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空调是指室内或车内负责暖气、通风及空气调节的系统或相关设备。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用到热力学、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目的是建立有益于人类生存的室内人工环境。

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724086U,公开了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包括内部开设有散热腔的散热箱以及固定安装于散热箱上端面的储水箱,所述散热腔的内壁一侧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鼓风组件,所述储水箱的两侧均等距固定安装有多台水泵,多台所述水泵远离储水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散热箱的两侧均等距固定安装有多台加压泵,所述出水管远离储水箱的一端接通加压泵,所述加压泵通过管道连接有固定安装于散热腔内的雾化喷头,所述储水箱内居中开设有储水腔,该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结构合理,便于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湿,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引起室内人员的不适,且有利于提升雾化清水的洁净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室内人员的呼吸健康,实用性强;

目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以及上述案件的结构在使用时,大多采用被动式处理方式,进行散热处理工作,但是在使用时,导排的气体中的热量能够再次进行回收,使得导排气体与新风结合,进行热量互换,从而能够进行换热处理工作,减少能耗的损失,同时能够进行新风的加热处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包括新风通道结构、热量互换处理结构和排风通道结构,所述热量互换处理结构的上端对接连通有新风通道结构,所述热量互换处理结构的下端对接连通有排风通道结构;

所述新风通道结构包括安装板、风机和连通导管,所述连通导管的后端对接连通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后端对接连通有安装板;

所述热量互换处理结构包括换热处理部件和分离控制部件,所述换热处理部件的后端对接连通有分离控制部件;

所述排风通道结构包括匹配管、引流管和空管,所述空管的后端对接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后端对接连通有匹配管。

具体的,所述换热处理部件包括隔热调控机构、配合导座、导排网架、过滤网、通风处理座和余气导排管,所述配合导座的中心限位设有隔热调控机构,所述隔热调控机构的后端上部设有过滤网,所述隔热调控机构的后端下部限位设有导排网架,所述导排网架、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配合导座的后端与通风处理座固定连通,所述通风处理座的后端上部对接连通有余气导排管。

具体的,所述隔热调控机构包括第一调控板、限位板块、框架板、丝杆、马达座、调控部分和第二调控板,所述限位板块的上端铰接设有第一调控板,所述第一调控板的下端与调控部分限位连接,所述配合导座在框架板内限位滑动设置,所述调控部分的中心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通过马达座驱动控制,所述马达座与限位板块限位安装设置,通过换热处理部件的结构设置,能够进行换热处理工作,换热处理部件内通过隔热调控机构、配合导座、导排网架、过滤网、通风处理座、余气导排管组合设置,导排气体通过导排网架能够进行导排,当需要进行换热处理时,此时的隔热调控机构开始工作,隔热调控机构内的马达座进行驱动,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使得调控部分在框架板上滑动调节,从而改变调控部分的位置,调控部分位置改变时,能够同步推动第一调控板、第二调控板相对第一调控板进行运动,使得隔热调控机构具有开口能力,此时的导排气体通过第二调控板进入到隔热调控机构内,之后通过第一调控板引导至通风处理座的上部,与新风通道结构传输的新风进行结合,经过过滤网的处理,进行传输,实现换热的目的,更好的提高新风的温度,实现热量利用功能。

具体的,所述限位板块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二调控板,且第二调控板与调控部分限位连接设置。

具体的,所述调控部分包括对接架杆、第一铰杆、第二铰杆、弹簧铰接座、对接铰块和按压调控架,所述对接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杆,所述第一铰杆的侧端通过弹簧铰接座弹性铰接设有第二铰杆,所述第二铰杆的后端限位设有对接铰块,所述对接铰块上铰接设有按压调控架,所述按压调控架有第二调控板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对接架杆与丝杆螺纹连接,且马达座通过丝杆驱动对接架杆在框架板上运动调节。

具体的,所述分离控制部件包括涡轮扇、对接控制管、第一通风槽管、第二通风槽管、对接导排控制座、第一支管、新风连通座、新风对接排座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通风槽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槽管,所述第二通风槽管的后端固定连通有对接导排控制座,所述对接导排控制座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通风槽管的后端固定连通有新风连通座,所述新风连通座的后端固定连通有新风对接排座,所述新风对接排座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一通风槽管的上端对接连通有对接控制管,所述对接控制管上限位连通设有涡轮扇,所述涡轮扇的后端与新风对接排座对接连通,通过分离控制部件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进出风的分步控制传导工作,导排气体通过第一支管引入到底对接导排控制座位置处,通过第二通风槽管传导至排风通道结构内,能够进行导排,新风通过第一通风槽管能够导入新风连通座内,通过新风对接排座、第二支管能够引入室内,实现新风功能,同时涡轮扇能够进行工作,使得气体通过对接控制管、涡轮扇传导至新风对接排座内,加快新风的进入速度。

