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固体奶茶生产流水线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8:07


一种固体奶茶生产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奶茶生产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体奶茶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固体奶茶就是可以冲成奶茶的固体干粉,像奶粉一样的粉末状物质。固体奶茶在保留奶茶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携带方便即冲即饮的优点。

相关技术中的固体奶茶生产过程中,通常先将奶茶的多种原料进行称重测量,然后将配比好的混合原料投入到投料装置内。再通过投料装置将混合原料投入到搅拌装置内,并利用搅拌装置对混合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搅拌完成后,将成品奶茶投入储料罐内,从而实现奶茶的生产。但是,直接通过投料装置将混合原料注入到搅拌装置内,缺乏预混合步骤,使得后续搅拌时间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奶茶生产流水线存在有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后续搅拌时间较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固体奶茶生产流水线,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体奶茶生产流水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奶茶生产流水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称重装置、投料装置、搅拌装置和储料罐,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上端面设置有悬架,所述悬架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搅拌桶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进料管相连通,所述进料斗的四周内壁水平铰接有若干挡料板,若干所述挡料板相互抵触且用于对进料斗的下端口进行封堵,所述进料斗的四周内壁设置有一圈用于抵触挡料板下端面的限位环,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若干挡料板交替翻转的控制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投料装置向搅拌桶内注入混合原料时,混合原料先进入进料斗内,然后启动控制机构。此时,其中一个挡料板向上翻转,并使得向上翻转的挡料板能够与相邻的两个挡料板之间形成间隙。随后,混合原料能够通过间隙进入到进料管内,再通过进料管进入到搅拌桶内。随后,向上翻转的挡料板在自身重力和混合原料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向下翻转并抵触限位环。与此同时,另一个挡料板向上翻转,如此往复,实现若干挡料板的交替翻转。通过设置若干能够交替翻转的挡料板,使得进入到进料斗内的混合原料能够在若干挡料板的带动下产生跳动。促进混合原料在进料斗内的相对运动,实现投料过程中的混合搅拌,有效缩短后续搅拌时间,从而具有提高搅拌效率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料管上端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上端面设置有控制球,所述进料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料斗和搅拌桶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进料管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投料装置向搅拌桶内注入混合原料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进料管、控制杆和控制球周向转动。此时,位于控制球正上方的挡料板在控制球的抵触下向上翻转。随着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进料管、控制杆和控制球继续转动,控制球脱离向上翻转的挡料板,使得向上翻转的挡料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复位。与此同时,控制球抵触与复位的挡料板相邻的下一个挡料板,并使得下一个挡料板向上翻转。如此往复,实现若干挡料板的交替翻转和自动复位。通过设置结构简单、驱动效果稳定的控制机构,实现若干挡料板的快速、平稳的翻转,使得进料斗内的混合原料在挡料板的推动下快速跳动。使得进料斗内的混合原料产生强烈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混合原料投料过程中的充分混合搅拌,进一步缩短后续搅拌时间,从而提高搅拌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搅拌桶上端面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轮,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联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控制机构转动时,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轮转动,随后,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一从动轮和进料管同步转动。再通过进料管带动控制杆和控制球转动,从而实现控制机构的转动。通过设置结构简洁、操作简便、驱动效果稳定的第一驱动机构,实现控制杆和控制球快速、平稳的转动,从而使得挡料板能够快速、平稳的翻转和复位,从而提高搅拌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延伸至搅拌桶的内部,且下端端口呈封堵状设置,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侧壁贯穿有若干撒料管,每个所述撒料管远离进料管一端的端口均呈封堵状设置,若干所述撒料管沿进料管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撒料管的下端内壁均贯穿有若干排撒料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搅拌桶内注入混合原料时,由于进料管的下端端口呈封堵状,使得混合原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到若干撒料管内。此时,若干撒料管跟随进料管同步转动,并使得进入到撒料管内的混合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的沿着撒料管的内壁滑动。与此同时,混合原料通过撒料孔排出,并均匀的洒落在搅拌桶内。既能提高混合原料各组分在搅拌桶内的分散均匀度,又能防止混合原料堆积在进料管下方,从而进一步缩短后续搅拌时间,进而提高搅拌效率以及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上端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导向槽,每个所述撒料管远离进料管一端端部均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对撒料管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提高撒料管的结构强度,进而延长撒料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导向块和导向槽还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提高撒料管的运动平顺性,从而提高搅拌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竖直设置于搅拌桶底壁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端部贯穿至搅拌桶的外部并与搅拌桶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叶片,并且所述第一叶片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搅拌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带动第一叶片同步转动,并利用第一叶片对混合原料进行混合搅拌。由于第一叶片呈螺旋状设置,第一叶片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混合原料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混合原料能够被第一叶片快速抬升。当混合原料运动至第一叶片的上端时,混合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落至搅拌桶底部。如此往复,既能促进混合原料沿搅拌轴的周向方向的相对运动,又能促进混合原料沿搅拌轴的轴向方向的相对运动。从而提高混合原料各组分之间的混合效果,提高搅拌装置的混合搅拌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竖直转动连接有上安装轴和下安装轴,所述上安装轴和下安装轴呈上下错位状排布,所述上安装轴和下安装轴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齿轮,并且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上安装轴的上端端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下安装轴下端的第二驱动轮,所述搅拌轴的下端端部设置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皮带联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时,通过电机带动上安装轴转动,再利用两个齿轮带动下安装轴和第二驱动轮反向转动。此时,第二驱动轮驱动第二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搅拌轴和第一叶片同步转动,再利用第一叶片对混合原料进行混合搅拌。通过一个电机即可同时带动进料管和搅拌轴同时转动,有效节约驱动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优选的,每个所述撒料管的下端外壁均设置有抵触第一叶片上端端部的柔性的刮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能够跟随撒料管转动的刮料板,并通过刮料板将位于第一叶片上端的混合原料快速刮走。既能防止混合原料堆积在第一叶片的上方,又能使得混合原料能够产生较强的相互运动,从而提高搅拌装置的混合搅拌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位于进料管的正下方,并且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端部贯穿至进料管的内部并与进料管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进料管内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呈螺旋状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叶片跟随搅拌轴同步转动。此时,第二叶片能够对进料管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从而实现混合原料投料过程中的充分搅拌,有效缩短后续搅拌时间。由于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并且搅拌轴和进料管同步异向转动,转动的第二叶片能够对进料管内的混合原料产生向下的作用力。此时,进料管内的混合原料能够在第二叶片的推动下快速的进入到撒料管内,从而提高进料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投料装置包括位于搅拌桶上方的投料箱,所述投料箱的出料端口与进料斗的上端端口通过投料管相连通,所述投料管的下端设置有电动阀,所述投料管的外壁设置有细菌检测仪器,所述投料管上设置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内设置有手动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投料箱内的混合原料进行细菌含量检测时,打开手动阀,使得混合原料通过取样管排出。随后,即可通过细菌检测仪器对混合原料进行检测。通过在投料过程中增设细菌检验步骤,对混合原料的细菌含量进行检测,从而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若干能够交替翻转的挡料板,使得进入到进料斗内的混合原料能够在若干挡料板的带动下产生跳动,促进混合原料在进料斗内的相对运动,实现投料过程中的混合搅拌,有效缩短后续搅拌时间,具有提高搅拌效率的优点;

