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4:21


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管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发展,对反应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加反应器的换热效率,常采用盘管来增加换热面积。

盘管在工厂制式生产出来后都是长条的圆管状态,要对长条铜管进行折弯成型处理,但是目前的成型装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工作之前需要利用人工将长圆管安装到装置上,可能会出现危险,此外,折弯过程中受力不均会导致盘管变形,另外,在折弯过程中夹持力过大导致盘管凹陷。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具备安全性高、折弯过程中受力均匀且在折弯的夹块中设置弹簧以及海绵避免夹持力过大等优点,解决了具备安全性不高、折弯过程中受力不均或夹持力过大导致盘管变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具备安全性不高、折弯过程中受力不均或夹持力过大导致盘管变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工艺,由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配合完成,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表面拐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工作台支腿,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钮,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远离控制箱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直管伸缩装置,所述直管伸缩装置中间夹持有直管,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位于直管靠近工作台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夹管装置底座,所述夹管装置底座上表面远离直管伸缩装置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移管装置,所述靠近直管的一工作台支腿下端延伸出一段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表面开设有直管凹槽,所述直管凹槽与直管相配合,所述支撑轴中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支撑轴位于第二电机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远离工作台侧面固定设置有抬管设备,所述转动块上表面卡接有固管设备,所述固管块靠近支撑轴端部且位于支撑轴远离工作台侧面端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中卡接有夹管设备。

优选地,所述夹管装置底座靠近直管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夹管装置底座端部固定设置有辅助定位块,所述辅助定位块靠近直管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直管的形状相同,所述直管与凹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直管伸缩装置包括有第一气缸、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夹块,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远离控制箱边缘处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气缸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夹块。

优选地,所述移管装置包括有第一螺杆、第一电机、第一连接块、支撑块、第一固定轴、连接杆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位于第一凹槽外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支撑板,所述第一电机支撑板侧面与夹管装置底座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位于第一凹槽内杆体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宽度与第一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位于支撑块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固定轴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夹块。

优选地,所述抬管设备包括有第二气缸、第三伸缩杆和抬管板,所述转动块远离工作台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远离第二气缸端部固定设置有抬管板,所述抬管板远离第三伸缩杆端部位于直管延长线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固管设备包括有限位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轴、固管块连接块、固管块、第二卡块、上限位杆、下限位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转动块上表面卡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中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限位块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矩形凹槽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轴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二连接块内部侧面转动连接有固管块连接块,所述固管块连接块远离第二连接轴端部固定连接在固管块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固管块靠近支撑轴端部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卡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下侧固定连接有上限位杆,所述上限位杆侧面滑动套接在下限位杆内部,所述上限位杆位于下限位杆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上限位杆端部与下限位杆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管设备包括有第三夹块、缓冲海绵和连接弹簧,所述第三凹槽中卡接有两第三夹块,所述两第三夹块相对侧面固定设置有缓冲海绵,所述缓冲海绵侧面与固管块侧面不接触,所述两第三夹块相对侧面位于缓冲海绵和固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通过设置移管装置代替人工放置直管,使得在直管放置过程中更加安全,避免操作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

2、该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通过将第二卡块卡接在第二凹槽中,并且连接有两限位杆和复位弹簧,使得固管板在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上、下表面与地面平行的状态,进而使得固管板端部的夹管设备能够准确夹住直管,避免固管板位置发生偏差导致夹管设备无作用。

3、该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通过设置夹管设备,使得第三夹块将直管紧紧夹住,避免折弯过程中直管掉落导致盘管变形。

4、该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通过在第三夹块的直管接触面均设置有缓冲海绵,避免直管在夹持过程中夹持力过大导致直管凹陷。

