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工装夹具和检测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6:57


工装夹具和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制冰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商家推出了一种包括制冰管和制冰柱的制冰蒸发器。在对新型的制冰蒸发器进行品质检查时发现,现有的工装夹具无法对制冰蒸发器进行很好的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装夹具,旨在提高对制冰蒸发器的定位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工装夹具,用于制冰蒸发器的固定,所述工装夹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供制冰蒸发器安装的安装位;

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若干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制冰蒸发器的温度;

信号输出装置,信号输出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被配置输出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制冰蒸发器包括:

制冰管,所述制冰管具有供流体进入的流体进口和供流体流出的流体出口,以及开设在管壁上的安装口;

制冰柱,制冰柱的连接端具有敞口,制冰柱的换热端封闭设置,连接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以使敞口与制冰管连通;

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安装于所述制冰管内以分隔制冰管的流道,所述隔离片自制冰柱的连接端向换热端延伸,隔离片靠近换热端的一端具有过流缺口以供流体通过。

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制冰管或者制冰柱抵接。

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制冰管的换热端设置,检测温度时,温度传感器与换热端抵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顶盖上对应所述导向柱开设有导向孔。

可选地,所述导向孔贯穿所述顶盖。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制冰蒸发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制冰蒸发器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制冰蒸发器包括制冰管和与所述制冰管连通的制冰柱,所述制冰管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工装夹具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限位定位后的制冰蒸发器。

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温部凸出于所述顶盖面向底座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顶盖面向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以供制冰蒸发器的制冰柱的顶部安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定位槽的内。

可选地,所述信号输出装置包括显示屏、显示灯、扬声器和振动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可选地,所述工装夹具还包括高温流体发生装置,所述高温流体发生装置的出口与制冰蒸发器的流体进口连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工装夹具,用于制冰蒸发器的固定,所述工装夹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供制冰蒸发器安装的安装位;

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若干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制冰蒸发器的温度;

信号输出装置,信号输出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被配置输出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底座和顶盖的设置,可以将制冰蒸发器相对的固定,并且通过在顶盖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可对制冰蒸发器进行温度检测,当从流体进口注入高温流体时,高温流体将沿着制冰蒸发器的流道流动,如果隔离片与制冰管和制冰柱的焊接不良,或者制冰柱和制冰管的焊接不良等,将导致制冰柱之间的温度差较大,从而检测出不合格的制冰蒸发器;相较于现有的,将制冰蒸发器的制冰管和制冰柱切开检测的方式,避免损坏制冰蒸发器,有利于提高制冰蒸发器的检测效率的同时有利于大幅降低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制冰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制冰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制冰蒸发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制冰蒸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制冰蒸发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制冰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工装夹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制冰蒸发器安装至工作夹具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制冰蒸发器安装至工作夹具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工装夹具,主要应用于制冰蒸发器的检测装置中,以将制冰蒸发器定位,为实现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提供工装,降低制冰蒸发器的损耗。其中,制冰蒸发器的检测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制冰蒸发器内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焊接情况,如果隔离片2与制冰管1或制冰柱3的焊接不良,将在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内侧壁之间,或者隔离片2与制冰柱3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漏冷媒的间隙。当冷媒通过制冰蒸发器时,冷媒将从间隙穿过,从而使得冷媒不经过制冰柱3的换热端32,如此,漏掉的冷媒不能将冷能传递至对应的制冰柱3,使得冷媒的利用率降低的同时,降低了制冰柱3的制冰效率。检测方法在于,向制冰蒸发器内关注高温流体,如高温气体、高温水、高温油等等,然后利用温度传感器210或其它方式,获取制冰柱3换热端32(也可以是制冰柱3的其它位置)的温度,再比较所有制冰柱3的换热端32(也可以是制冰柱3的其它位置)的温度,其中某一制冰柱3的检测温度低于其它制冰柱3的温度较多时,或者,靠近流体进口12的制冰柱3的温度低于靠近流体出口13的制冰柱3的温度较多时,可以判断对应的隔离片2焊接不良,将出现漏冷媒的现象。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考虑由于温度传感器210的检测误差所带来的影响。

