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0:3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锂离子电池需要具有高倍率下的稳定工作能力,而动力电池由于电流较大,所以工作温度较高,而高温下,电解液容易在电池表面分解产气,导致电池正负极接触不良,从而电阻增大,更有甚者电池起鼓引发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所述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

具体的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所述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并且按锂离子的浓度计算,含有2-4mol/L的电解质锂盐,以及按钠离子的浓度计算,含有0.03-0.06mol/L的钠盐,并且含有1-环己基-2-吡咯烷酮以及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

2)以0.2-0.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充电截止电流;

4)以0.1-0.2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高于充电截止电压的第二预定电压;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充电截止电流;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

8)在充电截止电压和放电截止电压之间恒流循环若干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解液中,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浓度为3.5-4.5体积%,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为1.5-1.8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锂离子浓度和钠离子浓度的摩尔比为1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86+k*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体积浓度,其中k=2.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定电压=充电截止电压+r*1,3-丙磺酸内酯的体积浓度,r=8.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解液中,以锂离子浓度计,含有1.2-1.5mol/L的电解质锂盐,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6-1.8%。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解液中,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为4.25V;所述放电截止电压为2.85V。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正极活性材料LiNi

2)、预化成工艺采用开放式的浸入第一电解液中的方法化成,在预化成期间,在高于充电截止电压的第二预定电压下,电极表面会发生较为剧烈的分解反应生成SEI膜,并产生较多气体,而由于其未处于电池壳体中,因此,能够顺利排出气体,并且避免正负极之间由于气体产生位置错位或者是间隙。

3)、1-环己基-2-吡咯烷酮以及1,3-丙磺酸内酯两种添加剂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生成的SEI膜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以及较低的内阻,并且经过研究,锂离子和钠离子在预定的比例下也能够形成多离子共嵌入的SEI膜,提高SEI膜的粒子电导率;

4)、针对不同的添加剂,设置第一预定电压和第二预定电压,其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添加剂浓度有关,能够更好的形成稳定的SEI膜,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5)、本发明的化成工艺简单,并且在电池中使用的电解液不再含有成膜添加剂,能够避免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阻增大,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为LiNi

实施例1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含有2mol/L的六氟磷酸锂,以及含有0.03mol/L的六氟磷酸钠,并且含有1-环己基-2-吡咯烷酮以及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浓度为3.5体积%,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为1.5体积%;

2)以0.2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86+2.2*0.035=3.94V;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以0.1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预定电压=4.25V+8.4*0.015=4.38V;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60摄氏度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2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6%;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8)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含有4mol/L的六氟磷酸锂,以及含有0.06mol/L的六氟磷酸钠,并且含有1-环己基-2-吡咯烷酮以及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浓度为4.5体积%,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为1.8体积%;

2)以0.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86+2.2*0.045=3.96V;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以0.2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预定电压=4.25V+8.4*0.018=4.40V;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60摄氏度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5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8%;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8)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3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含有3mol/L的六氟磷酸锂,以及含有0.045mol/L的六氟磷酸钠,并且含有1-环己基-2-吡咯烷酮以及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浓度为4体积%,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为1.6体积%;

2)以0.3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86+2.2*0.04=3.95V;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以0.1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预定电压=4.25V+8.4*0.016=4.38V;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60摄氏度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4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7%;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8)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1

1)将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4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7%;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2)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2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含有3mol/L的六氟磷酸锂,并且含有1-环己基-2-吡咯烷酮以及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浓度为4体积%,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为1.6体积%;

2)以0.3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86+2.2*0.04=3.95V;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以0.1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预定电压=4.25V+8.4*0.016=4.38V;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60摄氏度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4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7%;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8)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3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含有3mol/L的六氟磷酸锂,以及含有0.045mol/L的六氟磷酸钠,并且含有1-环己基-2-吡咯烷酮作为添加剂,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浓度为4体积%;

2)以0.3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95V;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以0.1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预定电压=4.38V;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60摄氏度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4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7%;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8)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4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含有3mol/L的六氟磷酸锂,以及含有0.045mol/L的六氟磷酸钠,并且含有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为1.6体积%;

2)以0.3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95V;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以0.1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预定电压=4.38V;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60摄氏度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4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7%;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8)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5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含有3mol/L的六氟磷酸锂,以及含有0.045mol/L的六氟磷酸钠,并且含有1-环己基-2-吡咯烷酮以及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浓度为4体积%,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为1.6体积%;

2)以0.3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86V;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以0.1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预定电压=4.25V;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60摄氏度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4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7%;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8)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6

1)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间隔对置,放置于第一电解液中,所述第一电解液中,采用碳酸丙烯酯作为有机溶剂,含有3mol/L的六氟磷酸锂,以及含有0.045mol/L的六氟磷酸钠,并且含有1-环己基-2-吡咯烷酮以及1,3-丙磺酸内酯作为添加剂,1-环己基-2-吡咯烷酮的浓度为2体积%,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为1体积%;

2)以0.3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3.95V;

3)以第一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4)以0.1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二预定电压=4.38V;

5)以第二预定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5C;

6)取出正极和负极,用碳酸乙烯酯冲洗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60摄氏度真空干燥;

7)将干燥后的正极,负极,夹持隔膜组装成电池,注入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2,4-二氟联苯作为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含有1.4mol/L的六氟磷酸锂,2,4-二氟联苯的体积浓度为1.7%;所述第二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丙烯酯以体积比为1:2:1的混合物;

8)在4.25V和2.85V之间0.2C恒流循环3次,封口,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测试及结果

测试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的电池,在45℃采用1C的电流下4.25V和2.85V之间的电压区间进行充放电循环300次,测量电池的循环容量保持率,结果见表1。

表1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是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化成方法
  •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激光焊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19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