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7:35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为了实现液压驻车功能(即将车辆切换至驻车挡),通常采用一个锁止电磁阀、至少一个压力调节电磁阀和若干机械阀,增加的至少两个电磁阀不但增加了系统的成本,而且还会占用较多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的端口,使得控制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磁阀数量多造成的系统成本高和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先导压力调节阀;挡位操作结构,包括压力调节阀;驻车锁止结构,包括进油滑阀、排油滑阀及驻车锁止组件,所述驻车锁止组件包括推动件、止动件、带有腔室的壳体及驻车件,所述驻车件与所述推动件相连,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部分所述推动件伸入所述腔室内且将所述腔室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止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进油滑阀的第一进油腔与所述先导压力调节阀连通,所述进油滑阀的第一进油口能够与所述压力调节阀连通,所述进油滑阀上设有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一回油口,所述第一进油腔内的油液能够推动所述进油滑阀的进油活塞以使所述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回油口或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工作油口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排油滑阀的第一排油腔连通,所述排油滑阀的第二进油口能够与所述压力调节阀和所述第一进油口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排油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油腔内的油液能够推动所述排油滑阀的排油活塞以使所述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排油滑阀的第二回油口或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油液能够推动所述止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推动件抵接或者脱离,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油液能够推动所述推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驻车件与驻车棘爪抵接或者脱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驻车锁止结构还包括第一止回阀和保压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油腔和所述保压阀的第一保压腔连通,所述保压阀的进口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连通,所述保压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开启时,所述第一工作油口排出的油液经所述第一止回阀分别进入所述第一排油腔和所述第一保压腔,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排出的油液能够经所述保压阀、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工作油口、所述第二连通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力调节阀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力调节阀分别为第一压力调节阀和第二压力调节阀,所述驻车锁止结构还包括梭阀,所述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和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连通,所述梭阀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保压阀的进口连通。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车辆在第一挡位和驻车挡之间切换时,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和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中的一个与所述梭阀和所述进油滑阀连通。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止动件和所述推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驻车锁止组件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止动件相连,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推动件分离时所述复位弹性件被压缩,所述复位弹性件能够复位所述止动件,以使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推动件的端面抵接;加载弹性件,所述加载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推动件上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加载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或所述推动件相连,所述驻车件与所述驻车棘爪分离时,所述加载弹性件被压缩,所述加载弹性件能够推动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推动件带动所述驻车件与所述驻车棘爪抵接。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推动件分离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力为第一压力,所述第一止回阀开启时所述第一止回阀的进出口压力的差值为第二压力,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加载弹性件的弹性力为第三压力,所述第三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所述保压阀的进出口连通时所述保压阀的保压弹性件的弹性力为第四压力,所述第四压力小于所述第三压力。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驻车锁止组件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推动件与所述衬套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推动件将所述第二腔室分割为隔绝的排气腔室和油液腔,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三连通口与所述排气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油液腔连通。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驻车锁止结构还包括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所述第一油箱与所述第一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箱与所述第二回油口连通。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低压冷却润滑结构,所述低压冷却润滑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油槽、高压油泵、高压过滤器、第二止回阀及储能器,所述低压冷却润滑结构还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的进口与所述高压过滤器和所述第二止回阀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切换阀断电时所述第二止回阀能够开启,所述高压油泵能够为所述储能器充压;所述切换阀通电时,所述高压油泵能够将所述第一油槽内的油液经所述切换阀泵出,所述高压油泵泄压,所述第二止回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储能器保压。

作为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低压冷却润滑结构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油槽、低压油泵、冷却器、低压过滤器,所述低压过滤器的出口分别与冷却管路和润滑管路连通,所述冷却管路和所述润滑管路中的一个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与所述先导压力调节阀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增设的进油滑阀和排油滑阀均为机械阀,通过先导压力调节阀控制进油滑阀和排油滑阀,实现液压驻车功能的生产成本减少,控制难度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

1、先导压力调节阀;

211、第一压力调节阀;212、奇数离合器压力调节阀;213、奇数应急排油滑阀;214、第一奇数挡换挡阀;215、第二奇数换挡阀;221、第二压力调节阀;222、偶数离合器压力调节阀;223、偶数应急排油滑阀;224、第一偶数挡换挡阀;225、第二偶数换挡阀;

