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全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全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拓展屏、折叠屏和平板设备的广泛应用,用户对大屏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多,而针对大屏的新功能也将成为主流,例如应用内分屏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同一个应用的多个操作页面或窗口在设备屏幕的整个显示界面中显示。然而在应用内分屏下,应用需要进行特殊适配才能支持某一个窗口的全屏显示,例如在此类场景下对视频播放窗口进行全屏显示以实现视频全屏播放的功能,

相关技术中,依赖三方应用主动适配来实现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然而随着三方应用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强以及不可控的适配周期等原因该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全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不再依赖于三方应用主动适配,在三方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时,仍然能够实现应用窗口的全屏显示。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屏显示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所述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响应于所述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所述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所述目标配置数据,控制所述目标窗口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拦截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包括:接收所述目标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响应于所述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为所述应用内分屏状态对应的多窗口模式,将全屏显示模式写入应答消息中;发送所述应答消息至所述目标应用,以实现拦截所述目标应用对所述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配置数据,控制所述目标窗口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包括:根据所述目标配置数据,调整所述目标窗口的大小,以使所述目标窗口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之前,还包括:发送定时广播至云端,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根据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所述目标应用需要更新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至所述云端,以获取所述云端配置数据;将所述云端配置数据存储为更新后的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并将更新后的所述本地配置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本地配置数据,包括:检测所述本地配置数据是否存在;响应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不存在,确定需要更新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存在,判断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是否相同;响应于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相同,确定不需要更新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不相同,确定需要更新所述本地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定时广播至云端,包括:接收开机广播,以判断终端是否开机完成;响应于所述终端开机完成,发送所述定时广播至所述云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全屏显示方法还包括:监听所述终端的网络状态;响应于所述终端的网络状态为连通状态,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完成至少一次所述定时广播的发送过程,重新发送所述定时广播。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全屏显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所述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拦截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所述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所述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所述目标配置数据,控制所述目标窗口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拦截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接收所述目标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响应于所述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为所述应用内分屏状态对应的多窗口模式,将全屏显示模式写入应答消息中;发送所述应答消息至所述目标应用,以实现拦截所述目标应用对所述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目标配置数据,调整所述目标窗口的大小,以使所述目标窗口在所述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全屏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发送定时广播至云端,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本地配置数据;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所述目标应用需要更新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至所述云端,以获取所述云端配置数据;存储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所述云端配置数据存储为更新后的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并将更新后的所述本地配置数据作为所述目标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检测所述本地配置数据是否存在;响应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不存在,确定需要更新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存在,判断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是否相同;响应于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相同,确定不需要更新所述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所述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所述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不相同,确定需要更新所述本地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接收开机广播,以判断终端是否开机完成;响应于所述终端开机完成,发送所述定时广播至所述云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监听所述终端的网络状态;响应于所述终端的网络状态为连通状态,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完成至少一次所述定时广播的发送过程,重新发送所述定时广播。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所述的全屏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全屏显示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全屏显示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响应于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本公开通过获取应用的目标配置数据来控制应用的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不再依赖于应用主动适配,在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时,仍然能够实现应用窗口的全屏显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方法中更新本地配置数据的整体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全屏显示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可应用于能够横屏的大屏移动终端,例如折叠屏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中实现三方应用在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功能。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可以为影音娱乐类的三方应用程序,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响应于目标应用在终端设备的桌面启动,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该目标配置数据可用于配置全屏显示,具体可用于配置目标应用在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功能,具体可为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

其中,如图2所示,应用内分屏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应用的多个窗口或显示页面(如图2中的窗口1和窗口2)同时在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或屏幕上显示,图2所示为视频应用在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窗口显示,在窗口1中可以显示视频栏以供用户选择待播放的视频,用户从视频栏中选中视频后,将该视频在窗口2中的视频播放区进行播放。

再例如,在文章答题应用中,可以基于应用内分屏技术在屏幕的左侧窗口显示文章,在右侧窗口显示题目,两个窗口作为两个操作页面可同时被操作,避免来回切换页面,为用户提供便利。

