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变速器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1:13


变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尤其用于电驱动器的变速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由于法规,已经对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装置提出了关于其效率的越来越高的要求。除此以外,所述变速器装置必须能够在机动车的变得越来越小的结构空间范围内使用,使得其具有越来越紧凑的架构。这两个方面都使对于所述变速器装置中的构件充分的润滑变得困难。

由DE 11 2013 007 520 T5 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装置,该变速器装置包括:彼此驱动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润滑剂填充机构,该润滑剂填充机构在所述变速器装置的静态的安装状态中限定润滑剂水平;第一储存器,该第一储存器布置在润滑剂水平的上方并且在通过第一齿轮的旋转来驱动变速器装置时能用润滑剂来装填;第二储存器,该第二储存器布置在润滑剂水平的上方并且在通过第二齿轮的旋转来驱动变速器装置时能用润滑剂来装填。在此,这些储存器通过壳体件和盖元件来限定。

由WO 2007/013642 A1已知一种具有一个下部的润滑剂储存器和两个上部的润滑剂储存器的变速器装置。所述上部的润滑剂储存器通过来自变速器装置的两个反向旋转的、浸入到下部的润滑剂储存器的共同的油槽中的齿轮的飞溅油来供给润滑剂。润滑剂由于重力而从上部的润滑剂储存器流往所述变速器装置的不同的轴承部位。

由DE 10 2015 013 973 A1已知一种用于减速器的润滑油装置。所述润滑油装置包括:具有侧壁的壳体;与输出轴连接的减速齿轮;以及用于接纳由减速齿轮携带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的捕集容器。在所述侧壁中构造了用于将由减速齿轮携带的润滑油引导至捕集容器的油路。此外,在所述侧壁上设置了沿着径向方向延伸的肋片,所述肋片用于引导被携带的润滑油。在所述肋片的端部边缘上设置了与润滑油供给对象处于连接之中的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装置,该变速器装置具有得到改进的热运行特性。

为了解决该任务,提出一种尤其是用于电驱动器的变速器装置,该变速器装置包括:壳体装置;带有第一齿轮的第一变速器级,所述第一齿轮能够由所述第一变速器级的小齿轮围绕着第一旋转轴线来旋转地驱动并且具有第一中间平面;以及带有第二齿轮的第二变速器级,所述第二齿轮能够由所述第二变速器级的小齿轮围绕着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地驱动并且具有第二中间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变速器级和所述第二变速器级被接纳在所述壳体装置中并且相互驱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具有相反的旋转方向;分隔元件,该分隔元件轴向地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平面和所述第二中间平面之间;以及润滑油,所述润滑油被设置在所述壳体装置中并且在平稳状态下限定润滑油静止水平,其中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以与所述第二齿轮轴向重叠的方式来布置并且如此被构造,从而在所述变速器装置运行时由所述第二齿轮甩出的润滑油被朝所述第一中间平面的方向引导。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在变速器装置的安装位置中尤其能够布置在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撑开的平面的下方。

所述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装置具有的优点是,所述第二齿轮的所甩出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沿着轴向方向被此导引至第一中间平面或者被导引至第一齿轮的有效区域中。所述有效区域例如能够是用于润滑剂的收集区段,在所述收集区段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润滑剂相接触并且在旋转运动时携带所述润滑剂,使得所述润滑剂由第一齿轮从有效区域被进一步向上输送。因此,所述两个反向旋转的第一和第二齿轮引起多级的润滑剂输送。输送级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形成,该第二齿轮在旋转时将润滑剂输送至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润滑剂由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从第二齿轮的轴向重叠区域被朝第一中间平面的方向或者说朝第一齿轮的有效区域引导。在这里,润滑剂由反向旋转的第一齿轮所携带,所述第一齿轮形成另一输送级。通过轴向布置在第一中间平面和第二中间平面之间的分隔元件来减少或防止所述第二齿轮的飞溅油反向于第一齿轮的旋转方向冲击到第一齿轮的轮体上的情况。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将润滑剂从第二齿轮的飞溅区域转向或引导至第一齿轮的有效区域,通过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在两个齿轮之间形成有针对性的流体连接。由所述第二齿轮沿着第二旋转方向输送的并且通过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输送给第一齿轮的并且由所述第一齿轮沿着第一旋转方向继续输送的润滑油以连续的流动运动来输送。因此,不必首先由所述第一齿轮来减速,以便而后沿着相反的圆周方向加速。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所述第一齿轮的飞溅损失。此外,通过这种将润滑油从第二齿轮两级导引至第一齿轮的方式,能够确保有针对性的、持久地并且有效地都给所述第一变速器级和第二变速器级的齿轮啮合部供给润滑油。

