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蜗板数控滚圆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9:54


一种蜗板数控滚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蜗板数控滚圆机。

背景技术

风机外壳由蜗板以及位于蜗板两侧的侧板组成,蜗板滚圆设备则是一种将平直的蜗板滚圆成呈蜗型的蜗板的设备,而蜗板一般由4段的几何形状组成,即一段直线部分,三段圆弧部分组成。

传统的蜗板滚圆设备则是三辊滚圆机,但三辊滚圆机受限于自身结构,若要对大蜗板进行滚圆时,则需要四五个工人托住蜗板,等待蜗板滚圆完成后再将蜗板抬出,因此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滚圆工作,滚圆效率极为低下,且蜗板在滚圆过程中,蜗板两侧用于与侧板装配的卡槽极易被挤压变形,很难保证蜗板滚圆后卡槽的精度,导致卡槽无法达到尺寸要求,在卡槽精度不够的情况下,滚圆完成的蜗板难以与侧板进行组装,导致装配工作难以进行,影响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蜗板数控滚圆机,它不仅能够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滚圆效率,且能够保证蜗板滚圆后卡槽的精度,利于蜗板与侧板之间的装配,保证装配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一种蜗板数控滚圆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表面前侧设有一托板装置;所述机架上表面中部设有一滚压装置;所述滚压装置与托板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支撑结构;所述机架上表面后侧设有一导向装置;所述机架左侧设有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位于机架正上方的升降杆,升降杆与机架上表面平行。

所述托板装置包括设于机架前部上表面左右两侧的托辊轴固定座,左右两侧托辊轴固定座之间架设有一托辊轴;所述托辊轴左右两端通过第一轴承相连接;所述托辊轴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挡环。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导轨上的第一线性滑块;所述第一线性滑块邻近第一导轨中部的一侧侧壁设有与第一导轨相匹配的锁紧块,锁紧块呈倒置的U型,锁紧块前后两侧设有与其内部相贯通的锁紧螺孔;所述第一线性滑块远离第一导轨中部的一侧侧壁设有第一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座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线性滑块上表面设有一滑槽固定块;所述滑槽固定块上表面设有一滑槽;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一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后端邻近第一导轨的一侧侧壁设有一撑片。

所述滚压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的立座;所述立座上表面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立座上设有一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下部设有一下轴承座;所述调节孔前后两侧侧壁设有互为对称的调节槽;所述调节孔内设有与调节槽相匹配的上轴承座,上轴承座位于下轴承座正上方;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入至调节孔内并与上轴承座相连接;左右两侧的上轴承座之间架设有一上辊轴,上辊轴左右两端通过第二轴承与上轴承座相连接;所述上辊轴中部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中间轮;左右两侧的下轴承座之间架设有一下辊轴,下辊轴左右两端通过第三轴承与下轴承座相连接;所述下辊轴左部设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机架左部下侧内壁设有第一电机安装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座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左端设有与第一从动链轮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主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所述撑片处于上辊轴与下辊轴之间。

所述上辊轴左右两侧外套有侧滚轮,中间轮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滚轮之间;所述侧滚轮邻近撑片的一侧设有一让位环,让位环外径小于侧滚轮外径,让位环与侧滚轮一体成型。

所述下辊轴右部设有一主动齿轮;所述上辊轴右部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于立座后侧侧壁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线性滑块;所述机架上侧内壁后边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传动轴安装座;一传动轴贯穿所有传动轴安装座,传动轴与传动轴安装座之间通过第四轴承相连接;所述传动轴左右两端设有横向伞齿轮;所述第二线性滑块后侧设有一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上设有一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丝杠;所述丝杠下端向下穿入机架内并设有与横向伞齿轮相啮合的纵向伞齿轮;所述机架右侧内壁设有第二电机安装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端与右侧丝杠的下端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左右两侧第二线性滑块彼此相对的一侧侧壁设有第五轴承座;左右两侧第五轴承座之间架设有一移动辊轴;所述移动辊轴左右两端通过第五轴承与第五轴承座相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机架左侧的槽钢架;所述槽钢架内设有一升降通道;所述升降通道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前轴承座、下后轴承座;所述下前轴承座与下后轴承座之间架设有下链轴;所述下链轴与下前轴承座、下后轴承座之间皆通过第六轴承相连接;所述下链轴上设有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所述槽钢架下部左侧侧壁设有第三电机安装座;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座上表面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前端设有第二主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所述槽钢架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前轴承座、上后轴承座;所述上前轴承座与上后轴承座之间架设有一上链轴;所述上链轴与上前轴承座、上后轴承座皆通过第七轴承相连接;所述上链轴上设有第四从动链轮;所述槽钢架上表面设有与第四从动链轮位置相对应的输送孔,输送孔与升降通道相贯通;所述第四从动链轮与第三从动链轮通过第三链条相连接,第三链条穿过输送孔;所述升降通道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升降槽;所述升降通道内设有与升降槽相匹配的滑轮组,滑轮组与第三链条相连接;所述升降杆设于滑轮组右侧。