31、进油滑阀;32、排油滑阀;33、驻车锁止组件;331、推动件;3310、凹槽;332、止动件;3321、限位凸起;333、壳体;33301、第一连通口;33302、第二连通口;33303、第一腔室;33304、第二腔室;33305、第三连通口;334、驻车件;335、复位弹性件;336、加载弹性件;337、驻车推拉杆;338、驻车弹性件;339、衬套;34、第一止回阀;35、保压阀;36、梭阀;37、第一油箱;38、第二油箱;

41、第一油槽;42、高压油泵;43、高压过滤器;44、第二止回阀;45、储能器;46、切换阀;47、安全阀;48、压力传感器;

51、第二油槽;52、低压油泵;53、冷却器;54、低压过滤器;55、冷却管路;56、润滑管路;57、流量调节阀;58、吸滤器;59、泄压阀;510、旁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先导压力调节阀1、挡位操作结构及驻车锁止结构,挡位操作结构包括压力调节阀,驻车锁止结构包括进油滑阀31、排油滑阀32及驻车锁止组件33,驻车锁止组件33包括推动件331、止动件332、带有腔室的壳体333及驻车件334,驻车件334与推动件331相连,壳体333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一连通口33301和第二连通口33302,部分推动件331伸入腔室内且将腔室分割为第一腔室33303和第二腔室33304,止动件332设于第一腔室33303内,进油滑阀31的第一进油腔与先导压力调节阀1连通,进油滑阀31的第一进油口能够与压力调节阀连通,进油滑阀31上设有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一回油口,第一进油腔内的油液能够推动进油滑阀31的进油活塞以使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回油口或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工作油口能够分别与第一连通口33301和排油滑阀32的第一排油腔连通,排油滑阀32的第二进油口能够与压力调节阀和第一进油口之间的管路连通,第二连通口33302与排油滑阀32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排油腔内的油液能够推动排油滑阀32的排油活塞以使第二工作油口与排油滑阀32的第二回油口或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一腔室33303内的油液能够推动止动件332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止动件332与推动件331抵接或者脱离,第二腔室33304内的油液能够推动推动件331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驻车件334与驻车棘爪抵接或者脱离,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具体地,该推动件331包括推动杆和活塞,活塞固定安装在推动杆上且能够与腔室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排油滑阀32的第二排出口与第二腔室3330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节流孔,增设的节流孔能够控制推动件331的运动速度,防止速度过快撞击壳体333产生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的虚线表示控制各个阀门的液压管路,通过调节该液压管路内的油液的压力改变各个阀门的工作状态,实现阀门的状态的切换。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油口为图1中进油滑阀31的P口,第一工作油口为图1中进油滑阀31的A口,第一回油口为图1中进油滑阀31的T口,第二进油口为图1中排油滑阀32的P口,第二工作油口为图1中排油滑阀32的A口,第二回油口为图1中排油滑阀32的T口。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当止动件332逐渐与推动件331脱离时,止动件332沿竖直方向朝下运动;当止动件332逐渐与推动件331抵接时,止动件332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本实施例的第二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呈90°,当驻车件334与驻车棘爪逐渐抵接时,推动件331沿水平方向朝右运动,当驻车件334与驻车棘爪逐渐脱离时,推动件331沿水平方向朝左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这种限定,还可以为其他方向,具体方向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增设的进油滑阀31和排油滑阀32均为机械阀,通过先导压力调节阀1控制进油滑阀31和排油滑阀32,实现液压驻车功能的生产成本减少,控制难度降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驻车锁止结构还包括第一止回阀34和保压阀35,第一止回阀34的进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止回阀34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排油腔和保压阀35的第一保压腔连通,保压阀35的进口与压力调节阀的出口连通,保压阀35的出口与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一止回阀34开启时,第一工作油口排出的油液经第一止回阀34分别进入第一排油腔和第一保压腔,压力调节阀的出口排出的油液能够依次经保压阀35、第二进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二连通口33302进入第二腔室33304。

