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从而广受用户欢迎。为了使得智能穿戴设备的APP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一般使智能主机的显示屏的长度方向沿手臂的宽度方向佩戴,从而便于用户观看显示屏的显示信息。然而,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显示屏的尺寸越来越大,容易出现佩戴时智能穿戴设备发生晃动的情况,尤其是当智能穿戴设备上集成有用于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健康监测模块时,如果智能穿戴设备与用户的手臂未能很好贴合,则可能影响健康监测模块的监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主机能够稳定的佩戴于手臂,从而提高健康监测模块的监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设有中空部;

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架;

主机本体,所述主机本体中设置有电路板,所述主机本体的一侧可活动连接于所述旋转连接件,所述主机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旋转连接件用于使所述主机本体带动所述显示屏相对所述支架活动以切换至不同的状态,所述不同的状态至少包括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以及

健康监测模块,所述健康监测模块设于所述主机本体用于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且所述健康监测模块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健康监测模块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中空部,所述健康监测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用于监测人体生理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健康监测模块具有背离所述主机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支架具有背离所述主机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的距离为H2,H1≥H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连接件在所述主机本体的投影与所述健康监测模块在所述主机本体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旋转连接件设有用于对所述健康监测模块进行避位的避位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健康监测模块间隔于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旋转连接件的连接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健康监测模块位于所述旋转连接件的外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本体用于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设有凸部,所述健康监测模块还包括发光件和光感应件,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光感应件设于所述凸部背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健康监测模块还包括发光件、光感应件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凸设于所述主机本体用于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光感应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健康监测模块包括心率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和血氧检测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连接件包括翻转连接部和承载板,所述翻转连接部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承载板可活动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至少部分所述承载板设于所述中空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连接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以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支架至少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

所述主机本体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主机本体叠设于所述支架,所述主机本体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所述主机本体倾斜于或垂直于所述支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健康监测模块和/或所述支架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主机本体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限制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支架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健康监测模块的至少部分外壁面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健康监测模块的至少部分所述外壁面用于与所述中空部的内壁面抵接,以限制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支架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空部包括第一中空部分和与所述第一中空部分连通的第二中空部分,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支架具有第一活动位置和第二活动位置;

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位置时,所述健康监测模块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部分,所述健康监测模块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与所述第一中空部分的内壁面抵接;

所述主机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活动位置时,所述健康监测模块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中空部分,所述健康监测模块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与所述第二中空部分的内壁面抵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为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主机;以及

穿戴部件,所述穿戴部件连接于所述智能主机的所述支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由于该智能主机包括主机本体和连接于主机本体与支架的旋转连接件,使得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可以相对于支架活动以使主机本体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横屏状态是指,显示屏的长度方向可沿手臂的长度方向佩戴的状态,竖屏状态是指,显示屏的宽度方向可沿手臂的长度方向佩戴的状态,那么,当佩戴该智能主机时,可活动主机本体以切换为横屏状态,从而避免智能主机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大导致佩戴手臂时出现晃动的情况,提高智能主机佩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健康监测模块的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准确性,当操作该智能主机时,可活动主机本体以切换为竖屏状态,以便于操作显示屏和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这样,该智能主机能够在满足观看的视觉效果需求的同时,实现佩戴稳定性。另外,由于健康监测模块设于主机本体背离显示屏的一侧,从而便于健康监测模块与主机本体中的电路板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在第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处于横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处于竖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在第二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旋转连接件以及健康监测模块于主机本体的投影的结构简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和旋转连接件的后视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和旋转连接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主机本体与翻转支架形成间距d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主机本体与翻转支架形成间距d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主机本体与翻转支架形成间距d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位于第二姿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主机的后视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智能主机;11、支架;111、中空部;11a、第一中空部分;11b、第二中空部分;112、第二表面;12、旋转连接件;12a、避位部;121、承载板;122、翻转连接部;12b、容纳槽;123、固定件;13、主机本体;131、电路板;132、显示屏;133、凸部;13a、凹槽;13b、透明盖体;14、健康监测模块;141、发光件;142、光感应件;143、第一表面;144、限位部;15、翻转连接件;16、第一滑动机构;161、第一滑槽;162、第一滑动件;17、第二滑动机构;171、第二滑槽;172、第二滑动件;18、遮挡件;19、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包括显示屏,用户可以在显示屏上操作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以及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如阅读消息等。由于多数APP的界面设计只支持竖屏模式(即显示屏的长度方向与手臂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显示模式)而不支持横屏模式(即显示屏的长度方向与手臂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显示模式),因此,需要将屏幕的长度方向沿手臂的宽度方向佩戴(即竖屏模式佩戴),从而满足用户的视觉体验。然而,为了便于用户在显示屏上操作APP以及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显示屏的尺寸越来越大,这样,当采用竖屏模式佩戴时,则可能会出现显示屏的长度大于手臂宽度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儿童、青少年用户而言,儿童、青少年的手臂宽度较小,显示屏的长度较大容易出现佩戴时智能穿戴设备发生晃动的情况,尤其是当智能穿戴设备上集成有用于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健康监测模块时,如果智能穿戴设备与用户的手臂未能很好贴合,则可能影响健康监测模块的监测精度。