所述滑轮组包括设于升降通道内的滑座;所述滑座左右两侧设有若干与升降槽相匹配的滑座滚轮;所述滑座左壁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吊耳;所述第三链条两端与上下两侧的吊耳相连接;所述升降杆设于滑座右侧侧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结构的蜗板数控滚圆机能够在蜗板滚圆时通过升降装置的升降杆托住蜗板,从而有效减少手托蜗板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原本需要四五个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只需一人便能够完成,蜗板彻底成型后,只要另一个工作人员配合将蜗板从升降杆上取下即可,从而有效减少人力物力,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而整个蜗板的滚圆过程在上辊轴与下辊轴的输送下自动完成,能够始终保持高效的滚圆效率,且支撑结构的撑片能够在上辊轴与下辊轴对蜗板进行滚压时始终卡于蜗板左右两侧的卡槽内,起到支撑卡槽的效果,避免蜗板左右两侧的卡槽在滚圆过程中被挤压导致精度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有效保证蜗板左右两侧的卡槽的精度,从而保证滚圆完成的蜗板能够与侧板快速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蜗板数控滚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蜗板数控滚圆机的前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蜗板数控滚圆机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部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蜗板数控滚圆机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蜗板数控滚圆机的局部的左视图;、

图8是滚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C部的放大图;

图11是图9的D部的放大图;

图12是滑轮组的左视图;

图13是滑轮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蜗板数控滚圆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表面前侧设有一托板装置2;所述机架1上表面中部设有一滚压装置3;所述滚压装置3与托板装置2之间设有第一导轨4;所述第一导轨4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支撑结构5;所述机架1上表面后侧设有一导向装置6;所述机架1左侧设有一升降装置7;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一位于机架1正上方的升降杆8,升降杆8与机架1上表面平行。

所述托板装置2包括设于机架1前部上表面左右两侧的托辊轴固定座9,左右两侧托辊轴固定座9之间架设有一托辊轴10;所述托辊轴10左右两端通过第一轴承11相连接;所述托辊轴10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挡环12。

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设于第一导轨4上的第一线性滑块13;所述第一线性滑块13邻近第一导轨4中部的一侧侧壁设有与第一导轨4相匹配的锁紧块14,锁紧块14呈倒置的U型,锁紧块14前后两侧设有与其内部相贯通的锁紧螺孔15;所述第一线性滑块13远离第一导轨4中部的一侧侧壁设有第一气缸安装座16;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座16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气缸17;所述第一线性滑块13上表面设有一滑槽固定块18;所述滑槽固定块18上表面设有一滑槽19;所述第一气缸17的活塞杆端部设有一滑动件20;所述滑动件20后端邻近第一导轨4的一侧侧壁设有一撑片21。

所述滚压装置3包括设于机架1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的立座22;所述立座22上表面设有第二气缸23;所述立座22上设有一调节孔24;所述调节孔24下部设有一下轴承座25;所述调节孔24前后两侧侧壁设有互为对称的调节槽26;所述调节孔24内设有与调节槽26相匹配的上轴承座27,上轴承座27位于下轴承座25正上方;所述第二气缸23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入至调节孔24内并与上轴承座27相连接;左右两侧的上轴承座27之间架设有一上辊轴28,上辊轴28左右两端通过第二轴承29与上轴承座27相连接;所述上辊轴28中部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中间轮30;左右两侧的下轴承座25之间架设有一下辊轴31,下辊轴31左右两端通过第三轴承32与下轴承座25相连接;所述下辊轴31左部设有第一从动链轮33;所述机架1左部下侧内壁设有第一电机安装座34;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座34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5的电机轴左端设有与第一从动链轮33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主动链轮36;所述第一主动链轮36与第一从动链轮33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所述撑片21处于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之间。