中间平面应该是指垂直于相应的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平面,这些平面通过相应的变速器级的元件的轴向重叠的中点来限定。由此,所述中间平面E1通过第一变速器级的第一齿轮和小齿轮的轴向重叠的中点来限定并且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线来伸展。与此相对应,所述中间平面E2通过第二变速器级的第二齿轮和小齿轮的轴向重叠的中点来限定并且垂直于第二旋转轴线来伸展。

例如,所述变速器装置能够用在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中,以用于将驱动力从驱动源传递到车轴上。所述驱动源例如能够是电机,其中其它的驱动源、例如燃烧马达也是可能的。

所述变速器装置的运行应该是指所述变速器装置的元件的、沿着优先旋转方向的旋转。所述优先旋转方向通常相应于车辆向前行驶。不过,根据所述变速器装置的润滑系统的设计方案,也能够考虑,所述优先方向相应于车辆的倒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变速器装置的安装位置中,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能够布置在通过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撑开的平面之下。

此外,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能够如此被构造,使得由所述第二齿轮甩出的润滑油通过分隔元件的开口被朝第一中间平面的方向导引。在此,尤其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的孔口和所述分隔元件的开口能够以径向重叠的方式来布置。作为替代方案,能够考虑,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如此被构造,使得所述第二齿轮的所甩出的润滑油在分隔元件的旁边被导引至第一中间平面。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能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壳体装置的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中,并且所述第二齿轮能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壳体装置的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中。特别是所述第一齿轮能够浸入到能够在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中构成的油槽中并且所述第二齿轮能够浸入到能够在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中构成的油槽中。在此,所述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和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能够至少部分地通过分隔元件来限定。所述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在变速器的安装位置中尤其处于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的上方。所述第二齿轮能够将润滑油从第二收集区段向上输送至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则将润滑油引导至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从这里所述第一齿轮能够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继续向上输送润滑剂。就此而言,所述第一和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通过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来流体地相互连接。在变速器装置的安装位置中,所述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能够布置在润滑油静止水平的上方。

所述变速器装置能够包括润滑油分配装置,其中在变速器装置运行时所述第一齿轮将润滑油从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输送到润滑油分配装置中,并且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尤其包括至少一个出口,所述出口将在润滑油分配装置中所捕集的润滑油引导到变速器装置的轴承和/或齿啮合部。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能够包括分配器元件,其如此分配所捕集的润滑油的流量,从而以预先确定的比例向与所述变速器装置的有待润滑的元件相连接的出口供给润滑油。

所述变速器装置能够包括润滑油储存器,该润滑油储存器在变速器装置的安装位置中布置在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的上方,其中在变速器装置运行时所述第一齿轮将润滑油从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输送到润滑油储存器中。所述润滑油储存器为此能够至少部分地以与润滑油储存器轴向重叠的方式来布置。

所述润滑油储存器能够将被甩出的润滑油储存至所限定的体积。润滑油在超过所限定的体积时能够经由溢流区域被导回到油槽中并且/或者从润滑油储存器经由出口流往变速器装置的、必须得到润滑的元件。

所述润滑油储存器能够具有溢流区域,该溢流区域在变速器装置的安装位置中布置在壳体装置的处于内部的对流面的上方、尤其是竖直上方。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为对流面应该是指所述壳体装置的处于外部的壁的向内指向的表面,润滑油能够通过该表面流入到变速器装置的底部区域中、尤其流入到油槽中。因此,所述对流面也能够被称为吸热面。所述对流面能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润滑油静止水平之上。

所述壳体装置能够包括润滑油平稳室,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壳体装置的下部区段中。作为润滑油平稳室,应该是指所述壳体装置中的每个以下腔室,在飞溅油被输送给所述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之前能够在所述腔室中将所述飞溅油加以收集并且使其平稳。所述润滑油平稳室为此能够通过开口与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相连接,所述开口尤其被构造为节流阀,从而在参考工作点中以恒定的、所限定的量并且沿着所限定的方向给所述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或第二齿轮输送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平稳室能够至少部分地由壳体装置的对流面来限定。

