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以及接触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6:37


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以及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以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为一种电控制元件,在新能源应用领域,例如电动车辆通常采用高压直流接触器负责动力电池系统的接通与分断,并可在意外发生时断开高压电池系统,是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气系统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接触器一般包括两个静触头,一个用于接正极,一个用于接负极,在将接触器安装于电路中时,接触器中正负极的安装位置便已经固定,如此一来,在不改变接触器安装位置的前提下,要想调换接触器中正负极的位置,则几乎不可能,因此造成了使用过程中的不便,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以及接触器,以提高接触器触头灭弧系统的使用适配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包括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和静触头可分离地接触并能够在分离时产生电弧,触头灭弧系统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中的:

灭弧组件,包括位于触头系统两侧的第一灭弧区和第二灭弧区,第一灭弧区和第二灭弧区在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转移装置,位于灭弧组件的外周侧,转移装置包括极性相异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在平行于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平面的第一平面内,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最大磁感线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电弧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转移至灭弧组件,其中,在第一平面内,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时,转移装置能够根据电流方向将电弧转移至第一灭弧区或第二灭弧区。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静触头包括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在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灭弧组件还包括第三灭弧区和第四灭弧区,第三灭弧区和第四灭弧区在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一灭弧区和第二灭弧区位于第一静触头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第三灭弧区和第四灭弧区位于第二静触头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第一灭弧区和第三灭弧区位于静触头的同侧且二者绝缘设置,第二灭弧区和第四灭弧区位于静触头的另一侧且二者绝缘设置,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时,第一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电弧转移至第一灭弧区或第二灭弧区,相对应的,第二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电弧转移至第四灭弧区或第三灭弧区。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的最大磁感线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α≤60°。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灭弧组件还包括引弧件,引弧件用于在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过程中将动触头的弧根转移至灭弧组件中。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动触头包括触头本体以及连接于触头本体端部的引弧部,引弧部由触头本体的端部向背离静触头的一侧延伸,并将动触头的弧根转移至引弧件。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引弧部包括在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引弧子部,两个引弧子部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均为弧形结构,且二者沿动触头的中心相对设置。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够调节转移装置包络灭弧组件的范围。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和第二手柄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沿动触头中心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包括在自身弯曲方向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永磁体包括在自身弯曲方向相背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端和第三端相邻,第二端和第四端相邻,第一手柄设置于第一端和第三端之间,第二手柄设置于第二端和第四端之间,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能够带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旋转。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别具有在其运动方向相背的两端,第一手柄的其中一端抵接于第一永磁体第一端,第一手柄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永磁体第三端;第二手柄的其中一端抵接于第一永磁体第二端,第二手柄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永磁体第四端;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任意一个能够同时带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旋转。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分别包括手柄本体以及连接于手柄本体的卡接部,壳体具有卡接配合部,卡接部能够与卡接配合部卡接,卡接部与卡接配合部卡接时,第一永磁体处于第一预设位,第二永磁体处于第二预设位,其中,第一永磁体处于第一预设位、第二永磁体处于第二预设位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最大磁感线方向与第二方向形成夹角。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壳体包括依次嵌套的壳本体、安装部和外周部,壳本体用于安装触头系统和灭弧组件,安装部用于安装转移装置;安装部包括第一弧形滑轨和第二弧形滑轨,第一弧形滑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和第二弧形滑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沿动触头的中心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滑动连接于第一弧形滑轨,第二永磁体滑动连接于第二弧形滑轨。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安装部还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弧形滑轨的其中一端和第二弧形滑轨的其中一端形成有第一间隙,第一弧形滑轨的另一端和第二弧形滑轨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一凸台设置于第一间隙,第二凸台设置于第二间隙,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用于将第一永磁体限位于第一弧形滑轨以及将第二永磁体限位于第二弧形滑轨;其中,第一手柄滑动连接于第一凸台,第二手柄滑动连接于第二凸台。