所述上辊轴28左右两侧外套有侧滚轮38,中间轮30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滚轮38之间;所述侧滚轮38邻近撑片的一侧设有一让位环37,让位环37外径小于侧滚轮38外径,让位环37与侧滚轮38一体成型。

所述下辊轴31右部设有一主动齿轮39;所述上辊轴28右部设有与主动齿轮39相啮合的从动齿轮40。

所述导向装置6包括设于立座22后侧侧壁的第二导轨41;所述第二导轨41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线性滑块42;所述机架1上侧内壁后边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传动轴安装座43;一传动轴44贯穿所有传动轴安装座43,传动轴44与传动轴安装座43之间通过第四轴承45相连接;所述传动轴44左右两端设有横向伞齿轮46;所述第二线性滑块42后侧设有一螺母座47;所述螺母座47上设有一丝杠螺母48;所述丝杠螺母4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丝杠49;所述丝杠49下端向下穿入机架1内并设有与横向伞齿轮46相啮合的纵向伞齿轮50;所述机架1右侧内壁设有第二电机安装座51;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座51设有第二电机52;所述第二电机52的电机轴上端与右侧丝杠49的下端之间通过联轴器53相连接;左右两侧第二线性滑块42彼此相对的一侧侧壁设有第五轴承座54;左右两侧第五轴承座54之间架设有一移动辊轴55;所述移动辊轴55左右两端通过第五轴承56与第五轴承座54相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设于机架1左侧的槽钢架57;所述槽钢架57内设有一升降通道58;所述升降通道58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前轴承座59、下后轴承座60;所述下前轴承座59与下后轴承座60之间架设有下链轴61;所述下链轴61与下前轴承座59、下后轴承座60之间皆通过第六轴承62相连接;所述下链轴61上设有第二从动链轮63、第三从动链轮64;所述槽钢架57下部左侧侧壁设有第三电机安装座65;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座65上表面设有第三电机66;所述第三电机66的电机轴前端设有第二主动链轮67;所述第二主动链轮67与第二从动链轮63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所述槽钢架57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前轴承座68、上后轴承座69;所述上前轴承座68与上后轴承座69之间架设有一上链轴70;所述上链轴70与上前轴承座68、上后轴承座69皆通过第七轴承71相连接;所述上链轴70上设有第四从动链轮72;所述槽钢架57上表面设有与第四从动链轮72位置相对应的输送孔73,输送孔73与升降通道58相贯通;所述第四从动链轮72与第三从动链轮64通过第三链条相连接,第三链条穿过输送孔73;所述升降通道58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升降槽74;所述升降通道58内设有与升降槽74相匹配的滑轮组,滑轮组与第三链条相连接;所述升降杆8设于滑轮组右侧。

所述滑轮组包括设于升降通道58内的滑座75;所述滑座75左右两侧设有若干与升降槽74相匹配的滑座滚轮76;所述滑座75左壁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吊耳77;所述第三链条两端与上下两侧的吊耳77相连接;所述升降杆8设于滑座75右侧侧壁上。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需要将平直的蜗板滚圆成蜗型的蜗板前,可先根据平直的蜗板的宽度大致调整撑片21所在的位置,使撑片21位置邻近平直的蜗板两侧的卡槽位置,需要对撑片21位置进行大致调节时,可直接滑动第一线性滑块13,使第一线性滑块13顺着第一导轨4的轨迹带动第一气缸安装座16进行稳定的移动,此时撑片21随之发生移动,当撑片21移动至实际所需的位置后,便可在锁紧块14上的锁紧螺孔15内螺接上螺丝,使螺丝压紧于第一导轨4上,从而使锁紧块14实现锁紧的效果,此刻第一线性滑块13的位置得到固定,设于第一气缸安装座16上的第一气缸17位置随之得到固定,撑片21的大致位置得到固定,接着便可利用第一气缸17对撑片21的位置进行微调,当第一气缸17启动时,第一气缸17的活塞杆则会带动滑动件20顺着滑槽固定块18上表面的滑槽19轨迹进行移动,设于滑动件20后端的撑片21随之进行移动,当左右两侧的撑片21刚好处于能够卡入平直的蜗板两侧的卡槽位置时,第一气缸17停止运行,撑片21的最终位置得到固定。

