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梯用的漏料报警系统和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电梯用的漏料报警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梯用的漏料报警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电梯(下简称电梯)通常还需要运载除人以外的物料,这些物料虽然有容器进行装载,但诸如细沙之类的物料会存在落在电梯内部。通常电梯轿厢的底板是密封的,因此物料不会漏出;但若电梯使用时间较长以后,其底板是存在出现裂缝的风险的,当裂缝较小时,人眼是无法直接识别到,此时若继续进行使用,不仅物料会自裂缝漏出而导致对电梯井道造成污染,还存在裂缝突然变大而让轿厢内部人员处于危险环境的风险。

因此,裂缝需要及时迅速地进行发现,但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案,导致现有的电梯安全性依然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用的漏料报警系统和方法,能够及时检测到电梯漏料并进行报警提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用的漏料报警系统,包括报警模块以及漏料识别模块,

漏料识别模块安装在电梯轿厢底部,用于在轿厢底部漏料时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漏料识别模块的信号后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漏料识别模块包括保护壳、识别网以及张力检测装置,保护壳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识别网安装于保护壳内,张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识别网所受到张力的变化,张力检测装置与报警模块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识别网包括多根第一张力线和多根第二张力线,多根第一张力线彼此并排设置,多根第二张力线彼此并排设置,第一张力线与第二张力线交叉设置;第一张力线与第二张力线均连接于张力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张力检测装置包括主机、均与主机电连接的多个第一张力传感器和多个第二张力传感器,多个第一张力传感器与多根第一张力线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张力传感器与多根第二张力线一一对应连接,主机用于收集张力变化信息并根据张力变化信息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漏料识别模块还包括漏斗,漏斗设置于保护壳的顶部,漏斗连接于电梯轿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用的漏料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漏料识别模块检测电梯轿厢是否漏料;

B.当电梯轿厢漏料时,漏料识别模块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由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步骤B具体包括:

B1.当电梯漏料时,物料经电梯轿厢底部而进入保护壳,并与其中一根第一张力线/第二张力线接触;

B2.第一张力线/第二张力线因被触发而拉力发生变化,使得其所连接的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信号发生变化;

B3.主机识别到在同一时刻部分的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信号发生变化,判断为电梯轿厢漏料,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更进一步的,主机与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信号放大器;

在步骤B3中,当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的信号变化大于设定值时,不触发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A0.判断电梯是否处于升降状态,若电梯处于升降状态时则不执行步骤A和B,否则执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C.在报警后,电梯处于管制状态:电梯不再受到按钮控制,并在电梯门再次关闭时,电梯自动降低到最底层,并在到达最底层后进入止动状态而不再升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漏料识别模块时刻检测电梯内是否存在漏料,并在漏料时及时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从而提示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尽快撤离以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漏料识别模块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识别网与张力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报警模块,2—漏料识别模块,3—保护壳,4—识别网, 5—张力检测装置,6—漏斗,7—上位机,41—第一张力线,42—第二张力线,51—主机,52—第一张力传感器,53—第二张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用的漏料报警系统,包括报警模块1以及漏料识别模块2,

漏料识别模块2安装在电梯轿厢底部,用于在轿厢底部漏料时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1;

报警模块1用于在接收到漏料识别模块2的信号后进行报警。

其工作步骤如下:

A.通过漏料识别模块2检测电梯轿厢是否漏料;

B.当电梯轿厢漏料时,漏料识别模块2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1,由报警模块1进行报警。

具体的,报警模块1和漏料识别模块2之间可通过上位机7进行连接,本发明用于对电梯的轿厢进行检测,即电梯若发生漏料基本都是在底部的,而本发明通过漏料识别模块2对电梯底部进行检测,当发生漏料时,漏料识别模块2必然被触发,随后即发出信号至报警模块1,通过报警模块1进行报警,以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撤离以及检查轿厢。

而报警模块1可为常规结构,例如采用报警灯和蜂鸣器等结构配合,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料识别模块2包括保护壳3、识别网4以及张力检测装置5,保护壳3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识别网4安装于保护壳3内,张力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识别网4所受到张力的变化,张力检测装置5与报警模块1电连接。