基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该智能主机可以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以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主机使用,该智能主机能够解决智能穿戴设备在佩戴时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使得设于智能主机的健康监测模块能够稳定地贴合于手臂,以提高健康监测模块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100,该智能主机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主机使用。该智能穿戴设备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以智能手表为例,则该智能主机可作为智能手表的主机部分。具体地,智能主机包括支架11、旋转连接件12、主机本体13以及健康监测模块14,支架11设有中空部111,旋转连接件12连接于支架11,主机本体13中设置有电路板131,主机本体13的一侧可活动连接于旋转连接件12,主机本体13的另一侧设置有显示屏132,显示屏132与电路板131电连接,旋转连接件12用于使主机本体13带动显示屏132相对支架11活动以切换至不同的状态,不同的状态至少包括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健康监测模块14设于主机本体13用于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且健康监测模块14至少部分凸出于主机本体13,健康监测模块14至少部分露出于中空部111,健康监测模块14与电路板131电连接,用于监测人体生理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横屏状态是指,显示屏132的长度方向沿手臂的长度方向佩戴时的显示状态,竖屏状态是指,显示屏132的宽度方向沿手臂的长度方向佩戴时的显示状态。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智能主机100,由于该智能主机100包括设于支架11的旋转连接件12且旋转连接件12连接于主机本体13,这样,用户在使用该智能主机100时,可以将智能主机100切换至横屏状态佩戴(如图2所示,图2中所示的长度方向为智能主机100的长度方向),从而提高智能主机100的佩戴稳定性,进而提高设于主机本体13的健康监测模块14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准确性。当用户需要操作显示屏132的APP或者观看显示屏132的显示内容时,可以通过旋转连接件12使主机本体13带动显示屏132相对支架11在显示屏132所在平面内活动,以使显示屏132的长度方向沿手臂的宽度方向设置,即,使显示屏132处于竖屏状态佩戴(如图3所示,图3中所示的长度方向为智能主机100的长度方向),从而使得APP与显示屏132适配,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此外,当儿童佩戴该智能主机100时,可使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在显示屏132所在平面内活动,从而能够增加趣味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健康监测模块14设于主机本体13用于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是指,该智能主机100处于佩戴状态时主机本体13用于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具体地,智能主机100为智能手表时,当智能手表佩戴于手臂时主机本体13用于朝向手臂的表面的一侧,当该主机本体13设置一个显示屏132时,显示屏132与健康监测模块14相对设置,这样,在佩戴状态下,健康监测模块14位于主机本体13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显示屏132位于主机本体13背离人体皮肤的一侧,以便于用户观看显示屏132显示的信息(比如,显示屏132显示的时间、消息等),当然,如果出于保护显示屏132等原因,也可以将显示屏132设于主机本体13用于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即,显示屏132和健康监测模块14设于主机本体13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以显示屏132设置为一个,且显示屏132设于主机本体13背离用户皮肤的一侧,健康监测模块14设于主机本体13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