所述变速器装置能够具有与壳体装置相连接的嵌入式元件,该嵌入式元件包括所述润滑油储存器、润滑油分配装置和分隔元件中的至少一个。

附图说明

下面要借助于附图来解释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此:

图1a示出了具有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第一透视图;

图1b示出了图1a的驱动装置的第二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3以第一部分剖面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变速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4以第二部分剖面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变速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变速器装置的马达壳体的透视图,该透视图具有所绘示的润滑油静止水平;

图6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变速器装置的变速器壳体的透视图;

图7以沿着壳体装置的分离线的截面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以从变速器侧朝马达侧的方向的视向观察的透视图,其中绘示出在驱动装置的参考工作点中构成的润滑油水平;

图8以沿着壳体装置的分离线的截面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以从马达侧朝变速器侧的方向的视向观察的透视图,其中绘示出在驱动装置的参考工作点中构成的润滑油水平;

图9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嵌入式元件的第一详细透视图;

图10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嵌入式元件的第二详细透视图;

图11示出了类似于图9的透视图,该透视图具有图1的驱动装置的变速器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变速器级的元件,其中为了简明起见而以轴向错开的方式示出了所述第一变速器级的齿轮;

图12以沿着中间轴的旋转轴线的剖面图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变速器装置;

图13以透视图示出了图12的剖面图;并且

图14示出了图1的驱动装置的变速器装置的、沿着输入轴的旋转轴线的部分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共同描述的图1至14示出了具有按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装置2的电驱动装置1。不言而喻,所述变速器装置2的这里示出的、在电驱动器中的使用仅仅是一种示范性的可行方案,其中其他驱动装置、例如燃烧马达也是可能的。

如尤其在图2至8中可见的一样,所述变速器装置包括壳体装置3,在该壳体装置中布置了第一变速器级6和与其驱动连接的第二变速器级13。所述第一变速器级6在第一齿轮平面中包括小齿轮8和第一齿轮9。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在第二齿轮平面中包括第二小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9能围绕着第一旋转轴线B旋转地驱动,并且所述第二齿轮15能围绕着与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A旋转地驱动,其中所述两个齿轮9、15具有相反的转动方向。在所述两个齿轮平面之间布置了分隔元件28,以便在齿轮旋转时将四处飞溅的润滑剂保持在各自的齿轮平面中或者防止朝向相应相邻的齿轮飞溅。以与所述第二齿轮15轴向重叠的方式设置了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21,该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将在齿轮旋转时由第二齿轮15甩出的润滑油朝向第一齿轮9或者第一齿轮平面的方向引导。

所述壳体装置3尤其包括第一壳体件4和第二壳体件5。所述第一壳体件4从一侧接纳电动马达36并且因此也能被称为马达壳体。所述电动马达36通过电缆束39与用于控制电驱动装置1的控制单元38相连接。在对置侧上,所述马达壳体4借助于连接元件与第二壳体件5相连接,从而形成变速器室,所述变速器装置2、差速器16以及嵌入式元件25被接纳在所述变速器室中。所述第二壳体件5因此也能够被称作为变速器壳体。

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在从电动马达36到差速器16的功率路径中紧跟在第一变速器级6之后。换言之,在第一变速器级6与第二变速器级13之间没有布置另外的变速器级。所述第一变速器级6的小齿轮8与输入轴7相连接、尤其是一体地被加工到该输入轴中,该输入轴由变速器壳体5中的轴承10和马达壳体4中的轴承10’围绕着旋转轴线A来支承。所述输入轴7与电动马达36的马达轴37抗扭转地连接。所述小齿轮8与第一变速器级6的、处于中间轴11上的第一齿轮9啮合。所述中间轴11用变速器壳体5中的轴承12并且用马达壳体4中的轴承12’围绕着旋转轴线B来支承。此外,所述中间轴11具有第二变速器级13的小齿轮14,该小齿轮与第二变速器级13的、呈齿环的形式的第二齿轮1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5与差速器16的环形的壳体区段连接、例如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差速器16用变速器壳体5中的轴承17并且用马达壳体4中的轴承17’围绕着旋转轴线C来支承。通过所述差速器16,由所述第二齿轮15传递的功率能够以足以熟知的方式方法被分配到两根输出轴40、40’上。