根据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手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标识部,第二手柄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标识部,第一永磁体旋转至第一预设位且第二永磁体旋转至第二预设位时,第一标识部指示与第一手柄相距最近的静触头的极性,第二标识部指示与第二手柄相距最近的静触头的极性,其中,第一永磁体处于第一预设位、第二永磁体处于第二预设位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最大磁感线方向与第二方向形成夹角。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如前的触头灭弧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通过在触头系统于第一方向的两侧设置第一灭弧区和第二灭弧区,转移装置能够根据电流方向的不同,将电弧转移至第一灭弧区或者第二灭弧区中进行灭弧。具体而言,当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电流方向相反时,电弧会在转移装置磁场的作用下转移至第一灭弧区或者第二灭弧区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头灭弧系统的每个静触头用于连接电路的正负极均可,均能起到灭弧的作用。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头灭弧系统在进行安装时,可以不用考虑电路中正负极的位置,哪种情况均可以进行安装,大大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适配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并且,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最大磁感线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使得电弧以斜角吹入第一灭弧区或第二灭弧区,电弧能够吹向灭弧组件的深处,有助于拉长电弧,增加电弧与第一灭弧区或第二灭弧区的接触面积,加强电弧在灭弧组件中的扩散及冷却效果,缩短灭弧时间,提高接触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剖面图;

图2示出图1所示的接触器的另一个剖面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5示出电弧在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一种分布示意图;

图6示出电弧在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中受到洛伦兹力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

图7示出图1所示接触器中触头灭弧系统的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图4中第一灭弧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图8中第一灭弧区的灭弧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图8中第一灭弧区的上引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图4中触头灭弧系统的引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图1中接触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图4中触头灭弧系统的动触头的俯视图;

图14示出图4中触头灭弧系统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图15所示的接触器的一种俯视图;

图17示出图15所示的接触器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1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图18所示调节装置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图15中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图14中接触器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图14中接触器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静触头;

11、第一静触头;12、第二静触头;

2、动触头;

21、触头本体;22、引弧部;23、引弧子部;

3、灭弧组件;

31、第一灭弧区;32、第二灭弧区;33、第三灭弧区;34、第四灭弧区;35、引弧件;351、板本体;352、导弧部;353、第一空腔;36、上引弧片;37、灭弧栅片;38、内侧板;39、外侧板;

4、转移装置;

41、第一永磁体;411、第一端;412、第二端;42、第二永磁体;421、第三端;422、第四端;43、最大磁感线;

5、调节装置;

51、第一手柄;511、第一标识部;512、第五标识部;513、第二标识子部;52、第二手柄;521、第二标识部;522、第六标识部;523、第四标识子部;53、手柄本体;54、卡接部;55、条纹;

6、壳体;

61、壳本体;611、第三标识部;612、第四标识部;613、第一标识子部;614、第三标识子部;615、隔弧件;616、插孔;617、凸起;62、安装部;621、第一弧形滑轨;622、第二弧形滑轨;623、第一凸台;624、第二凸台;63、外周部;631、卡接配合部;64、定位板;641、定位块;

71、顶杆;72、静铁芯;73、动铁芯;74、骨架线圈;75、金属杯;76、主弹簧;77、卡簧;78、触头弹簧;

A、第一方向;

B、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接触器包括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是指用在直流回路中的一种接触器,主要用来控制直流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励磁电路等)。由于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通以直流,故没有冲击的启动电流,也不会产生铁芯猛烈撞击现象,相对于交流接触器寿命更长,适用于频繁启停的场合。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剖面图,图2示出图1所示的接触器的另一个剖面图。

请参阅图1和图2,接触器电磁系统和触头灭弧系统,电磁系统包括顶杆71、静铁芯72、动铁芯73、骨架线圈74、金属杯75、主弹簧76、卡簧77和触头弹簧78。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5示出电弧在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一种分布示意图;图6示出电弧在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中受到洛伦兹力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

请参阅图3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触头灭弧系统包括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

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1和动触头2,动触头2和静触头1可分离地接触并能够在分离时产生电弧。

灭弧系统包括壳体6以及位于壳体6中的灭弧组件3和转移装置4。

灭弧组件3包括位于触头系统两侧的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在第一方向A相对设置。

转移装置4位于灭弧组件3的外周侧,转移装置4包括极性相异的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在平行于动触头2与静触头1的接触平面的第一平面内,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最大磁感线43方向与第二方向B具有夹角,电弧在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转移至灭弧组件3,其中,在第一平面内,第二方向B垂直于第一方向A。

动触头2和静触头1分离时,转移装置4能够根据电流方向将电弧转移至第一灭弧区31或第二灭弧区3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夹角大于0°。

需要说明的是,静触头1的数量不做限制,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当静触头1的数量为一个时,灭弧组件3仅包括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