由于健康监测模块14至少部分凸出于主机本体13,且至少部分露出于中空部111,从而用户在佩戴该智能主机100时,健康监测模块14可自中空部111露出以提高健康监测模块人体皮肤接触的紧密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健康监测模块14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该主机本体13不仅可以包括电路板131、显示屏132、健康监测模块14,还可包括对电路板131、显示屏132进行供电的电池、实现主机本体13的拍摄功能的拍摄装置、实现主机本体13的通信功能的通信器件(例如无线通信器件、蓝牙通信器件、红外通信器件等)、实现主机本体13的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紫外线检测器、玩水检测识别模块)、实现主机本体13的定时功能的定时器、对佩戴者的身份进行识别的元件,例如指纹模组、面部识别模组,以及实现音频输入和/或输出的麦克风、扬声器等。应该得知的是,上述各器件、功能模组均可设于主机本体13内部,且与电路板131电连接,通过电路板131实现对这些器件、功能模组的控制,进而控制其实现对应的功能。

一些实施例中,健康监测模块14包括心率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和血氧检测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通过设置健康监测模块14可以对人体的心率、体温以及血氧等指数进行监测,以使用户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生理参数情况。

可选地,健康监测模块14包括心率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血氧检测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比如,当健康监测模块14包括心率检测模块以监测心率时,该健康监测模块1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心电描记器(electrocardiograph,简称ECG),其通过电极片与人体皮肤的接触从而实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如,心率监测。那么,健康监测模块14的电极片需要在佩戴于人体时可通过中空部111与人体皮肤接触,从而使得电极片与人体皮肤接触以实现生理参数监测。

当健康监测模块14包括血氧检测模块、心率监测模块时,该健康监测模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光体积描记器(photoplethysmograph,简称PPG),通过PPG将光线发送至人体皮肤并接收人体皮肤反射的光线,从而实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比如,心率监测、血氧监测等。那么,健康监测模块14发射的光需要能够透过中空部111从而使光线接触人体皮肤,以实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

当健康监测模块14包括体温检测模块时,该健康监测模块14可以包括红外感应器,从而通过红外测量人体的体温,同理地,该健康监测模块14发射的红外光需要能够透过中空部111从而使红外光接触人体皮肤,以实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

本实施例将以该健康监测模块为PPG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至图6,一些实施例中,主机本体13背离显示屏132的一侧设有凸部133,健康监测模块14包括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其中,发光件141可以发射红光、绿光、红外光等,从而配合光感应件142实现心率、体温、血氧等多个生理参数的监测。具体地,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设于凸部133背离显示屏132的一侧。由于健康监测模块14包括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通过将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设置于凸部133背离显示屏132的一侧,一方面使得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能够凸出主机本体13的背离显示屏132的一侧,实现健康监测,另一方面,将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设置于凸部133,使得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的设置位置与主机本体13内部的其他器件的设置位置分离开来,从而不会影响主机本体13内部的其他器件的布置,降低该主机本体13上布置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的布置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该凸部133可与主机本体13分体设置,或者也可与主机本体13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方式一方面能够简化主机本体13的加工、装配流程,另一方面也能够便于设置于凸部133的发光件141、光感应件142与主机本体13内部的其他器件(例如电路板)的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发光件141、光感应件142设置在凸部133时,应考虑发光件141与光感应件142之间的距离,避免发光件141发出的光还未到达人体皮肤即直接反射至光感应件142上,基于此,在凸部133背离显示屏132的一侧可以设有多个凹槽13a,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分别设置于各个凹槽13a中,从而实现发光件141、光感应件142的有效隔离,避免出现串光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发光件141、光感应件142设置在凸部133的背离主机本体13的一侧,因此,为了保护该发光件141、光感应件142,同时不影响发光件141、光感应件142的发光和接收光,智能主机100还包括透明盖体13b,透明盖体13b盖设于凹槽13a,从而保护发光件141、光感应件142,使得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不会沾染灰尘和水渍,以保证发光件141的发光性能以及光感应件142的感应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健康监测模块14也可作为独立的部件,即,健康监测模块14可包括发光件141、光感应件142以及壳体。此时,在主机本体13的背离显示屏132的一侧可不额外设置该凸部133,而是直接将壳体凸设于主机本体13背离显示屏132的一侧,然后再将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设于壳体内。这样,在组装该智能主机100时,可以同时组装主机本体13以及健康监测模块14,然后再将健康监测模块14整体组装于主机本体13,组装方式更加简单。此外,当健康监测模块14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健康监测模组,减少健康模组更换时对主机本体13的影响。