以下将主要描述工装夹具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1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工装夹具用于制冰蒸发器的固定,所述工装夹具包括:

底座100,所述底座100上具有供制冰蒸发器安装的安装位;

顶盖200,所述顶盖200上设置有若干的温度传感器210,温度传感器210被配置为检测制冰蒸发器的温度;

信号输出装置,信号输出装置与温度传感器210电连接,被配置输出温度传感器210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工装夹具用于将制冰蒸发器固定,底座1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下面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底座100包括底板,安装位用于固定制冰蒸发器,其形式可以有很多,如槽、孔或者平面等等,以安装槽120为例。制冰蒸发器可以在安装槽120内移动,以使得检测位置与顶盖200上的温度传感器210对应,从而保证检测位置的准确度。安装位与制冰蒸发器的安装位置的形状适配,例如,制冰蒸发器的底部呈平面设置,安装位的顶部呈平面设置等等。使得制冰蒸发器可以被大面积的稳定支撑。

安装槽120沿基板110的长度方向贯穿基板110,使得制冰蒸发器便于插入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制冰蒸发器的安装稳定性,安装槽120的两侧壁向内倾斜设置,使得安装槽120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限定制冰蒸发器在工装夹具上的位置,以便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所述制冰蒸发器包括制冰管1和与所述制冰管1连通的制冰柱3,所述制冰管1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0内;所述工装夹具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限位定位后的制冰蒸发器。其中,限位件可以为止挡件,当制冰蒸发器安装到安装槽120中合适的位置(温度传感器210与制冰柱3的换热端32抵接)后,限位件封堵安装槽120的两端,并且与制冰蒸发器抵接,以防止制冰蒸发器在安装槽120中移动。限位件还可以为压紧件,限位件设置在制冰管1的顶部,并与基板110固定连接,使得限位件对制冰管1施加一定的向下的压力,使得制冰管1不能在安装槽120中移动,使得制冰蒸发器的安装稳定性更好。

顶盖200,顶盖2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能为温度传感器210提供安装的位置,并可以与底座100对应设置的即可,如,呈板状设置。顶盖200上开设有若干的安装孔,温度传感器210安装于安装孔内。温度传感器210包括感温部211和与感温部211连接的引线212,感温部211和位于安装孔中的引线212均与顶盖200固定连接,避免外部引线212的移动影响感温部211的工作。安装孔的排布形式有多种,以与制冰蒸发器的制冰柱3的排布为参考。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工装夹具的适应性,以可以夹持不同形状和型号的制冰蒸发器,安装孔的数量和排布形式可以有多种,以排列呈矩阵为例。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工装夹具可以同时夹持多个制冰蒸发器。值得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210的形式有多种,可以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10,也可以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210,如红外检测。

信号输出装置,信号输出装置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具体地,所述信号输出装置包括显示屏、显示灯、扬声器和振动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如,通过光的形式,可以为显示灯,亮灯表示焊接良好,不亮灯表示焊接不良;或者,亮红灯表示焊接不良,亮绿灯表示焊接良好等。通过声音的形式,可以为扬声器,扬声器直接播报温度或者检测结果。也可以通过显示的形式,显示屏上直观的显示出各个制冰管1的位置和温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底座100和顶盖200的设置,可以将制冰蒸发器相对的固定,并且通过在顶盖200上设置温度传感器210,以可对制冰蒸发器进行温度检测,当从流体进口12注入高温流体时,高温流体将沿着制冰蒸发器的流道流动,如果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焊接不良,或者制冰柱3和制冰管1的焊接不良等,将导致制冰柱3之间的温度差较大,从而检测出不合格的制冰蒸发器;相较于现有的,将制冰蒸发器的制冰管1和制冰柱3切开检测的方式,避免损坏制冰蒸发器,有利于提高制冰蒸发器的检测效率的同时有利于大幅降低检测成本。

为了更好的体现制冰蒸发器与工装夹具的配合,下面先对制冰蒸发器的结构进行介绍。制冰蒸发器包括:

制冰管1,所述制冰管1具有供流体进入的流体进口12和供流体流出的流体出口13,以及开设在管壁上的安装口16;