其中,接触平面为动触头2与静触头1接触时,动触头2靠近静触头1的一面所在平面,第一平面为与接触平面平行的任一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平行于静触头1和动触头2的接触平面的第一平面内,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垂直,指的是,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在第一平面内呈现垂直状态。

可选的,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对称设置于动触头2的两侧。当然,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的结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不同,仅需起到灭弧作用即可,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可选的,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相互对称。

进一步可选的,在第一平面内,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之间的最大磁感线43穿过顶杆71的中心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需要说明的是,顶杆71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为多个同圆心、彼此嵌套的圆环,故顶杆71的中心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即为该圆心。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以两个静触头1为例。动触头2与顶杆71的上部连接,两个静触头1相对设置于顶杆71上方的两侧,且两个静触头1分别能够与动触头2可分离地接触。电磁系统外部由金属杯75完全包覆,金属杯75主要承担磁轭作用,其大面积金属外表面辅助电弧冷却。金属杯75采用导磁金属材料,比如电工纯铁,外表面电镀等。顶杆71下部与动铁芯73连接,顶杆7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实现动触头2与动铁芯73的电气隔离。

当接触器的骨架线圈74通电时,骨架线圈74内的电流会产生磁场,磁场使静铁芯72产生电磁吸力吸引下方的动铁芯73,使动触头2与之同时动作,进而使动触头2与静触头1闭合。当接触器的骨架线圈74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动触头2与静触头1断开。然而骨架线圈74断电时,输出回路有高电压和大电流的存在,使动触头2与静触头1之间产生电弧,电弧的产生会延迟电路的开断。

本申请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通过在触头系统于第一方向A的两侧设置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转移装置4能够根据电流方向的不同,将电弧转移至第一灭弧区31或者第二灭弧区32中进行灭弧。具体而言,当动触头2和静触头1之间的电弧电流方向相反时,电弧会在转移装置4磁场的作用下转移至第一灭弧区31或者第二灭弧区32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头灭弧系统的每个静触头1用于连接电路的正负极均可,均能起到灭弧的作用。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头灭弧系统在进行安装时,可以不用考虑电路中正负极的位置,哪种情况均可以进行安装,大大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适配度,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且,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最大磁感线43方向与第二方向B具有夹角,使得电弧以斜角吹入第一灭弧区31或第二灭弧区32,有助于拉长电弧,增加电弧与第一灭弧区31或第二灭弧区32的接触面积,加强电弧在灭弧组件3中的扩散及冷却效果,缩短灭弧时间,提高接触器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静触头1包括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在第二方向B相对设置,灭弧组件3还包括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在第一方向A相对设置;其中,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位于第一静触头11在第一方向A的两侧,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位于第二静触头12在第一方向A的两侧;第一灭弧区31和第三灭弧区33位于静触头1的同侧且二者绝缘设置,第二灭弧区32和第四灭弧区34位于静触头1的另一侧且二者绝缘设置。动触头2和静触头1分离时,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转移至第一灭弧区31或第二灭弧区32,相对应的,第二静触头12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转移至第四灭弧区34或第三灭弧区33。

具体的,当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转移至第一灭弧区31时,第二静触头12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转移至第四灭弧区34;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转移至第二灭弧区32时,第二静触头12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转移至第三灭弧区33。

可选的,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对称设置于动触头2的两侧。进一步可选的,第一灭弧区31和第三灭弧区33沿第一方向A对称设置,第二灭弧区32和第四灭弧区34沿第一方向A对称设置。即第一灭弧区31、第二灭弧区32、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为完全一样的四个灭弧区。当然,第一灭弧区31、第二灭弧区32、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也可在形状、结构和大小上各不相同,仅需起到灭弧作用即可,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下面请继续按照图5和图6来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原理。

以平行于动触头2与静触头1接触平面的第一平面为水平面,以穿过第一静触头11中心和第二静触头12中心的连线所在的第二方向B为X轴、垂直于X轴方向的第一方向A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四个灭弧区位于动触头2与静触头1相对运动区域的外周侧,即在如图所示的俯视平面内,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位于第一静触头11沿X轴方向的两侧,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位于第二静触头12沿X轴方向的两侧。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设置于灭弧组件3的外周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到的外周侧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圆周结构的外侧,只要满足一者位于另一者的外部,并且两者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互不交叠即可。