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均可设置为多个,多个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间隔排列。通过设置多个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有利于提高健康监测模块14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准确性。

可选地,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可以沿主机本体13的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或者,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还可以呈环形间隔排列设置于主机本体13。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的设置数量以及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设计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健康监测模块14设置于主机本体13的背离显示屏132的一面,且健康监测模块14在实现健康监测时需靠近或者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因此,健康监测模块14具有背离主机本体13的第一表面143,支架11具有背离主机本体13的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43与主机本体13之间的距离为H1,第二表面112与主机本体13之间的距离为H2,H1≥H2。这样,当该智能主机100佩戴时,健康监测模块14的至少部分(设有发光件141和光感应件142的部分)可以更靠近人体皮肤或者接触人体皮肤,从而提高对人体生理参数监测的准确性。

结合图7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连接件12在主机本体13的投影与健康监测模块14在主机本体13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旋转连接件12设有避位部12a,避位部12a用于为健康监测模块14相对于旋转连接件12旋转运动避位,例如,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旋转连接件12在主机本体13上的投影的简图。

通过设置旋转连接件12在主机本体13的投影于健康监测模块14在主机本体13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并通过旋转连接件12的避位部12a避让健康监测模块14,从而能够减少健康监测模块14受到旋转连接件12的设置位置的影响,进而尽可能将健康监测模块14设置于主机本体13靠近中部的位置,从而当用户佩戴该智能主机100时,健康监测模块14更靠近手臂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有利于提高健康监测模块14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精度。

另一些实施例中,健康监测模块14间隔于主机本体13与旋转连接件12的连接处。具体的,在实际设置中,健康监测模块14位于旋转连接件12的外周。通过将健康监测模块14与主机本体13的连接于旋转连接件12的位置间隔设置,旋转连接件12无需设置避位部12a以避让健康监测模块14,从而使得旋转连接件12以及健康监测模块14在主机本体13上的设置位置更加可控,即健康监测模块14的设置不会影响旋转连接件12的设置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该智能主机还包括第一滑动机构16以及第二滑动机构17,第一滑动机构16、第二滑动机构17设于主机本体13和旋转连接件12之间,主机本体13可随第一滑动机构16和第二滑动机构17相对旋转连接件12发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组合运动,以使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滑动并切换至所述不同的状态。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滑动机构16带动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发生滑动,且滑动轨迹为直线,第二滑动机构17带动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发生滑动,且滑动轨迹为曲线,直线滑动轨迹与曲线滑动轨迹的叠加,这使得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发生了旋转运动,从而能够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第一滑动机构16包括第一滑槽161以及连接于第一滑槽161的第一滑动件162,第二滑动机构17包括第二滑槽171以及连接于第二滑槽171的第二滑动件172,第一滑动件162相对第一滑槽161滑动以带动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发生直线滑动,第二滑动件172相对第二滑槽171滑动以带动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发生曲线滑动。可选地,第一滑动件162和第二滑动件172可为销钉、螺栓、L字型或T字型的滑块等。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滑动件162相对第一滑槽161沿直线滑动从而使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具有直线滑动的趋势,同时利用第二滑动件172相对第二滑槽171沿曲线滑动从而使主机相对旋转连接件12具有曲线滑动的趋势,由于第一滑动件162和第二滑动件172同时发生滑动,在直线滑动趋势和曲线滑动趋势的结合下,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形成旋转运动,从而能够从横屏状态切换至与横屏状态相差90°的竖屏状态。

可选地,第一滑槽161与第二滑槽171大致垂直。由于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相对旋转连接件12的运动轨迹取决与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的轨迹,采用第一滑槽161与第二滑槽171大致垂直的方式,能够使得主机本体13切换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相对旋转连接件12的运动轨迹更加顺滑,佩戴者切换佩戴的主机本体13的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时更加舒适。其中,第一滑槽161与第二滑槽171大致垂直是指第一滑槽161的两端连线与第二滑槽171的两端连线大致垂直。

