230a-上拨动斜面;240-下拨杆;240a-下拨动斜面;250-缓冲弹簧;

30-第一清洁装置;310-活动架;311-引导板;320-滑动架;330-支撑弹簧;340-上辊轴;350-下辊轴;360-清洁丝杆;370-清理电机;

40-第三清洁装置;

50-第二清洁装置;

60-翻转装置;610-支板;611-滑槽;620-滑块;621-翻转电机;630-夹板;640-升降丝杆;650-升降导杆;660-翻转导轨;670-双向丝杆;

70-锁紧装置;710-锁紧外壳;720-锁杆;721-锁紧凸起;721a-锁紧斜面;722-锁紧弹簧;

730-旋转杆;731-锁紧轴;732-挡杆;732a-推动斜面;733-触发杆;733a-触发斜面;73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2所示,应用于新冠病毒防治的多功能物流消毒系统,其包括立架10,立架10为内部中空的箱体并且立架10的侧面设置有进出料口,立架10的上端部设置有运送料口,立架10内活动设置有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托板20并且托板20的下端部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向托板20提供的作用力用以实现托板20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立架10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清洁装置30,两个第一清洁装置30之间构成清洁区,第一清洁装置30用于对盛放于托板20上的物件进行清洁;

立架10的上端部安装有翻转装置60,翻转装置60位于第一清洁装置30的上端部,翻转装置60用于对经过第一清洁装置30清洁处理后的物件进行翻转,经过翻转后的物件将由翻转装置60向第一清洁装置30运送。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物流消毒系统,其基本运行原理在于,通过升降机构向托板20提供作用力,实现放置于托板20上的物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运动,当物件在竖直方向由下而上运动过程中,会与布置于立架20前后两端的第一清洁装置30接触,由第一清洁装置30对物件进行清洁,在对物件的前后两端面完成清洁后,升降机构继续向托板20施加向上推力,使得物件位于翻转装置60内,翻转装置60接收物件并对物件进行翻转操作,翻转的方式主要是两种,第一种是促使物件在水平方向上翻转90°,第二种是促使物件在竖直方向上翻转90°,先对物件进行第一种翻转操作后,再由翻转装置60向第一清洁装置运送,在托板20的牵引作用下,物件与托板20保持同步运动向下运动,物件再次落入至两个第一清洁装置30之间的清洁区,当物件的两端完成清洁后,再由升降机构向托板20施加作用力,并促使托板20继续向上运动,托板20推动物件再次位于翻转装置60内,翻转装置60运行并对物件进行第二种翻转操作,经过第二种翻转操作后的物件将由翻转装置60向第一清洁装置30内运送,清洁完成后,由升降机构驱动托板20向下运动,并使得放置于托板20上的物件与第一清洁装置30脱离并运送至立架10的空腔中,从而完成清洁工作。

更为优化的,如图1、3、5所示,立架10的上端部设置有支架130,支架130的上端部活动安装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大齿圈150,立架10上还设置有转动电机(图中没有示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圈150相啮合。立架10的空腔底部设置有为托板20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提供避让的中心通孔110。

更为具体的,翻转装置60固定安装于大齿圈150上;由转动电机提供的动力,促使大齿圈发生90°的旋转,从而实现翻转装置60对放置于托板20上的物件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转动。

更为优化的,翻转装置60包括固定安装于大齿圈150上的导轨660,导轨660的两端分别滑动匹配有一个支板610,两个支板610之间构成夹持区域,导轨660上活动连接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双向丝杆670,双向丝杆670两端的螺纹旋向呈相反布置,支板610上设置有与双向丝杆670相匹配的丝母,双向丝杆670的转动能够实现两个支板610呈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更为具体的,导轨660上设置有夹持电机(图中没有示出)、动力传递机构(图中没有示出),动力传递机构的主动件与夹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动力传递机构的从动件与双向丝杆670的主动端相连接;由夹持电机提供的旋转力,并由动力传递机构接收夹持电机的旋转力,动力传递机构接收的旋转力向双向丝杆670传递,从而促使双向丝杆670绕自身轴线转动,由于支板610与双向丝杆670通过丝母连接,并且导轨660对支板610提供约束,从而使得两个支板610发生相向运动。