制冰柱3,制冰柱3的连接端31具有敞口,制冰柱3的换热端32封闭设置,连接端31安装于所述安装口16,以使敞口与制冰管1连通;

隔离片2,所述隔离片2安装于所述制冰管1内以分隔制冰管1的流道,所述隔离片2自制冰柱3的连接端31向换热端32延伸,隔离片2靠近换热端32的一端具有过流缺口21以供流体通过,围成过流缺口21的隔离片2的相邻侧边弧形过渡连接。

所述制冰管1呈U形设置,所述制冰柱3沿所述制冰管1排布;和/或,所述制冰蒸发器还包括紧固环,所述紧固环对应所述连接端与安装口的连接处设置,以紧固连接端和制冰管。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冷媒从流体进口12进入到制冰管1当中,沿着制冰管1内部的空腔流动,从另一端的流体出口13流出形成冷媒的冷却循环;通过在制冰管1的内部设置隔离片2,将制冰管1的内部阻隔成独立的区域,隔离片2上设置用于导通冷媒的空隙4,冷媒从空隙4当中流过,减缓了冷媒的流速,冷媒形成小股流量流过空隙4,冷媒能与隔离片2和制冰管1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增加了冷媒与制冰管1之间的热交换时间,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并通过在制冰管1的上部设置若干制冰柱3,制冰柱3能增加制冰管1与外部环境的换热面积,冷量能沿着制冰柱3向制冰管1传导,增加蒸发器的交换效率,制冰时,制冰柱3附近温度较低,液体在制冰柱3之间冷却形成块状的冰块。

制冰柱3的位置与隔离片2的位置相对应,隔离片2向制冰柱3内部延伸至换热端32底部将制冰柱3分隔。空隙4设置在隔离片2上靠近制冰柱3的换热端32的位置。

制冰柱3与制冰管1相互导通,隔离片2将制冰柱3分隔为靠近流体进口12端和流体出口13端的两个温区,用于导通冷媒的空隙4设置在远离制冰管1的区域,在制冰管1和制冰柱3之间形成曲折的冷媒道,进一步增加了冷媒流经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距离,从而增加冷媒的换热时间,使得冷媒与蒸发器的充分换热。

冷媒流动时,受隔离片2的阻隔,冷媒从制冰管1流向制冰柱3,再从隔离片2靠近换热端32上的空隙4流出,流向另一侧,依次流过多个制冰柱3后,最后从流体出口13流出,完成热交换;使得冷媒与制冰柱3内壁充分接触,进一步增加了冷媒的换热效率和面积。

换热端32的内部为圆弧形,空隙4包括隔离片2与换热端32底部的间隙。隔离片2靠近间隙的一端设置有缺口21,缺口21与间隙连通,缺口21用于使冷媒流动更加顺畅,缺口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隔离片2的弹性挡片22,弹性挡片22外侧为与换热端32相配合的圆弧形。

隔离片2从制冰柱3的连接端31插入,与换热端32的圆滑内壁端面存在间隙,该间隙即为用于流通冷媒的空隙4,隔离片2通过靠近隔离端的定位挡片23进行限位,定位挡片23卡接在制冰柱3的连接端31的外侧,用于限制隔离片2插入制冰柱3的深度,使得隔离片2与制冰柱3之间存在大小适当的空隙4,使得制冰柱3内部的冷媒流通更加顺畅。换热端32的内部为圆弧形,其内壁表面光滑,当冷媒从下端的制冰管1流至换热端32处的空隙4时,冷媒冲击在换热端32的圆弧形内部上,内壁对冷媒产生向隔离片2另一侧的反作用力,对冷媒进行导流,同时与空隙4相连的缺口21能增加空隙4的面积,使得冷媒在空隙4处转弯更加顺畅,防止转弯处冷媒回流、乱流而影响冷媒的热交换效果和循环制冷效率。

缺口21的两侧的弹性挡片22的外侧为圆弧形,且与换热端32的内壁相互配合,在隔离片2向内插入时,弹性挡片22与换热端32圆弧形内部接触,圆弧形内部对弹性挡片22产生向内侧的弹性形变,使得隔离片2与制冰柱3之间产生适当的压力,增加隔离片2与制冰柱3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制冰管1为U型管,制冰柱3阵列分布在制冰管1上,制冰柱3至少设置有6个,对称分布在U型制冰管1的两侧。制冰管1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14,开口14用于安装隔离片2,开口14上设置有用于盖合开口14的盖板15,制冰柱3安装在盖板15上。