如图5所示,假设位于X轴负半轴一侧的第一静触头11连接正极,位于X轴正半轴一侧的第二静触头12连接负极,则接触器的回流电流方向是从X轴负半轴一侧的第一静触头11流向动触头2,再从动触头2流向X轴正半轴一侧的第二静触头12。即图中左侧的第一静触头11与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电流方向是穿入接触平面,而右侧的第二静触头12与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电流方向是从接触平面穿出。假设位于Y轴左侧的第一永磁体41面向第一静触头11的一侧是S极,位于Y轴右侧的第二永磁体42面向第二静触头12的一侧是N极,则磁场方向为从右到左,并与X轴方向形成上述的夹角α。根据弗莱明左手法则,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11分离产生的电弧在洛伦兹力F的作用下被拉离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11之间的空间,电弧呈斜角吹入第二象限的第一灭弧区31;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12分离产生的电弧在洛伦兹力F的作用下被拉离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12之间的空间,电弧呈斜角吹入第四象限的第四灭弧区34。

通常情况下,最大磁感线43为磁场中央最密集处,电弧在最大磁感线43所处位置受到的洛伦兹力最大,即该处磁场对电弧偏转方向影响最大。故可以根据最大磁感线43与X轴、即第二方向B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确定电弧在洛伦兹力作用下的偏转范围。

上述设置方式中,最大磁感线43与X轴方向形成夹角α,且方向朝向左上延伸,根据左手法则,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所受到洛伦兹力F的方向为与X轴正方向呈90°-α的夹角,且朝向Y轴正方向延伸,故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在磁场的作用下进入第一灭弧区31;第二静触头12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所受到的洛伦兹力F的方向为与X轴负方向呈90°-α的夹角,且朝向Y轴负方向延伸,故第二静触头12与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在磁场的作用下,进入第四灭弧区34。

由于第一灭弧区31和第四灭弧区34的延伸方向均为由静触头1的位置向Y轴靠拢,故电弧在洛伦兹力F的作用下以斜角吹入第一灭弧区31和第四灭弧区34,能够将电弧尽可能地吹进第一灭弧区31和第四灭弧区34靠近Y轴的位置,从而拉长电弧,相对于最大磁感线43方向平行于X轴的方案来说,改变了电弧被吹进第一灭弧区31和第四灭弧区34的切割路径,加强电弧在灭弧组件3中的扩散及冷却效果,缩短灭弧时间,提高接触器的可靠性。

如图6所示,假设位于X轴负半轴一侧的第一静触头11连接负极,位于X轴正半轴一侧的第二静触头12连接正极,类似地,根据弗莱明左手法则,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11分离产生的电弧在洛伦兹力F的作用下呈斜角吹入第三象限的第二灭弧区32;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12分离产生的电弧在洛伦兹力F的作用下呈斜角吹入第一象限的第四灭弧区34。

图6的设置方式中,由于相对图5改变了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所接电极的极性,为了使得电弧能够被吹向灭弧组件3中,需改变磁场的方向,即需改变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位置,使得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之间的最大磁感线43仍与X轴方向形成夹角α,方向朝向左下延伸。

如此一来,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所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方向为与X轴正方向呈90°-α的夹角,且朝向Y轴负方向延伸,故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在磁场的作用下进入第二灭弧区32;第二静触头12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所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方向为与X轴负方向呈90°-α的夹角,且朝向Y轴正方向延伸,故第二静触头12与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在磁场的作用下进入第三灭弧区33。磁场产生的效果与上述类似,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出图1所示接触器中触头灭弧系统的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灭弧区31和第三灭弧区33绝缘设置,第二灭弧区32和第四灭弧区34绝缘设置,可选的,第一灭弧区31和第三灭弧区33之间、第二灭弧区32和第四灭弧区34之间采用隔弧件615绝缘设置。进一步可选的,隔弧件615和壳体6固定连接。隔弧件615的大小和形状需能够满足第一灭弧区31和第三灭弧区33完全隔离、第二灭弧区32和第四灭弧区34完全隔离,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可选的,隔弧件615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当然,第一灭弧区31和第三灭弧区33、第二灭弧区32和第四灭弧区34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绝缘设置。例如,以第一灭弧区31和第三灭弧区33为例,第一灭弧区31面向第三灭弧区33的整个端面设置有挡弧板,第三灭弧区33面向第一灭弧区31的整个端面也设置有挡弧板。挡弧板采用绝缘材料制作。

