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7:35


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钢筋在使用时经常需要进行切割,然而传统的钢筋切割装置结构复杂,送料装置效率不高,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钢筋切割装置。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111390069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钢筋切割装置,涉及切割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支架、下平台和上平台,支架一端与下平台下表面固定连接,下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一表面设置有开关,立板一表面与上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上平台上表面安装有气缸,气缸与开关电性连接,气缸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本发明通过使用第二电机、输送装置、弹簧和滚珠,使整个装置在送料过程中实现自动送料,提高了送料效率;本发明通过使用气缸、和第一电机,使改装置通过控制气缸来实现刀具升降,通过控制电机来实现刀具旋转,结构简单,切割效率高,但是该装置没有对钢筋固定装置进行优化,传统的钢筋固定装置需要人工固定,同时切割完成后需要人工将固定装置拆下,使用麻烦,浪费大量时间,导致切割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一侧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另一端安装有主动直齿轮,主动直齿轮啮合有从动直齿轮,从动直齿轮中部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左右两部均安装有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一主动锥齿轮上端安装有夹紧装置,所述传动轴中部安装有第二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上端安装有切割升降装置,切割升降装置一侧安装有切割转动装置,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通过操作台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台上端开设有切割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轴一侧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另一端安装有把手,且轴承座上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被动锥齿轮,第一被动锥齿轮上端安装有第一外螺纹圆柱,第一外螺纹圆柱外侧啮合有升降架下部开设的螺纹孔,升降架内部上端安装有固定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外螺纹圆柱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操作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割升降装置包括具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被动锥齿轮,第一被动锥齿轮上端安装有第二外螺纹圆柱,第二外螺纹圆柱外侧啮合有内螺纹架,内螺纹架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且内螺纹架另一侧安装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另一侧安装有切割转动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割升降装置包括与转动轴承连接的第三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另一侧固定有切割片,且第二直齿轮外侧安装有齿条,齿条中部一侧安装有第三直齿轮,且齿条下部啮合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外侧安装有伸缩架,伸缩架下端固定有伸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直齿轮中部固定有传动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弹簧的下端固定于地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割片位于切割槽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电机为驱动力,通过输出轴、主动直齿轮、从动直齿轮、传动轴、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主动锥齿轮、夹紧装置、切割升降装置和切割转动装置的设置使在对钢筋进行切割时,将钢筋穿过夹紧装置放在操作台上,开启电机,夹紧装置自动的将钢筋夹紧,钢筋夹紧后拉动传动轴使第二主动锥齿轮与钢筋升降装置啮合,使切割片在切割升降装置和切割转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上升,实现对钢筋的切割,避免了切割钢筋时费力的固定和拆卸,增加切割效率,减轻劳动力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中伸缩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中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输出轴、3-主动直齿轮、4-从动直齿轮、5-传动轴、6-轴承座、7-把手、8-第一限位杆、9-支撑板、10-操作台、11-第一被动锥齿轮、12-第一主动锥齿轮、13-第一外螺纹圆柱、14-升降架、15-切割槽、16-固定片、17-第二主动锥齿轮、18-伸缩弹簧、19-伸缩架、20-第一直齿轮、21-齿条、22-第二被动锥齿轮、23-第二外螺纹圆柱、24-第二限位杆、25-内螺纹架、26-转动轴承、27-第二直齿轮、28-切割片、29-第三直齿轮、3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钢筋快速固定切割装置,包括电机1,电机1一侧安装有输出轴2,输出轴2另一端安装有主动直齿轮3,主动直齿轮3啮合有从动直齿轮4,从动直齿轮4中部固定有传动轴5,传动轴5左右两部均安装有第一主动锥齿轮12,第一主动锥齿轮12上端安装有夹紧装置,所述传动轴5中部安装有第二主动锥齿轮17,第二主动锥齿轮17上端安装有切割升降装置,切割升降装置一侧安装有切割转动装置,所述传动轴5通过轴承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板9,支撑板9上端通过操作台10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10上端开设有切割槽15,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与第一主动锥齿轮12啮合的第一被动锥齿轮11,第一被动锥齿轮11上端安装有第一外螺纹圆柱13,第一外螺纹圆柱13外侧啮合有升降架14下部开设的螺纹孔30,升降架14内部上端安装有固定片16,所述第一外螺纹圆柱13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操作台10,所述切割升降装置包括具第二主动锥齿轮17啮合的第二被动锥齿轮22,第二被动锥齿轮22上端安装有第二外螺纹圆柱23,第二外螺纹圆柱23外侧啮合有内螺纹架25,内螺纹架25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24,且内螺纹架25另一侧安装有转动轴承26,转动轴承26另一侧安装有切割转动装置,所述切割升降装置包括与转动轴承26连接的第三直齿轮29,第二直齿轮27另一侧固定有切割片28,且第二直齿轮27外侧安装有齿条21,齿条21中部一侧安装有第三直齿轮29,且齿条21下部啮合有第一直齿轮20,第一直齿轮20外侧安装有伸缩架19,伸缩架19下端固定有伸缩弹簧18,所述第二直齿轮27中部固定有传动轴5,所述伸缩弹簧18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所述切割片28位于切割槽15的中部。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其中,所述传动轴5一侧安装有轴承座6,轴承座6另一端安装有把手7,且轴承座6上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8,用于方便的拉动传动轴5,间歇的使第一主动锥齿轮12和第一被动锥齿轮11啮合或第二主动锥齿轮17和第二被动锥齿轮22啮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以电机1为驱动力,电机1带动输出轴2转动,输出轴2带动主动直齿轮3转动,主动直齿轮3带动被动直齿轮4转动,被动直齿轮4带动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上的第以主动锥齿轮12与第一被动锥齿轮11啮合时带动第一外螺纹圆柱13转动,第一外螺纹圆柱13通过螺纹孔30使升降架14下移,使固定片16压紧钢筋,实现固定,当第二主动锥齿轮17和第二被动锥齿轮22啮合时,第二外螺纹圆柱23使内螺纹架25向上运动,同时通过第二直齿轮27和齿条21的作用切割片28旋转,实现对钢筋的切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217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