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方便对隔离片2的安装,安装时,将隔离片2的一端插入到制冰柱3当中,制冰柱3的内部与隔离片2之间紧密配合相互卡紧,并通过定位挡片23进行定位,在将盖板15盖合在开口14上,弹性挡片22受到挤压对隔离片2产生向下的一定的压力,使得隔离片2与制冰管1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将隔离片2与制冰管1底部相互紧密贴合,增加隔离片2的隔离效果,防止冷媒从缝隙中漏过;将盖板15盖合后,将盖板15焊接在开口14上对开口14进行封闭。

在制冰蒸发器安装至工装夹具上后,温度传感器210与制冰蒸发器抵接,温度传感器210抵接的位置可以有很多,如所述温度传感器210与制冰管1或者制冰柱3抵接。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所述温度传感器210对应制冰管1的换热端32设置,检测温度时,温度传感器210与换热端32抵接。由于流体需要从制冰柱3的换热端32流过,如果换热端32的温度正常,说明流体没有从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连接处漏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底座100和顶盖200的配合度,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导向柱130,所述顶盖200上对应所述导向柱130开设有导向孔220。所述导向孔220沿顶盖200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盖200。在顶盖200安装至底座100上时,将导向孔220对应导向柱130设置,使得顶盖200可以通过导向孔220沿导向柱130上下移动。如此,既可以确定顶盖200相对于底座1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又可以调整顶盖200相对于底座10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如此,使得温度传感器210相较于底座100的水平位置固定,高度可以调整,在保证检测制冰蒸发器的位置准确的同时,可以通过调整顶盖200的高度来适应不同高度的制冰蒸发器。

温度传感器210的安装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温度传感器210伸出顶盖200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210的感温部211凸出于所述顶盖200面向底座100的一侧。如此,可以保证感温部211与制冰柱3的换热端32抵接,从而确保接触良好,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温度传感器210收容于顶盖200,所述顶盖200面向底座100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以供制冰蒸发器的制冰柱3的顶部安装;所述温度传感器210设置在所述定位槽的内。本实施例中,在顶盖200面向底座100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制冰柱3的顶部伸入到定位槽中,温度传感器210凸出于定位槽的槽壁设置。如此,通过将制冰柱3的顶部伸入到定位槽中,使得制冰柱3的位置更加准确,确保温度传感器210和制冰柱3的换热端32抵接。

在一些实施中,为了提高制冰蒸发器连接密封性的检测效率,所述工装夹具还包括高温流体发生装置,高温流体发生装置包括高温气体发生装置,所述高温气体发生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流体进入连通。高温气体发生装置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蒸汽发生器等。高温气体发生装置具有流体入口和高温气体排出口,高温气体排出口与制冰蒸发器的流体进口12连通,以为制冰蒸发器的检测提供高温气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冰蒸发器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主控电路板和工装夹具,该工装夹具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制冰蒸发器检测方法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主控电路板和温度传感器210以及信号输出装置电连接。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制冰蒸发器的检测方法,所述制冰蒸发器包括制冰管1和排列于所述制冰管1上的多个制冰柱3,以及设置于制冰管1内的以分隔制冰管1的流道的隔离片2;所述制冰管1具有流体进口12和流体出口13;

制冰蒸发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制冰蒸发器的流体进口12中注入高温流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向制冰管1的流体进口12注入高温流体,高温流体可以为高温气体、水、油等,以高温气体为例。高温流体进入到制冰蒸发器后,沿着制冰蒸发器的流路流动。首先经过制冰管1,再进入制冰柱3内,沿着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所围成的流道流动。当流动到制冰管1的换热端32时,使得制冰管1换热端32的温度升高,温度传感器210检测换热端32的温度。

获取各制冰柱3的温度;

