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精确定位计算重睑高度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确定位计算重睑高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美丽的脸庞,在脸上整形的众多项目中,眼部整形、鼻部整形受到大家的欢迎,其中双眼皮手术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整形项目。

进行双眼皮手术时,首先要确定重睑的高度。目前整形医师常常依据以往的经验,要么选择固定的重睑高度,要么使用牙签、镊子或者重睑设计器模拟形成重睑,以此为标准估计重睑的高度,这种方法不够严谨,没有做到精准。同时在整形过程中无法对需要去除的皮肤区域进行精准定位,导致处理过程不够精确,处理的结果不够精准,导致重睑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确计算重睑高度的方法,本方法可以精准测量、定位重睑去除皮肤的区域,消除整形医师的顾虑,简化整形过程中反复调整的步骤,确保重睑效果较佳。

一种精确定位计算重睑高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测量上睑皮肤移动度φ;

B、在上睑缘定5个基础定位点,分别为瞳孔中心点、角膜内侧点、角膜外侧点、角膜内侧与内眦的中点、角膜外侧与外眦的中点;

C、顾客坐位平视,模拟形成预定的重睑形态,根据重睑形态绘制上睑返折线,测量上睑返折线距离瞳孔中心点、角膜内侧点、角膜外侧点、角膜内侧与内眦的中点、角膜外侧与外眦的中点的距离,每个基础定位点距离上睑返折线的距离则为该基础定位点的预设重睑宽度W;

D、顾客仰卧位闭眼,测量上睑返折线距离其对应的基础定位点的距离H1;

E、根据公式,计算各基础定位点的重睑高度H2;

F、顾客仰卧位闭眼轻绷紧上睑皮肤,睫毛微动时,根据各基础定位点的重睑高度H2标记对应的第二定位点,将各第二定位点连线形成第一重睑线;

G、顾客仰卧位闭眼轻绷紧上睑皮肤,睫毛微动时,重新测量上睑返折线距离其对应的基础定位点的重睑高度H1’,用H1’-H1得到各基础定位点的去皮宽度WR;

H、顾客仰卧位闭眼轻绷紧上睑皮肤,睫毛微动时,各第二定位点运用与之对应的基础定位点的去皮宽度WR,在第一重睑线上方标记对应的第三定位点,将多个第三定位点连线形成第二重睑线;

I、第一重睑线内侧沿眼角褶皱走形,第一重睑线的外侧沿褶皱向上走形,第二重睑线的内侧和外侧沿弧度走形,第二重睑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重睑线接触。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包括如下步骤:

A1、顾客坐位闭眼状态时,标记顾客上睑部瞳孔中线眉下任意一点距离上睑缘的距离;

A2、顾客仰卧位闭眼状态时,测量该点至上睑缘的距离;

A3、将A2测得的距离减去A1测得的距离即得到上睑皮肤移动度φ。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使用重睑设计器模拟形成预定的重睑形态。

优选地,步骤E中的公式为H2=(H1+W+φ)/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顾客的皮肤情况精准测量、定位去除皮肤的区域,消除整形医师的顾虑,简化整形过程中反复调整的步骤,有效缩短整形过程的时间,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步骤C的示意图;

图2为步骤D的示意图;

图3为步骤F的示意图;

图4为步骤G的示意图;

图5为步骤H、I的示意图。

附图中,1-上睑返折线,3-瞳孔中心点,4-角膜内侧点,5-角膜外侧点,6-角膜内侧与内眦的中点,7-角膜外侧与外眦的中点,9-第二定位点,10-第三定位点,11-第一重睑线,12-第二重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精确定位计算重睑高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测量上睑皮肤移动度φ;

B、在上睑缘定5个基础定位点,分别为瞳孔中心点3、角膜内侧点4、角膜外侧点5、角膜内侧与内眦的中点6、角膜外侧与外眦的中点7;

C、顾客坐位平视,模拟形成预定的重睑形态,根据重睑形态绘制上睑返折线1,测量上睑返折线1距离瞳孔中心点3、角膜内侧点4、角膜外侧点5、角膜内侧与内眦的中点6、角膜外侧与外眦的中点7的距离,每个基础定位点距离上睑返折线1的距离则为该基础定位点的预设重睑宽度W;

D、顾客仰卧位闭眼,测量上睑返折线1距离其对应的基础定位点的距离H1;

E、根据公式,计算各基础定位点的重睑高度H2;

F、顾客仰卧位闭眼轻绷紧上睑皮肤,睫毛微动时,根据各基础定位点的重睑高度H2标记对应的第二定位点9,将各第二定位点9连线形成第一重睑线11;

G、顾客仰卧位闭眼轻绷紧上睑皮肤,睫毛微动时,重新测量上睑返折线1距离其对应的基础定位点的重睑高度H1’,用H1’-H1得到各基础定位点的去皮宽度WR;

H、顾客仰卧位闭眼轻绷紧上睑皮肤,睫毛微动时,各第二定位点9运用与之对应的基础定位点的去皮宽度WR,在第一重睑线11上方标记对应的第三定位点10,将多个第三定位点10连线形成第二重睑线12;

I、第一重睑线11内侧沿眼角褶皱走形,第一重睑线11的外侧沿褶皱向上走形,第二重睑线12的内侧和外侧沿弧度走形,第二重睑线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重睑线11接触。

进行双眼皮手术时,首先要确定重睑的高度。目前整形医师常常依据以往的经验,要么选择固定的重睑高度,要么使用牙签、镊子或者重睑设计器模拟形成重睑,以此为标准估计重睑的高度,然而由于整形术进行时,患者处于仰卧状态,上睑皮肤有一定的移动度,且不同顾客皮肤松弛度不同,这种估计重睑高度的方法不够严谨,没有做到精准,导致重睑整形效果不佳。同时在整形过程中无法对需要去除的皮肤区域进行精准定位,导致处理过程不够精确,处理的结果不够精准。

本发明的新方法,可以精准测量、定位去除皮肤的区域,消除整形医师的顾虑,简化整形过程中反复调整的步骤,有效缩短整形过程的时间,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通过选择瞳孔中心点3、角膜内侧点4、角膜外侧点5、角膜内侧与内眦的中点6、角膜外侧与外眦的中点7,解决第一重睑线11和第二重睑线12内侧和外侧弧度走向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包括如下步骤:

A1、顾客坐位闭眼状态时,标记顾客上睑部瞳孔中线眉下任意一点距离上睑缘的距离;

A2、顾客仰卧位闭眼状态时,测量该点至上睑缘的距离;

A3、将A2测得的距离减去A1测得的距离即得到上睑皮肤移动度φ。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使用重睑设计器模拟形成预定的重睑形态。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的公式为H2=(H1+W+φ)/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分类

061201147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