可选的,壳体6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的插孔616。

通过在第一静触头11的两侧设置第一灭弧区31和第二灭弧区32、第二静触头12的两侧设置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在转移装置4磁场的作用下,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进入第一灭弧区31,第二静触头12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进入第四灭弧区34。或者,调换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的极性,并改变转移装置4磁场的包络范围,可使得第一静触头1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进入第二灭弧区32,第二静触头12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进入第三灭弧区33。

如此一来,接触器在安装于电路中时,仍可不用考虑电路中正负极的位置,哪种情况均可以进行安装,大大提高了接触器的使用适配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之间的最大磁感线43方向与第二方向B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α≤60°。将夹角设置在1°-60°之间,则洛伦兹力F与X轴的夹角为30°-89°。静触头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在该洛伦兹力F的作用下能够吹向各个灭弧区的深处,即更为靠近Y轴的位置,加强电弧在灭弧组件3中的扩散及冷却效果,缩短灭弧时间。

进一步可选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5°≤α≤30°。将夹角设置在15°-30°之间,则洛伦兹力与X轴的夹角为60°-75°。静触头1和动触头2之间的电弧在该洛伦兹力F的作用下能够吹向各个灭弧区的深处,即更为靠近Y轴的位置,进而最大程度地拉长电弧,加强电弧在灭弧组件3中的扩散及冷却效果,缩短灭弧时间。

图8示出图4中第一灭弧区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图8中第一灭弧区的灭弧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图8中第一灭弧区的上引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8至图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灭弧区31、第二灭弧区32、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均由灭弧室形成。灭弧室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灭弧栅片37以及位于灭弧栅片37上方的上引弧片36。可选的,上引弧片36包括本体部和弯曲部,本体部与灭弧栅片37层叠设置,弯曲部由本体部朝向对应的第一静触头11或第二静触头12延伸,以将相应的第一静触头11或第二静触头12的电弧转移至自身。

可选的,灭弧室包括位于灭弧栅片37靠近触头系统一侧的内侧板38以及位于灭弧栅片37远离触头系统一侧的外侧板39,内侧板38开设有多个用于限位上引弧片36和灭弧栅片37的限位孔,限位孔的数量不低于灭弧栅片37和上引弧片36的数量之和。类似的,外侧板39开设有多个用于限位灭弧栅片37和上引弧片36的限位槽,限位槽的数量不低于灭弧栅片37和上引弧片36的数量之和。

可选的,内侧板38和外侧板39采用绝缘材料制作。

其中,外侧板39位于灭弧组件靠近壳体6的一侧,且与壳体6的内壁相抵接,外侧板39用于阻隔电弧吹向壳体6。进一步可选的,外侧板39沿第二方向B的长度大于灭弧栅片37沿第二方向B的长度。

通过设置内侧板38和外侧板39,对上引弧片36和灭弧栅片37起到安装定位作用,且外侧板39还起到阻挡电弧的作用,避免电弧烧伤壳体6的内壁面。

图11示出图4中触头灭弧系统的引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图1中接触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1和图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灭弧组件3还包括引弧件35,引弧件35用于在动触头2和静触头1分离过程中将动触头2的弧根转移至灭弧组件3中。

可选的,引弧件35为引弧板,引弧板位于灭弧组件3的下方,即灭弧组件3靠近静铁芯72的一侧,并与灭弧栅片37层叠设置。可选的,引弧板包括板本体351和连接于板本体351的四个导弧部352,板本体351中心开设有通孔,用于供顶杆71穿过,板本体351用于与动触头2接触。

四个导弧部352分别与第一灭弧区31、第二灭弧区32、第三灭弧区33和第四灭弧区34一一对应、间隔设置。当然,导弧部352也可以与灭弧室中最下方的灭弧栅片37抵接,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可选的,导弧部352的延伸方向与灭弧栅片37延伸方向一致,二者形状相适配。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引弧件35为导线。导线的一端连接于灭弧组件3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动触头2。当然,引弧件35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转移动触头2弧根的结构,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可选的,壳体6包括定位板64,定位板64位于静铁芯72和引弧件35之间。进一步可选的,定位板64采用绝缘材料制作,以对静铁芯72和引弧板进行电气隔离。

进一步可选的,定位板64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导弧部352的定位块641,定位块641抵接于导弧部352的相对两侧边。可选的,定位块641的数量为八个,对应于四个导弧部352。再进一步可选的,内侧板38抵接于定位块641,外侧板39抵接于定位板64。当然,内侧板38也可采用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定位块641。