需要将平直的蜗板滚圆成蜗型的蜗板时,则可启动第一电机35,当第一电机35运行时,第一电机35的电机轴则会带动第一主动链轮36发生旋转,此时第一主动链轮36则会通过第一链条带动第一从动链轮33发生旋转,当第一从动链轮33发生旋转时,下辊轴31随之发生转动,而下辊轴31右部的主动齿轮39与上辊轴28右部的从动齿轮40相啮合,因此当下辊轴31顺时针旋转时,上辊轴28逆时针旋转,当平直的蜗板处于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之间时,上辊轴28的旋转力与下辊轴31的旋转力皆会带动平直的蜗板向后方稳定输送,为了保证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之间的间距能够适应平直的蜗板的厚度,可通过第二气缸23对上辊轴28的高度进行调节,当第二气缸23启动时,第二气缸23的活塞杆则会带动上轴承座27顺着调节槽26的轨迹稳定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之间的间距的改变。

当滚圆工作开始进行时,平直的蜗板的前端则会依次穿过托辊轴10上方、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之间的间隙、移动辊轴55上方,此刻平直的蜗板下表面与托辊轴10上表面、下辊轴31上表面、移动辊轴55上表面接触,撑片21处于平直的蜗板左右两侧的卡槽内,随着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同步旋转,平直的蜗板则会在被上辊轴28上的中间轮30滚压时同步向后输送,而上辊轴28左右两侧的侧滚轮38能够有效起到辅助滚压的效果,而侧滚轮38邻近撑片21的一侧设有让位环37,让位环37外径小于侧滚轮外径,让位环37的位置刚好与蜗板侧边的卡槽位置相对应,让位环37的存在能够使侧滚轮不会滚压在蜗板侧边位置,从而避免侧滚轮38滚压蜗板侧边导致蜗板侧边的卡槽变形的情况,且由于蜗板尺寸不同,对中间轮30与侧滚轮38的滚压位置要求也不同,此时则可根据实际所需对中间轮30与侧滚轮38的位置进行调节,为了便于对中间轮30与侧滚轮38的位置进行调节,可在中间轮30与侧滚轮38外壁上设置与各自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调节螺孔,调节螺孔内螺接有抵压在上辊轴28外壁上的调节螺丝,只需松动调节螺丝,便可对中间轮30与侧滚轮位置进行调节,再次旋紧调节螺丝,使调节螺丝再次抵压在上辊轴28外壁上,便能够对完成位置调节后的中间轮30与侧滚轮38进行位置固定。

撑片21在蜗板进行滚圆时卡于蜗板侧边的卡槽内,撑片21与让位环37配合能够与让位环配合,进一步有效避免平直的蜗板被滚压时平直的蜗板左右两侧的卡槽被挤压导致变形的情况,从而保证平直的蜗板滚圆成蜗型的蜗板后能够利用左右两侧的卡槽与侧板进行快速装配,而托辊轴10左右两侧的挡环12能够起到限位的效果,有效避免滚圆过程中的平直的蜗板出现侧偏的情况,使平直的蜗板始终处于稳定的输送状态。