更为优化的,导轨660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导轨660分别位于大齿圈150的两端;通过设置两个导轨660,可以使得支板610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更为具体的,支板610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滑槽611,滑槽611内滑动匹配有滑块620,支板610上设置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的升降丝杆640,支板610上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布置的升降导杆650,滑块620上设置有与升降丝杆640相匹配的丝母,并且滑块620上设置有与升降导杆650相匹配的滑孔,支板610上设置有升降电机(图中没有示出),升降电机与升降丝杆640相连接,并且升降电机向升降丝杆640提供的作用力用于促使升降丝杆640绕自身轴线转动。

更为完善的,滑块620上活动设置有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连接轴,连接轴的驱动端位于支板610的外侧,滑块620上安装有翻转电机621,翻转电机621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轴的驱动端连接,连接轴的从动端位于支板610的内侧并且连接轴的从动端连接有夹板630;优选的,夹板630为圆形的盘体。

翻转装置60的基本原理主要在于,当托板20推动物件由第一清洁装置30运送至翻转装置60的两个支板610之间的夹持区域内时,夹持电机启动,并由夹持电机经过动力传递机构向双向丝杆670提供旋转力,在双向丝杆670的作用下,实现两个支板610发生相互聚拢的同步运动,从而完成对放置于托板20上的物件进行夹紧;此时,安装于滑块620上的翻转电机621启动,并由翻转电机621向连接轴、夹板630提供旋转力,从而使得位于夹持区域内的物件发生绕水平方向偏转90°;当物件的高度偏大或者为了避免物件在发生偏转过程中发生干涉问题,在对物件进行翻转作业时,可先由升降电机向升降丝杆提供作用力,并使得滑块620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并使得位于夹持区域内的物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抬升;

当需要对放置于托板20上的物件进行绕竖直方向上偏转时,启动转动电机,由转动电机提供作用力,并在小齿轮与大齿圈150的相啮合作用力下,使得大齿圈150发生90°的转动。

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快递,由于体积相对较大,并且外部的包装皮褶皱较多,容易堆积更多的灰尘,为了提高清洁效果,以及达到对箱体表面的消毒目标,本发明还设计了自动化循环清洁方案。

如图1、3、4、12所示,第一清洁装置30包括上辊轴340、下辊轴350、主动辊轴、若干中间辊轴,上辊轴340、下辊轴350、主动辊轴、若干从动辊轴均活动安装于支架130上并且呈相互平行布置,上辊轴340位于下辊轴350的上端部,第一清洁装置30还包括清洁带,清洁带与上辊轴340接触并由上辊轴340引出后,依次经过主动辊轴、若干中间辊轴、下辊轴350后并在上辊轴340与下辊轴350之间形成闭合环形回路,位于上辊轴340、下辊轴350之间的清洁带为清洁基面。优选的,清洁带的表面阵列设置有毛刷。

更为完善的,第一清洁装置30还包括清洁电机(图中没有示出),清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辊轴连接,清洁电机提供的旋转力向主动辊轴传递,并由主动辊轴驱动清洁带循环转动。

更为优化的,上辊轴340与下辊轴350之间的清洁带的行进方向为由上辊轴340指向下辊轴350;其意义在于,当物件位于两个第一清洁装置30之间的清洁区时,两侧的清洁带对物件表面擦拭过程中,对物件提供向下的压力,可以防止物件跳动;假设,两个第一清洁装置30对物件擦拭过程中,对物件产生了向上的推力,在往复的作用下,会使得物件不停的跳动,容易造成箱体外部的外包装损坏,并且可以造成箱体内的物品损坏。

更为优化的,立架10上设置有蓄液腔140,蓄液腔140内盛放有清洁液,该清洁液内可以添加含氯溶液,以实现对病菌的杀灭。

更为完善的,清洁带的一部分深入至蓄液腔140内并且与蓄液腔140内的清洁液相接处;当清洁电机驱动清洁带往复运动时,清洁液会对清洁带进行清洁、消毒,并提高对箱体外表面的清洁效果。

更为完善的,立架10上还设置有第二清洁装置50,第二清洁装置50位于两个第一清洁装置30之间,第二清洁装置50与第一清洁装置30结构相同。

更为完善的,立架10上还设置有第三清洁装置40,第三清洁装置40位于两个第一清洁装置30之间,并且第三清洁装置40位于第二清洁装置50的相对端侧,第三清洁装置40与第一清洁装置30结构相同。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箱式物流件的尺寸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为了使得本发明适应范围更广,提高消毒以及清洁效果,本发明还设计有活动式结构的清洁装置。