具体地,挂驻车挡的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调节先导压力调节阀1的输出压力,使得进入进油滑阀31的第一油腔内的油液推动进油滑阀31由基本位置切换到非基本位置,同时压力调节阀的出口排出的油液压力改变,此时进油滑阀31的P口和进油滑阀31的A口连通,进油滑阀31的A口的油液经第一连通口33301进入第一腔室33303,此时排油滑阀32的A口和排油滑阀32的T口连通,止动件332沿第一方向朝下运动以使止动件332与推动件331分离,第二腔室33304内的油液能够经第二连通口33302、排油滑阀32的A口到达排油滑阀32的T口,推动件331沿第二方向运动向右以使驻车件334与驻车棘爪抵接,接着,调节先导压力调节阀1的输出压力,使进油滑阀31由非基本位置切换到基本位置,进油滑阀31的A口和进油滑阀31的T口连通,第一油腔内的油液能够依次经第一连通口33301、进油滑阀31的A口从进油滑阀31的T口排出,止动件332复位并与推动件331的左端面抵接。

摘驻车挡的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调节先导压力调节阀1的输出压力,使得进入进油滑阀31的第一油腔内的油液推动进油滑阀31由基本位置切换到非基本位置,同时压力调节阀的出口排出的油液压力改变,进油滑阀31的P口和进油滑阀31的A口连通,进油滑阀31的A口的油液经第一连通口33301进入第一腔室33303,第一腔室33303内的油液推动止动件332沿第一方向朝下运动以使止动件332与推动件331分离,推动件331沿第二方向运动向左以使驻车件334与驻车棘爪分离,此时压力调节阀的出口排出的油液压力增加,第一止回阀34开启,第一止回阀34的进出口连通,第二油腔内的油液能够经第一止回阀34分别进入第一排油腔和第一保压腔,使得排油滑阀32的第二进油口能够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保压阀35的进出口能够连通,此时第一止回阀34的进口的油液压力与第一止回阀34的进口的油液压力相同,使得第一止回阀34被再次关闭,且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且保压阀35的进出口连通,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的油液能够依次经保压阀35、第二进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进入第二腔室33304,推动件331沿第二方向运动向左以使驻车件334与驻车棘爪分离,当推动件331到达设定位置后,先导压力调节阀1控制进入第一油腔内的油液压力,使进油滑阀31切换到基本位置,第一油腔内的油液能够依次经第一连通口33301、进油滑阀31的A口从进油滑阀31的T口排出,止动件332复位并与推动件331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本位置为不通电或者没有控制压力作用时阀芯所在的位置,非基本位置为除基本位置时阀芯的其他位置。

本实施例的保压阀35的开启压力与排油滑阀32的开启压力和第一止回阀34的开启压力相同,当保压阀35开启时,排油滑阀32和第一止回阀34也由基本位置切换到非基本位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保压阀35为两位两通的滑阀,保压阀35的进口为图1中保压阀35的P口,保压阀35的进口为图1中保压阀35的A口,当保压阀35处于关闭状态时,保压阀35的P口与保压阀35的A口不连通,当保压阀35处于开启状态时,保压阀35的P口与保压阀35的A口连通。

具体地,当先导压力调节阀1调节进入第一油腔内的油液的压力增大,使进油滑阀31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时,若是第一止回阀34的进口的油液压力大于第一止回阀34的进口的油液压力且两者的差值达到第一止回阀34开启时的压力时,第一止回阀34的进出口连通,第二油腔内的油液能够经第一止回阀34分别进入第一排油腔和第一保压腔,使得排油滑阀32的第二进油口能够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保压阀35的进出口能够连通,此时第一止回阀34的进口的油液压力与第一止回阀34的进口的油液压力相同,使得第一止回阀34被再次关闭,且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且保压阀35的进出口连通,压力调节阀的出口的油液能够依次经保压阀35、第二进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进入第二腔室3330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压力调节阀分别为第一压力调节阀211和第二压力调节阀221,第一压力调节阀211和第二压力调节阀221的主要功能是需要接合离合器或者换挡时通过改变两者出口的油液压力进行压力调节,驻车锁止结构还包括梭阀36,梭阀36的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压力调节阀211和第二压力调节阀221连通,梭阀36的出口与第一进油口连通,保压阀35的进口分别与第一进油口和保压阀35的进口连通。

具体地,当第一压力调节阀211的出口压力大于第二压力调节阀221的出口压力时,第一压力调节阀211与梭阀36连通,当第二压力调节阀221的出口压力大于第一压力调节阀211的出口压力时,第二压力调节阀221与梭阀36连通,且油液只能从第一压力调节阀211或者第二压力调节阀221经梭阀36流出,而不能从梭阀36经过第一压力调节阀211或者第二压力调节阀221流出。