2.通过设置撒料管,并通过撒料管将进入混合原料均匀的洒落在搅拌桶内,提高混合原料各组分在搅拌桶内的分散均匀度,缩短后续搅拌时间,提高搅拌效率以及生产效率;

3.通过在投料过程中增设细菌检验步骤,对混合原料的细菌含量进行检测,从而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投料装置和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进料斗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搅拌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旋输送机;2、支撑架;3、储料罐;4、称重装置;41、工作台;42、称重秤;43、称重桶;5、投料装置;51、投料箱;52、投料管;53、电动阀;6、搅拌装置;61、搅拌桶;62、搅拌轴;63、第一叶片;7、取样管;8、手动阀;9、排料管;10、置物板;11、细菌检测仪器;12、进料管;13、悬架;14、进料斗;15、排放管;16、挡料板;17、限位环;18、控制机构;181、控制杆;182、控制球;19、撒料管;20、撒料孔;21、导向槽;22、导向块;23、第二叶片;24、第二驱动机构;241、第二驱动轮;242、第二从动轮;25、刮料板;26、第一驱动机构;261、电机;262、第一驱动轮;263、第一从动轮;27、收料管;28、固定架;29、第一皮带;30、安装架;31、上安装轴;32、下安装轴;33、齿轮;34、第二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固体奶茶生产流水线。参照图1,奶茶生产流水线包括称重装置4,称重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投料装置5,称重装置4和投料装置5之间设置有螺旋输送机1。

参照图1,投料装置5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6,并且投料装置5和搅拌装置6相连通。搅拌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储料罐3,并且搅拌装置6和储料罐3相连通。

当对奶茶进行生产时,先通过称重装置4将奶茶的多种原料进行称重测量,然后将配比好的混合原料通过螺旋输送机1投入到投料装置5内。随后,通过投料装置5将混合原料投入到搅拌装置6内。