具体的,所述匹配管的后端与第二通风槽管对接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通风槽管的前端与安装板、风机对接连通设置。

具体的,所述导排网架、过滤网设在通风处理座的后端底部位置处,且隔热调控机构采用倾斜结构设置,所述隔热调控机构内的第一调控板、第二调控板在调控部分的作用下,能够限位与限位板块活动调节设置,进行换热处理。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管与暖通空调的排气管位置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暖通空调的新风通入管位置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通过换热处理部件的结构设置,能够进行换热处理工作,换热处理部件内通过隔热调控机构、配合导座、导排网架、过滤网、通风处理座、余气导排管组合设置,导排气体通过导排网架能够进行导排,当需要进行换热处理时,此时的隔热调控机构开始工作,隔热调控机构内的马达座进行驱动,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使得调控部分在框架板上滑动调节,从而改变调控部分的位置,调控部分位置改变时,能够同步推动第一调控板、第二调控板相对第一调控板进行运动,使得隔热调控机构具有开口能力,此时的导排气体通过第二调控板进入到隔热调控机构内,之后通过第一调控板引导至通风处理座的上部,与新风通道结构传输的新风进行结合,经过过滤网的处理,进行传输,实现换热的目的,更好的提高新风的温度,实现热量利用功能。

二,本发明通过分离控制部件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进出风的分步控制传导工作,导排气体通过第一支管引入到底对接导排控制座位置处,通过第二通风槽管传导至排风通道结构内,能够进行导排,新风通过第一通风槽管能够导入新风连通座内,通过新风对接排座、第二支管能够引入室内,实现新风功能,同时涡轮扇能够进行工作,使得气体通过对接控制管、涡轮扇传导至新风对接排座内,加快新风的进入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主体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主体的侧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主体的后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新风通道结构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热量互换处理结构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换热处理部件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换热处理部件的拆分图;

图8为本发明中隔热调控机构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隔热调控机构的拆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调控部分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分离控制部件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排风通道结构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新风通道结构、2-热量互换处理结构、3-排风通道结构、4-安装板、5-风机、6-连通导管、7-换热处理部件、8-分离控制部件、9-隔热调控机构、10-配合导座、11-导排网架、12-过滤网、13-通风处理座、14-余气导排管、15-第一调控板、16-限位板块、17-框架板、18-丝杆、19-马达座、20-调控部分、21-第二调控板、22-对接架杆、23-第一铰杆、24-第二铰杆、25-弹簧铰接座、26-对接铰块、27-按压调控架、28-涡轮扇、29-对接控制管、30-第一通风槽管、31-第二通风槽管、32-对接导排控制座、33-第一支管、34-新风连通座、35-新风对接排座、36-第二支管、37-匹配管、38-引流管、39-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包括新风通道结构1、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和排风通道结构3,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的上端对接连通有新风通道结构1,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的下端对接连通有排风通道结构3;

新风通道结构1包括安装板4、风机5和连通导管6,连通导管6的后端对接连通有风机5,风机5的后端对接连通有安装板4,新风通过连通导管6能够传导至风机5位置处,之后通过安装板4与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连通,进行新风导入工作;

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包括换热处理部件7和分离控制部件8,换热处理部件7的后端对接连通有分离控制部件8,换热处理部件7通过调节,能够控制换热工作,分离控制部件8的设置,进行进气、排气功能;

排风通道结构3包括匹配管37、引流管38和空管39,空管39的后端对接连通有引流管38,引流管38的后端对接连通有匹配管37,导排气体能够通过匹配管37、引流管38、空管39进行传输,实现导排目的。