如图12-16所示,第一清洁装置30、第三清洁装置40、第二清洁装置50均包括活动清洁装置,活动清洁装置包括活动架310,支架130上设置有导向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引导导轨131,活动架310与引导导轨131滑动匹配,活动架310上设置有四个引导板311并且引导板311朝向清洁区延伸布置,四个引导板311分别布置于活动架310的四个边角处,引导板311上开设有与引导导轨131相平行的引导导槽,位于上端部的两个引导导槽内滑动匹配有滑动架320,位于下端部的两个引导导槽内滑动匹配有滑动架320,引导导槽内安装有支撑弹簧330,支撑弹簧330提供的弹力用以推动滑动架320朝向清洁区滑动,上辊轴340转动设置于位于上端部的滑动架320上,下辊轴350转动设置于位于下端部的滑动架320上,上辊轴340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引导板3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更为具体的,活动清洁装置还包括清理电机,清理电机安装于立架10上,清理电机370的输出轴连接有清洁丝杆360,引导板311上设置有与清洁丝杆360相匹配的丝母,清理电机370提供的动力能实现活动架310在清洁状态与待清洁状态之间切换;其意义在于,启动清理电机370,由清理电机370提供的动力通过清洁丝杆360向活动架310传递,活动架310将沿引导板311的引导方向滑动,从而控制滑动架32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并且由于支撑弹簧330的弹性支撑作用,当位于上辊轴340、下辊轴350之间的清洁带与物件表面接触压力较大时,物件对清洁带提供的反作用力,会促使支撑弹簧330发生收缩,不仅可以适应更多尺寸的物件清理,还可以降低对物件表面压力,避免破损。

在清理电机370控制活动架310运动时,为了保证清洁带可以适应变化,其中一个过渡辊轴通过活动支架与立架10连接,活动支架活动安装于立架10上并且活动支架与立架10之间设置有活动弹簧,当活动架310牵引清洁带发生位移时,可以通过活动支架的运动进行补偿,通过活动弹簧对活动支架提供的弹性支撑,还可以调节清洁带的张力,该部分技术特征属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中不再赘述。

放置于托板20上的物件在清洁区内进行清洁操作时,如果清洁的时间过短,并且由于箱体外包装层的褶皱较多,会使得清洁、消毒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清洁效果以及消毒效果,本发明还设计有锁紧装置70,通过锁紧装置70的限位作用,控制清洁时间以及清洁距离。

具体的,如图6-11所示,立架10上设置有锁紧装置70,锁紧装置70的优选位置为位于第一清洁装置30的下端部,如图6所示,锁紧装置70位于第二清洁装置50下端部,本发明以锁紧装置70位于第一清洁装置30的下端部进行说明,第一清洁装置30上设置有凸出于清洁带边缘并且呈水平方向延伸的触发块,锁紧装置70用于限定托板2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锁紧装置70包括松开状态、锁紧状态并且锁紧装置70能在松开状态、锁紧状态之间切换,设置于第一清洁装置30上的触发块能够触发锁紧装置70由锁紧状态向松开状态切换。

更为具体的,锁紧装置70包括固定安装于立架10上的锁紧外壳710,锁紧外壳710内设置有锁紧槽,锁紧外壳710上端部安装有锁紧盖,锁紧槽内滑动匹配有锁杆720,锁杆720上固定有限位块,锁紧槽内设置有锁紧弹簧722,锁紧弹簧722的一端与锁紧槽底部抵触、另一端与限位块相抵触,锁紧弹簧722提供的弹力用于推动锁杆720朝向清洁区运动,限位块上固定有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锁紧凸起721,锁紧盖上设置有用于为锁紧凸起721的运动提供避让的避让通孔。

更为完善的,锁紧装置70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立架10并且位于锁紧外壳710边侧的旋转杆730,旋转杆730包括锁紧轴731,锁紧轴731转动设置于立架10上并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锁紧轴731上固定设置有呈Z形结构的翻转杆,翻转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734,翻转杆包括避让状态、限位状态并且翻转杆能在避让状态与限位状态之间切换,复位弹簧734提供的弹力用于驱动翻转杆由避让状态向限位状态之间切换;