本实施例的车辆在第一挡位和驻车挡之间切换时,第一压力调节阀211和第二压力调节阀221中的一个与梭阀36和进油滑阀31连通,第一挡位为车辆的空挡、倒车档、前进挡和运动挡中的任意一种挡位。例如,本实施例的空挡、前进挡和运动挡与驻车挡切换时,均是第一压力调节阀211与梭阀36和进油滑阀31连通,倒车档与驻车挡切换时,第二压力调节阀221与梭阀36和进油滑阀31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档位与驻车挡切换时,第一压力调节阀211或第二压力调节阀221与梭阀36和进油滑阀31连通的状态,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这种限定,还可以为其他控制策略,但是要保证第一挡位与驻车挡切换时,第一压力调节阀211和第二压力调节阀221中的一个与梭阀36和进油滑阀31连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止动件332上设有限位凸起3321,推动件331上设有与限位凸起3321配合的凹槽3310,如图1所示,驻车锁止组件33包括复位弹性件335和加载弹性件336,复位弹性件335和加载弹性件336均为弹簧,复位弹性件335位于第一腔室33303内,复位弹性件335的一端与壳体333相连,另一端与止动件332相连,止动件332与推动件331分离时复位弹性件335被压缩,复位弹性件335能够复位止动件332,以使限位凸起3321位于凹槽3310内或者止动件332与推动件331的端面抵接,加载弹性件336套设于推动件331上且位于壳体333的外侧,加载弹性件336的一端与壳体333相连,另一端与推动件331或推动件331相连,驻车件334与驻车棘爪分离时,加载弹性件336被压缩,加载弹性件336能够推动推动件331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推动件331带动驻车件334与驻车棘爪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腔室33303内的油液推动推动件331运动必须要克服加载弹性件336和摘挡所需要的作用力的合力,因此第一压力调节阀211或者第二压力调节阀221出口的油液的压力大于第一止回阀34的开启压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推动件331上设有限位凸起3321,止动件332上设有与限位凸起3321配合的凹槽3310,以实现推动件331与止动件332的抵接或者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驻车锁止组件33还包括驻车推拉杆337、驻车弹性件338及位置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的驻车弹性件338为弹簧,驻车推拉杆337的一端与推动件331相连,另一端与驻车件334相连,驻车弹性件338套设于驻车推拉杆337上,本实施例的驻车弹性件338为驻车弹簧,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壳体333上,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检测到331到达设定位置时,先导压力调节阀1控制进入第一油腔内的油液压力,以使进油滑阀31切换到基本位置。

本实施例的止动件332与推动件331分离时复位弹性件335的弹性力为第一压力,第一止回阀34开启时第一止回阀34的进出口压力的差值为第二压力,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具体地,第一压力小于第二压力,能够保证止动件332与推动件331分离时,第一止回阀34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得进一步增大压力调节阀的油液的出口压力且第一止回阀34的进出口压力的差值不小于第二压力时,第二止回阀44被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驻车锁止组件33还包括衬套339,衬套339位于第二腔室33304内,推动件331与衬套339密封滑动连接,推动件331将第二腔室33304分割为隔绝的排气腔室和油液腔,壳体333上还设有第三连通口33305,第三连通口33305与排气腔室连通,第二连通口33302与油液腔连通,第三连通口33305和排气腔室能够在推动件331运动时使排气腔室内的气体压力与外界的气体压力相同。

本实施例的限位凸起3321位于凹槽3310内时加载弹性件336的弹性力为第三压力,第三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刚开始挂驻车挡时,第一工作油口排出的油液进入第一腔室33303内的压力等于第一压力,第一压力小于第三压力,能使得止动件332与推动件331脱离时,加载弹性件336有向右推动推动件331的趋势。

本实施例的保压阀35的进出口连通时保压阀35的保压弹性件的弹性力为第四压力,第四压力小于第三压力。具体地,进一步加压,梭阀36出口的油液依次经保压阀35和排油滑阀32进入第二腔室33304内,排油滑阀32的第二排出口的油液压力等于第三压力,第三压力大于第一压力,由于第四压力小于第三压力,使得第二腔室33304内的油液对推动件331的阻力小于保压弹性件的最大弹性力,从而加载弹性件336能够推动推动件331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