换热处理部件7包括隔热调控机构9、配合导座10、导排网架11、过滤网12、通风处理座13和余气导排管14,配合导座10的中心限位设有隔热调控机构9,隔热调控机构9的后端上部设有过滤网12,隔热调控机构9的后端下部限位设有导排网架11,导排网架11、过滤网12固定连接,配合导座10的后端与通风处理座13固定连通,通风处理座13的后端上部对接连通有余气导排管14,配合导座10的后端与通风处理座13连通,配合导座10、通风处理座13之间通过隔热调控机构9进行分隔,当需要换热时,此时的隔热调控机构9能够打开,进行换热,当不需要进行换热时,此时的隔热调控机构9关闭,进排气不会相互干扰,新风通过过滤网12能够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同时多余的气体通过余气导排管14能够排气,导排网架11的设置,能够进行过滤网12的支撑,同时不会对排气造成干扰。

隔热调控机构9包括第一调控板15、限位板块16、框架板17、丝杆18、马达座19、调控部分20和第二调控板21,限位板块16的上端铰接设有第一调控板15,第一调控板15的下端与调控部分20限位连接,配合导座10在框架板17内限位滑动设置,调控部分20的中心与丝杆18螺纹连接,丝杆18通过马达座19驱动控制,马达座19与限位板块16限位安装设置。

限位板块16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二调控板21,且第二调控板21与调控部分20限位连接设置,限位板块16上铰接设置第一调控板15,限位板块16下端铰接设置第二调控板21,限位板块16起到支撑功能,同时马达座19能够驱动丝杆18进行转动,使得调控部分20在框架板17上限位调节,调控部分20位移时,能够作用在第一调控板15、第二调控板21上,使得第一调控板15、第二调控板21运动,使得气体通过隔热调控机构9能够进行交互处理。

调控部分20包括对接架杆22、第一铰杆23、第二铰杆24、弹簧铰接座25、对接铰块26和按压调控架27,对接架杆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杆23,第一铰杆23的侧端通过弹簧铰接座25弹性铰接设有第二铰杆24,第二铰杆24的后端限位设有对接铰块26,对接铰块26上铰接设有按压调控架27,按压调控架27有第二调控板21固定连接,对接架杆22与丝杆18螺纹配合设置,能够在框架板17上滑动,同步带动第一铰杆23位移调节,在第一铰杆23位移时,通过弹簧铰接座25作用在第二铰杆24上,使得第二铰杆24拉动位移,通过对接铰块26铰接的按压调控架27能够受力,将力传导至第二调控板21上,使得第二调控板21相对限位板块16活动,调控部分20内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对称设置,能够使得第一调控板15相对限位板块16也相对进行调节。

对接架杆22与丝杆18螺纹连接,且马达座19通过丝杆18驱动对接架杆22在框架板17上运动调节。

分离控制部件8包括涡轮扇28、对接控制管29、第一通风槽管30、第二通风槽管31、对接导排控制座32、第一支管33、新风连通座34、新风对接排座35和第二支管36,第一通风槽管3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槽管31,第二通风槽管31的后端固定连通有对接导排控制座32,对接导排控制座32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支管33,第一通风槽管30的后端固定连通有新风连通座34,新风连通座34的后端固定连通有新风对接排座35,新风对接排座35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支管36,第一通风槽管30的上端对接连通有对接控制管29,对接控制管29上限位连通设有涡轮扇28,涡轮扇28的后端与新风对接排座35对接连通,导排气体通过第一支管33、对接导排控制座32、第二通风槽管31能够传导至排风通道结构3内,新风通过第一通风槽管30、新风连通座34、新风对接排座35、第二支管36能够导入室内,同时涡轮扇28能够工作,使得气体通过第一通风槽管30、对接控制管29、涡轮扇28传导至新风对接排座35内,加速气流运动。

匹配管37的后端与第二通风槽管31对接连通设置,第一通风槽管30的前端与安装板4、风机5对接连通设置。

导排网架11、过滤网12设在通风处理座13的后端底部位置处,且隔热调控机构9采用倾斜结构设置,隔热调控机构9内的第一调控板15、第二调控板21在调控部分20的作用下,能够限位与限位板块16活动调节设置,进行换热处理。

第一支管33与暖通空调的排气管位置连通,第二支管36与暖通空调的新风通入管位置连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使用者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将新风通道结构1、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排风通道结构3进行组合安装,新风通道结构1能够导入新风,排风通道结构3能够排出气体,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的设置,能够起到换热功能;

其中,新风通道结构1通过安装板4、风机5、连通导管6组合设置,新风通过连通导管6能够传导至风机5位置处,之后通过安装板4与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连通,进行新风导入工作;