获取各制冰柱3的温度的方式有多种,如通过温度传感器210检测,也可以通过红外装置进行检测。以直接通过与换热端32接触的温度传感器210进行检测为例。

确定各制冰柱3之间的温度差小于预设值,则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良好。

比较各制冰柱3之间的温度,得到温度差,温度差小于预设值,则说明温度的变化属于正常范围(温度传感器210的检测误差、靠近流体进口12还是靠近流体出口13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如果温差大于预设值,则说明温度的变化异常,此时,可以判定的由于高温流体并没有完全按照预设的流道流动,而是由于在隔离片2与制冰管1或者制冰柱3之间存在其它间隙121,使得高温流体从其它间隙121流过,并没有流进换热端32,如此,使得温度差较大。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通过焊接连接,如果存在其它间隙121,则说明隔离片2与制冰柱3或者制冰管1的焊接不良。

由于高温流体在制冰蒸发器中存在热能的散失,一般情况下,制冰柱3距离流体进口12越远,流入制冰柱3的流体热能散失越多,制冰柱3的温度越低,如果出现距离流体进口12远的制冰柱3的温度,高于距离流体进口12近的制冰柱3的温度,应当说明温度较低的制冰柱3焊接不良。

但是,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检测环境的影响、温度传感器210精度的影响,存在检测误差,当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时可能导致温度检测的精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距离流体进口12远的制冰柱3与距离流体进口12近的制冰柱3(两制冰柱3相邻)之间的温度相当,甚至略高。此时,也应当判定制冰柱3内焊接良好。

上面两种逻辑,在实际的使用时,应当根据具体的工况进行选择,不同的工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判定方式。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可以将两种温差相差不大的情况都判定为焊接良好。

下面具体介绍三种制冰柱3温度比较的方式,三种比较方式可以独立运算,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组合运算,以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值得说明的是,下面实施例中的第一制冰柱3、第二制冰柱3、第三制冰柱3、第四制冰柱3以及第五制冰柱3,均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并非指特定的某一制冰柱3,例如,第五制冰柱3可以是符合条件的任意的制冰柱3。

第一种,相邻的两制冰柱3进行温度比较,通过比较所有相邻的制冰柱3的温度,可以判定出所有制冰柱3内隔离片2的焊接情况:

所述确定各制冰柱3之间的温度差小于预设值,则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良好的步骤包括:

确定相邻两制冰柱3分别为靠近流体出口13的第一制冰柱3和靠近流体出口13的第二制冰柱3;第一制冰柱3高于第二制冰柱3的第一温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差,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良好。

其中,第一制冰柱3的温度应当略高于第二制冰柱3的温度,如果高出的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则说明,高温流体从第一制冰柱3流向第二制冰柱3的热量散失正常,此时,确定第一制冰柱3和第二制冰柱3内的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焊接良好,不存在漏流体的缝隙。第一预设温差可以为0.5~2℃。

在确定相邻两制冰柱3分别为靠近流体出口13的第一制冰柱3和靠近流体出口13的第二制冰柱3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第一制冰柱3高于第二制冰柱3的第一温度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确定第二制冰柱3内的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不良。

也即第一制冰柱3的温度高出第二制冰柱3的温度超出第一预设温差时,说明高温流体在经过第二制冰柱3时,并未完全通过换热端32,而是有部分从其它位置通过第二制冰柱3,此时,说明第二制冰柱3内的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焊接不良,存在影响换热的缝隙。

考虑环境和温度传感器210影对检测温度产生误差的较大情形,所述确定各制冰柱3之间的温度差小于预设值,则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良好的步骤包括:

确定相邻两制冰柱3分别为靠近流体出口13的第一制冰柱3和靠近流体出口13的第二制冰柱3;第一制冰柱3低于第二制冰柱3的第二温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差,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良好。说明此时的环境和温度传感器210本身的检测精度等因素已经影响到相邻两制冰柱3之间的温度检测,若第一制冰柱3低于第二制冰柱3的度差在零至第二预设温差的范围内,说明高温流体在通过第一制冰柱3和第二制冰柱3时的温度降低量相当,从而确定第三制冰柱3和第四制冰柱3内的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焊接良好,不存在漏流体的缝隙。第二预设温差可以为0.1~0.3℃。