翻转杆处于限位状态时,翻转杆对锁紧凸起721提供限位并限制锁杆720朝向锁紧槽内收缩;

翻转杆处于避让状态时,翻转杆撤销对锁紧凸起721的限位。

如图10所示,翻转杆包括中间杆、挡杆732、触发杆733,中间杆的上端部垂直连接有挡杆732,中间杆的下端部垂直连接有触发杆733,挡杆732的延伸方向与触发杆733的延伸方向相反,翻转杆与锁紧轴731的连接位置位于中间杆与触发杆733连接处,触发杆733朝向清洁区的一端设置有触发斜面733a,触发杆733的底面为参照面A,触发斜面733a与参照面A之间的间隔由清洁区中心指向旋转杆730的方向逐步增大。当设置于第一清洁装置30上的触发块与设置于触发杆733上的触发斜面733a相抵触时,触发块将会对触发斜面733a施加作用力并且该作用力会推动翻转杆由限位状态向避让状态切换。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了清洁距离来调控锁紧装置70的状态切换,该种调控的优点在于,在对物件的清洁、消毒过程中,影响物件表面清洁是否妥善的主要因素,就是清洁带对物件表面清洁的距离,本发明中的第一清洁装置30上的清洁带旋转一周,会对锁紧装置70进行一次触发,该种调控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物件表面进行更为有效的清洁、消毒,避免因为清洁距离过短,达不到清洁、消毒的效果。

更为优化的,挡杆732背离清洁区的一端面设置有推动斜面732a,挡杆732的上端面为参照面B,推动斜面732a与参照面B之间的间隔由清洁区中心指向旋转杆730的方向逐步减小;锁紧凸起721上朝向清洁区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斜面721a,锁紧斜面721a与推动斜面732a相匹配。其意义在于,触发块撤销对触发杆733的作用力时,锁紧弹簧722对锁紧凸起721施加的作用力,会使得设置于锁紧凸起721上的锁紧斜面721a与推动斜面732a相匹配,并使得旋转杆730发生小角度偏转,从而实现翻转杆快速的由避让状态向限位状态进行切换并实现复位。

如图7、9所示,立架10上设置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为翻转杆在限位状态向避让状态切换时提供避让。

更为优化的,避让缺口内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理电机370电连接,翻转杆由限位状态向避让状态切换时,翻转杆上的触发杆733触发第一行程开关,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理电机370接收第一行程开关的信号并使得清洁丝杆360反向转动,驱动活动架310远离清洁区,并使得活动架310由清洁状态向待清洁状态切换。其意义在于,其一,可以适应更多型号的物件清洁,其二,避免对托板20的运动产生干涉。

为了更好的配合锁紧装置70并提高对物件的清洁、消毒效果,如图8所示,托板20包括开口向下设置的上托板220,上托板220内滑动匹配有下托板210,下托板210与上托板220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250,升降机构连接于下托板210的底部。

更为具体的,上托板220上端面临近锁紧装置70的边角处设置有向上延伸布置的上拨杆230,上托板220下端部临近锁紧装置70的边角处设置有向下延伸布置的下拨杆240,上拨杆230临近锁紧装置70的一端面设置有上拨动斜面230a,上拨杆230背离锁紧装置70的一端面为基面A,上拨动斜面230a与基面A之间的间隔沿竖直方向由下而上逐步减小,下拨杆240临近锁紧装置70的一端面设置有下拨动斜面240a,下拨杆240背离锁紧装置70的一端面为基面B,下拨动斜面240a与基面B之间的间隔沿竖直方向由下而上逐步增加;

上拨动斜面230a能够向锁杆720施加作用力并推动锁杆720克服锁紧弹簧722弹力向锁紧槽内收缩;