其中,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通过换热处理部件7、分离控制部件8组合设置,换热处理部件7通过调节,能够控制换热工作,分离控制部件8的设置,进行进气、排气功能;

其中,换热处理部件7通过隔热调控机构9、配合导座10、导排网架11、过滤网12、通风处理座13和余气导排管14组合设置,配合导座10的后端与通风处理座13连通,配合导座10、通风处理座13之间通过隔热调控机构9进行分隔,当需要换热时,此时的隔热调控机构9能够打开,进行换热,当不需要进行换热时,此时的隔热调控机构9关闭,进排气不会相互干扰,新风通过过滤网12能够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同时多余的气体通过余气导排管14能够排气,导排网架11的设置,能够进行过滤网12的支撑,同时不会对排气造成干扰;

其中,隔热调控机构9通过第一调控板15、限位板块16、框架板17、丝杆18、马达座19、调控部分20和第二调控板21组合设置,限位板块16上铰接设置第一调控板15,限位板块16下端铰接设置第二调控板21,限位板块16起到支撑功能,同时马达座19能够驱动丝杆18进行转动,使得调控部分20在框架板17上限位调节,调控部分20位移时,能够作用在第一调控板15、第二调控板21上,使得第一调控板15、第二调控板21运动,使得气体通过隔热调控机构9能够进行交互处理;

其中,调控部分20通过对接架杆22、第一铰杆23、第二铰杆24、弹簧铰接座25、对接铰块26和按压调控架27组合设置,对接架杆22与丝杆18螺纹配合设置,能够在框架板17上滑动,同步带动第一铰杆23位移调节,在第一铰杆23位移时,通过弹簧铰接座25作用在第二铰杆24上,使得第二铰杆24拉动位移,通过对接铰块26铰接的按压调控架27能够受力,将力传导至第二调控板21上,使得第二调控板21相对限位板块16活动,调控部分20内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对称设置,能够使得第一调控板15相对限位板块16也相对进行调节;

其中,分离控制部件8通过涡轮扇28、对接控制管29、第一通风槽管30、第二通风槽管31、对接导排控制座32、第一支管33、新风连通座34、新风对接排座35和第二支管36组合设置,导排气体通过第一支管33、对接导排控制座32、第二通风槽管31能够传导至排风通道结构3内,新风通过第一通风槽管30、新风连通座34、新风对接排座35、第二支管36能够导入室内,同时涡轮扇28能够工作,使得气体通过第一通风槽管30、对接控制管29、涡轮扇28传导至新风对接排座35内,加速气流运动;

其中,排风通道结构3通过匹配管37、引流管38和空管39组合设置,导排气体能够通过匹配管37、引流管38、空管39进行传输,实现导排目的;

当使用者需要进行使用时,将新风通道结构1、热量互换处理结构2、排风通道结构3组合安装,导排气体通过第一支管33、对接导排控制座32、第二通风槽管31进行传导,传输至匹配管37上,之后通过引流管38、空管39进行排出,实现内部散热目的,同时新风能够通过连通导管6、风机5、安装板4导入,传导至第一通风槽管30上,通过新风连通座34、新风对接排座35、第二支管36导入室内,从而实现新风功能,同时涡轮扇28能够工作,加速气体运动,使得气体能够通过对接控制管29、涡轮扇28传导至新风连通座34上,加速新风的进入;

当使用者需要进行热交换时,此时马达座19进行工作,马达座19驱动丝杆18进行转动,改变调控部分20在框架板17上的位置,对接架杆22与丝杆18接触,在框架板17上运动,在对接架杆22运动时,此时拉动第一铰杆23跟随运动,此时的第二铰杆24在弹簧铰接座25的以及力的作用下,能够进行下压,使得对接铰块26、按压调控架27受力,按压调控架27将力传导至第二调控板21上,使得第二调控板21相对限位板块16进行运动,同时调控部分20的作用下,此时的第一调控板15也相对限位板块16进行运动,使得隔热调控机构9打开,导排气体通过第二调控板21能够进入隔热调控机构9内,通过第一调控板15能够传导至配合导座10内;

此时,新风与导排气体结合,进行换热功能,使得新风能够进行加热,且导排的气体经过处理,能够反复利用,之后气体通过过滤网12的过滤处理,到达第一通风槽管30内,能够通过新风连通座34、新风对接排座35、第二支管36引入室内,完成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柔性压电式的三维触觉传感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水凝胶的柔性自供电NO2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