可选地,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或者,主机本体13切换至竖屏状态时,第一滑动件162都位于第一滑槽161的同一位置。由于第一滑动件162相对第一滑槽161滑动时,主机主体30随之相对旋转连接件12滑动的轨迹为直线,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相对旋转连接件12的位置主要取决于第一滑动件162在第一滑槽161内的位置,即,主机本体13切换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前后的第一滑动件162在第一滑槽161内的位置偏差越小,主机本体13相对旋转连接件12的位置偏移越小。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时,第一滑动件162都位于第一滑槽161的同一位置的设计,使得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相对旋转连接件12的位置基本不发生偏移,即,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时与旋转连接件12之间的距离(距离大于或等于零,当距离为零时,主机本体13与旋转连接件12相抵接)等于主机本体13处于竖屏状态时与旋转连接件12之间的距离,由此,佩戴者在切换主机本体13的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主机本体13与旋转连接件12、支架11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仅主机本体13发生了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的改变,保持智能手表1使用时的一致性,改善佩戴者的使用体验。并且,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主机本体13与旋转连接件12、支架11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而由于主机本体13的外形轮廓在此切换过程中持续发生位置改变,视觉上主机本体13的切换过程更加炫酷,能给佩戴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改善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连接件包括承载板121以及设于承载板121的一侧并自承载板121的一侧向上延伸的翻转连接部122,翻转连接部122转动连接于支架11,主机本体13叠置于承载板121上,第一滑动件162和第二滑动件172设于主机本体13背离显示屏的一面,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设于承载板121,至少部分承载板121设于中空部111。通过设置至少部分承载板121设于中空部111,有利于提高该智能主机的集成度,进而有利于实现智能主机的小型化设计。

具体地,第一滑动机构16和第二滑动机构17的设置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两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滑动件162和第二滑动件172设于主机本体13背离显示屏的一面,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设于承载板121,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贯穿承载板121的两相对面。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设于承载板121朝向主机本体13的表面。可选地,沿垂直于承载板121朝向主机本体13的表面的方向,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的横截面开口小,内部大,第一滑动件162、第二滑动件172可以设置于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的端部尺寸较大,凸出于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的部分的尺寸较小,从而可将第一滑动件162、第二滑动件172限制在滑槽内,例如横截面可为T字型或者梯形等。

本实施例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第一滑动机构16和第二滑动机构17的设置方式,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本实施例以第一滑动件162和第二滑动件172设于主机本体13背离显示屏的一面,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设于承载板121,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贯穿承载板121的两相对面为例进行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阅图8和图9,承载板121背离主机本体13的一面设有容纳槽12b,容纳槽12b用于容纳至少部分第一滑动件162和至少部分第二滑动件172。本实施例通过在承载板121设置容纳槽12b容纳至少部分第一滑动件162和至少部分第二滑动件172,能够尽可能减少第一滑动件162和第二滑动件172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智能主机的整体厚度,符合智能手表的轻薄化设计。同时避免第一滑动件162和第二滑动件172与支架11发生干涉,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可选地,智能主机还包括遮挡件18,遮挡件18设于承载板121背离主机本体13的一面,以封盖容纳槽12b。由于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采用贯穿承载板121的两相对面的设计,承载板121的容纳槽12b对应第一滑槽161和第二滑槽171的位置形成镂空的部位,为了避免异物(例如水、灰尘、颗粒物等)从此进入而对智能主机的第一滑动机构16、第二滑动机构17等部件造成磨损/损伤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采用遮挡件18封盖该容纳槽12b,能够起遮挡异物的作用,同时将第一滑动机构16和第二滑动机构17等动作机构遮挡在容纳槽12b内,在保护动作机构的同时保持智能主机的外观完整性。

一些实施例中,智能主机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9,第一弹性件19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62或第二滑动件172,用于提供弹性作用力以保持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