S102,响应于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

实际中,在安卓原生系统中针对于大屏设备设计的应用内分屏技术需要三方应用来进行主动适配全屏显示,如视频播放应用的全屏播放功能,如果该应用不适配,则用户无法体验该功能,例如若目标应用本身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那么当用户对图2中视频播放区内的全屏播放按钮进行操作时,目标应用在感知到自身处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后将无法响应全屏显示,系统将会给出“不支持全屏播放”的提示。且由于三方应用成千上万,难以推动所有应用来适配该功能,并且三方应用适配周期较长,难以满足手机厂商跟随项目机型发版的目的。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设计一套适配方案,基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帮助三方应用来适配应用内分屏下的全屏显示。

本公开实施例需要判断目标应用是否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若不适配,则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即避免目标应用知悉“自身当前处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这一信息。

S103,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响应于用户对显示界面中的一个窗口的全屏显示操作,且检测到自身当前未处于应用内分屏下的窗口显示模式,将该窗口确定为目标窗口,并向系统发送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的情况下,根据获取到的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进行全屏显示。从而解决在目标应用不适配应用内分屏下的全屏显示时,系统可以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方法帮助目标应用进行适配,以实现应用内分屏下的全屏显示功能。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屏显示方法,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响应于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使得目标应用即使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情况下,仍然能够响应于用户操作,发起全屏显示指令,使得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全屏显示指令后能够基于目标配置数据来控制目标应用的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该方法不再依赖于应用主动适配,在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下的全屏显示时,仍然能够实现应用窗口的全屏显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102中“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目标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获取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应用通过向终端设备中的全屏显示装置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获取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

S302,响应于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为应用内分屏状态对应的多窗口模式,将全屏显示模式写入应答消息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目标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的情况下,判断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是否为应用内分屏状态对应的窗口显示模式,如多窗口(MulitiWindow)模式,若是,则将全屏显示(Full Screen)模式写入应答消息中。其中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可从目标应用对应的窗口属性信息中获取。

S303,发送应答消息至目标应用,以实现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

将应答消息发送至目标应用以告知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为全屏显示模式,从而解除目标应用在应用内分屏状态下对全屏显示的限制,以此达到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的目的。

此外,若目标应用当前未处于应用内分屏状态,其窗口显示模式为除了多窗口模式之外的其他窗口显示模式,则将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写入应答消息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03中“根据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根据目标配置数据,调整目标窗口的大小,以使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方法在步骤S101中“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之前,还包括本地配置数据更新的过程,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401,发送定时广播至云端,以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云端的服务器完成应用对应的本地配置数据的更新,通过云控配置方式,对本身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的应用,利用终端设备进行系统适配。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实时接收终端的开机广播,以判断终端是否开机完成,响应于终端开机完成,发送定时广播至云端,以告知云端的服务器发送目标应用对应的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其中,接收的开机广播包括在初次使用终端设备、进行首次开机时的开机引导广播(即新机的开机引导广播)和日常开机时的开机广播(BootComplete广播)。

此外,定时广播的发送需要连通网络实现,需要监听终端的网络状态;响应于终端的网络状态为连通状态,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完成至少一次定时广播的发送过程,则重新发送定时广播。例如在网络发生变化后要检查一天内是否完成了一次定时广播的发送。

S402,根据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目标应用对应的本地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检测目标应用对应的本地配置数据是否存在,响应于本地配置数据不存在,则确定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本地配置数据存在,则判断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是否相同;响应于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相同,则确定不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不相同,则确定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

S403,响应于目标应用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至云端,以获取云端配置数据。

在目标应用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的情况下,向云端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云端配置数据。

S404,将云端配置数据存储为更新后的本地配置数据,并将更新后的本地配置数据作为目标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云端下发的云端配置数据后,将目标应用对应的云端配置数据存储在预设目录下,作为更新后的本地配置数据,在需要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时,在该预设目录下获取更新后的本地配置数据。

此外,在将云端配置数据存储在本地的预设目录下之后,还需要将这些配置数据进行生效,以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应用的目标窗口全屏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终端设备的屏幕亮灭来选择在灭屏状态时对配置数据进行生效,例如在每日四点检测屏幕亮灭,若此时为亮屏状态则到下一日的四点重新检测,若此时为灭屏状态,则对配置数据进行生效。

为清楚的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方法,现结合图5-图6进行详细描述,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S501,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

S502,判断目标应用是否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若是,则结束流程,若否,则执行步骤S503。

