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40:06


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各种污水、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有害物质的事故性排放及各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长期积累等。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变化,微生物生产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最终会被人们间接吸收,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次污染,通过饮用水或土壤—植物系统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危及人类健康。

目前,现有的土壤修复方式是使用液体改良药液对土壤进行修复,当对釜体内土壤的表面喷洒该改良药液,这样由于改良药液要与土壤进行长时间的搅拌,才能将改良药液与土壤混合均匀,这个过程不仅耗时长,而且会出现表层土壤改良药液喷洒过多,底层土壤改良药液过少的现象,这样不得不通过加大改良药液喷洒量来解决,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改良药液的种类通常为多种,单独喷洒增加土壤修复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的土壤修复方式其耗时长、效果差,并且喷洒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土壤修复转轴、土壤修复箱、导流罩、药液混合箱和混液筒,所述土壤修复箱上端设有土壤修复添加口,土壤修复箱内部架设有土壤修复转轴,土壤修复转轴内部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土壤修复转轴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修复喷液孔,修复喷液孔与导流通道连通,土壤修复转轴侧壁上焊接有若干土壤破碎齿,土壤破碎齿与修复喷液孔相间隔分布;所述土壤修复箱底侧连接有土壤修复排出斗;所述土壤修复转轴一端穿出土壤修复箱连接从动轮,所述土壤修复转轴另一端通过导液管与药液混合箱内的搅拌腔连通,所述药液混合箱安装在土壤修复箱的上侧,药液混合箱内架设有混液筒,混液筒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所述混液筒外壁上焊接有若干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出液孔相间隔分布,混液筒内壁上焊接有若干混合叶片,混液筒前端连接混液输送管,混液输送管穿出药液混合箱连接进液盘,所述混液筒后端连接驱动轴,驱动轴连接第二电机。

其中,所述土壤修复转轴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平行等间距分布在土壤修复箱内。

其中,所述从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驱动轮,驱动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转轴上,第一电机安装在土壤修复箱侧壁上。

其中,所述驱动轮、传动皮带和从动轮均安装在土壤修复箱外侧的传动箱内。

其中,所述导液管一端设有进液端口,进液端口与搅拌腔连通,导液管另一端设有出液端口,出液端口与导流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进液盘转动设置在导流罩内,导流罩外侧连通有第一注液管、第二注液管和第三注液管。

其中,所述驱动轴和混液输送管均与药液混合箱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方案提供的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多种药液的输入;其中药液混合箱安装在土壤修复箱的上侧,药液混合箱内架设有混液筒,混液筒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混液筒外壁上焊接有若干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与出液孔相间隔分布;所述混液筒内壁上焊接有若干混合叶片,混液筒前端连接混液输送管,混液输送管穿出药液混合箱连接进液盘,进液盘转动设置在导流罩内,导流罩外侧连通有第一注液管、第二注液管和第三注液管,分别用于不同种类修复药液的添加;导流罩内部通过混液输送管与混液筒内部连通,方便多种药液的输入;混液筒后端连接驱动轴,驱动轴连接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启动后带动驱动轴旋转,驱动轴带动混液筒、混液输送管和进液盘旋转,混液筒内的药液在混合叶片的搅拌下初步混合,然后由若干出液孔流入到搅拌腔内,在搅拌叶片的搅拌下再次进行混合,混合充分的土壤修复药液由导液管进入导流通道并由修复喷液孔喷出,对土壤进行修复,方便快捷;也方便土壤修复药液的导流及输出,土壤修复药剂由若干修复喷液孔喷出,与粉碎后的土壤充分混合,提高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和质量,修复后的土壤从土壤修复排出斗排出,有利于实现土壤的连续性的高效修复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混液筒22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导液管12的结构示意图;

1、第一电机;2、传动箱;3、驱动轮;4、传动皮带;5、从动轮;6、导流通道;7、土壤破碎齿;8、土壤修复转轴;9、土壤修复添加口;10、土壤修复箱;11、土壤修复排出斗;12、导液管;13、进液盘;14、第一注液管;15、第二注液管;16、导流罩;17、第三注液管;18、混液输送管;19、药液混合箱;20、搅拌叶片;21、搅拌腔;22、混液筒;23、出液孔;24、第二电机;25、驱动轴;26、密封圈;27、混合叶片;28、进液端口;29、出液端口;30、修复喷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即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其包括土壤修复转轴8、土壤修复箱10、导流罩16、药液混合箱19和混液筒22,所述土壤修复箱10上端设有土壤修复添加口9,土壤修复箱10内部架设有土壤修复转轴8,土壤修复转轴8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平行等间距分布在土壤修复箱10内,土壤修复转轴8内部设有导流通道6,土壤修复转轴8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修复喷液孔30,修复喷液孔30与导流通道6连通,土壤修复转轴8侧壁上焊接有若干土壤破碎齿7,土壤破碎齿7与修复喷液孔30相间隔分布;所述土壤修复箱10底侧连接有土壤修复排出斗11。

所述土壤修复转轴8一端穿出土壤修复箱10连接从动轮5,从动轮5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4,从动轮5通过传动皮带4连接驱动轮3,驱动轮3安装在第一电机1的转轴上,第一电机1安装在土壤修复箱10侧壁上,所述驱动轮3、传动皮带4和从动轮5均安装在土壤修复箱10外侧的传动箱2内,当第一电机1通过转轴带动驱动轮3旋转时,驱动轮3通过传动皮带4带动从动轮5和土壤修复转轴8旋转,土壤修复转轴8上的土壤破碎齿7将土壤修复添加口9加入的土壤破碎,与此同时,导流通道6内的土壤修复药剂由若干修复喷液孔30喷出,与粉碎后的土壤充分混合,提高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和质量,修复后的土壤从土壤修复排出斗11排出,有利于实现土壤的连续性的高效修复操作。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土壤修复转轴8另一端通过导液管12与药液混合箱19内的搅拌腔21连通,所述导液管12一端设有进液端口28,进液端口28与搅拌腔21连通,导液管12另一端设有出液端口29,出液端口29与导流通道6连通,搅拌腔21内的土壤修复液通过导液管12流入到导流通道6内,方便土壤修复药液的导流及输出。

所述药液混合箱19安装在土壤修复箱10的上侧,药液混合箱19内架设有混液筒22,混液筒22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23,混液筒22外壁上焊接有若干搅拌叶片20,搅拌叶片20与出液孔23相间隔分布;所述混液筒22内壁上焊接有若干混合叶片27,混液筒22前端连接混液输送管18,混液输送管18穿出药液混合箱19连接进液盘13,进液盘13转动设置在导流罩16内,导流罩16外侧连通有第一注液管14、第二注液管15和第三注液管17,分别用于不同种类修复药液的添加;所述导流罩16内部通过混液输送管18与混液筒22内部连通,这样可方便多种药液的输入。

所述混液筒22后端连接驱动轴25,驱动轴25连接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启动后带动驱动轴25旋转,驱动轴25带动混液筒22、混液输送管18和进液盘13旋转,混液筒22内的药液在混合叶片27的搅拌下初步混合,然后由若干出液孔23流入到搅拌腔21内,在搅拌叶片20的搅拌下再次进行混合,混合充分的土壤修复药液由导液管12进入导流通道6并由修复喷液孔30喷出,对土壤进行修复,方便快捷。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轴25和混液输送管18均与药液混合箱19之间设有密封圈26,提高了药液混合箱19的密封性能,避免搅拌腔21内药液渗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分类

0612011225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