进一步地,承载板121还设有固定件123,第一弹性件19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123,第一弹性件19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62或第二滑动件172,第一弹性件19用于提供弹性作用力以保持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具体地,该固定件123为柱状或销钉状,可通过嵌设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承载板121,该第一弹性件19可为弹簧、扭簧或异形弹簧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以第一弹性件19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123,第一弹性件19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滑动件172为例进行说明。当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时,第二滑动件172滑动至第二滑槽171的一端,此时,第一弹性件19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第二滑动件172保持位于第二滑槽171的一端,从而使主机本体13保持横屏状态,当主机本体13切换至竖屏状态时,第二滑动件172滑动至第二滑槽171的另一端,此时,第一弹性件19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第二滑动件172保持位于第二滑槽171的另一端,从而使主机本体13保持竖屏状态。其中,第一弹性件19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而提供弹性作用力,且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第一弹性件19的压缩量小于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时第一弹性件19的压缩量。并且,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时,第一弹性件19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第一弹性件19可提供弹性作用力保持该中间状态,避免误操作,且在佩戴者切换主机本体13的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弹性作用力可提供操作手感,改善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考虑到主机本体13在相对旋转连接件12滑动以切换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的过程中,主机本体13可能与旋转连接件12的翻转连接部122发生干涉影响主机本体13的状态切换,基于此,主机本体13在切换横竖屏状态的过程中与翻转连接部122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主机本体13朝向翻转连接部122的一侧与翻转连接部122之间具有间距。这样,在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竖屏状态或横屏状态与竖屏状态之间的状态时,主机本体13朝向翻转连接部122的一侧均始终存在间隔,能够避免主机本体13与翻转连接部122相互干涉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主机本体13朝向翻转连接部122的一侧与翻转连接部122之间的间距为d

可选地,主机本体13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间距d

间距d

优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时,主机本体13朝向翻转连接部122的一侧与翻转连接部122之间的间距为d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或竖屏状态时,主机本体13朝向翻转连接部122的一侧抵止于翻转连接部122,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时,主机本体13朝向翻转连接部122的一侧与翻转连接部122之间具有间距。可以理解的是,佩戴者在使用佩戴的智能手表时,使用习惯是长时间将主机本体13切换至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一,而横屏状态与竖屏状态之间的状态主要是切换过程中短暂存在,因此,采用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时,主机本体13朝向翻转连接部122的一侧抵止于翻转连接部122,能够避免主机本体13与翻转连接部122之间堆积灰尘或卡入异物的情况发生,而主机本体13处于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时,主机本体13朝向翻转连接部122的一侧与翻转连接部122之间具有间距,能够使得主机本体13在切换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的过程中避免主机本体13与翻转连接部122之间相互干涉的情况发生。

如图1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连接件12可转动连接于支架11,以使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至少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主机本体13处于第一姿态时,主机本体13叠设于支架11上(如图1所示),主机本体13处于第二姿态时,主机本体13倾斜于或垂直于支架11(如图14所示)。由于旋转连接件12可转动连接于支架11以使使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这样,无需用户转动手臂即可使显示屏132能够朝向用户的观看方向,从而便于用户使用。由于该主机本体13不仅可以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还可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那么用户在使用该智能主机100时,可以沿多个方向活动旋转连接件12以使该智能主机100可先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再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或者,还可以先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再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对于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的活动的顺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智能主机100还包括翻转连接件15,翻转连接件15连接于支架11的一侧,旋转连接件12的翻转连接部122设于翻转连接件15以使旋转连接件12与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翻转,以使主机本体相对支架11至少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通过设置翻转连接件15,使得主机本体13可稳定的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不设置翻转连接件,而是通过翻转连接部122与支架11翻转连接从而使主机本体13至少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这样,该智能主机100的部件更少,从而便于智能主机100的组装,且有利于降低智能主机100的生产成本。