随后,再利用搅拌装置6对混合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当混合原料被充分混合搅拌后,再将搅拌装置6内的成品奶茶投入到储料罐3内,从而实现奶茶的生产。

参照图1,称重装置4包括工作台41,工作台4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称重秤42,每个称重秤42上分别放置有称重桶43。工作台41的侧方设置有支撑架2,投料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上端侧壁的投料箱51。

参照图1和图2,螺旋输送机1呈倾斜设置,螺旋输送机1的进料端口位于工作台41的侧方,并且螺旋输送机1的排料端口贯穿投料箱51的上端外壁。投料箱51的底壁贯穿有投料管52,投料管52的下端设置有电动阀53。

当对奶茶进行生产时,将多种原料分别独立放置在称重桶43内,并通过称重秤42对原料进行称重测量。再将称重完成的各种原料倒入螺旋输送机1的进料端口。此时,混合原料被螺旋输送机1运输至投料箱51内,然后即可通过投料管52进行投料作业。

参照图2,投料管52的上端外壁倾斜贯穿有取样管7,并且取样管7靠近投料管52的一端高于远离投料管52的一端。同时,取样管7内设置有手动阀8。投料箱51的底壁贯穿有排料管9,排料管9内设置有阀门。

参照图2,投料管52的下端外壁水平固定连接有置物板10,并且置物板10位于取样管7的正下方。置物板10上放置有细菌检测仪器11,细菌检测仪采用HMBX食品细菌微生物检测仪。

当进行投料作业的过程中,生产人员可以打开手动阀8,此时,一部分混合原料通过取样管7排出。随后,生产人员可以对取样管7排出的混合原料进行收取。

然后再通过细菌检测仪器11对收取的混合原料进行细菌含量检验。如果细菌含量不超标,即可继续进行后续的相关生产作业。

如果细菌含量超标,关闭电动阀53,并将排料管9的阀门打开。此时,投料箱51内的混合原料通过排料管9排出。直到投料箱51内的混合原料全部排净后,对投料箱51进行杀菌,再重新进行称重作业和投料作业。

参照图2,搅拌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中部侧壁的搅拌桶61,搅拌桶61的上端面竖直贯穿有进料管12。搅拌桶61的上端面还固定连接有悬架13,悬架13上固定连接有圆台形的进料斗14。

参照图2,进料斗14的上端端口与投料管52的下端端口相连通,同时,进料斗14的下端端口与进料管12的上端端口相连通。同时,搅拌桶61的底壁贯穿有排放管15,排放管15内设置有阀门。

当对奶茶进行生产时,混合原料通过投料管52进入到进料斗14内,然后再通过进料管12进入到搅拌桶61内。随后,即可对搅拌桶61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作业。搅拌完成后,打开阀门,并通过排放管15将成品奶茶排出。

参照图3,进料斗14的四周内壁水平铰接有若干挡料板16,若干挡料板16沿进料斗14的圆周方向排布,同时,若干挡料板16相互抵触并用于对进料斗14的下端口进行封堵。

参照图3,进料斗14的四周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圈用于抵触挡料板16下端面的限位环17,并且进料管12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若干挡料板16交替翻转的控制机构18。

混合原料进入到进料斗14内时,控制机构18启动,并使得其中一个挡料板16向上翻转。此时,向上翻转的挡料板16能够与相邻的两个挡料板16之间形成间隙。

随后,混合原料能够通过间隙进入到进料管12内,再通过进料管12进入到搅拌桶61内。紧接着,向上翻转的挡料板16在自身重力和混合原料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向下翻转并抵触限位环17。

与此同时,另一个挡料板16向上翻转,如此往复,实现若干挡料板16的交替翻转。同时,进料斗14内的混合原料在若干挡料板16的带动下产生跳动,从而实现进料过程中的混合搅拌。

参照图4,进料管12的下端端部延伸至搅拌桶61内并与搅拌桶61形成转动连接。进料管12的下端侧壁贯穿有若干撒料管19,若干撒料管19沿进料管12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参照图4,进料管12的下端口以及每个撒料管19远离进料管12一端的端口均呈封闭状设置。同时,每个撒料管19的下端内壁均贯穿有若干排撒料孔20,每排撒料孔20均沿撒料管19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参照图3和图4,进料管12的上端端部与进料斗14的下端端部形成转动连接,同时,搅拌桶6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进料管12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6。

参照图4,搅拌桶61的上端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导向槽21,每个撒料管19远离进料管12一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21形成滑动连接的导向块22。

当混合原料进入到进料管12内时,第一驱动机构26启动,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6带动进料管12转动。随后,进料管12驱动若干撒料管19带动相应的导向块22沿导向槽21滑移。