即当漏料时,物料必然会在重力作用下下降,物料会穿过识别网 4而落在外界,此时只需有小部分物料与识别网4进行触碰,即可让张力检测装置5被触发,从而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1进行报警。

具体的,所述识别网4包括多根第一张力线41和多根第二张力线42,多根第一张力线41彼此并排设置,多根第二张力线42彼此并排设置,第一张力线41与第二张力线42交叉设置;第一张力线 41与第二张力线42均连接于张力检测装置5。

优选的,所述张力检测装置5包括主机51、均与主机51电连接的多个第一张力传感器52和多个第二张力传感器53,多个第一张力传感器52与多根第一张力线41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张力传感器 53与多根第二张力线42一一对应连接,主机51用于收集张力变化信息并根据张力变化信息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1。

该识别网4与张力检测装置5配合动作如下:

B1.当电梯漏料时,物料经电梯轿厢底部而进入保护壳3,并与其中一根第一张力线41/第二张力线42接触;

B2.第一张力线41/第二张力线42因被触发而拉力发生变化,使得其所连接的第一张力传感器52/第二张力传感器53信号发生变化;

B3.主机51识别到在同一时刻部分的第一张力传感器52/第二张力传感器53信号发生变化,判断为电梯轿厢漏料,发送信号至报警模块1进行报警。

由于在电梯装卸物料时,电梯轿厢都会受到力的变化,从而让识别网4与张力检测装置5被触发,而若轿厢发生漏料时所泄漏的物料流量是很小的,即漏料时物料所能够在同一时刻触发的第一张力线 41/第二张力线42数量是不多的。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仅在部分第一张力传感器52/第二张力传感器53被触发时才会判断为漏料,当全部被触发时则判断为正常使用电梯,从而避免了误触发的现象发生。

具体的,该第一张力线41和第二张力线42彼此不发生接触,从而避免彼此干涉而导致误报现象发生。

而由于施工电梯中工作人员的鞋子、载具轮子等通常会带有小量的泥沙等建筑用物料,因此哪怕工人用载具装住物料,依然会有物料进入轿厢内,只需有一定的物料积累后,若轿厢出现裂缝了,则必然会有物料顺着缝隙而进入保护壳3内,此时由于第一张力线41与第二张力线42分布较为紧密,因此肯定会有物料与第一张力线41/第二张力线42接触而触发第一张力传感器52/第二张力传感器53,从而达到了及时检测漏料的效果。

对于较大的裂缝,由于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肉眼查看,因此不在本发明的考虑范围内。本发明仅针对漏料速度慢且肉眼难以查看的裂缝进行检测。

具体的,所述漏料识别模块2还包括漏斗6,漏斗6设置于保护壳3的顶部,漏斗6连接于电梯轿厢。通过漏斗6归集而使得识别网 4的面积更小也能够检测到漏料,从而降低了本发明的实现成本,且漏斗6的设置能够让物料更为集中,以提升被识别的概率。

具体的,主机51与第一张力传感器52/第二张力传感器53之间设置有信号放大器;

在步骤B3中,当第一张力传感器52/第二张力传感器53的信号变化大于设定值时,不触发报警信号。

由于物料对于识别网4的触碰力是非常小的,因此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以后方可进行识别;而电梯升降或者装卸物料时带动的力变化非常大,因此当信号超出阈值时,可判断为电梯处于升降或者装卸物料或者有昆虫趴在识别网4的状态,此时不对张力变化进行判断,从而让本发明的检测精度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A0.判断电梯是否处于升降状态,若电梯处于升降状态时则不执行步骤A和B,否则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C.在报警后,电梯处于管制状态:电梯不再受到按钮控制,并在电梯门再次关闭时,电梯自动降低到最底层,并在到达最底层后进入止动状态而不再升降。

对应的,在发现裂缝时,报警模块1会进行报警,此时工作人员可及时撤离,随后自动控制升降机构动作,让升降机构带动电梯下降至最底层,同时把电梯锁定而不再可控制升降;当且仅当工作人员对电梯轿厢进行裂缝排查并进行修补后,通过管理账号登入并进行解锁后,电梯才可继续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