如图15所示,可选地,健康监测模块14和/或支架11具有限位部144,限位部144用于在主机本体处于第一姿态时,限制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的位置。通过设置限位部144,使得显示屏132处于第一姿态时,限制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的位置,以使主机本体13可以稳定的固定于支架11,即,使得主机本体可保持第一姿态不变,避免主机本体13晃动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由于健康监测模块14和/或支架11具有限位部144,那么,可无需在旋转连接件12上额外设置限位部144以限制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的位置,有利于简化旋转连接件12的结构,从而有利于实现该智能主机100的小型化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健康监测模块14和/或支架11具有限位部144,那么,用户需要使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活动以切换横屏状态、竖屏状态时,可以先将健康监测模块14相对支架11翻转,以带动主机本体相对支架翻转至处于第二姿态,然后再使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活动以切换不同的显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健康监测模块14和/或支架11具有限位部144包括,健康监测模块14设有限位部144,或者,支架11设有限位部144,或者,健康监测模块14和支架11均设有限位部144。示例性地,健康监测模块14具有限位部144。可以理解的是,健康监测模块14和/或支架11具有限位部144时,该限位部144可为抵接部位,以使主机本体13处于第一姿态时,抵接部位与健康监测模块14或支架11抵接,以限制健康监测模块14与支架11在第一姿态时进行相对运动。或者,限位部144还可以为卡扣结构,以使主机本体13处于第一姿态时,健康监测模块14与支架11卡扣连接,从而限制健康监测模块14与支架11的相对运动。本实施例中,以限位部144包括抵接部位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健康监测模块14的至少部分外壁面形成限位部144,健康监测模块14的至少部分外壁面用于与中空部111的内壁面抵接,以限制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的位置,从而使得主机本体可相对支架保持第一姿态。利用健康监测模块14的外壁面形成限位部144,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部件以形成限位部144,从而可以简化健康监测模块14的结构。

进一步地,中空部111包括第一中空部分11a和与第一中空部分11a连通的第二中空部分11b,主机本体13相对支架11具有第一活动位置和第二活动位置,主机本体13位于第一活动位置时,健康监测模块14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中空部分11a,健康监测模块14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与第一中空部分11a的内壁面抵接,主机本体13位于第二活动位置时,健康监测模块14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二中空部分11b,健康监测模块14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与第二中空部分11b的内壁面抵接。由于中空部111包括第一中空部分11a和第二中空部分11b,从而使得主机本体13位于第一活动位置和第二活动位置时均可以对主机本体13进行限位,以使主机本体13可以稳定的固定于支架11,避免主机本体13晃动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活动位置是指,当主机本体13处于第一姿态且处于横屏状态时的位置(如图15所示),第二活动位置是指,主机本体13处于第一姿态且处于横屏状态时的位置。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智能主机100,该智能主机100的主机本体13通过旋转连接件12转动连接于支架11,且主机本体13还设有健康监测模块14,从而用户在佩戴该智能主机100时可以使主机的长度方向沿手臂佩戴,从而提高智能主机100的佩戴稳定性,以提高设于主机的健康监测模块14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准确性。当用户需要观看显示屏132的信息时,可以通过旋转主机本体13以使显示屏132的长度方向沿手臂的宽度方向设置,从而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此外,由于健康监测模块14至少部分凸出于主机本体13且至少部分露出于中空部111,从而用户在佩戴该智能主机100时,健康监测模块14可自中空部111露出以接触人体皮肤,进一步提高健康监测模块14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精度。

请参阅图16,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100和穿戴部件,智能主机100为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主机100,穿戴部件连接于智能主机100的支架11。

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时,穿戴部件可以为表带。具备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智能主机100的智能穿戴设备具有上时第一方面的智能主机100的全部技术效果,即,用户在佩戴该智能穿戴设备时,可以将智能主机100的长度方向沿手臂的长度方向佩戴(即,处于横屏状态,如图16中的(A)所示),从而提高智能主机100的佩戴稳定性,进而提高设于主机本体13的健康监测模块14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准确性。当用户需要操作显示屏132的APP或者观看显示屏132的显示内容时,可以通过旋转连接件12使主机本体13带动显示屏132相对支架11在显示屏132所在平面内旋转,以使显示屏132的长度方向沿手臂的宽度方向设置,即,使显示屏132处于竖屏模式佩戴(即,处于竖屏状态,如图16中的(B)所示),从而使得APP与显示屏132适配,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此外,由于健康监测模块14至少部分凸出于主机本体13且至少部分露出于中空部111,从而用户在佩戴该智能主机100时,健康监测模块14可自中空部111露出以接触人体皮肤,进一步提高健康监测模块14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精度。由于上述技术效果已在智能主机100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
  •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 智能主机及具有该智能主机的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49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