与此同时,进料管12内的混合原料进入到撒料管19内,并使得进入到撒料管19内的混合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的沿着撒料管19的内壁滑动。然后,混合原料通过撒料孔20排出,并均匀的洒落在搅拌桶61内。

参照图4,搅拌装置6还包括竖直设置于搅拌桶61底壁的搅拌轴62,搅拌轴62位于进料管12的正下方,并且搅拌轴62的上端端部贯穿至进料管12的内部并与进料管12形成转动连接。

参照图4,搅拌轴62位于进料管12内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第二叶片23。搅拌轴62的下端端部贯穿至搅拌桶61的外部并与搅拌桶61转动连接,搅拌桶61上设置有驱动搅拌轴6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4。

当混合原料进入到搅拌桶61的过程中,第二驱动机构24启动,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4驱动搅拌轴62带动第二叶片23转动。此时,转动的第二叶片23能够对进料管12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

同时,转动的第二叶片23能够对进料管12内的混合原料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得进料管12内的混合原料在第二叶片23的推动下快速的进入到撒料管19内。

参照图4,搅拌轴62位于搅拌桶61内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叶片63,并且第一叶片63与第二叶片23的螺旋方向相反。每个撒料管19的下端外壁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抵触第一叶片63上端端部的橡胶材质的刮料板25。

当搅拌轴62转动的过程中,还能带动第一叶片63同步转动,并利用第一叶片63对搅拌桶61内的混合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同时,转动的第一叶片63能够对混合原料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混合原料被第一叶片63快速抬升。

当混合原料运动至第一叶片63的上端时,刮料板25能够将位于第一叶片63上端的混合原料快速刮走。此时,混合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落至搅拌桶61底部。如此往复,实现混合原料的充分搅拌混合。

参照图1,储料罐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的下端侧壁,并且排放管15的下端端部贯穿储料罐3的顶壁。储料罐3的底壁贯穿有收料管27,收料管27上设置有阀门。

混合原料的充分搅拌混合后,打开排放管15的阀门,使得成品奶茶通过排放管15进入到储料罐3内。随后,打开收料管27的阀门,并使得储料罐3的成品奶茶通过收料管27排出,随后即可进行分装作业。

参照图3,控制机构18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进料管12上端面的控制杆181,并且控制杆181的上端面与挡料板16的下端面相抵触。同时,控制杆18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球182,并且控制球182的球心低于挡料板16的下端面。

当进料管12转动的过程中,控制杆181和控制球182在进料管12的带动下进行周向转动。此时,位于控制球182正上方的挡料板16在控制球182的抵触下向上翻转。

随着第一驱动机构26带动进料管12、控制杆181和控制球182继续转动,并使得控制球182脱离向上翻转的挡料板16。此时,向上翻转的挡料板16在重力的作用下抵触限位环17并实现复位。

与此同时,控制球182抵触与复位的挡料板16相邻的下一个挡料板16,并使得下一个挡料板16向上翻转。如此往复,实现若干挡料板16的交替翻转和自动复位。

参照图4,搅拌桶61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架28,第一驱动机构26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架28上的电机261,电机261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驱动轮262。

参照图4,进料管12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轮263,第一驱动轮262和第一从动轮263通过第一皮带29联动连接。

当需要使得进料管12转动时,通过电机261带动第一驱动轮262转动。随后,第一驱动轮262通过第一皮带29驱动第一从动轮263带动进料管12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进料管12的转动。

参照图4,搅拌桶61的外壁竖直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0,安装架30上竖直转动连接有上安装轴31和下安装轴32,并且上安装轴31和下安装轴32呈上下错位状排布。

参照图4,上安装轴31和下安装轴32相互靠近的端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齿轮33,并且两个齿轮33相互啮合。同时,上安装轴31的上端端部与电机2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参照图4,第二驱动机构24包括固定套设在下安装轴32下端端部的第二驱动轮241,搅拌轴62的下端端部固定套设有第二从动轮242,第二驱动轮241与第二从动轮242通过第二皮带34联动连接。

当电机261转动的过程中,电机261的输出轴带动上安装轴31同步转动,同时,上安装轴31通过两个齿轮33带动下安装轴32和第二驱动轮241同步反向转动。

随后,第二驱动轮241驱动第二皮带34带动第二从动轮242同步转动。同时,第二从动轮242带动搅拌轴62、第一叶片63和第二叶片23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搅拌装置6的搅拌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固体奶茶生产流水线
  • 一种专用于柑橘类固体饮料生产的加工流水线
技术分类

06120112492976