移动辊轴55的高度决定平直的蜗板滚圆呈蜗板时的弧度,但移动辊轴55位置始终高于上辊轴28的位置,当平直的蜗板前端在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的输送下输送至移动辊轴55位置时,平直的蜗板前端则会顺着移动辊轴55的外壁向上翘起,从而使平直的蜗板逐渐形成弧状,开始向着蜗型的蜗板进行转变,随着平直的蜗板越来越多部分呈弧状翘起,此时一个工作人员便可用手托住翘起部分的下表面,使其继续向上稳定弯曲,此时平直的蜗板弯曲的部分则会从后向前绕到升降杆8上方,升降杆8则会直接托住平直的蜗板原来的上表面,也就是此刻蜗板的内壁,随着升降杆8托住蜗板,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手托蜗板时的劳动强度,从而有效减少人力,原本需要四五人手托蜗板的工作,只需一人便能够完成,当蜗板完全通过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之间的间隙后,蜗板则彻底成型,此时只需再有一个工作人员合作将蜗板从升降杆8上取下即可。

需要调节移动辊轴55的高度时,则可启动第二电机52,此时第二电机52的电机轴则会通过联轴器53带动右侧丝杠49进行旋转,当右侧丝杠49旋转时,右侧丝杠49上的纵向伞齿轮50则会与传动轴44右端上的横向伞齿轮46相啮合,从而带动传动轴44进行旋转,当传动轴44旋转时,传动轴44左端的横向伞齿轮46则会通过与左侧丝杠49上的纵向伞齿轮50的啮合带动左侧丝杠49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左右两侧丝杠49的同步旋转,由于丝杠49外套有与其相匹配的丝杠螺母48,丝杠螺母48固定于螺母座47上,螺母座47又固定于第二线性滑块42上,第二线性滑块42设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导轨41上,因此在第二导轨41的限制下,最终丝杠49旋转的力则会转变成丝杠螺母48上下移动的力,当丝杠螺母48上下移动时,第二线性滑块42随之上下移动,而左右两侧第二线性滑块42彼此相对的一侧侧壁设有第五轴承座54,移动辊轴55架设于左右两侧第五轴承座54之间,因此移动辊轴55则会顺着第二线性滑块4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移动辊轴55的高度调节。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降杆8的高度可进行调节,因此即使蜗板尺寸不同或者蜗板弯曲角度不同,升降杆8始终能够对滚圆过程中的蜗板进行上托,需要对升降杆8高度进行调节时,则可启动第三电机66,此时第三电机66的电机轴则会带动第二主动链轮67旋转,而第二主动链轮67与第二从动链轮63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因此当第二主动链轮67旋转时,第二从动链轮63则会带动下链轴61旋转,当下链轴61旋转时,第三从动链轮64随之旋转,而第三从动链轮64与第四从动链轮72通过第三链条相连接,当第三从动链轮64旋转时,第四从动链轮72随之发生旋转,与此同时,第三链条形成一个闭环,环绕着第三从动链轮64、第四从动链轮72进行旋转输送,而第三链条两端通过吊耳77与滑座75上下两端相固定,因此当第三链条旋转输送时,滑座75则会在第三链条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设于滑座75右侧侧壁上的升降杆8上下移动,实现升降杆8高度的调节,升降杆8高度调节完成后,关闭第三电机66即可,而吊耳77是市场上的常见结构,能够利用吊耳77上的螺丝对第三链条的端部进行有效固定,保证第三链条两端与滑座75上下两端连接时的稳固性。

当滑座75移动时,滑座滚轮76则会顺着升降槽74的轨迹滚动,滑座滚轮76的存在不仅能够对滑座75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滑座75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且能够提高滑座75上下移动时的顺畅性。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能够在蜗板滚圆时通过升降装置7的升降杆8托住蜗板,从而有效减少手托蜗板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原本需要四五个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只需一人便能够完成,蜗板彻底成型后,只要另一个工作人员配合将蜗板从升降杆8上取下即可,从而有效减少人力物力,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而整个蜗板的滚圆过程在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的输送下自动完成,能够始终保持高效的滚圆效率,且支撑结构5的撑片21能够在上辊轴28与下辊轴31对蜗板进行滚压时始终卡于蜗板左右两侧的卡槽内,起到支撑卡槽的效果,避免蜗板左右两侧的卡槽在滚圆过程中被挤压导致精度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有效保证蜗板左右两侧的卡槽的精度,从而保证滚圆完成的蜗板能够与侧板快速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相关技术
  • 一种蜗板数控滚圆机
  • 一种蜗舌滚圆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82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