可选的,定位块641的厚度小于导弧部352的厚度。如此一来,内侧板38和外侧板39便位于所对应导弧部352的相对两侧,即导弧部352被内侧板38和外侧板39夹住,导弧部352在第一平面对内侧板38和外侧板39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对灭弧室起到限位作用。

位于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同一侧的两个导弧部35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353,第一空腔353用于容纳隔弧件615的底部。可选的,第一空腔353与隔弧件615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如此一来,隔弧件615、壳体6的内壁以及引弧板便对灭弧室形成限位固定作用。

进一步可选的,隔弧件615的横截面形状为T型,该T型的横向部分的横接面为三角形。

图13示出图4中触头灭弧系统的动触头的俯视图,图14示出图4中触头灭弧系统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3和图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动触头2包括触头本体21以及连接于触头本体21端部的引弧部22,引弧部22由触头本体21的端部向背离静触头1的一侧延伸,并将动触头2的弧根转移至引弧件35。

可选的,引弧部22远离触头本体21的端部在下降时与引弧板的板本体351抵接,将电弧的弧根传到导弧部352,进而电弧在灭弧组件3中被熄灭。

可选的,引弧部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引弧部22位于触头本体21在第二方向B相对的两端,对应于触头灭弧系统具有两个静触头1的情况。当然,引弧部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对应于触头灭弧系统具有一个静触头1的情况,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引弧部22包括在第一方向A相对设置的两个引弧子部23,两个引弧子部23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如此设置,则无论电弧被引入在第一方向A相对的两个灭弧区中的哪一个,电弧都能被快速地引入对应的灭弧区中,提高了引弧速度,加快了灭弧效率。

可选的,引弧子部23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方向B所成的夹角为直角。当然,引弧子部23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方向B所成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例如,两个引弧子部23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方向B所成的夹角为50-80°且同时向靠近动触头2中心的一侧延伸。如此一来,则引弧子部23在抵接于引弧板的时候其延伸方向直接指向各个灭弧区的中心位置,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更快地将电弧引入灭弧组件3的中心位置。

下面详细说明电弧进入第一灭弧区31的过程:

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11刚分离时,电弧的弧根分别在二者上产生;

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11进一步分离时,第一静触头11上的弧根转移至上引弧片36,电弧位于上引弧片36和动触头2的触头本体21之间;

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11再一步分离时,电弧位于上引弧片36和动触头2的引弧部22之间;

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11完全分离时,引弧部22与引弧件35抵接,动触头2上的弧根转移至引弧件35上,电弧在第一灭弧区31中被分割灭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均为弧形结构,且二者沿动触头2的中心相对设置。

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采用弧形结构,使得磁场在灭弧组件3中更加集中,并且具有往中心位置内凹分布的磁场密度,使得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以尽可能小的尺寸作用在灭弧组件3上,并且让更多磁场的磁力线作用于电弧的运动路径上。

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环绕设置在动触头2与灭弧组件3的外侧,形成半包围结构,磁场形成在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所包围的空间内,磁场的覆盖面积与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弧度大小正相关,即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弧度越大,磁场的覆盖面积越多。可选的,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圆心角大于或者等于90°,可以在保证整个触头系统均位于磁场覆盖范围内的同时,绝大部分灭弧组件3也位于磁场覆盖范围中,进而确保磁场完全覆盖电弧的运动路径。

可选地,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为圆弧瓦型薄片结构,原料采用钕铁硼或铁氧体。

图1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图15所示的接触器的一种俯视图,图17示出图15所示的接触器的另一种俯视图。

请参阅图15-图1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触头灭弧系统还包括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能够调节转移装置4包络灭弧组件3的范围。

上述内容中,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最大磁感线43方向与第二方向B形成夹角α,以使电弧能够进入灭弧组件3深处,从而拉长电弧。如此一来,为使得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二者中任一个连接正负极均可,故需设置调节装置5,调节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之间磁场的方向,以使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无论谁接正极、谁接负极,产生的电弧均能够进入灭弧组件3深处,拉长电弧、缩短灭弧时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5包括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第一手柄51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和第二手柄52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沿动触头2中心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41包括在自身弯曲方向相背的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第二永磁体42包括在自身弯曲方向相背的第三端421和第四端422,第一端411和第三端421相邻,第二端412和第四端422相邻,第一手柄51设置于第一端411和第三端421之间,第二手柄52设置于第二端412和第四端422之间,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均能够带动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旋转,以改变磁场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手柄51设置于第一端411和第三端421之间,第二手柄52设置于第二端412和第四端422之间,并不是指第一手柄51连接于第一端411和第三端421、第二手柄52连接于第二端412和第四端422,第一手柄51同第一端411和第三端421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做限定,第一手柄51与第一端411和第三端421可以具有间隙,同样,第二手柄52与第二端412和第四端422可以具有间隙。