在确定相邻两制冰柱3分别为靠近流体出口13的第一制冰柱3和靠近流体出口13的第二制冰柱3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第一制冰柱3低于第二制冰柱3的第一温度差大于第二预设温差,确定第一制冰柱3内的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不良。

说明高温流体在经过第一制冰柱3时,并未完全通过换热端32,而是有部分从其它位置通过第一制冰柱3,此时,说明第一制冰柱3内的隔离片2与制冰管1和制冰柱3的焊接不良,存在影响换热的缝隙。

第二种,所有制冰柱3中温度最高的和最低的进行温度比较,确定完当前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后,再从剩下的制冰柱3中选择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制冰柱3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有制冰柱3进行判断:

确定各制冰柱3之间的温度差小于预设值,则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良好的步骤包括:

确定温度最高的第三制冰柱3和温度最低的第四制冰柱3;

第三制冰柱3靠近流体进口12,第四制冰柱3靠近流体出口13,第三制冰柱3高于第四制冰柱3的第三温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差,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良好;第三制冰柱3高于第四制冰柱3的第三温度差大于第三预设温差,确定第四冰柱内的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不良;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上面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不同的两个制冰柱3之间的第三预设温差,需要根据二者距离流体进口12的距离差来确定,二者距离流体进口12的距离差越大,第三预设温差越高;二者距离流体进口12的距离差越小,第三预设温差越低。最小的第三预设温差为相邻两制冰柱3之间的温差,可以为0.5~2℃。

考虑环境和温度传感器210检测精度等影响较大的情形,第三制冰柱3靠近流体出口13,第四冰柱靠近流体出口13,第三制冰柱3低于第四制冰柱3的第四温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温差,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良好;第三制冰柱3低于第四制冰柱3的第四温度差高于第四预设温差,确定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不良。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上面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不同的两个制冰柱3之间的第四预设温差,需要根据二者距离流体进口12的距离差来确定,二者距离流体进口12的距离差越大,第四预设温差越高;二者距离流体进口12的距离差越小,第四预设温差越低。最小的第四预设温差为相邻两制冰柱3之间的温差,可以为0.1~0.3℃。

所有制冰柱3的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

在获取各制冰柱3的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比对各制冰柱3的温度与第五预设温度;

第五制冰柱3的温度低于第五预设温度,则确定第五制冰柱3内的隔离片2与制冰管1的焊接不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五预设温度可以为高温流体按照预设流道正常通过所有制冰柱3,所有制冰柱3中换热端32的最低温度。若检测的任意一个制冰柱3的换热端32的温度低于第五预设温度,说明高温流体在经过该制冰柱3时出现了泄漏现象,并不是所有的高温流体都是从制冰柱3的过流缺口21处通过,说明隔离片2与制冰管1或者制冰柱3的焊接不良。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所述向制冰蒸发器的流体进口12中注入高温流体的步骤之前包括:

将制冰蒸发器安装在工装夹具上;

其中,所述工装夹具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上具有供制冰蒸发器安装的安装位;顶盖200,所述顶盖200上设置有若干的温度传感器210,温度传感器210被配置为检测制冰蒸发器的温度;信号输出装置,信号输出装置与温度传感器210电连接,被配置输出温度传感器210的检测结果。先将制冰蒸发器安装至底座100的安装槽120中,再将盖体通过导向柱130和导向孔220的配合安装至底座100上,调节制冰蒸发器的位置,使得温度传感器210对应制冰柱3的换热端32设置,然后通过限位件件制冰蒸发器与底座100紧固。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检测精度,将温度传感器210对应过流缺口21处的制冰柱3外侧壁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获取各制冰柱3的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盖体施加预设的压力,以确保温度传感器210与制冰柱3贴合。施加压力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设备进行施压;也可以在顶盖200上设置配重块,配重块可以和导向柱130进行安装配合;还可以通过在顶盖200上设置把手230,通过把手230对顶盖200施压。通过预设压力的施加,确保温度传感器210的感温部211与制冰柱3的换热端32贴合,以保证检测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组合工装夹具及使用该组合工装夹具的检测装置
  • 工装夹具和检测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4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