所述旋转轴线A、B和C在当前情况下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且因此共同限定驱动装置1或变速器装置2的轴向延伸。通过所述旋转轴线A和旋转轴线C的连接来限定的平面将所述壳体装置3分成下壳体区段和上壳体区段。

所述第一变速器级6具有第一中间平面E1并且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具有第二中间平面E2。中间平面应该是指垂直于所述变速器装置2的轴向延伸的平面,其通过各自的变速器级的元件的轴向重叠的中点来定义。在当前情况下,所述中间平面E1和E2通过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和小齿轮8的轴向重叠的中点或者第二变速器级13的第二齿轮15和小齿轮14的轴向重叠的中点来确定。所述中间平面也能够被称为齿轮平面。

在所述壳体装置2中以预定义的量接纳有润滑油,从而构成润滑油静止水平L 1。当所有润滑油积聚在壳体装置3的底部区域中时,如在图5中示出的那样,所述润滑油静止水平L1在此在平稳状态中出现在驱动装置1的安装位置中。在此能够如此选择所述润滑油静止水平L1,使得所述变速器装置2的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是所述输入轴7的轴承10、10’、所述第一变速器级6的小齿轮8、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的第二齿轮15以及所述差速器16的轴承17、17’浸入到如此形成的具有润滑油静止水平L1的润滑油槽中。在前面所描述的平稳状态下,下面所描述的润滑油平稳室34的润滑油水平L2与所述润滑油静止水平L1是相同的。

所述嵌入式元件25用位置元件41布置在上壳体区段中,所述位置元件嵌合到壳体装置3的对应的接纳区域中。所述嵌入式元件25具有分配区段26和溢流区段27,它们在所述变速器装置2运行时能够分别捕集且储存变速器单元的飞溅油,所述飞溅油也能够被称为被甩出的油。所述溢流区段27也能够被称为润滑油储存器。所述分配区段26和溢流区段27具有共同的捕集区域45,在所述变速器装置2沿着优先旋转方向运行时、即通常在车辆向前行驶时所述捕集区域从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上捕集飞溅油。在特殊情况下,所述优先旋转方向也能够在车辆倒车时定义。所述捕集区域45以与第一齿轮9轴向重叠的方式布置。

从所述捕集区域45开始,被导引到分配区段26中的润滑油被引导到变速器侧的出口31和马达侧的出口31’。所述出口31、31’能够与合适的导油元件相连接,所述导油元件以已知的方式方法将润滑油导引至变速器装置2中的有待润滑的部位、比如轴承和齿啮合部,例如壳体装置3中的导油板或导油孔。润滑油流能够通过分配区段26中的分配器元件43根据需求在出口31、31’处被分配。此外,在润滑油从所述分配区段26中溢出之前,能够在所述分配区段26中构成润滑油水平L3。因此,限定了能够被所述分配区段26接纳的润滑油的最大量。所述润滑油水平L3在此布置在润滑油静止水平L1的上方。

此外,所述分配区段26具有刮擦器42。在所述变速器装置2反向于优先旋转方向运行时、即通常在倒车行驶时,由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的第二齿轮15接纳的润滑油被刮除并且因此进入分配区段26中。在此,所述分配器元件43能够如此被构造,从而根据相应的需求将被刮除的润滑油分配并且引导到所述出口31、31’上。

此外,被捕集在所述捕集区域45中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被引导到溢流区段27中并且被收集在那里。所述溢流区段27被构造为碗形并且具有呈溢流边沿32的形式的溢流区域。所述溢流区段27的垂直向上指向的边沿区域被定义为溢流边沿32,所述边沿区域垂直地布置在最低的水平上。由此,在所述溢流区段27中能够构成润滑油水平 L4,直到所收集的润滑油通过溢流边沿32溢流。由此,限定了能够通过所述溢流区段27接纳的润滑油的最大量。所述润滑油水平L4在此垂直地布置在润滑油静止水平L1之上。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溢流区域能够被构造为溢流区段27中的开口。然后,所述润滑油水平L4通过所述开口的垂直最低点来限定。

所述嵌入式元件25以分配区段26包围第二齿轮15的圆周的部分区域。所述嵌入式元件25以捕集区域45和溢流区段27的一部分包围第一齿轮9。由此,尤其所述中间轴11和所述马达侧的、接纳了输入轴7的轴承10’相对于第一变速器级6和第二变速器级13的飞溅油被遮蔽。为了尽管如此仍然确保足够地向轴承10’供给润滑油,所述溢流区段27此外包括出口31’’,润滑油通过该出口被引导至输入轴7的轴承10、10’,如在图14中所示。