5、该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块、辅助定位块和直管凹槽,使得直管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且位置不会发生偏移,避免制得的盘管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直管伸缩装置和辅助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抬管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固管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固管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的固管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固管板平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2、工作台支腿;3、控制箱;4、第一气缸;5、第一伸缩杆;6、第一夹块;7、直管;8、夹管装置底座;9、第二伸缩杆;10、辅助定位块;11、第一凹槽;12、第一螺杆;13、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支撑板;15、第一连接块;16、支撑块;17、第一固定轴;18、连接杆;19、第二夹块;20、支撑轴;201、直管凹槽;21、第二电机;22、转动块;23、第二气缸;24、第三伸缩杆;25、抬管板;26、限位块;27、第一连接轴;28、第二连接块;29、第二连接轴;30、固管块连接块;31、固管块;311、第二凹槽;32、第二卡块;33、上限位杆;34、下限位杆;35、复位弹簧;36、第三凹槽;37、第三夹块;38、缓冲海绵;39、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下表面拐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工作台支腿2,工作台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3,控制箱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钮,工作台1上表面远离控制箱3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直管伸缩装置,直管伸缩装置中间夹持有直管7,工作台1上表面位于直管7靠近工作台1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夹管装置底座8,夹管装置底座8上表面远离直管伸缩装置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部转动连接有移管装置,靠近直管7的一工作台支腿2下端延伸出一段支撑板,支撑板中转动连接有支撑轴20,支撑轴20上表面开设有直管凹槽201,直管凹槽201与直管7相配合,支撑轴20中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21,支撑轴20位于第二电机21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2,转动块22远离工作台1侧面固定设置有抬管设备,转动块22上表面卡接有固管设备,固管块31靠近支撑轴20端部且位于支撑轴20远离工作台1侧面端部开设有第三凹槽36,第三凹槽36中卡接有夹管设备。

进一步地,夹管装置底座8靠近直管7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9远离夹管装置底座8端部固定设置有辅助定位块10,辅助定位块10靠近直管7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直管7的形状相同,直管7与凹槽相配合。待直管7放入直管伸缩装置且利用第一夹块6夹持住后,控制第二伸缩杆9伸长至辅助定位块10侧面的凹槽与直管7侧面相接触,通过凹槽定位直管7的位置,使得直管7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直管伸缩装置包括有第一气缸4、第一伸缩杆5和第一夹块6,工作台1上表面远离控制箱3边缘处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5,第一伸缩杆5远离第一气缸4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夹块6。利用控制箱3打开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控制第一伸缩杆5逐渐伸长,带动直管7逐渐向前移动,此外,利用第一夹块6夹紧直管7,避免直管7在向前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避免制得的盘管变形。

进一步地,移管装置包括有第一螺杆12、第一电机13、第一连接块15、支撑块16、第一固定轴17、连接杆18和第二夹块19,第一凹槽11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位于第一凹槽11外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支撑板14,第一电机支撑板14侧面与夹管装置底座8侧面固定连接。利用控制箱3打开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螺杆12转动,此外,在第一电机13下部固定设置第一电机支撑板14,使得第一电机13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螺杆12位于第一凹槽11内杆体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5,第一连接块15的宽度与第一凹槽11的宽度相同,第一连接块1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17,第一固定轴17位于支撑块16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远离第一固定轴17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夹块19。先即可。通过设置移管装置代替人工放置直管7,使得在直管7放置过程中更加安全,避免操作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抬管设备包括有第二气缸23、第三伸缩杆24和抬管板25,转动块22远离工作台1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23,第二气缸23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三伸缩杆24,第三伸缩杆24远离第二气缸23端部固定设置有抬管板25,抬管板25远离第三伸缩杆24端部位于直管7延长线的下方。在直管7向前伸长一端距离后,利用控制箱3打开第二气缸23,使得第三伸缩杆24伸长,继而带动抬管板25向上移动,从而将直管7向上抬起一定距离再进行折弯过程,且向上抬起的距离即为盘管中两相邻管道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固管设备包括有限位块26、第一连接轴27、第二连接块28、第二连接轴29、固管块连接块30、固管块31、第二卡块32、上限位杆33、下限位杆34和复位弹簧35,转动块22上表面卡接有限位块26,限位块26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中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连接轴27,第一连接轴27位于限位块26内设置有转动电机,第一连接轴27位于矩形凹槽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8,第二连接块28远离第一连接轴27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轴29,第二连接轴29位于第二连接块28内部侧面转动连接有固管块连接块30,固管块连接块30远离第二连接轴29端部固定连接在固管块31下表面。待抬管设备向上抬起直管7后,利用控制箱3打开转动电机,继而带动第一连接轴27转动,由于第一连接轴27与第二连接块28固定连接,故带动第二连接块28逆时针转动将固管块31向上抬起。

