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方法及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辐射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核电厂从事放射性相关工作的人员,均需要佩戴个人电子剂量计监测人员的受照剂量。核电厂通过辐射防护厂级培训、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个人剂量管理系统等实现对核电厂放射性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授权、辐射工作许可办理、人员剂量数据统计的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辐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大于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大于50mSv。当前,核电厂通过个人剂量管理系统将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设置的剂量限值写入到工作人员佩戴的个人电子剂量计内,当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超出佩戴的个人电子剂量计的剂量限值时仪表会发出声光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超过设定值。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单项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控制,但是对于工作人员年度受照剂量的控制存在不足:即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单项工作受照剂量未超过限值,但人员的年度累计剂量可能已超过规定限值。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方法及系统,兼顾人员单项工作日允许剂量限值、工作允许剂量限值、年度剂量限值的个人剂量限值控制方法,以确保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度受照剂量满足相应的管控要求,用于解决现有控制方法中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可能超出国家规定限值的技术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录入终端,将辐射防护培训考核成绩、内照射监测结果、职业医学评价结论录入到系统;

步骤2:系统根据录入的辐射防护培训考核成绩、内照射监测结果、职业医学评价结论与人员信息进行匹配,并自动生成授权人员名单;

步骤3:在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中,从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中调取从事放射性作业人员名单,计算人员单项工作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D

步骤4:将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信息导入到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

步骤5:将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信息导入到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中;

步骤6:进行工作人员启动个人电子剂量计时个人剂量控制限值的逻辑计算;

步骤7:在个人剂量启表装置上,通过输入人员辐射防护授权的辐射控制区通行证号、辐射工作许可编号,将经过逻辑计算的个人剂量控制限值写入到启动的个人电子剂量计内;

步骤8:工作人员从事放射性工作时,个人电子剂量计记录人员受照剂量。

所述的步骤3中人员单项工作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D

D

D

WD

其中,D

所述的步骤6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6.1:计算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步骤6.2:当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步骤6.3:当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步骤6.4:当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所述的步骤6.1中计算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f

f

f

其中,f

所述的人员年度剂量管理限值D

所述的步骤8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8.1:当受照剂量超过个人电子剂量计内控制限值的80%时,个人电子剂量计发出声光报警,辐射防护人员对受照剂量进行调查确认;

步骤8.2:工作结束后,将个人电子剂量计中记录的进入时间、退出时间、人员受照剂量等信息传输至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

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

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的授权进行控制,系统根据人员信息自动进行匹配,全部合格人员获得辐射防护授权;

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对放射性工作进行许可管理;

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收录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的全部数据;

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作为人员工作受照剂量的数据库,存储着工作人员每次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进出记录、受照剂量等信息,并在工作人员每次启动个人电子剂量计时进行人员受照剂量限值计算和写入。

所述的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的授权进行控制,主要包括辐射防护培训考核成绩、内照射监测结果、职业医学评价结论。

所述的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对放射性工作进行许可管理,重点包括放射性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限值的审查和批准,其中剂量限值主要包括人员单项工作日允许剂量、人员单项工作允许剂量。

所述的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与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关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递。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实现了放射性工作人员授权管理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关联运行,显著提升了放射性人员、工作信息的大数据管理水平;

(2)本发明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匹配获取数据,降低工作人员操作的人因失误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3)本发明创造了个人电子剂量计启表时人员剂量控制限值的计算和逻辑,可以实现对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有效控制,避免人员受照剂量出现超出国家规定限值的问题;

(4)本发明将个人年度剂量管理限值纳入到人员启表时剂量限值的计算中,使人员剂量控制限值的设定更加合理,实现了个人年度剂量限值的系统管理,避免通过人工核算不及时导致人员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问题,也可以减少人因失误风险;

(5)该方法实现了工作人员在开展放射性工作启动个人电子剂量计时的剂量控制限值保守计算,并在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达到限值的80%时发出声光报警,有效提醒工作人员和辐射防护专业人员关注,实现人员单项工作日允许剂量、人员单项工作允许剂量、人员年度剂量管理限值在达到80%时,启动个人电子剂量计后出现声光报警,具有提前预警功能。同时可以实现人员单项工作日允许剂量、人员单项工作允许剂量、人员年度剂量管理限值在达到100%时,系统自动不允许启动个人电子剂量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录入终端,将辐射防护培训考核成绩、内照射监测结果、职业医学评价结论录入到系统。

步骤2:系统根据录入的辐射防护培训考核成绩、内照射监测结果、职业医学评价结论与人员信息进行匹配,并自动生成授权人员名单。

步骤3:在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中,从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中调取授权的放射性工作人员名单,工作准备人员结合开展的放射性工作时间窗口、工作现场辐射水平计算人员单项工作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D

D

D

WD

其中,D

步骤4:将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信息导入到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

步骤5:将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信息导入到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中。

步骤6:工作人员启动个人电子剂量计时进行个人剂量控制限值的逻辑计算。

步骤6.1:计算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f

f

f

其中,f

步骤6.2:当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步骤6.3:当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步骤6.4:当人员单项工作日累计受照剂量占日允许剂量控制限值的百分比f

步骤7:在个人电子剂量计启表装置上,工作人员通过输入人员辐射防护授权的辐射控制区通行证号、辐射工作许可编号,系统将经过逻辑计算的个人剂量控制限值写入到启动的个人电子剂量计内。

步骤8:工作人员从事放射性工作时,个人电子剂量计记录人员受照剂量。

步骤8.1:当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超过个人电子剂量计内控制限值的80%时,个人电子剂量计发出声光报警。辐射防护人员对受照剂量进行调查确认。

步骤8.2: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将个人电子剂量计中记录的进入时间、退出时间、人员受照剂量等信息传输至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电厂人员工作剂量限值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

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的授权进行控制,主要包括辐射防护培训考核成绩、内照射监测结果、职业医学评价结论,通过数据端口录入到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系统根据人员信息自动进行匹配,全部合格人员获得辐射防护授权。

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对放射性工作进行许可管理,重点包括放射性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限值的审查和批准。其中剂量限值主要包括人员单项工作日允许剂量、人员单项工作允许剂量。

辐射防护授权管理系统、辐射工作许可申请系统的数据全部录入到辐射工作许可管理系统,同时该系统与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关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递。

个人剂量管理系统数据库作为人员工作受照剂量的数据库,存储着工作人员每次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进出记录、受照剂量等信息,并在工作人员每次启动个人电子剂量计时进行人员受照剂量限值计算和写入。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发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技术分类

061201156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