此外,所述嵌入式元件25包括分隔元件28,该分隔元件沿着轴向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变速器级6的中间平面E1与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的中间平面E2之间。当然也能够考虑的是,所述分隔元件28被制作为单独的构件。在当前的情况中,所述分隔元件28具有一个带有中心孔29的圆环形的区段,中间轴11从所述中心孔中穿过。所述圆环形的区段以与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轴向重叠的方式来布置。所述圆环形的区段的外直径大于第一齿轮9的齿顶圆直径。所述分隔元件28在圆环形的区段的区域中具有连接孔30,该连接孔将变速器装置2的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18与变速器装置2的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连接起来。也能够考虑的是,取代连接孔30,所述分隔元件28具有裂口,该裂口尤其对应于圆环段。此外,在当前的情况中,所述分隔元件28形成收集区段26的壁以及嵌入式元件25的溢流区段27的壁。

所述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布置在变速器室的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18中。所述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18在此在背离马达的一侧上通过变速器壳体5的罐状的限制区段19来限定。在马达侧上,所述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18通过嵌入式元件25的分隔元件28来限定。所述分隔元件28的外部轮廓在部分区域中跟随着变速器壳体5的限制区段19。此外能够考虑的是,一方面在所述分隔元件28与所述中间轴11之间并且另一方面在所述分隔元件28与所述变速器壳体5的限制区段19之间布置密封元件。

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的第二齿轮15布置在变速器室的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中。所述第二齿轮15相对于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以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在背离马达36的一侧上通过变速器壳体5的壁段24来限定。在马达侧上,所述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通过马达壳体4的壁46来限定。所述马达壳体4具有在部分区域中沿着圆周方向将第二齿轮15包围的导油肋片20。在此,所述部分区域在驱动装置1的安装位置中从第二齿轮15的垂直最深的点出发以高达120°的幅度、尤其以高达90°的幅度沿着优先旋转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导油肋片20与所述外部轮廓和所述马达壳体4的壁46一起形成罐形的区段,该罐形的区段包围了第二齿轮15的大约四分之三。此外,在装配的状态中,所述导油肋片20与固定肋片44一起将嵌入式元件25在分隔元件28的区域中沿着轴向方向固定在马达壳体4和变速器壳体5之间。

所述变速器装置2具有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该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以与第二齿轮15轴向重叠的方式来布置并且如此被构造,从而在所述变速器装置2运行时由所述第二齿轮15甩出的润滑油被朝第一中间平面E1的方向引导。

在当前的情况下,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包括捕集槽21,该捕集槽通过导油肋片20与马达壳体4的捕集肋片22一起来形成并且以与第二变速器级13的第二齿轮15轴向重叠的方式来布置。所述捕集槽21能够在壳体室中布置在由中间轴11的旋转轴线B和差速器16的旋转轴线C撑开的平面的下方。所述捕集槽21轴向地定向并且沿着径向方向从马达侧开始沿着第二齿轮15的宽度朝分隔元件28的方向扩大。所述捕集槽21和所述分隔元件28的连接孔30以彼此径向重叠的方式来布置并且直接彼此邻接。当所述第二齿轮15沿着如通过图7中的箭头X1所示出的那样的、在当前情况下与向前行驶相对应的优先旋转方向旋转时,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二齿轮15被从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的底部带走并且被推向捕集槽21。通过所述捕集槽21的形状,润滑油在轴向上从马达侧上偏转并且通过所述分隔元件28的连接孔30朝第一中间平面E1的方向被输送到所述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18中。相应的润滑油运动在图7和8中通过箭头来示出。

也能够考虑的是,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至少部分地通过单独的结构元件、通过分隔元件28或者通过由单独的结构元件、分隔元件28和壳体装置3构成的任意组合来形成。

如前面已经描述的那样,润滑油从所述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18经过捕集槽21被引导到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的有效区域中,从而在所述变速器装置2运行时以快速且简单的方式将所注入的润滑油从变速器装置2的下壳体区段、特别是从底部区域输送到嵌入式元件25中。由此,通过所述第二齿轮15引起的飞溅损失能够显著地降低。同时,通过润滑油的这种两级导引能够确保有针对性地、持久地并且有效地都向所述第一变速器级6和变速器级13的齿轮啮合部供给润滑油。

