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可加工梯形铜排的压平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7:35


一种可加工梯形铜排的压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梯形铜排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加工梯形铜排的压平装置。

背景技术

辊式压平机是一种利用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校直辊轮对轧材进行反复弯曲以消除原始弯曲曲率的不均匀性,从而使曲率从大变小而使其平直的装置,压平机按照压辊的排列方式及调节方法,型式有:平行辊列压平机、可调节校正辊挠度压平机等。

目前使用的压平机只能对规则的方体平面铜排进行压平,当一个公司同时加工梯形铜排时则无法使用此压平机进行压平,限制了铜排的加工规格;而梯形铜排一般加工量远小于方形平面铜排的加工量,如果单独定制一台梯形铜排压平机则会增大加工投入成本,所以,需要对目前使用的压装机进行改进来提高其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加工梯形铜排的压平装置。

本发明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加工梯形铜排的压平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支架2和齿轮箱3,所述支架2和所述齿轮箱3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辊轮传动杆4和下辊轮传动杆5,所述上辊轮传动杆4杆身上设置有万向联轴器6;所述支架2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辊轮7和下辊轮8,所述上辊轮7和所述下辊轮8右端分别穿过所述支架2右侧面与所述上辊轮传动杆4和所述下辊轮传动杆5左端相连接;所述支架2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调节器9和右调节器10,所述左调节器9左侧设置有左旋转手轮11,所述右调节器10右侧设置有右旋转手轮12,所述左调节器9和所述右调节器10下侧分别设置有左升降杆13和右升降杆14,所述左升降杆13和所述右升降杆14底部穿过所述支架2顶面分别与所述上辊轮7传动连接。

优选的,每根所述上辊轮传动杆4杆身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万向联轴器6,分别位于所述上辊轮传动杆4杆身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上辊轮7数量设置为12个,呈逆时针旋转;所述下辊轮8数量设置为13个,呈顺时针旋转。

优选的,所述左升降杆13与所述上辊轮7靠近左端部分传动连接,所述右升降杆14与所述上辊轮7靠近右端部分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装置在原有的设备基础增加了两个辊轮调节器控制上辊轮高度调节,通过转动对应调节器即可根据梯形铜排大小边的高度调整上辊轮左右两端高度,实现对梯形铜排的加工;通过在上辊轮传动杆上增加两个万向联轴器,方便调整其与上辊轮之间的扭矩力,使梯形铜排压平精度更高;此装置的改进在不影响压平方形平面铜排的同时也可以压平梯形铜排,调节灵活,实用价值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辊轮传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齿轮箱;4、上辊轮传动杆;5、下辊轮传动杆;6、万向联轴器;7、上辊轮;8、下辊轮;9、左调节器;10、右调节器;11、左旋转手轮;12、右旋转手轮;13、左升降杆;14、右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图示所述可知,一种可加工梯形铜排的压平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支架2和齿轮箱3,所述支架2和所述齿轮箱3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辊轮传动杆4和下辊轮传动杆5,所述上辊轮传动杆4杆身上设置有万向联轴器6;所述支架2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辊轮7和下辊轮8,所述上辊轮7和所述下辊轮8右端分别穿过所述支架2右侧面与所述上辊轮传动杆4和所述下辊轮传动杆5左端相连接;所述支架2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调节器9和右调节器10,所述左调节器9左侧设置有左旋转手轮11,所述右调节器10右侧设置有右旋转手轮12,所述左调节器9和所述右调节器10下侧分别设置有左升降杆13和右升降杆14,所述左升降杆13和所述右升降杆14底部穿过所述支架2顶面分别与所述上辊轮7传动连接;当需要加工梯形铜排时,根据梯形铜排大小边的高度通过旋转左旋转手轮11和右旋转手轮12使左调节器9和右调节器10通过左升降杆13和右升降杆14传动调整上辊轮7左右两端的高度,调整完成后启动机器将梯形铜排放入完成压平操作即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根所述上辊轮传动杆4杆身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万向联轴器6,分别位于所述上辊轮传动杆4杆身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当需要加工梯形铜排时上辊轮传动杆4与上辊轮7不在同一轴线上、存在轴线夹角的情况下能实现所联接的两轴连续回转,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实现梯形铜排的加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上辊轮7数量设置为12个,呈逆时针旋转;所述下辊轮8数量设置为13个,呈顺时针旋转;上下辊轴做正弦运动,有效的消除铜排的上下无序的变形和内部存在的应力使铜排趋于平直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左升降杆13与所述上辊轮7靠近左端部分传动连接,所述右升降杆14与所述上辊轮7靠近右端部分传动连接;方便根据体型铜排大小边的高度进行调整上辊轮左右两端高度,使梯形铜排压平精度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

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217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