下拨动斜面240a能够向锁杆720施加作用力并推动锁杆720克服锁紧弹簧722弹力向锁紧槽内收缩。

更为优化的,锁杆720的悬置端部设置有与上拨动斜面230a或下拨动斜面240a相匹配的滚轮;通过设置滚轮可以降低摩擦,并且降低阻力。

托板20向锁紧装置70传递作用力的过程在于,初始状态下,锁紧装置70处于锁紧状态,通过升降机构向托板20传递向上的作用力,设置于上拨杆230上的上拨动斜面230a与设置于锁杆720悬置端的滚轮相抵触,锁杆720向上托板220传递的作用力使得缓冲弹簧250发生收缩,并使得缓冲弹簧250处于蓄能状态,启动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理电机370,从而使得位于两个第一清洁装置30之间的清洁区发生收窄,直至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洁基面与箱体表面接触;启动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理电机370,并使得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洁带发生位移,当设置于第一清洁装置30的触发块与锁紧装置70接触时,触发块将触发锁紧装置70由锁紧状态向松开状态切换,与此同时,缓冲弹簧250释放弹性势能,上托板220在缓冲弹簧250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使得设置于上拨杆230上的上拨动斜面230a推动锁杆720沿着锁紧槽向内收缩,与此同时,设置于避让缺口内的第一行程开关受到锁紧装置70上旋转杆730的触发,并使得第一行程开关向第一清洁装置的清理电机370发送信号,在清理电机370的驱动下,促使驱动活动架310远离清洁区,使得活动架310由清洁状态向待清洁状态切换;升降机构向托板20提供向上的推力并使得放置于托板20上的物件位于翻转装置60的夹持区内,由翻转装置60对物件进行绕水平方向旋转90°的翻转,再由升降机构控制托板20向下运动,并使得物件由翻转装置60进入至清洁区内;进入至清洁区内的托板20与锁紧装置70接触,设置于托板20下端部的下拨杆240上的下拨动斜面240a与锁杆720相抵触,此时,上托板220与下托板210之间的距离增大,缓冲弹簧250处于蓄能状态;

启动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理电机370,使得清洁区逐步收窄,直至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洁面与箱体的表面接触,并启动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洁电机并驱动第一清洁装置30的清洁带运行,当设置于第一清洁装置30上的触发块与锁紧装置70接触,并促使锁紧装置70由锁紧状态向松开状态切换时,第一清洁装置30的活动架310由清洁状态向待清洁状态切换,与此同时,缓冲弹簧250释放弹性势能,并使得设置于下拨杆240上的下拨动斜面240a推动锁杆720沿着锁紧槽向内收缩;

升降机构向托板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并使得托板以及放置于托板上的物件移动至翻转装置60内,由翻转装置进行绕竖直方向旋转90°的翻转,翻转后的物件放置于托板上,再由升降机构控制托板向下运动至清洁区,对物件的表面再次进行清洁、消除处理,清洁、消毒处理后,设置于第一清洁装置30上的触发块将触发锁紧装置70,并使得锁紧装置70由锁紧状态向松开状态切换,缓冲弹簧250释放弹性势能,并由设置于下拨杆240上的下拨动斜面240a推动锁杆720沿着锁紧槽向内收缩;

完成六面清洁、消毒操作的物件由托板20运送至立架10的空腔内,可由立架10上的进出料口将物件取出。

更为优化的,锁杆720上设置有第二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与第一清洁装置30上的清理电机370电连接,上拨杆230或下拨杆240与锁杆720相抵触时,上拨杆230或下拨杆240触发第二行程开关,第一清洁装置的清理电机370接收第二行程开关的信号并使得清洁丝杆360正向转动,驱动活动架310靠近清洁区运动,并使得活动架310由待清洁状态向清洁状态切换。其意义在于,通过第二行程开关的控制作用,可以使得托板运送物件至清洁区内时,第一清洁装置可以自动的向物件靠近。

更为优化的,引导板311上设置有第三行程开关,第三行程开关安装于滑动架320与活动架310之间的中间区域,第三行程开关与清理电机370电连接,滑动架320朝向活动架310运动时,滑动架320接触第三行程开关,清理电机370接收第三行程开关的信号并停止运行。由第三行程开关控制活动架310朝向清洁区的运动行程,避免清洁基面与箱体表面之间的压力过大,造成箱体或者设备的损坏。

在本发明中,在对箱体的表面进行清洁时,当第一清洁装置30完成清洁后,可以手动的控制第二清洁装置50以及第三清洁装置40的清理电机370运行,并使得第二清洁装置50与第三清洁装置40之间的间隔收窄,从而对物件的两个相对端面再次清洁,从而提高清洁、消毒的频次。

更为优化的,如图1、2、3所示,立架10的空腔内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倾斜板120,倾斜板120的一端与立架10的空腔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立架10的壁部连接,倾斜板120与立架10的壁部之间的间隔沿竖直方向由下而上逐步减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5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