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8:20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

背景技术

沉降观测点是指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中所使用的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三方面的职能。沉降观测工作主要包括水准点的布设、观测点的布设、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的成果处理等,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沉降观测点能够反映建(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观测点装置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且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及工程竣工验收中,人们对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方法、观测结果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设计单位对一些大型建筑或特殊结构类型的工程沉降量的记录尤其重视,因为此数据是评价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结构稳定性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我们在工程管理和验收过程中看到的沉降观测点的做法却形式繁多。

沉降观测点在柱或墙砼施工前焊接于柱主筋上,或者在柱或墙上钻孔埋设,采用20mm底端带弯头的钢筋,钢筋原长不小于40cm。底部做成弯钩状。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做好除锈处理。这种观测点观测元件的埋设、观测和保护工作尤为重要,检测元件埋设时和监测过程中容易被人为或自然因素损坏。

现有技术一:沉降观测点在柱或墙砼施工前焊接于柱主筋上,埋在砼内长度宜为外露部分的5~7倍;沉降点的型式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建筑材料,可采用不同的形式,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突出点。沉降点埋设好后,应涂上防腐漆。存在问题:随着工程上部结构的施工,尤其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中拆模的影响,往往导致许多观测点被破坏,给沉降观测带来不便,甚至无法真实反映建筑物的沉降。

现有技术二:沉降观测点在柱或墙上钻孔埋设,埋在砼内长度宜为外露部分的5~7倍;沉降点的型式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建筑材料,可采用不同的形式,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突出点。沉降点埋设好后,应涂上防腐漆。存在问题:观测点观测元件的埋设、观测和保护工作不当,检测元件埋设时和监测过程中人为或自然因素损坏,给沉降观测带来不便,甚至无法真实反映建筑物的沉降。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观测点易损坏、沉降观测不便等问题,本发明结构牢固稳定,观测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观测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包括埋件,所述埋件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内,所述埋件的一端连接沉降观测外露结构,所述沉降观测外露结构呈竖直设置,所述沉降观测外露结构上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间隔的观测点,所述观测点能垂直撑设测量工具,所述沉降观测外露结构的外侧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置观测窗口。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埋件的第一端设置防松结构,所述埋件的第二端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防松结构的一侧设置所述沉降观测外露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沉降观测外露结构包括竖直的钢筋支柱,所述钢筋支柱的顶部设置铜球,所述铜球构成所述观测点,所述钢筋支柱的下部一侧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筋支柱的下部贴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钢筋支柱的上部向远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的方向弯折,所述钢筋支柱的上部呈竖直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筋支柱的下部呈竖直设置,所述钢筋支柱的上部和所述钢筋支柱的下部之间通过水平的连接柱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防松结构的一侧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的侧面呈齐平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松结构包括竖直间隔且平行的两个横梁,两个横梁的第二端通过竖梁连接,所述竖梁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各横梁的第一端向所述埋件的外侧弯折构成弯钩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罩包括底部开口的弧形立板,所述弧形立板的顶部设置水平的护罩顶板,所述弧形立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护罩顶板上设置透孔,所述透孔构成观测窗口。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立板由钢管切割构成。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中,沉降观测外露结构上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间隔的观测点,埋件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内,装置整体牢固稳定,观测点与施工物保持一定距离,观测点位安全;沉降观测外露结构的外侧设置防护罩,保证观测点安全,使其能长期保存,且观测窗口能使其具有良好通视条件,观测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埋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埋件的主视图。

图中:

100、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

1、埋件;

11、防松结构;111、横梁;112、竖梁;113、弯钩结构;

12、连接板;

2、沉降观测外露结构;

21、观测点;22、钢筋支柱;

3、防护罩;31、弧形立板;32、护罩顶板;

9、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100,包括埋件1,埋件1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9(混凝土墙或柱)内,埋件1的一端连接沉降观测外露结构2,沉降观测外露结构2呈竖直设置,沉降观测外露结构2上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9间隔的观测点21,观测点21能垂直撑设测量工具(测量尺等工具,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沉降观测外露结构2的外侧设置防护罩3,防护罩3上设置观测窗口。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100能够反映建(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其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观测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中,沉降观测外露结构上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间隔的观测点,埋件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内,装置整体牢固稳定,观测点与施工物保持一定距离,观测点位安全;沉降观测外露结构的外侧设置防护罩,保证观测点安全,使其能长期保存,且观测窗口能使其具有良好通视条件。

进一步,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埋件1的第一端设置防松结构11,埋件1的第二端设置连接板12,连接板12远离防松结构11的一侧设置沉降观测外露结构2。在本实施方式中,埋件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防松结构11。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沉降观测外露结构2包括竖直的钢筋支柱22,为保证沉降观测精度,钢筋支柱22的顶部设置铜球,铜球构成观测点,钢筋支柱22的下部一侧连接于连接板12上。

进一步,如图2所示,钢筋支柱22的下部贴设于连接板12上,钢筋支柱22的上部向远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的方向弯折,钢筋支柱22的上部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钢筋支柱22的下部呈竖直设置,钢筋支柱22的上部和钢筋支柱的下部之间通过水平的连接柱连接。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钢筋支柱22由φ20mm钢筋弯折构成,钢筋支柱22的上部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混凝土墙或柱)外表面的距离为50mm,钢筋支柱22的下部高度为80mm,钢筋支柱22的上部高度为50mm。

进一步,连接板12远离防松结构11的一侧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9的侧面呈齐平设置,保证观测点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准确表示出沉降特征。

进一步,如图3、图4所示,防松结构11包括竖直间隔且平行的两个横梁111,两个横梁111的第二端通过竖梁112连接,竖梁112连接于连接板12上;各横梁111的第一端向埋件1的外侧弯折构成弯钩结构113。防松结构11整体呈几字设置,弯钩结构呈U型平躺设置。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防松结构11由φ20mm钢筋弯折构成,横梁111的长度为200mm,竖梁112的长度为150mm,连接板12的长度和宽度均为200mm。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防护罩3包括底部开口的弧形立板31,弧形立板31的顶部设置水平的护罩顶板32,弧形立板31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

进一步,护罩顶板32上设置透孔,透孔构成观测窗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弧形立板31由钢管切割构成。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钢管规格为φ159mm,护罩顶板32由6mm厚的钢板制作而成,防护罩3的高度为150mm。

本发明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现浇框架柱高度达23.35米,屋面为大空间钢结构网壳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对主体进行沉降观测。利用高程控制设置的3~4个深埋水准基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100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准确表示出沉降特征的地点。观测点布置在基础转角处及较大动荷载的周围,基础形式改变处及地质条件变化之处。

采用N3精密水准仪和铟钢尺,对观测对象应固定测量工具、固定人员。观测前对使用的仪器必须校验。测量精度采用II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m,视线高度不低于0.3m,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沉降观测时,要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观测时,要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同时要随记气象资料。

每施工完一层应观测一次。建筑物竣工后,第一年应观测3~5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如发生突沉、不均匀变形量较大等异常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其周期应与建设、设计单位协商后决定。其观测结果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中,沉降观测外露结构上设置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间隔的观测点,埋件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内,装置整体牢固稳定,观测点与施工物保持一定距离,观测点位安全;沉降观测外露结构的外侧设置防护罩,保证观测点安全,使其能长期保存,且观测窗口能使其具有良好通视条件,观测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
  •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
  •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沉降观测点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81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