设置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在需要旋转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来改变磁场方向时,则旋转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即可实现。具体的,如图16所示,当位于左侧的第一永磁体41面向触头系统的一侧为N极、右侧的第二永磁体42面向触头系统的一侧为S极时,且右侧的第二静触头12接正极、左侧的第一静触头11接负极时,则由中间位置向右旋转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使得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之间的最大磁感线43与第二方向B形成夹角α。如图17所示,相同的,当左侧的第一永磁体41接正极、右侧的第二永磁体42接负极时,则由中间位置向左旋转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其中,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位于中间位置时,二者沿第一方向A相对。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分别具有在其运动方向相背的两端,第一手柄51的其中一端抵接于第一端411,第一手柄51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三端421;第二手柄52的其中一端抵接于第二端412,第二手柄52的另一端抵接于第四端422;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的任意一个能够同时带动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旋转。

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抵接于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此种设置方式不仅便于加工制作,而且只需推动一个手柄就可实现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同时旋转,方便操作。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手柄51的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一端411,第一手柄5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端421。第二手柄52的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二端412,第二手柄5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端422。进一步可选的,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同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连接方式,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图1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触头灭弧系统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示出图18所示调节装置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0示出图15中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8、图19和图2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分别包括手柄本体53以及连接于手柄本体53的卡接部54,壳体6具有卡接配合部631,卡接部54能够与卡接配合部631卡接,卡接部54与卡接配合部631卡接时,第一永磁体41处于第一预设位,第二永磁体42处于第二预设位。其中,第一永磁体41处于第一预设位、第二永磁体42处于第二预设位时,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最大磁感线43方向与第二方向B形成夹角α。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最大磁感线43方向与第二方向B形成夹角α具有两种情况,因此第一预设位和第二预设位分别具有两个,故一个卡接部54对应插接有两个卡接配合部631,即一个手柄具有两个卡接位置。

可选的,卡接部54为卡扣,卡接配合部631为卡槽或卡孔。当然,卡接部54和卡接配合部631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卡接部54为弹片,卡接配合部631为卡槽或卡孔,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通过设置卡接部54和卡接配合部631,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将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旋转至预设的位置时,则卡接部54与卡接配合部631相互卡接,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无法再继续运动,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精准地停在预设的位置,为用户旋转调节装置5提供了根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在动触头2至静触头1的方向上超出转移装置4。进一步可选的,手柄本体53超出的部分在调节装置5运动方向的相背两端面分别具有间隔排布的条纹55,以增加推动时的摩擦力。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壳体6包括依次嵌套的壳本体61、安装部62和外周部63,壳本体61用于安装触头系统和灭弧组件3,安装部62用于安装转移装置4。安装部62包括第一弧形滑轨621和第二弧形滑轨622,第一弧形滑轨621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和第二弧形滑轨622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沿动触头2中心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41滑动连接于第一弧形滑轨621,第二永磁体42滑动连接于第二弧形滑轨622。

可选的,卡接配合部631设置于外周部63。

可选的,壳本体61形成有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动触头2和灭弧组件3,该容纳腔与插孔616连通。

设置第一弧形滑轨621和第二弧形滑轨622,使得转移装置4滑动连接于弧形滑轨,进而减小转移装置4与壳体6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便于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旋转转移装置4。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壳本体61面向转移装置4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凸起617。可选的,多条凸起617沿壳本体61的周向间隔设置。当然,凸起617也可沿壳本体61的周向延伸,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在壳本体61面向转移装置4的表面设置多条凸起617,能够减小转移装置4在旋转过程中与壳本体61的摩擦力,便于用户旋转调节装置5,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21示出图14中接触器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2示出图14中接触器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0、图21和图2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安装部62还包括第一凸台623和第二凸台624,第一弧形滑轨621的其中一端和第二弧形滑轨622的其中一端形成有第一间隙,第一弧形滑轨621的另一端和第二弧形滑轨622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一凸台623设置于第一间隙,第二凸台624设置于第二间隙,第一凸台623和第二凸台624用于将第一永磁体41限位于第一弧形滑轨621以及将第二永磁体42限位于第二弧形滑轨622;其中,第一手柄51滑动连接于第一凸台623,第二手柄52滑动连接于第二凸台624。