本实施例的进油滑阀31的第二进油腔与梭阀36的出口连通,进油滑阀31的进油弹性件的一端伸入第二进油腔内。这种设置使得进油滑阀31实际工作时,通过第二进油腔内的油液和进油滑阀31的进油弹性件对进油滑阀31的进油活塞的同时施加向左的作用力,而第一进油腔内的油液对进油活塞施加向右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进油活塞向左或者向右活动,进而改变进油滑阀31的开启状态,避免了先导压力调节阀1误操作进油滑阀31的现象的发生。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驻车锁止结构还包括第一油箱37和第二油箱38,第一油箱37与第一回油口连通,使得第一油箱37能够盛放经第一回油口排出的油液,第二油箱38与第二回油口连通,使得第二油箱38能够盛放经第二回油口排出的油液。

本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低压冷却润滑结构,如图2所示,低压冷却润滑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油槽41、高压油泵42、高压过滤器43、第二止回阀44及储能器45,储能器45分别与第一压力调节阀211的第一压力调节腔和第二压力调节阀221的第二压力调节腔连通,进而第一压力调节腔内的油液能够调节第一压力调节阀211的开启状态,第二压力调节腔内的油液能够调节第二压力调节阀221的开启状态,低压冷却润滑结构还包括切换阀46,切换阀46的进口与高压过滤器43和第二止回阀44之间的管路连通,切换阀46断电时第二止回阀44能够开启,高压油泵42能够为储能器45充压;切换阀46通电时,高压油泵42能够将第一油槽41内的油液经切换阀46泵出,高压油泵42泄压,第二止回阀44处于关闭状态,储能器45保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低压冷却润滑结构还包括安全阀47、压力传感器48,安全阀47设于高压油泵42和高压过滤器43之间,压力传感器48用于检测储能器45的压力。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低压冷却润滑结构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油槽51、低压油泵52、冷却器53、低压过滤器54,第二油槽51的高度低于第一油槽41的高度且第二油槽51与第一油槽41连通,当需要加油时,通过向第一油槽41内加油,当第一油槽41内的油液加满时,油液逐渐流向第二油槽51实现对第二油槽51的加油,低压过滤器54的出口分别与冷却管路55和润滑管路56连通,冷却管路55和润滑管路56中的一个上设有流量调节阀57,流量调节阀57与先导压力调节阀1连接,先导压力调节阀的主要功能是为流量调节阀57进行流量调节,该流量调节阀57为两位两通的滑阀。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流量调节阀57的开启压力大于进油滑阀31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时进油弹性件对进油活塞的作用力,这种设置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调节流量调节阀57时,不会影响进油滑阀3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低压冷却润滑结构还包括吸滤器58、泄压阀59、旁通阀510,吸滤器58位于第二油槽51和低压油泵52之间,吸滤器58能够利用真空使油液通过吸滤器58的滤布以分离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泄压阀59的进口与低压油泵52和冷却器53之间的管路连通,泄压阀59的出口与第二油槽51和吸滤器58之间的管路连通,泄压阀59能够在低压油泵52出口的油液压力较高时开启以将低压油泵52出口的油液经泄压阀59重新返回至第二油槽51,旁通阀510与冷却器53和低压过滤器54的串联管路并联,旁通阀510能够在冷却管路55和润滑管路56内的油液温度较低时开启,以防止低压油泵52出口的油液继续降温。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挡位操作结构还包括奇数离合器压力调节阀212、奇数应急排油滑阀32213、第一奇数挡换挡阀214、第二奇数换挡阀215、偶数离合器压力调节阀222、偶数应急排油滑阀32223、第一偶数挡换挡阀224、第二偶数换挡阀225,其中第二奇数换挡阀215与第一压力调节阀211相连,第一压力调节阀211能够调节第一奇数挡换挡阀214和第二奇数换挡阀215的油液的流量以实现一、三、五、七挡的换挡,第二偶数换挡阀225与第二压力调节阀221相连,第二压力调节阀221能够调节第一偶数挡换挡阀224、第二偶数换挡阀225的油液的流量以实现二、四、六及倒车挡的换挡。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相关技术
  • 无级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总成及车辆
  • 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17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