S503,接收目标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获取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

S504,判断目标应用当前的窗口显示模式是否为应用内分屏状态对应的多窗口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S505,若否,则执行步骤S506。

S505,将全屏显示模式写入应答消息中。执行步骤S507。

S506,将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写入应答消息中。执行步骤S507。

S507,发送应答消息至所述目标应用。

S508,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目标配置数据,调整目标窗口的大小,以使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方法中更新本地配置数据的整体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终端设备(如新机)的首次开机以及日常常规开机时接收开机广播,以判断终端是否开机完成,在终端开机完成后向云端发送定时广播,以及在监听到终端的网络状态处于连通状态,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完成至少一次定时广播的发送过程时,重新向云端发送定时广播,云端接收到定时广播后返回目标应用对应的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终端判断本地配置数据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判断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是否相同,若不同或不存在则定时向云端发送第二请求以获取云端配置数据,若相同,则不进行本地配置数据的更新,终端接收到云端配置数据后,将云端配置数据存储在预设目录下,并在设定的生效时间检测终端屏幕的亮灭,若为灭屏状态,则生效配置数据,若为亮屏状态,等待下一个生效时间重新检测终端屏幕亮灭。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全屏显示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装置700,包括:获取模块701、拦截模块702和控制模块703。

获取模块701,被配置为执行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

拦截模块702,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

控制模块703,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拦截模块702还被配置为执行:接收目标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获取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响应于目标应用当前所处的窗口显示模式为应用内分屏状态对应的多窗口模式,将全屏显示模式写入应答消息中;发送应答消息至目标应用,以实现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703,还被配置为执行:根据目标配置数据,调整目标窗口的大小,以使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700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发送定时广播至云端,以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执行根据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目标应用对应的本地配置数据;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响应于目标应用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至云端,以获取云端配置数据;存储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将云端配置数据存储为更新后的本地配置数据,并将更新后的本地配置数据作为目标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检测本地配置数据是否存在;响应于本地配置数据不存在,确定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本地配置数据存在,判断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是否相同;响应于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相同,确定不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响应于云端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与本地配置数据的版本信息不相同,确定需要更新本地配置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接收开机广播,以判断终端是否开机完成;响应于终端开机完成,发送定时广播至云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执行:监听终端的网络状态;响应于终端的网络状态为连通状态,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完成至少一次定时广播的发送过程,重新发送定时广播。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屏显示装置,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响应于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使得目标应用即使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情况下,仍然能够响应于用户操作,发起全屏显示指令,使得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全屏显示指令后能够基于目标配置数据来控制目标应用的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该装置不再依赖于应用主动适配,在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下的全屏显示时,仍然能够实现应用窗口的全屏显示。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如图8所示,上述终端设备800包括:上述全屏显示装置700。

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响应于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使得目标应用即使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情况下,仍然能够响应于用户操作,发起全屏显示指令,使得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全屏显示指令后能够基于目标配置数据来控制目标应用的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该终端设备不再依赖于应用主动适配,在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下的全屏显示时,仍然能够实现应用窗口的全屏显示。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9所示,上述电子设备900包括:

存储器901及处理器902,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901和处理器902)的总线903,存储器90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902执行程序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方法。

总线9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900典型地包括多种电子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9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901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04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905。电子设备9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906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9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9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903相连。存储器9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07的程序/实用工具908,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901中,这样的程序模块9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907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9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09(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910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1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9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1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9所示,网络适配器913通过总线903与电子设备9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9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1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屏显示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获取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配置数据,目标配置数据用于配置全屏显示;响应于目标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应用内分屏状态表征为应用的不同窗口共同在显示界面上显示,不同窗口中包括目标窗口;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窗口的全屏显示指令,根据目标配置数据,控制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拦截目标应用对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窗口显示模式的感知,使得目标应用即使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状态下的全屏显示情况下,仍然能够响应于用户操作,发起全屏显示指令,使得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全屏显示指令后能够基于目标配置数据来控制目标应用的目标窗口在显示界面上全屏显示,该电子装置不再依赖于应用主动适配,在应用不适配于应用内分屏下的全屏显示时,仍然能够实现应用窗口的全屏显示。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前的全屏显示方法。可选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分类

0612011657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