可选的,第一凸台623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和第二凸台624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相互对称。

设置第一凸台623和第二凸台624,将第一永磁体41限位于第一弧形滑轨621,将第二永磁体42限位于第二弧形滑轨622,避免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在使用过程中位置互换、导致磁场方向错误、动触头2与静触头1之间的电弧无法进入灭弧组件3深处、即靠近Y轴的位置或根本进入不了灭弧组件3的情况发生,保证灭弧组件3的灭弧能力。

请参阅图16和图1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手柄5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标识部511,第二手柄5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标识部521,第一永磁体41旋转至第一预设位且第二永磁体42旋转至第二预设位时,第一标识部511指示与第一手柄51相距最近的静触头1的极性,第二标识部521指示与第二手柄52相距最近的静触头1的极性,其中,第一永磁体41处于第一预设位、第二永磁体42处于第二预设位时,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最大磁感线43方向与第二方向B形成夹角α。

第一标识部511和第二标识部521的其中一者指示正极,另一者指示负极。可选的,正极的标识符号为“+”,负极的标识符号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标识,例如汉字“正极”和“负极”,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由于第一手柄51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和第二手柄52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沿动触头2中心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相对设置,故当第一永磁体41和第二永磁体42的最大磁感线43方向与第二方向B形成夹角α时,必然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的其中一个靠近第一静触头11、另一个靠近第二静触头12,故第一手柄51和第二手柄52能够指示距离最近的静触头1的极性。

可选的,第一标识部511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一标识部511位于第一手柄51在运动方向的两端。

可选的,第二标识部521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二标识部521位于第二手柄52在运动方向的两端。

如此一来,当第一永磁体41处于第一预设位、第二永磁体42处于第二预设位时,两个第一标识部511的其中一个和两个第二标识部521的其中一个分别位于所对应的静触头1较近的位置,便于用户观看。

可选的,壳本体61的表面设置有第三标识部611和第四标识部612,第三标识部611和第四标识部612位于静触头1在第一方向A的相对两侧,第一手柄51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五标识部512,第二手柄52的表面还设置有第六标识部522,第一永磁体41旋转至第一预设位且第二永磁体42旋转至第二预设位时,第五标识部512与第三标识部611对齐,第六标识部522与第四标识部612对齐。

可选的,第三标识部611包括两个第一标识子部613,一一对应于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第五标识部512包括两个第二标识子部513,两个第二标识子部513位于第一手柄51在运动方向的两端。当第一永磁体41旋转至第一预设位的其中一种位置且第二永磁体42旋转至第二预设位的两个位置中与第一预设位相对应的位置时,其中一个第一标识子部613和其中一个第二标识子部513相对齐;当第一永磁体41旋转至第一预设位的另一种位置且第二永磁体42旋转至第二预设位的两个位置中与第一预设位相对应的位置时,另一个第一标识子部613和另一个第二标识子部513相对齐。

同样的,第四标识部612包括两个第三标识子部614,一一对应于第一静触头11和第二静触头12。第六标识部522包括两个第四标识子部523,两个第四标识子部523位于第二手柄52在运动方向的两端。当第一永磁体41旋转至第一预设位的其中一种位置且第二永磁体42旋转至第二预设位的两个位置中与第一预设位相对应的位置时,其中一个第三标识子部614和其中一个第四标识子部523相对齐;当第一永磁体41旋转至第一预设位的另一种位置且第二永磁体42旋转至第二预设位的两个位置中与第一预设位相对应的位置时,另一个第三标识子部614和另一个第四标识子部523相对齐。

进一步可选的,第一标识子部613为一种图形的一部分,第二标识子部513为该种图形的另一部分,二者对齐时组成完整图形。该完整图形可以为箭头、圆形、心形等图形。同样的,第三标识子部614和第四标识子部523二者在对齐时也组成完整图形。

第一标识子部613和第二标识子部513能够对齐。第三标识子部614和第四标识子部523能够对齐,如此一来,用户可根据标识进行旋转,判断转移装置4是否旋转到预设的位置,方便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上述的触头灭弧系统。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分类

0612011621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