除此以外,通过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21将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的飞溅油轴向地输送给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由此,相对于在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18和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之间没有这种分隔元件28的变速器装置2,减少或者说防止了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的飞溅油反向于第一齿轮9的旋转方向击打在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上的情况。因此,所述飞溅油不必首先被第一齿轮9减速,以便此后使所述飞溅油相应于第一齿轮9的旋转方向沿着相反的方向加速。由此减少了通过所述第一齿轮9引起的飞溅损失。在此尤其也能够考滤,通过所述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21使所述飞溅油如此转向,从而将所述飞溅油沿着圆周方向以所述旋转方向输送给第一变速器级6的第一齿轮9。

所述嵌入式元件25的溢流区段27的溢流边沿32布置在壳体装置3的朝变速器室中定向的吸热面33的上方。所述吸热面33在当前情况下包括马达壳体4和变速器壳体5的部分表面。所述吸热面33具有第一区段33’,该第一区段倾斜伸展地布置在溢流边沿32的下方。第二区段33’’从第一区段33’开始以轻微的倾斜度朝壳体装置3的底部的方向伸展。第三区段33’’’将所述第二区段33’’与壳体装置3的底部连接起来。如果所述溢流区段27中的所捕集的润滑油的水平超过溢流边沿32的水平L4,则润滑油从溢流区段27流到吸热面33的第一区段33’上。润滑油通过重力而继续沿着第二区段33’’以及第三区段33’’’流动。由此,能够使润滑油将其热能输出给壳体装置3的壁,从而能够实现润滑油的高冷却。为此,所述壳体装置3的外壁能够在吸热面33的区域中如此构成,从而将热能有效地输出给周围环境。

所述吸热面33尤其与导油肋片20一起限定润滑油平稳室34,在润滑油沿着所述吸热面33流动之后从所述嵌入式元件25的溢流区段27溢出的润滑油被收集在所述润滑油平稳室中。所述润滑油平稳室34通过导油肋片20中的裂口35与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相连接。在此,所述裂口35能够被构造为节流阀,通过该节流阀以限定的量并且在较少紊流的状态中向所述第二变速器级13的第二齿轮15输送润滑油。由此又能够降低所述第二齿轮15的飞溅损失。

通过所述裂口35的大小能够调节在所述润滑油平稳室34中积聚多少润滑油,从而在参考工作点中、尤其是在所述驱动装置1的额定运行中在所述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中构成润滑油水平L1’并且在所述润滑油平稳室34中构成润滑油水平L2’。在此尤其考虑到,在所述参考工作点中被注入到所述壳体装置3中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被储存在嵌入式元件25中,其中在所述分配区段26中构成润滑油水平L3并且在所述溢流区段27中构成润滑油水平L4。在当前情况下,在参考工作点中最初被注入的润滑油量的大约30%积聚在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23中,而最初被注入的润滑油量的高达70%积聚在所述嵌入式元件25和所述润滑油平稳室34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驱动装置

2 变速器装置

3 壳体装置

4 马达壳体

5 变速器壳体

6 第一变速器级

7 输入轴

8 小齿轮

9 齿轮

10、10’ 轴承

11 中间轴

12、12’ 轴承

13 第二变速器级

14 小齿轮

15 齿环

16 差速器

17、17’ 轴承

18 第一润滑油收集区段

19 限制区段

20 导油肋片

21 捕集槽、润滑油导引几何结构

22 捕集肋片

23 第二润滑油收集区段

24 壁段

25 嵌入式元件

26 分配区段

27 溢流区段,润滑油储存器

28 分隔元件

29 开口

30 连接孔

31、31’、31’’ 出口

32 溢流边沿

33、33’、33’’、33’’’ 吸热面

34 平稳室

35 裂口

36 马达

37 马达轴

38 控制单元

39 电缆束

40、40’ 输出轴

41 位置元件

42 刮擦器

43 分配器

44 固定肋片

45 捕集区域

46 壁

A、B、C 旋转轴线

E 平面

L 水平

X 优先旋转方向。

相关技术
  • 变速器用开关装置及应用该变速器用开关装置的变速器
  • 变速器换挡装置和具有这样的变速器换挡装置的变速器
技术分类

0612011326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