进一步地,固管块31靠近支撑轴20端部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311,第二凹槽311中卡接有第二卡块32,第二卡块32下侧固定连接有上限位杆33,上限位杆33侧面滑动套接在下限位杆34内部,上限位杆33位于下限位杆34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远离上限位杆33端部与下限位杆34内部固定连接。由于固管块31向上抬起过程中的角度具有不确定性,故在固管块31下表面卡接有第二卡块32,在固管块31与限位块26上表面相接触时,固管块31向下挤压上限位杆33,继而挤压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在挤压过程中受力发生形变,长度缩短,继而对上限位杆33和下限位杆34均具有反作用力,在固管块31逐渐上升过程中,复位弹簧35逐渐伸长,在此过程中第二卡块32均卡在第二凹槽311中,故使得固管块31在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上、下表面与地面平行的状态,进而使得固管块31端部的夹管设备能够准确夹住直管7,避免固管块31位置发生偏差导致夹管设备无作用。

进一步地,夹管设备包括有第三夹块37、缓冲海绵38和连接弹簧39,第三凹槽36中卡接有两第三夹块37,两第三夹块37相对侧面固定设置有缓冲海绵38,缓冲海绵38侧面与固管块31侧面不接触,两第三夹块37相对侧面位于缓冲海绵38和固管块3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39。在固管块31上升过程中,夹管设备前端的两第三夹块37之间逐渐被直管7撑开,在撑开过程中,两第三夹块37分别向上、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连接弹簧39逐渐被拉长,使得两第三夹块37夹持住直管7之后,连接弹簧39具有向中间收缩的力,带动第三夹块37将直管7紧紧夹住,避免折弯过程中直管7掉落导致盘管变形,此外,在第三夹块37的直管7接触面均设置有缓冲海绵38,避免直管7在夹持过程中夹持力过大导致直管7凹陷。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利用第二夹块19夹持住一根直管7,然后控制第一固定轴17转动,继而带动连接杆18从远离直管伸缩装置一侧转动至直管伸缩装置所在位置一侧,且使得直管7恰好对准第一夹块6,然后利用控制箱3打开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螺杆12转动,由于第一连接块15与第一螺杆12为螺纹连接,故在第一螺杆12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接块15逐渐向第一夹块6方向移动,直至直管7端部卡入第一夹块6内部且利用第一夹块6夹紧直管7端部,此时,直管7的另一端位于直管凹槽201上,然后放开第二夹块19,再控制第二伸缩杆9伸长至辅助定位块10侧面的凹槽与直管7侧面相接触,通过凹槽定位直管7的位置。

然后利用控制箱3打开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控制第一伸缩杆5逐渐伸长,带动直管7逐渐向前移动,待移动距离为盘管的长度后停止移动,然后利用控制箱3打开第二气缸23,使得第三伸缩杆24伸长,继而带动抬管板25向上移动,从而将直管7向上抬起一定距离再进行折弯过程,且向上抬起的距离即为盘管中两相邻管道之间的距离。

待抬管设备向上抬起直管7后,利用控制箱3打开转动电机,继而带动第一连接轴27转动,由于第一连接轴27与第二连接块28固定连接,故带动第二连接块28逆时针转动将固管块31向上抬起,由于固管块31向上抬起过程中的角度具有不确定性,故在固管块31下表面卡接有第二卡块32,在固管块31与限位块26上表面相接触时,固管块31向下挤压上限位杆33,继而挤压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在挤压过程中受力发生形变,长度缩短,继而对上限位杆33和下限位杆34均具有反作用力,在固管块31逐渐上升过程中,复位弹簧35逐渐伸长,在此过程中第二卡块32均卡在第二凹槽311中,故使得固管块31在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上、下表面与地面平行的状态,在固管块31上升过程中,夹管设备前端的两第三夹块37之间逐渐被直管7撑开,在撑开过程中,两第三夹块37分别向上、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连接弹簧39逐渐被拉长,使得两第三夹块37夹持住直管7之后,连接弹簧39具有向中间收缩的力,带动第三夹块37将直管7紧紧夹住。

然后利用第二电机21带动支撑轴20转动,继而带动转动块22转动到另一侧形成盘管中的一段,然后放开直管7,利用直管伸缩装置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后,再将转动块22转回原位置,再重复上述操作,待一根直管7移动到极限位置后可形成盘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工艺
  • 一种盘管无焊接智能快速整体成型工艺
技术分类

0612011291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